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M與MSC續簽三年合作協議六條航線艙位互換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地中海航運(MSC)明(2025)年航線部署再更新,以星航運(ZIM)方面宣布與MSC續簽三年合作協議,合作範圍涵蓋亞洲-美國東海岸和亞洲-美國墨西哥灣航,新航線計畫於2025年二月推出,但仍需獲得監管部門的批准和備案。 該協議包括六條航線的艙位互換和船舶共用,這六條航線連接亞洲與美國東岸、墨西哥西海岸、加勒比海港口和美國墨西哥灣港口,擬議的港口序如下: - ZIM Seven Stars (Z7S) : 新加坡–林查班–鹽田–蓋梅–新加坡–蘇伊士運河–紐約– 巴爾的摩–諾福克–蘇伊士運河–新加坡 - ZIM Xpress Baltimore (ZXB) : 新加坡–蓋梅–海防–鹽田–巴拿馬運河–卡塔赫納–查爾斯頓–薩凡納–傑克遜維爾–紐約–巴爾的摩–蘇伊士運河–新加坡 - ZIM North Star (ZNS) : 釜山–青島–上海–寧波–釜山–巴拿馬運河–紐約–諾福克– 巴爾的摩–巴拿馬運河–釜山 - ZIM Container Service Pacific (ZCP):南沙–鹽田–廈門–寧波–上海–釜山–墨西哥曼薩尼尤–巴拿馬運河–金斯頓–薩凡納–查爾斯頓–威爾明頓–金斯頓–巴拿馬運河–南沙 - ZIM Gulf Central China Xpress (ZGC) :寧波–上海–釜山–巴拿馬運河–莫比爾–休斯頓–紐奧良–邁阿密–自由港–巴拿馬運河–羅德曼–寧波 - ZIM South Lotus (ZSL) :蓋梅普–廈門–鹽田–釜山–拉薩羅卡德納斯–巴拿馬運河–休斯頓–莫比爾–坦帕–邁阿密–蘇伊士運河–蓋梅普 ZIM 宣稱將繼續運營兩條通往太平洋西南地區 (PSW) 的獨立航線-ZEX和ZX2,廣泛連接越南與中國至美國西海岸: -ZIM E-Commerce…

Read More

高雄港洲際一期A6-B場域上梁暨A6-B碼頭完工典禮 共創港市及離岸風電三贏

上梁典禮合照,由左至右分別國策顧問黃奕睿、港務公司總經理王錦榮、洲鉅風電公司董事長廖士銘、屏東縣長周春米、立法委員徐富癸。(高雄港務分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港務公司」)結合洲鉅風電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洲鉅公司」)於A6-B場域及碼頭岸線水域共同投資,作為離岸風場水下基礎組裝基地,於9月11日(星期三)上午11時在高雄港洲際一期舉辦「高雄港洲際一期A6-B場域上梁暨A6-B碼頭完工典禮」,由港務公司總經理王錦榮與業者及各機關代表共同出席,共同為高雄港洲際一期A6-B場域上梁祈福求平安,典禮順利圓滿成功。 高雄港洲際一期A6碼頭護岸及新生地填築計畫期程為112年1月至113年12月,由政府投入新臺幣約20億元興建2座重件碼頭,洲鉅公司投資50億元,先於屏東興建長400米的水下基礎暨基樁零組件一貫式生產線廠房,並於高雄港75號碼頭後線作為水下基樁最終組裝及存放場域,再接續於高雄港洲際一期A6-B 建置水下基礎組裝運維基地,並設有高效率風機水下基礎組裝200米廠房及戶外1500噸軌道式門式吊車,有助於水下基礎中大組立、成品存放和輸出使用,搭配港務公司所興建A6-B碼頭具備側靠與尾靠功能的重件碼頭,可兼顧船吊及SPMT運輸模式,有利風機水下基礎重件運輸至台灣各風場,目標成為台灣長期發展離岸風電產業的核心基地。 港務公司王總經理表示,發展國內離岸風電產業是政府重要綠能建設計畫之一,並將視野導向完善在地化供應鏈為目標,結合南臺灣厚實的製造產業聚落,長期發展國內離岸風電產業。政府與洲鉅公司共同合作開發,打造先進離岸風電水下基礎的生產儲運基地,並持續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培育產業核心人才及帶動南臺灣就業機會,以達綠能永續之願景目標。港務公司積極提供風電產業者更優質、更現代化的經營環境,共創高雄港、市及離岸風電產業三贏的新局面。 高雄港洲際一期A6-B離岸風機水下基礎生產及發貨基地願景圖。(高雄港務分公司提供) 洲鉅公司董事長廖士銘表示,上梁祈福,就是洲鉅公司一路從規劃走向執行的最佳例證。將一步步對台灣風電產業的遠景,具體執行並落實在公司的發展中。這個過程很謝謝港務公司如期如質的完成A6-B重件碼頭,使臺灣風電產業又向前邁進一大步,也相當認同政府對風電產業政策方向的規劃與支持,共同為淨零排放的目標努力。 高雄港優越的樞紐港要件、完善的港埠設施及高效率的作業能力,而洲鉅公司具備國際認證組裝技術及風電先進設備。臺灣港務公司與洲鉅公司簽訂長期租約,將大幅優化高雄港整體資源運用,深耕高雄,樹立政府與民間企業深化合作最佳典範外,可望離岸風電國產化未來放眼亞太及東南亞市場。

Read More

航港局推動引水安全專案完備法制作業修訂管理規則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航港局年來推動「強化引水安全專案」減少港區事故數逾50%,為完備法制作業,航港局修訂「引水人管理規則」,目前修正草案業經交通部法規會原則審議通過,可望於近期發布實施。 航港局表示,為強化船舶進出國際商港安全,並改善引水人領航作業安全,該局自今(113)年二月起邀集船聯會、船務代理公會、我國籍主要航運業者、臺灣港務公司、各國際商港引水人辦事處等單位組成「強化引水安全專案」小組,針對進出港安全管理、基礎設施維護及領航作業監理等三大面向,參考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的安全改善建議及海事案件的安全改善事項,提出46項具體改善措施推動辦理,並按季由航港局長葉協隆召會檢討執行成果。據航港局統計,今(113)年一至七月我國各港區的海事案件數為21件,已較去年追蹤同期情形43件明顯下降逾50%,有效提升港區航行安全。 航港局指出,智慧航安服務建置暨發展計畫自110年成立海事中心後,透過全年24小時船舶監控及異常船舶的主動預警,有效強化船舶航行安全,近五年我國海域及我國籍船舶的海事案件數呈現持續下降趨勢,由108年234件逐步降低至112年149件,惟港區事故案件數平均每年約75件,未隨整體海事案件數下降。因此,航港局依交通部指示成立「強化引水安全專案」,邀集臺灣港務公司及其他涉船舶進出港與領航作業單位共同檢討,提出46項具體改善措施逐步推動辦理。 為完備法制作業,航港局已修訂「引水人管理規則」,修正草案重點包括新增引水人執勤酒精濃度管理作為、訂定引水人執行業務期間應接受國際海事組織(IMO)建議之訓練課程,及增訂引水人未符合相關規定之行政處分等事項,目前修正草案上(八)月23日經交通部法規會原則審議通過,可望於近期發布實施。 另有關近日高雄港發生引水人因天候不佳夾傷之意外,航港局十分重視,除已掌握意外發生原因,近日將邀集相關單位召會檢討及提出改善作法,以維護引水人領航安全。 附圖為航港局強化引水安全專案架構。(航港局提供)

Read More

DP World上半年業績受中東局勢衝擊獲利衰退近六成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杜拜港務集團(DP World)上半年業績受中東緊張局勢衝擊,消息指出,杜拜集團公佈上半年獲利衰退59%。 由於以色列和哈馬斯在加沙的持續戰爭導致中東局勢緊張,該集團和物流公司正在因應紅海航運中斷的問題。自去年十月以來,葉門胡塞武裝分子在紅海發動導彈和無人機襲擊,迫使許多海運公司將船隻從蘇伊士運河改道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附近。胡塞武裝稱,他們是在加沙戰爭中聲援巴勒斯坦人。(見圖) 據分析,船隻在非洲周圍航行,像海灣地區這樣的中東港口已經失去了轉運業務。該集團表示,截至今年六月卅日的六個月,杜拜港口所有者的總利潤為2.65億美元,明顯低於去(2023)年同期的6.51億美元,業務係受到紅海中斷的部分影響。受物流以及港口和碼頭部門的推動,該公司收入93.4億美元仍增長3.3%,綜合貨櫃量則增長3.7%,但物流業務收入下降2%,海運服務的半年收入下降了4.1%。 杜拜港務集團管理著從英國到秘魯的港口,同時也經營倉儲和物流園區,在中東、非洲和歐洲,杜拜港務櫃量下滑1.9%,該地區獲利衰退7%。另受金融危機和擴大物流平臺的投資影響,該公司今年上半年調整後的整體核心利潤下降4.3%,杜拜港務集團預計今年下半年業績將有所改善。

Read More

海保署與NAAEE宣佈第四屆青年創新挑戰獲獎者揭曉

(海保署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與北美環境教育學會(NAAEE)11日宣布第四屆「青年創新挑戰」(YIC) 的15名決選者名單,由來自印尼、墨西哥及模里西斯的3位青年脫穎而出,成為本屆活動得獎者,共同贏得總獎金3,000美元。 海保署表示,自2021年起,即每年定期與美國環保署合作支持NAAEE舉辦「青年創新挑戰」,且由全球環境教育夥伴(GEEP)協助執行,邀請全球15至30歲青年踴躍提出各自對海洋環境議題的創新解決提案。 海保署署長陸曉筠表示,本屆主題為「海洋生物多樣性及保育」、「海洋廢棄物」及「公私協力」,涵蓋領域較為廣泛,用意在於希望參賽者關心海洋環境及海洋生物的同時,亦希望能夠思考政府與民間共同推動維護海洋環境的最佳方法,使各界都能夠參與保護全球海洋的行列。陸曉筠也提到,今年計徵得42國152件投稿,相比去(2023)年50國136件稿件,雖投稿國家稍有減少,但整體投稿量有明顯增加,顯示本屆主題受到更多青年的關注。 海保署說明,為鼓勵各國青年後續積極參與投稿,海保署在今年「2024海洋廢棄物國際研討會」亦舉辦「青年創新挑戰」首屆的實體頒獎典禮,邀請2024年得獎者來臺接受獎項。得獎者也將現場發表獲獎提案,與專家學者及與會來賓深入交流與討論,期盼藉此激發創新思維,共同推動海洋保育的創新行動。

Read More

經部攜手教育部與國發會擴大培育人才 支持臺灣成為經濟日不落國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部長郭智輝與教育部部長鄭英耀、國發會副主委詹方冠,共同邀集工總、商總、電電公會、電腦公會、半導體協會、機械公會、工具機公會等21家產業公協會及NVIDIA、AMD、Microsoft、Infineon、台達電、新應材等11家國內外業者,針對我國為了因應少子化與產業人才缺乏的挑戰,共商人才培育的重要議題。 根據國發會的推估,預估2030年,我國勞動力市場將面臨約48萬的人力缺口。其中到2028年,缺口約35萬人。面對這樣的挑戰,確保台灣產業的競爭力不受影響,政府與產業共同攜手培育人力至關重要。 台灣憑藉堅實技術基礎與完整產業鏈,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重要的供應鏈,未來不僅要持續提升我國半導體實力,更要運用優勢發展AI。同時也要跟國際供應鏈夥伴在台灣深耕頂尖技術,奠定我國長遠經濟發展基礎。因此,需要培育更多人才,支持百工百業導入AI應用。 依據經濟部113年8月調查,約2.4萬家企業中有超過千家企業表示對外國人才需求殷切,提出約5千名人才需求。然而,每年來台唸書的國際生約1.9萬人,留台率約47%,有近萬名國際生未在台工作。為應對產業發展中的人才短缺問題,經濟部規劃與教育部、國發會等部會合作,提出短期及中長期策略、目標及作法。 第一階段將由經濟部與教育部合作,規劃產業別精準媒合,協助企業留用在台國際人才,並將協助國際生認識職場,進一步訓練符合企業需求的專業能力,擴大國際生留台。中長期規劃2+4方案,針對東南亞尤其是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的優秀國際生規劃客製化課程,培養國際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學生畢業後可進入產業貢獻所學。就學期間的學雜費由政府提供,生活津貼則由企業提供,幫助企業找到合適人才,並保證留台就業(培育2年,留台工作4年或2年)。經濟部期望每年培育2.5萬名國際人才,支持台灣成為「經濟日不落國」。 各界對於經濟部、教育部、國發會合作共同擴大招收境外生來台先就學就業,且大力促成在台國際生留台就業,予以支持肯定,並就人才相關議題廣泛交換意見。教育部鄭部長聽取各與會單位意見後,表達教育部非常願意配合產業需要,調整教育相關課程。經濟部郭部長也期待跨部會合作可為產業補足所需人才,相信在政府各部會的共同努力下,必能為台灣產業厚植競爭力。

Read More

台驊國際整體營運維持熱絡前八月營收增近八成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台驊國際控股發布今(2024)年八月營收報告,當月合併營收達新台幣26.16億元,累計一至八月營收新台幣167.77億元,年增79.52%。 報告指出,海運事業部上(八)月營收為新台幣16.86億元,比去年同月年增131.2%,由於高運價吸引小型船舶及季節性加班船運能投入市場造成運價回落,而中國黃金周假期在即,託運人出貨意願增加,帶動八月承攬貨量較七月增加16.07%,抵消運價下跌利空,整體營運仍維持熱絡表現。目前觀察到為了避免美東墨灣潛在的罷工風險,洛杉磯和長堤港的IPI貨量已經開始持續增加。 該公司空運事業部八月進出口貨量較七月大增四成,帶動營收新台幣5.16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101.93%,主要受惠亞洲-北美電商業務持續熱絡,加上擔憂美國東岸勞資協議風險及海運航線拉長造成運輸替代效應影響下,使得空運今年承攬運量穩健保持在高檔,集團上半年已取得電子大廠標案實績,本(九)月起將持續積極參與投入科技廠定期標案,未來更著重在車用電子及消費性電子產品業務拓展,全面性提升整體空運營運績效。

Read More

基隆港東岸機動式貨櫃檢查儀9月27日辦理停機維護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基隆關公告基隆港東岸機動式貨櫃檢查儀將於113年9月27日(星期五)13:30~16:00辦理停機維護。 停機期間業經核定為C3X(報單儀器查驗)貨櫃欲辦理提領者,請逕向該關業務一組申請改列C3M(人工查驗)通關,請相關業者配合辦理。

Read More

臉頰腫痛 骨骼異常增生惹禍

本報綜合報導 50多歲張姓女子因左臉頰腫脹疼痛,診斷出骨骼異常增生,多年來靠吃藥打針緩解,近期卻突然惡化到連嘴都張不開,接受3D導航骨骼修形手術結合冷凍治療,擺脫困擾。 纖維增生不源自於基因突變的偶發性骨骼疾病。台北慈濟醫院牙科部口腔顎面外科主任許博智說明,這是1種良性骨腫瘤,健康的骨骼組織被不成熟的骨組織及纖維組織取代,在人體多處骨頭均有可能發生。 許博智指出,纖維增生不良發生時,骨頭會不規則地肆意增生,導致骨骼變形,若壓迫到神經則會疼痛。他所收治的1名50多歲張姓女子,將近20年前因左臉頰腫脹疼痛到其他醫院就醫,當時診斷為骨髓炎,並服藥緩解症狀。 後來張女狀況加劇,輾轉來到台北慈濟醫院,許博智替她進行病理切片,診斷為纖維增生不良。由於病人不想手術,利用定期注射藥劑方式,暫時抑制增生情況。 許博智表示,近期這名患者的病情惡化,纖維增生部位蔓延,導致左側顳顎關節融合鈣化,嘴巴幾乎無法張開,吃飯平均要花2個小時,甚至連吃茶葉蛋都沒辦法,且經常痛到難以入睡,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經與患者討論後,許博智決定透過3D導航定位系統進行骨骼修形手術,並在術中取出顎骨,進行液態氮冷凍治療、根除病灶,術後已能開口進食,生活品質提升。 顏面骨纖維增生不良的機率不高,許博智提醒,民眾若臉部出現不明原因腫脹,且於其他科別進行檢查治療均未改善,可至口腔顎面外科就診,找尋病因,及早治療。

Read More

夫妻預立醫療 拉近親子關係

本報綜合報導 一對60多歲夫婦為「預立醫療照護決定」找來子女參與諮商,原本關係疏離的子女在過程中感受到父母不願讓他們煩惱「救與不救」、承受道德綁架的愛,意外拉近親子關係。 恩主公醫院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主治醫師施子表示,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需要二等親內親屬參加。預立醫療不僅能提升病人自主權,讓患者在面對重大疾病時,充分行使自己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做出符合個人意願的醫療決策;還可減少家屬須做的重大醫療決定,減輕家人心理壓力和內疚感,並可避免不必要的醫療措施、支持居家照護。 根據規定,預立醫療門診收案意願人須滿18歲、具完全行為能力者,法定參與人則除了意願人,還需有二等親內親屬或醫療委任代理人;門診單位由具備豐富臨床經驗的醫師,2年以上實務經驗的護理師、社工人員或心理師組成。同婚通過後,同性伴侶也能共同參與預立醫療照護諮商。 施子健說明,過程中團隊會介紹各種臨床情境下的治療選項,幫助病人做出符合個人意願的醫療決策。完成諮商後由門診機構將核章過的預立醫療決定書交給意願人簽署,簽署後掃描上傳並由衛福部在健保卡上註記,方能完成預立醫療決定。 「不惜一切代價延長病人生命,是苦了家屬還是折磨病人?」施子健說,醫學雖然能治癒許多疾病,但無法改變衰老、疾病和死亡這些人生必經旅程,人們需要誠實且勇敢地面對這些最終考驗。基於對生命的尊重、為自己負責,可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的共融討論,為自己生命做出最好安排。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