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世界盃門票 中華女足首戰巴拉圭

從亞洲盃到世界盃「10搶3」洲際附加賽,35歲王湘惠(右)連續扛起隊長重任。她強調,現階段唯一目標就是希望能踢世界盃,之後再去思考國家隊退役的事。(中央社)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2023紐澳女子世界盃7月20日開踢,19日起在紐西蘭進行「10搶3」的洲際附加賽,10支隊伍分成3組,採單淘汰制,僅分組冠軍可搭上世界盃的末班車。中華隊和巴拉圭、巴拿馬與巴布亞紐幾內亞同組,19日首戰巴拉圭。 中華女足曾踢進1991年首屆世界盃,靠著預賽最後一戰以2比0力挫奈及利亞,勇闖8強,儘管接下來不敵美國、無緣晉級,但仍寫下隊史最璀璨的一頁。 睽違近32年,中華女足始終無緣再次擠進世界盃,直到國際足球總會(FIFA)決定擴增女足世界盃參賽隊伍,從24隊增至32隊,讓中華女足看到久違的希望。 中華女足去年出征印度亞洲盃,受陣中多名主力確診缺陣衝擊,戰力大打折扣,先是與菲律賓鏖戰至「PK大戰」後落敗,亞洲盃附加賽又不敵越南,2度與世界盃門票擦身而過。 中華女足代表隊門將蔡明容1月剛滿34歲,她透露,球員生涯可能會在今年告一段落,預計會從國家隊退休。(中央社) 從亞洲盃到在紐西蘭舉行的世界盃洲際附加賽,也是中華女足32年以來最接近世界盃的一次。王湘惠義無反顧繼續扛起隊長重任,參與中華女足大小戰役的她有感而發地說:「對我來講,其實在國家隊每一場比賽都很困難,沒有容易的,因為我們要面對的其實都是比較強的國家,都很艱難」。 王湘惠期待能成為年輕球員的榜樣,並能夠一同攜手創造歷史,「這個成就不是為了留名,而是想要有過進軍世界盃的經歷」,她更期待的是,能夠有機會與世界的足球強國一較高下。 中華女足若要進軍世界盃,必須在附加賽拿下2連勝才能出線,19日對戰巴拉圭若能取勝,接下來在23日擊敗巴拿馬與巴布亞紐幾內亞之間勝隊後,就能重返世界盃舞台。 儘管每一場都背負著輸不得的壓力,但王湘惠仍對中華女足充滿信心,她說:「我們有能力拿到門票,也希望在結果還沒有出來之前,大家對我們都要抱持著信心。」

Read More

新北FRC聯盟7校赴美加拚區賽

新北市七所高中一百四十二名師生月底起將參與FRC機器人世界區賽。(記者蔡琇惠攝)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七所高中一百四十二名師生月底起分赴美國矽谷、夏威夷、紐約及加拿大,參與FIRST Robotics Competition機器人世界區賽。教育局十八日舉辦授旗儀式暨明日國際實業FRC產學捐贈儀式,八所學校獲贈相關軟體各四十套及師資訓練,總市值上億元,擴大機器人及科技教育能量。 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FRC是國際最高等級機器人賽事,深受麻省理工、哈佛等頂尖大學的青睞;期勉安康、板橋、恆毅、崇光、格致、南山及石碇等七所高中參賽師生發揮跨域素養,整合程式設計、數據分析、機械設計及製作、策略分析、行銷公關、商業營運及外語能力,以團隊合作精神為台灣爭光,促進國際交流。 新北FRC聯盟於區賽前與當地隊伍交流,包括南山高中與夏威夷伊奧拉尼學校,安康高中、崇光高中與夏威夷聖路易斯高中,板橋高中與美國戴維斯高中,恆毅、格致高中與紐約梅德福高中等,並與國外隊伍共組聯盟參加區賽,賽事中相互協力。新北高中生用英語溝通、以機器人進行國際交流,拓展師生視野。 代表接受張明文授旗的安康高中學生呂家鈞表示,能夠前往夏威夷與美國、日本、新加坡隊伍交流,在場上一同較勁、學習,是高中生涯最好的體驗。希望所有隊伍都能在比賽中脫穎而出,打進休士頓決賽。 另外,二月十八日是世界穿山甲日,板橋高中FRC7709隊長王婯穎表示,因隊徽為穿山甲,學校除推廣台灣特有種中華穿山甲的保育成果外;更將團隊自創設計的中華穿山甲文創商品帶至美國區賽會場,讓國際看見台灣在穿山甲保育上的努力。

Read More

全國漆彈大作戰 20日起報名

第20屆全國漆彈大作戰廣發英雄帖,歡迎大家齊聚高雄玩漆彈,切磋戰術。(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2023第20屆「校園暨親子神槍手—全國漆彈大作戰」3月26日登場,20日起受理報名。主辦單位指出,為慶祝邁向20週年,免收報名費,僅收保證金500元並於比賽日報到時全額退還。 全國漆彈大作戰今年分為大專、高中、國中及親子等4組,總獎金4萬元;另為防疫考量及避免選手路途奔波,主辦單位將比賽朝小而美方式規劃1天賽畢,大專和親子組於3月26日中午完賽隨即頒獎,高中和國中組於下午賽程結束頒獎。 全國漆彈大作戰大專組將受理12隊、高中組54隊、國中組36隊、親子組54隊,總隊數以120隊為目標,是國內大型漆彈賽事之一。

Read More

基隆科技教育賽 2校獲特優

基隆市深美國小打造「健康遊台灣」小裝置,獲科技教育創意實作競賽特優獎。 (基隆市政府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基隆市政府辦理「科技教育創意實作競賽」,以「打造智能樂活社區青銀共好」為主題,深美國小「健康遊台灣」及成功國中「青銀同樂共創新生活」獲特優獎。 市府十七日在安樂高中辦理「科技教育創意實作競賽(資訊科技組)」,著重生活化的議題,此次以「打造智能樂活社區青銀共好」為主題,讓學生透過設計展現如何解決高齡化社會問題。 今年特優獎分別由深美國小與成功國中獲得,參賽選手除了需要發揮創意完成作品設計,賽前也要撰寫完整的企劃書,並在競賽中現場進行簡報,還要接受評審委員的提問。 深美國小得獎作品「健康遊台灣」,同學以家中爺爺奶奶的日常為啟發,為解決長輩運動的問題,研發結合大富翁與類似SWITCH的裝置,將台灣各地美食及景點製作成圖卡,並用鏡頭偵測遊玩者的年齡,調整關卡所需做的運動動作,讓長輩跟小孩可以一起運動。 成功國中「青銀同樂共創新生活」,同學因常看到爺爺奶奶在家最大的休閒活動只是看電視,希望透過新興科技,在遠離電視及久坐的前提下,創作出結合大富翁桌遊、互動及青銀同樂概念的作品,讓老年人與青年一起體驗新興科技、動手實作並完成任務。 教育處長劉美蘭表示,市府致力提供各項科技教育資源,並有三間自造教育及科技中心,協助研發課程、辦理教師增能及學生體驗活動等,協助推動科技領域發展。未來將持續從不同層面完善科技教育,激發師生教與學的潛能與興趣,促進多元知能的發展。

Read More

獅對抗賽 李丞齡開轟猛打賞 白完封紅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中職統一獅隊18日在台南棒球場進行自辦紅白對抗熱身賽,白隊李丞齡在第2局轟出2分砲,全場敲出3安猛打賞;白隊6名投手聯手讓紅隊安打數掛蛋,最終白隊以3比0勝紅隊。 白隊第7棒李丞齡擔任右外野手,2局下首打席就從紅隊先發投手林子崴手中轟出2分全壘打,4局下又敲出二壘安打;7局下李丞齡再添安打,接著盜上二壘,靠著失誤及下一棒許哲晏的安打跑回本壘。總計李丞齡3打數敲出3支安打,包含1發全壘打,包辦2打點、2得分。 白隊此役推出6任投手,聯手封鎖紅隊打線,沒讓紅隊敲出任何一支安打,江承諺(原名江辰晏)、姚杰宏、施子謙各投2局,江承峰、劉軒荅、尹柏淮各投1局都沒有失分,其中尹柏淮150公里以上火球連發,最快球速達152公里,演出3上3下。 另外,沒能入選世界棒球經典賽台灣隊30人名單的林安可回到母隊打熱身賽,擔任紅隊先發第5棒、右外野手,不過第2局首打席就被江承諺投出觸身球,打到肩膀再彈到頭部,當場退場休息。

Read More

會勘永康原電訊大樓 議會:重建應整體規劃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永康在總圖進駐後,前景看好,永康砲校原「電訊大樓」建物老舊議會保安委員會前往會勘後要求,考量永康地區未來發展,日後重建應整體規劃近一點五公頃的機關用地,並納入永康區公所及市警局刑警大隊,以達空間活化目的。 會勘由召集人林燕祝主持,包括杜素吟、吳禹寰、黃肇輝、陳秋萍、楊中成、林冠維、朱正軒,李鎮國服務處則派代表出席,包括市長黃偉哲、警察局長廖宗山、刑警大隊大隊長林宏昇、民政局副局長吳明熙、新聞處長蘇恩恩、永康區公所區長陳勝楠等人都出席,並針對警局刑事大隊進行廳舍遷移簡報。 永康周邊大橋區域人口成長激增,委員會建議應採行拆除重建方案,爭取中央資源,多方思考各層面需求,要求市府相關團隊結合中央資源共同興建,如向交通部申請前瞻計劃,整合納入立體停車場,解決在地停車需求,亦可向衛福部申請相關經費,補助親子悠遊館規劃興建。 另請永康公所針對現行調解委員會位置,評估無障礙設施妥適性;市警局刑警大隊進駐部分,應思考一併將保安大隊、鑑識中心、拘留所等相關單位納入,並向警政署爭取經費。 委員會也要求市府相關單位將相關建議進行整體規劃、估算方案成本及效益,並擇期進行評估結果報告。

Read More

陳宗彥涉性招待 藍要求查明說清楚

陳宗彥性招待風波,台南市議會國民黨團書記長蔡育輝詢問「賴清德有空嗎」,要求說清楚並要求南檢盡速調查。(蔡育輝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賴清德有空嗎?」,前行政院發言人陳宗彥性招待事件愈滾愈大,國民黨台南市議會黨團怒轟民進黨三十年執政毀了台南,不但是「黑金之都」,如今更淪為「官員性招待之都」。對於當年陳宗彥酒店喬事司法案是否有高層介入關說,要求說清楚、講明白。 另,媒體報導傳出捲入陳案的酒店業者「豆哥」王孝瑋,被發現上個月才和台南市長黃偉哲、林俊憲等人同場出席點燈活動,引發議論。但黃偉哲及林俊憲雙雙駁斥,與「豆哥」並不認識。 市府工務局昨天澄清指出,陳宗彥遭指涉的是從商場的使用執照,申請變更為視聽歌唱場所及飲食店。外傳與陳宗彥相關的案件,皆依辦理流程紀錄,符合整體平均時程,無異常提前或延後狀況。 藍軍指出,賴清德於二0一0至二0一七年擔任台南市長,親信之一的陳宗彥,在議員選舉失利後,進入市府團隊擔任新聞處長、民政局長等重要職位,面對當年同事質詢,態度和賴清德「一致」,既傲慢又囂張,種種傳聞,坊間都盛傳,無人爆料乃因台南人「厚道」。 國民黨團指出,事件爆出後,陳宗彥推託抹黑,若自認清白,為何要辭職?陳宗彥出面關心酒店改裝,事涉《貪汙治罪條例》,一四年時,南檢承辦檢察官上簽呈請示繼續偵辦,豈料全案就此沒下文。 藍軍怒批,同一時期,發生議長李全教賄選案,證據不明確就遭羈押兩個月,還先以民事起訴再慢慢找證據,讓李全教鳴不平。 針對陳宗彥被控涉貪,卻無疾而終?藍軍要求法務部查明,是否是當年呼風喚雨的「賴神」賴清德,授意前秘書長陳美伶施壓關說?要求南檢深入追查,還有哪些市府團隊官員涉案。 時代力量台南黨部也呼籲目前偵辦的高檢署,應積極督導南檢查明外,當時任用陳宗彥的賴清德,也應力促陳自行向檢方說明清楚。 國民黨團感嘆,民進黨執政三十年,台南淪為爐碴、太陽光電黑金故鄉,如今更淪為官員淫窟,「賴清德有空嗎?」,應儘速跟全國人民說清楚、講明白。 市府工務局則表示,陳宗彥遭指控任職台南市府期間有關心業者案件情事,依法規需要進行室內裝修並符合防火要求等規範,且經相關公會審查通過後,再由市府工務局做最終核準。依市府紀錄,該案符合類似案件的平均處理速度,沒有異常的提早與延宕情形。

Read More

一期藍線都計公開展覽前座談會 聽民意

交通局舉辦捷運第一次藍線都市計畫公開展覽前座談會,希望開創多方共贏目標,讓捷運儘速動工。(交通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市府交通局在東區德光里活動中心舉辦第一期捷運藍線都市計畫公開展覽前第一場座談會,會中地主代表們對土地和捷運開發區效益最為關心。交通局表示,會透過多贏方式,讓捷運能盡速動工。 市長黃偉哲希望能在第二任期力拚捷運動工,其中第一期藍線是進度最快路線,路線分文化中心線及仁德線,其中文化中心線自台鐵大橋站沿永康中華路、東區中華東路至文化中心。 仁德線則在中華東路與東門路口,往東至仁德區中山路仁德轉運站,全線長度約八點三九公里,沿線設置十一座車站及一座仁德機廠,目前綜規及環評已報交通部審議。 交通局針對捷運建設所需車站、出入口、軌道墩柱等必要設施用地,也已完成都市計畫變更草案初步構想,召開座談會,向土地所有權人及市民朋友說明。 參與的土地所有權人,多關心用地取得方式及捷開區所帶來效益等,交通局及規劃團隊現場初步回應,捷運車站出入口等必要設施,會優先使用公有地或公共設施用地設置,若無公有地或公共設施用地,再考量周邊未開發或低密度開發且容易整合私有地,以「捷運開發區」模式尋求共同合作機會。 交通局表示,二十一日將於永康區中華里活動中心舉辦第二場次說明會,後續將參考與會者意見進行滾動檢討和修正,希望盡速完成台南的捷運建設。

Read More

七股紅蔥頭節25日登場 手作蛋捲呷魚粥

七股區是台南市紅蔥頭最大產區,七股區農會將在二十五日辦產業文化活動行銷。(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七股報導 南市紅蔥頭佔全台產量高達九成,主要產地在七股區,七股區農會為行銷這項在地產業,將在二十五日舉辦紅蔥頭產業文化活動,現場有限量的紅蔥虱目魚粥、還能手作紅蔥蛋捲、造型吊飾體驗等。 七股區長顏文穗指出,南市紅蔥頭種植高達九百多公頃,佔全台百分之九十二,其中,七股區就超過三百公頃為南市最大產區。 七股所產的紅蔥頭香氣濃郁、品質優良。去年因疫情紅蔥頭需求量減少,導致每台斤價格僅有八元,不過今年一採收,就賣出不錯的行情,目前每台斤有三十六元。 七股區種植的紅蔥頭品質佳、香氣濃郁。(記者盧萍珊攝) 七股區農會將於二十五日舉辦紅蔥頭產業文化活動,當天有精采表演,還有紅蔥清油新品發表、青農巿集、大型農機展示及趣味競賽等,另有限量美味的紅蔥虱目魚粥供民眾排隊換取,還能體驗手作紅蔥蛋捲及造型吊飾。 七股區農會與溪南休閒農業區推出七股紅蔥頭體驗之旅,沿途導覽講說,除欣賞七股自然生態環境(鹽山、紅樹林),還要可到賞鳥亭欣賞黑面琵鷺,最後至紅蔥田體驗拔蔥和手作披薩DIY。

Read More

陳宗彥招待案查無不法 時力要求務必水落石出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前行政院發言人陳宗彥被爆接受性招待、行賄疑雲,台南地檢署偵辦行賄時,「查無不法」。時代力量台南黨部呼籲目前偵辦的高檢署,應積極督導南檢查明,當時任用陳宗彥的賴清德,也應力促陳宗彥自行向檢方說明清楚。 時力台南黨部主任洪國峰表示,前經發局長陳凱凌才承認涉貪、接受性招待遭逮,陳宗義又被爆出一模一樣疑慮,從賴市長到黃市長,案例連環爆,不禁令人懷疑這是否為台南市政府「一貫」的用人標準,如此官員還能步步高升,非人民之福。 洪國峰指出,現任副總統暨民進黨黨主席賴清德並非沒有責任,只是在市長任期中,僥倖沒被爆料,事件既被揭露,應向全體國人、尤其是台南市民負責,應力促陳宗彥,向檢方清楚交代案情。 時力指出,除官員應負政治責任,南檢應對偵查過程中的重重疑點,儘速向國人說明清楚,為何一四年簽結、一五年就認定查無不法,南檢重啟另案偵辦,也應查明是否有涉及不法性招待、貪瀆和關說,法務部和高檢署也應督促南檢查案,時力立法院黨團也已要求立法院成立調閱委員會,釐清檢察機關辦案疑點,務必查個水落石出,給國民交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