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竇炎缺乏抗體 恐合併肺炎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慢性鼻竇炎是不少人都有的困擾。醫師指出,部分慢性鼻竇炎無合併鼻息肉者被發現和免疫調節缺陷疾病(主要是抗體缺乏)有關,可能出現肺炎、反覆性的中耳炎及反覆急性鼻竇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陳冠瑋表示,慢性鼻竇炎是一種病程12週以上的慢性鼻腔鼻竇黏膜發炎,大部分的慢性鼻竇炎病人治療可減輕不適、改善生活品質。 慢性鼻竇炎的治療包括鼻腔沖洗(俗稱洗鼻子)、類固醇鼻噴劑、口服類固醇、抗生素、白三烯調節劑及內視鏡鼻竇手術。目前慢性鼻竇炎依照有無合併鼻息肉可約略分為慢性鼻竇炎無合併鼻息肉和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兩者治療方式也有些許不同。 陳冠瑋說明,在慢性鼻竇炎無合併鼻息肉中,會先建議使用鼻腔沖洗及類固醇鼻噴劑,若效果不明顯,可加上口服類固醇及口服抗生素,若仍無法達到良好的疾病控制,會建議病人接受內視鏡鼻竇手術,如果病人接受治療後症狀減輕生活品質改善,可使用生理食鹽水鼻噴劑及類固醇鼻噴劑保養,以維持更佳的鼻腔鼻竇功能。 一部分的慢性鼻竇炎無合併鼻息肉病人中,被發現和免疫調節缺陷疾病(主要是抗體缺乏)有關,可能出現肺炎、反覆性的中耳炎及反覆的急性鼻竇炎。 在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治療方面,則會先建議使用鼻腔沖洗及類固醇鼻噴劑,若病人有嚴重鼻塞或嗅覺減弱甚至消失,可使用短期的口服類固醇治療;若效果不佳,可作內視鏡鼻竇手術或使用生物製劑治療。若病人接受治療後症狀減輕生活品質改善,可使用生理食鹽水鼻噴劑及類固醇鼻噴劑保養,以維持更佳的鼻腔鼻竇功能。

Read More

WHO:猴痘尚未列全球緊急事件

全球各地爆發猴痘疫情,但WHO表示目前尚未構成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圖為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婁為民眾施打猴痘疫苗。 (路透檔案照) 中央社∕日內瓦25日綜合外電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今天表示,全球各地爆發的猴痘疫情是令人深感憂心、且不斷發展的健康威脅,但目前尚未構成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法新社報導,譚德塞23日召開專家委員會會議,決定是否針對猴痘疫情發布WHO最高層級警戒。猴痘疫情目前主要影響西歐地區。 自5月初以來,在西非和中部非洲以外地區偵測到的猴痘病例激增,此前猴痘一直是西非和中部非洲的地方性傳染病,如今大多數新病例出現在西歐地區。 今年截至目前,世衛已接獲50多國通報逾3200起確診猴痘病例和一起死亡病例。 譚德塞審視國際專家提出的報告後表示,「緊急事件委員會對當前疫情的規模以及擴散速度同表嚴重關切」,並指出資料中有關傳播和數據之間的落差仍有許多不明之處,但此報告代表委員會成員間不同見解的共識立場。 「整體而言,他們在報告中建議我,當前疫情尚未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這是WHO能發布的最高層級警戒,但召開委員會會議本身就反映出對猴痘在國際擴散的日增憂慮。」 路透社報導,世界衛生組織今天宣布,猴痘疫情尚未構成全球公衛緊急事件,但世衛秘書長譚德塞表示,他對爆發猴痘疫情深感憂慮。 譚德塞說:「我對猴痘疫情爆發深感憂慮,這明顯是不斷發展中的健康威脅,我和我在世衛秘書處的同僚正非常密切關注相關發展。」 目前全球公衛緊急事件僅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以及正致力撲滅的小兒麻痺症疫情,國際專家舉行集會並提出建議後,世衛決定猴痘疫情尚未構成全球公衛緊急事件。 更常爆發疫情的中部非洲今年迄今通報將近1500起猴痘病例和70人死亡,主要集中在剛果民主共和國。

Read More

防猴痘天花疫苗 拚今年到貨

莊人祥:個案收治負壓病房是為保護醫護 第3代天花疫苗採購洽談中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猴痘入侵,國內首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一名自德國返台的本國籍20多歲男性,目前在負壓隔離病房治療中。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26日指出,匡列接觸者9人目前都無症狀,仍待觀察外,在採購第3代天花疫苗的到貨時間,一定要爭取越快越好,至少年底前到貨。 繼新加坡、韓國後,台灣成亞洲第3個出現猴痘病例國家。莊人祥表示,首例猴痘個案目前接觸者都沒有症狀,因為潛伏期大概8天左右,但也有長達1-2週,甚至20多天,所以還需要再觀察。 至於將猴痘個案收治在負壓隔離病房,遭質疑過當。對此,莊人祥表示,目前個案少,收治在負壓病房也是為了保護醫護人員,因此,沒有要做調整。 儘管世界衛生組織(WHO)不建議大量接種疫苗預防猴痘疫情,接種對象有限,但台灣已規劃採購第3代天花疫苗,優先提供照顧猴痘患者的醫護人員、實驗室人員及短時間內與個案有密切接觸者接種。 莊人祥表示,國內有儲備第1代疫苗為戰備用途,但副作用比較多,暫不考慮使用。第3代疫苗則會直接拿來使用,採購到貨時間也要爭取越快越好,至少一定要在年底前到貨,不過,對於詳細數量與時間,都還在和廠商討論中,因買方和賣方都有各自希望的數量,還在洽談中。 根據疾管署公布資訊,猴痘傳染方式為人畜共通傳染和人傳人傳染。人畜共通傳染是直接接觸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損傷的皮膚或黏膜而被感染。 人傳人則主要透過接觸到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損傷的皮膚或黏膜或被汙染物品而感染。飛沫傳播需在長時間面對面接觸情境下較容易發生,因此醫護人員及同住家人有較大的感染風險。

Read More

〈宗教〉降肉翻紅 台南又吹玄女風

玄良亭正殿中間為戴佛帽的觀音佛祖,右為九天玄女。(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最近從8百英呎「降肉」的九天玄女爆紅,很多人不知她是製香業的祖師爺。台南以供奉「仙祖廟」為主神的廟宇,最有名的是五妃街大寮玄良亭,廟方表示,受「降肉」影響,最近來廟參拜的人明顯增加。 一支無厘頭的YouTube讓九天玄女變成神界紅星。很多人都在問台南市去哪裡拜?網紅「立志老男孩」也根據原創版本仿製一支從8百英呎一路「降肉」在五妃街大寮玄良亭的台南版YouTube,介紹此廟仙祖媽。 大寮玄良亭的九天玄女最近也很夯。(記者陳俊文攝) 其實,大寮玄良亭主神是來自大崗山超峰寺的觀音佛祖,另外還陪祀九天玄女及楊府太師等神明。九天玄女的故事遠溯至黃帝打敗蚩尤的傳說,玄女助攻有功,尊玄女為帝師,因玄女有壬水之德,而壬居九天,故稱之為九天玄女,很多台灣人尊稱為仙祖媽。 民間傳說九天玄女是製香業的祖師爺,傳說她侍親至孝,父母生病吃藥會吐,所以將中藥搓揉成香,用「燻香」的方式讓父母親嗅聞,這就是香的由來,做用如同精油燻香,所以她也是燻香業的祖師爺。又傳她曾為黃帝製造指南車,所以也是汽車業的祖師爺,人氣很夯。 製香業拜仙姐媽歷史悠久,所以嘉南高屏地區的製香業還有一個「台南和義堂仙祖媽爐會」,逢神明聖誕辦桌全盛時可辦40幾桌,近幾年製香業凋零,只剩4桌,令人不勝唏噓。 台南老市區廟宇供奉九天玄女的不多,玄良亭近來因網路爆紅,拜拜的信眾增加,只是正殿兩位女神同坐,造型、神韻差不多,手都執拂塵,不易分辨。最簡單的辨別方式是觀音佛祖戴佛帽,九天玄女戴的是一般的神帽,至玄良亭可別拜錯神明。

Read More

補教師找兼職被騙 1小時失17萬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一名四十歲的李姓補教老師日前收到一則「誠徵網路購物平台線上兼職」的手機簡訊,主打工作自由、輕鬆免經驗、甚至居家隔離者都能參加。李女隨後依簡訊所留LINE ID與對方取得聯繫,不料,竟在一個小時內,遭詐騙集團騙走新台幣十七萬餘元。刑事局呼籲民眾,在網路上看到任何兼職打工資訊,務必提高警覺。 刑事局表示,被害人李小姐加入簡訊中的LINE ID後,對方向李小姐說明這份工作其實就是幫網路購物平台的商家「衝銷量」,以提高賣場流量及曝光度來增加業績。只要先點選派發員提供的賣場商品連結,再透過QR Code以LINE PAY的方式支付商品金額,回報系統經審核通過,就可以馬上收到退還商品價金,以及獲得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不等的回饋佣金。 李女認為操作簡單,便馬上申請任務派發,前幾筆較低價位的商品交易按指示操作,都有順利收到回饋佣金,但接著對方開始鼓吹李小姐申請「優質任務」,只要完成三筆高價位商品的訂單,就能將佣金回饋提高至百分之十。 被害人不疑有他,同意接單,不料在支付一萬六千八百元的商品款項後,竟遭對方以「下標數量錯誤」為由,告知任務未完成,無法退款,李小姐只好補支付五萬四百元,以為達成任務應可申請回饋,此時對方竟又聲稱系統監測到李小姐操作過程有異,疑似「惡意刷單」,要求再支付「認證」費用,李小姐只好想盡辦法再湊足八萬九千八百元認證費。 李小姐一直到已身無分文,對方仍持續要求多筆認證費,李小姐才突然警醒,發現遭詐,但仔細一算已付出高達十七萬餘元,血本無歸。

Read More

〈陳醫師健康關懷〉針灸治療肺氣腫 臨床有顯著療效

■陳俊銘 「肺氣腫」是一種慢性肺病,主要是肺中的空氣,滯留在永久性腫大且無彈性的肺泡中,無法有效地進出肺臟。精確一點的說,就是由於某些內在或外在的因素,導致肺泡外膜長期發炎,而造成肺泡構造永久性的損害。在這種受損的肺泡中,氣體交換的效率很差,因而導致身體經常處於氧氣不足,與二氧化碳滯留的情況中,嚴重影響患者的活動能力與正常生活。 當肺中纖維母細胞受到外界刺激時,會活化起來,分泌膠原蛋白等,這本來是肺部自動療傷的過程,就像皮膚受傷結疤一樣。但是肺部長期受到傷害,在肺部漫長的復原過程中,額外的結締組織累積組織中,這就是肺的纖維化,會對支氣管、細支氣管、肺泡等構造上與功能上,產生某些限制或影響,導致支氣管異常擴張或塌陷,和肺泡喪失彈性。 肺氣腫的患者當中,吸菸者占的比例非常高,肺組織一旦因肺氣腫而受到破壞時,這種傷害通常是永久性的,無法完全復原。因此在老年人當中,吞嚥困難,長期臥床,心肺功能退化,肺氣腫發生的比例相當高。戒菸、運動、服藥與氧氣治療,均能改善肺氣腫的症狀,如果肺氣腫情況嚴重,且以上方式均已無效時,需考慮是否接受肺氣腫的手術治療。 肺臟中有上億的小肺泡,這些肺泡是細支氣管末端的小囊,由富有彈性的薄膜所構成的,其中微血管分布成網狀,吸入空氣中氧氣,與人體代謝後產生二氧化碳,在此交換。如果肺泡壁損壞結疤纖維化,就會失去原有肺泡的彈性,呼吸時因肺泡過度充氣膨脹,而無法縮回肺泡原來的體積,形成氣體滯留肺泡與換氣不良的情況。另外有一種可能就是,支氣管病變所造成的氣道阻塞不通,導致末端小支氣管或肺泡的過度膨脹。 好發族群如下:一,長期吸菸者,因香菸中的有害物質會抑制纖毛運動、破壞肺泡,使痰液堆積導致感染。二,從事須暴露於煤、棉絮、粉塵等環境之職業,如煤礦、建築工人等。三,長期暴露於空氣污染的環境中,如二手菸、油煙或蚊香、工業廢氣、化學煙霧、油漆等揮發性溶劑。四,呼吸系統疾病長期未癒,如感冒、肺炎、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等,也易演變成肺氣腫。五,患有抗胰蛋白酶缺乏遺傳性疾病者,抗胰蛋白酶是一種能維持肺部組織彈性的彈性纖維蛋白,如缺乏容易患病。 針灸治療肺氣腫主要以寬胸理膈,疏理肺氣為主,背部穴位大椎、肺俞、風門,可刺激交感神經作用,擴張支氣管,改善胸悶,有助血中氧氣濃度增加;配合頭皮針,百會透太陽、額中帶、額旁一帶,肺泡通透度增加;眼針可扎肝、上焦、肺,患者會覺得喘改善;印堂、人中、承漿,有助肺氣順暢,因為此三穴可振奮交感神經,擴張支氣管;耳針是治療重點,透過耳穴調節免疫系統,自律神經系統,修復肺泡壁的受損,提高免疫力,擴張支氣管,可取腦幹、視丘、下視丘、基底核、肺、氣管、免疫六穴等穴位。患者扎了耳針後,走路喘、稍動即喘,通常立刻獲得改善,治療一段時間後,日常生活,基本動作應都可勝任。體針可配合膻中、關元、氣海、陰陵泉、三陰交、肩髃、曲池、合谷等。   (作者∕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Read More

〈生活休閒〉古禮抓週 記錄寶貝成長

學甲父母準備十多項物品,讓週歲的小寶貝抓週。(記者盧萍珊攝) 現代父母鄭博仁、李郁珊為滿週歲的女兒鄭立澋,舉辦古早的「抓週」活動,現場擺滿各式常用物品,小寶貝挑選了麥克風、魔術方塊,接著還要抱著寶貝踩紅龜糕,吃雞腿、蘋果等吉祥物品,讓小孩子平安長大。 民俗專家莊秋情指出,小孩滿週歲又稱為「度晬」,傳統習俗為人父母會帶著孩子祭拜祖先稟報訊息,祈求健康成長,並舉辦「抓週」,預先測試小孩未來可能從事的職業。多數擺放筆墨、印章、計算機、金元寶、聽診器、書籍以及玩具製成的紅龜糕、雞腿、蔥、蒜等物品。 鄭博仁夫婦為記錄女兒成長過程,特別遵循古禮,在家中擺放十多項物品,讓女兒爬過聰明門,找到喜歡的物品。抓週禮吸引親友參加,大家一旁吶喊,卻嚇哭了鄭立澋,分別抓到麥克風、魔術方塊、金元寶等。 接著祈福儀式,要踩著玩具紅龜糕,並唸出「寶寶腳踏龜,澎澎大,平安長大有福氣」;吃雞腿,「寶寶吃雞腿,一世吃不空,福祿不憂愁」;吃大蘋果,「寶寶吃平安吉利果,凡事平平安安,吉祥如意」等。 (記者盧萍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