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評估致癌風險就通過 中科三期環評 法院判決撤銷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第三期發展區(后里基地—七星農場)第二階段環境評估審查,四年前獲環保署通過,許姓等五居民不服,提起行政訴訟救濟。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認為環評書未評估致癌風險就通過環評,二十一日判決居民勝訴,環保署應撤銷原處分。全案仍可上訴。 行政法院指出,中科三期二階環評評估書就推估空氣汙染物排放量、鑑定危害性,未將意外洩漏時可能產生的排放量,納入與運作時可能產生的排放量合併評估,與技術規範規定不符。 法院認為,難認定二階環評評估書已完整評估風險,但環保署仍認可相關結果並公告通過環評審查,處分有瑕疵,判決撤銷環評處分。

Read More

防狼師!不適任教育人員解聘 無須報准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行政院會二十一日通過教育人員任用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未來公立學校校長、教師等犯性侵害、內亂、外患或貪汙罪,皆終身不得任用,且無須報准就能解聘或免職,避免不適任教育人員在校園任職。 為營造安全校園環境,避免不適任教育人員於校園任職,行政院會昨日通過教育部擬具的教育人員任用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函請考試院會銜送請立法院審議。 教育部表示,為避免不適任教育人員於校園任職,並配合一0九年六月三十日修正施行的教師法,爰修正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有關教育人員的解聘、免職及消極資格等規定,另增列各級學校應於任用教育人員前,以及任用後定期查詢有無不適任情事的規定,以營造安全校園環境。 教育人員依法指的是公立各級學校校長、教師、職員、運動教練,社會教育機構專業人員及各級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所屬學術研究機構研究人員。 該草案修正重點有四大項,包括依程度區分不適任教育人員處理之法律效果、增訂教育人員之消極任用資格規定、增訂免報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准予以解聘或免職之事由,及增訂任用機關(構)於任用教育人員前應查詢具消極任用資格之情形,以及已任用者應定期查詢之規定。 草案依程度區分不適任教育人員處理的法律效果,未來公立學校校長、教師、運動教練等,若犯性侵害、內亂、外患、貪汙罪、霸凌學生致身心嚴重受創,或是知悉服務學校疑似發生校園性侵害事件,卻未依規定通報,致再度發生校園性侵害事件等等,皆終身不得任用。 而若教育人員被認定性騷擾、性霸凌,或體罰、霸凌導致學生身心受侵害等行為,草案規定,應議決一至四年不得任用為教育人員。 草案也規範,教育人員若犯內亂、外患罪、貪汙行為或性侵害罪經法院判決確定,應予以解聘或免職,無須報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准。 草案同時增訂教育人員的消極任用資格規定,包含若有教師法所定應予解聘情形,或是性侵害、情節重大的性騷擾或性霸凌行為,以及公立學校校長、社會教育機構專業人員及學術研究機構研究人員,遭免除職務、撤職或休職等懲戒者,皆不得聘任為教育人員,已任用者應予免職。 除此之外,草案也要求,任用機關、機構於任用教育人員前,應查詢具消極任用資格的情形,以及已任用者應定期查詢。

Read More

論文門陣前換將? 林鶴明:不會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民進黨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論文案延燒,是否可能陣前換將,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鶴明二十一日明確表示,不會,他並說,如果台大最後做出的認定,沒有說服力,說不定對選戰是加分。 林智堅遭控碩士論文抄襲延燒,台大已成立學術倫理審定委員會,預計兩個月內完成審查。 對於陣前換將傳言以及論文案是否成為選戰破口,林鶴明接受廣播節目專訪表示,參選人過去的學經歷本來就會被檢驗,林智堅第一時間已經有開記者會說明過去的研究過程和狀態。 他說,若後續還有質疑,林智堅會持續說明並提出具體證據,這是動態發展,他不擔心這個問題民進黨會說不清楚。 被問到若台大直接認定是抄襲?林鶴明表示,那台大要提出證據,他不能預設這個東西,「但如果台大在沒有說服力之下,做出這樣的判決,雖不能說是輔選,但說不定還會幫候選人(指參選人)加分。」 被問到還沒登記,是否有機會換將?林鶴明表示,不會,都已跑成這個樣子,桃園市長鄭文燦的政績有目共睹,民眾的支持度非常高,很多桃園基層對林智堅的反應非常熱絡。 主持人追問,論文案對選舉會不會有影響?林鶴明表示,論文案是競選團隊必須說明的過程,對手一定會攻擊,只要林智堅說明的好,而他認為,林智堅會解釋清楚。 林鶴明說,論文內容當然是有先後順序,只要把過程還原清楚,尊重台大、尊重校方,這還是基本的,不會去挑戰台大,林智堅必須說明,讓學術單位去做評估。 台大審定結果出爐後,距離選舉投票只剩兩個月,是否會影響最後選舉結果?林鶴明說,「這一定是加分啊,到時候無法證明林智堅抄襲,我又沒有做錯事,幹嘛預設立場,如果到時候台大沒有客觀事實、硬喬,到時候加分更多」。

Read More

蔣萬安發言人團隊添新軍

蔣萬安走訪內湖花市,公布立委李德維、李貴敏出任團隊發言人,同時砲轟陳時中團隊是「防疫破口隊」。(蔣萬安選辦提供)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二十一日走訪台北花市,公布延攬李貴敏、李德維擔任發言人,表示有他們加入發言人團隊,未來對外溝通會更順暢;另外,蔣萬安受訪則砲轟陳時中的團隊是「防疫破口隊」。 蔣萬安二十一日走訪台北市內湖花市,並在接受媒體聯訪時公布競選團隊新人事,蔣表示將延攬李德維、李貴敏將加入發言人陣容,李德維與李貴敏兩都是他在立法院很好同事,李貴敏是專業律師,長期協助企業、新創團隊相關法律諮詢;李德維則是關注教育議題,熟稔文化政策,有他們加入團隊,往後對外溝通會更順暢,也能充分代表團隊表達立場。 媒體追問國民黨大安文山區報准參選人曾獻瑩曾在兩年前公開反對蔣,是否會怕他扯後腿,蔣萬安則是代為緩頰表示,他和黨內同志都是夥伴,會並肩作戰、一起合作,對於一些議題本就會有不同看法,彼此交換意見,而現在則有共同目標,就是面對年底選戰拚勝選。 另對陳時中很快就公布競選團隊,而他團隊的總幹事至今仍未亮相,心中是否有屬意的人選,蔣萬安說,他原本就希望吸納各方力量進入團隊,現在大家都是台北隊,與其快速急就章找人,更重要的是找什麼人進入團隊。 蔣萬安隨後話鋒一轉,砲轟陳時中的團隊是「防疫破口隊」,有的人要大家不戴口罩,有的人要大家積極染疫,有人協調開三加十一協調會,有的人甚至呼應政府作為,沒有做好準備就要大家共存,有的人不替萬華人說話,這些都傷害在地民眾的感情,用人完全沒有在乎在地鄉親感受,要找最合適的人進團隊,才是最重要的。

Read More

坤輿掩埋場夜戰8傷 法院判停止開發

坤輿掩埋場業者二十一日凌晨為欲清除自救會設在門口的水泥路障,雙方發生流血衝突,圖為民眾身體不適送醫。(民眾提供/中央社) 記者謝國金、徐義雄∕苗栗、台中報導 苗栗縣坤輿掩埋場昨(二十一)日凌晨三時許爆發流血衝突,業者為完成試運轉欲進場,對場外阻擋的反坤輿自救會成員噴辣椒水,雙方互丟椅子,過程中一度混亂,造成五男三女共八人受傷送醫;台中高等行政法院二十一日宣判,坤輿公司未實施環評,苗栗縣政府應停止掩埋場的相關開發。自救會行政訴訟勝訴消息一出,讓堅守一整夜的鄉親一度哽咽。 苗栗縣坤輿掩埋場抗爭二十一日凌晨爆發流血衝突,造成警民八人受傷。(民眾提供/中央社) 坤輿科技公司原申請於二十一、二十二日兩天實施全量試運轉,二十一日凌晨坤輿公司雇用保全工作人員約四百人、八輛遊覽車前往掩埋場,現場「反坤輿自救會」成員及村民亦全力動員,前縣長劉政鴻等人到場聲援,意圖阻止試運轉載運垃圾車輛進入。 凌晨三時許,坤輿出動怪手及保全人員,欲移開門前石塊及圍欄,雙方對峙,現場爆發衝突,警方立即逮捕坤輿公司噴灑辣椒及丟擲椅子之現行犯二名,並帶回偵詢依現行犯移送偵辦;衝突中現場自救會人員三男三女受到輕傷,坤輿保全人員一男及一名員警受傷,合計五男三女共八人受傷,其中三名被辣椒水噴到的民眾,經清潔消毒後均無大礙。 台中高等行政法院也在昨(二十一)日宣判,坤輿案於民國九十一年取得苗栗縣政府核備同意設置文件,當時因地方抗爭及疑有收賄等案件而停滯;近二十年後,開發案在一0九年底獲苗栗縣政府同意試運轉,再次引起在地鄉親強烈反彈,反坤輿自救會長陳清鑫等人認為,掩埋場申請時未依法進行環評,去年三月以書面要求縣府應進行環評,縣府去年四月回函無須實施環境評估,陳清鑫向中高行提起行政訴訟。 中高行認為,掩埋場開發位於山坡地,且整體面積逾兩公頃應進行環評,開發單位申請開發行為時,未實施環評,未檢具環境影響說明書送縣府審查,即進行開發行為。陳清鑫訴請判決苗縣府應作成命坤輿公司停止開發行為的行政處分為有理由,昨天判決應予准許,全案可上訴最高行政法院。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苗栗縣坤輿科技事業廢棄物掩埋場公司二十一日欲進行試運轉,期間與反對設置掩埋場民眾發生流血衝突,警政署二十二日責令苗栗縣警察局嚴正執法,絕不寬容暴力,並追究坤輿及保全公司的責任,及追查保全公司人員是否具有合法資格。

Read More

首例兒童染疫併發心肌炎死亡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灣二十一日新增二萬多例本土個案,另新增首例兒童染疫COVID-19併發心肌炎死亡個案,還添四例兒童重症,零到五歲兒童占十二歲以下兒童重症六十三%。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日在疫情記者會表示,國內新增二萬四千九百零七例本土個案,確診個案新增中重症二百三十一例,其中七十四人死亡;另,境外移入個案二百六十四人。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這次新增一名兒童死亡案例,個案為三歲男童,有發展遲緩病史,七月十二日因出現發燒至四十度、腹瀉食慾及活力下降等症狀至急診,發現血壓偏低、呼吸急促且有胸凹現象,採檢陽性確診,當天安排住院。 男童在七月十三日病況惡化,插管轉加護病房,使用瑞德西韋、免疫球蛋白等藥物,經過救治不幸於七月十七日因多重器官功能惡化過世,死因為急性心肌炎及新冠感染。這案是台灣首例兒童染疫併發心肌炎死亡。 此外,這次也新增四例重症兒童,分別為三例「孩童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和一例肺炎重症。其中,肺炎重症兒童為一名八個月大男嬰,七月六日開始發燒,七月七日活力下降,至急診X光顯示肺炎,檢驗陽性確診,初診斷為肺炎合併呼吸窘迫、敗血性休克。 羅一鈞表示,醫院將這個案收治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驗出三種病毒,除新冠病毒外,並透過尿液驗出肺炎鏈球菌及血液驗出綠膿桿菌,使用瑞德西韋、抗生素等藥物,確認診斷為多重感染合併肺炎及敗血症,是國內首例多重感染兒童個案。

Read More

農委會否認缺蛋 需求暢旺才漲價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21日表示,台灣農產品供應價格對比美、加等非常穩定,沒利潤農民沒辦法生產。(中央社)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農委會宣布雞蛋批發價與產地價每台斤均調升新台幣二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二十一日表示,整體雞蛋價格波動根據市場機制反映,而需求、生產端都有因素會影響價格波動,這是短期反應,會協調蛋農維持正常產量供應市場需求,後續價格也會視市場供需情形適度調整。 農委會此前表示,在市場機制下,雞蛋批發價十八日每台斤調升新台幣兩元,為五十點五元,二十日產地價也將多兩元,變成四十二點五元,主因是天氣熱產蛋減少、國旅暢旺需求增、飼料還在高價。 面對國民黨昨天質疑農委會失職。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台灣農產品供應價格對比美、加等非常穩定,沒利潤農民沒辦法生產,呼籲國民黨立委到產地看看。 江文全則表示,這次蛋價再漲,主要是因為飼料價格持續位於高點,加上需求比較暢旺,以及暑假國旅大爆發,原本夏天是消費淡季,原本就會讓蛋雞強制換羽調整生產,但遇到疫情趨緩,消費大增,需求增加,所以價格上揚,蛋價再漲兩元。 他認為雞蛋沒有缺,現在每日生產足以因應,純粹是回到市場供需,供給一樣穩定增加,但需求暢旺,價格就會反應了,而且這次雞蛋價格上漲,是透過雞蛋產銷督導委員會平台協議,蛋商與蛋農透過平台協議出來的結果。目前雞蛋產銷狀況仍須看需求變化,最快八月產銷會趨於相對穩定;由於現在飼料價格仍屬於高點,要到八月底、第四季才有機會反映到畜禽產品的價格。

Read More

石斑入菜 偏鄉營養午餐62元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教育部二十一日在行政院報告「偏鄉學校中央廚房推動情形」,讓參與計畫的學生每餐能夠吃到六十二元的菜色,並將龍膽石斑納入菜單中,共有一千三百十二所學校、二十四萬名學童受惠。 教育部部長潘文忠在院會後記者會表示,自去年行政院宣布由教育部與農委會合作,推動「偏鄉學校中央廚房計畫」。全台偏鄉學校有一千三百十二所,學生人數約二十四萬人,長期面臨地處偏遠、師生人數少,導致成本被運送、廚工費用「吃掉」。 潘文忠進一步表示,為推動偏鄉學校中央廚房,除了原先補助經費,行政院院長蘇貞昌同意再加碼十二元,規畫參與計畫的學生每餐可到六十二元;另外,年底前政院將加碼六億,每月會有一餐石斑魚餐。 教育部國教署長彭富源表示,今年五月一號起學校午餐採用三章一Q國產可溯源食材,補助由每人每餐六元提高為十元,偏遠地區學校每餐更加碼到十四元;一到五月偏鄉學校覆蓋率已由一0九年度平均百分之五十六點四五大幅提升到百分之九十二點七五。 彭富源說明,藉由中央廚房及食材聯合採購方式納入一千三百多校,以「共享經濟」概念整合學校午餐供應,穩定偏鄉學校廚務人力,並降低學生餐費用於固定成本上的支出,有效提高餐費用於食材比例,今年九月開學後到年底會有八十八天營養午餐,開發出八十八天菜色,一餐約六十二元,以台灣當地料理為主,共規劃四餐的石斑魚料理,每天有外加點心或水果。

Read More

僑民役男返國滿一年 須服兵役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內政部指出,為配合國家僑務政策及給予返國定居僑民適應期,役齡前移居國外的僑民役男,回國後屆滿一年或曾有兩年每年累積居住逾一百八十三天,將依法辦理徵兵,且須履行兵役義務後,才可再次出境。目前約有二千名列管僑民役男服役。 內政部二十一日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為避免歸國僑民役男搭乘飛機出入境,造成國內社區防疫壓力,及僑民役男返回僑居地的染疫風險,役政署比照SARS期間研訂疫情因應措施。 自世界衛生組織一0九年三月十一日宣布疫情全球大流行起,至今年六月三十日,免予計算僑民役男在台居住時間,影響僑民役男約九千三百六十九人。後續將再視新冠肺炎疫情狀況,檢討免予列計僑民役男在台居住的時間。 據役政署統計,今年度全國列管僑民役男人數(七十五至九十二年次)為二萬三千五百六十六人,兩年累積居住逾一百八十三日者有九十五人,連續居住滿一年者三百二十七人,已有約二千名列管僑民役男服役。 內政部指出,僑民役男如因生涯規畫,希望儘早服役,可至戶籍地鄉、鎮、市、區公所役政單位申請志願提前徵兵,役政單位受理後,將儘速安排役男接受徵兵檢查、抽籤等徵兵處理程序後,徵集入營。 內政部指出,役男須取得僑務委員會核發的證明文件,或持有僑居身分加簽的我國護照,才具有兵役法規的僑民役男身分,並非具有雙重國籍的役男即屬僑民役男。

Read More

陳學聖籲台大公正處理論文案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二十一日持續追蹤林智堅論文抄襲事件。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陳學聖表示,台大應該公正、公平、公開處理抄襲事件。他堅持,即使新聞淡下去,也要追個水落石出。陳學聖還把林智堅中華大學的碩論第十五頁與竹科的第九頁對照,相同的以紅筆標記,看出是原稿照抄。 台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潘朝陽教授,與國政會教文體育組陳學聖召集人進行對談,潘朝陽說,很多朋友對照了林智堅中華大學的碩論與竹科的報告,發現幾乎一模一樣,竹科報告在前,林的論文在後,一對照就知誰抄誰,根本不用電腦。抄襲已經是事實,為什麼他們還可以用政治的力量,硬是否定。 陳學聖也呼應,政治人物的學歷不重要,誠實最重要。林智堅論文抄襲事件爆出來,小英大可不用幫他背書,但她卻馬上說辛苦了,是說抄得很辛苦嗎? 潘朝陽痛批,從林智堅論文抄襲現象,到指導教授賀力行、陳明通,到蔡總統,為什麼可以這麼踐踏學術的尊嚴?用不誠實的方式瞞騙天下?他們可以瞞騙庶民,但不能瞞騙知識份子,不能瞞騙了解學術的內行人。 潘朝陽認為,台灣很多私校碩士在職專班是賣文憑,這種傳聞很多,現在居然發生在台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