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登革熱進逼6000 羅一鈞建議比照新冠調度

台南市立醫院自六月登革熱疫情發生至今已收治二百多例病患,現有五人重症住院,急診室也開始掛蚊帳防蚊。(台南市衛生局提供) 記者葉進耀、戴淑芳∕綜合報導 台南市登革熱疫情持續升溫,重症病例也陸續出現。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十一日再度南下視察,建議市府參考新冠疫情期間醫療資源調度經驗,每日盤點全市各醫院急診、病房、加護病房等收治量能並適時調度,因應未來可能增加之醫療需求。 南市登革熱十一日新增二百九十八例,累計本土病例五千七百六十例,東區、安南和永康區皆已逾千。隨著病例數持續上升,重症病例也陸續出現。羅一鈞下午由衛生局長蘇世斌陪同,前往市立醫院視察登革熱分流收治現況。該院自六月中來共收治二百一十六例確診住院病患,尚有三十二例住院中,其中五例為重症。 因應疫情升溫,市醫急診室已設置專區收治登革熱留觀病患,以蚊帳及防蚊液加強防護;病房亦啟動內科等科別的資源調度支援感染科。目前急診和住院量能雖仍在負荷範圍內,但亦顯示南市有必要預先規劃嚴重等級不同之分流收治機制。 羅一鈞建議市府參考新冠疫情期間之醫療資源調度經驗,於市府登革熱一級指揮中心設立專責之分級收治及轉診小組,每日盤點全市各醫院急診、病房、加護病房等收治量能並適時調度,以利因應未來可能增加之醫療需求。

Read More

馬批賴新兩國論嚴重危害兩岸

「香格里拉高峰會─台北」地緣政治高峰論壇十一日登場,多位國內外重量級專家參與。(中央社)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香格里拉高峰會─台北」地緣政治高峰論壇十一日登場,前總統馬英九致詞表示,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重申「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立場,「新兩國論」嚴重危害兩岸關係和平穩定。 關切陸對賴言論後續反應 馬英九上午在「香格里拉高峰會─台北」論壇以「中華民國處理兩岸關係應有的大戰略」為題致詞,他細數執政時期,兩岸政治接觸頻密,學術、經貿交流增加,是台灣和大陸間的黃金時光。 馬英九說,令人憂心的是,八月賴清德重申「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立場,「新兩國論」嚴重危害兩岸關係和平穩定,大陸的後續反應,值得密切觀察。 再提不統不獨不武大戰略 馬英九表示,他擔任總統時提出「不統、不獨、不武」的大戰略,與大陸簽訂包括ECFA在內的二十三項協議,涵蓋人民生活各方面需求。二0一五年十一月七日,他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在新加坡舉行高峰會,確認「九二共識」以及和平解決雙方爭議的立場;這是一九四九年兩岸隔海分治六十六年來,雙方領導人第一次面對面會談。《經濟學人》認為,這是自一九八0年代以來,大陸在台灣主權問題上所做最大的讓步。 馬英九細數,執政八年在每個領域大力推展兩岸關係與台海和平,多對話交流就可減少敵意、促進和平。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兩岸備戰不如對話謀和。他建議美國與西方真正關心台灣的友人,應該鼓勵台灣與大陸對話謀和,不要讓台灣變成下一個烏克蘭,才是對各方最有利的和平政策。 批蔡任內新生兒減7萬人 馬英九指出,他擔任總統任內,新生兒增加一萬五千人;等到蔡英文總統任內,新生兒大幅減少六萬九千人。他曾請教人口學家原因,對方回答:「很簡單,因為你執政時,大家都知道兩岸和平穩定、不會打仗,所以年輕人都敢生孩子啊。」 對於馬的說法,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回應,「少子女化」是國際面臨的挑戰,並非只有台灣,「馬英九不用什麼都扯兩岸關係跟九二共識」;賴清德競辦發言人陳世凱則表示,馬英九身為前總統,應該更加審慎發言,而不是領著人民納稅錢,附和大陸所提路線,用恐嚇的方式配合北京的統戰思維。 馬辦:蔡賴愧對國人託付 對此,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回應表示,蔡賴領納稅金,卻不遵守中華民國憲法,以新兩國論執行實質台獨路線,置台灣人安全與台海安全於不顧,愧對台灣人託付。

Read More

「香格里拉高峰會─台北」論壇 學者:陸若攻台 很難速戰速決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香格里拉高峰會─台北」十一日舉行,多位國內外重量級專家參與。國際政治學者米爾斯海默表示,大陸若攻台很難速戰速決,不過他也指出,在政治層面的考量因素更為重要,「因為戰爭是政治最終手段」。 「香格里拉高峰會─台北」地緣政治高峰論壇由東南亞影響力聯盟(SIA)主辦,選在台北香格里拉遠東飯店舉行,包括前總統馬英九、前外交部長林永樂、前國防部副部長陳永康、前行政院長江宜樺、國際戰略專家黃介正等人參與。 主辦單位SIA創辦人黃齊元表示,此次論壇受到國際重視,向世界證明台灣的重要性,台灣不再是外交孤兒,這件事必須由民間來做,才能避開政治敏感性。 米爾斯海默以「台灣應該從烏克蘭獲得什麼樣的經驗教訓?」為題專題演講,他表示,一般而言,國家之間不會走入戰爭,除非發起戰火的一端有信心取得快速勝利;若北京判斷沒辦法快速奪勝、贏過美國等盟友,便不太可能發起戰爭。不過在政治層面的考量因素更為重要,「因為戰爭是政治最終手段」。 米爾斯海默說,大陸軍隊缺乏戰鬥經驗,若真要出兵,加上台海地理位置可能以難度更高的兩棲戰術為主,將大大增加其攻台難度。北京必須面對事實,在台海發動攻擊很難速戰速決,恐演變為難以止盡的歹戲。 然而,米爾斯海默說,很難評估中國何時發起攻擊,但根據其經驗認知,若能避免例如台灣宣布獨立等宣示,如此一來可避免激怒北京,就能創造條件進行溝通,維持「很棒的現狀」。

Read More

拜登:陸經濟波動不致侵台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拜登十日指出,他與中國大陸領導階層舉行了數月以來最高層級會談;他並表示,大陸經濟波動不會導致它侵略台灣。對此,北京十一日回應重申,「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解決台灣問題不容外部干涉,並稱各國發展雙邊關係不能針對第三方。 拜登表示,他與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年度高峰會曾經見面。拜登說,「我們針對『穩定』這項議題進行商討」,還有南半球的議題,「一點對抗的氣氛也沒有」。 拜登指稱,大陸經濟因為缺乏國際增長而陷入困境,但他不認為這會導致北京採取行動,改變台灣現狀,「事實上,相反地,中國恐怕已經沒有以前那樣的能力了」。 對此,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時強調,「台灣是中國的台灣,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情,要由中國人來決定,不容任何外部干涉」。 至於美國和越南的關係,毛寧表示,「我們也注意到越方多次強調,發展中越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是越南的外交優先方向,也是越對外交往的頭等優先」。 她進一步指出,各國發展雙邊關係不能針對第三方,不能損害地區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北京要求美方處理與亞洲國家關係時必須尊重地區國家求穩定、促合作、謀發展的共同心聲,遵守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摒棄霸權和冷戰思維。

Read More

拜登訪越南 升級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越南總理范明正(右)十一日在政府辦公室與來訪的美國總統拜登(左)會談,期盼雙方在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下,能優先促進經貿投資與展開國防安全合作。(中央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越南總理范明正十一日會見到訪的美國總統拜登時表示,為落實越美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盼優先促進經濟、貿易投資及國防安全合作,並希望美國支持東協在南海問題的立場。 拜登十日起對越南進行兩天國是訪問,此行並將越美的外交關係由全面夥伴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 越美關係連升兩級,成為與中國大陸、俄羅斯同級的全面戰略夥伴,這也是越南最高的外交關係。越共總書記阮富仲盼雙方繼續推動經貿投資合作,以及對新興科技合作的共識表示歡迎。 范明正表示,為落實越美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建議雙方優先對一些領域展開工作,包括透過所有管道促進關係,增進經濟、貿易和投資合作,促進科技、創新、教育培訓合作取得突破。 另一方面,范明正希望推動應對氣候變遷、綠色成長及再生能源發展,還有國防安全合作與在多邊論壇相互支持,以及支持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和東南亞國家協會在南海問題的立場、原則與核心作用等。 南海數天前剛傳出最新一起涉及中國大陸船隻的衝突事件,美越警告,切勿在爭議南海發動「威脅或動用武力」。拜登和阮富仲表示,這條戰略水道出現的主權聲索衝突,必須根據國際規範來解決。 拜登和阮富仲在聯合聲明中表示,兩國領導人「強調他們堅定不移地支持依國際法來和平解決爭端,不使用威脅也不動用武力」。兩人並呼籲「南海的航行和飛越自由,以及暢通無阻的合法商貿行為」。

Read More

水情穩定 嘉南灌區明年大區輪作取消

立委賴惠員(左三)邀農業部長陳吉仲(右二)到後壁農會和農民座談,探討農業政策。(賴惠員服務處提供) 記者陳佳伶∕後壁報導 後壁區是台灣最大的稻米產區,明年一期稻作輪值「大區輪作」,政府鼓勵農民休耕,農民反映,當地近三年已有四次休耕,如今水情穩定,希望明年一期作可正常耕作,立委賴惠員十一日邀農業部長陳吉仲南下和農民座談,陳吉仲說會取消嘉南灌區明年大區輪作,配套措施近期會拍板定案。 賴惠員邀陳吉仲到白河、後壁農會等主要稻米產區舉辦農民座談會,針對農業政策,陳吉仲和農民面對面進行討論。 賴惠員說,後壁區是台南最重要的米倉,也可說是台灣最大的稻米產區,連續幾年台南因大旱宣布停灌,雖有停灌補助,但停灌代表整個稻米產業鏈,包含代耕業者、農藥資材行都面臨危機,明年一期稻作又輪到台南大區輪作,近期水情穩定,接獲不少農民陳情,希望能取消大區輪作,讓農民重拾工作權,可以如期種稻。 會中,也有人建議不只明年取消嘉南灌區的大區輪作,應直接廢除大區輪作制度,回到從前,有水的話水庫就放水,沒水的話的水庫就不放水,農民都能共體時艱。 陳吉仲則表示,只要水庫的水量足夠灌溉,確定取消嘉南灌區明年大區輪作,配套措施近期會拍板定案,至於大區輪作政策是否廢除,農業部會再進行評估。

Read More

山東艦東行進西太航訓 距鵝鑾鼻僅60海浬

中共航艦山東號編隊位於鵝鑾鼻東南六十浬朝東航行,進入西太平洋航訓。(國防部提供)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根據國防部即時監控情資,共機十至十一日清晨有十一架次逾越海峽中線及侵擾西南空域;其中殲十六戰機沿中線以東持續向南,再折返向北飛行。學者分析,中共此舉是挑釁與施壓,並針對美加軍艦通過台海的「政治示威」。 國防部表示,自上午五時四十分起,陸續偵獲中共殲十六、蘇愷三十、空警五百及無人機等各型機計十三架次出海活動,其中十一架次逾越中線並侵擾西南空域;其中,殲十六戰機沿中線以東持續向南,再折返向北飛行。中共山東號航空母艦編隊,目前則位於鵝鑾鼻東南六十浬朝東航行,進入西太平洋航訓。 相較過往共機逾越海峽中線後即折返,但近期共機越中線後仍持續深入周邊空域,甚至在中線以東飛航時間拉長。國策會副研究員揭仲分析,台海中線為默契線,因此「逾越中線」在軍事上並無特別意義,中共此舉想展現的是挑釁與施壓,也可能是針對美國、加拿大軍艦九日通過台灣海峽的「政治示威」。

Read More

日第二波核汙水月底排海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排放核汙水入海相關作業十一日結束,驗證完首波排海結果後,計劃月底至十月上旬開始排放第二波核汙水。 東電於八月二十四日至九月十日將福島第一核電廠約七千八百噸的首波核汙水排放入海,十一日上午開始清洗連結貯存槽與排放設備管線中殘餘的核汙水,相關行動已經完成,代表首批排海作業結束。 東電接下來將花費約三週時間檢查排放設備,以及驗證首波核汙水排海結果等,計劃將於月底至十月上旬開始排放第二波核汙水入海。 首波核汙水開始排入海後,日本政府和東電等持續監測附近海域海水及水產品的放射性物質氚等含量。根據監測結果,幾乎所有檢測值都低於可檢出的極限值。 東電預定在明年三月底前分四次排放核汙水,相當約三十座貯存槽共三萬一千二百噸,占總貯存總量百分之二點三。

Read More

日兩棲部隊參與美印奪島軍演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陸上自衛隊的水陸兩棲部隊「水陸機動團」,今年首次參加美國印尼的年度聯合軍演「超級嘉魯達之盾」,並於十日在印尼的東爪哇省參與奪回島嶼的演習。 日本去年曾參加「超級嘉魯達之盾」年度演習,今年再度派員參與;其中,陸上自衛隊派出約二百八十人參加。 在十日的奪島演習中,原本裝載在美軍船塢登陸艦綠灣號的氣墊登陸艇跟隨著印尼官兵等登陸。美軍以及被視為日本版陸戰隊的陸上自衛隊水陸機動團隊等,手持步槍及迫擊砲等,紛紛跳下登陸艇抵達海岸之後隨著印尼官兵等前進,奪回假想目標區域。 水陸機動團連隊長西田喜一在奪回島嶼的演習結束後,說明多國演習的重要性,並表示「不僅是日美,各國感受到印度太平洋地區嚴峻的安保環境」。

Read More

摩洛哥震災 外國搜救隊馳援

摩洛哥強震至少已二千四百七十六人罹難,政府尋求外援。(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摩洛哥內政部十一日表示,國內強震造成的死亡人數已攀升至二千四百九十七人,迄今導致二千四百七十六人受傷。搜救工作在更多外國人士協助下持續進行。 摩洛哥政府強震後求援,「現階段」對西班牙、英國、卡達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所提「派遣搜救團隊」的提議予以積極回應。包括法國在內的其他國家也已表達願意協助。 這起摩洛哥歷來最強烈地震襲擊旅運樞紐馬拉喀什西南方七十二公里處,導致阿特拉斯山脈山區整片村落地區遭到消滅。飽受創傷的當地居民十一日又遭遇一起規模四點五的餘震。 距馬拉喀什六十公里的山地村落塔菲加特幾乎遭到摧毀,沒倒的建物少之又少。民間救援人員和摩洛哥武裝部隊成員在瓦礫堆中搜尋生還者和罹難者遺體。 六十二歲災民班布里柯失去十八名親人,一名兄弟的遺體還沒有被挖出。她說:「每一個人都不在了,我好心碎、悲痛至極。希望他們儘快找到他,讓我可以平靜地服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