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貞
市場口有位大叔蹲在地上,賣著自己釣來的各種魚。有位父親牽著女孩開心地來買魚。
看到這對父女,讓我想起小時候陪父親釣魚的情景。我家三合院女兒牆外,有一口大池塘。池裡有養魚還種了幾株荷花。
池岸上種有楊柳和大王爺,從四五歲開始,父親常趁下工後的傍晚,帶著我坐在池邊釣魚。我們的釣竿細細長長,尾端綁了一條尼龍線和一枚小魚鉤,線上綁了浮標。
每次出門前,父親會在後院的香蕉樹下,挖幾隻蚯蚓當魚餌。到了池塘父親先撒些炒香的粗糠,讓魚兒聞香而來,此時我們再甩下釣竿。
當釣竿入水後,我們就靜坐在岸邊等待。此時父親會告訴我,釣魚可以培養耐性和觀察力。浮標偶爾動個一兩下,不要急著提起釣竿。看到浮標往下沉,代表魚兒已上鉤。此時一隻手把釣竿慢慢提起,另一手要立刻伸出撈魚網把魚撈住。
每次釣魚,父親除了教我一些技巧,也會講些童話故事和我分享,讓我覺得釣魚是很有趣的事。父親常指著周邊景物,告訴我大自然處處皆文章,要我細心觀察,並從中學會觸景生情,因為自然界的一切,會隨著物種的律動,帶來不同的季節。
因此,他經常隨著季節的變換,教我背一些和季節相關的簡單詩句。例如:春來了,池裡的鴨子整日在水裡優游,是「春」江水暖鴨先知。當池裡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就是「夏」荷將綻放的季節。當院子裡的楓葉開始飄落是入秋了,一葉知「秋」。向晚時分若常見伯勞飛翔,是候鳥來過「冬」了。
父親就是這樣,把無所不在的自然萬物當教材,讓我認識大自然的奧妙,還提醒我不管花開花謝,都要珍惜和感恩。儘管,當時年紀小還不識字,要學要記不容易,但是,他不厭其煩一字一句重複的教我,直到我能把它當兒歌唱。
那時候一直很喜歡陪父親釣魚,總覺得平時一臉嚴肅的他,只有在這樣的時刻,才特別和藹可親。
雖然,陪父親釣魚的日子不長,因弟妹們陸續出生,我必須幫忙照顧而結束。但是數十年來,我不曾忘記那段父女共處的時光,那是純稚童心的啟蒙,也是濃郁父愛的滋潤,更是靜好歲月的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