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者觀點〉大陸對台政策白皮書的重要意涵

記者趙家麟∕專訪 中國大陸國台辦、國新辦十日發表「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丁仁方十三日接受本報專訪表示,這份白皮書面向國際宣示一中原則,反駁蔡政府「兩岸互不隸屬」、反制美方虛化一中及「以台制華」,同時強調和統的基調不變,但也以「非和平方式」警告外部勢力與台獨分裂勢力。 丁仁方從八個面向解析白皮書的重要意涵:首先,大陸發布白皮書,主要是針對近年國際情勢變化,向國際社會聲明自身立場和作為。從一九九三年針對美國大幅軍售台灣、二000年針對李登輝「兩國論」,到事隔廿二年後的二0二二年,前後三份白皮書,都具有歷史文件性質。 其次,白皮書一次駁兩項,一是反駁蔡政府「兩岸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二是反制美方虛化一中及「以台制華」。 第三,重申一中原則的三段論(即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雖有強調「一國兩制」的統一模式,但並非反映統一的急迫性。 第四,凸顯「九二共識」仍是兩岸間的政治基礎。大陸今年還盛大舉辦「九二共識」卅週年活動,並有政協主席汪洋致詞,足見大陸對「九二共識」的重視程度。 第五,「和平統一」仍是大陸解決台灣問題的主調。習近平去年三月赴福建地方考察時,曾提示「要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的方式,勇於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此次白皮書依循此脈胳,以兩岸融合達到和統的目標。 第六,針對兩岸政治分歧問題,凸顯「民主協商」基調不變。習近平於二0一九年《告台灣同胞書》發表四十週年紀念會上就強調「民主協商」,當時指民主協商的對口是「兩岸各政黨、各界別,推舉代表性人士」,此次白皮書只提政黨團體,未提社會各界,內容略有修改。 第七,大陸對台灣實行「一國兩制」的空間壓縮。白皮書內容對統一後的規劃,未再提「不派行政人員和軍隊駐台」,顯示大陸對統一後的一國兩制安排,表現出已操之在我。 第八,凸出「非和平方式」,主要針對外部勢力干涉和「台獨」分裂勢力。這種傾向反分裂法的表述,是對當前情勢的針對性論述,與過去講「不放棄武力」屬一般論述,也有所不同。 綜合而言,白皮書內容必然是經過長時間的研擬、彙整大陸各單位意見總成,與此次大陸圍台軍演的關係不大。同時,中共十月將召開廿大,習近平屆時針對新時代、新征程,以及對台戰略部署及總體方略的相關內容,白皮書已做預先鋪陳。

Read More

〈府城廣角鏡〉兩岸風險升溫對台經貿衝擊大

兩岸地緣政治風險上升不利台灣對外經貿。(示意圖,路透資料照) 李沃牆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大陸舉行封島式實彈軍演,前所未有。台海關係緊張、兩岸地緣政治風險上升,被喻為「第四次台海危機」。高盛追蹤地緣政治風險的「海峽兩岸風險指數」急升至八十,創近年新高。 令人憂心的是,除軍演可能成為常態化,大陸從去年開始禁台多項農產品,這次又要求所有輸陸商品要標示「中國台灣」,甚至連加工品都不得銷陸,還有暫停天然砂對台灣地區出口。衡諸目前這些制裁措施影響雖非巨大,然只是開端,後續恐將擴及更多產品。 尤有進者,半導體早已成為美中競逐的戰略重點,護國神山台積電在美中都有設廠,但大陸市場占台積電的比重,已從百分之二十降到百分之十左右,未來業務比重也將越來越小。此次再度被推上火線,明顯被迫選邊站,實屬無奈。 再者,軍演所在的台灣海峽為重要國際航道,一年有百分之五十的貨輪經過,不少船舶及飛機航班被迫延期與繞道,船期耽誤導致成本上升,長此以往,全球供應鏈將雪上加霜。 持平而論,兩岸風險升溫,對台經濟影響實不容小覷。據統計,去年台灣對大陸(含香港轉口貿易)出口比重已上升到百分之四十二點三,出口總額達一千八百八十九點一億美元。其中,出口到大陸的商品中,電子設備及其零組件占比逾六成為最多。根據大陸海關總署最近公布的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兩岸進出口總額達到一千六百五十二點三六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百分之九點五,台灣對大陸享有的貿易順差約七百九十八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此外,台商在大陸投資金額超過千億美元。足見,政黨輪替後,台灣對大陸的經貿依賴有增無減。 八月二日,裴洛西訪台前夕,外資大賣台股,徒使台股盤中一度重挫三百點、一天匯出逾十億美元,新台幣匯率貶破三十元。若中共在台海軍演常態化,為規避地緣政治風險所帶來的傷害,勢將引發外資企業出走潮。一旦外資出走,台股將難有起色,台幣恐加速貶值。外資來台投資意願降低,內資也有疑慮,甚至考慮外移,則投資必然減少,實不利於經濟成長動能。 主計總處甫公布的第二季經濟成長率概估為百分之三點零八,低於先前預測的百分之三點三一,並將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下修至百分之三點八五,僅能「保三」。地緣政治風險,將為經濟埋下變數。 大陸公布今年第二季的經濟成長率只有百分之零點四,比原先預期的還低;加上第一季的百分之四點八之後,上半年平均只成長百分之二點六。倘全年要達到百分之五點五的目標,下半年必須成長百分之七點五,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在兩岸經貿關係緊密下,大陸經濟下行,台灣經濟成長難逃池魚之殃。 值得注意的是,ECFA至今生效十二年,台灣早收產品出口至大陸,累計已減免八十八億美元關稅,遠超過大陸的八億美元。去年台灣早收產品對大陸出口二百五十二億美元,約是大陸的三倍,台灣坐享較多的貿易紅利實無庸置疑。若大陸進一步停止ECFA,衝擊絕對不小。 綜合以上分析可知,大陸只要採取「窮台」政策、經濟封鎖,實無需動武,長期已足可讓台灣經貿失序。兩岸合則兩利;否則,台灣未蒙其利卻受其害。而面對當前及未來可能更嚴厲的經濟制裁,不知蔡政府是否已做好因應準備? (作者為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中心副主任)

Read More

5縣市高溫 中南部防大雨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中央氣象局提醒,未來一週天氣晴朗炎熱,午後局部雷陣雨,提醒中南部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也須注意防曬、慎防熱傷害。 氣象局表示,週一週二南方水氣增多,環境風場為東南風,迎風面的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不定時有降雨情形出現,其他地區仍維持多雲到晴,午後包括大台北、中南部地區及各地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提醒中南部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 同時,週一也針對五個縣市發布高溫資訊,包括台北市、新北市、宜蘭縣、台東縣地區,花蓮縣縱谷為橙色燈號,其他各地高溫可以來到三十二至三十五度,中午前後紫外線偏強,外出務必做好防曬工作並多補充水分。 另外,桃園以北及嘉義以南沿海適逢年度大潮,沿海地區請注意海水倒灌、局部淹水等現象;明晚起基隆北海岸及東北部沿海空曠地區將有較強陣風,前往海邊活動請多加留意。

Read More

泛亞洲80藝術家 高雄聯展開幕

師大林政榮教授(右)與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郭慶彰合影於其篆刻作品旁。(記者王正平翻攝) 元墨畫會推展台灣當代水墨 與世界藝壇互動交流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元墨畫會年度盛事〈二0二二墨相萬仟—泛亞洲藝術風貌〉交流大展,十四日下午在高雄市文化中心至真堂舉辦開幕式,主辦單位邀請泛亞地區八十餘位藝術家共襄盛舉,總計展出逾百幅作品,包括首次參展的閩籍畫家盧清、董興、周雄波等,也展示了大陸福建地區的當代水墨藝術風貌,展期至八月二十三日。 本次展覽由元墨畫會和迪傑魔公司聯合籌畫與執行,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共同主辦,春吉發投資、景騰通運、海峽畫報等單位協辦。台北市記者公會理事長郭慶璋指出,元墨畫會自創會即與韓國新墨會締結姐妹會,至今已歷三十餘年,從最初的中韓藝術交流,在現任會長蕭巨昇接任後,更以推展台灣當代水墨與世界藝壇互動,以促進實質的交流為重。 策展人也是元墨畫會理事長蕭巨昇表示,台灣在亞洲的定位,往往受到兩岸大環境的波動,而顯得既強韌又脆弱,使台灣水墨畫有著獨特的風格和魅力。而元墨畫會的藝術家們正是開啟水墨藝術新紀元,承襲傳統又開創新局的一群人。蕭巨昇表示,隨先民唐山移居台灣的水墨畫,隨著時代更迭、環境變遷,始終是在探討傳統與反傳統、筆墨與非筆墨、當代與非當代的論爭中,企圖尋找水墨畫在以歐美藝術觀點的理論論架構下的自我價值和定位。 本次展覽邀請大陸、日本、韓國、越南、泰國、菲律賓、印度等地八十餘位的藝術家,展出將近百幅的作品,在表現上有水墨、絹畫、膠彩、版畫、油畫和壓克力、多媒材等,展現了不同文化,不同民族,面對當代藝術,所提出的亞洲藝術觀點,是台灣難得一見的深度展。

Read More

蔡壁如也捲論文門 德明啟動審查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林智堅論文門燒了一個多月,台大學倫會也認定其抄襲情節嚴重,將撤其學位,不過接連有其他政治人物身陷學術風波。台灣民眾黨立委蔡壁如遭質疑在職專班論文有不當引用情形,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十四日表示,對民眾檢舉或陳情秉持公正客觀態度,收到檢舉信件後,已啟動審理事宜。籲各界勿散播不實資訊,若有損校方聲譽,校方保留法律追訴權。 針對桃園市前市議員王浩宇在臉書質疑蔡壁如二0一九年德明財經科技大學的論文「民意代表社群網站市政議題關注度探討」有許多不當引用的情形,他已向校方檢舉。 對此,德明財經科技大學發布聲明,指出針對王浩宇十三日寄信給資訊學院院長林建福及資管系系主任、指導教授檢舉蔡壁如碩士論文有不當引用,請校方召開學術委員會審議一事,林建福當日已回覆王浩宇,請王浩宇向教務處提出檢舉。 校方強調,也依「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學生違反學術倫理案件處理規定」啟動相關審理事宜,強調對於檢舉或陳情會秉持公正、客觀態度處理,盼各界勿散播不實資訊。 至於王浩宇稱校方人員轉寄信件時,內文竟有「院長,王浩宇已經被罷免,不是議員。」等語句,德明財經科大則回應,其所收到來自於MogenSong(mogeng2016@gmail.com)信件,經學校查證,該不明身分之寄件者使用的是非學校郵件帳號。

Read More

夏立言訪陸 馬:對台灣是好的

前總統馬英九表示,兩岸僵局持續危機會更大,夏立言訪陸對台灣是好的。(記者吳孟珉攝) 記者吳孟珉、毛莉∕綜合報導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率團訪問中國大陸,遭到綠營批評。黨主席朱立倫表示,出訪對台灣有利,不願台灣任何中小企業、農業受到傷害;前總統馬英九也表示,如果兩岸雙方繼續這樣下去,未來危機的機會更大,夏立言訪中對台灣整體來講,應該是有幫助。 針對夏立言率團赴中國訪問,朱立倫相挺認為對台灣有利。媒體聯訪詢問「對台灣好的原因是什麼?」朱立倫回應,國民黨堅持愛台灣、對台灣好的事情,大家都希望兩岸和平,希望台灣更好,不希望任何台灣的中小企業、農業受到阻礙,大家一起努力。 馬英九昨天上午至台南市參加國際慰安婦紀念日活動,在全台唯一的慰安婦紀念碑前獻花。被問及夏立言訪問中國大陸時,馬英九說當然國民黨會受到一些批評,但這個事情對台灣是好的。至於對年底的選情會不會有影響,他說「也許會」,但選舉還沒有開始,還言之過早。 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則說,兩岸需要溝通,不溝通怎麼行呢?美國現在想跟大陸溝通,大陸都不跟他溝通,最應該溝通的是民進黨政府,但民進黨沒有能力溝通,國民黨做為最大在野黨,站出來溝通有什麼錯? 至於時機問題,趙少康認為,對民進黨來講,沒有一個時機是可以的,任何時間去都不可以,八月去有影響,九月去就沒影響嗎?明年去對總統大選就沒有影響嗎?所以,有時政黨不能想那麼多,該做的事就該去做,想這個、想那個,這個票也想拿、那個票也要,最後什麼票都拿不到。 至於林智堅退選,趙少康說一定會對年底選情有影響,林智堅不重要,嚴重的是蔡英文,做總統腦筋不清,判斷有問題,事先說林智堅沒抄襲,等於是跟台大、學術界、全民作對,事後林智堅都退選了,蔡英文還強調其清白,這麼偏聽及袒護,到底在想什麼?

Read More

台灣首尊 中華聖母態像宗座加冕

中華聖母態像加冕典禮,由教宗頒布加冕證書。(記者湯朝村攝) 教廷榮休大使葉勝男總主教 主禮感恩彌撒 2千名神職人員、教友參與 場面莊嚴神聖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天主教台灣首尊中華聖母態像宗座加冕儀式,十四日下午在嘉義市港坪運動公園體育館登場,教廷榮休大使葉勝男總主教,代表教廷梵蒂岡,主禮加冕禮感恩彌撒,教廷駐華大使達保祿代辦及全國各地近兩千名神職人員、教友參與,場面莊嚴神聖。 感恩祈福彌撒前,菲籍神父馬立友介紹中華聖母像加冕意義,接著聖母聖子態像揭幕,教友馮佩岑獨唱聖母頌,全體恭念玫瑰經,彌撒在神聖莊嚴氣氣下進行,聆聽聖經、主禮講道,當天主日適逢聖母升天,大家祈求聖母庇佑轉禱,天主降福,疫情消退,世界和平。 禮儀高峰「加冕禮」,首先敬獻加冕禮儀玫瑰念珠、耶穌及聖母皇冠,接著達保祿展示加冕證書、嘉義教區主教浦英雄翻譯,由台灣主教團主席李克勉主教,敬獻玫瑰念珠,高雄總主教劉振忠、台北總主教鍾安住、教廷榮休領銜總主教葉勝男,分別敬獻權杖、耶穌皇冠、聖母皇冠,最後接續感恩彌撒聖祭,降福禮結束後,菲籍教友護送聖母出堂。 聖母態像手抱耶穌,是仿清朝河北省清苑縣東閭聖堂畫像所製,「中西合璧」顯示天主教入境隨俗的信仰精神。原像右手所持羽毛扇改為權杖,下垂左手抬起抱耶穌,臉型依聖母像傳統畫法蒙白紗、戴鑲滿紅綠珍珠寶石皇冠,展現「天地皇后」身分,耶穌腰紮皮帶、腳著中國雲鞋,具備中國韻味。

Read More

藍將提名連任 侯:全力以赴

國民黨八月十七日將進行最後一階段縣市長提名作業,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努力讓市政變得更好,這是他的責任,會全力以赴。(記者蔡琇惠攝)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備戰年底縣市長選戰,國民黨八月十七日將進行最後一階段縣市長提名作業,將提名新北市長侯友宜與台中市長盧秀燕競選連任。侯友宜十四日受訪表示,「努力讓市政變得更好,這是我的責任,我會全力以赴。」民進黨新北市長參選人林佳龍表示,市長是四年一任,希望侯友宜能承諾,不要中途落跑。 國民黨預計在十七日的中常會上正式提名侯友宜、盧秀燕競選連任,黨部規劃兩人與黨主席朱立倫同台造勢,要在八月二十八日召開全代會之前,替年底選戰拉抬氣勢。侯友宜十四日出席「義消、民間救難團體校閱暨競技大賽」,媒體問到,競選連任是否做了哪些準備?侯友宜表示,「我現在是新北市長,最主要把市長的角色做好,努力讓市政變得更好,這是我的責任,我會全力以赴。」 對手林佳龍一直要求公開辯論,要侯友宜說清楚市長任期是否做好做滿?侯友宜則回應,市政建設永不停歇,他現在是市長,把市政做好就是最好的辯論。 對於國民黨將正式提名侯友宜競選新北市長連任,林佳龍則回應「如果是正式提名,我當然要恭喜他」,林佳龍也說,希望侯友宜能夠承諾,因為參與二0二二新北市長「這個契約是四年一任」、「不要中途落跑」,這是市民所關心的,也希望政治人物要面對民意、不要迴避。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對台新政策 中共促統優於反獨?

拜登和習近平最近的談話顯示,美國和中國大陸都無意尋求新冷戰。(路透,資料照) ■馮國豪 台海情勢風起雲湧,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中國大陸發動圍島軍事演訓及實彈射擊,同步對美祭出軍事、司法、氣候合作的八項反制措施,對台則施以經濟制裁,並發表重磅級的第三份對台政策白皮書。中(中國大陸)美關係、兩岸關係正快速的進入一個新階段。 美中長期略對抗已經確定,但能否視為「新冷戰」?從國際社會交流頻繁、國際組織互有交合,以及錯綜複雜的經貿關係來看,現在已經與冷戰時局的美、蘇集團化對抗結構截然不同。美國和中國大陸的現況只能算是「準冷戰」。   針對裴洛西訪台,中國大陸對台、對美祭出反制動作。(路透)  避免軍事衝突 美中無意冷戰   首先,美中領導人都反對冷戰對抗。今年三月的拜習會,美國總統拜登重申「四不一無意」,即美國不尋求與中國大陸打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大陸體制、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大陸、不支持台獨、無意與中國大陸發生衝突。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六月在金磚五國峰會上也強調「要摒棄冷戰思維和集團對抗」。 其次,美、陸的武力對峙還未完全形成。裴洛西訪台繞道而行,大陸於裴洛西離台後才在台海附近軍演,美國航母及時走避等,都反映出雙方避免直接的軍事衝突;至於北京對美提出的八項反制措施,也並沒有完全封閉彼此溝通管道。 第三,美中雙方還未形成完全壁壘分明陣營。美、中仍共同參與各項國際,且有諸多交合之處;例如,中、印雖有邊界爭端,但兩國皆與俄羅斯友好;拜登七月訪問中東,習近平馬上也要安排中東之行。 第四,國際產業鏈不可能一刀切。美國打科技戰加強圍中,但國際經濟活動與產業鏈錯綜複雜,和美國有軍事同盟關係的日本、韓國,中韓、中日經貿產業關係仍然非常緊密,加上東北亞的地緣政治因素,美國想要產業鏈脫鉤,不可能完全一刀切。   中共當局試圖將台海內海化,但美國強調台海自由航行權。圖為美國海軍勃克級飛彈驅逐艦「班福特號」於七月十九日航行台海。(取自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網站)  台海內海化 大陸溫水煮青蛙   中國大陸戰略東擴,一直是個進行式。從一九九九年七月九日,前總統李登輝發表「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後,解放軍軍機就逼近海峽中線;二0一七年底以來,北京為應對蔡政府積極開展台美關係,解放軍機艦就開展頻繁的「繞島巡航」。 此次,北京為報復裴洛西訪台,解放軍正式啟動新一輪環台實彈射擊演訓。兩岸心理上的海峽中線不復存在,大陸逼近二十四海里鄰接區逐漸會形成常態,試探十二海里領海、領空也將亦趨頻繁,飛機船艦繞行東部海域也會形成常態。 每當台美關係有重大進程,正是解放軍借勢擴張軍事戰略縱深的關鍵契機。未來,只要台灣尋求突破外交空間、大陸認為違反「一個中國」原則時,都會逼近以上四點,逐步拉伸戰略東擴範圍,切香腸式的突破第一島鏈,溫水煮青蛙式的將台海內海化、內水化,而且還在添加柴薪增溫中。 至於大陸對台圍島軍演,是不是「拒止」勝於「攻台」?毛澤東十大軍事原則最有名的是「圍點打援」,此次軍演第一天飛彈精準打擊,第二天掌控制海制空權,第三天福建演練登陸,接著是延長軍演時間。窺探此次圍台軍演,「圍點打援」重點就在「打援」阻絕外援,「圍點」則是其次。    兩岸談判空間 已遭逐步壓縮   大陸國台辦十日發表《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指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仍是大陸解決台灣問題基本方針,但強調「堅持做好以『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應對外部勢力干涉和『台獨』重大事變的充份準備」。 白皮書反映北京最新對台政策,「促統」已優先於「反獨」,而且,促統的力度在加強,時間急促性也在加速,談判空間則被逐步壓縮,並框限在「一個中國原則」下的九二共識、一國兩制。進一步分析如下: 其一,表達更堅定的「促統」立場。相較於一九九三與二000年的白皮書,這次白皮書共提及一百二十一次「統一」,強化「堅定反獨」、「堅定防止外力介入」與「堅定快速推進統一時程。」這表明了習近平在新時代、新里程碑所提出對台基本的戰略部署及總體方略。 其二,「促統」出現時間壓力。首先美國海軍艦隊大換裝,快則五年、慢則六、七年,解放軍視為促統的機會之窗;再者,二0二七年是解放軍建軍百年,習近平七月二十七日表明「要奮力實現建軍百年奮鬥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戰略支撐。」    兩岸兵凶戰危 不能毫不溝通   此外,白皮書強調,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是影響兩岸關係行穩致遠的根本原因,「總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至於現年六十九歲的習近平,若順利續任第三任期五年,至二0二七年是七十四歲,欲成就歷史使命的習近平,還要等第四任期嗎? 其三,台灣防衛處於明顯劣勢。兩岸年度軍事預算開銷,今年的相差已近十七倍,往後的差距只會愈拉愈大;台灣軍購已難與對岸抗衡;況且,任何一黨執政,誰又敢提出不分性別全民皆兵、延長役期?多數民意會接受嗎? 當下,民進黨「抗中保台」政策不會改變。但「抗中」實則不能保台,否則,美國也不會火速通過晶片法案、推Chip4半導體聯盟來稀釋台灣高科技產能占比。儘管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雖預言在美提高晶片產量是「浪費、昂貴又徒勞。」但美、日有更高的戰略思考,「一旦台灣被大陸拿下如何維持晶片穩定生產?」才是重點。 在野的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刻正率團訪問大陸,本來是正確的事,時間也沒問題,畢竟,兩岸兵凶戰危,不能完全不溝通。其實,「友中保台」並非毫無空間,國民黨理應正大光明出訪,行前先對黨內、朝野政黨與民眾做好說明,最好能還能在訪問過程中定期定點開誠布公。開拓「友中」、「和中」空間,但看藍營要如何操作了。 (大學退休教師、兩岸關係研究學者馮國豪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夏立言訪陸 黃珊珊:支持溝通但此時不宜

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針對夏立言訪陸一事表示,她支持兩岸關係以溝通取代對抗,但現階段訪問的時機點不對。(黃珊珊辦公室提供)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在兩岸關係緊張、中共仍在對台進行環台軍事演習的情況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卻於日前訪中國大陸,引發外界議論;不止是民進黨大肆批評,就連國民黨黨內有很多人士都提出質疑,認為此時出訪的時機不對。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十四日受訪時也直白的說,她自己是支持兩岸關係以溝通取代對抗,但現階段訪中的時機點不對,「如果現在,就叫做『投降』」。 黃珊珊十四日下午出席自己在萬華區舉辦的新書《黃珊珊:33個人生故事》簽書會,她在會後接受媒體訪問時被問到夏立言出訪中國大陸一事表示,「我們只講自己的立場吧!」若只以自己的立場來說的話,她支持兩岸關係以溝通取代對抗,但現階段不是個合宜的時機點訪問中國大陸,「現在去就叫『投降』。」溝通取代對抗,但也要選正確的時機。 至於現場有許多國民黨及民進黨籍的里長現身支持,昨天上午參與士林市場活動時,自治會長也說力挺,外界解讀為拔樁成功一事,黃珊珊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主性,「他們是人,不是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