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餵飼最佳離胺酸濃度飼料豬隻十二週齡外觀。(畜試所提供)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畜牧場的小豬離乳後生長效率不佳一直是國內養豬業者面臨的問題,農業部畜產試驗所養豬研究團隊成功開發離乳仔豬最適能量濃度與離胺酸濃度飼料配方,可提供豬寶寶足量的蛋白質與胺基酸等營養成分,有助於解決離乳仔豬的生長效率問題,有效提升育成率。
畜試所所長黃振芳指出,仔豬離乳後,面對環境和飲食習慣的轉變,對仔豬的生長和健康都會造成影響,適當的飼料配方能夠幫助仔豬適應離乳後的環境變化,提升其育成率及生長效率。
畜試所養豬團隊研究結果顯示當飼料代謝在三三00至三四00千卡∕公斤時,豬寶寶可由飼料獲得足夠能量,並有較佳的生長性能及較低的生產成本。同時當飼料中離胺酸濃度達百分之一點五0時,可提供豬寶寶足量的蛋白質與胺基酸等營養,使十二週齡平均體重達三十九點八四公斤,比一般仔豬平均體重多四到六公斤。
我國養豬產業所用飼料大多數以玉米及大豆粕為主成分進行配製,這種配方容易導致豬隻缺乏離胺酸等重要營養素。畜試所養豬研究團隊精進飼料配方,以最佳能量濃度或離胺酸濃度飼料配方,有效提供豬寶寶足量的能量、蛋白質與胺基酸等營養成分,有助於提升仔豬的育成率及生長效率,這對於養豬農友是重要的好消息。
畜試所指出,這項研究成果為國內養豬產業面臨的問題提供了有力的解決方案,對於豬隻的生長及健康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