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是否異動 當事人未鬆口

蘇揆稱總統交代堅守崗位 王國材:府院決定 陳吉仲認去留不重要 薛瑞元:不避責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傳出內閣可能年後進行部分改組,請辭獲總統蔡英文慰留的行政院長蘇貞昌二十八日並未正面回應;僅表示,他第一時間請辭後,蔡英文提醒,面對國內外瞬息萬變的嚴峻形勢,要緊盯而且隨時應變,應該堅守崗位,一點都不能放鬆。 而被點名可能職務異動的交通部長王國材說,完成每天該做的事,是否有變動由府院決定;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則說,他的去留不重要,只要在位一天就爭取農民福利。在選前拋出「疫苗掮客說」的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如果認為他要負某種政治責任,也不迴避。 蘇貞昌說,面對選舉結果,應該嚴肅面對、深刻檢討,回應人民想法,他身為執政團隊一員,第一時間他向總統請辭,但總統特別提醒,面對國內外瞬息萬變的嚴峻形勢,要緊盯而且隨時應變,應該堅守崗位,還有許多在進行的工作,一點都不能放鬆,才能回應、同時要做出更好的成績。 民進黨在台北市長選戰失利,長薛瑞元在選前拋出的「疫苗掮客說」,遭指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被點名是敗選戰犯,也遭質疑在選舉期間行政不中立。薛瑞元表示,政務官為政策辯護、支持黨籍候選人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若要他負政治責任,不會迴避。 此外,外界認為內閣將改組,即將卸任的基隆市長林右昌及屏東縣長潘孟安可望掌交通部及農委會。王國材說,林右昌在基隆表現很優秀,擔任任何角色都很適任;而他就是完成每天該做的事,會不會有變動由總統府、行政院決定。 至於是否可能異動?陳吉仲說,如果還有執行沒到位部分都會檢討;他的去留不重要,只要在位一天,一定竭盡全力為農民爭取福利,解決所有農業問題。而是否回校任教?陳吉仲表示,學校借調有一定時間,依規定辦理。

Read More

〈社論〉選舉激情後,別忘了經濟寒流會更冷!

廠商預期11月外銷訂單金額還會低於10月,今年全年也已面臨能否正成長的保衛戰。(中央社,資料照) 選戰激情過後,國發會昨天公布十月份景氣概況,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雖較九月份增加一分,但燈號連續第二個月落在介於「穩定」與「低迷」之間的黃藍燈;而且再觀察其他經濟指標,這波經濟寒流恐怕還會更冷。值此之際,除了產業界應靈活調整經營對策之外,政府更應盤點各項政策工具,擬妥對症下藥的處方。 台灣景氣對策信號曾於去年五月衝到四十一分,爆出代表熱絡的紅燈,但隨著外部、內部環境的變動,自此之後就急轉直下,到今年三月降到代表穩定的綠燈上限三十一分。九月份是一個大轉折,分數驟減六分成為十七分,險些直接從綠燈跳到代表低迷的藍燈。十月份雖然回升一分,但不能排除未來幾個月內繼續下探亮出藍燈。 景氣陷入低迷的推測並非危言聳聽,因為在選戰新聞的淹沒之下,若干政府部門公布的數據已露出徵兆。即以十月外銷訂單統計而言,金額降到五百五十四億美元,年減百分之六點三,不但連兩個月年增率為負,而且更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九月,包括資訊通信、電子產品在內的七大類主要接單貨品全面呈現衰退。再根據廠商預期,十一月外銷訂單金額還會低於十月,就今年全年而言,也已面臨能否正成長的保衛戰。 再就十月工業生產指數觀察,年增率雖然回升,但仍為負百分之三點五六,亦為連續第二個月呈現年減。而且與外銷訂單金額類似的是,金屬機電、資訊電子、化學、民生四大工業類別的月增率統統為負,年增率僅有資訊電子為百分之三點二七,其他三大業別均為負百分之十上下的窘境。同樣的,根據經濟部針對廠商的調查,也預期十一月的工業生產指數還會比十月低。簡言之,台灣的工業生產、外銷訂單都仍將持續受到外部環境衝擊,「度小月」不但已是現在進行式,而且還將是未來進行式。 從就業情況來看,十月就業人數較九月增加一點三萬人,失業人數減兩千人,失業率已從八月的百分之三點七九降到三點六四;但是,十月失業率是近半年新低的「亮麗」表現卻顯得底氣不足,因為二十四日公布的「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人數達一點七六萬人,較上期增加近八百人;同時,昨天公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其中的「未來半年國內就業機會」指標不但較十月下降,甚至創下十二年十個月以來的新低紀錄。簡言之,民眾面臨的就業形勢更趨嚴峻。 蔡政府也應注意的是,一旦占台灣整體經濟約七成的出口持續陷入低潮,衝擊恐將傳導到製造業、尤其是以外銷為主的製造業廠商就業機會,而且恐怕再將傳導到內需消費市場;倘若這個連環扣不幸真的環環扣上,則台灣整體經濟成長恐將全面受害,此亦為蔡政府應嚴防之處。 再者,根據人力銀行調查,十月份住宿、餐飲和批發零售等四大民生服務業職缺數月增百分之五點八,達四十三點四萬個職缺,相對的則是無薪假人數增加、就業機會前景看淡。政府部門也應探討就業市場是否出現結構性失衡的問題。 民進黨在此次地方選舉大敗,難免連帶重創蔡政府士氣,甚至內閣也面臨改組;但蔡政府仍應以民為本,務實面對經濟趨向低迷的現實。下年度包括中央、地方總預算中的經建經費,亦應具體落實,但應避免即興式的大撒幣,讓台灣民眾得以有驚無險地度過難關。

Read More

九合一勝選 國民黨今起全台感恩茶會

首波將自艱困選區南市/嘉縣開始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九合一勝選,國民黨二十九日起陸續在全台各縣市舉行感恩茶會,首波將自台南市、嘉義縣等艱困選區開始,答謝各縣市黨員幹部和黨務人員,透過實際行動感謝全台選民對國民黨的支持與信任。 國民黨文傳會指出,九合一選舉落幕,本次南部艱困選區更是在逆境中打出漂亮一仗,國民黨即日起於全台各縣市陸續舉行感恩茶會。 國民黨表示,感恩茶會不僅將答謝各縣市黨員幹部和黨務人員,更透過實際行動感謝全台選民對國民黨的支持與信任。首波將自艱困選區開始,預計二十九日於台南市、嘉義縣、十二月一日於高雄市及屏東縣、十二月三日於桃園市及台北市舉行。 國民黨指出,黨主席朱立倫十二月一日將與國民黨屏東縣長候選人蘇清泉碰面,給予最大的肯定及支持,展現全黨力挺蘇清泉採取法律行動爭取真相,為屏東縣民的權益討一個公道。

Read More

張善政研究爭議 陳吉仲:程序會走完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桃園市長當選人張善政在選舉期間,遭指主持農委會研究計畫涉嫌抄襲。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二十八日表示,此案仍在專家小組審議階段中,還是會將程序走完整,目前沒有時間表。 張善政任職宏碁期間主持農委會研究計畫遭指涉嫌抄襲事件,農委會原本希望宏碁公司及張善政九月底提出書面說明,後來宏碁公司已行文表示希望延期,期限是十月二十日。 宏碁在期限到期當天已正式將回覆意見交給農委會。張善政說,宏碁針對農委會研究案爭議的說明,是他完全支持、同意的內容。 陳吉仲表示,此案現在正在專家小組審議。他並強調,這個流程是很公正、客觀中立的,還是會將程序走完整,所以沒有一個時間表。

Read More

聲請保全證據驗票 蘇清泉遞狀

國民黨屏東縣長候選人蘇清泉(中)前往屏東地院遞狀聲請證據保全與重新驗票。 (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黃必成、陳建興∕綜合報導 國民黨屏東縣長候選人蘇清泉質疑計票有誤及過程瑕疵,二十八日前往屏東地院遞狀聲請證據保全與重新驗票;蘇清泉提出五大質疑並強調「沒有真相就沒有屏東縣長」。 蘇清泉僅落後民進黨對手周春米一萬一千餘票,他認為開票有延遲、誤植,到屏東地院要求驗票。中選會澄清,沒有誤植情況。不過,國民黨強調,屏東縣長開票爭議多,選務瑕疵是事實,要求中選會保全證據、即刻驗票。 蘇清泉提出五點質疑指出,電視媒體在開票過程中,報導票數有誤植狀況,究竟誤植多少票;部分投開票所開票瑕疵,並沒有將選票呈現給鄉親看;中選會公告的選舉人數竟然每小時就更動;投開票所開票速度太慢,才四十多萬張選票,五個小時竟然都開不完;選舉有效票一直變動。 國民黨團要求中選會和屏東縣選委會,必須對於爭議性的計票過程和選票數字兜不攏的狀況向國人說清楚,否則沒有真相,就沒有屏東縣長。中選會一度公布有效票將近三十八萬票,但當時三位屏東縣長候選人得票數相加已超過四十三萬張,等於是有效票跟總票數兜不攏,兩者相差五萬票,候選人當然可提出合理的質疑。 對此,周春米回應,勿踐踏選務人員的公正與中立;民進黨屏東縣黨部也發出聲明,希望不要刻意製造對立。

Read More

加發布印太戰略 陸破壞性日增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加拿大政府發布「印太戰略」,內容提到將積極投入資源,深化與台灣等自由民主夥伴的合作,並反對任何威脅台海現狀的單方面行徑。對此,外交部表達肯定與誠摯歡迎。 加拿大政府二十七日發布「印太戰略」,強調印太地區的未來,無論是安全、經貿、尊重國際法及人權、民主價值、公共衛生及環境保護等議題,均對加拿大至關重要。加拿大也將積極投入資源,致力深化與台灣等印太地區自由民主夥伴的合作,並反對任何威脅台海現狀的單方面行徑等。 加拿大明確指出「中國是個日益具破壞性的全球強權」,並強調加拿大將平衡應處對大陸關係及深化印太地區多元關係,包括將與印太夥伴合作,反對任何威脅台海、東海及南海現狀的片面行徑。 外交部表示,戰略報告多處提及台灣,指出加拿大將持續深化台加關係的多面向交往與深化合作,並在支持台灣韌性的同時,提升台加經貿以及人民對人民的連結。 外交部表示,台灣與加拿大是理念相近夥伴,雙方共享自由民主的價值,共同捍衛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台灣將持續與加拿大等理念相近國家深化全球夥伴關係。

Read More

外資落跑 台股跌221點 台幣大貶1.07角

台股二十八日早盤一度大跌逾兩百點,跌破一萬四千六百點整數關卡。(中央社)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大陸局勢動盪,外資將資金抽離亞洲市場,導致台灣股匯市受到拖累雙雙走弱,台股二十八日大跌二百二十一點六四點;新台幣則大貶一點零七角。 受美科技股漲多拉回影響,台積電收在最低價四百八十點五元,台股因此開低收低,重挫逾二百點,跌破一萬四千六百點整數關卡,終場加權指數大跌二百二十一點六四點、跌幅百分之一點五,收在一萬四千五百五十六點八七點,成交值一千九百八十四點四四億元。 自營商賣超四十四點六三億元,投信賣超六點二三億元,外資及陸資賣超一百零七點七二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一百五十八點五八億元。 除了台積電重挫百分之三點五;大立光早盤下殺後,盤中翻紅最高到二千二百八十五元,收在二千二百七十五元,上漲百分之零點六六;鴻海收在一百元,小跌零點五元。 無人機概念股雷虎開低震盪走高,盤中攻上漲停四十二點三五元,並鎖住漲停至收盤。 至於匯市方面,由於外資大筆匯出,導致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大貶一點零七角,收盤收在三十一點零一二元,台北及元太外匯市場總成交金額十五點六億美元。 匯銀人士指出,大陸反封控抗議活動升溫,引發市場擔憂,外資將資金抽離亞洲市場,亞股全面走低,台灣也上演股匯雙跌;後市人民幣偏貶,可能讓新台幣匯率走勢受抑。

Read More

工商團體訪陸 春節後有機會

工總預期明年3月兩會之後 商總:內閣改組完成再出訪 劉兆玄率團參加12/20廈門企業家峰會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中共二十大結束,工商團體力促恢復兩岸交流並擬安排出訪。工總二十八日表示,將待大陸封控放寬、二十大後相關人事底定再規劃出訪;商總指出,台灣明年初可能面臨內閣改組,過完農曆年出訪較為實際。 工總秘書長陳益民指出,照慣例理事長上任都會安排率團赴大陸,但目前還在評估何時前往。原因包括大陸封控尚未解除,前往大陸尚需隔離期,且不同省有不同封控作法,技術上不可行;且中共二十大後行政部門人事尚未底定,預期要等到明年三月中下旬兩會之後,才會確定包含國台辦主任在內等人事布局。 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說,待二十大結束、人事變革完成再出訪較有實質意義。台灣大選剛結束,內閣面臨改組;等改組完成,工商界會先與政府相關部門取得一定共識後,再到對岸坐下來談,溝通緩和兩岸關係方法,「過完年出訪會較為實際一點」。 許舒博表示,工商團體出訪無法代表兩岸簽訂任何協議,但可傳達兩岸渴望和平穩定的共同心聲,尤其商總最重視的是食品、觀光、文化、教育產業經貿交流。 三三會則規劃與工商協進會共同組團訪問大陸,理事長林伯豐透露,訪問地點初步規畫以上海市,江蘇省的南京、鹽城、泰安、徐州、淮安等台商聚集的重點城市為主。 另外,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十二月二十日在廈門開幕,台灣方面將由前行政院長劉兆玄率團參加。許舒博表示,峰會能接觸的成員多為卸任官員,但雙方洽談仍有助於傳遞內部訊息,透過洽談了解各自重視事項,有助於後續工商團體實際參訪。 工商協進會則表示,作為兩岸企業家峰會會員,基於隔離考量,這次將以視訊參與峰會;至於與三三會組團出訪一事,工商協進會全力配合辦理。

Read More

台北南投立委補選 藍擬徵召

針對可能人選電話民調 明中常會盼確定辦法 南投縣長選舉,由國民黨候選人許淑華(右)勝出,她二十八日與集集鎮長當選人吳大村(左)從集集展開車隊謝票行程。(中央社)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洪孟楷二十八日表示,因台北市、南投縣立委補選時程急迫,無法辦理初選,目前已針對可能人選啟動電話民調,作為內部參考,盼三十日中常會能順利通過徵召辦法,以最快速度推出候選人,全力爭取勝選。 台北市長當選人蔣萬安在選舉投票日前請辭立委,缺額補選明年一月八日投票;立委許淑華當選南投縣長,立委席次也將補選。 洪孟楷表示,由於立委缺額補選在即,時間緊迫,現實考量下無法辦理初選。黨內目前已針對可能人選啟動電話民調作為內部參考。未來將基於民調結果並與地方黨部充分溝通,同時高度尊重蔣萬安、許淑華的意見,確定後就透過徵召進行提名。 洪孟楷指出,這次需補選的兩席立委都是原本國民黨籍,蔣萬安、許淑華過去在立院的表現非常好,國民黨一定會全力守住這兩席立委,延續在野監督力量。 許淑華則表示,補選期程短,尤其民進黨大敗後,一定用盡資源取得這席,建議黨中央透過徵召推出最適合、能勝選者。

Read More

陸白紙運動延燒 50大學響應

經過連續兩天群聚活動後,上海市烏魯木齊中路兩側沿途可見已經架設藍色路障,長約六百公尺,現場見警率也大增,公安車輛穿梭街區。 (中央社)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大陸民間反封控抗爭持續擴大,逾五十校學生響應;網路也有各種消息,例如傳出有廠商將停售A4紙以抵制抗議者的「白紙運動」,更有人傳要「占領上海市政府,宣布加入中華民國」。 新疆烏魯木齊二十四日晚間發生大火,消防單位趕往現場,消防車卻被小區封控鐵皮阻擋,加上巷道停放許多被封控居民的車輛,無法駛離,導致救援受阻,導致十死九傷,引發社會公憤。 包括北京、上海等各城市居民上街發起悼念外,更抗議當局嚴格封控措施,高喊「不要核酸、要自由」、「不自由、毋寧死」等口號。網路統計,響應這項活動大學已超過五十所。 二十七日中午,北京清華大學一名女學生在學生食堂前舉起白紙示威,隨後有數百名同學加入聚集,「白紙運動」成為抗爭標誌。 這場被稱為六四天安門後中國遇到的最大抗議行動,不但引發國際關注,也觸動中共高層敏感神經。特別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剛進入第三任期,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成各方焦點。 大陸官媒新華社二十八日凌晨連發三篇時評,但沒針對性提到社會抗議,重申要「動態清零」,並指形勢越嚴峻,越要保持戰略定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