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校駕帆船接力環島 出航

總統賴清德在環島帆船隊出發前和岳明國小選手合照,並擊掌加油。(記者張正量攝)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蘇澳岳明國中小師生串聯三十六校、四百多名師生,以接力駕駛二艘帆船方式,五日啟航,進行二十八天的環島計畫。開航典禮一大早,總統賴清德特別到蘇澳港為學生加油打氣,總統除了敲鑼和擊掌為學生們祝福外,也表示我很喜歡海洋,並表示我們是海洋國家,要用海洋豐富國人生活。 賴清德一上台就開心的表示,他是收岳明國中小的邀請卡,上面問總統你喜歡海洋嗎,賴總統在台上堅定的回答「是的,我很喜歡海洋,跟你們一樣!」。賴清德指出,岳明國中小今年串聯全國三十六校、四百多名師生,要在二十八天內航行一千九百三十九公里,這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 總統賴清德為岳明國中小帆船環島啟航敲鑼祝福。(記者張正量攝) 岳明國中小的航行計畫,除了讓學生了解海洋外,也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自信心,更不單純僅繞台灣而已,同時會對海漂垃圾及水質進行檢測,是對這片海域的總體檢,結合海洋公民及科技,因此不僅要支持岳明國中小,也要鼓勵其他學校參考學習,一起透過海洋教育立足台灣、布局全球。賴清德表示,我們是海洋的孩子,每個人身上都有海洋的DNA,他會完成他就職時的三大重點其中之一「競逐太空、探索海洋」用海洋豐富國人生活。 蘇澳港舉行啟航典禮,在選手宣誓後由小帆手吹響海螺後升帆出航,將以逆時針方向停泊頭城、基隆等二十個港口,預定航行第十七天、七月二十一日,停泊海洋委員會旁的高雄港嘉信二十二號碼頭,舉辦「航海師生接待茶會」,八月一日就會回到蘇澳港。

Read More

高雄產訓合作訓練班 結訓

高雄一百卅一位產訓合作訓練班學員結訓。(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市勞工局產訓合作訓練班五日舉行結訓典禮,一百卅一位學員順利學成結訓,更有學員透過勞工局安排的實習與媒合機制,獲得企業聘僱邀約,結訓後將立即就業,接軌職涯新旅程。 勞工局表示,產訓合作訓練班結合優良的師資、場域、實作、實習、考照、媒合與輔導的機制,讓學員從無到有,獲取所需的就業職能與技術,除了可以立即成為產業的生力軍,也可持續專研精進,一圓創業開店的夢想,在業界發光發熱。 食品烘焙班結訓學員慧婷,原為職業軍人,因曾品嘗同事自製的美味手作蛋糕,讓自己對烘焙學習的動機;水電配線裝修班學員詠昇分享,水電工作不僅需要豐富的理論知識,還需要靈活的應變能力和團隊合作的精神。 勞工局局長江建興表示,產訓班除規劃課堂上課培訓,亦提供考照輔導與業界實習及媒合的服務,許多學員取得證照,證照就是安全及技術的保證,提醒學員在未來的職場中,一定要遵守注意職場安全,也要積極面對挑戰。

Read More

從具象到抽象 林金田藝往情深

前文化部次長林金田退休後潛心創作,推出「抱璞守真.悅藝韶華」展。(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畫家林金田即日起於台南文化中心文物陳列館一樓推出「抱璞守真.悅藝韶華」林金田由具象蛻變到抽象創作邀請展。林金田非科班出身,然從小就展現藝術天分,退休後潛心創作,更從具象、半具象,甚至往抽象創作,從展出的六十餘幅作品,可一窺其創作歷程。 出身南投草屯的林金田,父親是有「台灣吊橋大王」之稱的林枝木,從小跟著父親穿梭山林溪谷,自然風光,觸動其藝術心靈,提筆作畫,屢獲獎項肯定,不過家人希望他能擁有穩定工作,因而進入公職服務,然和藝術還是無法脫勾,林金田歷任國史館台灣文獻館館長、文建會副主委及文化部政務次長等,就在所有人認為他有機會更上一層樓時,他卻毅然急流勇退,選擇退休,長官詢問原委,林金田的答案,竟然是想全心投入藝術創作,舉辦畫展。 配合台南400,林金田獲市府邀請舉辦畫展,他特地多次至台南,彩繪台南的古蹟、民俗,以其擅長的印象派光影技法,讓台南的古蹟更添光輝;林金田也勇於創作,具象技巧爐火純青後,他再嘗試抽象創作,寫實中兼具寫意,有的畫作中西合璧,甚至可看出水墨技法在其中。 為何會想投入抽象創作?林金田說,具象可看出基礎彩繪實力,然抽象則可表意,如疫情時,他聯想到黑死病,選戰正夯時,他關心時局,以藍綠兩色參雜,構圖布局,希望觀眾從畫中,有所體悟。展期至十四日,歡迎喜好藝文者前來欣賞,了解藝術家創作下的璀璨世界。

Read More

陳其邁與模範畢業生合影

六龜高中謝弘亦同學喜愛健身,帶著啞鈴與市長陳其邁合影。(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為減輕親師生奔波的負擔,高雄市教育局特別安排一一二學年度模範生及市長獎畢業生合影活動在全市分區五場舉辦,五日首場在美濃國中舉行,學生與親友們熱情參與,有學生身著原住民、客家服飾與市長合影,展現地方特色;也有抱著自己的愛犬入鏡分享喜悅。 昨天旗美地區的活動中,六龜高中謝弘亦同學來自桃源區原住民家庭,高二時母親驟然過世,身為長子一肩擔起責任分擔父親辛勞,課餘假日打工補貼家計,原本不參加合影,梁華蓁校長知道後與店家溝通,讓謝弘亦可參加合影不扣薪水,因為熱愛健身,他特別攜帶啞鈴與市長一起拍照,未來將就讀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持續努力發光發熱。 旗山國小張煊翊同學帶著柴犬「貝果」與市長陳其邁合影,一起分享她的榮耀。 (記者王正平攝) 那瑪夏區民生國小市長獎代表盧忻慈同學來自原住民偏鄉家庭,雖父親罹病,但她在家庭事務與課業學習上都盡心盡力去完成,各方面的學習都勇於去挑戰,也積極參與代表學校參加各項競賽,為學校爭取最佳榮譽,在學校榮獲全校模範生殊榮。 甲仙國小市長獎馬柏璇同學,是台美混血兒並有客家血統,本次與市長合影穿著學校自製的多元文化族服,同時展示自己的繪本創作,希望幫助家鄉推廣甲仙在地文化和特色,讓更多人認識甲仙的美好。 旗尾國小市長獎暨模範生代表林宇衡是一個熱愛運動,喜歡團隊合作的孩子,在學校擔任資源回收室的志工,平日樂於助人與分享,與同儕的互動良好。 旗山國小張煊翊同學,帶著她的柴犬「貝果」與市長合影,她說「貝果」陪伴她一年多,也陪著他讀書,見證他一路用功讀書拿到市長獎。

Read More

崑大打造台南未來市 進軍東京元宇宙展

台南市政府與崑大合作透過創新5G技術,打造「台南未來市」,進軍日本東京元宇宙展,向全球展示台南未來市的創新實力和發展成就。 (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市政府與崑山科大合作透過創新5G技術打造「台南未來市」,並由打造之國際大廠XRSPACE參加東京元宇宙展,展示XR領域創新技術及台南未來市5G技術,讓民眾創建個人虛擬角色進入虛擬空間、提供嶄新觀光工廠體驗及互動功能。 台南市政府在數發部數位產業署「地方文化特色整合5G應用與落地計畫」的支持下,以「DIGI TAINAN」為概念與崑大合作,透過創新5G技術由XRSPACE打造「台南未來市」,並進軍Metaverse Expo Tokyo日本東京元宇宙展。 文化局表示,東京元宇宙展為亞洲第二、日本最大的XR to B/to C 貿易展,匯聚各種Metaverse/XR相關服務和技術的盛會。透過國際展示台南未來市最新的5G技術成果和XR應用方案,加深與國際同行的合作與交流。 崑大表示,此次「台南未來市」元宇宙,融合3D虛擬空間與5G技術,提供自由外型選擇,實現真實數位互動。透過5G即時分享高畫質影像與清晰語音,實現異地同步參與,提供沉浸式的互動體驗。參觀者可以在虛擬空間中探索台南特色觀光工廠,體驗台南的文化和創新,享受虛擬市政廳的各種服務和活動。

Read More

南應大琉學日記 國小30小時課程獲肯定

南應大USR志在琉鄉計畫,輔導琉學日記學生團隊創作海洋生態與環境保育等系列相關教具與教材,並作為琉球的國小校定課程教材。 (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長期深耕於小琉球,關注在地文化、環境與教育發展,該校USR「志在琉鄉」計畫輔導學生團隊「琉學日記」,創作一系列相關教具與教材,並在琉球國小實地執行卅小時課程,成果豐碩、廣受肯定。 南應大視覺傳達設計系學生高慧君、吳姍霓、巫懿旻、胡淨慧、黃品甄、毛萱儒、劉庭安,藉著對環境與教育的熱誠,在老師王聖文指導下組成「琉學日記」團隊。團隊組長劉庭安表示,這一年多來深入了解小琉球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育及當地文化,對小琉球已有深刻感情。琉學日記團隊利用一年時間完成關於當地海洋生態與環境保育教材,作為琉球國小的校定課程教材;另也與琉球國中合作製作「琉球大富翁」桌遊教具,藉由遊玩過程認識家鄉及了解環境保育相關知識。團隊亦與當地生態導覽協會合作繪製潮間帶生物卡牌,並導入AR擴增實境功能,讓民眾透過手機即能輕鬆認識小琉球常見潮間帶生物,並減少生物棲地的破壞與踩踏。 計畫主持人李政達指出,USR團隊將持續深耕琉鄉,並預計將琉學日記團隊的教具成果發送至琉球五校,為小琉球的環保與人文教育盡一分心力。

Read More

透.南城看台南400城市發展

「透.南城-城市穿行四百年」城市展開展,以數位科技、藝術為展示媒介,透過美學角度,讓民眾了解400年來台南城市空間發展。(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透.南城-城市穿行四百年」城市展五日正式開展,以數位科技、藝術為展示媒介,透過美學角度,讓民眾了解四百年來台南城市空間發展,探討城市治理下的生活風貌。副市長葉澤山表示,透過從古至今,讓民眾看見新舊融合的老靈魂新城市的創新與進步,從401年開始,共同為大台南建構下一個百年基礎大業。 展覽以AI科技重現四百年前風貌,再以數位智慧科技,呈現今日的城市治理,所有人共同啟動光柱,開啟台南AI智慧城市世代的開始。 「透.南城-城市穿行四百年」城市展正式開展,以數位科技、藝術為展示媒介,透過美學角度,讓民眾了解四百年來台南城市空間發展。(記者林雪娟攝) 葉澤山表示,透過展覽,看見台南的不一樣,台南將成為台灣AI發展重鎮,各項發展,讓台南展現台灣新門戶氣象,更應從401年後看起,為大台南建構下一個百年基礎大業。 都發局長徐中強表示,透過都計,以三維空間概念,解決城市發展問題和滿足民眾生活需求,經由新舊空間共融共存,延續台南價值,看見台南都計新里程碑,看見老城新活力。展品描述台南400年以來區域,還有當時民眾生活,日本時代,台南擁有馬桶和洗手台,再以科技、燈光展現台南山林。 交通局也以兩台電動公車,改裝成公車行動展兼展覽接駁車,以「台南的情感線」為城市主題,讓遊客在公車上,體驗屬於台南人生活味,並首創以全彩電子紙,在車內顯示沿途景點及公車乘車資訊。 台南400城市展為都發局結合交通、水利、工務、地政及觀旅局等六個局處的串連展覽,大台南智慧交通中心限定開放參觀智慧交控中心、安平再生水廠環教中心展出「水的400種形狀」,都發局街道美術館新作品將登場,都可免費搭乘接駁公車,進行台南一日遊。 葉澤山強調,市府團隊會以更寬廣格局,打造有在地特色的永續及宜居城市,讓台南不只是台南,更是國際的台南。活動詳洽官網。

Read More

助學義起來夏令營 教30孩童自學

百世教育基金會與永康橋小、東橋里合作開辦「助學義起來」暑期夏令營,並表揚各組優秀學童。(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百世教育基金會與永康區大橋國小、東橋里合作,開辦「助學義起來」暑期夏令營活動,設計自學、經典故事、手作等課程,參與的卅位學童五天來在大專校院學生志工等輔導協助教學下,透過遊戲、桌遊等,培養數學運算等能力,養成自學習慣。 教育是給孩子「釣魚」的能力,而不是給孩子「魚」。主動學習是孩子競爭力未來的核心能力之一,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與能力,是幫助孩子擁有「釣魚」能力最重要的指標之一,網路上免費自學資源隨手可得,但缺少輔導及陪伴難以達到學習成效。百世基金會與橋小、東橋里合作舉辦五天的暑期助學義起來方案,運用教材的特色,及輔導模式和獎勵機制,希望培養學童運算思維、數學運算、邏輯推理等能力,幫助學童養成自學習慣。 在橋小進行的助學義起來夏令營課程,安排有aniMath自學教室、經典故事教學、手作課,還有各式各樣遊戲,例如培養國學常識的課程,訓練觀察力反應力的遊戲,考驗團隊合作的桌遊,讓小朋友在混齡中共學多元的課程。 營隊志工群陣容強大,包括嘉義大學等大專院校學生志工、百世基金志工及學校志工等,用心投入課程的輔導伴學,課程內容多元, 吸引學童們學習興趣,其中第一次接觸有趣的數學闖關小朋友,更是欲罷不能。 百世教育基金會感謝大橋國小校長賴銘傳、永康東橋里長王怡舜的全力支持,讓活動課程內容精彩,寓教於樂,五天的課程下來,小朋友們「做中學、「學中做」,個個收穫滿滿。

Read More

原原不止400年─原住民族群文化展登場

配合臺南400,臺南地區原住民族群的文化展「原原不止400年」。   (臺南市政府提供) 臺南市政府於今年「臺南400」系列活動中,特別規劃一場臺南地區原住民族群的文化展「原原不止400年」。此次文化展正於佳里區蕭壠文化園區開幕展出,主題以臺南地區的西拉雅族、大武壠族及洪雅族的歷史文化為主,探討臺南地區原住民族群文化歷史的溯源行動,發掘過去尚未被看到、甚至消失的臺灣歷史,以了解今昔族群社會及文化變遷情形,呈現族群文化與生活圖景。 展覽分為「族群歷史」、「族群文化」、「族群復名復權」三大主題,闡述史前時代、歷史時期的族群發展與族群的傳統文化以及臺南地區原住民展開文化復振與身分訴求的復名復權運動,展現臺南地區原住民在臺南歷史脈絡下的定位與發展。 展覽突破以往框架,透過田野調查研究、工作坊、族親與專家學者座談會等多元方式,以族人參與對話、參與製作方式,進行策展籌備工作,分別推出「臺南原住民餐桌」、「臺南原住民傳統信仰與建築」等單元主題,帶領觀眾看見早期先民的生活智慧與信仰文化,讓展覽籌劃更加到位。 臺南市政府原民會也預告,接下來七至十二月還有巡迴行動展、文化專題講座、走讀導覽等原住民系列展演,讓大家進一步了解臺南這片土地的歷史。想了解「原原不止400年」展覽詳情,可至「臺南400」官網或「臺南市西拉雅文化會館」臉書粉絲頁查詢。 (臺南市政府廣告)

Read More

高市香瓜西瓜農損 可申請救助

高雄市種植的西瓜、香瓜因五、六月豪雨遭受水傷。(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高雄市農業局表示,今年已屆收穫的香瓜、西瓜因五、六月豪受損嚴重,經各公所通報農損,農業局成功爭取農產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六日起至十五日受理農民申報。 農業局長張清榮說,阿蓮區、楠梓區種植香瓜或在阿蓮區、路竹區、燕巢區、橋頭區、楠梓區種植西瓜且受災損失達二成以上的農友,可先利用「農產業天然災害現地照相APP」拍照,並務必於七月十五日前(假日照常受理申請),持身分證、印章、農會存款簿及土地所有權狀或土地使用同意書等文件,儘速向土地所在區公所申辦現金救助。 張清榮說,香瓜每公頃救助八萬元、西瓜每公頃六點二萬元,農業局也會全力協助加速勘災與現金救助發放,農友復耕若需低利貸款,亦可洽當地農會辦理。 農業局說明,因氣候不穩,造成農損,農業局已積極爭取十三項救助,包含全市蜂群、玉荷包、黑葉荔枝、龍眼、青梅、改良種芒果,以及水蜜桃(那瑪夏區)、土芒果(茂林區)、茶(那瑪夏及桃、源)、李(桃源區)、香瓜(岡山、橋頭、路竹、阿蓮、楠梓區)、西瓜(岡山、路竹、阿蓮、燕巢、橋頭、楠梓區)及農業設施(杉林、旗山及燕巢區),協助農民減輕損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