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狀結腸癌 微創術後加速康復

劉先生罹乙狀結腸癌,微創手術併術後加速康復計畫神速康復。(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55歲劉先生因糞便潛血陽性接受大腸鏡檢查,確診為乙狀結腸惡性腫瘤,幸好早期發現,腫瘤未散到其他器官。醫師安排微創手術切除腫瘤,術後採用加速康復計畫,進一步縮短住院天數,讓患者能盡快回歸正常生活。 部立嘉義醫院直腸外科張書豪醫師說,目前微創手術發展成熟,傷口小,恢復期也比傳統手術短,嘉義醫院更採用術後加速康復計畫,能進一步縮短住院天數,讓患者能盡快回歸正常生活。 張醫師說,術後加速康復(ERAS)是整合手術病人照護流程,讓病人從門診診斷、等待住院、術前準備、接受手術、術後恢復,甚至是出院追蹤的各個流程中,大量運用經實證醫學驗證過的治療方式。相較於一般的手術病人照護,可縮短30%的住院天數及減少50%的併發症,大幅提升手術麻醉安全及病人術後恢復速度。 劉先生接受微創手術後當天即可進食,術後隔天就可以下床活動,並順利在術後第4天出院。張書豪醫師表示,微創手術後加上術後加速康復計畫不需要昂貴的硬體設備,而是著重跨部門的合作和病患的配合。台灣的大腸癌盛行率較高,但只要早期發現,配合治療,大多可以獲得不錯的治療效果,盡可能減少疾病帶來的不便。

Read More

澎調查官爆收賄 遭羈押拔官

記者蔣謙正、陸瓊娟、黃必成∕高雄、台北報導 調查局澎湖縣調查站組長陳麒元,任職嘉義市調查站時涉嫌收賄,高雄橋頭地院十四日凌晨複訊,認有湮滅證據之行為;再依其資歷及人脈,實有能力逃亡、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等,裁定被告應予羈押禁見。調查局長王俊力聲明表達痛心,已指示立即免除陳員的組長職務。 據查,二0一九年至二0二一年間時任嘉義市調查站的陳麒元,疑似收受二名在押人犯提供的手機,以及受刑人家屬提供每次十萬元至二十萬元不等的賄款,換取讓人犯與家屬私下會面的機會。 橋頭地檢署十三日指揮廉政署搜索、約談後,檢察官複訊後認為他涉嫌重大,十四日凌晨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 橋頭地院受理該件貪汙治罪條例案件後,認被告雖否認犯行,惟經證人證述明確且有相關證據佐證,足認其涉犯貪汙治罪條例違背職務收受賄賂罪嫌、洩露國防以外秘密罪嫌、毀損公務員職掌物品罪嫌嫌疑重大,其中貪汙罪嫌係最輕本刑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以其犯後態度及人性考量,客觀上認有逃亡之相當可能性,且其供述與證人證詞不合,又前後矛盾,且有要求銷毀詢問光碟之行為,認有湮滅證據之行為。 橋頭地院說,再依被告資歷及人脈,實有能力逃亡、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裁定被告應予羈押禁見。  

Read More

孕產婦關懷專線遭冒名推銷產品 國健署:不會主動外撥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為讓新手爸媽有相關諮詢管道,國健署建置孕產婦免付費關懷專線。然而,近來卻傳出有不肖人士假冒國健署名義,以關懷之名致電趁機推銷。國健署提醒,孕產婦關懷專線不會主動外撥,務必留意,但任何孕產相關問題都可來電諮詢。 自101年9月起,國健署建置孕產婦免付費關懷專線0800-870-870(諧音抱緊您,抱緊您),舉凡孕前、孕期至產後照護、母乳哺育指導、親子健康、情緒困擾等議題,由專業人員親切解答民眾疑問。 根據統計,111年來電諮詢共1萬8011通,以女性居多、占85%,相較於109年,男性增加7%,關心的議題包括老婆孕吐怎麼辦、寶寶半夜哭鬧、不吃奶及哺乳等問題,顯示有越來越多的準爸爸想積極參與媽咪的孕期生活及增加照顧寶寶的識能。 不過,近來卻傳出有不肖人士假冒國健署名義,趁機推銷產品。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陳麗娟表示,去年下半年約6通民眾來電反映,接獲不明人士假冒孕產婦關懷專線名義,先以哺乳及寶寶相關照護等相關話題打消戒心後,再趁機推銷到府服務或購買產品。 她提醒,諮詢專線不會主動外撥關懷,也不做推銷,若接獲可疑電話,可先確認並記錄來電者單位及身分,以確保自身權益。 陳麗娟也說,民眾致電專線諮詢,基本上沒有個案管理機制,通常通話結束就結束,若諮詢的問題比較複雜,則會記錄後詢問更專業團隊意見再回電。

Read More

猴痘放寬隔離 符2條件可自主管理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國內自去年6月23日將猴痘列為第2類法定傳染病,猴痘疫苗第2階段登記10日起開放。疾管署14日指出,據統計,截至當天中午,完成接種意願登記者為2萬2235人;另,即起並放寬隔離處置,符合2條件可返家自主健康管理。 根據統計,截至目前台灣猴痘確診個案累計25例,分別為18例本土及7例境外移入。猴痘疫苗第1階段日前已開打,提供接種服務至4月15日。第2階段猴痘疫苗預約在4月10日至5月12日期間開放,但開放時間只有每週一至週五、上午9時至下午5時,疾管署提醒民眾週末及例假日並不開放,1人限登記1次,送出後無法修改或重複登記。 另,因應猴痘疫情持續,為兼顧醫療量能、民眾權益及社區防疫安全,疾管署依專家會議決議調整猴痘個案處置流程,細節將於下週二(18日)例行疫報中說明。 疾管署指出,14日起疑似或確診個案由臨床醫師,依據其疾病狀況是否有重症或具重症風險因子,以及家中條件等因素綜合評估,若個案醫療上無住院治療照護需要,且家中條件適合(可1人1室),可返家自主健康管理。 疑似個案經綜合評估無須立即收治住院,於依法通報並採檢後,得先行返家等待檢驗結果;確診個案經綜合評估無住院收治需求者,依其自主健康管理階段提供不同衛教與建議,以及追蹤關懷等事宜,後續個案如符合結束各階段自主健康管理條件,由衛生單位協助安排個案就醫進行評估。

Read More

十字韌帶拉傷 增生治療改善膝痛

醫師周依琳為病患作超音波導引注射,以讓組織修復再生。(周依琳醫師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一名45歲男性,平時熱愛打棒球,5年前因左膝半月板破裂進行修復手術,但最近右膝也開始出現走路無力等症狀,特別是在激烈運動後,疼痛緊繃感更加明顯。到醫院復健科檢查後發現,前十字韌帶嚴重拉傷、積水,經醫師診斷需進行PRP增生治療,來改善疼痛、修復組織提升關節穩定。 杏保醫網信霖診所復健科醫師周依琳表示,根據衛福部2019年統計,全台約有350萬人(盛行率約15%)深受退化性關節炎之苦,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膝關節退化。近年來受運動風氣盛行、年輕族群肥胖、長期久坐等影響,退化性關節炎不再是年長者專利。觀察過去杏保醫網信霖診所復健科接受震波治療的病患,年齡層主要集中在36-65歲,占6成5以上,其中又以36-45歲最多占27%。長期姿勢不良,讓求診復健科病患也有年輕化趨勢。 周依琳表示,關節問題從年輕就開始日積月累,醞釀期約10年,也因此提早保養更顯重要,結合復健醫療、運動指導及營養攝取,全方位提升病患關節穩定性,三管齊下才能有效預防早發退化性關節炎,分別是1.超音波導引PRP注射治療:正確診斷,再生醫學給予組織修復;2.個人化運動訓練:矯正錯誤代償,強化肌力穩定結構;3.營養諮詢:體重控制,減少肥胖對關節產生之壓力。 退化性關節炎除了好發於勞動工作者、肥胖者及過度運動者外,歷經懷孕10個月的產後媽媽,受到荷爾蒙和體重變化的影響,也是關節疼痛好發族群。未來隨著更完整的復健醫療上路,結合復健、醫美療程及健檢營養諮詢,國泰新竹健康園區內的產後媽媽,也將獲得更全面的產後照護服務。

Read More

解封瘋旅遊 足底筋膜炎報到

第1式「毛巾牽拉」運動。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一名40歲女性在解封後到國外自由行,旅遊結束回到家竟發現右腳後跟開始疼痛,尤其一早下床走路時特別痛,一段時間後才較為緩解,趕緊就醫,被診斷為足底筋膜炎。專業物理治療師陳慧瑩傳授避免足底筋膜炎3招運動,藉由訓練及放鬆,讓腳跟輕鬆、不痛。 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復健室陳慧瑩物理治療師指出,由於患者在自由行期間長時間行走站立,導致足底筋膜受到較多刺激導致發炎,形成足底筋膜炎。若忽視不理會,誤以為路走多當然腳底會痛,休息就會好,長期下來,有可能導致慢性發炎,長期疼痛,甚至有可能足底筋膜纖維化。 她提醒,若要避免瘋旅遊導致腳後跟痛,應盡量避免長時間行走站立。平時針對足底筋膜的肌力訓練和放鬆。並選擇具包覆性和支撐性鞋子。 陳慧瑩同時示範3式運動,藉由訓練及放鬆。 第1式「毛巾牽拉」運動。坐在床上,膝蓋伸直,使用毛巾繞過腳底,雙手抓著毛巾將腳底往身體方向拉,1次15秒,重複10回合。以達放鬆小腿肌肉功效。 第2式「弓箭步」運動。 第2式「弓箭步」運動。面向牆壁扶牆,一腳在前、膝蓋彎曲,一腳在後、膝蓋伸直,直到後側腳小腿有牽拉感,維持這個動作15秒後換腳再進行1次,重複10回合。以達放鬆小腿肌肉功效。 第3式「腳趾抓放」運動。 (記者王正平攝) 第3式「腳趾抓放」運動。坐在椅子上,地上放一塊布,腳踩在布上進行抓放15次,重複10回合。訓練足部功效。

Read More

腦動脈瘤栓塞 分流支架手術拆彈

分流支架能在減少動脈瘤承受之血流壓力同時,避免動脈瘤持續充血進而形成內部栓塞或萎縮等效果,分流支架也開放患者申請健保給付審查。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腦動脈瘤破裂是出血性腦中風常見原因之一,併發風險也較其他出血性腦中風高,近2至3成患者在出血後面臨重度昏迷或生命危險;亦有近1/3患者於出血後,成為重度失能。神經血管介入手術室主任張哲肇表示,及早發現與預防破裂出血是腦動脈瘤治療關鍵。 正值壯年的劉男前於健檢時發現一處腦血管同時長有2個不同方向突出的動脈瘤,經追蹤透過磁振造影發現動脈瘤有增大的趨勢,在張哲肇門診評估後決定接受腦動脈瘤栓塞治療。張哲肇指出,劉男動脈瘤部位因血管較彎曲、有相互重疊情形,如透過一般白金線圈栓塞困難度較高,透過使用分流支架則可同時處理2個不同方向的動脈瘤,劉男接受導管手術後恢復良好,術後第3日即順利出院,現持續服用抗血栓藥物並定期追蹤中。 傳統動脈瘤治療方式有「開顱夾閉」與「導管栓塞」等,然而對於大型、同段血管有多顆動脈瘤者,治療難度均較高。而網格設計較密的分流支架能在減少往動脈瘤方向的血流沖擊力、減緩動脈瘤承受之血流壓力同時,進而造成動脈瘤形成內部栓塞或萎縮等效果。 分流支架栓塞裝置自107年3月起公告納入健保給付,凡動脈瘤最大徑大於15mm、梭狀動脈瘤最大徑大於10mm者、剝離性動脈瘤最大徑大於10mm、動脈瘤經線圈栓塞治療後復發且其最大徑大於10mm、同一支血管中發現兩顆顱內動脈瘤等,皆可申請健保給付審查 張哲肇強調,預防勝於治療!民眾如有腦動脈瘤家族史、多囊腎、慢性高血壓、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等均建議接受腦部磁振造影檢查,以利定期追蹤檢查,若動脈瘤大於0.5公分、追蹤發現有增大情形,就建議積極處理。

Read More

公費流感疫苗再擴大對象

將納入身心障社區式服務受照顧者及工作人員 約2千餘人受惠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針對國內流感疫情,衛福部疾管署將再擴大今年度公費接種對象,納入身心障礙者社區式服務受照顧者及工作人員,估2000餘人受惠。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2月20日召開專家會議,討論今年度(112年)流感疫苗接種計畫實施對象等相關議題,會中同意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提案,將「身心障礙者社區式服務之受照顧者及工作人員」也納入公費對象。 依去年公費流感疫苗接種計畫,實施對象第7類為安養、養護、長期照顧(服務)等機構的受照顧者及所屬工作人員,其中身心障礙類只有「機構」,不含社區式服務。 ACIP決議主要考量身心障礙者社區式服務的受照顧者,可能包含精神性障礙等相對自我照顧能力較差者,受感染流感的機會可能較高,且提供該場域的工作人員接種,也可間接保護使用社區式服務的身心障礙者。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14日表示,身心障礙者社區式服務的受照顧者及工作人員人數約2萬餘人,但扣除原已在公費對象者如年齡50歲以上,實際只有增加2000餘人。 他指出,今年公費流感疫苗規劃採購638萬劑,並有40萬劑開口合約,屆時可視需求再下單,以及加上其他單位委託代購大約20萬劑,總計698萬6900劑,預計4月底前會完成標案。 羅一鈞說,整體數量較去年增加,主因是去年原先採購609萬劑,但民眾接種踴躍,後續再追加31萬劑,總計640萬劑,因此調升今年購買量。

Read More

長效型藥劑 血友病友救命丹

童綜合醫院昨日響應世界血友病日,邀請2名長期接受治療並重拾正常生活的病友現身分享經驗。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童綜合醫院14日提前舉辦響應417世界血友病日一「童」實踐「零出血」活動,除了治療團隊到場共同呼籲提升對血友病的重視外,也邀請2位長期接受治療並重拾正常生活的病友現身分享經驗,活動現場讓醫護團隊與病友進行「灌注愛與關懷,讓希望樹苗茁壯」的象徵儀式,除了讓大眾更認識血友病,也藉此力挺並鼓勵血友病病人生活行動都不要因疾病而退卻。 昨日活動邀請2名長期接受血友病治療的病友分享自身治療經驗,其中一名罹患A型重度合併抗體血友病的51歲蕭先生表示,早期的血友病常常面臨無藥可打狀況,自己又是對凝血因子有抗體的病人,常常會莫名其妙就會出血,只要一出血就只能躺在床上,必須接受輸血才能治療。因為輸血感染B肝與C肝,本來以為肝炎還好,只要按時吃藥,也沒有特別在意,後來演變成肝硬化,進而發現食道靜脈曲張而接受治療。 另一名罹患B型重度血友病的31歲陳先生表示,以前都是打短效藥劑,每週要施打2、3次,所以面對打針時都會很恐懼,也常常不想或是忘記施打,但只要一旦疏忽,工作時就很容易關節出血,導致常常請假,所以當時工作也不穩定。這一兩年開始,經由錢主任更換成長效型藥劑,2週只要施打1次,不僅不再懼怕打針,也因規律性而不會忘記施打,不再因為關節出血而影響工作。 血友病暨罕病中心主任錢新南指出,血友病是一種先天性血液凝固異常的出血疾病,由於基因缺陷,造成血液中缺乏某一種「凝血因子」,導致血液不易凝固。發生率為萬分之一,以全台灣2300萬人口來算預估全台灣有2千多為血友病患者。血友病大致可依照缺乏不同的凝血因子分為3類:缺乏第8凝血因子的A型血友病、缺乏第9凝血因子的B型血友病、缺乏第11凝血因子的C型血友病。血友病大部分來自遺傳,其中A型血友病約有1/3患者來自基因突變且無家族病史。血友病以目前醫療技術無法治癒,必須終生輸注凝血因子治療,因此能即早發現即早治療,就能控制或延緩病變的發生,而如何提供完善的醫療照護,就是中心最重要的課題。

Read More

事證不足 疫苗採購涉弊62案簽結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有民眾認為政府護航國產高端疫苗,先後對總統蔡英文、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衛福部前部長陳時中、食藥署長吳秀梅等人提出圖利、瀆職等告發,台北地檢署調查後認為事證不足,十四日把六十二案全數簽結。 檢方指出,多數告發源頭都來自於部分人士,告發時間集中於民國一0九前年月至今年二月,總計有十八件與疫情有關的告發案件,並衍生出六十二案。 遭告發者除蔡英文、蘇貞昌、陳時中、吳秀梅等人,還包括衛福部長薛瑞元、疾管署長周志浩及高端母公司基亞董事長張世忠等人。 北檢表示,陳時中等人面臨突發緊急公衛事件考量公益需求,制定並修訂各種防疫措施,以防止疫情擴散,保障國人生命安全。 此外,也查無陳時中等人有圖利或濫用裁量權,不能以採取扶植國內自製疫苗政策而採購國產疫苗,對高端等公司有利,即推論圖利,全案查無不法,予以簽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