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關定期辦理私貨及逾期貨通信標售 歡迎各界踴躍投標

(基隆關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基隆關表示,該關定期於每月最後1個星期四辦理私貨及逾期貨標售開標作業,113年下半年開標日為7月25日、8月29日、9月26日、10月31日、11月28日及12月26日,開標日前一週於官網公告最新貨物清單,個人及廠商均可參與競標,歡迎民眾至該關網站(https://keelung.customs.gov.tw)/資訊匯流/標售公告專區,即可瀏覽相關標售規定、貨品明細及押標金額等資訊。有意投標的商民,可於公告時間內申請至貨物存放地點看貨,並至該關3樓法務緝案組繳交押標金後領取投標單,另於開標當日下午1時30分前以限時掛號郵寄寄達該關即可。 基隆關說明,押標金可以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為受款人的臺銀本票、銀行本行支票或銀行保付支票;如押標金總額未達新臺幣5,000元,也可繳納現金。 基隆關進一步表示,該關標售貨品種類豐富,常見標售貨品包含:衣物紡織品、床包、襪子、電動自行車、電動滑板車、螺絲及汽車零件等,基於物盡其用、珍惜資源,並減少貨物銷毀對環境產生的污染,歡迎商民踴躍參與投標。

Read More

澎湖輪接替新臺馬輪蘇花海運備援不中斷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蘇花海運備援不中斷! 交通部航港局宣布協調澎湖輪於7月31日至8月2日,及凱旋一號於7月31日至8月3日接替新臺馬輪投入海運疏運,並安排澎湖輪海運配套措施。 受凱米颱風影響,東部鐵公路運輸仍未全面恢復正常,航港局繼緊急調度新臺馬輪於本(七)月28日至30日投入蘇花海運備援服務後,接續協調澎湖輪於本月31日至8月2日,及凱旋一號於7月31日至8月3日接替新臺馬輪投入蘇花海運運輸。航港局表示,澎湖輪可載運600名旅客、74台小客貨(含重機)、六台大客貨及25台機車;凱旋一號部分則可載運261名旅客,因此,澎湖輪及凱旋一號的投入,將可協助疏運更多的人員及車輛。 航港局指出,新臺馬輪本月29、30日共協助疏運旅客1,975人、車輛209部,已紓緩部分東部運輸壓力。因此,持續協調澎湖輪及凱旋一號接替新臺馬輪加入備援行列。為降低對澎湖輪原訂位旅客之影響,該局已研擬旅客、貨物及車輛替代運送配套措施方案。其中,旅客部分,已協調南海之星2號船舶替航,本月31日至8月2日提供與澎湖輪原預定相同之兩個往返航班;另旅客亦可改搭布袋馬公航線,往返高雄嘉義布袋港間所需車資(高鐵、客運、共乘計程車等)將予以全額補助;車輛部分,原預定本月31日至8月2日有車輛運送需求之民眾,可利用澎湖輪本月30日馬公-高雄航班,或選擇延後至8月3日至8月6日間所增加船班運送;貨物部分,已協調五家貨運公司收貨,可維持貨運物資運送服務,相關訊息均會在交通部航港局官網「蘇花海運備援資訊專區」完整揭露。 航港局說明,有關本月31日至8月3日之疏運航班,訂於每日上午八時至下午六時開放民眾至航港局官方LINE帳號登記,但為加速回應受理結果,僅受理隔日船班之需求登記,請民眾多加留意,至官方LINE登記時,亦請提供姓名、身份證字號、車號、聯絡手機、車輛種類(如大客貨、小客貨或機車)等必要資訊,若已額滿,將給予候補序號。提醒民眾視需求擇一船舶登記(澎湖輪或凱旋1號),另登記日期、船班倘有所異動或取消,亦請於LINE帳號回復,以利有限資源可充分運用,維護旅客搭船權益。航港局並建議,有搭乘時效需求且無攜帶大型行李之旅客,可選搭凱旋1號,航行時間較快;有攜帶大型行李之旅客,則建議選擇澎湖輪。

Read More

財部辦理關務人員考試錄取人員及補訓人員 第1梯次分配選填職缺作業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為辦理113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關務人員考試錄取人員及補訓人員第1梯次分配選填職缺作業,將於今年8月1日前寄發選填志願通知函予各錄取(補訓)人員,本梯次各等級類科分配職缺情形,相關職務問題,請逕洽各該用人機關人事單位瞭解。 本次選填志願係採網路作業方式,期間自本年8月2日(星期五)上午9時起至8月8日(星期四)下午6時止(逾時系統將自動關閉),於上開期間連結「關務特考錄取人員選填志願系統」(https://www.customs.gov.tw/personnel)依選填志願通知函所附密碼登入系統並選填志願,未依上開作業期間及方式辦理選填志願者或未填滿志願排序致無法分配者,視同放棄本次考試錄取(補訓)人員選填志願權利,財政部將依本次選填剩餘結果逕予分配。如有相關職務問題,請逕洽各該用人機關人事單位瞭解。 分配結果預定於本年8月20日(星期二)公告於財政部關務署官網首頁(https://web.customs.gov.tw/)最新消息區,屆時可逕行上網查詢。另本梯次分配人員調訓日期預定為本年9月9日(星期一),調訓通知將於公告分配結果後寄發。 財政部關務署提醒各錄取(補訓)人員於本年8月5日後如未收到選填志願通知函,請撥打(02)25505500轉分機1167洽詢。

Read More

航港局發布高雄-澎湖馬公航線替代運送配套措施方案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因應凱米颱風影響東部交通運輸,澎湖輪支援蘇花航線,交通部航港局發布原高雄-澎湖馬公航線替代運送配套措施方案。 航港局表示,受凱米颱風影響,東部鐵公路運輸受創,澎湖輪今(7/31)至8/2支援蘇花海上交通運輸,為降低對澎湖輪原訂位旅客之影響,該局會同台航公司及澎湖縣政府針對旅客、貨物及車輛研擬協助配套措施方案如下: 一、 旅客部分:協調南海之星2號船舶替航(見圖,航港局提供),7/31至8/2提供與澎湖輪原預定相同之兩個往返航班;另旅客亦可改搭布袋馬公航線,往返高雄嘉義布袋港間所需車資(高鐵、客運、共乘計程車等)將予以全額補助。針對7/31-8/2澎湖輪已訂位購票之旅客,台航公司將協助改乘南海之星2號或布馬線航班訂位,並將全額退票及補足價差;另旅客由高雄至布袋-馬公航線之高鐵來回車資,及嘉義高鐵站至嘉義布袋港之客運或共享計程車資,均可檢具交通單據向台航公司申請全額補助。 售票及登船位置訊息 1. 澎湖馬公端(售票及登船位置) 車船處南海觀光碼頭候船室(南海遊客中心北面100公尺)06-9213822轉102、103 2. 高雄端(售票及登船位置)澎湖輪售票處對面(高雄市鼓山區捷興一街5號)0903796512洪小姐 二、 貨物部分:已協調五家貨運公司收貨,可維持貨運物資運送服務 建議有需求之民眾可利用下列貨運公司辦理貨運送服務 (一) 澎湖航業公司 高雄07-3357889 (二) 奧林匹克航運公司 布袋05-3478953 (三) 長奕航運公司 布袋05-3477717;高雄07-3720596 (四) 海盛航運公司 布袋05-3472119;高雄07-3752710 (五) 百麗航運公司 布袋05-3474751;高雄:07-3532677;澎湖06-9922897 三、車輛部分:澎湖輪7/30、8/3、8/5、8/6增開航班,請多加利用! (一) 因應澎湖輪支援蘇花航線調整航班,今日(7/30)上午九時高雄往馬公,及馬公往高雄原定7/31上午11時航班提前一日至7/30下午三時卅分開航航班,尚有載車空間及空位。台航公司將聯繫7/31至8/2已訂位之車輛所有人變更運送日期相關事宜。 (二) 原定8/2晚上11時30分高雄往馬公航班,調整至8/3下午一時開航。 (三) 8/4澎湖輪維持原澎湖馬公往高雄航班。 (四) 8/5及8/6各增開1航次,每日提供高雄-馬公往返航班。

Read More

上半年我港埠櫃量恢復成長挑戰年櫃量1400萬TEU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統計,今年上半年我港埠貨櫃量恢復成長,並將挑戰年貨櫃量一千四百萬TEU指標。 交部統計,我港埠貨櫃量一至六月累計695萬TEU,比去(112)年同期回升3.21%,按半年量估計,全年櫃量有望向一千四百萬TEU推進。統計指出,我港埠櫃量在110年達1545.5萬TEU高峰,在此之前年櫃量介於1450萬TEU及超過一千五百萬TEU,惟其後兩年逐年滑落,並在去年跌破一千四百萬TEU(1359.7萬TEU)。 上半年除台北港櫃量大幅滑落,其他三大港呈現不等增幅,基隆港亦躍居第三大貨櫃港及成長率居首,依序比較如下:高雄462萬TEU(+6.46%)、台中82.2萬TEU(+5.67%)、基隆80.7萬TEU(+8.7%)、台北70萬TEU(-19.78%)。

Read More

黃金48H 安胎治療降低併發症

3大婦產科相關醫學會公布最新「安胎治療建議」。(記者陳柏翰攝)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台灣周產期學會、台灣母胎醫學會30日共同發布安胎治療建議,安胎藥物副作用越低母胎更安全,3大醫學會並呼籲所有產科醫師攜手正視降低安胎治療副作用等風險,共同為母嬰健康保駕護航。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表示,早產指懷孕滿20週、未滿37週之生產,可分為自發性、破水及醫源性早產;其中,醫源性早產通常是孕婦身體出狀況,如罹患子癲前症、妊娠糖尿病、腎臟疾病或高齡、多胞胎導致。近年醫源性誘發的早產比例有逐年升高趨勢。 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詹德富指出,目前核可用於預防與延遲早產(安胎)的治療藥物有2類;其中,乙型受體促效劑其成分是類似瘦肉精的交感神經興奮劑,可抑制子宮的收縮及強度,但同時也作用於支氣管與血管。臨床研究指出,孕婦使用後約有75.5%出現心搏過速、約15.6%出現心悸,以及胸悶、胸痛、頭暈、全身無力、呼吸困難等不適感,也有可能發生致命的急性肺水腫。黃建霈補充,學會於2020年陸續發布公告,提出慎用該類藥物的注意事項,以免引起併發症的風險並危及生命。 另一種催產素受體拮抗劑健保已納入給付,僅針對催產素受體作用,精準抑制子宮收縮的專一性較高。臨床研究顯示,其心血管作用發生率僅約8.3%、嚴重副作用發生率較低且耐受性佳,能更好地同時確保孕婦安胎的安全性。 3大醫學會共同發布安胎治療建議: 1.安胎治療觀念「藥」接軌國際。世界衛生組織對早產的建議指出,催產素受體拮抗劑對於不足28週早產個案中,協助延遲妊娠的表現為所有類型安胎藥物最佳。鼓勵我國臨床第一線應用拉高標準與國際治療趨勢接軌,共創孕產友善環境。 2.10大高風險孕婦「藥」注意。高風險群孕婦面對安胎治療安全性要多加留意與謹慎,包含高齡孕婦、懷有多胞胎、孕前或孕期患有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肺部功能異常或氣喘、腎功能異常、自體免疫疾病、孕前肥胖(BMI大於等於30)、電解質失調,主動諮詢醫師,否有更安全有效的治療模式,避免發生嚴重副作用。 3.安全安胎「藥」把握黃金48小時。住院安胎治療目的是在爭取至少48小時的時間給予藥物以促進胎兒肺泡成熟,降低早產兒發生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而其對出生後的胎兒的呼吸有所助益,降低併發症、增加存活率。

Read More

〈中華副刊〉江清月近人

■陳富強 孟浩然於唐玄宗開元年間離鄉赴洛陽,再漫遊吳越。據說孟浩然此遊是欲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憤,但具體時間不詳。不過,他卻以詩,留下深深的印記,一首是《問舟子》,另一首是《宿建德江》。相比之下,《宿建德江》流傳更廣,影響更大。詩共四句,20個字,可能是寫新安江流域最好的詩: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詩的意境無可挑剔,如果要翻譯成白話文,是這樣的: 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蒙的小洲,日暮時分新愁又湧上客子心頭。 曠野無邊無際遠天比樹還低沉,江水清清明月來和人相親相近。 新安江流域在1950年代末,其地形發生質的變化,主要是建設新安江水電站引起的。當時,在紫金灘建壩截流,壩後千山沉入湖底,形成千峰,即千島湖。而壩前的新安江,則依然保持原樣,但水質已出現變化,一是似乎更清了,後來成為一個著名純淨水的水源地。第二個變化是水溫,即使夏季高溫,江中水溫始終保持在17度左右,尤其是冬季,清晨江面上,水霧飄渺,江上的橋,泊岸的舟,兩岸的山,都只能隱約可見。這個景象,與孟浩然詩中第一句描寫的一致,也符合詩名所處的地理位置。 由於地形的特殊,現在的新安江鎮,也即建德城區,依江而建,兩邊都是山,相當於江在一道寬闊的狹穀裡,人們臨水而居,可建房屋的土地並不多。新安江鎮之前叫白沙鎮,早年,一座橫跨大江的石橋,也叫白沙大橋,白沙晨霧是建德一景。至於後來,改名新安江鎮,可能是因為新安江水電站建成以後,知名度漸漸擴大,因此就改名了,也算順其自然,但我還是覺得,白沙鎮的名字,似乎更多一些詩意。 我多次到建德出差,下榻處也多選擇江邊,客觀說,城區賓館酒店大多臨江而建,住宿也沒有太多可選。運氣好的時候,能要到一間完全臨江的房,躺在床上,就可眺江面。特別是晨看江面,有霧,對岸的房屋、樹木、遠山,江面上的小船,以及江邊浣紗的人,影影綽綽,彷彿一個虛幻的夢境。而夜晚則又是另一番景觀,明月照大江,映在流動的江水裡,撒下一江碎銀,月光被流水撕碎了,隨著水流向下奔湧。 新安江上的點點漁火,是九姓漁民留下的。現在大約只作為一種文化的遺存。說到九姓漁民,要從三江口說起。船行三都,蒼茫的蘭江從南邊奔流而來,與新安江合流,此地,江面陡然闊朗,浩淼如海。這裡是新安江、富春江和蘭江三江交匯,人稱三江口。「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指的就是這一片空曠寥闊的江天之色。 三江口素有九姓漁民第一村之譽,其實,這裡的漁民,早在新安江和富春江水電站大壩截流蓄水後,就陸續上岸了,不再以捕魚為生。九姓漁民通常是指陳、錢、孫、許、何、葉、林、李、袁。那時候,在江上討生活的「九姓漁民」,每家每戶大多有兩條船,大一點的「娘船」是家,停靠在避風灣裡,一般長12米,一家幾口吃穿睡覺全在裡面。我在三江口采風的時候,曾經和其中一位陳姓漁民後代聊過,他告訴我,那時,以船為家睡的是大通鋪,家裡人口多的,父母孩子七八口人都擠在一起。而他們的婚姻嫁娶,自然也是在船上。條件好一些的,結婚時父母會為兒子重新造一艘船。「分船」也就意味著分家。這時,夫妻倆開始自立門戶,組建新的小家庭。但更多時候,九姓漁民沒有條件分家,每天晚上,大家只能擠在搖搖晃晃的小船上,伴隨悠悠的水聲進入夢鄉。 那麼,九姓漁民又從何而來?那位陳姓漁民後代說,其實這個問題一直有爭議,民俗學界有三種不同的說法,他們九姓後代還是比較認同第三種說法。他送給我一部建德民俗讀物,我找到其中關於九姓漁民來歷的內容,歸納一下,大概有如下三種說法,第一種是說他們是南宋亡國士大夫的遺種。南宋都杭,士大夫們對嚴州山水都很熟悉,亡國後來此避世。民國《建德縣誌》有記載:「兩槳一舟,自成眷屬;淺斟低唱外別無他長,俗稱九姓漁船,亦稱茭白船,言止能助人清談而已。」第二種說法,他們是明朝歌伎之後。明朝時官紳富戶之家皆愛私蓄戲班歌伎,一旦主家破落,其藝班只能流落江上,而其中多來自江山縣之富戶人家,故又稱之為「江山船」。此外,還有一種說法,也就是九姓後代普遍認同的一種說法,認為他們是明初陳友諒及其部屬的後裔。朱元璋登基建立明朝後,將當年打敗的陳友諒旗下九姓部屬貶為賤民,並規定必須以船為家,永世不得上岸,九姓漁民由此在江上出現。 從歷史文獻的記載來看,相比之下,前兩種說法顯然被賦予了過多的詩意,第三種說法則較為流行,也被九姓漁民們自己所認可。至今,九姓漁民中還流傳著一首漁歌:「老子嚴江七十翁,一生一世住船篷。早年打敗朱洪武,五百年前真威風。」蒼涼唱腔裡,是道不盡的驕傲和無奈。 不管是哪種說法,九姓漁民的故事,後來被搬上了舞台,只不過,這個舞台是一座名叫月亮島的江心小島,整個小島,皆為實景舞台。所創作的主題為「江清月近人」,分為五幕,分別在五個不同的實景地演出。構思與背景頗為新奇。第一幕劇情從建德人說起。而建德人則是人類考古史上的一個重大發現。 1974年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聯合浙江省博物館的專家,在建德市李家鎮新橋村烏龜洞裡,發掘出一枚古人類的牙齒化石及大量古脊椎動物化石。經過鑒定,這枚人牙化石距今約有5萬年左右的歷史,被中國科學院正式命名為「建德人」。「建德人」是在浙江省境內首次發現的「新人階段」的古人類化石。從此,浙江的歷史一下子往前推進了4萬多年,建德也成為浙江歷史的源頭。有學者認為,建德人就是浙江的原始民族——越族的祖先。 從考古學意義而言,建德人令人肅然起敬。所以,當我在月亮島上觀看「江清月近人」實景演出時,心懷崇敬之情。創作者們通過藝術手法,將史前遠古的部落活動,盛唐千年詩路盛況,元末明初的戰亂景象,九姓漁民婚俗場景,以及新安江畔的愛情故事,演繹得出神入化。 每次借宿新安江畔,我都會去江邊綠道跑上幾公里。清涼的風從江上吹來,泊岸的小舟,總會讓我想起孟浩然曾經泛舟新安江上,讓我在心裡吟誦他的《問舟子》: 向夕問舟子,前程複幾多。 灣頭正堪泊,淮裡足風波。 這首詩歌裡,可見詩人的心情,稍顯惆悵寂寞,甚至有些黯然悲觀。不過,新安江的景色,也多少讓詩人有些釋懷,等他寫下《宿建德江》,隱約可聞詩人的心情已經稍顯晴朗。孟浩然留在建德的一段短暫時光,雖處於仕途坎坷,卻也有千古絕唱流芳,不失為另一種不可多得的人生曆練。流水千年,時光終被風吹雨打,卻能留住不朽名篇,開一代盛唐田園山水詩派之先聲。

Read More

腰痛發燒別輕忽 恐致腎衰竭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65歲張姓婦人因0.7公分的結石卡在輸尿管,出現腰痛、惡心、嘔吐與發燒,檢查腎水腫與膿瘍,且發炎指數高,恐引發腎衰竭、尿毒症與敗血症;經接受14天完整抗生素治療,並進行內視鏡取石手術與雙頭J形管置入術治療後,腎功能改善,發炎指數恢復正常,也不再腰痛。 衛福部台北醫院腎臟科醫師蔡亨政表示,腰痛常見原因分為腰部結構、發炎、臟器等3類,腰部結構問題占97%,包括骨骼、肌肉或神經問題等大約的腰痛成因;常見會在做某個動作後疼痛,疾病例如:肌肉、韌帶拉傷、扭傷、椎間盤突出、脊椎狹窄、骨折、骨刺等,需要適當休息、藥物治療、復健或手術治療。 發炎問題占約1~2%,包含細菌感染或自體免疫疾病發炎,如腎盂腎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性關節炎或腸道發炎性疾病等,需要針對疾病本身治療,控制感染或發炎。 臟器問題則占約1~2%,主要以臟器引發的轉移痛為主,常見如主動脈剝離的劇痛、撕裂感,輸尿管結石導致血尿、帶狀皰疹帶來的刺痛與麻痛感,或癌症轉移痛等。臟器問題最難診斷,需針對是否有其他合併症狀,一步一步排除才能診斷。

Read More

百日咳家庭群聚+3 少年發病7週才確診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明疫情趨勢。 (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百日咳具1傳17的高傳染力,今年百日咳疫情為近5年新高。疾管署30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百日咳確定病例,為同一起北部家庭群聚,指標個案為北部一名10多歲青少年,發病7週才確診,疫調匡列41人,50多歲父親、10多歲姊姊也出現咳嗽症狀後確診。 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指標個案本身無潛在疾病,也沒接種過疫苗,6月上旬出現咳嗽症狀,6月底咳嗽加劇,伴隨吸入性哮聲、呼吸中止等症狀,家人以中醫治療,但到了7月中旬,症狀仍未緩解,到醫院兒科門診就醫,醫師懷疑百日咳,23日通報確診。 由於指標個案發病7週才確診,衛生單位匡列41名家庭及校園接觸者,經採檢,青少年家中50多歲父親、10多歲姊姊也出現咳嗽症狀後確診,目前3名個案已無症狀或緩解,其中37名校園接觸者目前則皆無咳嗽症狀,衛生單位擴大匡列接觸者中,安排評估預防性投藥與採檢。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方式,惟指標個案因家長堅持自然免疫力,從2個月後就沒接種過疫苗,遭感染的姊姊曾接種過3劑百日咳疫苗,但因百日咳傳染力極高,可以1傳17,因此仍遭到感染。 林詠青也提醒,百日咳最常透過飛沫傳染,尤其年幼兒童常因家庭群聚感染,嬰幼兒確診百日咳則容易重症,併發症以肺炎為主,嚴重可能致死。由於百日咳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民眾可能因忽略症狀延遲就醫,傳染給家人或其他接觸者,引發群聚感染,籲請民眾應提高警覺,有疑似症狀(陣發性嚴重咳嗽、呼吸有哮喘聲、咳嗽後臉潮紅或發紫及咳嗽後嘔吐等)應及時就醫診斷。

Read More

颱風假軟封城 單週新冠略降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COVID-19疫情上週就診約5.6萬人次,下降38%,但仍出現90例死亡。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30日表示,上週疫情明顯下降,評估是因颱風假造成軟封城效果,下一週可能出現就醫反彈。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上週新增584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週新增773例下降,累積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另上週新增90例死亡病例,都比前一週降低。 上週新增死亡病例中,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1名南部40幾歲女性本身沒有潛在疾病,沒有打過XBB疫苗,6月中旬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同住家人也有發燒症狀,曾到診所就醫過多次,依症狀服藥治療,但症狀持續,發病後3天出現呼吸喘,第5天到醫院就醫,已經有發燒、低血氧,新冠、黴漿菌快篩陽性,胸部雙側肺炎,轉收治到加護病房治療,但住院期間反覆發燒,於住院6週後過世,死因為新冠併發肺炎呼吸衰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