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悠遊台六黃金線計畫上路

公館鄉公所二十六日在縣府大廳召開「悠遊台六黃金線計畫」計畫說明會,並敲鑼宣告啟動。(記者謝國金攝)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省道台六線貫穿苗栗縣公館鄉,公館鄉公所二十六日在縣府大廳召開「悠遊台六黃金線計畫」計畫說明會和敲鑼啟動儀式,循序推動短、中、長程目標,由公所整合領軍建立異業結盟,並兼顧傳統與創新,期活絡觀光產業、帶動經濟繁榮發展,再創台六線榮景。 二十六日上午由縣長鍾東錦與鄉長何在鑫偕同女星林芷芸、各級民代和業者代表,以敲響銅鑼宣告該項計畫全面啟動。相關系列活動將從八月起陸續展開,包括好食陶容器研發、旅行社踩線、陶農市集、農村特色技藝競賽等。

Read More

林鐵維修員慘遭巨石砸死

阿里山林鐵維修員冒雨搶修,下山時慘遭巨石重砸死亡。(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嘉義阿里山一名何姓火車維修員二十六日上山完成林鐵維修任務,下午開車下山途中於台十八線六十九點六K處遭到巨大落石砸中,小客車遭巨石擊中,車輛翻覆、車頂嚴重凹陷,車體被重砸後呈現V型又翻覆,何男也因此受困車內,警消獲報到場後發現何男被巨石壓住,僅有一隻腳外露,經緊急救出後已經沒有生命跡象,後續由救護車送往醫院搶救。 據了解,何姓男子負責維修林鐵列車工作,雖然林鐵全線停駛,但他仍在奮起湖車庫留守,因家中有事請假下山,未料何遲遲未到家,家屬撥打電話始終聯繫不上,因此報案求助,警方沿台十八線上山查看,才發現何男座車遭落石砸中,並於下午依時許通報警消到場搶救;惟山區路況不佳,救護人員直到下午二時許才接觸到傷者,待協助何男脫困後,已經沒有生命跡象,後續送往聖馬爾定醫院搶救。 對此一不幸意外,林鐵及文資處副處長周恆凱表示,遭巨石壓住的車輛駕駛確實是林鐵同仁,擔任班長負責維修林鐵列車,平時工作認真,颱風天仍盡職上山在奮起湖車庫留守,不料回家途中發生意外,現在已派員到場協助救援,並安撫家屬情緒,後續將持續提供協助。

Read More

日富谷市中學訪桃園有得中小學

日本富谷市中學一行三十八人,二十六日到桃園市有得雙語中小學參訪。(記者陳華興攝)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日本富谷市中學一行三十八人,二十六日到桃園市有得雙語中小學參訪,有得董事長謝文卿與校長劉安國熱烈迎並款待,同時安排兩校師生以英語模式互動。謝文卿表示,非常歡迎遠到而來的日本同學們,希望日本同學在台灣短短三天內,能認識台灣並遍嘗台灣夜市的小吃,希望藉由此次參訪更加深台日兩國的認識與交流。 校長劉安國致詞指出,桃園市有得雙語中小學自二零一七年開始,便與富谷市保持著密切的交流。八年的時間,當年交流的學生如今也即將大學畢業。有得畢業校友回饋當年的交流經歷對日本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更啟發了對日本文化的深度探索,每每前往日本各地城市,所感受的不再只是旅遊表象,而是更深層的文化體驗以及內心成長。 富谷市教育長及川芳彥(右)致贈感謝狀 有得雙語中小學董事長謝文卿(左)。(記者陳華興攝) 富谷市教育長及川芳彥致致詞指出,台灣是一個充滿「人情味」 的地方,日本在三一一地震時,台灣展現出的愛心,至今日本都記得,所以當台灣花蓮地震之際,富谷市也立刻啟動捐助行動,將捐款交付給紅十字會再轉給台灣政府,展現雙方友好的情誼。另外由於AI和世界化的浪潮,中學生們應該走出國界,認識不同的區域文化,其是與日本友好的台灣,感謝有得雙語中小學謝董事長、劉校長熱情的招待,此行程更加深了台日間文化的交流,更是台日友好及國民外交的延伸與展現。 交流會中展現雙方熱情,有得用舞蹈與歌聲為台灣加油。(記者陳華興攝) 交流會中展現雙方熱情,有得用舞蹈與歌聲為台灣加油,有得雙語中小學安排多樣課程以STEAM概念規劃,讓學生們從各領域由小組交流激盪出不一樣的學習經驗。課後將由接待家庭陪伴富谷市學生一起深入體驗台灣飲食文化。透過一次次的交流活動,台灣有得雙語中小學與富谷市彼此之間的情誼持續加深,期待雙方再次互訪。

Read More

糞便潛血陽性 腸鏡切瘜肉阻癌變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六十一歲陳先生在住家旁診所領取採便管做糞便潛血檢查,檢查結果為陽性,進一步到大醫院接受大腸鏡檢查,由醫師將大腸內的瘜肉切除,經病理診斷結果為癌變風險高的「大腸腺性瘜肉」,幸好及早發現並切除病灶,才能夠順利阻斷癌症的發生。 台南市衛生局說,腸道內如果有瘜肉或腫瘤,經過糞便摩擦,血液可能因而附著在糞便表面排出,目前政府補助的糞便潛血檢查,目的就是要檢查糞便裡是否有肉眼看不出來的血液。接受糞便潛血檢查者飲食、服藥不需受限制,但須避開經期、血尿、便秘或痔瘡出血及腹瀉情形,即可留檢體送驗。 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統計,糞便潛血檢查異常者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約每二人就發現一人大腸瘜肉(50%的機率),每廿人就會發現一人確診大腸癌;由此可知,只要任何一次糞便有潛血反應時,都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切勿心存僥倖想再驗一次糞便,或自認為痔瘡逃避大腸鏡檢查,這樣可能讓自己錯失早期發現病灶的機會。 國民健康署運用菸捐補助高危險族群五十至七十四歲,每二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符合篩檢資格的民眾可攜帶健保卡,定期至鄰近的醫療院所領取採便管,經檢查有潛血反應者務必盡早安排大腸鏡檢查,才能不錯過黃金治療期。

Read More

收1500違規清垃圾 清潔員起訴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台北市環保局萬華區清潔隊員陳姓員工涉嫌在去年三月收受某醫療診所負責人林姓男子一千五百元,未使用垃圾專用袋幫診所清垃圾,台北地檢署二十六日依貪汙治罪條例行賄及收賄罪起訴二人。 檢方起訴書指出,陳姓隊員自九十七年一月起在萬華區清潔隊昆明分隊任職,負責一般廢棄物及資源回收的清運與處理。去年三月十三日,林姓診所負責人將未使用專用垃圾袋的垃圾堆放於人行道上,陳男在執行清除路霸作業時,發現該診所存在違規垃圾。 檢方表示,陳男當時告知林男必須自行清運這些未用專用垃圾袋的垃圾。隨後,林男當場從口袋中取出一千五百元現金,企圖賄賂陳男以違法協助清運垃圾。雖然陳男最初拒絕接受賄款,但最終在林男的請託下收下了這筆金額,並在稍後回到現場協助清理垃圾。 台北地檢署指出,依據貪汙治罪條例,陳男的行為已構成公務員違背職務行為及收受賄賂罪。檢察官表示,鑑於陳男已自白認罪並返還賄款,且涉案金額未超過五萬元,將請求從輕處罰。

Read More

資策會舉辦「GAI觸動的數位轉型未來論壇」期盼引領台灣下一個黃金時代

資策會舉辦「GAI觸動的數位轉型未來論壇」。(資策會提供)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資策會今(26)日舉辦「GAI觸動的數位轉型未來論壇」,此次論壇聚焦在軟體驅動的數位轉型、銀髮運動與健康促進、居家能源數據應用、智慧城市數位治理、AI未來的人力需求等趨勢及經驗分享,都是未來政府發展的重點方向。在IT革命2.0來臨之際,期盼引領產業界迎戰新時代的產業革命。 資策會歡慶45週年舉辦相關論壇活動,此活動由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主辦、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DTA)協辦,特邀請數位發展部部長黃彥男、DTA理事長陳正然、資策會執行長卓政宏、副執行長楊仁達、數轉院院長林玉凡、各大公協會代表等貴賓,共逾200人參加,場面相當熱絡。 數位發展部部長黃彥男在致詞時表示, AI可協助很多工作在預測更為準確,因此利用生成式AI促進數位轉型,是未來必須要追求的技術。由於人工智慧科技正以前所未見的速度普及到各行各業,也帶動全球產業全面轉型升級,今日的案例分享可見在銀髮族健康照護、智慧城市的治理等已經有相當多的啟發與應用。 此外,數位發展部也將從新創、輔導到投資等方面三管齊下,以引動數位經濟產業的產值快速成長,預計在2026年將可突破兆元規模。數發部將從「建構強健AI生態系」、「充實AI人才」、「推動產業AI化」等三方面強化政策資源的投入,助攻臺灣的技術與資訊服務業者,希望加速我國各行各業普及應用AI技術,進而促進產業數位升級。 資策會執行長卓政宏表示,今年是資策會成立45週年,面對不同的時代,每個產業都有不同的挑戰與衝擊。今日分享的講者都是從需求方角度出發,在數位轉型價值創造的領路企業,他也期盼未來能透過數轉院與各行各業共同編寫以數位科技帶動產業轉型的典範個案。 卓政宏進一步表示,根據調查顯示,由於對新科技的掌握不足,企業有重度的焦慮,因此近年來,資策會的任務從政府前瞻智庫轉變為「第三方服務」角色,協助產業生態進行數位轉型。「數位轉型,價值先行」,企業為了讓數位轉型順利進行,必須培育足夠的人才,這不僅關乎企業短期競爭力,也影響長期永續發展的能力。 DTA理事長陳正然以《軟體驅動產業革命–數位轉型新契機》為主題進行演說時提到,未來經濟就是數位經濟,生成式AI正驅動新一波產業革命,由AI所帶動的數位轉型風潮也將滲透到不同屬性的垂直應用。他也提到數位與綠色雙軌轉型是大趨勢,使組織更具競爭力與永續力。因此,此波由軟體驅動的數位轉型,對政府來說,數位經濟時代的公共建設不是硬體,而是軟體;對企業而言,是危機也是契機,任何行業都無法置身事外,必須善用數位科技來解決問題、創造新價值。 資策會數轉院院長林玉凡則分享《用AI快研究–從需求看未來城市生活新樣貌》主題,她表示,環境正在急遽改變,超高齡社會以及氣候變遷、能源與居住都面臨挑戰,然而隨著AI/GAI的進步速度,過去5年的進化程度遠超過以往20年的總和,因此資策會自主投資因應 未來生活實驗室,成為創新產品服務面對使用者的第一站,也是推出市場前的最後一哩。結合未來思維(Future Thinking)的方法架構與大型語言模型(LLM)的分析協作,可以快速掌握未來新興議題趨勢,同時描繪未來城市生活,包括健康、能源、育樂、交通、職場等新樣貌,持續驅動產品、服務及商業模式的創新,才能回應消費者需求,永續發展。 此外,為進一步深入探討GAI在生活各領域的智慧應用,包括夏姿運動事業總經理何智群、信義開發副總經理李建坤、卡米爾創辦人邱泊寰等3位產業代表,分別就高齡健促、居家能源與城市治理三大主題,說明數位科技在其產業領域的推動與創新。緊接著,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董事長詹婷怡以《創新賦能-從AI發展趨勢看未來人才需求》為題分享時談到,「轉型的不是技術,而是思維。」面對科技的加速進展與產業的數位轉型,智慧人才板塊正加速移動,組織需加倍致力於生成式AI的轉型,企業與人才都應該正視這個問題,找到新的發展路線。 論壇最後,以「GAI賦能,創新前行」為題,由何智群、李建坤、邱泊寰、詹婷怡進行對談,4人先從企業引進科技推動轉型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挑戰提出看法,同時分享自身領域的轉型經驗,深入探討企業應如何運用GAI科技,給予其他想要轉型的企業一條最佳引導路線。

Read More

5招安心睡 確保嬰幼兒睡眠安全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南市衛生局說,最新研究提醒嬰幼兒在睡眠中遭遇意外的風險,不容疏忽,兒童睡眠安全問題引起家長廣泛關注,許多家中長輩和父母認為讓嬰兒趴睡不僅能讓孩子睡得更安穩,還能讓頭型變得更好看,然而此觀念可能會增加孩子在睡眠中面臨的風險。 衛生局提出五招讓嬰幼兒安心睡的撇步,包括一,不趴睡:讓孩子仰睡是防止突發嬰兒死亡綜合症的關鍵措施,顯著降低嬰兒猝死症風險。二,不用枕:避免使用枕頭,可以減少窒息的風險。三,不同床:嬰兒應單獨睡在嬰兒床中,避免與成人同睡,以減少壓傷和窒息的風險。四,不悶熱:保持室內溫度在廿至廿二℃之間,避免過熱。五,不鬆軟:使用平坦、堅固的床墊,避免柔軟表面,以防止嬰兒陷入和窒息。 衛生局說,父母和照護者應採取一系列措施,確保孩子在睡眠中的安全,包括選擇符合安全標準的嬰兒床並確保床墊與床架嚴密貼合,以防止孩子被卡住或陷入床墊,床內避免放置過多的物品,如枕頭、毛絨玩具和厚重的被褥,這些都可能增加窒息的風險。

Read More

林園沙灘發現福順號船長遺體

「福順號」貨輪船長被發現陳屍在林園進發宮前沙灘。(記者吳門鍵翻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坦尚尼亞籍「福順號」貨輪因凱米颱風來襲在高雄港附近沉沒,船上有九名緬甸籍船員落海失蹤,目前尋獲四位生還者,二十六日在林園進發宮前沙灘發現一具屍體,經確認為船長,已報請檢警相驗。尚有四名船員失蹤。 坦尚尼亞籍「福順號」貨輪是在二十五日凌晨五時四十五分於高雄港外海十九浬處傾斜下沉, 林園警分局港埔派出所二十五日下午四時許,有熱心民眾帶著二位外籍人士至派出所報案,警方即與海巡署通報,經比對後確認二位外籍人士為「福順號」貨輪上的大副和廚師,隨後陸續在高雄海邊發現另二名船員,四人只有輕微擦傷無大礙,海巡署推測其他失蹤船員應該也在附近海域,要求加強岸際巡查。

Read More

颱風尾風雨大 台中公車煞車不及連撞3民宅、5乘客輕傷

台中一輛公車二十五日晚行經龍井區中沙路、向上路六段口時,與轎車發生碰撞,公車向前滑行撞擊三戶民宅圍牆與宅內三輛轎車,造成五人受傷。(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凱米颱風快閃離台,但颱風尾仍帶來風雨,台中一輛公車二十五日晚九時多,行經龍井區中沙路、向上路六段口時,與劉男駕駛的轎車發生碰撞,公車向前滑行撞擊三戶民宅圍牆與宅內三輛轎車,造成五人受傷,其中三人送醫,幸公車未載有乘客。 烏日警分局表示,前晚九時二十八分許,五十八歲謝男駕駛台中客運公車沿中沙路由南往北行駛,大雨中遇到四十六歲劉男駕駛自小客車,沿向上路六段快車道往沙鹿方向行駛,由於交叉路口誌受雨勢影響故障,二車碰撞後,公車煞車不及擦撞路邊三戶民宅圍牆。 台中公車煞車不及連撞三民宅與宅內三輛轎車撞壞。(記者陳金龍翻攝) 警方說,公車右側玻璃受民宅鋼架擦撞毀碎,圍牆內停放三輛自小客車也被撞壞,雙方駕駛經實施酒測均無酒駕,謝姓公車駕駛未受傷、車內無乘客,至於劉男一車五人輕微擦挫傷,其中三人送往沙鹿光田醫院檢查治療,無生命危險。

Read More

高雄淹大水 台中支援5部抽水機

盧秀燕說,颱風來,天災大家「同島一命」,必須互相幫忙。(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長盧秀燕二十六日說,二十五日有打電話給高雄市長陳其邁,因為南部的情況非常嚴重,半個城市都淹掉了,問他說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忙,他說會請求支援。 另外,彰化縣二十六日也來請求,我們除了部署以外,也有中型多的備用的,現在沒有派上用場,暫時還不需要用到,中型部署的現在都很正常,這些我們會調度給彰化地區。 盧秀燕表示,她跟陳其邁討論,南部如果水退掉以後,很多民眾會將泡爛的家具物品搬出來,到時候整個街頭可能都是很多的廢棄物,現在的每個縣市能量來講,可能一時清不完,台中市環保局系統,如果有餘裕的時候,可以支援南部清理家園。 盧秀燕指出,南部在淹大水,而且還很嚴重,積水都沒有消散,水利局調派五部大型的抽水機,要去南部救災協助抽水,二十五日晚上已經連夜準備完成,已經出動了。中央及有些縣市也在跟我們商量,希望我們能提供一些支援。 颱風來,天災大家「同島一命」,必須互相幫忙。相較之下,台中災情比其他的縣市算是零星跟輕微,可是別的縣市非常、非常嚴重,我們必須在可能的情況之下,適度伸出援手。 凱米颱風警報解除,協助市民進行市容恢復。(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凱米颱風逐漸遠離,中央氣象署二十六日上午八時三十分解除颱風警報,台中市政府及災害搶修協助單位持續進行各項復原作業,協助市民恢復市容及家戶清潔。市長盧秀燕指示市府各相關單位,建設、水利、民政、交通及環保等持續加速執行復原作業,路面倒塌樹木及障礙物清除、恢復民生供水、供電及交通號誌等。 凱米颱風警報解除,協助市民進行市容恢復。(記者徐義雄攝) 消防局說明,截至二十六日為止,EMIC災害防救資訊系統已受理二三八六件災情,以樹木倒塌案件、廣告物招牌掉落及道路積淹水最主要案件類型。 環保局恢復垃圾車清運,協助市民進行市容恢復及家戶清潔,務必提供市民整潔乾淨的街道。 凱米颱風警報解除,協助市民進行市容恢復。(記者徐義雄攝) 建設局表示,大甲區北堤東路、沙鹿區光華路因短時強降雨積水,接獲通報後進行預防性交維封閉,降雨趨緩後積水自然消退後開放通行。建設局權管十六處車行地下道及五十三處淹水監視點部分,執勤人員徹夜監控,透過智慧型App主動發報水位預警功能強化監控效能,確保地下道不會因淹水而發生人車誤闖情形。 交通號故障路段及自主巡查號誌故障不亮部分,交通局通知廠商進行修復,陸續恢復正常運作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