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名警官異動 7月1日交接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市警局為有效發揮整體治安功能,經參據各適任人選的品德操守、專業能力、工作績效、發展潛能、職務倫理及內外勤職務歷練等原則作通盤檢討,期能適才適所,發揮所長,提升整體治安效能,這次計調整十三名內、外勤職務,並七月一日辦理交接。 調整職務人員包括一、少年警察隊副隊長高玉憲,調派局長室秘書。二、婦幼警察隊副隊長袁佩華,調派少年警察隊副隊長。三、第三分局副分局長李惠煌,調派婦幼警察隊副隊長。四、局長室秘書許耀彬調派第三分局副分局長。五、刑事警察大隊偵查員韓智先,調陞該大隊警務員。六、第二分局巡官魏昱敏,調陞秘書科警務員。七、第二分局巡官湯商武,調陞刑事警察大隊警務員。八、第一分局南榮路派出所巡官兼所長古家銘,調陞督察科警務員。九、第一分局南榮路派出所巡官兼副所長王冠竣,調派該所巡官兼所長。十、第一分局巡官江振榕,調派該分局南榮路派出所巡官兼副所長。十一、第四分局大武崙派出所巡官兼所長林蒞群調陞該所警務員兼所長。十二、第一分局偵查隊分隊長黃炤楠,調陞刑事警察大隊警務員。十三、刑事警察大隊偵查員張為惇,調派第一分局偵查隊分隊長。

Read More

七旬老翁熱昏送醫 白河暖警助返家

東山所員警陪同沈姓老翁挨家挨戶詢問,總算找到其居住地點。(民眾提供) 記者翁聖權/東山報導 七旬沈姓老翁日前因天氣酷熱難耐,突感身體不適眩暈路倒。警方獲報後協助至柳營奇美就醫,嗣後老翁恢復意識自醫院回到東山區,卻忘記回家之路,經東山分駐所員警陪同挨家挨戶詢問,總算找到其居住地點平安返家。 白河警分局指出,沈姓老翁當日傍晚時分獨自行走於東山老街,因天氣太熱導致身體不適眩暈跌坐在路邊。巡邏員警獲報前來關心,並通知救護人員將其送往柳營奇美就醫,所幸老翁並無大礙。 當晚,老翁恢復意識自醫院回到東山區,卻忘記回家之路,只好至東山分駐所尋求協助。 東山所警員林昌頡、陳永洲勤查勤務時,獲悉老翁情況,隨即安撫老翁情緒,並詢問其住處及家庭成員等,惟老翁僅記得居住地一帶大地標,卻無法說出詳細地點。 警方只得陪同老翁至其描述地區,耐心的挨家挨戶詢問鄰里民眾,才在東山區東勢里一轉角處找到老翁住家。對於員警熱心積極協助,老翁及家屬表達由衷之感謝。

Read More

家扶端節粽飄香 百戶親子同歡

善琴慈善會陳雪嬌會長(後左三)連續十二年端午捐贈計一萬五千顆粽子,希望讓弱勢兒童開心過節。(記者鄭鈞云翻攝)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端午節前夕,基隆家扶中心與善琴慈善會第十二年攜手合作,由基隆市室內設計裝修商業同業公會及基隆市製圖業職業工會協辦,分別在基隆家扶的汐止服務處及瑞芳服務處提前舉辦端午粽香活動,邀請汐止及瑞芳共一百戶弱勢家庭的親子到場同歡,並發放善琴慈善會提供的愛心粽子兩千顆,端午送粽香。 基隆家扶中心扶幼委員會前主委羅志民表示,端午節是一年的三大節慶之一,弱勢家庭更需要社會大眾的關懷,自一0一年起他與一群志工好友一起籌畫端午活動,每年到基隆家扶的所有服務區域舉辦活動,出錢出力為基隆市七區及新北市瑞芳、平溪、雙溪、貢寮、汐止、金山、萬里等七區的扶助家庭辦理活動,以「送愛下鄉」的方式,希望弱勢家庭可以在這一天走出家門一起同樂。 基隆家扶前主委羅志民身兼基隆市室內設計裝修商業同業公會及製圖業職業工會兩大公(工)會理事長,也召集會員陪孩子折汽球送禮物。(記者鄭鈞云翻攝) 提到善琴慈善會這些年來默默幫忙,羅志民流露出無盡的感恩及感動;善琴慈善會陳雪嬌會長十二年前得知家扶中心有這項活動,便每年捐贈粽子及白米,今年也召集三十多位志工耗時兩天,包兩千顆粽子捐給家扶中心,讓這些弱勢家庭開心過節!善琴慈善會至今已提供一萬五千顆愛心粽子,送暖給家扶的扶助家庭,造福一千一百多戶家庭。 羅志民目前身兼基隆市室內設計裝修商業同業公會及基隆市製圖業職業工會兩大公(工)會理事長,也熱心倡議二大公(工)會的會員們投入公益活動,親率會員們到場指導到場的兒童們製作「造型汽球」送給他們,此外針對偏鄉兒童的學習上的需求,贈送每位小孩們一份文具驚喜包及彈力飛碟球,以傳達寓教於樂,偏鄉送暖的關懷之情。 受家扶協助的王媽媽帶著子女到場同樂,領到粽子的當下她非常開心,她表示今年物價上揚,看見街上販售的粽子漲價,正擔心沒有餘裕買粽子!她真的很感恩社會大眾的溫暖及愛心!她的小女兒抱著一大袋粽子,開心地說「好想先吃一個」,看見小女孩很開心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製作造型汽球及開心互動.身心歡樂滿滿令人感動。

Read More

〈法扶天地〉房地讓與不同人所有 有租賃關係

中西區林先生問:我父親二十年前購買一棟透天厝自住,約在六年前父親大病一場,康復後驚覺身後事從未交代,就預先分配透天厝,土地給我,透天厝則給小弟,且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完畢。而父親今年去世,房子已無人居住使用,小弟也已在外地買房鮮少回來,導致我空分得土地卻無法使用。請問我可以請求小弟拆掉房屋嗎?如不可以,我有什麼權利可以主張呢? 答:我國民法將土地與建築物規定為各別獨立不動產,可各自作為不動產交易之標的物。但使用建築物必然使用建築物坐落的土地,所以在建築物與土地同屬一人所有時,當然無土地使用權的問題;但建築物與土地非屬同一人所有時,就會衍生土地占有使用權利的紛爭。為解決此類房地所有權人不一的問題,我國在八十八年修增民法規定,針對建築物與土地在非屬同一人所有之情形下,如何調和土地利用關係,為法律明文規定。 本案例中,透天厝房地原是林老先生一人所有,同時將房地讓與二位兒子,形成房土地與房屋所有權人不同之情形,依修法後之現行民法第四百廿五條之一第一項規定:「土地及其土地上之房屋同屬一人所有,而僅將土地或僅將房屋所有權讓與他人,或將土地及房屋同時或先後讓與相異之人時,土地受讓人或房屋受讓人與讓與人間或房屋受讓人與土地受讓人間,推定在房屋得使用期限內,有租賃關係。其期限不受第四百四十九條第一項規定之限制。」本案例於二個兒子各自取得房地所有權時,除非另有其他約定,否則即應依法推定在房屋得使用期限內,房屋所有權人對土地所有權人有租賃關係存在,以維護房屋之財產權、居住權及社會經濟,避免拆屋還地造成社會成本資源浪費。 但立法者也不是平白讓房屋所有人可免費使用土地,既然是推定為租賃關係,房屋所有人自應支付租金,實為公允。故民法第四百廿五條之一第二項同時亦增訂:「前項情形,其租金數額當事人不能協議時,得請求法院定之。」所以,本案兩兄弟應依民法第四百廿五條之一第一項所生租賃關係之租金數額先行協議,如協議無法成立,得訴請法院核定租金數額。至於,租金應從何時起算,最高法院一一○年度台上字第三○一三號民事判決經徵詢各民事庭意見,已統一見解認為「得請求自租賃關係成立時起算之租金」。 所以,本案例中,租賃關係是成立於六年前,而租金之時效為五年,故林先生除可向法院請求核定租金及請求小弟將來按月給付,同時可向小弟請求過去五年的租金。 (作者∕黃厚誠律師)

Read More

堵南社區築夢成真 老幼擊鼓慶功

七堵堵南社區發展協會十八日舉辦「臺灣夢堵南築夢基地」年度成果發表會暨端午節慶祝活動。(堵南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基隆市七堵堵南社區發展協會十八日舉辦「臺灣夢堵南築夢基地」年度成果發表會暨端午節慶祝活動,由孩子和長輩組成的非洲鼓舞隊熱鬧揭開序幕,接著有信望愛基金會的拉筋操、返老還童百福公園練功場的氣功演練、泰安社區有氧舞蹈、社會教育協進會的柔力球、堵南排舞表演、堵北社區手鼓隊,同時安排靜態成果展示、暖七社會福利中心的社福資訊現場諮詢,以及珍珠帶粽子DIY製作等活動。 堵南社區理事長蘇金鳳表示,感謝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的肯定,讓堵南社區得以在一0四年底開始運作「臺灣夢兒少社區陪伴扎根計畫(臺灣夢計畫)」至今,是計畫的第一批築夢基地,近八年的時光,相當不易,特別感謝全體志工團隊每週五天地用心陪伴孩子,還有各單位及善心人士的大力協助,尤其是對活動大力協助的大德廟、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台灣中油,以及聯華食品基隆廠。 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成果展特別邀請了舞台車,也為了避免天氣炎熱或下雨搭了大帳篷,好在天公作美,氣候適宜,讓所有人都能開心參與,讓所有參與的大小朋友都過了一個熱鬧也難忘的端午節;臺灣夢計畫專案主任郭欣蓮則說,因為基地在社區多年來的扎根,鄰近學校和社福中心建立起了良好的信任關係,更看見基地的價值,一旦遇到有需要的孩子,就會轉介他們來到基地,不僅限於傳統的福利身分。 郭欣蓮說,學校老師知道家長有經濟困難又需長時間工作,無法將孩子送安親班,就會第一時間想到基地,又或是社福中心在處理個案的過程中,發現有家庭的家人因疾病緣故,與孩子總是處在緊張的互動關係,因此將孩子轉介過來希望孩子可以藉由轉換環境,與同儕更多正向互動,進而對於情緒有所改善。 此外,孩子在基地的學習過程中,更建立了自己的主體性、自信心和自我認同。對於志工而言,也透過長期陪伴孩子的過程,越來越願意真實傾聽孩子的心聲與需求,並會主動積極地思考如何與孩子有更好的相處;就算有遇到了相處上的摩擦,也會主動找老師溝通討論如何因應,而非只用以往的傳統方式來管教孩子。

Read More

八旬婦探病後找嘸車 南警十分鐘尋回

在警二分局海安所警方協助下,十分鐘內迅速鎖定呂婦轎車位置。(讀者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年逾八旬的呂姓婦人,十八日至民生路某醫院探病,事後卻找不到車輛停在何處,市警二分局海安派出所獲報派員趕往現場協助,經查詢確認呂婦車輛未被拖吊,進一步過濾監視器影像,十分鐘內迅速助其找到停放轎車。 八十一歲的呂姓婦人十八日上午至民生路某醫院探病,匆匆停妥車輛後就趕往醫院,未料中午十一時許離開時,卻怎麼都找不到車。呂婦一時忘記確切停車位置,只記得停在醫院周邊,花了半小時在醫院周邊繞了一圈尋找都未能發現,無奈之下只好報警求助。 巡邏員警吳明哲、黃順發、宋冠勳隨即趕往協助,經調閱警政系統初步排除呂婦車輛被拖吊可能,經詢問呂婦車型、車牌等線索,沿呂行車路線調閱路口監視器影像過濾,十分鐘內迅速鎖定呂婦車輛位於中正路停車格,呂婦發現轎車也十分感謝警方的高效率協助。 警方提醒呂婦,以後停車時可以記下附近清楚地標,或隨手以手機紀錄周遭景物或路邊門牌拍照留存,以免忘記停放地點。

Read More

男子持美工刀隨機割頸2傷 宜蘭地院判10年

從事鐵工劉姓男子手持美工刀劃傷2位民眾的頸部送醫,觸犯殺人未遂罪,宜蘭地方法院判有期徒刑10年。(記者林坤瑋攝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去年六月十八日宜蘭縣發生二起隨機割頸案,從事鐵工劉姓男子手持美工刀劃傷二位民眾的頸部送醫,觸犯殺人未遂罪,宜蘭地方法院合議庭痛斥手段兇殘,二罪各判六年,應執行有期徒刑十年。可上訴。 判決指出,四十四歲的劉姓男子先前施用安非他命類毒品引發精神病症,辨識行為能力降低,於去年六月十八日晚間,和家人吵架後,騎機車外出,當晚九時四十一分劉男基於殺人之不確定故意,在冬山鄉台101縣道與成興路口尾隨蔡姓騎士,並用美工刀劃割其後頸部,造成蔡姓騎士左側頸線有十五公分的撕裂傷,劉男隨即騎機車逃逸;事發八分鐘後,晚間九時四十九分劉男看到余姓被害人在蘇澳鎮隆恩路住處門口講電話,又基於殺人之不確定故意,持美工刀劃割余姓被害人右頸部,造成余姓被害人右前上頸部有約廿五公分長的深撕裂傷,劉男犯後亦隨即逃逸。 宜蘭地院合議庭認為,劉男僅因不滿情緒無處宣洩即驟起殺意,雖未導致被害人死亡,但犯罪手段兇殘,嚴重危害社會秩序,犯後逃離躲藏,在偵訊、審判時的辯解避重就輕,未見悔意,二罪各判六年,應執行有期徒刑十年。

Read More

議員盼2088公車分流嘉惠深澳坑

議員建議行駛信義區2088國道等客運能利用調和街轉運站發車行經深澳坑地區。(記者王慕慈攝)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首都客運營運的二0八八快捷公車,是基隆市營運最好的國道客運,目前分為八斗子線與基隆女中兩處發車,市議員韓世昱認為,調和街轉運站已近八年未使用,建議二0八八快捷公車路線能夠再分流從該處發車,經由深澳坑地區,嘉惠沿線住戶,也不致於和中正區其他國道客運路線重疊。 市議員韓世昱、秦鉦、曾紀嚴、郭美秀等建議,市府對於首都客運二0八八快捷公車,或是其他客運公司願意承接從調和街轉運站經信義區深澳坑路、東光路、法院一帶的快捷公車應予支持,並極力協助促成此路線。 韓世昱表示,建議二0八八快捷公車路線可以比照一五七九A路線走祥豐街;B路線則走中正路,讓信義區兩條路線可以正常化,且住戶一班車抵台北,不必再騎車或開到基隆女中、基隆地院或是深溪路轉搭快捷客運道台北,不僅節省通勤時間,也減少壅塞路段的道路負載量,以及女中附近與深溪路停車一位難求問題。  

Read More

大愛《搜尋者》殺青 慶安宮舉辦祈福會

大愛劇場《搜尋者二0二二年初在基隆慶安宮舉行開鏡祈福會,拍攝期間一切順利平安,劇組懷抱感恩心再度回到慶安宮,舉辦「感恩祈福會」。(記者鄭鈞云翻攝)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食果子拜樹頭,食米飯拜田頭」大愛劇場《搜尋者》二0二二年初在基隆慶安宮舉行開鏡祈福會,拍攝期間一切順利平安,新戲上檔前,導演員、製作團隊懷抱感恩心再度回到慶安宮,舉辦「感恩祈福會」,並發送素粽,與民眾一起歡渡端午佳節。 感恩祈福會中,導演王重正帶領劇中演員王淑娟、雷洪、鄭平君、陳明真、伊正、蔡阿炮、林乃華、梁佑南、劉爾金、岳庭、王為、莊岳、瑭鈺、方琦、應朗丰、吳震亞,與民眾分享拍攝點滴,基隆雨都山城拍攝困難還有疫情來襲,能順利平安拍攝完畢,稱得上是戲劇圈的創舉。《搜尋者》將在六月二十九日晚間八點全球首播,是三十年來第一次把講述「訪視志工」的真人真事搬上螢光幕。 王淑娟提到,她在劇中飾演訪視志工「黃秀燕」貫穿全劇,帶領一群女力為主的志工,騎著摩托車在基隆穿梭搜尋社會底層需要援助的人,這也是王淑娟從影以來跟最多演員對手的一齣戲。 《搜尋者》劇情緊扣社會黑暗角落的弱勢族群,訪視志工奔走各地,與政府警政及社福單位編織出緊密的社會安全網。除了有戲劇呈現之外,七月每個周末,將在北中南東各地舉辦五場公益講座暨粉絲見面會,邀請劇中演員與專家學者透過座談討論社會關懷議題,讓人人都是搜尋者。第一場在七月二日下午兩點,於基隆靜思堂登場,討論主題為「國民生活最低限度」。

Read More

永續藝術展 16異國藝術家攜手

東門美術館推出國際永續藝術展,發人省思。(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藝術也要走向ESG,創元藝術和東門美術館即起至二十四日舉辦「台灣國際永續藝術展2.0 ART LIVES FOREVER」,將永續指標融入藝術與生活,多元呈現不同藝術面向議題。 創元副總蕭瑋儒表示,以往藝術作品傾向藝術家個人情感抒發,希望透過作品,倡議永續行動,呈現藝術與議題的多元面向,此次結合十六位不同國家藝術家,結合生活潮流,注入AR虛實場景,多元創新,呈現永續藝術,也希望發起社會省思,讓藝術引發共鳴,影響人類社會,融入循環經濟理念,讓藝術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 展出的作品中,法國藝術家的作品更發人省思,如〈狐狸與小雞〉的平等和人權觀念、〈發條兔子〉的社會共好、小鱷魚從鱷魚皮包中竄出等,再再都提出社會關懷,展出作品中,也涵蓋藝術治療及畫出3C廢棄物至非洲燃燒,影響當地民眾健康等,捐出部分售價捐贈當地等。 蕭瑋儒本身也是畫廊氣候聯盟(GCC)台灣分部執行長,台灣已有數家畫廊加入,東門美術館亦為成員,展覽將進行碳盤查,作為未來減碳措施的重要數據,除踏出藝術永續實踐第一步,也讓民眾了解永續藝術的理念和實踐。 這場藝術盛事,也南北串連,同步開展,希望讓這項展覽成為全台規模最大的活動,也透過藝術,共同關懷地球這塊土地、重視環保,讓藝術為推動永續發展做出貢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