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梓官空地發現疑似人骨遺骸

(記者陸瓊娟攝) 記者陸瓊娟/高雄報導 一名鄭姓民眾13日上午8時許與林姓怪手司機在梓官區通港路整地時,無意間發現疑似人骨的遺骸物,岡山警察分局獲報立即封鎖現場採證。並報請檢察官相驗,全案詳細情形,警方仍在調查中。 岡山警察分局表示,該名鄭姓民眾13日上午與林姓怪手司機在梓官區通港路整地時,無意間發現疑似人骨的遺骸物,警方立即封鎖現場採證,並報請檢察官相驗。

Read More

貢寮橋檢測期間全線封閉 請提早改道

工處為維護貢寮橋結構安全,於10月15日至25日每天上午9時至下午4時(例假日除外),辦理檢測作業,施工期間將全面封閉貢寮橋僅開放客運通行。(新北市工務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為維護貢寮橋結構安全,新北市養工處將於15日至25日每天上午9時至下午4時(例假日除外),辦理檢測作業,施工期間將全面封閉貢寮橋僅開放客運通行,禁止其他人車通行,請用路人配合現場交維管制及義交人員引導。 工務局長馮兆麟表示,貢寮橋在民國89年竣工迄今橋齡24年,由於結構形式屬特殊性橋梁之一的鋼拱橋,依交通部頒「公路橋梁檢測及補強規範」,應每2年1次辦理定期檢測,但新北市政府對於特殊性橋梁提高頻率為1年辦理1次檢測。因貢寮橋上部拱圈人孔為封死狀態,為進入鋼箱梁內部檢測,本次共有10處需進行解焊及復原,考量作業期間將產生火花,為維護用路人安全,決定封閉全線車道及人行道。 養工處長鄭立輝說明指出,施工期間將封閉貢寮橋雙向車道及人行道,往貢寮方向汽、機車配合交維管制引導改由雙龍橋、德心街通行;往雙溪方向汽、機車配合交維管制引導改由貢寮街通行;大車請改由台2丙線及台2線通行。 養工處提醒,施工期間請用路人依照現場施工指示牌提前改道,並遵守交維管制人員引導以確保行車安全,施工期間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Read More

台2線79.7K至84K雙向區間測速及關渡橋科技執法10/16啟用

(新北市警局交通大隊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根據新北市警局統計分析易有超速相關肇因事故路段,發現台2線常有車輛翻覆或衝至對向車道事故,均與速度有關,且該路段還是大型車行駛熱點,更容易發生嚴重事故。 (新北市警局交通大隊提供) 為加強速度管理,新北市警局將台2線79.7K至84K(瑞芳南雅奇岩至鼻頭附近)雙向納入區間測速路段,距離約4公里,另區間測速起訖點亦將偵測違規跨越雙黃線行駛,此二合一科技執法將於16日正式實施,該路段屬多彎曲及上下坡路段,速限為60公里(每小時),以提醒用路人行經彎道仍要確實減速,避免失控致生危險。另該路段於9月6日盲測至今,該路段現地車流平均速率為49.9公里(每小時),計偵測超速違規達113件,平均每日違規達3.3件。 (新北市警局交通大隊提供) 此外,新北市警局還指出,淡水區關渡橋(往淡水/台北方向)近年來為易肇事路段之一,常有用路人變換車道不依標線指示違規跨越雙白線行駛,致發生多起重大交通事故,影響道路安全甚鉅。為防制交通事故發生,新北市警局規劃以智慧AI科技執法設備,自動蒐集上述交通違規資料,再據以舉發,呼籲用路人切勿貪一時之便,違規跨越雙白線行駛,應遵循現地標線指示行駛。另該路段於9月19日盲測至今,計偵測違規達480件,平均每日違規達22.8件。 新北市警局強調,經分析科技執法對改善交通有相當程度助益,科技執法係以防制交通事故、改善行車秩序為目的,非以取締為主要目標,將持續以維護用路人行車安全為優先,並提醒民眾應確實遵守用路規則,勿貪快、勿違規,共同護新北交通安全。

Read More

台南安平警查獲新興毒品依托咪酯

南市警四分局育平派出所於安平區一社區大樓,查獲新興毒品依托咪酯,並依法處理。(民眾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南市警4分局育平派出所執行安居緝毒專案並接獲情資,持台南地方法院搜索票,在安平區1社區大樓執行搜索,查獲新興毒品依托咪酯毛重151.41公克等證物,另經採集在場許嫌等3人尿液初篩,均呈3級毒品陽姓反應,除許嫌持有3級毒品逾5公克隨案移送台南地檢署外,餘2嫌施用毒品部分,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報南市警局裁罰。 市警4分局表示,育平所接獲情資,並經多日情資蒐集後,向台南地院聲請搜索票獲准,11日見時機成熟前往查緝,當場查獲新興毒品依托咪酯3罐(毛重151.41公克)、菸彈35只(依託咪酯毛重220.49公克)、電子菸棒5支及行動電話1具等證物,以及許男(81年次)、林女(91年次)、莊女(88年次)等3嫌;進一步採驗尿液,3嫌尿液呈三級毒品陽性反應。 市警4分局指出,依托咪酯原是麻醉藥品,被不肖份子加入菸油當中,吸食後宛如殭屍,所以有「喪屍菸彈」之稱。今年新北市1名警察遭撞傷重不治,新竹1名彭姓男子逆向衝撞機車造成1死5傷,原因皆是吸食「喪屍菸彈」依托咪酯後毒駕肇事。行政院自8月起,已將依托咪酯公告列管為第3級毒品,與愷他命為同級毒品。

Read More

嚴重車禍!國3南下古坑段兩車追撞 2死5傷

國道三南下二六六點八公里處兩車追撞,車體嚴重毀損,造成二死五傷。(記者陳正芬翻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國道三號南下二六六點八公里處,十二日深夜近十一時發生一起廂型車與自小客車追撞事故,自小客車翻覆,消防局獲報派遣各式消防車及救護車前往搶救,並將傷者緊急送醫,事故造成二死五傷,車禍原因相關單位調查釐清中。 國道三南下二六六點八公里處兩車追撞,車體嚴重毀損,造成二死五傷。(記者陳正芬翻攝) 據了解,箱型車上包含司機共有六名乘客,自小客車一人,兩車行經南下該路段不明原因發生追撞,由於撞擊力道大導致自小客車翻覆,消防局獲報派遣林內、公園、斗六、六合、古坑等單位,出動各式消防車三部、救護車五部、人員十六人前往搶救,現場由林內消防分隊小隊長黃建嘉前往指揮搶救。 消防隊指出,交通事故現場車輛嚴重毀損扭曲變形,自小客車約四十歲男駕駛頭顱破裂和廂型車四十五歲男子頭顱凹陷變形當場死亡,另五名傷者分送斗六台大醫院、成大醫院救治,並通報雲林監理站及衛生局,車禍原因相關單位調查釐清中。  

Read More

〈古董藝術賞玩專刊〉淺析元代玉器

劉振漢 作者介紹:劉振漢先生現擔任台南文物協會副理事長,並於台南藝術大學攻讀「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士班」,收藏方向主要為古玉器範疇。 引言 元代(1271–1368年)是中國歷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王朝,也是中華文化與外來文化交融的重要時期。玉器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隨著元代的社會變遷與文化互動,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風格。元代玉器既承襲了宋代的製作技術與審美傳統,又吸納了來自蒙古族兼併的金代與周遭民族的文化,形成了兼容並蓄風貌。本文將對元代玉器的風格特徵、工藝技法及其文化背景進行淺析,並探討其在中國玉器發展歷程中的地位。 元代社會背景 蒙古帝國橫跨歐亞大陸,促進了東西方之間的經濟和文化交流。元朝統治者注重接納多元文化,並對於工匠的重視,這一態度促使元代玉器除承續宋金玉器的傳統外,更進一步的發展。此外,元代亦注重貿易,為玉料的來源提供了穩定的基礎。但由於統治階層為草原民族,因此其對於玉器風格必然有其自身的審美風尚,筆者認為其對於律動性的喜好與要求甚於前代,這個論點筆者將在以下論述,並援引相關的出土玉器說明之。 元代玉器的分類 元代玉器的風格除了繼承宋金玉器的某些傳統外,也展現了自身的藝術特色,以下筆者就援引出土玉器,並結合兩岸故宮所藏元代玉器,依用途簡略分成以下四類加以說明,若有疏漏之處尚祈讀者不吝指正。 一、佩飾用玉 1、桃形玉佩(圖一):陝西省戶縣張良寨賀勝墓出土,桃型外框,題材為松葉、 圖一桃形玉佩 柞樹葉及雙鹿,工藝上以鏤空及陰刻表現,雙鹿及柞樹是遼金特有的題材,再加上漢人常用的松樹題材,從題材來看也算是一種文化融合,值得注意的是兩隻鹿的神態,生動活潑充滿動態感。 2、善財童子紋玉飾(圖二):上海市松江區西林塔天宮出土,為一童子蹲坐在由靈芝組成的座上,童子身上的飄帶飛揚飄動充滿律動感,靈芝深凹,多層次鏤雕技巧成熟。 圖二善財童子紋玉飾 3、鹿形玉飾(圖三):四川省成都市利民巷元代窖藏出土,仰頭向上望的圓雕小鹿,身上飾有枝葉,小短尾上翹,既有趣又增加動感。 圖三鹿形玉飾 二、服飾用玉 1、天鵝水草紋玉帶環、鈎(圖四):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錢裕夫婦合葬墓出土,此為一組帶飾,由帶鈎與帶環所組成。為金元常用的秋水題材,多層次鏤雕,海東青與大雁的布局動態感十足。 圖四天鵝水草紋玉帶環、鈎 2、螭紋玉帶扣(圖五):江蘇省溧水縣城南柳家村出土,題材由兩隻螭龍所構成,工藝以剃地高浮雕琢成,背面無紋。螭龍身軀較宋代虯健有力,整體表現也較宋代靈動。 圖五螭紋玉帶扣 3、天鵝紋玉帶扣(圖六):四川省成都市利民巷元代窖藏出土,秋水題材多層次鏤雕,雖無海東青且工藝較粗曠,但大雁的布局依然感受到其不凡的動態。 圖六天鵝紋玉帶扣 三、器皿用玉 1、玉龍紋活環尊(圖七):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龍紋具元代特徵,紋飾剃地浮雕工藝純熟,層次感明確,整體具厚實感。 圖七玉龍紋活環尊 2、玉花式杯(圖八):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花杯為葵口秋葵枝葉柄,杯中心有一花蕊,刀法粗曠有力。 圖八玉花式杯 3、俏色鴛鴦紋玉粉盒(圖九):陝西省戶縣張良寨賀勝墓出土,盒面雕有一對鴛鴦,均為剃地浮雕,一做展翅飛翔狀,一為立於地面狀,兩者相對而視,動靜之間饒富趣味。 圖九俏色鴛鴦紋玉粉盒 四、其他 1、蓮鷺紋玉爐頂或帽頂(圖十):四川省成都市利民巷元代窖藏出土,有稱爐頂或稱帽頂,是元代新的玉器品項,這類的器物可以360度環景觀看,每個角度自成一景頗為有趣,鏤空的技法熟練。 圖十蓮鷺紋玉爐頂或帽頂 2、龍鈕玉未刻印(圖十一):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收藏家習慣稱為印押,有些印面會有特殊的印紋,龍形為元代坐龍。 圖十一龍鈕玉未刻印 3、青玉幻方(圖十二):上海浦東新區陸家嘴陸父子墓出土,一面刻阿拉伯文另一面刻有阿拉伯數字,此件玉器深受阿拉伯伊斯蘭外來文化影響。 圖十二青玉幻方 玉器風格分析 外來藝術元素的融入 由於蒙古帝國的疆域廣闊,元代的玉器製作受到來自西域、中亞、甚至伊斯蘭世界的影響。伊斯蘭藝術中的幾何圖案和植物紋樣逐漸被引入到元代玉器的設計中,這些圖案通常具有對稱性和繁複的結構,與中國傳統的自然主義風格形成鮮明對比。例如,一些元代玉器上出現了以阿拉伯文字的裝飾紋樣,或是具有中亞風格的幾何形雕刻,這些都表現出元代玉器風格的多樣性和國際性。 動態捕捉的審美取向 與宋代精緻、纖細的風格相比,元代玉器更傾向於簡潔俐落而富律動。這種崇尚動態感的風格可能與元代蒙古統治者的審美取向有關,蒙古文化崇尚自然的風格,這也在玉器製作中有所體現。 自然題材的應用 元代玉器常以動物或植物為題材,尤其是草原民族生活中常見的動物形象頻繁出現。這些題材不僅表現出玉器工藝的寫實技巧,也體現了元代社會對草原文化的認同與尊崇。 圓雕與浮雕技術的運用 元代的玉器作品中,圓雕與浮雕技術被廣泛應用。圓雕通常用於動物、人物雕像及帽(爐)頂,這些作品多數體現出豐滿、圓潤的造型風格。而浮雕技術則常用於器物的表面裝飾,透過高浮雕技巧的運用,所要表現的主題可以更加明顯的呈現。 鏤空雕刻 鏤空雕刻技術在元代玉器中已見成熟,鏤空雕刻要求工匠具有極高的技術水平,既要保證玉器的結構穩定,又要使得花紋精緻不能發生斷裂。元代的鏤空玉器呈現各式各樣的主題,且體現出裝飾性與實用性的結合。 結論 元代玉器在中國玉器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風格特徵體現了多元文化的交融與創新。通過對元代玉器的研究,我們不僅能夠更好地理解這一時期的社會文化背景,也能深入體會中國玉器藝術在元代上下階段的變遷與傳承。元代玉器對後世尤其是明清兩代的玉器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元代的簡約風格和異域藝術元素在明代玉器中有所延續,而清代宮廷玉器則在元代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融合了更為精緻的雕刻技術和富麗的裝飾風格,因此元代對中國玉文化的長遠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圖片資料 圖一:古方,《中國出土玉器全集14》,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頁224。 圖二:筆者自攝。 圖三:古方,《中國出土玉器全集13》,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頁192。 圖四:古方,《中國出土玉器全集7》,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頁187。 圖五:古方,《中國出土玉器全集7》,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頁186。 圖六:古方,《中國出土玉器全集13》,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頁189。 圖七:周南泉主編,《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玉器(中)》,香港:商務印書館,1995年,頁141。 圖八:周南泉主編,《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玉器(中)》,香港:商務印書館,1995年,頁183。 圖九:古方,《中國出土玉器全集14》,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頁225。 圖十:古方,《中國出土玉器全集13》,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頁190。 圖十一:圖版取自《器物典藏資料檢索系統》:https://digitalarchive.npm.gov.tw/Antique/Content?uid=51031&Dept=U(檢索日期:2024年10月1日)。 圖十二: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上海出土唐宋元明清玉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頁168。 台南市文物協會於民國74年成立至今已歷39載,在歷任理事長及全體會員的努力下,對文化的傳遞及發揚不遺餘力,歡迎對中華古文物有興趣的同好一起加入,入會方式請洽本會蔡秘書0982789095。

Read More

〈中華副刊〉削紫蘇

紫蘇 冬季是芥菜心的盛產季節,一支支都長得壯碩肥美,價格親民,是我家餐桌上的季節限定美饌。 清早,空氣中瀰漫著冷颼颼的氣息,一股寒意上身,傳統市場狹窄的街道上卻傳來攤販們熱絡的吆喝聲。不遠處一塊隨風晃動的紙板攫住我的雙眼,上面用俗艷的紅色歪斜的寫著斗大的四個字:一支十元,地上堆疊成小山一般的芥菜心,翠綠挺拔的莖部,正向來來往往的顧客展示著:「尚青ㄟ!」。 四周圍攏著一群菜籃族,一邊手腳俐落的挑揀著,一邊交流拿手的芥菜心料理,「煮湯啦!真甘甜」「醃漬下飯啦!」我也側身擠進去湊熱鬧,心裡卻猶疑不決,銅板價,不買可惜了,用消費是幫助農人來遮掩自己撿便宜的心態;若是買了,料理前要面對繁瑣的削皮,又讓我想打退堂鼓。憶起菜心鮮甜軟糯的滋味,最後饕口饞舌勝過了動手的辛勞,在後悔「吃不完」的意念尚未興起前,我二話不說地拿起四支沉甸甸的戰利品回家去! 料理芥菜心的前置作業:去厚厚的硬皮是件大工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把好的刨刀,可以讓事情輕省不少。馬鈴薯皮薄易削,芥菜心的皮厚且帶著凹凸不平的莖節,對於一個生手來說,施力不當,常常一刀下去,不會是刨下一條勻稱完美如絲帶般平滑的綠皮,而是聽到「喀!」的一聲,一支芥菜心毫不猶疑的斷為兩截,更叫人難以接受的是,斷為兩截的芥菜心,長度縮短,理性思考應該較容易下刀,事實卻是不熟練導致兩節變三節,甚至四節,筆直修長的菜心經過我的拙手成為碎屍,信心瓦解的當下只能吶喊:「不要再買芥菜心來自找麻煩了!」 有時告訴自己削芥菜心是一門先苦後甘的修行,要有不疾不徐的節奏,配合均勻平緩的呼吸,施力太大,往往一支削完,只剩下原本1/2的體積,暴殄天物是對自我的控告;力氣不足,往往粗纖維削不乾淨,吃的時候纖維扎口是對鮮甜軟糯的芥菜心大不敬也! 每當自己以削芥菜心來磨練心性時,父親的身影就會緩緩浮現。在老家,每逢過年的傳統年菜之一:肉片炒芥菜心,料理前都是由父親負責削去硬皮。昔時,沒有方便銳利的刨刀,父親是殺雞用牛刀的方式以一柄笨重的菜刀下手,難以想像一個大男人、一雙粗糙的手卻能細膩的把芥菜心又厚又硬的皮和細長的纖維絲毫不留的一一刨除,讓光潔美麗透出碧綠般顏色的莖肉毫不隱藏的裸露出來。在美味上桌時,我們只顧著大快朵頤,殊不知這是父親弓著背,耐著性子坐在小板凳上削了許久。 剛嫁為人婦時,一來忙著上班,二來對烹飪不上手,只要逢芥菜心的盛產期,母親必定不手軟的買上一堆,父親總是習慣性地坐在小板凳上,只是菜刀換上了新穎的刨刀,一邊聽著新聞,一邊專注凝神的細細削著皮,隔天我就會收到一支支手工去皮勻稱鮮綠的芥菜心,對於下班拖著疲累身軀的我而言真是一大福音,清洗之後可以即刻料理,很快就有一盤佳饌上桌。 父親退休前是飛機修護員,長期的工作練就一雙靈活的巧手。在我讀國小時根本未曾聽過削鉛筆機這種時髦的工具,每天晚餐後,我和小妹就會把寫禿的或是斷了芯的鉛筆放在桌上,父親拿出老式的小刀就著暈黃的電燈泡幫我倆削鉛筆,一片片散發出淡淡木頭香味的木屑輕輕掉落桌上,接著再用刀鋒細細地將鉛芯刮成圓錐狀,約莫十多分鐘,桌上就整齊的排列了六支長短不一的鉛筆,每一支都削得修長平整沒有稜角,筆尖細長圓潤,我和妹妹小心謹慎把鉛筆收納在筆盒中,因為明日一整天的學習都少不了它。 不管是削芥菜心抑或是削鉛筆,父親細膩的情感都藉著這個看似平凡簡單,卻不容易精準拿捏的動作來傳達他對子女滿滿的慈愛!

Read More

FAST口訣 辨識中風初期症狀

響應「世界中風日」,台中市政府與台灣腦中風關懷協會、澄清綜合醫院及台灣腦中風醫學會合作,辦理「遠離中風走」漫步運動及衛教宣導活動。(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腦中風疾病發生前通常無症狀;其中,急性缺血性腦中風往往造成嚴重的神經學損傷、甚至死亡。民眾可牢記中風「FAST」口訣:臉部(Face)表情不對稱、雙手(Arm)力氣不一樣、講話(Speech)變得不清楚,有任一症狀記下時間點(Time);中文記法「微笑、舉手、說你好」,辨識中風初期的症狀,把握「急性中風搶救黃金3小時」,撥打119盡速將病患送醫。 響應10月29日「世界中風日」,台中市府與台灣腦中風關懷協會、澄清綜合醫院及台灣腦中風醫學會合作,辦理「遠離中風走」漫步運動及衛教宣導活動,包括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台灣腦中風醫學會、台灣神經復健醫學會等10多個機關團體出席。 衛生局指出,衛福部統計處死因統計結果顯示,去年腦血管疾病名列國人10大死因第4名。隨著國人飲食西化、生活型態、環境和壓力等因素,容易造成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異常、代謝症候群,如不及早檢查治療,將比一般人增加2倍罹患心臟病及腦中風的風險。 腦中風通常會造成不同程度神經功能障礙,失能後遺症亦為我國成人殘障的主因,不僅容易造成照顧者及家庭經濟的沉重負擔,更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鄭照新提醒,若發現身旁有人發生腦中風,切勿自行開車載送,務必立即撥打119送醫,才能增加康復機會,減低失能風險。 為提升台中腦中風照護品質及病患存活率,市府跨局處推動辦理「腦中風緊急處置網絡計畫」,藉由衛生局、消防局及全市17家急性腦中風緊急處置醫院3方合作,建置到院前無縫銜接醫院內處理流程及醫院綠色通道,大幅縮短腦中風病患治療的等待時間。

Read More

〈中華學園〉我從這個規則中看到……

雲林縣西螺國中三年五班  ◎劉士熙 生活中,有許多限制他人自由與權利的規定,同時,也有許多保護他人自由與權利的規定,這些規則無處不在。在班上,有生活公約規範學生的行為舉止,讓那些想學習的人的受教權得到保護;球場上,有球賽規則引導比賽進行,讓每位運動員都能在公平的情況下比賽;在馬路上,有交通規則指導與約束用路人行為,讓意外不會時常出現。這些規則的制定可能會犧牲少部分人的利益,卻可以保護多數人的權利。 在我國中時,就發生幾件跟規則有關的事件,其中一件便是我的一個朋友跟我一樣都是體育班的,他在老師不在時,想嘗試跨欄,可是卻不照老師說的方式,而是以一個非常危險的方法去跨,結果,就在片刻間,他的腳勾到欄架,臉朝地,他想用手支撐,卻非常不幸地,手沒撐好還斷掉了,他就這樣從二年級,一路帶著石膏直到三年級畢業。 每個規則都有它的意義存在,例如:你在排隊時卻有人插隊,你跟他講,他卻不理不睬。雖然在其它人眼裡,是件不重要的小事,但是這樣還要規則,做什麼?如果每個人都只依照自己的想法行動,那還有什麼秩序可言。規則原本就是為了保護及管理,所以當沒有規則時,那就只是一個雜亂無章、沒有公平正義的世界。 既然規則如此重要,那麼對於規則,或許每個人的解讀都會有些不同,也或許會不約而同的一樣,我對於規則,就如同看待人生,或許會犯錯,但是只要從失敗中來過且學習,那麼規則將會變成你最堅固的盾牌,在你最需要時站出來保護你的權益不受干預,同時也是最鋒利的寶劍,在你未來的路上,開闢出一條乾淨明亮的路。

Read More

孩童肥胖 當心脂肪肝糖尿病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孩子有肥胖問題可能引發多種疾病。醫師指出,過重肥胖孩子常見脂肪肝、第2型糖尿病等問題,若不處理恐導致肝硬化;除了尋求專業外,建議應把握運動多、健康吃、睡眠足3原則。 台大兒童醫院小兒腸胃科教授陳慧玲表示,肥胖的嬰幼兒在童年、青少年時期和成人期都可能會持續肥胖,且併發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肝臟疾病、多種癌症等風險,會比一般人高。 她指出,在美國因肥胖引起脂肪肝造成肝硬化,需要換肝的人數逐年上升。雖然在台灣還沒如此嚴重個案,但這是個警訊;且肥胖問題也可能影響孩子社交、學習等身心發展,例如遭同學指指點點可能心情低落、睡眠呼吸中止症上身等。 陳慧玲說,在過重肥胖孩子身上,常會出現脂肪肝、與代謝相關的第2型糖尿病,往往讓家長不敢相信直呼「年紀小小怎麼可能?」其中甚至有些孩子已肝功能異常,再不處理恐會肝硬化。 兒童肥胖治療以生活型態改變為主要方式,謹記運動多、健康吃、睡眠足3原則。畢竟孩子成長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也許到了明年成長發育狀況就符合建議標準。 陳慧玲提到,現在雖有些減重相關藥物,通常是放在第2線使用,對孩童發展的影響仍有待評估,還是建議從最沒有副作用的改變生活型態開始。 她也提醒常見挑戰,包括生活時間已被安親班等各項事務填滿、不認為體重是大問題等;還有對體重變化的期待太高,可能因此容易放棄。因此,在設定運動目標上切記不要好高騖遠,可以先從每天多走1000、2000步開始,心理層面上也要改變用飲食來慰勞、獎勵或舒壓習慣。「最重要的是全家一起做」,全家一起健康,運動跟飲食都要同步進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