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科測驗報考人數低於招生名額 錄取率將創新高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一百一十一學年度分科測驗成績二十七日公布,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同時公布今年度招生名額,今年招生名額首度比報考人數多,今年最低登記標準為「英文、數學A、數學甲」合計二十二級分。由於今年是首度分科測驗報名人數低於分發入學招生名額,錄取率推估會較去年百分之九十七點九八為高。 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說明,今年共有六十二校一千九百個系組參與分發入學招生,招生名額共有三萬九千三百五十名,較去年增加三千零二十三人,各招生管道回流名額總計一萬四千四百三十五名,較去年增加二千八百八十九人。 學科能力測驗考科首度納入採計科目,因此採計組合變化較大,共一百六十三種採計組合。建議考生將一百個志願填滿,爭取更多機會進入理想校系,因今年成績計算方式變更為六十級分制,最低的登記標準落在「英文、數學A、數學甲」這個採計組合,三科合計二十二級分以上的考生就可參加登記。 考分會公告各採計組合的成績人數累計表,各組合以報考該採計科目的考生成績累計,並提供「高分往低分」及「低分往高分」兩種累計方式,提供考生依需求使用,以便評估自己的成績在全國的百分比。 考分會也提醒,考生即日起可繳交登記費,臨櫃繳費開放至八月一日下午三時三十分,之後僅能使用ATM繳費至八月二日中午十二時止;網路登記志願時間從七月三十日上午九時起至八月二日下午四時三十分止,預定於八月十二日放榜。

Read More

慶中元「以功代金」作公益 加贈綠點顧環保

沈志修副署長(前排左二)與來賓合照。(環保署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農曆七月是民間的中元普度,環保署二十七日舉行「中元普度環保友善祭祀暨紙錢集中燒」記者會,宣布將結合四大便利商店推出捐款贈綠點活動,只要透過「以功代金」贈款給公益團體,每筆可獲二千點綠點,未來可在合作通路進行綠色消費用,以鼓勵大家採取環保友善祭祀措施,做功德也能兼顧環保。 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表示,中元普度為傳統習俗慶典,民眾以紙錢對祖先表達分享、救濟、感恩及祈福之意,但由於燒紙錢會產生空氣汙染,因應環保潮流,許多改良的祭祀方式在表達敬意之餘兼顧環保。 例如,以功代金、紙錢集中燒、線上祭拜,與使用符合國家標準或較小分量的香品、紙錢等作法,各地縣市也有越來越多的寺廟響應封爐、少香行動。 環保署空保處蔡孟裕處長表示,環保署持續於中元普度期間與地方政府共同推動「紙錢集中燒」,由環保局協助集中送至具備空汙防制設施之紙錢專燒爐或焚化爐焚燒,集中處理祭祀紙錢,以避免露天燃燒。每年農曆七月是民間的中元普渡,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統計,台灣民俗活動中,以中元普渡期間焚燒紙錢量最多,占全年的百分之三十五。 蔡孟裕指出,去年民眾響應紙錢集中燒數量達二點二萬噸,為民國一0六年的一點八倍;就空汙減量的部分,環保署初估去年普度期間透過環境友善祭祀減少細懸浮微粒(PM二點五)排放量約六十噸。 與會的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表示,自從得知燒香會產生汙染及讓部分敏感族群不舒服後,佛光山就設法減少汙染,並以鮮花、肥皂花取代燒香,燒紙錢的重點是誠心而非數量,因此佛光山協助高雄市政府在集中燒時加持念咒,去年更因為疫情使用連線的方式協助淨爐,強調誠心的重要,讓焚香降到最低,民眾也能接受。

Read More

紫青商會前進大台中 推公益挺藝文成果豐碩

紫青商會成員前進台中市觀看《時光の手箱:我的阿爸和卡桑》舞台劇首演。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以打造工商界最佳交流平台為宗旨的紫青商會,會員陣容堅強,涵蓋兩岸三地華裔企業精英,在疫情趨緩後首度跨出台北市,前進台中市並接連舉辦公益與藝文活動,當天「校園公益之名講堂」活動,更邀請導演李崗訴說「大時代的故事」,並且觀賞由李崗導演監製的舞台劇《時光の手箱:我的阿爸和卡桑》,用實際行動力挺國內的藝文活動。 李崗以「真誠與真相」做為講演的主題,從這三年疫情爆發開始,談到人與人之間因為疫情隔離,失去人與人接觸的東西,對每個人的影響,再談到虛擬網路對每個人的影響,再談到文化創意產業的困境,引申出如何真誠的做出「真相」的東西,並且懷抱感恩與惜福的心情。 紫青商會成員前進台中市觀看《時光の手箱:我的阿爸和卡桑》舞台劇首演。 李崗也談及他所監製的舞台劇《時光の手箱:我的阿爸和卡桑》,由一青妙扮演自己─基隆顏家長子顏惠民的女兒,為紀錄片導演敘述台灣父親與日本母親的故事。舞台場景從昭和年代的東京銀座咖啡廳,父母浪漫地相遇;再回到1970年代的台灣,希望獲得公婆認同,努力學做台灣菜的母親身影;一青妙流下了劇中演員,也是真實自己的淚水。 這部舞台劇《時光の手箱:我的阿爸和卡桑》2019年上演,廣受好評,原訂2020、2021年再度上演,卻因疫情,門票兩度發售後喊停,今年終於得以登台。 紫青商會總會長朱炫吉(左一),李崗導演(中間)台中分會長黃若芸(右一)力挺國內藝文活動,大力推動者。 商會成員會後與李崗合影留念,主辦單位表示,聚會不是只有吃飯喝酒,這次活動是商會的文化改革,希望慢慢影響更多人,感謝李崗導演以「真誠與真相」為主題,帶給大家更多的思考空間,並且帶來這部《時光的手箱~我的阿爸與卡桑》,在父親節前夕,真的很適合帶父母親一起觀賞屬於時代的記憶,希望大家都能一起走入劇場,支持舞台據、支持藝文活動。

Read More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最初的感動」互動展登場 籲民眾關懷缺陷兒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即日起於新竹大遠百廣場舉辦「最初的感動2.0互動展覽」。(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即日起於新竹大遠百廣場舉辦「最初的感動2.0互動展覽」,新竹市副市長李世珍二十七日出席開展記者會,與藝人布丁姊姊陳櫻文,一同邀請民眾觀展,並呼籲大家以行動給予先天顱顏缺陷兒的家庭繼續走下去的勇氣,尊重不一樣的生命,珍惜生命的可貴,一起為顱顏孩子建立一個充滿接納與包容的環境。 李世珍表示,她從展覽中看到顱顏家庭照顧孩子的辛勞,父母們挫折、自責的心情,也經由基金會的幫助與到宅教學照護,全都轉化為溫柔、耐心的關愛,令人為之感動,邀請市民朋友一同來見證、體驗生命最初的感動及美好,把更多的溫暖及力量傳達給無數個顱顏家庭,陪伴他們一起成長。 基金會執行長陳依伶表示,期待藉由展覽讓更多民眾認識顱顏家庭的生命故事,因為這些家庭不只堅毅勇敢克服困境,生活中也充滿歡笑及幸福,而這些歡笑與幸福不該因為不了解病症被掩蓋在害怕之中。 二十七日記者會中,小耳症孩子霆霆的媽媽,以及唇顎裂孩子小沛的媽媽也現身,霆霆媽媽感動分享:「霆霆在兩年前完成外耳重建手術,孩子終於不用再受異樣的眼光對待,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樣了。」小沛媽媽也回憶,懷胎二十週時發現肚中寶寶唇顎裂,當下很不知所措,幸好有基金會社工安慰,對她說:「做父母的要先有信心,孩子才能自信長大」,才激勵她決定堅強、有自信的將孩子撫養長大。 社會處長李季縈表示,市府深知許多身障孩童需要社會的支持與鼓勵,也看到父母的無力與煎熬,因此竹市在今年二月啟用全新的兒童發展早期療育中心,六月也增設北區及香山區發展遲緩兒童社區療育服務據點,期盼給孩子們獲得更好的治療,也能讓家長安心陪孩子成長,一同克服成長的重重挑戰。 社會處表示,這次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將「最初的感動2.0互動展覽」展出四十五幅照片,展期從即日起至八月七日,每天上午十一點至晚上時點,邀請市民朋友參觀展出,細細了解每個感動,用行動給予關懷及支持,讓這群顱顏孩子有大大力量!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即日起於新竹大遠百廣場舉辦「最初的感動2.0互動展覽」。(記者曾芳蘭攝)

Read More

「十大專輯暨十大單曲」評選25週年 丁曉雯鼓勵校園創作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與中華音樂著作權協會共同主辦「十大專輯暨十大單曲」,今年邁入25週年,為鼓勵校園音樂創作之風氣,更同步舉辦首屆「校園創作菁英獎」選拔活動。 「年度十大專輯暨十大單曲」評選及頒獎,已為華語流行音樂指標性的音樂獎項,更被稱為金曲獎的風向球。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理事長丁曉雯表示,本屆的年度十大打破歷年在金曲獎前夕公布之傳統,改至年底舉辦,除了考量上半年疫情延燒肇致實體活動舉辦不易,更藉機擴大舉辦25週年的年度十大音樂人交流餐會,計畫邀集近兩百位幕前幕後的音樂人出席,以打造音樂人的交流平台,讓音樂人以輕鬆自在的型式進行交流。 同時,為傳承校園民歌時期「唱自己的歌」的創作熱潮,丁曉雯也宣布,將舉辦首屆「校園創作菁英獎」,希望鼓勵校園音樂創作的風氣,更藉機發掘有潛力的校園新生代創作人,提供與流行音樂產業接軌的契機。 因此,歷年重要校園創作獎項之代表,包括金韻獎代表黃韻玲、民謠風代表葉佳修、大學城代表李欣芸,輔大青韻獎代表丁曉雯、政大金旋獎代表陳子鴻、北醫金弦獎代表蕭賀碩,及各大學校園創作比賽現任總召代表也出席力挺,展現跨時代傳承之企圖,現場宛如音樂人的大型同學會。 首屆「校園創作菁英獎」選拔活動,舉凡自2021年9月1日起至2022年8月31日期間,由各大專院校或校際所舉辦的專屬校園音樂創作比賽,獲得前三名(或等同前三名之獎項)的原創音樂作品皆可報名參與(僅限參賽時為大學在學學生者)。

Read More

花蓮區農改場83周年場慶暨吉野一號新書發表會

花蓮區農改場昨天舉行八十三周年場慶暨吉野一號新書發表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和與會人員共同見證吉野一號米獻穀田近百年歷史。(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舉行八十三周年場慶暨吉野一號新書發表會,並在吉野一號米田區進行敬天祈福儀式,由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在吉野一號米獻穀田標示牌上簽名,隨即插入該田區,全體與會人員共同見證吉野一號米獻穀田近百年歷史,展現守護臺灣農業的決心。 在花蓮常有機會聽到「花蓮吉安還有種日本人留下的稻種」、「吉野一號是天皇米」這樣的地方傳說, 花蓮農改場為解開這謎團,委託歷史學者考證吉野一號之身世,有了驚喜的發現,出版專書「吉野一號米」,昨日結合建場八十三週年慶祝活動,辦理新書發表會對外發布喜訊,同時展出農業試驗推廣的璀璨成果。 花蓮農改場場長杜麗華指出,有關與吉野一號姻緣,更多吉野的前世今生,從歷史看吉也種植稻田探索,西元一九二八年的吉野一號米獻穀田就座落在該場場區內,時光流轉將近百年,今日吉野一號米仍在當時的獻穀田裡欣欣向榮,凸顯花蓮農改場肩負地區農業試驗研發與推廣的時代意義與社會責任。 農改場秘書稻作專家宣大平表示,吉野一號的歷史沿革,在日本時期製作清酒最好的米,是台灣最早發展成功種植的品種之一,也只有這一個品種,能夠從一九一九年試種成功後,歷經超過百年,直到今日,仍有農民在田裡實際耕種著,也有商品化產品販售讓消費者買得到,實屬難能可貴。 為歡慶八十三周年,花蓮農改場歡迎大家即日起至二十九日,一起來場內看看近百年前的獻穀田,同時也參觀吉野一號的文物展出,一起回味這百年風華、見證稻米的研究歷史。

Read More

花蓮縣幼兒莫德納疫苗開打 醫師:提升保護力刻不容緩

花蓮縣幼兒莫德納疫苗開打,家長帶著小寶貝「全副武裝」前往接種。(門諾醫院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展開六個月以上、五歲以下嬰幼童接種第一劑莫德納疫苗,門諾醫院昨天上午十點不到,注射門診前已經出現等候接種的家長及幼童,門諾小兒科主任吳俞哖呼籲,疫情仍持續延燒,站在醫學的立場,還是鼓勵踴躍施打,除了降低感染風險,最主要的還是預防重症的發生。 嬰兒推車上,九個月大的龍鳳胎好吸睛,戴上防護帽,有備而來施打第一劑的嬰幼童莫德納疫苗。曾姓媽媽說,疫情至今尚未平息,雖然孩子平常很少帶出門,但因為父母都在上班難免有染疫風險,為了避免孩子染疫以及預防染疫可能引發的重症,與家人討論後決定還是趕快來施打疫苗比較安心。 另一位陳姓媽媽說,上個月自己跟先生莫名確診,雖然症狀不是太嚴重,但身體還是感到不舒服,所幸一歲八個月的兒子未受到感染,因此,看到醫院開打嬰幼童疫苗的訊息,自己也查閱國外的相關數據後,馬上上網掛號,早打早安心。 吳俞哖醫師表示,除非孩子有免疫功能低下或是被醫生判定有慢性疾病等不適合施打的因素,否則,站在醫學的立場上,建議家長們還是應該盡快帶孩子來施打疫苗。至於家長較擔心的疫苗接種可能產生的併發症,根據相關統計報告,一般幼童多數在施打完疫苗後副作用很輕,相較於青少年可能發生的心肌炎等,相對是安全的。 吳俞哖說,施打疫苗不能保證一定不會被感染,但重點在於預防重症或死亡的發生,看到很多家長仍處於觀望,建議可依生活型態來做為是否施打疫苗的參考。如家人因工作、環境等因素容易暴露於風險高的場所,或是經常外食、父母皆是上班族、有旅遊計畫者,建議應讓家中幼童盡早注射疫苗。

Read More

新竹郵局辦理公益活動 改善寶山鄉8旬老翁居家環境

新竹郵局副局長連千惠(左一)帶領同仁至寶山鄉獨老徐爺爺家中作環境整理,讓徐爺爺好生感動。(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臺灣郵政協會暨新竹郵局辦理一百一十一年改善獨居長者居住環境公益活動,由新竹郵局副局長連千惠率領同仁至新竹縣寶山鄉八十六歲獨居長者行動不便徐爺爺的家裡整理打掃,讓徐爺爺的家成為乾淨整齊的舒適居住環境。 新竹郵局表示,獨居的徐爺爺長久行動不便,無法妥善清潔家裡髒亂及整理家中物品擺設,日積月累造成天花板充滿蜘蛛網,客廳、房間、廚房、浴廁周遭環境髒污及充滿異味、屋內日常生活物品擁擠雜亂,居住環境品質與空間非常不好與不便。 新竹郵局為徐爺爺買了一個置物櫃,讓徐爺爺可以放東西,維持家中整齊。(記者彭新茹攝) 在新竹郵局郵務科投遞股郵務稽查周啟民轉介下,藉由臺灣郵政協會暨新竹郵局辦理改善獨居長者居住環境公益活動,經過約六小時的清理打掃與環境整理,圓滿順利將老伯伯的家裡變得既乾淨又整齊的舒適居住環境,特別貼心的是幫徐爺爺特製一個置物架,再也不用擔心家中的日常生活物品擺放雜亂無章,讓徐爺爺超級感動。 連千惠表示,郵局郵務士每天穿梭於大街小巷值勤郵件投遞工作時,同時也肩負關懷訪視與噓寒問暖獨居長者的任務,協助辦理居家通報,讓有急需要關懷協助的長者們,可以立即獲得各方的協助幫忙。新竹郵局將持續秉持關懷弱勢的大愛精神,以積極行動關懷社會最需要幫助的人們。

Read More

東縣東基健康減重團隊助糖友逆轉糖尿病

東基健康減重團隊助糖友王溫忠(右二)、蔡念穎(左二)成功甩肉,以前的衣褲明顯寬大許多。(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東基健康減重團隊助糖友逆轉糖尿病,五十歲王溫忠八個月來成功甩肉五十公斤,二十九歲蔡念穎七個月內減三十七點三公斤,腰酸膝痛的毛病也都好了。醫師陳愛華說,能成功減重,飲食、運動及藥物是關鍵,參加的四十六人共成功甩肉五百零一公斤。 東基糖尿病照護網主任暨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陳愛華指出,台東縣肥胖人口比例偏高,隨之而來的是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等相關疾病,解決脂肪問題,「胰島素阻抗」就能獲得改善。研究證實,只要配合飲食、運動及藥物的使用,把體重減輕7至15%,就可減緩或者逆轉糖尿病。 陳愛華去年十一月結合營養師群、糖尿病衛教師及減重個案管理師,組成健康減重團隊,推出「十週健康減重療程」。採取量身訂做的減重模式、個別化線上飲食調整、追蹤每週體重及血糖變化。 東基健康減重療程採取量身訂做的減重模式,個別化線上飲食調整、及追蹤體重及血糖變化。(記者鄭錦晴攝) 原本喜歡吃肉的糖友王溫忠說,現在少吃肉,以攝取植物性蛋白質為主如豆漿、豆腐及蔬果等,每天運動一小時半,從一百二十八點三公斤,減到現在的七十八公斤。 蔡念穎生完小孩體重破百後回不去,就醫測血糖是糖尿病前期,為不讓女兒長大後被同儕笑有個胖媽媽,戒掉炸物及每天一至兩杯手搖飲的習慣,每天運動兩小時,從一百零三公斤減到現在的六十五點七公斤。

Read More

高嘉瑜1屍5命說 柯P:好朋友講話太誠實 直白不遑多讓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民進黨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近日議連環爆,先是論文門爭議,接著新竹棒球場改建也出問題,遭到在野黨猛烈攻擊,民進黨立委高嘉瑜說,黨內有人擔心北北基桃竹選情會「一屍五命」因此有「換堅勢力」在醞釀;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廿七日說,高嘉瑜就是講話太誠實,自己已經很直白了,但他的好友不遑多讓,「一屍五命也可以講出來。」 柯文哲昨天上午參加北市公民投票提案及連署系統啟用記者會,並在會後接受媒體聯訪。針對高嘉瑜擔心會「一屍五命」的說法,柯文哲表示,自己看到「一屍五命」的標題,就想說對媒體也不要講的這麼直白。 他表示,相信這些會對選情造成影響,一開始國民黨、民進黨推出人選時,造成民眾黨桃園市長參選人賴香伶被邊緣化,但經過棒球場與論文事件,他發現桃園戰局出現微妙變化,但選舉不到最後一刻都不知道結果,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每個人都要盡力爭取選民的認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