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市路平 首波完成34處

  花蓮市公所年度道路AC整平改善工程,第一批次共計完成三十四處,改善總長達四千五百七十八公尺,施作面積超過二萬八千零五十五平方公尺。(花蓮市公所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市公所十一日表示,近期辦理年度道路AC整平改善工程,第一批次計完成三十四處,改善總長達四千五百七十八公尺,施作面積超過二萬八千零五十五平方公尺。 花蓮市長魏嘉彥十一日在建設課長徐國城及國慶里長林群上陪同下,前往中山路一段三巷視察施工前的現況。據了解,中山路一段三巷為慈濟大學後方小巷,路線彎曲、路幅不足五米,往來的車流量不少,長期經過各單位管線挖掘,與高頻率使用下,造成道路出現不平整的狀況,嚴重處更形成坑洞,增加行車安全隱憂。 國慶里長林群上表示,中山路一段三巷自二0二0年嘎尼按部落聯外道路改善工程完工以來,便未再施工養護,年初時透過基層座談會來反映該路段路況,感謝公所相當重視,立即安排納入年度開口合約來盡速辦理改善工程,也要謝謝地方居民與地主,願意讓出部分空間來讓行車環境更友善。 魏嘉彥表示,這條道路雖然不是大馬路,但對於經常使用這條小巷的用路人而言卻是一條非常重要的道路,希望改善以後,能讓民眾出入安全,他呼籲大家放慢行車速度,才能有效減少事故發生的機率。 花蓮市公所表示,第二批次施作路段共計六處,已於日前完工的有介林七街十二號至十六號前及建興街七十五巷,即將陸續施工處則有中山路一段三巷、府前路二百九十六巷、復興街九十八巷、大同街明禮路口至林森路四百六十七巷口,改善長度約七百零一公尺、總施作面積為三千七百一十二平方公尺。

Read More

楠西市場列危樓 撤離期限惹怨

楠西公有零售市場列危樓,市場處計劃拆除重建,要求攤商及住戶二十一日前搬走引不滿。 (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楠西報導 楠西公有零售市場在0一二一地震後被列危樓,經發局市場管理處計劃拆除重建,限攤商、住戶須在三月二十一日前搬走,引發受災民眾不滿,在地方臉書社群留言,反諷「政府的行動力果然很迅速」。市場處表示,為讓攤商繼續營業,三月底前會完成臨時市場,讓攤商進駐。 楠西公有零售市場不僅老舊,在0一二一地震後受損嚴重,列危樓拆除。(記者盧萍珊攝) 市場攤商及住戶指出,市場處在五日發文,十日收到公文,因市場屬危樓將拆除,即日起終止雙方使用契約,並限於二十一日前清空攤位物品,逾期未清空搬離,將依法予以強制移除。 現有市場內有二十多家攤商,另有九戶住在外圍騎樓,因在地震時被貼紅單,所以一併須撤離。攤商們指出,多數人都是在市場生活大半輩子,市府沒有配套措施,說拆就拆,要人搬走,不知何去何從?另有人認為,市場十分老舊,加上地震受損嚴重,不拆也不行,但市府給的緩衝時間太短了。 市場處表示,楠西公有市場屬危樓,勢必要拆除重建,為了攤商、住戶的安全,災後已通知盡速搬離,至於臨時市場,約可在三月底前完成興建,讓攤商營業。市府評估楠西公有市場拆除重建總經費超過一億元,必需中央補助,目前規畫在市場旁空地設置臨時攤販區,可以維持攤商生計。

Read More

基市公車票價可望今年調漲

  基市公車票價近二十年未調整,今年終要檢討。(記者王慕慈攝)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基隆市公車票價近二十年未調整,三月辦理票價審議委員會,預計年底完成公車合理運價成本訂定;不過,採購新車、司機缺員,養一台電巴相當三台油車,未來五年要汰換電池價格又高,議員憂心恐造成公車營運另一個「錢坑」,要求都應整體考量,才能讓市公車永續經營。 基隆市公車連年虧損,學生、社福卡都要靠市府補貼,近二十年未調整的公車票價,終於要召開票價審議委員會,市議員陳冠羽說,公車處一一三年虧損一點一億元,今年預計虧損五千四百萬元,每年繳付銀行利息二千萬元。他指公車處本身體質差,應比照其他縣市,試辦小黃公車取代偏遠山區路線,解決車班不足、司機缺員問題,甚至可以比照他縣市小黃醫療專車,納入營運績效檢討來改善。 基市公車處長鄭永陽表示,司機員額目前缺十九名,今年又陸續有人退休,所以近期會舉辦招考新駕駛員,並研議增加司機薪資,因應未來新的電巴加入營運。 陳冠羽說,公車司機平均月薪五萬四千元,比其他客運業者少,基隆山多、老人搭車多,造成某些特定路線司機特別難找。連恩典建議碇內及暖暖地區早班公車,能調派低底盤公車,方便老弱婦孺採買上下車。 張顥瀚指出,基市公車近年故障率高,但提醒市府票價審議檢討應以未來電車運價去討論,他說,新竹市過去營運困難,油車每公里營運成本為五十四點四元,電車卻要六十二點五元,兩者差八元。所以,運價分析應以汰換電巴後去思考,包括建置成本、司機待遇等整體考量。 他提到,民間反映養一台電車等於養三台油車,加上五年汰換電池,幾是車價一半,增加未來公車處負擔,市府應先與業者商議,免得汰換後變成公車營運更大的「錢坑」。 此外,議員張耿輝、曾怡芳、呂美玲等也提出電動車易自燃造成火災,應予駕駛員職前訓練,七堵泰安人口住二、三千人,每天上午只靠一班公車,早上上學上不了車,下午在公車循環站如擠沙丁魚,都希望在增加人車後能改善。

Read More

高雄榮總舉辦器官捐贈暨植樹感恩追思會

高雄榮總舉辦器官捐贈暨植樹感恩追思會。(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榮民總醫院十一日舉辦器官捐贈暨植樹感恩追思會,感念所有大愛捐贈者無私奉獻,邀請捐贈者家屬、受贈者及醫療團隊共同參與,院長陳金順代表院方感謝器官捐贈者遺愛人間的善心,而醫療團隊承接家屬與病患的心願,透過移植手術將病患的生命力種植於受贈者上,重啟人生。 高雄榮總的腎臟移植團隊,從二0一八年至今七年,已成功移植上百名腎臟,五年成功率高於百分之九十,其中包含七例的血型不相容腎臟移植手術,血型不相容腎臟移植手術及移植腎存活率更是成功率百分之百。 院長陳金順表示,一個人的選擇可能難以改變世界,卻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全世界,高雄榮總希望藉此活動傳遞器官捐贈之理念, 期盼社會能更關注器捐議題,凝聚更多的認同與支持。 捐贈者之一阿霈(化名),在家中突然倒地不起,送往醫院後診斷為腦出血,意識不清、病程發展已不可逆,家人知悉後希望能讓阿霈的人生終點做些好事,同意器官捐贈,在醫療團隊的努力下,成功捐贈肝臟與雙側腎臟,造福三戶家庭。 高雄榮總舉辦器官捐贈暨植樹感恩追思會。(記者許正雄翻攝) 在每一次的捐贈手術後,醫療團隊都會陪同受贈者延續捐贈者的生命力,受贈者蘇小姐感謝捐贈者家屬在失去 最親愛的家人,最傷心的時刻,捐出家人的器官遺愛人間,讓其重獲新生,今後會更加珍惜身體。  

Read More

國產自動餵料設備 引領酪農減碳

畜產試驗所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研發的國產電動TRM自動化餵飼設備。(畜試所提供)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隨著全球邁向低碳經濟,農業部畜產試驗所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研發國產電動智慧餵飼設備,整合自動混料與推料系統,提高餵飼效率並降低碳排放。實測結果顯示,電動設備於牛隻餵飼過程每噸生乳生產的碳排放較傳統柴油配料車減少四成五,展現電動設備的減碳優勢。 畜試所表示,國內酪農業面臨生產效率提升的挑戰,目前已有多家國際品牌推出自動餵飼設備,包括自動推料機、TMR餵飼系統及精料供應機等,可依牛群規模與營養需求進行客製化調整。經實際操作與分析,這些設備不僅能提升乳產量,還可減少飼料浪費及降低每日五至十二小時的人力需求,然而進口設備價格高昂且維修不易,使酪農場在導入自動化技術時面臨挑戰。 因此,畜產試驗所與工業技術研究院運用無人車技術,開發出國產自動餵飼設備,並在台南市柳營區「八老爺」牧場進行實測。結果顯示,該設備的乾草落料速度由五點五公升∕秒提升至十五公升∕秒,並克服牧場環境干擾,成功運行雷達光速無人車導航與電控系統,展現穩定高效的性能。 畜試所指出,實測結果顯示,電動設備於牛隻餵飼過程每噸生乳生產的碳排放較傳統柴油配料車減少四十五點八趴。未來,隨著電池技術進步與市場成熟,該設備的成本效益將進一步提升,為台灣酪農業提供更具經濟可行性的選擇,並助力乳牛產業邁向永續發展。

Read More

某國中輔導員涉霸凌 基市府調查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基隆市某國中謝姓女輔導員遭指控工作時間睡覺,對學生不當懲處,還自稱是市長親戚、議長朋友,語言霸凌同事和學生,但謝女對於指控一概否認。基隆市教育處說,目前已要求學校評估調整職務,並檢討管理是否有疏失,一週內提出報告。 該校數名員工向市議員呂美玲陳情,指謝女身上有刺青,有陣子常穿露背裝還隱約露出胸部,擔心會引起學生性衝動,有學生因成績變差,竟要求男學生在集合時向女生提出分手,讓學生泣不成聲;另有同事請婚假,謝女因要代班竟對同事飆罵三字經,令同事受不了而離職;更於工作時在辦公室睡覺,同事們交談也遭謝女大聲喝斥,常不分青紅皂白在辦公室言語霸凌同事,誇張行徑可說是「罄竹難書」。 謝女對於同事的指控則全數否認,謝女指出刺青位置衣服都能遮蓋到,因為不喜歡曬到太陽,就算是夏天也都會穿著長袖,只有在室內會短暫脫去穿外套,學生若對刺青有疑問,都會請學生三十歲過後才能刺青,更未曾要求男學生分手,反而是男學生後悔沒聽話;至於同事請婚假一事,謝女說並沒飆罵三字經,只是了解請假期間是否會影響排班而已。 教育處表示,接獲陳情後已要求學校加強管理,並責成學校每週記錄謝女工作情形,作為日後考核汰劣依據,針對謝女疑似職場霸凌、不當管教等也請學校調查,並將報告移送政風單位,另要求學校依法評估調整謝女職務,確實檢討是否有管理疏失,一週內提出報告。

Read More

安平燈塔提前29日慶生

安平區崇義社區發展協會,將於廿九日為安平燈塔提前慶生。 (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安平燈塔生日將至,安平區崇義社區發展協會將於廿九日舉辦「社區健行暨婦幼安全宣導活動」,在地的陳義添等人,結合該活動將為安平燈塔提前慶生。 陳義添表示,崇義社區健行活動當天早上六時五十分許出發後,沿鹽水溪河堤健行至觀夕平台,由於安平燈塔於四月一日完成,隨後將至安平燈塔前,為安平燈塔慶生,也歡迎民眾參加。 安平燈塔於清同治十一(西元一八七二)年,相傳設於德記洋行附近,權充警告船隻標誌,清光緒十七(西元一八九一)年,由海關首任總工程師英籍韓得善設計,改為方形鐵塔,日明治四十二(西元一九0九)年,改建為白色圓形磚石構造,設於安平古堡上;民國四十九(西元一九六0)年,因內陸河道沙洲變遷、燈光遮蔽等因素停止放光,民國五十四年,將安平古堡上的燈塔,移設至安平港北端海灘,重建方錐形塔身,也就現今位址。 安平燈塔於四月一日日完成,但安平燈塔遷移現址後,何時首次發光,雖然約略知道為五十四年間,但一直沒有確切證據證實,不過安平燈塔在一份資料中發現,明確寫著「五十四年五月一日遷移現址開始發光」,確認為五月一日開始發光。

Read More

沉浸式漫遊 720度視角線上玩鹿港

彰縣「線上沉浸式旅遊平台」上線!(記者曾厚銘翻攝) 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彰化縣政府在彰化旅遊資訊網建置720°「線上沉浸式旅遊平台」,透過數位科技打造全新的旅遊體驗,讓民眾無論身處何地,都能夠線上探索彰化景點,目前已完成鹿港地區的數位建置,涵蓋鹿港龍山寺、天后宮、鹿港老街、桂花巷藝術村等十處景點,讓遊客可隨時隨地線上漫遊鹿港,體驗身臨其境的沉浸式體驗。 縣府城市暨觀光發展處指出,此平台運用空拍環景模式,提供高空鳥瞰及720°全景視角,讓使用者能夠從宏觀視角欣賞鹿港的景點風貌,並輔以細緻的地面環景模式,穿梭於景點場域與街巷之間,呈現鹿港的人文魅力與歷史風華,無論是想步入龍山寺、天后宮體驗香火鼎盛的信仰文化,或是漫步鹿港溪畔欣賞水岸風光,都能透過此平台線上導覽完整體驗。 城市暨觀光發展處表示,沉浸式線上旅遊平台計畫將持續推動,今年預計新增彰化市、芳苑鄉、伸港鄉在內的十二處景點建置,未來將逐步擴展至全縣各大特色景點,透過數位科技推展智慧觀光,使旅客能透過線上體驗感受彰化之美。縣府將持續結合創新科技與在地文化,打造更完善的數位旅遊體驗,吸引遊客目光,進而前來彰化旅遊。 城觀處說,詳情請上彰化旅遊資訊網查詢,並請鎖定愛玩彰化臉書粉絲專頁,隨時掌握最新旅遊動態與活動資訊!

Read More

藝人轉貼央視貼文 邱垂正:依規定查處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近來有台灣藝人於中國大陸個人社群微博頁面轉發央視「台灣必歸」貼文,讓民進黨政府無法接受。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十一日表示,極少數藝人配合中共統戰,損害國家主權,藝人是否與中國黨政軍合作行為,或是申領中國身分證,將依規定查處。 邱垂正在立法院受訪表示,極少數藝人配合中共統戰,損害國家主權,過去他們只是唱頌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次是直接損害國家主權,絕大多數台灣人民都相當反感,只要是中華民國國民都無法忍受、感到羞恥,呼籲這些藝人停止傷害國家主權,政治表態變本加厲,也傷害栽培養育他們的這塊土地。 邱垂正指出,陸委會將依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三十三條之一規定,對於這些藝人是否與中國大陸黨政軍合作行為,或是申領中國大陸的身分證,將依規定查處。 邱垂正說,民眾取得大陸身分會註銷台灣的身分,但仍須盡服兵役義務,當初這設計是為了避免轉換身分逃避兵役。

Read More

嘉療種樹 打造療癒綠空間

嘉療院長吳文正(中)與一級主管共同在院區內「幸福花園」親自植下春不老等樹種。 (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衛福部嘉南療養院在植樹節前夕的十一日,由院長吳文正親率一級主管、員工及病友們一起植樹,除了可提供住院病人與訪客賞心悅目的療癒場所,也可成為學員學習認識植物與維護樹木技能的訓練場所,不論對環境節能減碳與增進職能訓練學員就業技能有所幫助。 嘉南療養院綠樹成蔭、環境優美,兼具多重效益。(記者黃文記攝) 嘉南療養院表示,歷任院長皆非常重視環境綠美化工作,陸續栽植各類美化花木,因此每逢花開季節,院區的阿勃勒、鳳凰木、黃花風鈴木、花旗木等均盛開,使院區花團錦簇,賞心悅目,總是能吸引許多民眾取景拍照,也讓來院就診民眾與住院病人,因置身優美環境,心靈得以修復,身心靈均獲得紓解醫治。 吳文正到任後,經常於院區走動,也深深被這些花木所吸引,對院內花木種類、草皮如數家珍,時刻盯著這些「小寶貝」,遇有異狀均會立即通知院內專業的園藝班處理,因平時維護良好,全院區內外綠意盎然,行走其間渾身格外舒暢。 這次植樹活動,在院區內「幸福花園」親自植下春不老等樹種,院方成人日間學員與院內同仁約五十人共襄盛舉。藉由綠美化營造全院療癒環境,並響應節能減碳愛地球,進一步將嘉南療養院健康促進醫院願景具體實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