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蘭嶼散記

■徐絹單 蘭嶼有什麼好玩的?同事說:「到處都是羊的鄉下,一點都不好玩。」到了蘭嶼,果然看到羊,在公路上,在家屋旁,以及遠方的礁岩上,牠們或低頭吃草或凝望遠方。觀光客指指點點的喊著,有羊耶,有羊耶,小羊頭都不抬,有如入定的僧佛,寵辱不驚。 來到蘭嶼,到處可見的還有芋田,蘭嶼人的三餐圍繞著芋頭展開,公路的兩旁,淺淺的山腳下,只要有塊綠地,就有芋頭的身影。抬頭的深綠色芋葉,隨風搖擺,像在和遊客打招呼。如果海是達悟族男人的世界,芋田就是女人的海。有像小沙彌的羊,有芋香瀰漫的餐桌,這是顆被太平洋環抱的綠寶石,蘭嶼真的不好玩嗎? 蘭嶼是我們搭船兩個多小時,搭機二十五分鐘就可到達的觀光地。民宿主人說他的孩子都在台灣讀書。說起台灣時,卻像是蘭嶼人心中遙遠的他方。 小島是典型的熱帶高溫氣候,島上遮蔽物不多。白天很熱,我們躲在民宿吹冷氣,黃昏時發呆亭是好去處,面朝大海,煩惱皆拋。我喜歡小島的黑夜,除了部落裡微弱的燈,公路上裝的太陽能燈沒有一盞是亮的。黑,穹蒼之上罩著深藍色絲絨。同行的友人說,散步去。沒路燈,看不見路,我怕啊。朋友W是個膽大心細的人,他說不怕,有伴的。離開民宿,往海邊走,遠離部落的燈光,眼睛慢慢習慣不見五指的黑。臨近海邊,近處不斷翻動的浪花,竟像一盞盞白熾燈,明明滅滅,亮的時候,照亮了海墘。走得更遠了,全然的黑,襯托天上的星星,更亮了。沒有如往常拿出手機,依著APP,辨識星星之名,我們只管在星星底下走著,星星一顆連一顆,描成散步的虛線,迤邐成銀河。 六月的風,從海面吹過來,咻咻的,涼涼的,轉個彎,就感受到不同的力道。除了風聲,遠方還傳來細微的聲音,像羊咩叫,像樹葉窸窣,或者是飛魚跳躍的聲音,我在暗夜胡亂揣度。這麼安靜的夜,不需要多說話。我和友人分享手機裡的音樂,一人戴一個耳機。陳明章唱著等待〈東北風〉,不想要來說話/阮只想要任由風吹/人生的海湧/起起落落/一波擱一波。就這麼靜靜地,安慰來自霓虹城巿裡落寞的的心靈。沒戴耳機的那個耳朵灌入海潮聲,時而是小提琴般激昂,時而像大提琴低鳴。聽著陳明章沙啞的低吟,我們各懷心事,步伐卻要一致,一走快了,耳機掉落,那一刻,世界只剩下孤獨。   *   第二天一早,騎機車依指旅遊指南環島而行。1970年初才有觀光客來訪,小島被現代化的程度較淺,來遊玩的這一年小七還沒開設,而離島的交通限制,也讓達悟族的傳統文化得以被保存,有許多長者仍維持傳統生活方式。在野銀部落裡保留傳統的半穴居住屋,主屋又稱為「地下屋」,建在低於地面1至2公尺深的地穴,冬暖夏涼又能抵禦颱風。在部落裡見到穿著丁字褲的老年人,我們說明來意,想進屋參觀,老人只是笑了笑,用缺了牙的笑容表達羞澀和婉謝。 第二天的晚餐找了家燒烤店,印象中原住民吃多少捉多少,不禁懷疑這裡怎會有吃到飽的餐廳。和老闆聊天,才知道老闆是來自台灣的漢人,開這個店是為了滿足遊客。店裡坐了兩三桌遊客,大聲講話,大口喝酒,連吃肉都是台客的豪邁。置身其中,宛如回到台灣某個小鎮的燒烤店,那些喧嘩彷彿也燒燙著某部份遠遊的靈魂。 餐後在部落裡散步,部落裡喝酒烤魚的族人,熱情的問候和招呼我們,一起分享烤魚,還有品嘗當地的西瓜,甜而多汁。 「烏!烏!烏」聽到奇特的聲音,遇到部落的小男孩,黝黑的皮膚,靈動的雙眼,說著流利的國語。我們詢問這是什麼叫聲,小男孩答是角鴞。角鴞在哪裡?在森林的樹上,你們看不到啦。小男孩笑了。小孩問你們從哪裡來,我們從台南來呀。 「我討厭台灣人。」 「為什麼?」 「因為台灣人撞死了,我的阿公。」 在海洋的對岸,來自另一個城巿的人,喝酒暢意,卻深深的傷害了他們。正如蘭嶼做為核廢料貯存場,鄉公所的跑馬燈顯示目前每小時幾微西弗,看似輕快的數字,卻泣訴著當地居民承受的苦痛和不公平待遇。   *   蘭嶼的生活方式與傳統文化都繞著飛魚。家家戶戶都在曬飛魚,飛魚對剖攤平,白色棉線穿過魚眼,成串掛在竿子,呈現褐銅色的亮澤。陽光逼出海水,空氣中都是腥味。新鮮的腥味,不會讓人反胃。入境隨俗,進到小店,我們點了炒飛魚,很鹹,粗質的魚肉,說不上美味。 四面環海的蘭嶼,位於洋流行經路線,隨著黑潮的迴游而至的飛魚是族人重要的漁獲。飛魚季節,漁民依習俗舉行招飛魚祭後,開船到漁場捕魚。選在飛魚季來訪,我最想遇見的是飛魚。騎車環島,島上有六個部落,各有特色。公路是水泥路多有破碎,常常要穿過山壁交疊的岩洞,看到最多的是崢嶸的黑岩,有如公獅對峙的雙獅岩,有圓滾的饅頭山,如果讓想像飛翔,也能創造更多奇岩的傳說。 在路上還看到飛魚,高高的路燈崁上飛魚的意象,長了翅膀卻飛不起來。沿途最多的是遊走的羊,偶爾有幾隻豬漫步,牠們是島上的紅燈,你必須停下車。 從蘭嶼的開元港搭船回返,颱風將襲,海面浪濤湧現。坐在窗戶旁的朋友興奮的大喊:飛魚,有飛魚,你快看。此刻的我,暈船,軟趴趴的攤在船艙,像一尾剛被捉上船的魚,掙扎的立起上身。你快看啊,真的有飛魚。一陣暈吐來襲,我隨即又倒在座位,緊閉著雙眼,深怕一開眼,就會啟動暈吐的開關,把胃囊裡僅餘的綠汁一吐而盡。 有飛魚,腦海裡浮現在YOUTUBE看到的畫面,順著黑潮來到蘭嶼海域,透明的長長的胸鰭,躍出海面,在空中滑行百米,時間長達六十秒,如海中精靈。颱風警報發布了,強風一步步靠近。有飛魚啊,長了翅膀的魚啊,嘴裡發出微弱的呢喃,我連一秒都不敢張開眼睛……。 好想看到飛魚,就成了此後的懸念。

Read More

工程師乾眼症 雷射針灸改善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一名45歲女工程師,因工作需長時間使用電腦,近年飽受乾眼症之苦,眼睛乾澀刺痛、疲勞、時常有異物感,並容易反覆結膜發炎,嚴重影響工作效率。至中醫進行雷射針灸治療,並搭配中藥調理,經2-3個月治療後,乾眼症狀明顯改善。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家琳表示,乾眼症在中醫多屬於「白澀症」範疇,多因陰虛火旺、津液不足、肝腎虧損所致。近年來,許多國內外醫學研究發現眼睛周圍的穴位針灸能用於治療乾眼症。 傳統針灸治療乾眼症,是透過刺激眼周睛明、攢竹、風池、絲竹空等穴位,促進眼部血液循環、調節淚液分泌,達到改善乾眼症狀的效果。除了傳統針灸,近年來發展出顏面針灸、雷射針灸等技術應用於乾眼症。 林家琳說明,顏面針灸是更精細的針灸技術,使用比傳統針灸細10倍的針具,結合傳統穴位治療與現代醫學解剖學,以特殊手法刺激臉部穴位,精準調整眼部經絡氣血,促進淚液分泌,改善眼部循環。 顏面針灸大幅降低疼痛感,提升治療效果,適合害怕針灸疼痛的民眾。 另,雷射針灸是以低能量雷射取代針刺,以紅外光刺激穴位,利用雷射獨有的雷射生物效應活化粒線體治療病人,完全無侵入性,病人完全沒有痛感,對於害怕針灸的民眾是一大福音。雷射針灸的優點包括無痛、無傷口、安全性高、治療時間短,尤其適合兒童、怕痛、或是有凝血功能異常的患者。 不過,林家琳提醒,雷射針灸及顏面針灸雖安全性相對高,但若操作不當,仍可能產生副作用甚至造成傷害,眼睛周圍解剖構造複雜,血管和神經密佈,建議尋找經專科訓練的合格醫師確保就醫品質,才能得到最佳的療效,同時兼顧安全。

Read More

齒槽脊保存 打造植牙地基

牙醫師李芳欣說,「齒槽脊保存術」主要在拔牙後防止齒槽脊萎縮,為未來重建牙齒治療提供理想的齒槽脊基礎。(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一名50歲婦人因右側上顎兩顆大臼齒出現嚴重疼痛及動搖,就醫檢查發現為牙周病導致牙槽脊破壞嚴重,接受建議拔除這兩顆牙齒,拔牙後隨即進行齒槽脊保存手術,並保留齒槽脊最大化寬度和高度;接著安排全口牙周病治療後,順利在右側上顎缺牙區完成兩顆植牙重建治療,恢復健康咬合功能。 奇美醫院牙醫部牙周病科醫師李芳欣說,「齒槽脊保存術」是一種專業的牙科手術,主要在拔牙後防止齒槽脊萎縮,為未來的重建牙齒治療(如植牙)提供理想的齒槽脊基礎。牙周病是由牙菌斑及牙結石堆積,導致牙齦發炎形成,進而引發齒槽骨的破壞。齒槽脊是支撐牙齒的重要結構,若因牙周病而受損,易導致牙齒鬆動甚至脫落,嚴重影響口腔健康與生活品質。當牙齒拔除後,失去牙根的支撐,周圍的齒槽骨會逐漸萎縮並吸收,特別是牙周病或感染嚴重病例中,骨脊喪失可能更明顯。拔牙後即刻進行齒槽脊保存術,可減少骨脊流失。 她說,齒槽脊保存術治療方式相當多元,比較簡易方式是拔除牙齒後在拔牙窩洞內放置膠原蛋白,促進凝血並形成穩定血凝塊,有於保護拔牙窩,防止外界刺激,膠原蛋白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減少拔牙後的發炎反應,促進癒合。而在已經大範圍齒槽脊破壞的拔牙窩洞則建議使用吸收速度較緩慢的材料,如骨移植材料(如自體骨、異體骨或人工合成骨)填充至拔牙窩中,再覆蓋一層再生膜以穩定材料並促進骨再生。 李芳欣表示,每個人適合的治療計畫不同,需由醫師判斷。齒槽脊保存術不僅能保持齒槽脊形態,還能有效避免拔牙後牙齦和骨頭塌陷,對於有計畫植牙的病人來說,能有效提升植體穩定性和成功率。

Read More

置換雙膝關節 婦恢復行動力

70歲林姓婦人在術後接受物理治療師的復建。(羅東博愛醫院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70歲林姓婦人長年經營早餐店,因久站與車禍影響,雙膝關節退化,飽受退化性關節炎與半月板磨損之苦。多年來步履蹣跚、雙腿無力,退休後幾乎足不出戶。去年在子女勸說下,她前往羅東博愛醫院接受雙膝全關節置換手術,並積極復健,半年內恢復行動力。 林婦擔心手術風險,長期依賴止痛藥緩解不適,但是疼痛加劇,甚至走路時無力跌坐,影響生活,「退休後哪裡也去不了」,她無奈表示。 去年3月她羅東博愛醫院骨科門診,檢查發現雙膝嚴重退化,半月板幾乎完全磨損,影響行動能力。長期保守治療無效,導致膝關節功能喪失,最終接受醫師建議,進行雙膝全關節置換手術。林婦隨後在3月與7月分別接受左右膝置換,術後住院接受物理治療,出院後持續門診復健,復健醫學科主任何春生表示,透過關節活動、肌力訓練與行走訓練改善步態與穩定性,林婦在半年後步行能力顯著改善,能自行騎車復健,也能輕鬆上下樓梯。 羅東博愛醫院院長王文斌表示,透過膝關節置換與完整復健計畫,患者可提升生活品質,醫院提供全方位評估與訓練,幫助病人重拾健康。

Read More

〈中華副刊〉蕭蕭禪文化散文雙書

禪林覓花 禪林覓花 出版日期:西元2025年01月20日 定價:380元   禪花釀蜜 繪者:王灝 出版日期:西元2025年01月20日 定價380元   禪如大地黑暗,日出即明;禪如真相不明,一疑即悟; 禪如鏡上灰塵,抹淨即見;禪如芭蕉中心,剝了即無…… ——《六祖壇經講話》 禪花釀蜜 《禪林覓花》與《禪花釀蜜》編排整裝完畢,編與寫將近兩百本書籍的我仍然掩不住興奮,我將這兩冊書,歸之為〔禪〕文化散文,因為書中都有禪字,都以生活裡的情緒去叩訪禪宗公案,以文學的語言去推演禪意中非理性、也非「非理性」的思維,其中的悅樂比起詩又更難以蠡測與傳述。 有人能談禪境,有人喜歡說禪意、禪味,有人逗留在禪喜和禪趣裡,我是在禪的脈絡裡學習改變思維,諸如「山裡清泉何嘗不是天上的白雲,天上白雲未必是山裡的清泉。」 不變的是──流動的禪的思維。我們繼續。 ——蕭蕭

Read More

〈中華副刊〉以最柔軟的心,走最堅實的路

■蔡榮婷 彰化縣社頭鄉朝興村的武秀才三合院,游方相士偶爾從這兒經過,喃喃自語說道:「龍邊出賢人。可惜!可惜!一生吃菜命。」當時正在院落裡劈柴的父親,將此事原原本本的轉述給他,年少的他自此立志成為賢人。 森羅萬象、現實人生以及由無數時空交錯而成的生命長河,隨著浩瀚經籍鋪陳開展,互相貫串融合、流轉滲透。他,穿梭在這既簡單又複雜,既短暫又悠長,既純淨又汙濁,既安寧又冷冽的人世間。他,凝視古聖堅毅卓絕的道履行跡,聆聽先賢振聾啟聵的棒喝晤言。他駐足、同行、參與;他觀察、體驗、深思。他向哲彥大儒、古聖先賢提問,向蒼莽天地、森羅萬象提問,也毫不留情的向自己扣問。他跨越時空、藩籬,與哲彥大儒、古聖先賢、蒼莽天地、森羅萬象犀利對話,更走向內心深處,與自己機鋒相對。 達摩祖師從遙遠的域外,冒著極大的風險泛海來到中土,臨終前要求弟子們各自呈現他們對於禪法的領悟,並依他們四人所言,給予皮、肉、骨、髓的印可。世人總以為四者之中「髓」是最高境界,他卻對此存疑,凝思:若只有「髓」,那麼「髓」將依附何處?原來,「披一張皮的,不是達摩真傳。只敲骨髓的,也非達摩真義。」皮、肉、骨、髓,必然相互依存,沒有唯一獨存的聖人。森羅萬象各自獨立卻又相互依存,這才是達摩禪法的奧義。 六祖慧能初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弦震動,有所啟悟。奔赴湖北黃梅山參禮五祖弘忍後,五祖為其解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處終於徹悟。他依循《金剛經》原文「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音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細思這句經文的深意,他說「不要在任何一件事物上停留、堅持、固執……而且,還要在任何笑過哭過的地方生清淨心!」心不在任何一處駐足停留,這比較容易理解,但是如何在「無所住」的狀態下「生清淨心」就不是那麼容易理解。他舉「慧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作為註腳,「對境心數起」的「心」是小偷偷不走的那輪明月,是唇邊燦爛的微笑,是以生命的溫熱回應生命,是碗裡每一粒米特殊的風味,是照破山河萬朵的神珠,是春在枝頭已十分的那枝梅花;是風月自在,是隨蜂蝶飛舞,是水到渠成,是春來花開,是花在舊時紅處紅;在蓬勃的自然生機裡,菩提恣意滋長。 馬祖道一禪師喝令弟子放下分別、思辨的心,放下心中那堆根本不存在的柴。一物不取,還要放下什麼?趙州和尚說:「那就把一切都挑起來吧」。他駐足沉思:放下放下,連「放下」的念頭也放下,身與心都處在無邊無際的自在裡。放下身段,高興時縱懷大笑,悲痛時聲淚俱下,放下身心內外種種分別,不就可以與森羅萬象和合同塵,與亙古長空同肩並行。 南泉和尚藉斬貓破除兩堂和尚心中的物執;丹霞禪師劈焚木佛的同時,也劈盡自己心中迷障與執著。他凝視斬貓、劈佛的快刀利斧,心有所感:南泉斬貓是否也陷入助弟子去幻識真的執著?千百年後的我們,卻陷入惋惜那隻貓的迷執。類似這樣的迷障,像是繫我縛我的長索,斬也斬不盡。他問:「是誰綁住了我?」、「我們能找到那根繫縛我們的繩子嗎?」他說:「曬曬腦海裡的觀念吧!」看看活生生的這個人、活生生的這個社會。秉持二祖慧可「立雪斷臂」的決然之志,斬斷那根自我設限,自釘藩籬的長索,開啟永夜閉鎖的心門。看開了、看淡了、看空了,任萬象欲進則進欲出則出,無所謂該或不該;隨萬事駐留或不駐留,徘徊或不徘徊。心開了,那無瑕無疵、無翳無礙、湛然清澈的「自性」,才能透出光明,透出的光明才能充滿人天之間。心開了,我心與他心會通,人心與物心交融,活活潑潑的生命泉源,無所不在,觸目即是。 他以最柔軟的心,走最堅實的路。為雷霆震震、風雲詭譎的昏昧世間,留住一片璀燦燈火。

Read More

嫗腦中風 及時動脈取栓續命

老婦人肢體無力、口齒不清,電腦斷層血管攝影檢查,紅圈處可看到病人腦部血管阻塞。(圖片南投醫院提供) 記者劉晴文∕南投報導 南投一名8旬婦人日前突然出現肢體無力、口齒不清的情況,家人趕緊將她送至急診就醫,影像檢查顯示右側中大腦動脈梗塞性腦中風,經醫院團隊執行動脈內血栓移除治療,取栓過程順利,成功搶救生命。對此醫師表示,腦中風的發生往往猝不及防,除了死亡,腦中風還有很高的機率造成失能,因此須把握黃金治療時間,以減少嚴重後遺症的風險。 衛福部南投醫院指出,腦血管疾病長年在國人10大死因榜上有名,據112年衛福部國人10大死因統計,腦中風是10大死因第4位,每年有上萬人因腦中風而死亡。腦中風搶救刻不容緩,由於腦中風的發生往往來得突然,一旦發生,唯有把握黃金治療時間,盡力保留器官功能,才能減少嚴重後遺症。 一名86歲老婦人有心房顫動病史,平時可正常活動,上週末家屬發現她肢體無力、口齒不清,將她送至南投醫院急診就醫。透過影像檢查顯示右側中大腦動脈梗塞性腦中風,在腦中風團隊評估後,支援南投醫院的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陳奕安及心導管團隊立刻執行「動脈內血栓移除治療」,成功搶救生命。 南投醫院表示,縣內目前無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為了讓鄉親能夠得到即時且完善的緊急醫療照護服務,109年成立心導管中心,提供心臟冠狀動脈導管治療,拯救許多急性冠狀動脈心臟病患,今年更透過醫學中心支援計畫,開始施行腦動脈取栓治療,力爭腦梗塞患者急救黃金時間。 院長洪弘昌指出,缺血性腦中風占所有腦中風約7成,醫療團隊會針對病人狀況評估使用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或動脈血栓移除治療,提升預後,使南投縣民可獲得妥善的醫療服務。

Read More

異常出血1週 揪罕見子宮頸外孕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40歲的王小姐在懷孕8週時,因為持續1週陰道出血到院就醫,抽血結果顯示懷孕指數為12000,但腹部超音波檢查未能看到胚胎,因此醫師懷疑為子宮外孕。所幸,經持續追蹤檢查,及時發現王小姐是罕見的子宮頸外孕,立即緊急處置,才順利化解子宮外孕帶來的危險。 苗栗大千綜合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暨婦產科醫師劉榮啟表示,正常的懷孕過程中,胚胎應該是著床在子宮內,但若在輸卵管、卵巢、腹腔或其他部位著床並開始發育,就會形成子宮外孕。一般來說,子宮外孕最常見的發生部位是輸卵管(約占90%-95%),其次為卵巢(3%-4%)及腹腔(1%-2%)。子宮頸外孕雖然極罕見(<1%),但處理時往往容易引起嚴重的大量出血,因此需要特別留意。另外,曾接受剖腹產的女性則可能面臨剖腹產疤痕的子宮外孕風險(0.1%-0.5%)。 子宮外孕可能危險因子包括:曾有輸卵管感染或骨盆炎病史、使用子宮內避孕器(IUD)、曾進行過輸卵管手術或結紮、以及接受過不孕治療或試管嬰兒技術的女性。常見症狀有異常陰道出血及劇烈的腹痛,特別是腹部一側的痛感,並可能伴隨著壓痛或觸痛,其他症狀如肩膀痛、頭暈甚至昏厥。 子宮外孕若沒有及時處理,可能導致錯誤著床的位置被撐破,引起腹腔內大量出血,嚴重可能導致休克。因此,如果出現上述症狀應儘速就醫,避免病情惡化。 王小姐本身有慢性骨盆發炎問題,加上懷孕指數忽高忽低、出血量增加,且超音波下未能看到胚胎,判斷為疑似子宮外孕,於是決定採取腹腔鏡微創腹部探查、子宮搔刮術及藥物注射三管並行的治療策略,才能及時找到子宮外孕的部位並完成治療。

Read More

〈中華副刊〉與秋同行

■陳赫 綠意卷軸   層林染上綠意,深色的句子 便不敢說的過多 我們的步子,在柳林環繞中停下 耳邊開始響起偈語 參悟之心在此刻有了更迭 仿佛大殿上的經書 被風翻到了最後一頁   遠眺的目光,隨著植被入定 古樹參天 庇佑著朝聖人的臉龐 他們手中的煙火,是我到來的緣由 與辯經得出的結論 恰好構成了不歸的想法 ——安逸如光,雙眼貼合   白牆也如地標 許多時候貓的慵懶 就這麼散落在秋日 麻雀覓食之後,偶爾會想起提醒 它和鴿子一起細語 說著不敢高聲的話 又成為綠意,進入卷軸   續寫湖水   湖面倒映出我的臉孔 這鏡子通明 我已習慣迷人溢出 但有些宏偉始終難以察覺 不易捕捉住碧波蕩漾 那只是原始開始鬆軟 悸動之音,足以純淨似水 而不是湖邊的一次邂逅 包括視覺上佈滿的群山染白 倘若向鳥的棲息地昇華 冰川的冷峻,又成為仙境一種 只此一次摸到白雲 藏羚羊便知道進退 前方月亮成灣,懸崖上薄霧四起 你要繼續沉醉—— 還會遇見成群的牛羊 悠閒似稚子歸來 由此我確信她的懷抱 征服過夕陽,染紅過朝陽 又在我的本子上記錄下一段 ——讀出來就是:虔誠與蒼茫 各自發生著 發聲著   一日三秋   遊人踮起腳尖,目光高過一寸 晨起的雲朵 就會追溯到歷史之前 那裏古老…… 與長明燈點亮 時間的野馬,得以保存住原貌 像我的手中,打磨多次的街石   要趕在正午來臨之前 辨認出,轉經者的面孔 那片順時針的方向裏,再沒有 比皺紋更堅毅的東西 波浪一般的聲音,清歌入耳 他們也寫完一個短句 日光有萬頃播灑 第一次照得影子,如同信念   人間的一日。結語在 燈火通明之中 我可以選擇在夜市停下 也可以,成為三秋的一部分 而當我想起 風中釀好的酒 她曾經遙望的故事 已長裙落地

Read More

桃園市平鎮保障協會發揮濟世精神 信徒一天就捐血1634袋

圖說:今年農曆二月初二,保障壇天現祥雲「濟公師父的扇子」。(照片由信徒提供)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今年是乙巳年,農曆二月初二「龍抬頭」是福德正神與道濟古佛聖誕,桃園市平鎮保障民俗文化推展協會的上空,出現罕見的偌大「雲扇」,十二年前也曾出現過,現場近千信眾嘖嘖稱奇,不但讓制改、過七星火與稜轎腳科儀特別圓滿,七天後的捐血活動四刷全國記錄,共有一千六百三十四袋血,讓代表市長張善政前來的衛生局長賈蔚和立委呂玉玲、市議員陳韋曄等人相當感動,感謝大家的熱情。 玉帝聖光普照與三官大帝在正月初四為眾生補運與制解,縱然有信徒過不了坎,玉帝仍平衡穩重為眾生調解,在二月初二置天台,透過濟公師父與福德正神造福萬眾,透過制改、過七星火並稜轎腳科儀,讓大家未來一年能夠平安健康。 現場職事人員無視身上所負神轎重量,耐心等待行動不便的信眾。一位八十五歲的孫婆婆直喊「神明保佑」!去年過火還需要兩人攙扶,今年竟可自己走路,只有抬腳過火時需要扶一下。 保障壇建廟主委楊明陶、保障協會理事長陳守誠與幹部們出錢出力,協助補財補庫保平安,弘揚道統、代代行孝、代代興旺。 主持天乙法師魏進益說明,從觀音佛祖、中壇元帥、玄天上帝「監督」制改,改完擲筊,擲筊需得尊神認可「允筊」,否則就要繼續進行制改,少則一杯,多則超過十杯,是受到個人運氣、身體狀況不同影響,務求人人過關。 天乙法師說,濟公師父今年特別聖諭,為使眾生平安,七星火需由南向北行。火火均有重要神明看顧,循序自中壇元帥、濟公禪師、觀音佛祖、玄天上帝、玄壇元帥、珊瑚媽、保障壇老媽祖守護;加上「稜轎腳」,補運、制改才算通透徹底,在玉帝與天地水三官面前,淨三界之後,信眾藉機處理問題。 延續濟公師父的濟世精神,農曆二月初十因應全國血荒嚴重,在桃園市政府和主協辦單位通力合作下,五台捐血車從早到晚共捐出一千六百三十四袋血,創下新高記錄。 黃美蘭老師表示,因應民眾踴躍捐血,保障民俗文化推廣協會決定今年單獨舉行捐血活動「捐血做愛心暨美食嘉年華」,而不與神明聖誕合辦。衛生局長賈蔚表示非常震撼,生平第一次看見上千人捐血場面,令他深深感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