竹縣4幼童 打到過期流感疫苗

14天追蹤觀察無不良反應 衛局今討論失職者懲處 中央社∕新竹縣3日電 新竹縣一家衛生所日前不慎將已屆有效期2個月的流感疫苗,接種在4名幼童身上。衛生局長殷東成表示,經追蹤觀察,4人無不良反應;明天將開考紀會,討論失職者懲處。 衛生局表示,經調查,該衛生所因僅在系統上移除過期疫苗,並未將實體疫苗移出冰箱並銷毀,加上後續人員核對不實,造成此次意外出錯。 殷東成表示,這次誤打的流感疫苗,已屆有效期2個月,對人體較無預防效力,但不會有不良影響。目前經過14天的追蹤觀察,4人並無出現不良反應,也已陸續重新接種。 殷東成表示,目前除強化接種疫苗的作業規範、各院所現地冷藏管理等,衛生局也將派專人,向執行接種疫苗業務鄉鎮市衛生所、診所等醫護人員強化宣導,不定期巡查確認,避免接種失誤。針對疏失部分,明天將開考紀會,討論失職者懲處。

Read More

嘉藥要做創新育成輔導搖籃

嘉南藥理大學輔導原住民族店家開發文創新品。(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嘉南藥理大學與台南市政府原民會合作培育輔導原住民族店家開發文創新品,近兩年來已見成效,共輔導多家業者、共開發出二十多件文創新品及食品新品,並有原民團隊獲得政府一百萬元創業補助。 自一0八年底,嘉藥副校長張翊峰擔任「布建通路據點-創新育成輔導計畫」的主持人,與台南市政府合力規劃打造安平區札哈木原住民公園,作為都會區原住民文創及經濟產業集散地。近兩年來已輔導十家業者開發出十七件文創新品、八件食品新品,更希望未來能成為「原住民族產業創新育成輔導」搖籃,建立屬於南台灣推廣原住民文化的重要核心。 十家受輔導業者分別為:文創業者六家─伊屯好物、原味台南、雄哥文創、NAY工藝坊、客舍青青及qatjatjipi;食品類四家─PULIMAN食創坊、AKIRA原創甜食、山家風味烤肉及卡碩美食坊。 值得一提的是,受到嘉藥團隊鼓勵接受輔導的學員林伊蘭、俞愿群、林震涵、俞桂香成立「伊屯好物」原民團隊,以屏東縣牡丹鄉山蘇產業,結合「部落創生」回饋部落族人的概念主軸提出企劃,獲一百一十年原住民精實創業計畫第一階段創業補助二萬元,第二階段一百萬創業補助,是該年度全台灣數百件申請企劃中,入選二十件其中之一。 而堅持無毒綠色農業,自行生產原料的「PULIMAN食創坊」,在嘉藥餐旅系孫靖玲老師指導合作下,開發出「八寶吉那富」、「刺蔥香緹Cake」,由於先前商品「原味吉那富」已培養出大批顧客群,舊雨新知口碑行銷,未演先轟動,舊顧客群紛紛私下詢問何時開賣,更讓業者信心大增。

Read More

津香茶業常勝軍 再摘2頭等獎

津香茶業負責人李漢坤(左七)率團隊拿下秋露茶兩個頭等獎。(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台灣茶改場、各茶區農會每年都會舉辦各種比賽,台南津香茶業十二年前開始參加幾個主要產茶區的比賽,大小獎項已逾二十項,成為比賽茶的常勝軍,最近再獲二個寒露茶頭等獎,津香將再以自己阿里山茶園契作的冬季烏龍茶參加冬季茶的比賽。 津香茶業是茶葉上游供應商,負責人李漢坤認為,參賽是一種淬煉,也是一種學習,尤其台灣茶近幾年受到國內外高度重視,如何提升茶的品質,一直是他追尋的目標。阿里山是台灣重要茶產區,津香為維護品質,自己在阿里山太和山區擁有兩甲的契作茶園,成為津香茶業的主力產區之一。 津香茶業近幾年獲特獎和冠軍獎的比賽茶,因惜喝而珍貴。(記者陳俊文攝) 李漢坤從十二年前開始參加台灣幾個主要茶區的比賽,比如梨山和平農會的比賽就分別拿下三、四、五顆星獎。仁愛鄉的比賽拿過頭等六和頭等七的獎項。阿里山比賽茶的獎項就多了,比如去年烏龍二等、今年頭等金萱,最近秋茶產季,再以茶園所在的樟樹湖「仙葉茗茶」獲二個寒露頭等獎,頭等獎就是特等以下的獎項,算是比賽的亞軍。其它像參賽人數最多的鹿谷或是梅山,也都拿過大小不等獎項。 李漢坤把比賽當做一種學習的過程,每一個獎項都是投入大量時間加金錢換來的。每次參賽從最關鍵的撿枝開始,一路小心呵護,再從三十斤茶葉中挑選出二十二斤茶參賽,主辦單位就取其中一斤開湯評比,比賽過後會買下一斤,餘二十斤發返業者,在嚴謹的比賽中很難僥倖得名。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比賽茶獎項就分成最難的特等獎一名,頭等獎六至七家,接下來就是二至三等數名,其餘的茶全部淘汰,各地農會比賽的難度不一,像最火的南投鹿谷鄉一次參賽就是六千人,要拿特等或頭等獎難上加難。

Read More

莊人祥:伊維菌素不納指引治療

中央社∕台北3日電 國內專家認為,抗寄生蟲老藥「伊維菌素」對治療COVID-19療效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說,所有證據不支持伊維菌素可用於預防或治療COVID-19,目前此藥為專案進口,未納入指引。 伊維菌素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抗寄生蟲藥,最常用於獸醫領域。外傳口服抗寄生蟲藥物伊維菌素可治療COVID-19,但國內專家認為目前證據不足以支持,不建議伊維菌素納入台灣診治指引治療建議藥物。 媒體報導引述台灣預防醫學學會理事長陳宜民說法,指日本做了一個600人的伊維菌素臨床試驗結果很好,且建議民眾身邊自備4顆伊維菌素。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在記者會中強調,國內專家9月29日針對伊維菌素用於COVID-19療效,再度審視臨床試驗結果,發現現階段支持COVID-19臨床試驗研究證據力等級較低,且部分論文發表後被撤回。 莊人祥說,國內專家分析上述因素,認為相關臨床試驗結果可信度低,現階段所有證據都不支持伊維菌素可用於預防或治療COVID-19,且具公信力國家或世界衛生組織也不建議使用。 莊人祥說,伊維菌素屬於專案進口,未納入COVID-19治療指引,民眾在國內買到的都是動物用藥,這些藥物與人用藥品質仍有差異,恐對人體健康有影響,呼籲民眾不要自行購買使用,強調各國都不建議使用伊維菌素使用治療或預防COVID-19。

Read More

多次試管助孕 換腎婦產雙寶

林口長庚醫療團隊協助換腎患者高小姐(左4)成功懷孕,喜獲雙胞胎,實現當媽媽心願,她3日對醫療團隊表達感謝。 (中央社) 懷孕率僅2.4% 林口長庚協助高危險妊娠安胎 早產姊妹獲照護3個月順利出院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39歲高小姐在21年前雙側腎衰竭,洗腎11年後盼得換腎機會,但一直無法受孕;求助林口長庚醫院生殖中心,經多次試管嬰兒的努力,去年成功懷孕,今年2月剖腹早產生下雙胞胎。 經長庚新生兒醫療團隊的努力下,一家四口3日「回娘家」與醫療團隊分享喜悅。 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生殖內分泌科主任吳憲銘醫師表示,腎臟在懷孕的過程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腎臟功能的好壞,是決定能否順利生產的關鍵;尤其腎衰竭會造成女性內分泌失調,懷孕率僅約2.4%,腎臟移植後的多數患者也受孕困難。 高小姐到林口長庚經過多次試管嬰兒努力後,終於成功懷孕,但需要比一般孕婦獲得更全面的照顧。因此,林口長庚醫院安排跨科別的照護計畫,照會腎臟科主任田亞中醫師,密切追蹤抗排斥藥物濃度和腎臟功能。 田亞中表示,一般來說,在接受腎臟移植之後,身體容易出現各種排斥現象,隨著懷孕週數增加,對於腎臟的負擔會越來越大。如有排斥反應或是腎臟功能變差,需要馬上終止妊娠。 高小姐在懷孕23週時,發生早期破水和宮縮的情形,住進高危險妊娠病房安胎,由婦產部產房主任詹耀龍醫師及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林瑞瑩醫師照護。 詹耀龍表示,安胎到29週時,隨著宮縮越來越頻繁,即使給予高濃度的安胎藥也沒有效果;經醫療團隊召開會議後,決定安排剖腹生產,同時也請新生兒團隊在手術過程中待命。手術後,順利產下2名女嬰,母嬰均安;但因早產加上體重偏輕,只有855、945公克,轉入新生兒加護病房照護。 林瑞瑩表示,早產兒因為肺部發育不成熟,可能會用到呼吸器,而體重不足則會遇上餵食的問題,對媽媽、寶寶和醫療人員來說,都是一項長期抗戰及心理煎熬。在經過新生兒醫療團隊3個月的努力下,女嬰順利出院,出院時體重增加到2870、3690公克。 高小姐復原良好,感謝林口長庚團隊給她當媽媽的機會。

Read More

用日常記住你 龍劭華公益遺作曝光

中央社∕台北3日電 已故金鐘視帝龍劭華公益影片遺作《用日常記住你》,替失智症照顧機構發聲,欲籌建一座讓失智長輩安心變老的家;共演的苗可麗不捨好友之餘也用片名呼應「用日常記住龍劭華」。 《用日常記住你》邀請龍劭華、金鐘視后苗可麗與JR紀言愷主演,全片根據失智症「聖母家屋」真人實事所改編,情節催淚。苗可麗現場坦言:「片中每一段老公(龍劭華飾)對一切的遺忘都徹底打中我。」 苗可麗描述劇中與龍劭華永別的情景:「最後永別時他似乎突然記起我,好痛好痛,我放不下他,我走了他怎麼辦,我一直覺得失智的人,像是靈魂被關了起來,他無法表達,但他什麼都知道。」影片後段,看見老公在家屋中平靜生活,苗可麗又覺得慶幸能有這樣專業而溫馨環境為照護家屬分擔,沒有後顧之憂。 現實中,苗可麗回憶與龍劭華的最後對話,是對方私訊她說:「妹仔、妹仔,你買給我的襪子破掉了,你幫我買。」苗可麗慶幸自己有替對方買,「這中間來來回回的對話好幾天,2人最後對話停留在末4碼」。 龍劭華驟逝當天苗可麗剛好在錄影,錄影當下一直接到一個陌生來電,剛開始以為是詐騙電話,還跟經紀人說,「通常詐騙電話到6時不會再打了」,心裡覺得相當不真實,「我剛剛還跟他在通電話,他的聲音相當有元氣,怎麼可能」。 苗可麗透露,後來回家時回放下午與龍哥的對話,「我就沿路哭回家,自己跟空氣說了很多話,幸好我們最後還有一個這麼有意義的影片」,正好呼應片名,「用日常記住你」。

Read More

果陀疫後首登場 我的大老婆 13、14日衛武營開演

果陀劇場再加演《我的大老婆》,蕭艾、王琄、姚坤君同台飆戲。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果陀劇場疫後第一場舞台劇《我的大老婆》,由梁志民執導 ,曾國城攜手蕭艾、王琄與姚坤君同台飆戲,探討兩性婚姻關係與現代女性自我價值追尋,13、14日在高雄衛武營歌劇院演出。 蕭艾與曾國城相識30幾年,首次舞台上合作就獻給《我的大老婆》。蕭艾笑稱「我跟城城相識時,他還是19歲的大男孩,現在已是金鐘天王成熟的城哥了,他非常專業及體貼,無論是排練跟正式演出都給予我百分之百的戲劇能量,努力保護新加入的我」。 今年5度敲響金鐘的曾國城為戲成痴,即使目前手握5個電視節目行程滿檔,仍排除萬難接演《我的大老婆》。他表示「『戲子伶人』正是這個大時代的縮影,大環境千變萬化,而透過揣摩和感受不同的人性,梳理現下社會最需要也最珍貴的情感,是身為演員最重要的價值」。 曾國城在《我的大老婆》分飾3位性格截然不同的「背棄婚姻負心漢」,每回出軌情節荒謬令人瞠目結舌,與同樣1人分飾3位「婚姻破壞者」的范乙霏,上演火辣站著演床戲。

Read More

崑大雷雕財神DIY 體驗文創

崑大材料系開辦「自己財神自己雕」推廣教育活動,參與學生自行發想設計專屬的財神文創圖案,DIY雷雕不同財神鑰匙圈文創作品。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材料系在系友會鼓勵下,開辦融合理工史學的「自己財神自己雕」推廣教育活動,參與學生聆聽文財神比干和武財神趙公明的傳奇後,自行發想設計專屬的財神意象,由雷雕機在板材上燒蝕出頗具文創感圖案,每個人帶著DIY作品回家,等待好運來臨。 崑大材料系友會以推廣教育模式辦理以雷射雕刻機為核心、熟捻機台操作為基礎,發想財神傳說為文創的課餘教育訓練活動,讓學生除了體驗利用工業機具斜槓歷史傳說人物的創作外,也深植終身學習觀念的心中種子。 掌管錢財的神明被稱之為財神,信仰和祭拜神靈是台灣人民的原鄉生活方式,學生在這次活動中了解到不同行業有不同的財神代表人物。而這些財神的神明樣態就成了這次雷雕圖案的發想根源,學生們設計描繪自己想像中的財神,體驗將傳奇變成文創的樂趣。 崑大材料系主任莫定山表示,時下正夯的機械工具中,對一般民眾和民生用途而言,除了3D列印機就是雷射雕刻機,生活中的這類商品常與「客製化」畫上等號,將圖案、文字設計好後經過電腦處理,再輸出交由雷射雕刻出來,為商品注入創意元素,擄獲消費者的心。

Read More

南大生創意發想 3提案獲青睞

台南大學創新育成中心與台東大學合作辦「波浪屋‧原民文創議題松」工作坊。(南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創新育成中心執行教育部創新與創業教育計畫,與台東大學合作舉辦「波浪屋.原民文創議題松」工作坊,以台東縣原住民文化創意產業聚落「波浪屋TTstyle原創館」為題,讓學生從行銷、觀光、客群等面向,找尋創新發想議題。 此次的跨校活動共有三十名跨領域學習學生參與,學生必須在二十四小時內,就原創館區域匯集挑戰問題,提出創新解決方案,並向現場委員及觀眾以代幣進行募資。 六組學生聚焦目的不同,所產出解決方案各有專精,經過熱烈的討論與爭取,最後由「全台第一家原民百貨」、「分時共享」以及「波浪音樂祭」等三個提案,獲得在場的評審與團隊青睞。 台東大學產學營運暨推廣教育處處長謝昆霖表示,此次活動以原住民獨有的文化創意,考量台東地理環境及交通條件的限制、缺乏溝通傳播媒介等各項問題,希望透過青年學子創新思維,激發創新能量。 南大創新育成中心也表示,學生透過議題松的方式實際解決場域問題,並經由快速發想、擬定方案與虛擬募資驗證的過程,獲得最直接的反饋。

Read More

疫苗接種不停歇

國內疫情穩定趨緩,各地疫苗接種站維持運作,持續為民眾施打COVID-19疫苗,高雄地區3日有不少長者依規劃前往接種站施打疫苗。 (中央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