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國旅夯航港局配合富岡漁港改善工程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疫後國旅夯,春節過後又將是二二八連續假期,交通部航港局配合富岡漁港改善工程搶先完工。(附圖由航港局提供) 航港局表示,富岡漁港是台東往返蘭嶼及綠島的交通門戶,不論漁、商、貨及旅客都在此聚集,為妥善安排不同需求的動線,該局與臺東縣政府於去(111)年邀集專家學者共同會勘,解決過往行人需要在車流中穿梭的問題,特別設置動線區隔設施,重新劃設人、車道路及漁民卸貨區,遊客不必與客車及漁民爭道,漁民也有自己的卸貨空間。 富岡漁港登船碼頭改善工程,斥資1200萬元,重新規劃人車及漁民卸貨動線、整修候船室、行人標線繪製、登船碼頭人車分道整建、指標牌及標線、遮陽網重新上漆,完善無障礙友善空間,將登船碼頭由階梯式登船動線改為緩坡。 航港局指出,全新的富岡漁港開放使用可滿足一天五至六千名旅客,往返綠島、蘭嶼之候船環境需求,更增進旅客安全。

Read More

AWS發表2023預測及未來六大安全趨勢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亞馬遜AWS(Amazon Web Services)發表2023預測及未來六大安全趨勢指出,安全將成為企業工作的核心,驅使每個員工都為安全負責,並成為業務和創新的驅動力。 AWS資安長CJ Moses(見圖,AWS提供) 分享2023年及未來六大安全趨勢稱,雲端技術被廣泛使用於全球各地乃至於太空宇宙,大量資料正以指數級速度被儲存於雲端中,而企業對雲端運算和資料的依賴也越趨成長,因此資料安全對於業務的穩定成長和雲端運算的發展至關重要。 AWS透過「自動化」協助企業優化繁重的工作、聚焦在雲端安全的規劃,並快速應對潛在安全事件,開創完善的雲端安全環境。前述預測六大安全因素如下: 預測一:安全將成為企業每項工作中一環-資安攻擊層出不窮,促使部分用戶遷移至以安全作為核心的雲端應用。同時,自動化需求攀升也將使企業更加關注安全性與合規性。 預測二:多元化將有助於解決安全人才缺口-隨著雲端服務規模擴大,企業對於安全專業人員的需求也隨之成長,目前全球仍存在272萬的資安人才缺口。 預測三: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支援的自動化帶來更強的安全性-在雲端安全下一階段的演變中,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應用於威脅檢測和修復將更加普遍,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ML)也將幫助安全工程師在雲端中建立更安全的架構和應用,而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的預測能力則能夠協助客戶在面對不斷變化的威脅環境時建立更主動的安全情勢。 預測四:加大對資料保護的投入-根據Gartner的預測,到2024年底全球75%的個人資料將受到法規保護,大型企業的平均年度隱私預算將超過250萬美元。 預測五:更先進的多重要素驗證將更加普遍-未來採用生物識別和多模式身份驗證的形式將更加普遍,例如多重要素驗證(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MFA)結合安全性與可用性,確保用戶在改善安全狀況的同時獲得順暢體驗。 預測六:量子運算將有利於提高安全性-目前量子運算尚未成為大眾的關注焦點,但隨著量子運算的逐步演進,量子安全正在以加密技術的形式推進。 AWS相信安全將成為企業工作的核心,驅使每個員工都為安全負責,並成為業務和創新的驅動力。AWS將持續創新並提供最佳實踐,以推動雲端安全領域的發展,讓安全成為客戶未來業務和技術創新的核心力量。

Read More

卡爾瑪與德國領先租賃設備供應商Hanselmann GmbH公司簽訂叉車大訂單

(卡爾瑪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卡爾瑪與德國領先租賃設備供應商Hanselmann GmbH公司簽署合同,為其提供共計64台中型及重型卡爾瑪叉車,此項訂單,計劃於2023年分三批完成交付。 Hanselmann公司在其所在領域占據市場領先地位,擁有業內最大的租賃設備車隊之一,涵蓋叉車、抓鬥起重機、高空作業平台及重型工具等設備,應用於世界各地的各類小型和大型工業作業。 卡爾瑪德國銷售經理Manfred Killermann表示:“我們非常高興與Hanselmann公司簽下這項重要訂單。卡爾瑪叉車因其卓越的燃油效率、穩定的可靠性和出色的駕駛舒適度贏得了各行業客戶的信賴。作為卡爾瑪的長期合作夥伴,Hanselmann公司旗下車隊已擁有卡爾瑪多種型號的叉車。如此大批量的設備訂單再一次證明了市場對卡爾瑪叉車產品的信心。”

Read More

國防外交兩岸3長留任

梁文傑敗選入閣任陸委會副主委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準閣揆陳建仁二十九日公布第三波內閣名單,屬於總統職權的國防、外交及兩岸,包括國防部長邱國正、外交部長吳釗燮、陸委會主委邱太三及駐美代表蕭美琴全都留任;連任台北市議員失利的梁文傑出任陸委會副主委。 第三波內閣首長名單二十九日公布,預定接任行政院發言人陳宗彥表示,這次國防、外交與兩岸事務機關首長名單是總統蔡英文與陳建仁進行充分討論,以持續落實加強全民國防、國安外交工作零距離、穩健兩岸政策為原則,讓國防、外交與兩岸事務等工作,能夠穩健銜接並迅速就定位,包括外交部長吳釗燮、國防部長邱國正、陸委會主委邱太三全部留任。 另外,原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詹志宏將轉任陸委會副主委、原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將轉任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原先另一位陸委會副主委吳美紅,因具文官資格,將轉任海委會常務副主委,遺缺將由前台北市議員梁文傑接任,海委會另一位副主委周美伍兼海巡署長留任。 另傳出勞動部次長將由前總統府副秘書長李俊俋接任。內定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表示,三十日完成所有閣員名單確認,次長級人選也會在三十日下午公布。

Read More

初九拜天公

台南市台灣首廟天壇(天公廟)二十九日深夜(農曆正月初九子時)慶祝「天公生」,香客信眾絡繹不絕,廟內三川殿、廟埕湧現人潮,香煙裊裊。                         (圖文∕記者陳治交)

Read More

〈社論〉陳建仁內閣最大任務:幫蔡英文擋子彈

陳建仁出任閣揆內閣改組,焦頭爛額的蔡英文固然暫時鬆了一口氣,民進黨卻未必能解除危機。(取自總統府網站) 蔡總統日前宣布,由前副總統陳建仁組成新內閣,她除了期許新內閣是「溫暖、堅韌」的團隊,還交付四大任務,可見對陳建仁寄望之高。然而,外界對於新內閣卻普遍缺乏信心,甚至有人預言陳建仁恐怕撐不過兩、三個月。未來陳建仁內閣勢必充滿來自於民進黨內外的挑戰,能否加速改革積弊,穩定政局,甚至重建民眾對民進黨政府的信心,將是他政治生涯的最大挑戰。 一波三折的內閣改組終於塵埃落定,焦頭爛額的蔡英文固然暫時鬆了一口氣,民進黨卻未必能解除危機。民進黨立委認為陳建仁具有三大優勢:一、學者出身,社會形象佳;二、過去擔任許多改革召集人,溝通能力強;三、外交與宗教界人脈廣,具宗教家照顧弱勢情懷。乍聽之下,好像頗有道理,但仔細推敲,完全禁不起檢驗。 首先,陳建仁固然是學者出身,也一再說學術是他的最愛,但只要有官可當,他就立刻放棄最愛,這一點醫界早有批評;其次,陳建仁在副總統任內,對蔡英文交付的年金改革、司法改革、同婚等重大任務,固然都勉力達成,但成績卻零零落落。司法改革失敗被認為是九合一民進黨敗選的主要原因之一;他當年倡言要建立「世世代代領得到、長長久久領到老」的新年金制度,如今勞保、公教退撫基金瀕臨破產的警報仍未解除;反同婚「愛家公投」也以過半票數通過。這些雖不能完全歸咎於陳建仁個人,但將其視為陳建仁的優勢,顯然也說不過去。 此外,疫情爆發期間,陳建仁為高端護航最力,較陳時中猶有過之;如今,高端疫苗始終未獲WHO通過緊急授權使用,國際間也普遍並不接受。這種違反醫學常識和倫理的做法,陳時中固然責無旁貸,陳建仁也是難辭其咎;而把民眾當成白老鼠,難道就是宗教家照顧弱勢的情懷? 撇開這些不談,蔡英文交代陳建仁的「階段性盤整各項防疫措施」、「社會照顧體系總檢討」、「持續提升國家基礎建設」以及「持續推進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四大任務,都是可大可小、十分籠統的說法,階段性成果固然隨時都可以提出,但想看到顯著績效,半年內、甚至一年內卻很難達成。這也就表示,陳建仁內閣只是過渡內閣,目的在於「不求有功,只求無過」。 更重要的是,當前台灣面臨城鄉差距擴大、貧富差距擴大、產業發展差距擴大等問題,都是蔡政府錯誤的經濟與社會政策所導致;而兩岸關係日益緊張,產業鏈試圖與中國大陸脫鉤,更是民進黨「倚美抗中」的路線造成。在有限的時間裡,陳建仁要想改變這些狀況,自然絕無可能。 顯而易見,陳建仁的真正任務是,在蔡英文僅剩的任期內穩定政局,不要讓她提前跛腳。但就陳建仁從政以來的經歷觀察,他既無霸氣又乏魄力,欠缺謀略又沒手腕,這就注定他很難肆應變局危機,也無法領導驕兵悍將,只能做個唯命是從的乖乖牌,但閣揆是全國最高行政首長,陳建仁要做好工作,顯然是難上加難。 再加上他對政治不熟、與媒體不熟、跟民進黨派系也不熟,民進黨裡面不只有不少人想要指揮他,賴清德與他之間又有潛在的競爭關係。可以想見,陳建仁上任後,非但在野黨會強烈質疑他在高端疫苗中扮演的角色,就是民進黨立委對他也未必會全力支持。在腹背受敵的狀況下,陳建仁只能充當傀儡,幫蔡英文擋擋子彈罷了!

Read More

解禁了! 金酒可進大陸

金門縣長陳福海(前右三)與國民黨立委陳玉珍(前右)29日結束24小時廈門訪問行程,中國國台辦主任宋濤(前右2)等人赴五通碼頭送行。(金門縣政府提供)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新黨主席吳成典、金門縣長陳福海、立委陳玉珍等人廿九日與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宋濤見面後,中國大陸海關總署正式核准金門酒廠在內的六十三家台灣食品企業產品解禁,可以銷往大陸。 洪秀柱、陳福海等一行人組團到廈門,昨日上午與才履新的宋濤見面,金門縣政府發布新聞稿表示,金酒公司製造的高粱酒在中國大陸的營銷不僅是縣長陳福海與縣府團隊施政推動的重點,也是許多金門民眾關心的議題,金酒「在華註冊」卡關的問題昨終於獲得重大突破,從二十八日起金門高粱酒即可繼續輸往大陸地區。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也透過新聞稿表示,去年以來部分台灣食品企業未能按相關規定完善註冊信息,影響了產品對大陸出口。近期包括金門酒廠在內的一些企業向大陸主管部門提交及補充完善了相關註冊資料,希望盡快獲得註冊,早日恢復對大陸的出口。 金門縣長陳福海(左)29日在廈門與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宋濤(右)見面後,宣布中國大陸海關總署正式核准金酒公司在華註冊編碼。(金門縣政府提供) 馬曉光強調,陸方對此高度重視、積極處理。經有關主管部門審核,對金門酒廠等符合要求的六十三家企業予以註冊或更新註冊信息;而對於不符合要求、暫時無法註冊的,也逐一說明具體原因。 馬曉光表示,陸方將繼續致力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對於部分台灣食品企業註冊信息不完整、不規範的問題,願意繼續予以協助解決,為台灣食品輸入大陸提供便利。 大陸從去年六月開始陸續禁止台灣石斑、白帶魚、竹筴魚輸入,之後又質疑多家台灣食品廠、水產品加工廠等未完成更新註冊,暫停輸入相關產品。此外,中國海關總署去年底並以註冊訊息不完整為由,暫停台灣水產品及加工食品進口。

Read More

朱評新內閣 過渡平庸沒亮點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中,灰西裝外套)29日到台中參加「鴻兔迎春 幸福溫馨,新住民家庭回娘家團拜」活動,拱手向現場民眾拜年。(中央社) 是否親自上陣2024大選?眼下先拚南投立委補選 全黨放下自我 以大局為重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廿九日針對新內閣人事表示,這個內閣很像是一個過渡性、看守性的內閣,希望新內閣努力加油。 總統蔡英文二十七日宣布由前副總統陳建仁將接任行政院長。朱立倫昨赴台中市參加「鴻兔迎春、幸福溫馨,新住民家庭回娘家團拜」活動,會前接受媒體聯訪,對於陳建仁新內閣的看法。 朱立倫表示,這個內閣很平庸,沒有特色、亮點,很像是一個過渡性、看守性的內閣,希望新內閣努力加油。 媒體問到,國民黨二0二四總統大選布局,朱立倫是否會親自上陣以及黨內立委初選是否採取全民調。朱立倫指出,現在還在過農曆新年,明天會有團拜,全面努力三月四日南投立委補選。國民黨會一步一腳印,全黨團結努力,團結一致,無私無我,放下自我,以大局為重。 朱立倫說,二0二四的立委、總統參選人提名作業,在南投立委補選後才會討論,朱立倫強調,國民黨堅定立場,會走對的路、提名對的人,共同追求勝選。 媒體又問,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日前與國台辦會面提到「兩岸和平統一」,是否會影響國民黨兩岸的布局。朱立倫則說,尊重每一位前主席、前輩,國民黨的立場就是捍衛中華民國、維護民主自由,希望兩岸和平,會繼續努力加油,為人民拚好日子就是國民黨最大的目標。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2大潛在引爆點 恐肇台海衝突

美國眾院議長麥卡錫親自率團訪台確實有可能成真。(路透,資料照) 丁仁方 兔年開春,前瞻兩岸局勢,有兩個引爆點可能導致台海衝突,一個是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可能在四月訪台,另一個則是蔡英文總統可能在卸任前訪美。這兩項訪問行程都有可能成真,屆時將帶給兩岸關係難以預料的新變數。 美國聯邦眾院議長,是僅次於總統、副總統之後的第三號人物。前任議長裴洛西去年八月訪台時,引起中國大陸強烈不滿,在裴洛西離台後,立刻進行大規模圍台軍演,後續還取消或暫停中(中國大陸)美八項有關軍事、氣候等領域的合作及會議。  麥卡錫一旦訪台 陸反應激烈 去年十月,中共召開二十大會議,會前力求內外維穩,但針對裴洛西訪台一事,尚且要大動作實施圍台實彈軍演;今年,如果麥卡錫訪台成真,中國大陸的反應,絕對不下於對應裴洛西的反制力道。 危機顯而易見,但麥卡錫訪台確實可能成行。其一,美國新國會一月三日正式開議,共和黨睽違四年重掌眾議院,在歷經四天十五輪的投票後,由共和黨領袖麥卡錫以二一六票拿下議長寶座,保守派取得更大影響力。 其二,美國共和黨與民主黨的極化政治,隨著大選腳步接近,內鬥愈演愈烈,但對「反中」議題則具有高度共識。在國會與白宮競飆「反中」的過程中,麥卡錫親自率團訪台,確實有可能成真。 第三,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美國總統拜登去年十一月在G二十峰會實現「拜習會」。雙方雖然都不想衝突升高,希望進行風險控管,但是,民主黨的拜登尚且阻止不了同黨的裴洛西訪台,又如何能約束國會、阻止共和黨的麥卡錫訪台? 預料,麥卡錫訪台時程最快可能落在今年四月九日復活節前後的假期空檔,距今也只剩下兩個多月而已。一旦麥克錫訪台確定成行,中國大陸不可能視而不見,反應的強度,甚或有可能再度實施圍島軍演。 據了解,針對蔡英文在卸任前訪美,民進黨政府已在積極遊說運作。圖為蔡總統接見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孫曉雅。(取自總統府網站,資料照)  拚歷史定位 蔡英文將訪美? 台海局勢另一個潛在衝突引爆點,是蔡英文總統訪美行程。據了解,民進黨政府已在積極遊說運作。在新內閣中,獲得留任的外交部長吳釗燮、駐美代表蕭美琴,應該都是執行這項任務的重要人物。 台灣目前是最能配合美國「反中」政策的盟友,美國也需要台灣站在「反中」的最前線。新的一年,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不會有新變化,並會延續先前「四個堅持」宣示,亦即: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堅持主權不容侵犯併吞、堅持中華民國的前途,必須遵循全體台灣人民的意志。 蔡英文的任期只剩下一年多,若能在卸任之前到美國國會、華盛頓演說,這攸關了蔡的歷史定位。只是,一九九五年前總統李登輝訪美,引發九六年飛彈危機;二十八年後的今天,蔡英文卸任前若有訪美之行,必然也將引爆台海危機。 目前正值新內閣改組,屬於總統職權的國安團隊,多數留任,這些首長繼續執行蔡的意志,但兩岸關係持續處於已讀不回狀態,陸委會、海基會現階段也只能行禮如儀,沒有什麼太大的功能了。 值得觀察的,是由外交部次長接任國安局長的蔡明彥。蔡明彥於外交體系歷練並外派擔任駐歐盟代表,上任後,重點應該會放在情資交流分享與安全合作,特別是如何強化與歐洲國家關係?值得後續觀察。 賴清德的台獨色彩鮮明,任憑論述如何包裝,大陸不可能與賴有對話談判的可能。(中央社,資料照)  賴提和平保台 屬過渡性論述 但另一方面,與陳明通的強勢作風比較,蔡明彥的個性相對溫和,在當前複雜的環境中,對外工作雖有蔡英文的支持,或許能有一定程度的發揮,但內部的領導統御,恐怕會是一大挑戰。 今年至明年初是台灣大選年,新任民進黨主席賴清德已經著手修正「務實台獨工作者」的形象論述。日前提出的「和平保台」應該只是一個風向,屬於過渡性質的論述,不可能只停留在「和平保台」,否則將與國民黨的兩岸政策主張無法區隔! 進一步觀察賴清德的論述發展進程,「保台」會是核心,「保台」要與國民黨區隔,又要對抗中國大陸,未來會過渡到「民主保台」。以「民主」之名「保台」,會有三層意義: 其一,要以「民主」對抗過去的威權國民黨、現在的威權共產黨;其二,藉由「民主」包裝的論述,比較能激起青年選民的共鳴;其三,以「民主」之名,能夠與美國為首的「民主同盟」國家相結合。 至於賴的兩岸論述,必然會「蔡規賴隨」,特別是遵循、延續蔡英文四個堅持中的「兩岸互不隸屬」。畢竟,兩岸問題,維持一中政策的美國認可與否,會是重要關鍵。  民進黨堅持台獨 兩岸難對話 賴清德過去秉持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主張現狀主權獨立,但「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的說法,把台灣包裝在主權概念下,在法理上卻有很多瑕疵;蔡英文的「兩岸互不隸屬」,還強調中華民國、但與大陸是主權分裂狀態,比起賴的主權獨立論,法理上相對較有空間。 然而,中國大陸在二十大召開後,有了「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新征程的既定方針政策,主軸都聚焦在反台獨、反(外部勢力)干涉,賴清德的台獨色彩鮮明,任憑論述如何包裝,大陸不可能與賴有對話談判的可能。 至於國民黨,目前還看不到誰要出來與賴相爭?此外,總統大選不同於地方選舉,二0一二年之前,經濟選民是主流,希望兩岸和平而倒向藍營;二0一二年之後,主流選民眾結構變了,占有百分三十的青年選民,國民黨已難掌握。 九合一選舉,青年選民沒出來投票,但大選時仍可能出來投民進黨,國民黨迄今為止,對於如何爭取青年選票,還看不到具體有效的方法。對於「憲法一中」的兩岸有效解方,也還處於一個模糊的態度。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丁仁方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上月外銷訂單年減3成 全年陷負成長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因全球通膨升息、俄烏戰爭及中國解封過快等挑戰,經濟部預估一一一年十二月外銷訂單年減幅將擴大到三成,且各主要貨品接單幾乎全軍覆沒,即使有去年底春節備貨及歐美消費旺季等支撐,仍難以回天,全年幾乎篤定陷入負成長。 面臨全球通膨升息、俄烏戰爭膠著、中國解封過快導致疫情升溫,以及前年同期基期過高等因素,經濟部統計處去年十一月預估,一一一年十二月的外銷訂單接單金額,將介於四百七十億至四百九十億美元,年減幅將擴大至卅點零八%至廿七點八%。 至於去年第四季接單表現,統計處預估為一千五百二十五億至一千五百四十五億美元間,單季年減幅度將為二十點八%至十九點七%;全年接單表現,預期接單金額介於六千六百一十六億至六千六百卅六億美元之間,年減一點九%至年減一點六%。 統計處長黃于玲分析,面對上述幾項大環境條件並未顯著轉好,以及一百一十年十二月基期是近年最高的一個月,直接導致去年十二月外銷訂單接單減幅急遽擴大,尤其是中國近期解封後,整體疫情對其經濟與供應鏈帶來的不確定性,都是難以掌握的變數。 統計處預估,十二月接單金額得超過五百九十億美元才能維持全年正成長,金額與預期的四百七十至四百九十億元差距不小。 黃于玲接著指出,去年十一月接單金額僅五百零一億美元,在大環境不佳、美中科技戰持續升高的情況下,整體接單表現要突然大幅成長的可能性極低,這也是為何統計處預估去年全年表現將會呈現負成長的主因。 去年底雖有春節備貨、歐美消費旺季,以及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成長等支撐,黃于玲說,前兩者的需求仍免不了整體終端需求疲軟的影響,整體而言,上述因素的挹注力道難以抵銷終端需求造成的負成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