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學園〉尼泊爾之旅

台中市龍津國小五年乙班 ◎曾琪爾

Read More

〈中華學園〉狗狗好朋友

台北市龍門國中二年級  ◎陳品叡

Read More

〈中華學園〉阿嬤的滷豬腳

台南市崇學國小六年六班 ◎呂泱瑾 我探頭在供桌上,桌上的滷豬腳芳香四溢,令人垂涎三尺。我擦掉溢出的口水,此時阿嬤的到來打斷了我想偷吃的念頭。 「乖孫啊,你在做什麼?」阿嬤溫柔地問。 看見阿嬤來了,我趕緊「黏」上去撒嬌,吵著要吃滷豬腳。阿嬤微笑著依著我的要求,一大一小地牽著我去看她製作的過程。她一邊忙碌一邊解釋,首先要將豬腳放進熱水中,去除雜質,接著用蒜頭和米酒稍微翻炒。我目不轉睛地盯著阿嬤熟練的動作,心裡不禁佩服她,這麼複雜的料理,竟然能夠這麼得心應手。隨著時間過去,豬腳漸漸完成,香氣撲鼻而來。我興奮地等待著,直到阿嬤端著熱騰騰的滷豬腳,並幫我剪成塊狀。此刻,我毫不客氣地大快朵頤,餐桌上的每個人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阿嬤做的滷豬腳,總是特別好吃。不僅色香味俱全,還不會膩口,油亮的表面與咬下去的紮實口感,完美地平衡了油脂與肉質。只可惜,這樣的料理如今已經不常吃到了,阿嬤年紀漸長,行動不便,做這些料理也變得越來越困難。每當我懷念這味道時,總會覺得有些惋惜。但我仍然珍惜這段光陰,尤其是在以前阿嬤還手把手地教我做這道菜。只可惜,我在學習的過程中被熱油噴傷,阿嬤也因此不敢再教我做了,當時的我感到有些遺憾,畢竟這麼好吃的料理,應該要傳承下去。 滷豬腳不僅是阿嬤的拿手菜,也是我們祖孫倆維繫感情的美好料理。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食農遊學 立人親師生煮打滷麵

立人國小舉辦食農遊學地圖親子育樂營。(記者施春瑛攝) 立人國小舉辦食農遊學地圖親子育樂營,校內外共有60人報名參加,參與的家庭有親子、也有爺爺奶奶帶著孫子一同參與,除了一起手作廚師帽,更在食農老師的指導下,解鎖打滷麵的技能。 校長王全興表示,活動一開始,先由立人國小美術班老師吳欣蓁教導製作小小廚師帽,孩子在設計帽子時,可以自由選擇顏色和圖案,展現個人特色,特別是透過親子共同製作,不僅能增進彼此的感情,還能分享創意和互相啟發,讓這個活動變得更加有意義。 製作小小廚師帽的材料包括紙張、剪刀、尺、雙面膠和彩色筆。首先,利用尺在紙上畫出數條平行的直線,然後將紙剪成長條,並彎曲固定,形成帽子的皺褶,以增加立體感。接著,在帽子的底緣上畫上喜歡的圖案或設計姓名,讓帽子更具個性。最後,利用雙面膠將帽子組裝成圓筒狀,就完成了一頂專屬於自己的可愛廚師帽。 學校也特別邀請食農老師黃冠銘,到場教做台南在地傳統的打滷麵,先把扁魚、香菇、紅蔥頭和蝦米放進鍋內芡香,倒入高湯以後再將紅、白蘿蔔、白菜、木耳、香菇、肉羹入鍋,等調味後再勾芡,最後淋在油麵上,一碗香噴噴的大滷麵就大功告成了。 參加食農營的小朋友下廚學做打滷麵。(記者施春瑛攝) 這道傳統美食喚起現場多位爺爺奶奶的過往回憶,參與的奶奶鄭夙芬說,她媽媽是總鋪師,有從媽媽那學到打滷麵的技能,此次帶著孫子一同來參與,真的很懷念這濃濃家鄉味。 學生王曜瑄說,他跟爸爸媽媽一同來參加食農親子育樂營,覺得製作廚師帽很有趣,他的廚師帽有個大大的「王」字,遠遠看起來像劍獅,戴上它烹煮非常神氣。 學生蕭羽庭則說,很開心參加這次的食農教育,這次的食材有胡蘿蔔、還有羹和黑木耳、麵條,吃起來有點酸酸鹹鹹,這是她第一次吃到自己做的滷麵,既有趣又好玩。雷寶妍說,她已經學會如何打滷麵,打算回去做給爺爺、奶奶吃。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強化體適能 九份子邁步健走

九份子國中小舉辦全校健走活動。(記者施春瑛攝) 為響應「全民健走日」,九份子國中小利用晨運時間舉行全校健走活動,邀請學生家長、社區民眾和全校師生,一起參與有益身心健康的親子活動。 校長康晉源表示,配合教育部體育署SH150方案,推動每週在校運動150鐘推展方案,九份子鼓勵學生在校運動,利用課間、運動社團和晨光時間,養成每天規律運動的習慣,強化體適能,培養活力青少年。 家長會長王俊憲說,近百位家長和社區民眾踴躍參與此次親子健走活動,除了使學生和家長了解保持健康的重要性外,讓大家更加了解九份子低碳示範社區的意義,進而推動綠色行動、低碳生活,宣揚全民健身的理念。志工團長彭心蘭表示,感謝學校辦理這麼有意義的活動,讓很多的家長們接送完孩子上學之後,繼續與孩子共度歡樂的親子時光。 國中部二年級學生王品淳說,這次健走距離約2.2公里,較上次路線長了一些,最大的驚豔是看到許多社區建案陸續在興建,平常只是遠觀沒有太大感觸,不過才短短1年時間,感受到學校周邊快速地發展。國小部四年級葉光亮說,能夠跟著全班同學還有爸媽一起參加健走很好玩,以後放假有空一定還要跟家人一起健走。 學務主任黃建松表示,針對國中小和幼兒園孩子的體能差異,此次健行活動規劃了兩條路線,分兩個出入口出發,繞行社區和河岸人行步道,最後再回到校園,希望學生們能夠走出教室,呼吸新鮮空氣,感受溫暖的陽光,享受戶外身體活動的樂趣。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雙春創新教學 雙獎肯定

雙春國小利用學校的校本課程,以海洋教育為主軸,結合在地虱目魚養殖,獲國際教育認證獎項。(記者盧萍珊攝) 位處偏鄉的北門區雙春國小,繼獲教育部戶外教育教案特優與優等雙獎後,再度榮獲KDP國際教育認證獎標竿獎、優等獎雙獎項肯定,贏得各界讚許。 雙春國小校長林佑霖指出,學校參加2024全國KDP創新教學與國際認證獎,「虱」「生」共學,「舟」遊雙春方案,利用學校的校本課程,以海洋教育為主軸,結合在地虱目魚養殖與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的目標14(海洋生態)發展而成。 包括大甲國小校長蔡玉仙、口埤實小校長王朝賜、蚵寮國小校長王建堯及將軍國中校長謝元入,將學校在地課程融入與學校課程交流與體驗,讓這個方案更完整,在全國800多個初賽方案中進入決賽,再由200多個決賽方案中,獲得評審青睞,榮獲全國標竿獎。 林佑霖說,以雙春好「水」悠遊鯤鯓方案,結合各項校內外在地資源,融入戶外教育與SDSGs目標13(氣候行動),將氣候變遷議題帶入課程內,並在教導主任陳又菁、組長莊素貞、教師王俊堦、蔡淑燕等教學團隊齊心努力,結合在地文化、生態與產業,創新校本課程,獲得評審青睞,榮獲全國優等獎。 連續獲獎,家長會長李宇彥說,學校在校長林佑霖帶領的教學團隊長期耕耘,師生團結一條心,再度勇奪全國雙獎,不僅地方與有榮焉,也對教學團隊的努力給予高度肯定。 (記者盧萍珊)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促進技術研發 崑大校友贈母校零點定位夾持系統

崑大機械所博士班校友、英貴爾科技負責人莊旭彬(中),捐贈母校「零點定位夾持系統」,促進技術研發。(崑大提供) 崑山科大積極與產學各界合作交流,與校友更是保持密切聯繫,其中機械與能源所博士班畢業校友莊旭彬經營英貴爾科技,並捐贈「零點定位夾持系統」相關部件予母校微精密製造中心,作為未來技術研發的重要資源,為企業與學校攜手合作樹立典範。 崑大機械所博士班校友莊旭彬更擔任第十二屆崑大校友總會長,基於對母校有著深厚的感情與支持,捐贈母校零點定位夾持系統提升研發實力。該系統是英貴爾科技應用於CNC工具機的主力產品之一,具有高精度、快速定位的優勢,能夠顯著提升機械加工過程的生產效率和精確度,尤其在切削加工應用中,為工業生產提供了技術上的突破。 莊旭彬表示,在當前智慧製造與工業4.0的浪潮下,刀具的狀態監測與即時更換,成為提升生產效率與降低生產成本的關鍵。傳統的刀具監測依賴於人工經驗判斷,無法滿足現代化生產對精度和即時性的高要求。因此,如何運用高效的數據分析方法?來實現刀具狀態的精確監測,成為產業界與學術界共同關注的議題。 此次英貴爾科技捐贈的零點定位夾持系統,不僅為崑大的研究提供先進的設備,還展示企業對高等教育和研究創新的支持態度。莊旭彬認為,企業與學術機構的合作,是推動技術創新的重要途徑,學校擁有前瞻的研究思維與強大的研發動能,而企業則具備市場需求和實際應用經驗,兩者結合,能夠為技術的實際應用提供有力保障。 崑大微精密製造中心團隊未來將利用零點定位夾持系統合作進行「刀具磨損線上預知偵測之實機測試研究」,旨在有效預知刀具磨損,提升機械加工過程之效率,進而確保生產的穩定性與產品品質。此研究的成果未來有望技術轉移至英貴爾科技的產品中,特別是與「零點定位夾持系統」結合使用,將大幅提升該產品在智慧製造領域中的應用價值。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