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海內外華人聯合祭祖大典

依古禮進行 蔡其昌穿長袍戴高帽任總主祭 中華民族海內外同胞聯合祭祖大典,各宗教代表依循傳統祭祀祭拜。(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2022年中華民族海內外同胞聯合祭祖大典19日上午10時在台中市清水區天帝教天極行宮道場舉行,有來自各國華僑和台灣同胞約500人參加,由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擔任總主祭,祭祖儀式依循明朝古禮進行,祭祀者穿上長袍戴高帽,並引贊執禮,過程莊嚴隆重。 主辦單位表示,中華民國海內外同胞聯合祭祖大典自民國62年由中華倫理教育學會及台灣各界人士發起,祭祀中華民族列祖列宗神位,依循傳統祭祀祭拜,慎終追遠,至今第23年,與祭者前後超過40餘萬人,深根中華文化,不遺餘力。 祭祖大典由中華天帝教總會、中華倫理教育學會、中華民國禮樂學會與國際尊親會聯合主辦,首先有民俗技藝龍騰虎躍、薩克斯風、神鼓、太極拳表演,為大會拉開序幕,並有百家姓旗浩浩蕩蕩依序進場,旗海在會場內飄揚,十分壯觀。 中華民族海內外同胞聯合祭祖大典,昨日由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擔任總主祭,過程莊嚴隆重。(記者陳金龍攝) 今年總主祭兼初獻禮由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主持,祭祖大典在中華民國禮樂學會的指導下,依循祭孔大典之儀軌,展演迎神、亞獻禮主祭者為為天道總會理事長洪貞甫前人、三獻禮主祭者暨送神為台中市副市長陳子敬、賜福禮者為天帝教樞機使者吳光應。祭典中所有服飾及禮儀皆依明朝古制進行,莊嚴隆重。 今年祭祖大典值得一提的是12聖像的繪製完成,12聖像即是:伏羲、神農、黃帝、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及孫中山先生,這是中華民族的道統,也是中華民族列祖列宗的具體代表,為祭祖大典整體活動加注濃厚藝術氛圍。

Read More

校際共學 三校摸文蛤逛市場

南大附小、建功國小、子龍國小小朋友穿起青蛙裝摸文蛤。(南大附小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教育學系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設計永續漁業課程,十九日邀請七股建功國小、佳里子龍國小和南大附小三校師生進行校際共學,小朋友們除了到七股穿青蛙裝摸文蛤,也到將軍漁港認識魚貨拍賣,學習食在地、無毒養殖,以及永續利用海洋資源的重要性。 南大附小、建功國小、子龍國小三校昨天一共四十人參加校際共學,早上先探訪七股黃芬香生態養殖場。子龍國小學生李苡甄表示,穿著青蛙裝走入文蛤池,立刻感覺到一陣冰涼,不過可以邊走邊在土裡尋寶覺得很好玩。南大附小學生黃榆婕則說,文蛤採收後要進行分級,把文蛤倒入不同網目的篩網中左右搖晃,就可以分出大小不同的級別。 接著一行人又前往將軍漁港魚貨拍賣處,將軍漁港辦事處主任楊賢志以剛入港的新鮮魚貨引入永續漁業的議題,並介紹魚貨拍賣流程,看著糶手快速喊價,小朋友都覺得很新奇。下午師生搭乘膠筏前往網仔寮汕觀察沙洲,南大附小指導老師陳怡均表示,航行在七股潟湖中,除了認識牡蠣的各種養殖法,也得知牡蠣有固碳作用可封存二氧化碳。 南大教育系教授歐陽誾指出,透過課程設計創造真實情境,將看起來離學生很遙遠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帶入日常生活中,期待學生以消費的選擇對環境負責,並以行動表達對永續漁業的支持。

Read More

創,台南壓力測試演唱會 湧入5千人

全才人氣歌婁峻碩率先開唱。(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歸仁報導 大台南會展中心十九日晚上舉辦的《創,台南》壓力測試演唱會,邀請到老王樂隊、婁峻碩、糜先生、鄭宜農四組創作俱佳的音樂人首登創建新舞臺,現場湧入四、五千人,並由婁峻碩率先開唱,成為中心第一個演唱歌手。 大台南會展中心是南台灣最大的會展場地,預訂四月廿一日正式開幕。為協助驗證測試和優化場館服務量能,昨晚特舉辦與跨年演唱會同等規格的《創,臺南》壓力測試演唱會,測試可承載的人潮及散場時的交通狀況。 現場湧入四千餘人參與壓力測試演唱會。(記者張淑娟攝) 昨晚現場超過四千人湧入會展中心,戶外也有一千人觀賞演唱會實況轉播。演唱會由婁峻碩首唱,金曲最佳樂團糜先生、金曲常客創作才女鄭宜農、新生代民謠千萬夯團老王樂隊等四組超夢幻創作系歌手接續演出。婁峻碩表示,自己成為這個場第一位登場的歌手,可寫進自己的維基百科。 市長黃偉哲表示,壓力測試演唱主要是測試現場人流,場域音效燈光如何,尤其離三井OUTLET和高鐵都很近,重要的是測試交通疏導狀況等。 此外,演唱會是晚上九時散場,正好可測試與三井、高鐵的車流情況。經發局表示,昨天搭高鐵和台鐵到這個場域就新增七千人,可見搭大眾運輸是很好的選擇。 經濟發展局局長陳凱凌表示,會展中心正進行相關裝修作業,將於四月廿一日日正式開幕,同時舉辦二0二二台南自動化機械暨智慧製造展。

Read More

婦體力差臉蒼白 缺鐵性貧血揪大腸癌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1名63歲女性近幾週爬樓梯或運動時明顯感覺體力變差,不但容易累還會頭暈,且朋友常說她臉色蒼白。就醫檢查後發現有缺鐵性貧血情形,進一步檢查確診罹患大腸癌。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表示,缺鐵性貧血比較容易發生在年輕女性身上,由於月經期失血,因此停經前女性常有輕微貧血。停經後女性若缺鐵性貧血,更需要檢查其他慢性出血的原因,其中較常見的原因是腸胃道慢性出血、患有肝腎慢性病,或是飲食不均衡等造成。 他指出,腸道慢性出血原因很多,從大腸息肉形成到轉化為惡性腫瘤可能長達5~10年;體力差、頭暈、臉色蒼白,可能也是大腸癌前兆。大腸癌症狀多樣,若因慢性失血導致貧血,會間接造成頭暈、體力差、臉色蒼白、心悸等貧血相關症狀;其他常見症狀包含排便習慣改變、不明原因體重減輕、解不乾淨的感覺、腹瀉便秘輪流出現等。 他提醒,長期貧血會使得血紅素持續下降,可能對免疫力、心臟功能等造成影響。非疾病引起的缺鐵性貧血給予鐵質補充劑治療後,貧血與症狀會逐漸改善;但貧血種類多,治療方式不同,患者切勿自行服用鐵劑,以免體內鐵過多反而有害健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