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月大陸快遞業務量284.8億件二月份增58.8%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郵政局發布2025年二月份中國大陸郵遞業績,當月郵政寄遞業務量為149.8億件,比去(2024)年同月增長50.9,其中快遞業務量佔135.9億件增幅高達58.8%。 累計一至二月郵政寄遞業務量達313.7億件,比去年同期增長19.5,其中快遞業務量284.8億件增長22.4%。前兩月同城快遞業務量22.4億件,比去年同期增長2.4,異地快遞業務量255.8億件增長24.5,國際/港澳臺快遞業務量成6.6億件增長25.2%。 上(二)月份郵政業務收入為1226.2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月增長24.9,其中快遞業務收入佔990.9億元年增30.4%。累計一至二月郵政寄遞業務量達313.7億件,比去年同期增長19.5,其中快遞業務量284.8億件增長22.4%。前兩月同城快遞業務量22.4億件,比去年同期增長2.4,異地快遞業務量255.8億件增長24.5,國際/港澳臺快遞業務量成6.6億件增長25.2%。 前兩月大陸郵政行業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達2718.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5%,其中快遞業務收入佔2210.4億元年增11.2%。 統計指出,前兩月同城、異地、國際/港澳臺快遞業務量分別佔全部快遞業務量的7.9%、89.8%和2.3%,與去年同期相比,同城快遞業務量的比重下滑1.5個百分點,異地快遞業務量的比重增加1.5個百分點,國際/港澳臺業務量的比重基本持平。 按地區比較,前兩月東、中、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分別為71.2%、19.6%和9.2%,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73.5%、15.7%和10.8%。與去年同期相比,東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下滑1.7個百分點,快遞業務收入比重下降0.8個百分點;中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上升1.1個百分點,快遞業務收入比重增加0.5個百分點;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增0.6個百分點,快遞業務收入比重則增0.3個百分點。

Read More

海豐同和輪交付SITC十艘1023TEU支線船全數交清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韓國大鮮造船為海豐國際(SITC)建造的1023TEU貨櫃船“海豐同和(SITC Tonghe)”輪舉行交付儀式,SITC十艘1023TEU支線船全數交清。 SITC總裁紀文光與大鮮造船株式會社社長Kwon Min Chull代表雙方簽署交船文件。(見圖) 海豐同和(SITC Tonghe)輪係SITC系列十艘1023TEU級支線貨櫃船的最後一艘,海豐國際在2021年五月宣佈於大鮮造船訂造該批訂單,每艘船造價1920萬美元,總價1.92億美元。 該型貨櫃船是由大鮮造船自主研發的環保型船舶,具有船舶載箱量最大化、單船日燃油消耗量減少12%以上等特點,同時能達到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 phase0階段能耗基線標準的40%以上,滿足預定於2030年生效的國際海事組織(IMO)環保新規要求。

Read More

海大開發出智慧船舶虛擬實境模擬技術 協助航運產業培訓與操控

海洋大學參與第三屆「2050淨零城市展(Net Zero City Expo)」,圖為與泰國外賓合影。(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長期致力於推動海洋永續發展,積極投入海洋碳匯、生態復育、永續能源及智慧海洋等領域,將學術研究轉化為對社會有益的創新技術。此次,海大以「智慧永續‧藍色創新」為主題,參與3月18日至21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盛大舉行的第三屆「2050淨零城市展(Net Zero City Expo)」,展示相關研究成果,誠摯邀請各界蒞臨4樓S211海洋大學攤位,共同探索永續海洋的未來。 在智慧海洋領域,海大運輸系高聖龍特聘教授團隊開發出智慧船舶虛擬實境模擬技術,協助航運產業培訓與模擬操控。運輸系李信德助理教授則開發出可以協助海洋環境的測量與水文調查的智慧化海洋測繪載具。養殖系徐德華助理教授研發「綜合多營養水產養殖箱網系統」,同時提供野生生物棲地,兼具棲地保護和資源復育。此外,海洋中心張睿昇研究員亦展示大型藻類的保種與養殖技術。 在全球邁向2050淨零排放的進程中,海洋碳匯被視為關鍵解方之一。由海大養殖系冉繁華特聘教授暨副校長帶領的團隊,以水產養殖及海洋生態復育為主軸,不僅發展人工溼地碳匯方法學,配合各種水產生物的養殖方式及進程,監測與量化溫室氣體在養殖系統的通透量及含碳有機物質的累積,建構養殖漁業碳匯體系。團隊並建立永續海洋循環資源再利用技術,跨領域整合海洋生態、人工智慧、水產養殖、海洋環境、生物技術、生醫、海洋教育及生物固碳等多個領域技術,共同推進海洋永續發展,其中有多項技術已獲得發明專利。 環態所周文臣特聘教授團隊則針對貢寮、基隆望海巷及王功等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進行水生植物碳儲量調查,並建構水生植物碳儲量測量方法學,以量化保育區的海洋碳匯能力。此外,生科系黃志清特聘教授提出「大型藻類碳化:新穎碳封存的方法」,以低溫碳化技術延長大型藻類的碳封存效能,提高海洋碳儲存與捕獲效率,同時從碳化材料中提取活性成分,進一步應用於生物醫學領域。 現場也展示海大與企業產學合作的成果,如新加坡商綠澄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開發的能源監控技術,能即時掌握用電安全及耗能分析,將能源效率最佳化,達到節能減碳的目的,未來可整合運用於漁電共生與風力發電案場。海大產學合作企業華侖生技公司也展出碳捕捉利用核心技術,使用微藻固化大量的二氧化碳,並將藻粉製成各式飼料與漁民契作養殖水產生物,以生物封存方式減緩二氧化碳回到大氣中的速度,同時生產對人類有用的糧食。 在海洋能源與離岸風電領域,河工系翁文凱教授設計的「固定式點吸收波浪發電系統」,能提升發電效率並適應不同海況。機械系周昭昌教授自行開發利用光學方法檢測全釩液流電池荷電狀態的系統,以達成液流電池的最佳與經濟運作。此外,張國安榮譽講座教授設計適用於臺灣離岸風場的15MW浮式風機平台,具備高度經濟效益。 海大亦展示多項人工智慧相關技術。莊季高特聘教授設計河海岸廢棄物檢測與即時監測系統,以自主式無人機巡檢與辨識河海岸的廢棄物,進行環境監測。與陽明交通大學合聘的海工系謝君偉教授展示具抗干擾能力之高空多物件偵測、追蹤與定位系統。此外,機械系溫博浚教授運用無人機影像偵測技術監測風電機組,檢測設備缺陷,並開設無人機專業空拍飛手暨考照實戰班,培育專業人才。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在此次展覽中展示多項永續海洋創新成果,為淨零排放提出許多具體解決方案。誠摯邀請業界專家與民眾於3月18日至21日蒞臨2050淨零城市展4樓S211海洋大學攤位,共同探索永續未來的無限可能!

Read More

特里頓斥資十億美元收購GCI上半年完成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全球最大貨櫃租賃商特里頓(Triton International Limited)宣佈收購競爭對手Global Container International LLC (GCI) 的協定,交易總價值超過十億美元,預計收購將於今(2025)年上半年完成。 消息指出,特里頓(Triton)是全球最大租櫃公司,擁有約700萬TEU貨櫃,提供幾乎所有類型的貨櫃,諸如一般乾櫃、冷藏櫃、開頂櫃、罐櫃、超寬和框架櫃等。特里裡頓在全球46個國家擁有超過400個堆場,客戶囊括全球主要班輪公司。GCI成立於2018年,在海運貨櫃租賃業佔相當市場比重,管理約50萬TEU貨櫃,長期租賃給大型班輪公司,此次收購將進一步鞏固特里頓的市場主導地位。

Read More

復振航海文化力 海委會攜手成大重現王船造船譜

船說-王船造船圖譜」特展開幕合影,右起海洋委員會林麗英處長、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林喬彬主任秘書、國立成功大學陳玉女副校長、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吳秉聲助理副校長兼博物館館長、策展人陳政宏主任、吳奕芳所長。(海委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海洋開拓無垠世界,船舶書寫航海歷史。為推動臺灣航海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海洋委員會以「復振航海文化力」為號召,邀請各界共同投入造舟技藝傳承、用海智慧積累與航海實踐。國立成功大學在海洋委員會的支持下,結合多年傳統船舶研究,運用現代科學方法測量、繪製與分析王船圖譜,並出版《王船再現:臺灣傳統福船式造船圖譜》。研究成果匯聚於國立成功大學勝利校區麗文書局(旺宏館1樓),舉辦「船說─王船造船圖譜特展」暨新書發表會,邀請各界一同探索臺灣的航海文化歷史。 臺灣自古以來是東亞海域的重要樞紐,船舶承載著先民的歷史記憶與生活智慧。為重建國人航向世界的視野,海洋委員會攜手地方政府、博物館、學術機構及民間團體,共同推動「復振航海文化力」,涵蓋海洋知識建構與出版、造舟技藝傳承交流、海洋藝術創作等面向,期望讓舟船成為臺灣與世界連結的橋樑。 海洋委員會表示,傳統木造船曾經馳騁東亞至南亞數百年。成功大學出版的《王船再現:臺灣傳統福船式造船圖譜》,不僅整理珍貴文獻,更結合造船工程學與3D掃描技術,以現代科技重新詮釋傳統造船技藝,為航海文化的復振寫下新篇章。該研究由造船、建築與藝術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參與,透過實木王船進行傳統帆船技術研究,並將成果集結成冊,提供完整的知識傳承。書中涵蓋船舶特色、福船與王船的歷史脈絡、傳統木造帆船的基本結構與性能分析,搭配歷史圖像、照片及3D掃描正射影像、線圖、零配件與結構分解圖,呈現船舶的技藝與構造。 國立成功大學表示,船隻是臺灣與世界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隨著時代變遷,許多曾馳騁大洋的木造帆船逐漸消失。王船作為文化象徵,保留了福船的造舟知識與技術,成為研究傳統木造帆船的關鍵。這次展覽不僅呈現《王船再現》書籍精華,還透過精美圖譜與實物展示,讓觀眾深入了解傳統造船技藝的獨特魅力,並引發對木造船舶性能與保存議題的關注,進一步保護與傳承這項珍貴文化資產。 「船說─王船造船圖譜特展」即日起至114年7月31日於國立成功大學勝利校區麗文書局展出。展覽將呈現王船獨特的藝術視野與造船哲學,並闡述王船圖譜背後的歷史脈絡與設計理念。這場展覽不僅是一場藝術與工藝的對話,更是探索海洋文化的重要平臺。 海洋委員會持續推動海洋文化復振計畫,透過跨界合作與資源整合,攜手地方政府、學術機構與民間團體,共同推廣海洋文化知識建構、造舟技藝傳承及海洋藝文創作。期待未來有更多團隊加入,深化臺灣海洋文化發展,提升國人向海發展的自信,開啟海洋文化新航程。

Read More

營業人銷售貨物於發交貨前有預收貨款 應就預收部分開立統一發票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營業人銷售貨物,如於發(交)貨前已向買受人預先收取部分貨款,即應依規定開立預收金額之統一發票交付買受人並報繳營業稅。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依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32條第1項前段規定,營業人銷售貨物,應依營業人開立銷售憑證時限表規定,以發貨時為限;但發貨前已收貨款,應先行開立統一發票交付買受人。 該局舉例說明,小美於114年3月初向甲家電業者預定1台定價新臺幣(下同)55,000元之冷氣機,並先支付訂金2,000元,雙方約定於114年4月底交貨。則甲家電業者向小美收取訂金2,000元時,即應先行開立金額2,000元之統一發票交付小美,後於114年4月發貨時,再就剩餘價款53,000元開立統一發票交付小美。 該局提醒,營業人如有於發(交)貨前預先收取部分貨款,倘有未依規定開立統一發票者,在未經檢舉、未經稽徵機關或財政部指定之調查人員調查前,請儘速向所在地國稅局所屬分局、稽徵所、服務處自動補報並補繳所漏稅款,可依稅捐稽徵法第48條之1規定,加計利息免罰。民眾如有相關疑義,可撥打免費服務電話0800-000-321洽詢,或至該局網站(https://www.ntbk.gov.tw)利用國稅智慧客服「國稅小幫手」線上查詢。

Read More

申請設立或變更空運快遞貨物專區或航空貨物轉運中心審查作業要點 即起生效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關務署發佈訂定「申請設立或變更空運快遞貨物專區或航空貨物轉運中心審查作業要點」,並自即日生效。 申請設立或變更空運快遞貨物專區或航空貨物轉運 中心審查作業要點包括: 一、為利空運快遞貨物專區或航空貨物轉運中心(以下合稱專區)所在地 海關辦理空運快遞貨物通關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第三條之一規定 之審查作業及第三條之二規定之實地勘查作業,特訂定本要點。 二、為辦理專區之申請設立或變更案件(以下簡稱申請案件),專區所在 地海關應依本辦法第三條之一第三項規定成立審查小組,以關務長 為召集人,召集通關、查緝、資訊、倉棧及核證等業務相關單位人 員組成,必要時得邀請其他機關會同參與審查。 三、申請設立專區之業者,應依照海關管理進出口貨棧辦法,向海關辦 理登記為貨棧之經營業者。 四、申請案件經審查有下列各款情事之一者,專區所在地海關應以書面 通知業者於三十日內補正;通知補正以一次為限;屆期不補正或補 正而仍不完備,應以書面通知不予受理: (一)送審資料不全:指未備齊本辦法第三條之一第一項所定相關 申請文件。 (二)記載內容不完備:指送審資料未載明第六點第一項附件一 「空運快遞貨物專區或航空貨物轉運中心設施及設備需求 表」所定條件需求。 (三)規劃事項不符海關需求:指送審資料所載內容不符合第六點 第一項附件一「空運快遞貨物專區或航空貨物轉運中心設施 及設備需求表」所定條件需求。 五、專區所在地海關依本辦法第三條之二第一項規定實地勘查結果,如 有不符規定者,應以書面通知業者限期改善。 業者應於前項規定期間內完成改善,並以書面向專區所在地海關申 請進行實地勘查,如未能於規定期間完成改善者,應於期間屆滿前 以書面敘明理由向專區所在地海關申請展延,展延期間以三個月為 限;屆期未申請展延或未於展延期間內完成改善並以書面向專區所在地海關申請進行實地勘查者,海關得廢止依本辦法第三條之一規 定審查通過之處

Read More

肺脾虛 冬季皮膚易缺滋潤發癢

醫師楊文杰指出,外用藥膏可有效緩解皮膚乾裂、過敏、發癢等問題。(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中醫認為,皮膚乾癢與人體的「肺」和「脾」功能密切相連。寒冷乾燥的天氣會使體內的陰液不足,特別是當「肺陰虛」時,皮膚容易乾燥且缺乏潤澤;如果「脾虛」,水液的運行會受阻,皮膚也會因缺乏滋潤而發癢。為應對冬季乾燥引發的皮膚不適,中醫強調內外兼治,通過調理體質並且配合使用外用藥膏,改善皮膚狀況。 氣溫急劇下降,乾燥的空氣使得許多人遭遇皮膚乾癢、脫皮的困擾。北榮新竹分院醫師楊文杰指出,冬季皮膚乾癢的根本原因不僅來自乾燥氣候,還與個人體質、肺脾功能密切相關。 楊文杰指出,外用藥膏有效緩解皮膚乾裂、過敏、發癢等問題。常見的藥膏包括「紫雲膏」,具有滋潤效果,適合大範圍塗抹於乾燥區域,有助於減少乾裂,藥膏具有麻油味;「紫黃膏」富黃柏、黃連之抗菌功效,適用於紅腫癢痛的發炎區域。 「左手香膏」適合局部使用,但不建議長期或大面積使用。其有較強的止癢效果,適合緩解急性瘙癢或蟲叮咬引起紅腫反應;可與薄荷搭配使用,以增強舒緩效果,但使用時應避免過量。 「金盞花膏」則具有修復效果,適用於手肘、膝蓋等容易乾裂的部位,通常不會添加薄荷,適合敏感皮膚使用;「洋甘菊膏」適合敏感性皮膚,具有鎮靜和抗敏效果,當皮膚泛紅或有輕微過敏時,可緩解敏感部位,通常也不會添加薄荷。

Read More

氣溫驟降 新北4天25人OHCA

已三月中旬還有寒流報到,馬偕醫院新竹尖石秀巒衛生室也湧入非常多的感冒、氣喘及燒柴燙傷的當地民眾。(馬偕醫院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冷空氣影響氣溫下降,新北市消防局統計,16~19日中午共25人內科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送醫,救活13人。新竹縣尖石鄉則因飄雪成銀白世界,酷寒讓位在尖石的秀巒衛生室格外忙碌,不分老少、感冒病人特別多。 儘管20日就是春分,但冷氣團持續發威。新北16日出現8例內科OHCA救護案,其中救活1人;17日有7例,5人恢復生命跡象;18日有5例,4人恢復生命跡象。19日截至中午有5例,其中救活3人。 消防局提醒,低溫對年長者、三高患者、菸酒癮者、體重過重者及缺乏運動者5大高風險族群尤其不利,民眾應保持頭部、頸部、手部及腳部溫暖,年長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起床時應放慢動作,並添加保暖衣物,避免在寒冷環境長時間逗留。並呼籲天冷使用瓦斯熱水器洗澡時,應保持室內通風,留意有無頭痛、昏沉、惡心、暈眩等一氧化碳中毒症狀。 另外,尖石近日氣溫都只有攝氏2度左右,加上濕度超過80%,竟然3月還會看得到雪景,近年少見。 馬偕紀念醫院位於尖石的秀巒衛生室指出,高山低溫造成氣喘病人發作、燒柴取暖也發生規模大小不一的燙傷。 秀巒衛生室護理師江金花觀察這幾天感冒人數增多,不少家庭不分年齡大小無一倖免,全都掛病號;氣喘病人也因天氣的巨劇變化而吃不消,即使正常規律服藥,還是難以避免氣喘發作,緊急到衛生室求診。 江金花提醒,外科急性症狀也與天冷有關,因為高山瓦斯不易點燃,居民直接燒柴火取暖與煮熱水,稍有不慎即造成燒燙傷,籲民眾注意。

Read More

連續血糖監測 糖友順利控糖減重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一名57歲男性服用糖尿病藥物多年,但近期血糖控制不佳,就醫評估後,鑑於門診飲食衛教成效不彰,裝上連續血糖機來監控血糖,暫不調整血糖用藥。3個月後回診,糖化血紅素從8.8降至7.5,體重也降了5公斤;再過3個月,糖化血紅素降至6.9,達到治療目標。 榮新診所副院長康宏銘表示,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會對全身器官造成慢性傷害,可能誘發多種併發症,如腦血管病變、心血管疾病、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神經病變、免疫力降低、神經病變、周邊血管病變等。 傳統居家血糖監測是單點測量,無法顯示整天變化。近年科技進步,連續血糖機變得更加簡便,可提供血糖變化曲線;配合個人飲食、運動與生活型態解讀,更清楚每個人胰島素分泌生理。 此外,患者也可學習認識自己的身體,了解各種食物的特性及血糖影響,除讓血糖波動減少,狀態變得更加穩定,有助於醫師用藥的調整。 康宏銘提到,有專家認為連續血糖監測也是一種認知行為治療,有助於病患本身對疾病的知識增加,進而改變自我照顧行為,調整生活行為及飲食型態,體重管理也變得較容易。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