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天宮百年古香路徒步北港進香 起駕聲勢浩大

梧棲區大庄浩天宮「大庄媽」百年古香路徒步北港朝天宮進香,十五日清晨七時起駕,浩天宮即人車潮沸騰。(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梧棲區大庄浩天宮「大庄媽」百年古香路徒步北港朝天宮進香,十五日清晨七時起駕,天未亮,浩天宮即人車沸騰,這是百餘年來大肚中堡五十三庄徒步進香盛事,有二千多名信眾隨行,還有一位爸爸騎著傳統的三輪車,載著孩子參加,展開七天六夜長征之旅,掀起媽祖進香熱潮。 北港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鍀、浩天宮重建委員會主委王經綻、重建榮譽主委陳滿、進香副大總理吳明達、副議長顏莉敏等舉行團拜儀。(記者陳金龍攝) 大庄浩天宮創立於清雍正元年(西元一七二三年),迄今三百0一年歷史悠久,為梧棲、沙鹿、龍井、大肚、清水等區五十三庄民眾信仰中心,香火鼎盛,連日來各地信徒一波波湧到浩天宮參拜,並舉行二媽會、莊儀顧問團、頭香四媽會、貳香五媽會、贊香天上聖母慈善會授旗,現場有布袋戲、歌仔戲、晚會、民俗表演及施放煙火,美不勝收。  十五日清晨五時三十分,往北港進香的二媽 三媽 四媽 蓬萊媽,由副主任委員蔡棟樑、陳金柱、總幹事李家霖等人從神龕內請出,然後傳遞入神轎內安座後舉行團拜儀式,此時廟內鐘鼓急促作響,信徒們情緒開始沸騰,整個儀式莊嚴隆重,吸引潮水般民眾,一波接一波的湧入廟埕。  接著各廟宇神轎和陣頭及北港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鍀、浩天宮重建委員會主委王經綻、重建榮譽主委陳滿、進香副大總理吳明達、台中市副議長顏莉敏、市議員楊典忠等前來送駕,並燃放三響「起馬炮」後啟程,展開七天六夜長征之旅,恭送媽祖的上萬民眾將道路擠得水洩不通,聲勢浩大。 浩天宮重建委員會主委王經綻、重建榮譽主委陳滿、總幹事李家霖抬轎出發。(記者陳金龍攝) 上午七時許起駕出發,在哨角隊、莊義團、千里眼和順風耳公、三十六執士、大旗等前導下,鑼鼓喧天、震耳欲隆的爆竹、焰火聲中,徒步至沙鹿區玉皇殿參拜後,「香丁腳」們情緒高昂,緊緊跟隨媽祖鑾轎前行。還有一位爸爸騎著傳統的三輪車,載著孩子參加,希望從小讓孩子體驗感受一下民間的信仰習俗及文化。 浩天宮「大庄媽」百年古香路徒步北港朝天宮進香途經沙鹿區,信徒爭相跪拜「鑽轎底」。(記者陳金龍攝)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4/09/15171932/b21e3e54-8b26-4d47-b992-973165eee86f.mp4 「大庄媽」進香為十五日晚上駐駕彰化大村鄉慶安宮,十六日晚駐駕西螺吳厝朝興宮,十七日抵北港朝天宮舉行祝壽典禮,當晚仍駐駕朝天宮,十八日晚駐駕西螺福興宮,十九日晚駐駕彰化大村慈雲寺,二十日駐駕台中龍井龍泉岩,二十一日回駕浩天宮安座,將有五十三宮廟神轎及各式陣頭舉行接駕團拜儀式及「跑大轎」,活動盛況可期。  今年進香經請示聖母,有重大變革,進香神尊二媽、三媽、四媽、五媽、北港四媽、篷萊媽、副二媽、北港三媽;頭香、二香將改由四、五媽會擔綱接駕任務。      

Read More

男子駕小客車國三長治段自撞護欄昏迷送醫

國道三號長治段十五日發生小客車自撞護欄車禍,駕駛昏迷、乘客骨折送醫。(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國道三號長治段十五日發生小客車自撞護欄車禍,造成一人識模糊、一人骨折送醫,另波及一車輛,所幸車上三人並無大礙。 屏東縣消防局表示,十五日上午七時四十分許,於國道三號南下車道三九八點六里處發生車禍,派遣九如及里港分隊破壞器材車及救護車共計三車六人趕赴現場,於八時順利救出兩人。 國道公路警察局第五公路警察大隊調查指出,三十九歲潘姓男子駕駛小客車,搭載六十二歲李姓男子,因右後車輪爆胎失控自撞內側護欄後,波及五十六歲歐姓男子所駕駛車輛。 警方說,這起意外造成潘男受傷意識模糊、李男右手骨折送往屏東基督教醫院、再轉院至義大醫院診治,受波及車上三人則沒有受傷;該事故約於八時三十分排除,恢復全線通車,確切肇因警方調查中。

Read More

第十三屆幽玄盃全國圍棋錦標賽 近千人對弈新光三越台南中山店文化館

第十三屆幽玄盃全國圍棋錦標賽吸引來自全國近千名好手參賽。(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第十三屆幽玄盃全國圍棋錦標賽十五日在新光三越台南中山店文化館盛大舉辦,吸引來自全國近千名好手參賽,年紀最小者只有五歲,副市長葉澤山出席開幕典禮為選手加油打氣,希望大家發揮實力在棋場一決高下。 五段組七十六歲棋士李國文(右)和年輕小棋士對弈。(記者陳治交攝) 葉澤山表示,圍棋不僅是腦部的體育活動,更具益智、修心、養性等特性,能訓練腦力更靈活,從下圍棋的過程中學習冷靜、沉著、勇於突破困境的精神,棋如人生,不論結果輸贏,都要勇敢前進。 葉澤山以選手家長的身分為選手加油打氣,其小女兒葉岱欣學圍棋兩年多,平時猶如「蝸牛」個性慢慢來,但講到圍棋比賽,搖身一變成了「豹子」敏捷行動,圍棋訓練孩子在千變萬化的可能性中,發現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副市長葉澤山出席第十三屆幽玄盃全國圍棋錦標賽開幕典禮,為選手加油打氣。(記者陳治交攝) 這次比賽依棋力分為幼兒組至六段組,五段組出現全場最高齡棋士李國文和相差一甲子小棋士對弈的有趣畫面,最吸睛的是初入門的幼兒組,大家分庭抗禮、神情專注,有的一下子就分出勝負,有的不諳比賽規則,為嚴肅氣氛帶來一些輕鬆,比賽現場外圍則是擠滿觀戰家長,神情顯得比選手更加緊張。 台南市體育總會圍棋委員會、台南市幽玄圍棋推廣協會為了推廣圍棋運動,比賽採瑞士制賽程,每一位選手都要比滿五局,讓選手有交流、磨練的機會,並設「風範獎」來鼓勵重視棋道精神。

Read More

吳銘賜發放中秋物資給弱勢鄉親

前鎮小港選區議員吳銘賜連續兩天在選區五個地點發送中秋物資給弱勢鄉親,並祝他們中秋快樂。(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中秋佳節前夕,市議員都忙著參加基層里鄰晚會活動,前鎮小港選區議員吳銘賜則選擇連續兩天在選區五個地點發送中秋物資給弱勢鄉親,並祝他們中秋快樂。 吳銘賜十四日在前鎮崗山仔三角公園等二處,十五日在小港鳳鼻頭朝鳳寺等三處,發送中秋物資給弱勢鄉親,包括白米三公斤一包、台糖沙拉油一罐、關廟麵一份、月餅一顆及酸痛貼布一份。 吳銘賜說,在惡劣天氣,並未能阻擋那些默默承受生活艱辛的鄉親們,在風雨中辛苦排隊,只為領取一份中秋物資。 吳銘賜表示,這不僅僅是物資的贈與,更是一份希望與鼓勵!讓這些甘苦人明白,他們並不孤單,陪伴他們度過這些艱難時刻。 前鎮小港選區議員吳銘賜連續兩天在選區五個地點發送中秋物資給弱勢鄉親,並祝他們中秋快樂。(記者吳文欽攝) 吳銘賜說,愛心活動長期以來,不分區域、不分大小,排隊即可領取,數量有限發完為止,讓社會更溫暖幸福,他也感謝各界善心人士共襄盛舉。

Read More

柯志恩參加阿蓮光德寺祈福大法會 願政治人物皆淨化身心

立委柯志恩到高雄阿蓮區光德寺,參加大高雄市供佛僧齋功德會舉辦的南部供佛僧齋布薩誦戒育僧護國祈福大法會。(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國民黨立委柯志恩十五日到高雄阿蓮區光德寺,參加大高雄市供佛僧齋功德會舉辦的「南部供佛僧齋布薩誦戒育僧護國祈福大法會」,和大家一起培養福報、消除業障、報恩報德、淨化身心。 柯志恩認為,如今台灣社會紛亂,需要安定人心,尤其政治人物更需以身作則、淨化身心,只求為國、為民謀福利;佛教的宗旨,就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這也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柯志恩表示,感謝每年大高雄市供佛齋僧功德會,以及佛教界諸山長老、法師們,長期以來為佛法的傳承續佛慧命護航,共同祈願祝禱。 柯志恩相信透過盛會,一定能祈佛恩加被、人心安定、世界和平!

Read More

高雄旅遊網官方網站搜羅在地世界冠軍及特色店家

觀光局最近整理高雄在地榮獲世界冠軍或深具在地特色的店家名單並分享於官方網站高雄旅遊網,作為國內外遊客來高雄觀光旅遊,購買伴手禮的參考選項。(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政府觀光局最近整理高雄在地榮獲世界冠軍或深具在地特色的店家名單並分享於官方網站高雄旅遊網,作為國內外遊客來高雄觀光旅遊,購買伴手禮的參考選項。 觀光局最近整理高雄在地榮獲世界冠軍或深具在地特色的店家名單並分享於官方網站高雄旅遊網,作為國內外遊客來高雄觀光旅遊,購買伴手禮的參考選項。(記者吳文欽攝) 觀光局表示,此次整理的店家名單,主要為今年上半年在高雄盛大舉行的台日觀光高峰論壇優質展攤及貴賓伴手禮,當時三天的晚宴當中,均以三大主題規劃策展。 觀光局最近整理高雄在地榮獲世界冠軍或深具在地特色的店家名單並分享於官方網站高雄旅遊網,作為國內外遊客來高雄觀光旅遊,購買伴手禮的參考選項。(記者吳文欽攝) 觀光局指出,包括「高雄大好.世界王者」邀集勇奪國際競賽獎項的各大美食烘焙、果醬、山茶等世界冠軍以及高雄首選物產、「多彩高雄.族群文化」呈現高雄以閩、客家、原住民族等多元文化的特色、以及「新潮高雄.傳承創新」展現高雄傳承老店或青年新創品牌等亮點,展現高雄港都物產特色和獨特魅力。 觀光局最近整理高雄在地榮獲世界冠軍或深具在地特色的店家名單並分享於官方網站高雄旅遊網,作為國內外遊客來高雄觀光旅遊,購買伴手禮的參考選項。(記者吳文欽攝) 觀光局說,深受海外日本貴賓的盛讚喜愛與好評的高雄伴手禮,更值得大力向廣大的國內旅客推薦;不管是中秋佳節團圓還是來高雄旅遊,不用再為選購高雄伴手禮而傷透腦筋,認定觀光局推薦的高雄首選,就是品質保障。 觀光局也表示,來到高雄還有最萌最獨特的伴手禮—高雄觀光大使「高雄熊」周邊專屬商品,包含造型磁鐵、漁夫帽、頸枕、保溫瓶、毛巾、徽章、襪子、高雄熊吊飾、大小高雄熊玩偶、三款時髦拉風的T-Shirt等十餘種明星商品。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Read More

祀典大天后宮秋祭釋奠大典 王金平擔任正獻官

祀典大天后宮十五日舉行甲辰年秋祭釋奠大典。(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祀典大天后宮十五日舉行甲辰年秋祭釋奠大典,由前立法院長王金平擔任正獻官,仿古禮進行,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四時無災、八節有慶,場面莊嚴隆重。市長黃偉哲表示,人心中若有信仰,意志就會堅定,感謝各宮廟和市府一起維護傳統民俗,讓台南文化古都、眾神之都持續發揚光大。 在台灣眾多媽祖廟中,祀典大天后宮是台灣第一座官建官祀的媽祖廟,也是唯一列入官方春秋祭典,秋祭釋奠大典仿古禮進行,擂鼓三通、鳴鐘九響、行迎神禮,前立法院長王金平擔任正獻官,主祭官前退輔會主委馮世寬、終獻官市長黃偉哲,祀典大天后宮主委曾吉連及各宮廟代表分別擔任陪祭官,行初獻禮、亞獻禮、終獻禮,上香、獻帛、獻爵、獻花、獻茶、獻果及誦詩、跳佾舞,之後恭讀祝文,飲福受胙,望燎恭化財帛。 暌違六年之久,祀典大天后宮即將於九月二十八日、二十九日舉行「府城迎媽祖」,為了這次盛事,廟方依相同規格「復刻」鎮南媽原鑾駕,也聘請台南市登錄傳統工藝「神明銀帽」保存者、知名神帽製作藝師郭春福為鎮南媽神尊量身訂作紙帽,經過仔細的丈量與設計,造型合宜典雅,屆時鎮南媽神尊坐上新鑾駕,遶境府城賜福,精彩可期。

Read More

2024臺北勞工技藝博覽會「技傳佰四,藝氣風發」 9/13-9/16華山文創園區西1館開展!

臺北勞工技藝博覽會開幕啟動儀式來賓大合影 (記者莊玟玥/攝影報導) 記者莊玟玥/台北報導   為了讓民眾了解更多職人技藝面貌,臺北市政府勞動局 9/13 至 9/16 假 台北 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區西1館 ,舉辦「2024臺北勞工技藝博覽會」, 中秋假期 前夕 歡迎市民朋友 ,一同 探 索勞工達人技藝的傳承與溫度,感受臺北豐富的歷史魅力與文化底蘊。 ​對此 勞動局高寶華局長表示,今(2024)年勞工技藝博覽會主題「技傳佰四,藝氣風發」,響應歡慶臺北建城140週年, 帶領民眾體驗過去傳統技藝的傳奇,了解現代技藝的發展,展望未來技藝的趨勢, 彰顯我們對職人精神和技藝傳承的高度重視。 …

Read More

光華高中熱情迎接4國際交換生

光華高中為交換生舉辦歡迎會,校長張敬川致贈光華小書包給外籍交換生。(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以「立足鄉土、迎向世界」為發展目標的光華高中,近年來積極推動國際交流,這學期就接待四名分別來自巴西、墨西哥及泰國的交換生,校方也特別舉辦歡迎會,以精彩的歌舞表演及台南小吃來熱情迎接,場面溫馨歡樂。 光華高中今年與台南北區扶輪社與台南網路扶輪社合作,接待四名外籍交換生入校學習,這四人分別是來自巴西的王安(Ana)與張俐雅(Macta)、來自墨西哥的洪艾莎(Ilse)以及來自泰國的潘琳(Zunun)。 校方為交換生舉辦了溫馨的歡迎茶會,四人都用略顯生澀的中文自我介紹,然後分享家鄉的特色。其中洪艾莎的母語是拉丁文,並不會說英語,但來台才十多天,就已呈用簡單的中文自我介紹,她說,非常喜歡台灣,覺得這裡的同學很好相處,十分期待能結交到好朋友,同時學好中文。 光華的學生也精心準備了歡迎節目,包括傳統舞蹈、樂器演奏和歌曲演唱,展現了台灣教育適性多元的魅力。校方並準備了豐盛的台南小吃來招待交換生與接待家庭,讓外籍生對台南「美食之都」的稱號留下深刻印象。 北區扶輪社社長林良瑞與網路扶輪社社長曾春燕,都勉勵外籍生要把握在光華高中學習的機會,也感謝光華高中師長的用心。校長張敬川則希望光華的在校學子要盡地主之誼,多與外籍同學交流以拓展視野。

Read More

首屆屏東迎王平安祭典國際論壇 屏東縣王船文化館登場

首屆屏東迎王平安祭典國際論壇,十五日在屏東縣王船文化館登場。(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首屆屏東迎王平安祭典國際論壇,十五日在屏縣王船文化館登場,屏東縣政府邀請十四名國內外專家學者分享王爺信仰及文化資產保存等經驗,前兩日更帶領學者走讀小琉球、東港與南州等地,一連三日的國際論壇及系列活動,不僅促進文化保存、跨界文化理解,也讓迎王無形文化資產更具學術價值,提高國際聲量。 縣長周春米表示,三年一科的屏東迎王平安祭典,已有數百年歷史,繼小琉球迎王結束後,接力登場的東港迎王,十四日先由優人神鼓率領屏東在地四大藝陣團體帶來國際級的演出;今科更舉辦首屆迎王平安祭典國際論壇,有來自國際、中央研究院的學者與在地東港的專家提供寶貴意見,讓相關的王船文化不管是保存,或是進階到世界級文化,有更多的討論與交流。 周春米指出,王船文化館預計年底正式開館營運,將作為迎王文化教育、展示、研究的重要基地,在文化部的支持下,以及民間在地力量讓王船文化綿延流長,縣府才得以建設屏東王船文化館,讓王船文化世世代代流傳,也藉由此次國際論壇邀請國際友人來訪,體現越在地越國際,別具意義。 首屆屏東迎王平安祭典國際論壇,由縣長周春米(前排中)主持。(記者鄭伯勝攝) 而這次國際論壇議程包括王爺的信仰、文化資產的保存經驗、宗教文化如何結合藝術創新等,並以在地出發談論地方參與的重要性,吸引三百多位民眾報名參加。縣府傳播處表示,在地文化信仰透過國際交流碰撞出不同的火花,縣府將把論壇內容剪輯成一小時的版本於有線電視公用頻道上播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