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學園〉校園筆記本

台中市東山國小五年甲班  ◎王宏誠 (一)同學的新頻道 同學的新頻道上線,訂閱數超過五十,我是他的好朋友,當然要力挺,理所當然按了訂閱。 他拍攝的內容都是玩遊戲的過程,有一個我覺得滿有趣的,是把機器人鍛鍊升級上場戰鬥,打勝了就愈來愈強,輸了也有復活的機會,還能觀察隊友如何那麼強,或是追蹤遊戲裡厲害的高手,讓我也好想趕快下載來試試身手。 (二)烏克麗麗 我本來覺得學烏克麗麗很難,尤其第一天上課就被罵得有點慘;可是接下來就令我太驚訝了,音樂老師不但沒有罵人還發糖果,感覺好像換了一個人。 老師說:「等一下我們要錄音傳給校長喔!」我和同學們都很緊張,有人的彈片還不小心掉在地上。我們錄了好幾次才成功,這是練習的心血,希望校長能看得很開心。

Read More

〈中華學園〉澎湖旅遊

台南市後港國小六年甲班  ◎陳力愷 「YA!終於可以去澎湖玩了!」這是我第一次搭飛機,也是第一次到澎湖玩,我既期待又開心。 這次的澎湖之旅,我最喜歡的景點是雙心石滬和花火節。雙心石滬是從馬公搭船到七美看到的景點,那是先民利用大大小小的石頭堆疊而成的,形狀像兩個愛心一樣,用來作為捕魚的陷阱。海水漲潮時,魚蝦就會跑進石滬裡面,然後趁退潮時,魚蝦被困在石滬裡面,這樣就可以輕鬆的捕到魚了,先民真是有智慧。 晚上我們去看澎湖最著名的花火節閉幕典禮。到了最高潮時,觀音亭放了一場盛大的煙火,整個天空像火樹銀花一樣,非常燦爛奪目。緊接著許多無人機在夜空中飛行,到了最後壓軸時組成航海王的圖案,現場觀眾看得興奮地紛紛拍手叫好。沒想到天公不作美,下起了一場大雨,現場的人都被淋成落湯雞,讓大家有點掃興。 這次去澎湖玩,不但見到澎湖特殊的自然與人文景觀,還見到燦爛的煙火,劃下了完美的句點。

Read More

〈行走型肺炎〉秋冬慎防肺炎黴漿菌感染

醫師黃千芳指出,肺炎黴漿菌感染患者常出現發燒、倦怠、頭痛、喉嚨痛、咽喉發炎等症狀,時序時間可能達數週。 (郭綜合醫院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秋冬是呼吸道疾病盛行的季節,隨著疫情解封呼吸道感染疾病也跟著增加,除了COVID-19、流感外;肺炎黴漿菌感染也應特別注意,雖大多數症狀輕微,但可造成多處感染,若合併感染也存在嚴重併發症風險,呼籲民眾秋冬留意配戴口罩、落實手部清潔降低感染風險。 黴漿菌家族是目前發現最小、且能自行繁殖的病原體,其大小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黴漿菌屬於原核生物、不具細胞壁,因此常見的「對抗細菌細胞壁的抗生素」對黴漿菌治療無效。目前沒有疫苗可預防肺炎黴漿菌感染,患者也可能重複感染,造成家庭、校園等群聚感染。 郭綜合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千芳表示,黴漿菌常聚集在呼吸道黏膜、泌尿生殖道黏膜上,導致肺炎、生殖泌尿道感染,也可能感染腦部、心臟、腸、胃、肝、腎等處。肺炎黴漿菌感染可能發生在各年齡層,為常見的非典型肺炎之一,大多症狀輕微,精神活動力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也被稱為「行走型肺炎」。 患者常出現發燒、倦怠、頭痛、喉嚨痛、咽喉發炎,少數有皮膚紅疹、肝指數異常等肺外症狀。臨床統計,感染後1成可能併發肺炎,但9成患者可自行痊癒,雖致死率僅千分之1;但若合併感染COVID-19、流感病毒、肺炎鏈球菌也可能提升嚴重併發症風險。 黃千芳表示,肺炎黴漿菌感染的治療以抗生素為主,包括巨環類抗生素、四環類抗生素、氟奎諾酮類等。然而各國統計數據顯示,肺炎黴漿菌對於巨環類抗生素抗藥性日益增加,大陸、日本、南韓等地抗藥性甚至高達7-8成,我國也有2-8成的抗藥性,提醒民眾如發現明顯咳嗽症狀,應提高警覺並經醫師檢查評估使用抗生素,減少抗藥性菌株產生。

Read More

〈中華學園〉一堂全球旅遊課

台南市德光高中一年八班  ◎魏妘蓁 世界各國皆有其豐富的歷史背景,在一次課堂中,老師規劃了「旅遊分組報告」,讓我們深入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 從同學報告中得知:亞洲的日本,有著許多保護人、事、物所建造的神社,也有讓人釋放壓力、消除疲勞的溫泉文化;大洋洲的澳洲,蘊育了各式生態文化,並且打造出外觀獨特的雪梨歌劇院;歐洲的英國,不僅擁有令人矚目的皇室文化,還有徐志摩思念的劍橋美景;而遠在南美洲的墨西哥,有著皮克斯動畫電影可可夜總會中所告訴人們微笑緬懷逝者的亡靈節,還有五彩繽紛的飲食文化。 位在東歐的捷克,是我們這組所深入探討的國家。曾經的捷克,其實是一個共產國家,直到經歷革命後,才有了現在民主的樣貌。而捷克和台灣有些許相似--擁有多元族群聚集,所以捷克的人民並沒有共同的傳統服飾,只有每個族群中特定的傳統服飾。然而,捷克的人民對於穿著卻十分講究,在重要場合中,男性大多穿著西裝、大衣,女性則是穿著深紅色及黑色的裙子。 座落於布拉格老城的天文鐘,有著日曆表盤的外觀、哥德式雕像及使徒畫風,是世界第三古老的天文鐘;鼎鼎大名的查理大橋因為連接老城及布拉格城堡,是旅人打卡景點。而在探討世界文化中,最不能缺少的當然就是美食小吃了!在捷克,炙手可熱的街頭美食就是「泰德羅」,它有著與煙囪相似的外表,只要塗上果醬或擠上霜淇淋,即有獨特風味。 在這一堂全球旅遊課中,我不僅認識了許多國家的文化特色,也深入了解捷克更多元的面貌,使我環遊世界的夢想在心中悄悄發芽,期待有朝一日能再踏出國門,用五感體會這個大千世界。

Read More

1天拉數十次 揪潰瘍性結腸炎

醫師江世偉表示,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慢性反覆發炎的腸道疾病,目前發病原因不明。(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62歲王姓男子因經常腹瀉、腹脹、一天要跑廁所數十次、有時還會有血便情形,症狀反反覆覆一個多月,導致體重下降及疲倦無力情形。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上升及長期腹瀉導致的電解質不平衡,醫師臨床判斷為潰瘍性結腸炎;經由靜脈點滴營養及抗生素治療合併口服及經直腸給腸胃道抗發炎藥及類固醇治療,1週後病人就開始進食液體食物,症狀緩解後開始嘗試軟質、低渣飲食;到後來症狀完全緩解,恢復正常飲食及正常排便後順利出院,改以門診追蹤治療。 嘉榮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江世偉表示,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慢性反覆發炎的腸道疾病,目前發病原因不明,主要為遺傳與環境相互影響所導致的自體免疫疾病,而非一般細菌、病毒感染導致的大腸結腸炎。在台灣每年約新增350位確診人數,男性比女性多。隨著現代人西化飲食及生活習慣、抽菸、高糖飲食、藥物使用、生活壓力及高社經地位,皆與潰瘍性大腸炎的發生有關,導致疾病發生率及盛行率逐年增加。 江世偉說明,潰瘍性結腸炎主要侵犯直腸及乙狀結腸,臨床症狀主要為腹瀉,多有合併黏液及血便的情況,通常排便次數會變多;其他症狀包括腹痛、想排便排不出來、大小便失禁、出血、腹痛、嘔吐等。有些患者則會有全身性症狀,如發燒、疲倦和體重減輕等。 江世偉說,潰瘍性結腸炎需按時服藥,疾病活性都可以得到控制;生活作息應盡量避免熬夜,規律的生活有助於控制病情。而大腸鏡檢查是診斷潰瘍性結腸炎最主要的方式,有症狀、有血便應盡速就醫安排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對症下藥,重拾良好生活品質。

Read More

〈中華副刊〉再見 熊鈴谷

合掌未曾一拜 文/圖 邱傑 半年前首次來熊鈴谷為出塵美景驚艷不已,當我戀戀不捨告辭友人離開這個如夢幻之不真實的地方時,友人語重心長的說:「喜歡這裡就隨時來小住幾天吧!而且你這麼喜歡聽故事,改天一定要來和哈維爾聊聊。」 「哈維爾是誰?」 「我的鄰居,熊鈴谷的最早遷入者之一。」好友說:「他的故事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衝著這一句話,於是我又一次來到了熊鈴谷。   雖然時不時就想起熊鈴谷也一直想儘快再去,奈何一旦回到「人間」,我立刻又被排山倒海的雜事重重纏繞而脫身不得,真正收拾好身心,整理好行李再出發,竟已半年過去,從早春一拖就拖到了深秋。 心中盤算的是這一回肯定熟門熟路,不再擔心跑錯路,但是我錯了,離開主要公路越遠便越覺陌生,真沒想到春秋兩個季節的變化,景觀完全判若兩地。 一方面深怕跑錯路口,一方面也是貪戀沿途美色,我捨不得踩油門,把車速放到了最低,原定下午兩點扺達,竟拖到三點半才到朋友的家。 朋友說,哈維爾恭候已久,說完便上了我的車指引我繼續前行。十多分鐘之後,我們來到哈維爾的家,老天,這還是鄰居啊,至少不知幾公里路了。哈維爾的家大大的白牆,只木構部位刷成海藍色,在森林中算是搶眼。而裡頭則是粗獷的農莊風格,石砌壁爐一路延伸到天花板,壁爐正上方鑲了一個狼頭標本,玻珀色的雙眼栩栩如生。沙發則非常寬大舒適,客廳至少可以坐上二十個人。這使我有點兒好奇:住在這個遠離塵囂的地方,何以須要這麼大的客廳,後來方知他家人丁旺盛,人口不少,家居生活熱鬧。 「我第一個要先跟你講的故事是瑪燕的事。」他仿佛為了講這個故事而期待已久了。 以下便是瑪燕的故事。   瑪燕和年輕的新婚丈夫來到熊鈴谷便認真打造他們的家,伐木、墾地、植栽、整建房舍,幾乎天天忙碌不堪。但兩人都身材強健,用不完的精力彷彿永遠也不知疲憊。 當時熊鈴谷住戶不多,但左鄰右舍無一不公認他們的恩愛情深∕儘管最近距離的緊鄰,相距也常以公里為計算單位。 小倆口常常帶了吊床,工作累了就在樹林裡睡覺,開心就躍入湖裡裸泳,整座大山大樹林都沒有人,當然隨他們想怎樣就怎樣。往往他們在小湖裡戲水,在水中做愛……。 「等等,這會不會吹噓過甚了」,我插了嘴:「你是不是信口開河?」,兩人在水裡頭的私密事,其他人怎曉得? 「有所本!有所本!我沒有一句吹牛的。」哈維爾笑著為我倒上一杯殷紅色的酒。陪我來的好友還來不及制止我便舉杯喝了大大一口,唉呀!瞬間烈火入喉,我的天啊看似水果酒,竟是如此爆炸性的濃烈。 哈維爾哈哈大笑,我的老友則在安慰:「沒關係,沒關係!這酒只是入口嚇人,不礙事的。」 我覺得我的額上一下子已經汗珠如豆般滲出。 但說也奇怪,入口嗆死人的辣,嚥下肚時卻也平順,不灼不燒,反而有一種水果似的微甜回甘。 好友說,熊鈴谷每一戶人家都有獨門的自釀美酒,各有風味,改天他帶我一家一家去拜訪試飲,至於哈維爾家的酒,那是赫赫有名的熊鈴之酒,稱得上無人能及。 聊了一小段酒話之後,哈維爾方得以繼續他的故事。他特別強調,他說的都是瑪燕親口告訴他的。 瑪燕和老公進入森林大多兩人同行,為了防身,他們帶著一把槍,一枝長矛,這山裡幾乎什麼都有,防身是必要的。 偶而雙方分開各忙各的,距離也不會離得太遠,為的是彼此有個照應。 出事那天,兩人相距也不遠,大約只有一到兩百公尺。 瑪燕老公把獵槍交給她用,自己攜的是一把雙刃都鋒利極了的長茅。 突然之間,瑪燕看到有狼出現了,不只一頭,至少有兩頭或更多,牠們正朝她老公方向而去。 狼是群棲群聚的動物,只要看到一頭兩頭肯定便是成群出動,狼性狡滑,集體狩獵無聲無息,逼近獵物時分進合擊,雖然牠們很少有朝著人攻擊的紀錄,但也未必就不會攻擊,瑪燕心中不祥感昇起,趕快拿起獵槍朝老公方向奔跑而去,但似乎已經慢了一步,只聽一聲狼嚎,接著傳出老公的慘叫聲。 老公!瑪燕看到至少有四五頭狼衝向她先生,她驚呼也驚覺五十公尺以上的距離,衝得再快也來不及上前搭救,本能的端槍、瞄準! 槍管指著的是正在狂咬她先生喉部的為首一頭身型巨大的狼。 棒!一聲,或許是棒棒兩聲齊響,體型最碩偉的一頭和牠旁邊的另一頭雙雙應聲倒下,鮮血自牠們的頭頂噴出。 其他的四頭或五頭群狼立刻四散奔逃。 她趕上去,老公的右胳臂一整條被扯下來了,顯然他為了謢住咽喉要害徒手摒擋惡狼利牙。 她來不及思索分明只放了一槍怎會造成兩頭狼同時被命中,先直接把老公揹上肩,大步朝自己的家狂奔。 結局是遺憾的,深山無醫者,老公終究失去了右臂。在衝奔回家的時候,瑪燕突然發現小徑上一只皮革小囊,她依稀記得曾聽說這皮革囊的來歷,略一弓身,用長茅叉起帶了回家,在替老公清理傷口時才想起這小囊裡盛的是印地安傳統草藥,正是止血神藥,老公雖然失去了胳臂,幸運的是傷口很快止住血,挽回了一命。 就這樣一包草藥,使她繼續回想那個群狼圍攻的場景,她確定開了一槍,而當場卻死了兩頭狼,顯然同一時間有人即時伸出了援手,以無比精準槍法擊殺了另一頭,而後悄悄離去了,還在道旁留下了一包神奇的傳統藥草。 沒有見到其人,卻可以百分百的確定來者何人,傳說中的熊鈴谷老人,來無影去無蹤的印地安老前輩出現了。以前這只是傳說,而現在終於印證為事實。 瑪燕的老公失去了一臂卻豪氣不減,休養兩個多月後即回到山林,依然活躍於熊鈴谷,只歎造化弄人,一年之後他進入山林採蜜,誤闖了黑熊家族的警戒圈慘遭熊吻而死,瑪燕是在聽到連串槍響之後緊急趕到,奔往血跡斑斑的現場時他已氣絕。從現場慘不忍睹的場面來看,至少有一頭大熊,和多頭中等體型的熊。 瑪燕把亡夫葬於遇襲之處一個小土丘上,這麼做代表著她的宣誓:她無畏無懼,她不會就此離開熊鈴谷。此後她真的以一己之力,照護著三位失去父親的幼兒,讓他們在熊鈴谷長大成人。 老公遇襲當天並未帶槍出門,事實上成了獨臂人之後也不便操作長槍而總是攜帶一把鋒利的短刀,所以,槍響出自何人已成不解之謎。她思索猜測,認為唯一可能的原因仍是那位神秘的印地安老者試圖出手相救而放槍,印地安人一向不獵殺帶著幼獸的母獸,或許是他故意射偏,或是對空鳴槍,用意只想嚇跑母熊,拯救被撲倒的母人,但最後熊是被轟跑了,終究瑪燕的老公還是命喪熊口之下,沒有救到。處理完老公後事,瑪燕不時帶著槍回到山林埋伏,熊一直未再來。而一年前的兩頭狼她能做的只有把最壯碩那一頭剝製成為標本,另一頭拋在樹林裡任鳥獸爭食。 這故事聽得我怵目驚心,簡直無以相信,但壁爐正上方那頭狼頭標本,顯示了似是刻意不加掩飾的腦心一個洞孔,不能不讓我信其為真。 瑪燕這位傳奇的女士可惜我已無緣一見,哈維爾說她堅強而且樂觀的和子女們生活在熊鈴谷,成了熊鈴谷人人尊敬的女中豪傑,活到九十七歲才離世。 我這才注意到大客廳的牆上有一位眼神祥和中帶著威銳的女士的畫像,旁邊另還掛著一位看來非常年輕而英俊的青年的泛黃照片。 哈維爾是他們最小的兒子。

Read More

〈醫師專欄〉跑步引起關節炎?

吳重達 許多教條式「信仰」一直盤據在普羅大眾腦中,太多的跑步會引起膝或髖關節的關節炎就是其一;甚至醫療從業人員也會勸自己身邊親朋好友或病患,最好不要跑步或爬樓梯。 跑步的好處包括維持、增進心肺功能,防止或減輕高血壓、肥胖、第2型糖尿病與精神疾病。假設跑步會引致關節的教條信仰正確,那麼現在鼓勵慢跑運動、舉辦各式長跑與馬拉松比賽的做法就值得檢討。 過去一直有各種研究指出,跑步與關節炎的發生並無正相關性。可惜這些結果仍然抵不住根深蒂固的教條式信仰;甚至醫師看診時,也不時得面對病人的質疑與挑戰。 美國芝加哥西北大學在2019~2021年針對參加芝加哥馬拉松的3804位的一般、業餘跑者進行調查研究。他們的0假設是跑者參加、完成馬拉松比賽次數已跑了幾年、每週跑步累積里程數,以及用幾分鐘跑一公里的平均跑速;這些與跑者發生髖或膝關節炎的機率不相關,直白講就是「跑步應該不會引起關節炎」。收集到的大量資料整理後,利用統計學的多變量邏輯迴歸法(multivariabl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做完整分析。 這些跑者平均年齡43.9歲(18~83歲),平均完成9.5個馬拉松比賽,跑者的關節炎盛行率為7.3%。引起關節炎的危險因子為過去曾有髖或膝關節受傷、開刀病史,以及年齡、家族有關節炎病史、高BMI(身體質量比)。這些就是與一般人相同的危險因子。 跑了幾年,每週跑的里程數、跑步速度、參加多少次馬拉松比賽,這些反而不是引致關節炎的危險因子。接受調查者,90%以上計劃繼續參加馬拉松比賽。所以,想跑就不必瞻前顧後,就去享受慢跑吧。 (作者∕台南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顧問醫師)

Read More

中醫針藥治療 助縮小脂肪瘤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脂肪瘤」是常見的皮膚良性腫瘤,源於脂肪細胞的異常增生,具體成因尚不清楚,可能與個人體質和遺傳因素有關。中醫透過針藥治療、調理,有助縮小腫塊,延緩脂肪瘤生長速度。 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蔡昕儒表示,脂肪瘤多見於中年人,尤其是40~60歲之間,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有些糖尿病和高血脂患者身上也會出現。脂肪瘤一般生長在皮下,常見的部位包括頸部、背部、肩膀及四肢,摸起來柔軟、有彈性,直徑通常小於5公分且可以移動。 由於脂肪瘤的生長速度緩慢,多數患者不會感到疼痛,通常在達到一定大小後會停止增長。不過,在一些情況下,脂肪瘤可能會壓迫到神經或血管,導致疼痛。脂肪瘤通常不需要治療,但如果因美觀問題或因為壓迫周圍組織而感到不適,可以考慮手術切除瘤內的脂肪組織,以及包圍在外的纖維組織。 蔡昕儒指出,,脂肪瘤在中醫屬於「肉瘤」、「氣瘤」或「痰核」的範疇,古籍《備急千金方》就有提及「肉瘤」之名及治療。中醫認為,脂肪瘤的形成與思慮過度、飲食不節、勞倦等因素相關,當痰濕、血瘀、氣滯等結聚於皮下時,便會形成脂肪瘤。 中醫治療會根據證型予以處方,痰濕型使用半夏、陳皮等藥燥濕化痰;肝鬱氣滯型使用柴胡、枳殼等藥疏肝解鬱;濕熱型使用黃芩、蒲公英等藥清利濕熱;瘀型則使用桃仁、紅花等藥活血化瘀。針灸治療也可協助縮小腫塊,穴位選擇以除濕化痰、行氣化瘀為主;另外,針對阻滯的經絡施以刮痧療法,也可達到不錯的療效。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於預防脂肪瘤的形成至關重要,包括心情放鬆,避免過度思慮,飲食以清淡為主,儘量避免烤炸辣及甜食,減少飲酒,及充足的睡眠少熬夜。

Read More

濕疹反覆 中西醫合療改善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一名60多歲男性因工作長期應酬,頻繁飲酒與熬夜,導致軀幹、胸腔兩側及耳後反覆出現濕疹,困擾他長達2~3年,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經過中西醫結合治療,達到標本兼治的理想結果。 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林佳瑜表示,濕疹是常見的慢性發炎性皮膚病,需要長期治療與調理。個案透過辨證,發現其脾胃失調及體內濕熱是造成濕疹反覆的主因;經運用健脾祛濕的中藥調理腸胃功能,減少濕氣積聚,同時加入清熱解毒的藥方,減輕皮膚炎症,有效改善搔癢症狀。 在中醫調理的同時,病人繼續使用西醫的外用藥膏,雙管齊下治療改善皮膚狀況,濕疹再也不再頻繁復發,整體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也得到明顯提升。 林佳瑜表示,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中西醫結合治療模式日益受到重視,透過西醫的精準診斷與中醫的整體調理,能夠發揮兩者的優勢,達到互補效果。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優勢在於西醫能夠迅速緩解症狀,達到治標的效果;中醫則通過調整體質,降低疾病復發的可能性,從根本上進行治療,兩者相輔相成,達到標本兼治的理想結果。 林佳瑜表示,中西醫聯合治療不僅能縮短疾病病程,還能降低西藥的副作用和耐藥性,為病人提供更全面的治療選擇。這種模式在糖尿病、高血壓、過敏性疾病及癌症等慢性疾病的治療中,同樣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林佳瑜強調,許多疾病的發生與不良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建議民眾調整作息,減少飲酒,避免辛辣油膩食物,並減少熬夜頻率,達到長期健康的目標。

Read More

國光流感疫苗變色 同批號10萬餘劑停用

本報綜合報導 疾管署公布,基隆市通知主動發現1劑國光流感疫苗變色,同批號庫存配送至6縣市,總計10.8萬劑暫停使用,並通報食藥署啟動機制調查釐清。 公費流感疫苗1日開打。疾管署接獲基隆市衛生局通知,七堵區衛生所通報12日在流感疫苗接種前,主動發現1劑目測外觀變色的國光流感疫苗,當即保存該變色疫苗並依程序通報、並未提供接種。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說明,這批號疫苗共計驗收約18.3萬劑,配送至台北、基隆、桃園、苗栗、花蓮及台東等6縣市衛生局,已使用7.5萬劑,目前庫存約10.8萬劑。發現異狀的衛生所檢視同批號(FSZA2408)其他70幾劑都沒有變色狀況。 羅一鈞說,幾年前賽諾菲流感疫苗也曾出現異狀,當時已建立處理模式,即刻暫停使用;食藥署已要求廠商依藥品不良品通報機制,儘速調查釐清,以判斷是否為單一個案或系統性問題。 羅一鈞強調,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5廠牌尚有共計625.4萬劑正常提供接種,亦不影響公費COVID-19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請民眾安心。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補充,將請國光公司針對不良品發生原因進行調查,並提出改善措施。就算只有這1劑,也要釐清為什麼會發生這1劑異常疫苗。 中國附醫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疫苗可能變色原因,通常是因冷鏈或密封出問題而導致疫苗出現異狀,比方說溫度不對、瓶蓋不合格等,應儘速確認其他批號狀況了解實際原因,也可能是基隆存放問題,建議各方面都應檢視確認。 疾管署表示,將依全面清查結果,預定14日下午邀集專家、食藥署、基隆市衛生局及疫苗廠商召開會議,探討疫苗品質及接種安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