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船代會:基隆四接工程 港區航運安全必須預先規劃

全國船代會理事長黃啟洋(左三)、監事會召集人賴柏涵(左四)、內政部移民署國境事務大隊基隆港隊副隊長王清泉(左二)、台灣省船代會聯合會理事長林正義(右四)、臺中市船代會理事長陳益民(右一)、基隆市船代會理事長鄭梓建(右二)、高雄市船代會常務理事吳佳典(右三)、全國船代會秘書長書長包嘉源(左一)。(全國船代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中華國船務代理公會全國聯合會(以下簡稱全國船代會)3月6日下午於基隆市基隆港海產樓舉行第12屆第8次理監事會議,此次會議由台灣省船務代理公會聯合會與基隆市船務代理公會提供場地及行政支援,會後宴請全體理監事,並致贈送伴手禮。本次會議由全國船代會理事長黃啟洋主持,會中由秘書長包嘉源就過去三個月以來會務發展及理監事關心的重要議題提出報告。會中也通過全國船代會112年度的工作報告、收支決算及下次(第12屆第3次)會員大代表名冊。 黃理事長致詞時,針對剛通過環評的台電基隆四接工程表示,LNG的供應是未來船舶新能源轉型階段最重要的替代燃料,有關LNG接收站的設立,及加注站提供船舶加注,對於港埠發展是相當重要的事。由於基隆港區碼頭過於集中,接收站建立後,港區安全格外重要。黃理事長呼籲有關當局對於港區航運的安全必須預先規劃,但是相對的,若在安全管制下犧牲太多港區作業的順暢,對於基隆的發展必定得不償失。故有關加注站的設立,其安全管制必定重要。黃理事長呼籲主管機關對於未來運作狀況所發生的應變措施,必須也要有完善的規劃。而且基隆港區碼頭集中,因此狀況發生若造成港區所有作業被迫停頓,恐怕面對得災難將遠超過北部航運市場可以轉移及承受的範圍。 會議中理監事熱烈發言,其中針對理監事詢問基隆港四接工程完工後,在船東方面會有什麼影響及付出一事,台灣省船務代理公會聯合會林正義理事長發言表示,其曾在基隆市議會童議長所召集之基隆港航界與台電總經理等在議長室開協商會時指出,如四接工程完工後,現行領港登輪的地點勢必外移,此將增加引水費及汽艇使用費每年全港約需8千萬元。當時台電總經理口頭答應他們要負擔,林理事長呼籲台電屆時不要忘記此項承諾。另外,林理事長也提到基隆港貨櫃船靠泊西25及26碼頭時需使用兩艘拖船,以往港務公司給予優惠僅以一艘計收。但從今年起以兩艘計收,之後每三個月再以優惠獎勵金的方式退費一艘優惠。唯此獎勵金的預算有額度限制,若接近年底時已用畢時則無法退費,林理事長呼籲基隆港務分公司要妥善處理,屆時不要再有所限制。 在航政管理方面,黃理事長表示我代理業為申辦船舶代理業務,必須熟悉航政相關法規,引導國外船東進行台灣業務,此為代理業的責任,也是屬於船務代理專業的一部分,但目前有關代理陸籍船舶的審核緩慢,讓代理業者無所適從,也無法向船東作明確的解釋,黃理事長期盼有關機關未來能採行較為緩和及簡易的方式進行審查。 另外,黃啟洋理事長指出,台中港相關的風電業務即將往北展開北部風場之規劃及作業,台中港的經驗可循,希望有關機關對於北部航道順暢,務必審慎考量。 最近全國船代會的會員頻頻反映高雄碼頭散雜貨船泊裝卸的問題長時期未能解決,有關裝卸責任、碼頭堆存、以及港邊拖車運送至倉庫費用問題,糾紛不停有異於一般國際認知的規則,此讓代理業者經常無法向國外船東解釋清楚。黃理事長對此也期盼台灣港務公司能有一全面的檢討與改進。 黃理事長同時指出,目前航運界進行的綠能減碳及碳權交易,未來極可能是航運業務推動之中重要的一環,對於AI自動化將是航運轉型突破的契機。黃理事長對於航港局推動的 「數位轉型與海運的淨零轉型」,希望不僅僅是口號,企盼能有具體行動來帶領所有相關的業者開發,此是台灣航運發展令人期待的項目。

Read More

台航113年淨利12.83億元EPS 3.08元獲利平穩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台灣航業公司發布去(113)年度業績,全年度稅後淨利達新台幣12.83億元,EPS 3.08元,整體船隊獲利維持平穩。 台航公司113年營收新台幣44億元,較前(112)年度增加4.1億元(+10.27%),營業毛利新台幣18.43億元較前年增加4.03億元(+27.96%),主要成長動能來自中油觀塘工業港案之拖船全數投入營運、澎湖輪新船效益、113年五月起陸續新增四艘散裝輪交船營運以及113年前三季散裝運價指數走升,使浮動租約之散裝收入增加所致。業外損益部分,持有之陽明普通股本年度股利發放減少,惟113年稅後淨利仍達新台幣12.83億元,全年EPS 3.08元。 回顧113年中國上半年自南美進口穀物需求提高、出口產業暢旺故對鐵礦砂、煤炭需求不減以及中東與新興亞洲國家的基礎建設及房地產對大宗物資需求亦穩定成長,另外,兩大運河的受阻造成航路延長消耗船噸供給,明顯拉高上半年運價,但第四季傳統旺季因巴西鐵礦砂及玉米出口意外下滑,呈現與歷年明顯不同的態勢,尤其11-12月海岬型及巴馬拿極限型船運價持續低迷不振,拉低全年平均。台航公司為有效降低短期運價大幅波動風險,散裝船隊租約部分採固定日租、部分隨運價指數浮動或半浮動且設租金上下限等方式配置,以因應近期市場運價疲弱,使得整體船隊尚能維持一定獲利。 展望今年運價,乾散裝船噸淨增加將較去年略低,但川普關稅政策持續推動及以色列及哈瑪斯停火協議是否順利、俄烏能否停戰,將影響國際貿易、航路浬程及烏克蘭的海運出口,故今年運價是否較去年為高,較難預測,但中、長期而言,未來三年新船運力成長有限,再加上2023年開始IMO針對現有船實施能源效率指標(EEXI)及營運碳強度指標(CII)等措施,已導致部份船舶開始減速因應,2024年歐盟徵收船舶進出歐盟碳稅(ETS),2025年實施FuelEU Maritime碳排放罰款且每五年逐期調高,將促使更多船舶以經濟航速運行,致使船舶周轉率減少,有助於運價提升。 台航公司考量國際間對溫室氣體(GHG)排放管制日趨嚴格,為強化現有船隊競爭力,加速汰舊換新,除113年初已訂造兩艘四萬載重噸散裝新船,預計明(2026)上半年交船營運外,113年第三季另處分兩艘六萬載重噸老舊及高價船舶,114年初另訂造兩艘6.4萬載重噸散裝新船,預計2028年第三、四季交船,目前於日本建造中之散裝貨輪共有四艘。

Read More

〈中華副刊〉算命緣

■熊昌子 父母初離異時,母親帶我們去算了幾次命。 我們小學三年級。員林火車站尚未改建,智慧型手機等待普及,火車上,我們輪流玩著母親的按鍵式手機。 第一次算命,是到民雄。記得某天上課日,母親替我們請假,說要去民雄算命。她未說明原因,只覺得可以不用去學校上課。 員林是大站,車站大小剛好適合一座小鎮。約莫五個售票窗口,搭車的人總有一些。牆面擺著密密麻麻的火車時刻表,那時島嶼的網路文明尚未成熟。大廳旁邊有間超商,搭車前母親總會帶我們進去買阿華田或蘋果牛奶,甚至夾起幾根熱狗,裝進塑膠袋。 穿越漫漫長廊後,便往南下月臺的階梯走去。 四十分鐘的車程,我和哥哥輪流玩著母親的手機,偶爾看向窗外的嘉南平原。那是一幕質樸的長鏡頭,或水稻,或甘蔗,或平矮樓宅,穿插著電線桿。出了車站,觸目皆是平矮樓宅、傳統店家,純樸民風漫漫,和員林相似,卻更具小鎮感。步行幾分鐘,就到算命館。 算命館不大,大約一棟三層樓高的屋宅,比鄰一間賣著黑白切、鵝肉、肉燥飯等食物的小吃攤。 我們在二樓等待。我和哥哥輪流玩著手機,或是發呆睡覺,偶爾到處晃晃,甚至跑去三樓看別人的問事。算命仙極年邁,眼睛看不見、耳朵患重聽,身旁有家人幫忙轉譯或是幫忙傳達。別人的問事,看起來大同小異。客人提問,算命仙答。家人從旁輔助。全程臺語。有年輕女子問感情的事,也有中年婦女問家庭狀況,甚至有人欲得知病況發展、日子還剩下多少,代人問的似乎也有。彷彿一間中醫館替人診斷家務事,也解惑人生。在這裡可以看見眾生相,或許也能看見自己。 醒來時,只見母親正好端著鐵餐盤,上面擺放兩碗肉燥飯,還有湯,以及小菜,沉沉地放在桌上,趕緊交代我們吃飯。對於食物的記憶,是肉燥飯上添了一顆滷蛋。母親說,那是她特別吩咐的。 多年後回想,忽然覺得母親從一樓的隔壁店家端著沉重的餐盤上樓梯,其實辛苦。我們當下卻未向母親說聲謝謝。我想母親也不會在意,後來日子,她依然努力照顧我們,即便人在異鄉工作。何況記得,那時我們吃飯,母親的表情是慈愛的,並叮嚀我們慢慢吃。 等待過程,有位大哥哥令我印象深刻,他有和母親聊天,也告訴我們要好好聽母親的話。多年後從母親口中得知,他好像是位大學生,很有禮貌。 再次醒來,已經傍晚,母親告訴我們大哥哥已經走了。一會兒,終於輪到我們。母親將錄音機放在算命仙周圍。他先問母親的生辰八字,接著母親問,算命仙答。母親問完她的事,接著換問我們的事。我和哥哥在旁靜靜等待。印象中,四周擺著神像、插著點燃的線香,牆上掛著裱框的老照片。像是算命館又像神壇,也是住家。母親的問事,也許在眾人眼中與他人沒什麼不同,自己卻覺得有些差異,也許是因為我們既是旁觀者更是當事人。剎那間,也成為眾生相。 母親大抵問:自己將來是否還會再嫁人;我和哥哥的課業會如何發展、未來會從事什麼工作、將來幾歲結婚、妻子會是如何等等。 走出館外,即將七點。火車站附近,人車不少,還算熱鬧,這樣的熱鬧,就像轉開溫火煮水,隱隱中令人感到一種夜色調的心安。 再次拜訪民雄的算命館,是多久之後,我不確定,只記得應該是間隔半年到一年之間。這次有過夜,住在附近的小套房一晚。我們似乎下午一、兩點才到算命館,那位大哥哥沒來。我和哥哥有去三樓的陽臺參觀,前前後後往返數次。記憶深刻。陽臺上栽種數盆植物,種類不一,有幾盆是蘆葦。那是我初見蘆葦。大約下午五點、六點,記得天色近乎傍晚,空氣中摻雜涼意。我們好奇地觸摸著蘆葦,甚至把葉片喀嚓折斷,只見斷裂的葉片,分泌出透明、黏稠的汁液,拿近一聞,散發出難以形容的特殊氣味。不算惡臭,卻稱不上芬芳香味。大抵是一種植物性的腐臭。 我放眼周圍建築,往下方街道俯瞰,又望向天邊,甚至是讀著麻雀或鳥類飛過。風輕輕吹著。這樣的光景,也算珍貴。我似乎曾在阿嬤家三樓,類似地看著傍晚的天色,應該是和親戚打桌球時。因為桌球桌與陽臺僅一門、一窗之隔。不知道看過幾次,總覺得有這樣的記憶。 天色終於暗去,母親第一天未順利問事,只好隔天再訪。這時大概晚上九點,我們前往一間小套房。它相當於飯店普通房間大小,位於一樓。擺設簡陋,電視有雜音,四周瀰漫一股強烈霉味,窗戶周圍也有灰塵。廁所很髒,附有破裂的浴缸。我們洗完澡一會兒就睡了,也許是晚上十點半。長大後,我才知道那是算命館附設的套房,如同有些廟宇會設置香客大樓。如果可以選擇,我絕對不會再踏進。然而,那間算命館,幾年前結束算命。因為算命仙真的做仙了。我也是在那幾年間,才知道那間算命館,頗有名聲。 第二天中午前便結束算命。我們八點去算命館,我和哥哥在二樓玩著手機。因為是第一組客人,等待算命仙準備好,便能開始問事。我們十點前離開。 另一間算命館,則是在臺北。或許稱不上是算命館,更像是一間民宅,好像有招牌,又似乎沒有。後來得知那位算命仙是母親的朋友。這趟行程,因為獨特,我特別有記憶。 臺北很大,算命館很小。 那天中午前,我們搭自強號前往臺北,大約三個小時後抵達。接著坐上計程車。一路上,可以感受到臺北的車潮,複雜的路況。我記得下著雨,也或許是我記錯。臺北的路很大,也有綿延的高架路橋,和員林差異甚鉅。好像每個路口或街景都雷同,卻又不一樣,大樓林立。路程多遠,我不記得了,最後在某條路邊下車。我們走進小巷。那裡的房子大多老舊,和員林某些地方類似,就像大城市裡突兀卻不顯眼的面貌。 我們應該是下午二點左右拜訪。一進屋,屋內有些凌亂。他有一位女兒,和我們差不多年紀。她應該是剛放學到家。她的模樣,我有些記憶,似乎沒戴眼鏡,皮膚有點黑。講話大剌剌。她寫著作業,我和哥哥有時跟她聊天,好像也有一起玩。有時我和哥哥輪流玩著手機,她好奇地問我們玩什麼遊戲。母親則在旁問算命仙事情,順便聊天。這次的算命方式,是透過紫微斗數,他和母親年齡相仿,比起民雄的算命,靜態不少。到了傍晚,她的爸爸煮了一碗雞絲麵給她。那碗麵,沒有什麼配料,極簡單。他們的生活明顯不富裕,甚至有些貧困。 大概是晚間七點,我們離開。與其說是算命,不如說是拜訪別人的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和哥哥上廁所時沒關門,她說為什麼你們不關門之類的話。似乎還有說:為什麼男生都這樣。諸如此類,抱怨的話。 屋外下著大雨,因為房屋簡陋,總覺得雨就下在屋內。 母親問了哪些事,我幾乎失去印象。長大後,偶爾會聽她說起:算命仙說她這一生會嫁給七個老公。我想連她自己也很難相信。 後來,聽母親說,我才知道她的父母也離異。不久前,我問過哥哥,是否還記得小時候算命的事。原來他還有印象,甚至記得那位女生。或許她,也還記得我們。某個雨天,有母子三人拜訪他們家,她的兒子上廁所沒有關門。 不知道他們的家境是否改善,或許正在臺北的某個角落生活著。她的年紀究竟比我們大還是小,我不記得了,現在應該也是大學生。 母親為何帶我和哥哥去算命,當時的我並未真正想過,我想哥哥也是。長大後我大概拼湊出一個脈絡。我未曾真正地開口問母親,只是問她是否記得過程中的事情。 原因很簡單。或許開口就會變得複雜。 初次去民雄算命的心情,彷彿到鎮外的宮廟參拜。關於臺北那次,卻像忘記是去算命。 這幾年,放假時父親常會開車載我出門走走,也曾拜訪民雄,經過火車站周圍,我試圖找過那間算命館,卻始終找不到,彷彿只存在記憶裡。連那間小吃攤,也沒看見。或許,我擦身而過。 對於臺北的算命館,我至今還是覺得那條巷子、那間屋子、她,是一個極特別的記憶。獨一無二。可惜臺北太大,我不知從何找起,母親早已和那位朋友斷掉聯絡。 員林火車站數年前大改建,就像農田變成觀光果園。鐵路高架化、超商增加、售票窗口減少,密密麻麻的火車時刻表消失。島嶼的網路文明漸漸成熟。長廊不再是長廊。 再也沒有其他算命經驗。

Read More

臀肌失憶症 長者春遊跌跌不休

春天是賞花好時機,但若長者長期缺乏運動,出遊走在崎嶇路面,專注拍攝美景,忽略腳下危險,容易絆倒或滑倒。(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長者長期缺乏運動,行動時若走在崎嶇路面恐引發跌倒風險。中醫師建議,除了提前訓練臀肌,可按摩承扶穴等3穴位減輕「臀肌失憶症」,降低跌倒風險,確保戶外活動安全。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林舜穀表示,春天賞花是長者跌倒高風險期,經過整個冬天低活動量,肌肉流失、平衡感變差,突然增加戶外活動容易失去控制,走在碎石路、泥土地、樹根等崎嶇路面,被美景吸引,低頭拍照,忽略腳下危險,容易絆倒或滑倒。 他指出,保持步態穩定、預防跌倒的關鍵是如同「穩定器」的臀部肌肉,尤其是臀大肌、中臀肌,負責髖關節伸展與外展,維持骨盆穩定,並在行走時提供足夠的推進力與平衡控制。當長時間坐著不動,可能出現臀肌失憶症,神經肌肉控制變差,可能造成跌倒風險大幅增加。 預防臀肌失憶並不困難,林舜穀建議,長者保持每30至45分鐘站起來走一走、伸展臀部的習慣,同時應改善坐姿,確保臀部坐滿椅面、骨盆中立,不要駝背,每天3至5分鐘臀肌訓練,如臀橋、側步走、站姿髖外展,再加上維持每天快走15至30分鐘習慣,啟動臀肌,避免臀肌失憶症。此外,按摩承扶穴、環跳穴、居髎穴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刺激神經肌肉活性、減少肌肉緊張與萎縮,改善臀部功能,減輕臀肌失憶症。 林舜穀說明,承扶穴位於大腿後側,臀下橫紋中央,約在臀大肌與大腿後側肌群交界處,可用大拇指或手肘按壓10至15秒、放鬆5秒,重複5至10次。 環跳穴的位置在側臥屈膝,從髖關節突起與骶骨尾端的中點按壓,有明顯凹陷處,可深層刺激臀大肌與臀中肌。 林舜穀建議,除了用拳頭或手掌根部按壓15至20秒再放鬆,重複5至8次,可搭配滾筒或網球來回滾動1至2分鐘,加強肌肉與筋膜放鬆。 居髎穴位於髖關節前側,大轉子前上方凹陷處,屬於髖關節活動的重要穴位,可釋放久坐導致的髖關節前側壓力。林舜穀說,居髎穴按摩方式可用拇指或指關節按壓10至15秒再放鬆,重複5至8次,同時搭配拉筋伸展,如站姿髖外展或側躺抬腿,可幫助刺激臀部肌群。

Read More

感冒後爬4樓超喘 退休師菜瓜布肺

  醫師傅彬貴提醒,民眾若有「喘、咳、累」3大症狀且持續8週以上,絕對不可以掉以輕心,建議盡速就醫檢查。(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41歲歌手方大同日前疑因肺部疾病過世。台中榮民總醫院間質性肺病整合照護中心主任傅彬貴提醒,許多肺部疾病可能導致肺纖維化,其中特發性肺纖維化及自體免疫造成的肺纖維化,若未及時妥善治療,惡化快、比許多癌症致命。 傅彬貴指出,由於肺纖維化的初期症狀並不明顯,許多民眾常誤把慢性咳嗽(超過3週以上)、呼吸短促(喘)或疲累無力等症狀,當成是小感冒或是老化體力不佳而拖延就醫。 傅彬貴門診觀察發現,大部分民眾都是因為呼吸道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喘到不行才前來就診,有些病人嚴重到只爬一層樓就喘到需要休息、與人說話可能咳嗽到無法講完完整句子,此時通常肺部纖維化已非常嚴重。 傅彬貴舉例,如60歲王姓退休教師,平日最大樂趣是與三五好友爬山、健走,近半年來,卻發現自己體力下降,原本可輕鬆爬上4樓,竟變得氣喘吁吁,前一陣子感冒後症狀加劇,一動就喘,血氧濃度只有93%,輾轉到胸腔內科求診,才被確診為特發性肺纖維化,也就是俗稱的「菜瓜布肺」。 傅彬貴說,特發性肺纖維化是一種不明原因所致的慢性肺部發炎,由於肺臟反覆地受傷結痂,長時間下來讓原本柔軟富有彈性的肺部逐漸變硬、變厚,最終導致無法順利進行氣體交換,嚴重恐造成肺功能急速下降,由於肺纖維化是不可逆的,若沒有及時適當的治療,一旦發生急性惡化,死亡率更高達50%以上。 傅彬貴指出,其中發病原因不明的特發性肺纖維化,就好發於50歲以上男性、有吸菸史、肺纖維化家族史、長期為食道逆流者。 此外,自體免疫疾病患者也是肺纖維化的高風險族群,例如硬皮病、類風溼性關節炎、乾燥症、皮肌炎、多發性肌炎等。如有任何呼吸道症狀皆應主動與主治醫師反映,甚至可積極與醫師討論安排至少一次肺功能檢查的必要性,掌握自身肺部健康狀況,有助即時診斷治療。 傅彬貴提醒,民眾若有「喘、咳、累」3大症狀且持續8週以上,絕對不可掉以輕心,建議盡速前往胸腔內科尋求進一步專業診斷,尤其是年長者,更要提高警覺謹慎因應。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和中優良筆記賞 分享學習成果

  和順國中舉辦學習筆記年度大賞,學生觀摩優秀作品。(記者施春瑛攝) 一樣的課程,卻有不一樣的心得和筆記!和順國中舉辦第3屆的「學習筆記年度大賞」,挑選出在彈性課程認真學習做筆記的同學,展出他們的優良筆記,讓其他學生觀摩,並利用班親會讓家長參觀,分享孩子的學習成果。 校長杜俊興表示,自108新課綱實施以來,和中就一直積極發展9門彈性課程教材,包括走讀台江、樂玩藝數及英樂人生等,來豐富學生們的學習,這不是原本8大學習領域的課程延伸,而是專門針對學校所處的台江地域特性與學生學習需求發展出來的彈性課程。 學生將歇後語畫成有趣的漫畫。(記者施春瑛攝) 教務主任李舒婷說,筆記大賞邁入第3屆,之前是展出課堂筆記,此次則是選拔校本彈性課程的成果筆記,而且今年的選拔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配合本土語的教學,運用閱讀策略「文轉圖」的概念,讓學生將校門口旁的閩南語諺語步道上的歇後語圖像化,讓每天上學經過時看到的歇後語,變成有趣的漫畫,讓孩子們更喜歡學習閩南語。 除了筆記大賞外,同步也展出藝能科作品展,由學校老師推薦學生的優良作品像是冰棒棍創作、杯墊設計、AI繪圖牌版及跟號螺旋創作等來展出,讓同學們開心展現在考試卷以外的天賦與創意。 校長杜俊興表示,兩項優秀作品展除了讓同學們互相學習之外,也讓來參加班親會的家長們可以來看看這麼棒的學習筆記,了解不同孩子的學習情況與經驗,增加親子溝通的話題。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陳醫師健康關懷〉中醫小針刀治療頸部痠痛

■陳俊銘 長時間固定姿勢工作、睡姿不良、過度勞累、負重過久、重覆操作動作太久、工作姿勢不當等都容易形成頸部痠痛。頸部痠痛困擾著許多人,例如上班族、電腦族、學生、抱孩子的媽媽、木工、油漆工、修車工、泥水工、板模工、農夫、司機…等。 常見頸部痠痛疾病,包括1.項韌帶勞損:長期低頭做事、不良姿勢或勞損、受涼,引起項韌帶勞損,症狀有頸部不適、墜脹、痠麻或疼痛感,頭低俯持久有累的感覺。2.菱形肌筋膜勞損:背部感受風寒濕邪,或長期背負,上肢用力不當,慢性牽拉,使該肌微細結構損傷,筋膜增生形成。疼痛範圍多在肩胛骨內緣與脊柱之間。3.肩胛提肌筋腰勞損:伏案工作者、抬臂操作電腦、頸項感受風寒形成。自覺頸項部鈍痛、酸沉、不適,可向頸部和肩背放射,轉脖子不適,嚴重者易形成落枕。4.頭半棘肌筋膜炎:由於低頭工作持續牽拉造成。頸部痠痛、僵硬,持續頭痛,從枕頭向額部放射。壓痛的位置在上項線與下項線之間和第1、2頸椎的關節突關節後面最明顯。5.頭頸夾肌筋膜炎:長時間屈頸體位,感受風寒濕邪或勞損,造成頭夾肌緊張性收縮,引起頸枕部僵硬疼痛。頭夾肌、疼痛可放射到頭頂部,頸夾肌疼痛可放射到頭的側方和眼眶後。6.胸鎖乳突肌筋膜炎:常因睡眠姿勢不當,頸部長時間扭轉,過度伸展或受涼引起。主要為頸部痠痛不適、頭頸痛、眼周痛、頸項旋轉活動受限,頸部旋轉時疼痛加重,有放射痛到頭頂、額和眼睛周圍等。另外,像枕神經痛、肌緊張性頭痛、頸椎痛、小兒斜頸、前斜角肌綜合症等都是常見頸部痠痛疾病。 初期痠痛勞損,可配合傳統針灸、推拿、拔罐、外敷治療。但若已痠痛一段時間,經傳統治療,改善後又反覆發生,通常已形成組織沾黏,此時正是小針刀的適應症。結合傳統針刺療法和外科軟組織鬆解術的小針刀,正是治療組織沾黏引起長時間痠痛並反覆發作的利器。透過小針刀,各種不同類型的頸部痠痛可獲得很好的改善,再配合針灸治療做後續調理,頭皮針、耳針、舌針、眼針、火針、腕踝針靈活運用。當然,痠痛好了,平時也要避免造成頸部痠痛的各種可能原因發生。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Read More

加班到深夜 睡前一根菸更難眠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工程師阿偉只要專案進入趕工期,就會加班到深夜,回家後累到不行卻怎麼都睡不著。他習慣睡前抽根菸,以為這樣能放鬆,但結果卻是更難入睡,半夜還常常醒來,早上起床時整個人昏沉無力,像是根本沒睡飽。直到一次看診,才驚覺原來長期抽菸是影響睡眠品質的元凶之一! 新竹身心科醫師鄭佳益表示,很多人習慣睡前來1根菸,以為這樣能放鬆助眠,但抽菸不但不能幫助入睡,還會讓睡眠變得更差!尼古丁是一種中樞神經刺激劑,可能導致入睡困難、淺眠,甚至增加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風險。 鄭佳益指出,尼古丁是中樞神經刺激劑,刺激交感神經,會讓大腦過度興奮,導致難以入睡、睡眠變淺、夜間頻繁醒來、睡眠時間變短、影響生理時鐘等睡眠問題。 更嚴重的是,抽菸還可能提高「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風險!鄭佳益說明,研究顯示,吸菸者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機率約是非吸菸者的3倍,這會導致夜間缺氧、白天嗜睡,甚至增加癌症、中風、高血壓、心肌梗塞的風險。 想睡得更好,鄭佳益建議戒菸,別再用「抽菸放鬆」來欺騙自己,並建立規律作息,每天固定時間上床與起床,幫助生理時鐘穩定。 同時,睡前要避免尼古丁,咖啡、酒精等刺激物,以免干擾睡眠。 鄭佳益指出,學習冥想、深呼吸、漸進式肌肉放鬆等放鬆技巧,有助於改善睡眠。此外,研究顯示,有氧運動可能降低壓力、吸煙渴望與戒斷症狀,有助進一步改善睡眠品質。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南市體育志工會 揪正億捐弱勢童棉被

  嘉義縣教育諮詢顧問王建龍(左二)偕同台南市體育志工委員會執行秘書戴己川(左一)、委員黃南慶(右一),將正億棉廠捐贈棉被送到偏鄉學校。(記者盧萍珊攝) 台南市體育志工委員會結合正億棉廠董事長吳松儒,在前台南市議會副秘書長王建龍媒合下,送給嘉義縣太興、太平、沙坑國小禦寒棉被,讓受贈的學童十分高興,感謝寒冬送暖。 今年1月16日屆齡退休的王建龍,獲聘嘉義縣政府教育諮詢顧問,因重視偏鄉教育,農曆春節期間與台南市體育志工委員會多位幹部談及,今年的連續低溫,讓人忍受不住,就怕偏鄉的學童也受凍,決定送暖到嘉義縣的偏鄉學校。 在地企業正億棉廠董事長吳松儒得知後,十分支持這項善舉,尤其是偏鄉學校需求一定力挺,於是提供65床禦寒棉被,且表示僅略盡棉薄之力,實不足掛齒,希望可以幫助偏鄉學童。 王建龍偕同台南市體育志工委員會執行秘書戴己川、委員黃南慶等人,先後抵達這三所學校,送上溫暖的棉被外,王建龍也準備台南特產無刺虱目魚給學校,取其諧音:思慕您,象徵師生相互仰慕尊重,營造友善校園。另有著作《偏遠地區學校教育與發展》,記錄第一線面臨的教育困境,與校長分享未來台灣教育發展與改變方向。 受贈學校除演奏國樂、歌舞、分享特色繪本及茶席外,也感謝來自台南的濃濃情誼,在寒冬中更顯溫暖。學生們也說,暖呼呼的棉被摸起來手感好舒服,蓋在身上一定很暖和,要帶回家與家人分享。 (記者盧萍珊)

Read More

〈中華副刊〉踏莎行/與暮光對視

詩‧攝影/葉莎 寒雨剛過的二月某日 木槿再次讓開身子 令我和暮光對視 深灰色的雲和金色的傷口 緩緩墜落於水田之中 眾鳥已經歸去 除了離散的風和一顆心 我和木僅談框及限制之無用 就像它留下圍籬的破口 風和目光才得以自由穿梭 又將此生比喻為泥和水 說柔軟的流動與更深處的乾裂 才是心靈真實的樣貌 二月某日,寒雨剛過 木槿多事,令暮光與我對視 我聽見一聲低沉的喟嘆 說著,此生不如 不如眼前煥發的風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