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來新冠肺炎BA.4、BA.5疫情引發關注。公衛學者27日預估,若BA.4、BA.5在台灣大流行,最快於8月中旬,單日確診數就會回到3萬例,但若未受到影響,9月底則有望下降至5千例以下。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昨日於「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中分析,若BA.4、BA.5未在台灣造成大流行,8月底單日確診有望跌至7996例,9月底則有望降至4912例。
不過目前情況看來,雖然BA.4、BA.5對台灣不至於像6月份一樣大流行,但可能會轉為地方流行,並在8月中旬至8月底間,單日確診數增加到3萬例。
陳秀熙說明,國內疫情目前能夠樂觀看待,因為根據國外經驗來看,過去曾大流行BA.1、BA.2的國家,受BA.4、BA.5影響較小,而台灣過去BA.2曾經大流行,再加上醫療量能也有改善,並且追加劑施打率已達70%以上,因此推估台灣應不至於變成6月份大流行。
他指出,北美洲面臨BA.4、BA.5時,因過去BA.1、BA.2流行期間已建立免疫防火牆,住院、重症率及死亡率只有微幅增加的趨勢,韓國及日本也有同樣的情形。他也表示,無論前面感染波如何,其實都不太影響死亡率,BA.4、BA.5造成的損害,也不會像BA.1、BA.2那麼大。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來國際間BA.4、BA.5疫情引發各界關注,公衛學者26日指出,預估國內在8月中到8月底可能出現一波流行,單日確診數至多落在3萬例左右,可能以輕症與無症狀者居多。
台大醫院昨日舉辦「面對新型亞變種病毒BA.4及BA.5威脅大流行後的新冠肺炎防疫新思維」記者會,提出防疫和新常態生活建議,台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台灣大學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出席。
針對國際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BA.5疫情,陳秀熙表示,多數國家BA.4、BA.5的比率已達70%,台灣是少數比率20%以下的地區,依國際疫情推估,變異株占比從20%到40%大約需要26天,40%到60%則需11天,共約37天。
他推估,BA.4、BA.5大約在8月15日至8月底造成較明顯的影響,由於台灣已經遭遇BA.2大流行感染,自然感染加上追加劑的保護力已經達到7成,嚴重度不大,患者會以無症狀與輕症居多。若BA.4、BA.5沒有進入台灣,8月中或許可降低到單日1萬例以下,但若BA.4、BA.5侵襲台灣,屆時單日確診數可能仍有1萬到2萬例,至多約3萬左右。
陳秀熙在會中分析台灣的疫情曲線大致與紐西蘭相似,但台灣有自然感染與追加劑保護又略勝一籌;不過,相較於南韓等經歷過大規模流行的國家,還是稍有差異。
對於日前新增的疑似BA.5職場群聚事件,陳秀熙指出,未來出現BA.4、BA.5的少數群聚感染是一定的,應採取「雙軌防疫」,包括「減害防疫」、「生活防疫」。除了做好死亡控制外,也要注意疫情間壓力過大、防疫措施下導致照顧流程效率變低,造成非新冠死亡的間接傷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