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爬指南山摔斷腿!文山警消即刻救援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03/10093010/ba6c6399-f623-4b2d-a952-2a0c05566cff-Compressed-with-FlexClip.mp4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台北市文山第一警分局指南派出所警員蔡渲棋、簡嘉慧於日前接獲110通報,稱指南山區步道發生登山意外,有一名年約54歲郭姓男子滑倒摔傷骨折,急需救援。蔡、簡等2員獲報後立即趕赴現場,並同步通報消防人員到場協助。 (文山第一警分局提供) 文山第一警分局指出,經了解,郭男當日與太太及友人一同至該山區登山運動,沿山區步道健行,未料在爬越溪谷時,因地面濕滑不慎滑倒,導致左腿嚴重受傷,當場無法站立行走,受困原地動彈不得,遂報警求助。嗣經警方與119救護人員抵達後,迅速評估傷者傷勢及現場環境,發現該處地勢陡峭、山徑濕滑,且傷者已無法自行下山,救援人員隨即合力將郭男安置於擔架上,採人力徒步接力方式,冒著險峻地形逐步搬運郭男下山。 指南派出所警員蔡渲棋(圖右)、指南派出所警員簡嘉慧(圖左)。(文山第一警分局提供) 文山第一警分局提到,救援過程中,警消人員不僅需克服蜿蜒濕滑的山路,還得隨時留意傷者傷勢,確保搬運過程穩固安全,歷經一段艱辛的接力搶救,終於順利將郭男安全送下山,由救護車送往萬芳醫院救治,猶經醫院初步檢查,所幸無生命危險。郭男妻子對於警方與消防人員不辭辛勞、迅速專業的救援行動,表達萬分感謝,並稱讚警消團隊合作無間,讓家屬感到無比安心與感動。 文山第一警分局提醒,近期山區連日降雨,步道濕滑泥濘,民眾登山健行務必提高警覺,穿著合適的防滑鞋具,並隨身攜帶手機或定位求救設備,以備不時之需。若遇突發狀況,務必保持冷靜,立即撥打110或119求援,讓專業人員迅速協助脫困,確保平安返家。

Read More

男子忘了車停何處?樹林警神救援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03/10091710/941adf2b-0579-4a12-8df8-4b14a9870806.mp4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一名從新北三芝區到樹林工作的王姓男子,日前開車到樹林區西圳街一段附近工作。忙了一天,未料到了下班時間却忘了停車位置,轉向警方報案表示廂型車可能失竊請求協尋。樹林警分局柑園派出所接獲通報立即派員到場協助處理。 (樹林警分局提供) 柑園派出所警員林子堯到場了解,王姓男子(21歲)是在2月27日早上從三芝至樹林柑園地區工作,由於工作地周邊鐵皮屋林立,街道辨識不易,因此忘記自己早上愛車停放的地方,只記得當時將車輛停在離工作地要走路約10多分鐘的地方,當時也沒有記下停放位置的門牌號碼。 (樹林警分局提供) 由於當時天色漸晚,該名男子帶著疲憊的身軀,在公司週遭找了一圈,因為不是在地人,對柑園地區道路不熟,又無認識的親朋好友可以求助,只好硬著頭皮撥打110報案,詢問警方是否能協助尋找車輛。員警到場了解原委後,向民眾商借安全帽一頂,搭載報案人沿路繞巡男子停放車輛位置,終於在約20分鐘後,在距離報案位置1.1公里處尋獲車輛。 樹林警分局提到,原本騎車2分鐘就可以找到停車位置,男子因為忘記停車位置卻花了近20分鐘才找到,而該名男子在見到愛車時才放下緊張不安的心情,也頻向員警表達感謝。特別要提醒,民眾可以在停車後,拍攝自己愛車的停放位置,避免類似事件發生。

Read More

美對抗中國大陸航運發展成立造船辦公室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美國對抗中國大陸航運發展多方進行,其中包括成立﹁造船辦公室﹂,據悉,該造船辦公室將提供稅收優惠減免措施,作為其振興美國造船業、削弱中國在全球航運業主導地位策略。 消息指出,川普總統在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上發表談話重申,他支持恢復國防和商船部門國內能力的最新提議,計畫包括在白宮內設立一個新的造船辦公室,這是上(二)月24日提交眾議院的一項法案中包含的一系列提案的一部分。 白宮正在根據之前的提案準備發布行政命令包括18項措施,,其中包括對停靠美國港口的中國船隻收取費用,以及優先停靠懸掛美國旗船隻。該命令還要求對中國製造的貨櫃起重機收費,提高核動力船舶造船廠工人的工資,並對海軍和其他聯邦實體的採購進行審查。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建議對中國製造的船舶每次停靠港口收取最高150萬美元的費用,對中國製造船舶的營商每次停靠港口收取100萬美元的費用,並強制要求懸掛美國國旗的船舶。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加徵美國港口收費可能會使一個貨櫃從亞洲運往美國的運費增加800美元,總成本高達200億美元。業界警告,如果營商認為高昂的費用使這些小港口無利可圖,這些小港口可能會流失生意。 據瞭解,美國在全球造船市場的佔比僅為1%,而中國大陸在全球造船市場的比重則超過50%,本世紀更增長了十倍。

Read More

打造永續生態圈 桃機今年可望取得國際機場協會碳認證等級四肯定

桃園機場目前共設置43座充電樁,將持續增建設備,預計2027年全數共計70座,力求達成2030年空側作業車輛50%電動車佔比目標。(桃園機場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桃園國際機場以實際行動打造永續機場,近年從設施設備到旅客服務,多管齊下力拚淨零排放,獲得國內外眾多獎項肯定,繼2019年取得國際機場協會(Airports Council International, ACI) ACA機場碳認證計畫等級三 (Level 3 - Optimisation)後,今年可望取得等級四 (Level 4 - Transformation)的認證,展現桃園機場實踐淨零永續具體成效。 機場公司表示,為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桃園機場積極布局建構永續機場文化,並落實為公司治理及機場綠色營運方針,近年來推動空側作業車輛電動化、橋氣橋電及航廈接駁導入電動巴士等策略,在機場夥伴共同努力下,已有階段性成果,包括達成減少燃油消耗、降低噪音汙染及提升空氣品質等多重效益,預估每年減碳1.72萬公噸,相當於4.5座大安森林公園減碳量。未來將持續蒐集機場服務大聯盟夥伴反饋意見精進措施,攜手夥伴共同打造2050永續機場生態圈。 桃園機場目前共設置43座充電樁、86支充電槍,為提升地勤業者使用率,在2019至2023年提供免費充電服務,現階段採取增建設備及建立管理方式雙軌並行持續推廣。在設備面,持續升級服務,將現有43座充電樁由慢充升級為快充,並新增設27座,預計2027年全數共計70座;同時擬定車輛通行證核發辦法及劃設禁行燃油車輛區域,提升車輛電動化比例,並以現行成熟之電動化市售車款為優先導入車種,包括拖車頭、滾帶車、接駁車及航機引導車等10款車種。根據工業技術研究院研究資料,空側作業車輛電動化後,每輛碳排量可下降約30%,桃園機場現行空側作業車輛共4,365臺,其中電動車輛357臺佔比約8%,一年約可減少40萬公斤碳排,透過上述行動方案鼓勵業者加快汰換,力求達成2030年50%電動車佔比目標。 桃園機場兩座航廈共計有40組橋氣橋電設備,在空橋下方安裝空調、電纜設備,提供電力和空調給停靠空橋的飛機使用,取代以柴油引擎驅動的電源車和氣源車。根據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統計,使用橋氣橋電系統,雙走道廣體客機可減少每小時240公斤的碳排放量、單走道窄體客機減排量也達到每小時106公斤。桃園機場近年積極推廣航空公司使用,2025年起,針對地停60分鐘以上客機,試辦靠橋後即使用橋氣橋電,2025年1月使用率約40%,較上個月成長10%,減碳效益預估一年可達1.68萬公噸。現階段將持續蒐集航空公司意見,優化人力調度及提升空調效率等,持續提升使用率。 桃園機場巡迴巴士為旅客航廈接駁間的運輸工具之一,2024年接駁運量約22萬人次,隨著旅運量提升接駁運量也將持續增加,因應國家淨零排放政策及配合交通部2030年客運車輛電動化推動計畫,機場公司將永續概念納入巡迴巴士採購評估項目,2023年完成採購3輛全新電動巴士取代柴油車提供服務,並建置1座雙槍電動巴士專用充電樁,自2024年8月1日起投入營運,預計一年碳排可減少7.7萬公斤,同時降低噪音污染,提升服務品質也帶來永續效益。 機場公司說明,機場碳認證計畫(ACA)由ACI所建立,透過七個級別認證機場管理和減少碳排放的努力程度,為國際間唯一被認可的機場碳排放管理認證標準,旨在減少航空運輸對於全球環境及氣候變遷的影響,目前共有619座機場在此認證計畫中,桃園機場目前為等級三,目標於今年取得等級四認證,未來持續因應國際趨勢及營運發展,在現有成果上精進與深化,用務實的態度推動永續,提升機場營運韌性,實現2050淨零排放,為減緩地球氣候變遷貢獻心力。#

Read More

清明連假 臺北關通關服務不打烊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北關表示,為維持114年清明連續假期期間(114年4月3日至4月6日)入出境旅客及進出口貨物通關順暢,該關秉持為民服務精神,採取下列措施:24小時通關服務:旅客行李由稽查組或松山分關辦理;快遞及機放貨物由快遞機放組、竹圍分關或松山分關辦理。 一般進、出口(含保稅)貨物通關案件,每日上午8時30分至下午4時30分,由快遞機放組快遞一、二課、松山分關業務課及竹圍分關業務一課、儀檢課辦理,視同正常辦公時間,無須事先申請,並免依海關徵收規費規則規定徵收特別驗貨費及特別監視費。 業務二組新竹業務課酌派人員加班處理通關業務。四、松山分關郵務課配合郵局作業時間派員值勤。五、連續假期前一天(114年4月2日)上班時間投單之一般進出口通關案件,除特殊案件外,各通關單位將處理至完畢為止,該關已協請相關業者配合辦理。 該關進一步表示,連續假期期間,各通關單位均設有處理緊急業務及聯繫之單一窗口,歡迎民眾多加利用,服務電話如下:一、稽查組:桃園機場第一航廈:(03)398-2308。桃園機場第二航廈:(03)398-3428。二、快遞機放組:榮儲快遞:(03)393-8139。華儲快遞:(03)398-3123。 三、竹圍分關:(03)399-2888分17698、17260、17509及17501。四、業務二組新竹業務課:(03)563-9502分機537、538。五、松山分關:郵務課:(02)2705-5280分機703、704。檢查課(松山機場旅客行李):(02)2546-4698。業務課(松山機場中科國際物流):(02)2546-0799分機100、111。

Read More

民族掃墓節連假 基隆關持續提供商民服務

(基隆關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基隆關表示,為維持進出口通關順暢,今(114)年民族掃墓節連續假期期間(4月3日至6日)將派員辦理通關業務,免徵收特別驗貨費及特別監視費。 基隆關說明,前述期間通關業務辦理調整措施如下:一般進出口通關案件:(一)4月2日(假期前一日):除特殊情形外,於當日處理完畢。(二)4月3日至5日:業務一組、業務二組、五堵分關及桃園分關案件,集中於關本部1樓服務中心辦理;八里分關案件,於該辦公處所辦理。服務時間:4月3日及4日為8時30分至16時30分、4月5日為8時30分至12時30分。(三)花蓮分關馬祖派出課每日於該辦公處所提供服務,服務時間:8時30分至12時30分、13時30分至17時30分。 旅客行李及船舶維持24小時通關;倉棧組監理課、八里分關照常24小時輪值;花蓮分關23時後(蘇澳派出課20時後),視需要派員辦理結關等業務。 基隆關進一步表示,連續假期期間如有任何通關問題,可電洽各服務窗口,另關本部服務中心維持24小時收件及諮詢服務,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Read More

高雄港郵輪季熱鬧登場 3至4月10航次國際郵輪接力啟航

帶有義式風情的歌詩達郵輪莎倫娜號,3月份即將於高雄港展開4趟母港航次。(高雄港務分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今(114)年3月至4月高雄港旅運中心熱鬧非凡,即將迎接10航次國際郵輪,由歌詩達郵輪莎倫娜號率先啟航,接續為璽寶郵輪探險號、挪威郵輪天空號、大洋郵輪里維拉號、精鑽郵輪前進號、大洋郵輪英希格號及公主郵輪鑽石公主號,預計帶來上萬名郵輪旅客,可為高雄在地旅遊挹注觀光商機。 歌詩達郵輪莎倫娜號(Costa Serena)總噸數約11.4萬噸,可搭載3,780名旅客,自3月13日起展開4趟母港航程,接續於3月17日、21日及25日陸續啟航。高雄港出發航程將前往日本那霸、宮古島及石垣島等地,展開為期5日的海上義式風情之旅。 掛靠港部分,璽寶郵輪探險號(Seabourn Quest)總噸數約3.2萬噸,可搭載450位旅客,將於3月14日首航高雄港,與高雄港共度浪漫的白色情人節;精鑽郵輪前進號(Azamara Onward)總噸數約3萬噸,可搭載804位旅客,將於3月22日首度靠泊高雄港。兩艘小型郵輪的優點在於可靠泊的港口更多,為旅客帶來較為獨特的航行體驗。 挪威郵輪天空號(Norwegian Sky)於今(114)年1月21日首航高雄港,隨後將於3月18日第4次靠泊高雄港,並預計於5月18日迎來本年度第5次造訪;而大洋郵輪里維拉號(Riviera)於去(113)年首航高雄港,今年春節期間(大年初一)來訪後,3月19日再次靠泊,並預計於10月20日迎來本年度第3次造訪,兩艘郵輪持續回訪,可見其對於高雄港的青睞。 大洋郵輪英希格號(Insignia)總噸數約3萬噸,可搭載684位旅客,時隔2年,再度靠泊高雄港;公主郵輪鑽石公主號(Diamond Princess)總噸數約11.6萬噸,可搭載2,670位旅客,為114年高雄港國際郵輪預報中噸位最大的郵輪。鑽石公主號曾於103年首航高雄港,連續4年造訪高雄港,受疫情影響,睽違8年之久,再度重返高雄港。以上兩艘郵輪將於4月份首次靠泊高雄港旅運中心。 為了熱情迎接郵輪旅客,郵輪到港期間,高雄港務分公司與高雄市政府海洋局合作,以充滿動感與活力的原住民舞蹈,熱情歡迎首航郵輪旅客蒞臨,並安排春聯書法教學,由專業書法老師指導旅客親手書寫,讓旅客感受濃厚的文化藝術氣息。 為提升郵輪作業效率,欲搭乘3月13日(四)、3月17日(一)、3月21日(五)及3月25日(二)自高雄港出發的歌詩達莎倫娜號旅客,以自駕、大眾運輸或多元計程車等交通方式前往高雄港旅運中心,請務必依照旅行社所安排的分批報到時間,先至「18號碼頭(永平路與海邊路口)」托運行李,再往旅運中心1樓入場報到。 自行開車前往之旅客,完成行李托運後,請至旅運中心地下(室內)收費停車場停車,再至旅運中心1樓入場報到;而下船自行搭車回程之旅客(含親友接送、多元計程車、遊覽車等),請至「18號碼頭(永平路與海邊路口)」上客,並遵循現場工作人員指引,以提升作業效率,節省旅客寶貴的時間。 高雄港旅運中心為提供旅客優質通關服務,3月13日(四)、3月17日(一)、3月21日(五)及3月25日(二)歌詩達莎倫娜號母港作業期間,旅運中心1樓戶外空間全面進行交通管制,地下停車場優先提供郵輪旅客憑郵輪船票等相關識別證明進場停車,民眾如欲於上述日期前往高雄港旅運中心3樓海韻藝術廣場近距離觀賞郵輪,請多加利用大眾運輸(如輕軌、黃1公車等),並請配合現場動線指引。有關旅運中心停車場車位即時狀況,可撥打電話至正好停停車場(07)5360258詢問。

Read More

一月份海空自貿港區貿易量負成長降幅近5%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今年一月份我海空貿易值維持高成長,但貿易量比去(113)年同呈現負成長,平均降幅近百分之五。 交通部統計,去年我自貿港區貨物量回升至六百萬噸水準(634.2萬噸),今年首月則以56.8萬噸,比去年同月的59.7萬噸減少4.75%,四大海港僅台中港維持成長,桃園空港增幅近一成六。 一月份各港貿易貨量仍以台中港佔五十萬噸居多,比去年同月增加4.73%,並佔總量的88%,其次是高雄港4.8萬噸比去年同月的十萬噸遽降五成(-51.3%),台北港1.6萬噸略降千分之七點九,桃園空港雖僅三千噸年增15.7%,貨量不多的基隆港則減少3.72%。

Read More

ClassNK/DBJ提供川崎汽船零排放船舶融資評估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日本海事協會(ClassNK)與日本政策投資銀行(DBJ)提供川崎汽船(K LINE)零排放船舶融資評估,支持實現低碳排/零碳排船舶。 根據日本政策投資銀行與日本海事協會共同營運的促進零排放船舶融資方案,該協會對川崎汽船持有的液化天然氣(LNG)燃料汽車船「OCEANUS HIGHWAY」(IMO編號1046049)完成評估後,DBJ即向K LINE提供融資。 日本海事協會表示,隨著航運業邁向脫碳化,業界環境法規日益趨嚴,該協會根據與DBJ共同開發的綜合評等系統為基礎,從「脫碳、環保性能與創新性」的角度對船舶進行評估,再由DBJ提供投資及融資服務,從投資人關係和融資角度來促進脫碳轉型的倡議。 K LINE根據自身擬定的2050環境願景政策,正積極推動各項相關倡議,支持社會向低碳和零碳轉型。近年來,K LINE致力於開發新一代的燃料船以實現永續且環保的運輸。 由新來島豐橋造船(Shin Kurushima Toyohashi Shipbuilding Co., Ltd.)所打造的「OCEANUS HIGHWAY」已於2025年2月交船,透過使用LNG燃料來減少環境影響。在此次船舶評估中,該協會對該船給予高度評價的項目如下: (1) 與傳統燃油相比,使用LNG燃料可減少25%的二氧化碳(CO2)排放。 (2) 透過使用液化天然氣燃料來減少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及懸浮微粒(PM)的排放,符合國際海事組織(IMO)氮氧化物第三階段法規(NOx Tier III)與硫氧化物的相關法規。 此船得到評比“A”,代表其具備高脫碳技術、環保性能與及創新性,且在環境保護方面已投注相當資金。DBJ與日本海事協會將持續推廣此方案,協助航運業者邁向脫碳轉型,使整體海運業能加速實現脫碳目標。 附圖船型汽車船OCEANUS HIGHWAY(IMO 1046049),最大汽車載運量6,900輛,造船廠新來島豐橋造船株式會社。(由K LINE提供)

Read More

海大黃志清/吳政郎兩位教授榮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海大黃志清、吳政郎兩位教授榮獲113年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獎勵研究成果傑出的科學技術人才,公布113年傑出研究獎獲獎人名單,海大今年有2位教授獲此榮耀,分別為生命科學暨生物科技學系黃志清特聘教授及電機工程學系吳政郎教授,所屬學門分別為醫學工程及控制工程。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不僅在應用研究前瞻創新,在基礎科學也有堅實的根基,海大生科系黃志清特聘教授長期深耕奈米複合材料合成與應用,並致力於生物醫學材料開發,他利用各種天然的活性物質製備碳化奈米材料,能夠應用在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發炎、抗凝血等各種需求。黃教授不僅是國際學術網站Research.com認證的最佳化學科學家,連續多年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 Top 2% Scientists),近5年並發表了43國際期刊文章,其中有20篇的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10,顯示出其研究成果的重要性。 碳化奈米材料具高比表面積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由於原料為可食用的天然植物的活性物質,安全且能夠被生物體代謝,且天然活性物質在經過特殊熱處理後,其分子會高密度聚合在活性碳表面,能夠大幅提升天然活性物質的生物活性。黃教授團隊透過調控天然活性分子的氧化程度、表面位向和密度與核心碳化程度,提高材料的生物利用率、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也根據不同的應用主題與超過15個不同學校和研究型醫院的研究團隊進行合作,如臺大、清華、中興、屏科大、長庚大學及醫院、馬偕醫院等等。 黃志清教授的研究為產業發展開創許多可能性。碳化奈米材料近年取得多項專利,並與森兆、味丹、中華海洋生技等企業進行產學計畫研究、技轉及商品化開發。研究成果也屢獲殊榮,曾獲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鉑金首獎、國家新創獎、科技部未來科技獎、科技部傑出技轉貢獻獎及台北生技獎等重要獎項的肯定。未來團隊將持續深化研究,應用發展方向包含畜牧產業的抗生素替代,生醫治療如乳癌、乾眼症及老年黃斑部病變等,以及健康食品的活性提升;在學術方面則將開發碳化材料作為功能性載體和免疫刺激劑,期望應用於標靶治療與疫苗研究。 電機系吳政郎教授專注於控制理論,其研究興趣廣泛,在多個子領域均有涉獵,包括多目標控制理論、切換控制系統、網路控制系統及非線性系統同時控制等。控制這門學問就是為了能夠設計一個控制器來達成各種需求目標,例如穩定化、定值調節、排除干擾等等,其應用無處不見,從工業機械、汽車、機器人、飛彈、火箭到洗衣機、冷氣機、電鍋等家電,都需要透過控制系統才能達到調速、調溫、避開障礙、追蹤定位乃至自動化、智慧化等。 優秀的控制技術需要堅實的控制理論作為基礎,吳政郎教授正是專注於此。吳教授喜歡以獨特方法解決困難控制問題,其研究的核心技術包括屏障法(Barrier Method)及控制李亞普諾夫函數(control-Lyapunov function),並進一步發展出control storage function, barrier storage function, robust control storage function等獨創方法來設計控制器,成功應用於多個複雜控制問題,展現卓越控制效果。 吳教授早期主要的研究成果包含數個非線性系統之同時穩定控制及同時H∞控制、非線性切換系統控制器設計、Polytopic非線性系統之穩定與控制器設計,近期則是具狀態限制條件之非線性控制系統控制器設計及具控制器結構限制的靜態輸出回授控制器設計。這些理論成果能夠應用在無人車、無人機及機器人等設備的自主移動及主動避障,無人機群的編隊控制與防撞,或是運用在微電網的能源調控以提升電力系統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具高度應用潛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