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事人員客製透明牙套不需登錄

記者傅希堯、王正平∕綜合報導 食藥署指出,醫事專業人員為病人客製化透明牙套,屬於醫療業務的一環,無須再向主管機關申請查驗登記或登錄;高雄市衛生局則表示,許多媽媽在妊娠期間減輕負擔「托腹帶」屬於「醫療用束帶」,一般民眾不得隨意上網拍賣,違者會面臨3萬~100萬元罰鍰。 日前一款由新加坡輸入的透明隱形牙套,不少人使用後發現牙齒矯正結果不符預期,甚至出現牙齦萎縮、刮破舌頭等狀況。由受害者組成的自救會指出,該產品的醫療許可證只限於進口牙套原料與軟體,並非核准牙套成品;該公司卻在大陸製造牙套成品,並非國內牙醫師或牙技師操作,過程涉嫌非法。 食藥署表示,已核准之透明矯正牙套系統相關許可證,部分範圍含牙套材料、矯正規劃軟體及牙套成品;部分則含牙套材料與矯正規劃軟體,雖未涵蓋牙套成品,但在醫事專業人員訂製病人使用客製化牙套時,因其屬於客製化器材,為醫療業務的一環,無須再向主管機關申請查驗登記或登錄。 食藥署強調,醫事專業人員在訂製病人專用如牙套、骨材等客製化器材時,需經我國同類產品醫療器材許可證所載製造業者生產,以確保產品的合法性與安全性。部分民眾指稱特定牙套產品來源、廣告及成品等疑似違規情事,已責成地方衛生局介入調查、釐清。 另外,許多媽媽將二手的托腹帶上網拍賣,卻不知已違反《醫療器材管理法》。高雄市衛生局表示,托腹帶屬於「醫療用束帶」,跟生活中常見的OK繃、醫用口罩、耳溫槍等物品都是醫療器材,只有具有醫療器材商或藥局資格者才能進行販售,一般民眾不得隨意上網拍賣。

Read More

乳癌免疫療法 擬6月納健保

  健保去年起擴增給付乳癌治療藥物,今年2月納入新一代ADC藥物,最後一塊拼圖的乳癌免疫療法(IO)也預計最快今年6月前納保。(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乳癌療法複雜,健保去年起擴增給付6項乳癌治療,挹注17億元,近7000病友受惠。健保署長石崇良19日表示,乳癌免疫療法(IO)預計最快今年6月前納保,後續計畫推行乳癌論質計酬方案,確保治療品質。 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之冠。根據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台灣每年新診斷乳癌人數超過1.7萬人,112年有2972人因乳癌死亡,相當於每天有8人死於乳癌。 石崇良說,健保署去年起陸續擴增給付乳癌藥物,今年2月新一代ADC藥物的2種適應症納入給付,預估每年可幫助1172名乳癌病友。目前約有15種化學藥品、16種標靶藥物;另外有3個免疫醫治調節劑,挹注17億元,近7000病友受惠。 現在乳癌給付用藥還差一個IO。石崇良說,目前正在最後議價階段,力拚談到好價格,最快6月納入給付;適用對象朝藥證核准全部適應症努力,含乳癌、肺癌與大腸直腸癌。 當乳癌治療健保給付將全數跟上國際指引,石崇良表示,下一步著眼提升治療品質,推乳癌論質計酬方案,「既然藥品到位了,治療的精準程度、品質也要能夠確保,才能讓錢花在刀口上」。 台北榮總醫院副院長曾令民表示,過去20年乳癌新藥蓬勃發展,但是台灣乳癌死亡率卻持續上升,最大原因是乳癌發生率遽增,藥物治療進步卻未完全跟上。歐美國家乳癌死亡率下降的2大關鍵因素,分別為篩檢與輔助性治療。相信在健保加速給付新藥後,有助降低乳癌死亡率。 曾令民強調,晚期乳癌不等於末期。醫療科技持續進展,無論是哪一種類型乳癌,對應的治療選擇都越來越多元,癌友應遵照醫囑積極治療、定期回診,養成健康生活型態,有機會提升預後良好的生活品質。

Read More

日藥科大學老師分享古老健康智慧

日本藥科大學老師林月理強調,現代生活壓力、飲食不均衡、運動不足,都是導致未病狀態的主要原因。(記者鄭錦晴翻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台東大學姊妹校日本藥科大學老師林月理受邀到台東大學,分享融合中日醫學精髓的健康生活理念。她說,現代生活壓力、飲食不均衡、運動不足,都是導致未病狀態的主要原因,強調古老智慧是對現代健康管理的重要提醒。 林月理從台大畢業後赴日留學,進入傳統日本武士家庭成為長媳;在先生過世後,完成博士學位夢想。「讓生命開出最後一朵花」。 講座中闡述「未病」的東西方觀點。日本未病學會將未病分為2類,包括「檢查結果無異常但有症狀」的東洋醫學型未病,如腰痛、失眠、肩頸僵硬;以及「無症狀但檢查結果異常」的西洋醫學型未病,如高血壓、高血糖等。 講座核心源自《黃帝內經》和《神農本草經》的藥食同源理念,「治病與飲食同為滋養生命、維持健康的必需品,二者同源。若每天攝取健康食材,便能避免疾病發生」。 她同時介紹多種具有預防和調理功效的藥食材料,如枸杞益肝明目,適合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者;山藥健脾補氣,適合消化不良者;黑芝麻補腎養髮,對脫髮、腰膝酸軟有效。

Read More

高榮前進原鄉 全人整合照護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市原鄉那瑪夏區一名61歲孫姓男子,勞動時突感劇烈胸痛、大量冷汗,送抵衛生所後僅3分鐘突發抽搐並陷入心因性休克,當場失去意識。值班的高雄榮總急診醫學部醫師陳文毅指揮醫護團隊搶救,緊急插管確保患者呼吸道暢通、高效CPR穩定患者心跳與血壓;並啟動緊急後送機制,轉診至署立旗山醫院,搶回一命。 高榮山地醫療全人整合照護執行方案,推動更多醫療資源下鄉,在山地醫療合作下緊急救援行動,確保患者在黃金時間內獲得最佳治療,大大提升存活率。 陳文毅表示,包括長期高血壓病史、心電圖顯示左束支傳導阻滯及心臟超音波顯示左心室嚴重低動力,都是引發這次急性事件的重要危險因子,幸好及時救治,成功挽回一命;也再次證明偏鄉醫療價值,以及山地醫療合作的重要性。 高雄榮總表示,患者日前已康復出院返回原鄉,並回到那瑪夏衛生所複診。未來會將偏鄉醫療、全人整合照護執行方案及遠距醫療持續深化,強化山地緊急醫療救援體系,推動更多醫療資源下鄉。

Read More

冠昕生醫×基龍米克斯 推基因定序檢測普及化

  冠昕生醫董事長李文生(左)與基龍米克斯董事長周孟賢19日簽約,共同推動基因定序檢測普及化。 (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冠昕生醫19日與台灣最大商業基因體公司「基龍米克斯」簽下「NGS次世代個人健康管理基因檢測」亞洲區獨家總代理,將共同推動精準預防醫學觀念的普及化,幫助民眾提早掌握潛在的風險。 基龍米克斯董事長周孟賢表示,20多年深耕生物基因定序領域,立足台灣,布局全亞洲。基米擁有最完整及先進的定序平台,能提供優質與專業的定序服務。 面對疾病年輕化的趨勢,冠昕生醫以「精準預防醫學」為目標,提供完善的健康管理計劃,有助於減少社會醫療成本的支出,期望落實預防勝於治療的理念。 冠昕生醫創辦人李文生表示,未來將共同推動精準預防醫學觀念的普及化,幫助民眾提早掌握潛在的風險。 此外,冠昕生醫也推出先進製藥規格製程的植物幹細胞系列保健食品,並邀請近40名學術界、醫界等人士,見證冠昕生醫邁向下一個健康事業的里程碑,打造大健康產業鏈。

Read More

免疫治療 逆轉晚期肝癌膽道癌

  晚期膽道癌免疫治療合併化療、以及晚期肝癌雙免疫治療共同納入一線健保給付,可望提升患者存活率與生活品質。(記者陳柏翰攝)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肝癌及膽道癌皆為國人癌症重要死因。醫師指出,以往相關治療選擇有限且存活率低,但近年免疫治療開啟續命曙光,2月1日起晚期膽道癌免疫治療合併化療及晚期肝癌雙免疫治療,共同納入一線健保給付,不僅可望提升患者存活率與生活品質,也能減輕治療經濟負擔。 根據111年癌症登記報告統計,肝癌發生人數排名第4,僅次於肺癌、大腸癌與乳癌。當年死亡人數超過7000人,多年來一直是國人10大癌症死因第2位。由於肝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晚期,傳統標靶治療雖可延緩病程,但其治療反應率低,平均存活期約1年。 台灣肝癌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北榮總醫學研究部主任黃怡翔表示,過去晚期肝癌治療棘手且選擇有限,長期療效不佳,5年存活率僅7%。近年免疫療法已主導晚期肝癌治療,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晚期肝癌第一線使用「雙免疫療法」(結合PD-L1與CTLA-4雙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亞洲病人族群治療反應率突破3成,且長期追蹤結果亦顯示已達4~5年以上長期存活的長尾效應。 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暨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教授陳仁熙指出,膽道癌亦為難以早期發現且診斷不易的癌症,加上其侵襲性強、惡性度高,被冠上「隱藏版癌王」。以往治療選項與效果皆相對有限,患者中約3成可手術治療,但手術後預後不佳且易復發;無法手術治療者則接受化療,僅2~3成患者腫瘤縮小,存活期剩8~10個月。 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晚期膽道癌第一線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合併化療,可降低20%的死亡風險,整體存活期超過1年,部分患者甚至達2年以上。 陳仁熙說,過去晚期膽道癌存活期難突破1年,免疫合併化療的出現帶來新突破。相關治療健保給付將晚期一線首次納入免疫治療,有助延長存活,為患者爭取更多生機。

Read More

〈中華文薈〉既隱於詩,復顯於文 ——學者詩人楊宗翰

■楊宗翰 2024年5月與黃春明於明星咖啡屋合影,〈兒子的大玩偶〉就是在這寫的。 詩是永遠的初戀: 從為詩狂,到隱於詩   我常跟學生說:能夠為詩而瘋狂,是多麼幸福的青春。跟現在吾輩只能困在帳單房貸、考績評等、體衰保健的議題相較,他們的生活樣態或日常作息,還真是讓人羨慕。我讀大學時,絕不會錯過誠品每個月「詩的星期五」,像是追星族一樣看著洛夫等前輩在台上朗誦,整個氣氛迷人到極點,空氣中都是幾分苦澀幾分甜的詩味。白靈老師在耕莘小劇場辦「詩的聲光」,可能是缺人吧,竟把我也拉去演。我只好應付一下必修的聲韻學期中考,飛快繳卷後騎機車急馳下山,就是為了趕演詩劇。林煥彰〈十五‧月蝕〉原本不算難懂:「八點鐘,月在我二樓∕企圖穿窗而過∕∕十五那個晚上,∕我捉住了她∕所以,你們就有了一次∕月蝕∕∕而午夜∕她將衣裳留在我床上∕所以,那晚∕她∕特別明亮」,而我被導演要求先屈身蹲在一個橘黃色大筒子裡,算好時間再跳出來,大跨步蟹行橫走。我到現在都還不知道在演什麼,只覺得肢體可以這樣展示,既害羞,又得意。近日發覺YouTube上竟還找得到三十年前的演出影像紀錄,幸好畫質甚差,什麼都看不清楚。果然印證了,模糊的青春才是最美。 那次「詩的聲光」跟我們一起登台瘋詩的,還有大前輩管管。這位文學史上超級大玩家兩年前逝世,享耆壽92歲。那一輩資深詩人都對我極好,甚至有時容忍我刻意胡搞,譬如把寫實風格的詩投稿給《創世紀》,把不避艱澀或超現實風的詩投稿給《笠》。年輕氣盛的我,不知道從哪借來的勇氣,覺得別人都搞不懂,所以自行翻譯了「意象派」的信條,投稿後也蒙《笠》採納刊出。我在2000年這篇〈意象派諸信條新譯〉中寫道:「古有所謂『詩辯』者;生此紛紛詩壇,擾擾詩潮之世,以此『譯辯』明志,誰云不宜?余豈好譯哉?余不得已也!」現在看來,就是兩個字:屁孩。 雖然樂於為詩瘋狂,但我後來幾乎完全走向文學評論,很少寫詩。立志要寫《台灣新詩史》後,更要求自己把創作放到這書出版之後再談。沒想到這本新詩史花了廿年才問世,中間實在蹉跎耽誤太久。去年既然出版了新詩史,今年我就該重回創作隊伍,遂推出第一部個人詩集《隱於詩》。遲到總比不到好。人生已過中場,不能浪擲耗費。回到寫作隊伍,容我隱藏於詩。   校園是日常生活的重心。與語創系導生班在北教大合影,右一為楊宗翰。 行動派的機智編輯生活: 像我這樣一個編輯   六年級世代的文學人,有不少曾經或正在以編輯為業。這個「業」可以是職業,可以是事業,也可以是志業。我這幾年對「以編輯為業」很感興趣,故先後主編了《大編時代》與《話說文學編輯》兩本書,欲藉助眾人之力,一方面重現過往瘂弦等偉大編輯的事功與啟示;另一方面也想激勵一下吾輩或更年輕的文學人,別再一天到晚喊著或自比為「小編」。小編滿街走,氣短志不高,還能夠承擔什麼大任?「大編」之所以為大,是大在心態,大在視野,大在對於編輯這份職業∕事業∕志業的企圖與實踐。文藝可以成學,編輯足以成家,所以我主張這些大編應該被正名為「編輯家」。其言行必須記錄,其編事值得研究。 這些編輯家中兼有詩人身分,於編事及創作上皆卓然成家者,至少有楊牧、向明、張默、瘂弦、蕭蕭、白靈、向陽……我認為應該冠他們以「詩人編輯家」榮銜。當我在擔任編輯、講授編輯、研究編輯、想像編輯時,這些「詩人編輯家」都是學習的模版跟最好的典範。不過世代有別,環境殊異,我們這些歲數坐四望五的「六年級生」,畢竟再也回不去前行代的紙本媒體盛世了。我在公元兩千年前後開始接觸編務,何其有幸,見證到紙媒王國的夕陽餘暉;在編輯工作之餘,還因緣際會成為部落格或新聞台的首批投入者。在homepage或blog上,每個人都突然變成(自己的)總編輯,過癮極了。可以單槍匹馬,可以詩妖8P,一時之間好不熱鬧。豈料廿年過去了,一切都變成失效連結,再怎麼refresh都杳無蹤影。想起來也蠻可怕的:原來網路世界遇到金流斷絕,任何遺跡都可能被完全移除。 像我這樣一個編輯,廿年過去了仍然在編編寫寫,樂此不疲。昔日我曾編過《勁晚報》副刊,待過出版社與雜誌社,邊做邊學該如何編輯、企劃、業務、行銷、策展;現在既主編學報《臺灣詩學學刊》,又替中華民國筆會英文季刊《譯之華》(Florescence)選稿件與訂專題,偶爾也受邀策劃雜誌或協力專案。雖然身居學院圍牆之內,但能夠藉此維持編輯手感,我很樂意,也很珍惜。尤其這些編選企劃都是文學之事,而我本來就很想終生作一名文學編輯——堂堂正正、不容蔑視、不需理由的文學編輯。因為我篤信:文學,就是最好的理由。   楊宗翰文集《顯於文》,2025年由華品文創出版。 立足台北,超越性別,讀寫人生——談《我和一枝筆 在路上3》   閱讀能不能傳?創作可不可教?——身為一位以「語文與創作」為所屬系所名稱的大學老師,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但那是指接受過至少四年、超過一百多個學分的專業訓練下,最終能順利通過的畢業生,理當對閱讀與寫作兩者具有相當能力。換言之,這個肯定的答案通常侷限在學院圍牆之內。那麼在學院圍牆之外呢?幸好台灣社會還有「讀書會」跟「寫作班」的存在,讓日常生活裡除了正式學校體制,文學愛好者仍有可以精進自身讀寫能力的練功房。 追溯其最早型態,應屬上個世紀五0年代的「中華文藝函授學校」。校長李辰冬(一九0七~一九八三)是法國巴黎大學文學博士,曾擔任燕京大學教授,一九四九年東渡來台。一九五三年八月,李辰冬首度以中華文藝函授學校之名登報招生,次年元月正式開課。他一次開設小說班、國文進修班、詩歌班三個班別,分別聘請謝冰瑩、梁容若、覃子豪擔任班主任。五月,李辰冬又創辦函授學校之代表刊物《中華文藝》,其中便設有函校作業批改示範與學員作品發表,可謂從教學指導、批改評閱、投稿發表,盡可能地照顧到各種層面與不同階段。函授學校雖然跟正式教育制度有別,但在那個時代真正幫助了許多渴望增進文藝知能的青年。軍旅詩人向明就是因為五0年代報名了函校詩歌班,在覃子豪指導下愈發堅定創作志向。還有好幾位讀過函校的寫作者,都像向明般奉獨身在台的覃子豪為師,並輪流照顧罹癌的他走完人生一程,可謂更加彰顯函校此一體制外文藝殿堂的魅力。 比函校發展更進一步者,則是遍地開花的「讀書會」跟「寫作班」。追求自由,掙脫束縛,本為當代文學一大特質。所以發自民間社會、跟校園脫勾的「讀書會」與「寫作班」,完全不用理會任何課綱(全名為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束縛,可任憑主事者一己之喜好或偏愛來規劃。雖然如此,但本地具規模、有歷史的「讀書會」,發展至今已成為一道道美麗的人文風景。譬如洪建全基金會於一九八七年成立的「素直友會」,長期推動閱讀風氣與協助會務運作,目前參與其中的讀書會團體約有六十家之多。而「寫作班」大抵又分為團隊或個人兩種模式,前者如「耕莘青年寫作會」及其開設之各式文學課程或營隊;後者如作家阿盛,在一九九四年辭去媒體工作後創辦的「寫作私淑班」,小班教學、自宅授課,堪稱是第一個由知名作家創設的現代文學講堂兼私塾。 這本《我和一枝筆 在路上3》的作者群,全數出自同一個團體,並且兼具上述之函授學校、讀書會、寫作班三重性質——只差在過往紙本郵寄的函授,今日已轉為同步視訊、雲端授課、電郵或Line通訊。會出現此一堪稱「神奇」的文藝團體,最早出自汪詠黛二00四年受託於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成立的「生活寫作班」,二00九年又有由四、五十人組成之「黛媽咪讀書會」。至二0一0年向台北市社會局登記立案,創設「臺北市婦女閱讀寫作協會」;二0一六年再改名為「臺北市閱讀寫作協會」,痛快地撕下了二分法的性別標籤(儘管在黛媽咪讀書會時期,就曾有「天字第一號男學員」)。該協會稟持「先讀後寫」原則,讓成員先厚植閱讀根基,再鼓勵大家結合努力與天分,嘗試提起筆寫作。百餘位協會成員中,職場退休或銀髮族占比甚高,尚無光鮮「文學履歷」的他們常會被視為「寫作素人」。但若經常關注文學媒體版面或各式文學獎結果,便會發現協會成員屢有斬獲,獲刊、獲獎頻率甚高,豈容無知者小覷!僅就二0一三年跟一八年,能夠從成員已公開發表作品中,精選為前後兩部《我和一枝筆 在路上》,即可發現他們以筆為鋤,努力耕耘,其用心實不亞於所謂的「寫作達人」。若要說到有何差別,我倒是更為欣賞書中所錄文章,顯現之生活體悟與生命感受——寫作「達」人之文,美則美矣,往往就欠了這點「素」味。 二0二二年八月承蒙汪詠黛盛情邀請,有緣赴協會「生活寫作班」講了一場。當天在《OR旅讀中國》會議室開放線上同步轉播,也讓我首度見證了協會諸君的尊師重道、認真聆聽與周詳考慮,真是一次非常愉快的演講經驗,連會後合照的笑容都特別燦爛。我想他們已經很習慣了,一切都是那麼井然有序,按部就班。就像協會會員們先以聽代讀,再嘗試寫作,繼而鼓勵投稿,最後成果又精編細校為這部《我和一枝筆 在路上3》。同樣身為文學愛好者的我,很期待能夠跟大家一起走下去,繼續立足台北,超越性別,讀寫人生。 楊宗翰簡介 楊宗翰,一九七六年生於臺北,現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副教授、中華民國筆會秘書長、《台灣詩學學刊》主編。著有詩集《隱於詩》,文集《顯於文》,論集《有疑:對話當代文學心靈》、《破格:台灣現代詩評論集》、《逆音:現代詩人作品析論》、《異語:現代詩與文學史論》、《台灣新詩評論:歷史與轉型》、《台灣現代詩史:批判的閱讀》、《台灣文學的當代視野》。曾主編《穿越時光見到你:36場歷史縫隙的世代對話》等九書,與師友合編《台灣一九七○世代詩人詩選集》等八書,並策劃「台灣七年級文學金典」、「馬華文學獎大系」、「馬森文集」、「菲律賓‧華文風」、「林燿德佚文選」、「世紀典藏‧賈平凹」等系列出版品。另有與孟樊教授合著之《台灣新詩史》。

Read More

違規食藥廣告 關捷挺固立罰逾千萬

衛生單位113年查獲代言違規食藥品廣告而被罰款的代言人中,以郭子乾被處216萬元為最高,其次為廖峻被處以60萬元。(食藥署/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食藥署19日公布去年度10大違規食藥廣告名單,都是違《食安法》涉及宣傳產品的醫療效能;最嚴重的是A.H.A關捷挺固立,被罰款1124萬元。違規廣告代言人被處罰金額最高的為郭子乾216萬元。 食藥署表示,去年度全國衛生機關裁處食品、藥物、化粧品違規廣告共8006件、罰鍰金額達3億7765萬元,相較於112年裁處1萬526件、罰鍰金額4億3202萬元,減少2520件、5437萬元,兩者均顯著下降。 食藥署分析,去年1月31日祭出修正廣告處理原則加重處罰之規定,包括廣告違規情狀及名人代言加權最高3倍,已達到嚇阻部分違規廣告的效果;未來仍會持續與全國衛生機關合作,加強稽查違規廣告,維護國人健康,有效淨化閱聽環境。 食藥署指出,違規情況最嚴重的前10名分別為「A.H.A關捷挺固立」、「原輔堂立順芯」、「活化勝」「PP石墨烯智能氣動塑崩系列」、「PBF護衛寶」、「神農太醫堂千金方加味排毒祛濕飲」、「元氣堂─苦瓜胜肽複方強化EX膠囊」、「萬年堂全酵激酶EX」、「金沛兒蜂胎王純淨奇蹟膠囊」及「Labelle拉蓓─青春超能纖汁」等產品。 食藥署表示,因宣傳不實誇大療效的廣告被罰款金額最高的A.H.A 關捷挺固立被處1124萬元,第2名的原輔堂立順芯408萬元,第3名活化勝308萬元。 食藥署表示,因代言違規廣告被裁處的5名代言人,裁罰金額最高為郭子乾216萬元,代言產品為A.H.A關捷挺固立;第2名廖峻60萬元,代言產品為萬年堂全酵激酶EX。第3名有3人均處4萬元罰款,分別為林美秀肽股力、黃西田龜鹿杞凍、曾軒彥超能煥活蘊髮精醉。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宋俊明19日指出,誇大療效不實廣告,極易吸引亞健康者購買,甚至造成延誤就醫。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會持續稽查,維護民眾的健康。 食藥署提醒民眾,凡是廣告太吸引人的食藥品,務必提高警覺,聰明判斷產品資訊。如發現身體不適,應尋求正規之醫療管道就醫。 宋俊明指出,亞健康民眾因身體狀態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更容易被健康食品誇大的療效吸引,食用後輕則白花錢,重則延誤就醫。

Read More

文化大學優勢最強社會人脈 30萬校友幫助學弟妹開創職涯

文化大學已與全球426所姐妹校建立合作關係,提供交換生與雙聯學位等多元機會,讓學生在求學階段就能拓展國際視野。(文化大學提供)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位在陽明山的中國文化大學,雖然名號沒有「台清交成」響亮,但是強大的校友凝聚力,已經形成出社會後,學長姐自然而然照顧學弟妹的優良傳統,凝聚廣泛的校友人脈,再加上不斷努力提升學術成績,以及與企業結合的緊密產學合作關係,近年來異軍突起,成為吸引高中生選填志願的亮點。 許多高中生選填大學志願時,最看重的是畢業後的發展。相較其他大學生,同學經常下課後就各奔東西,文化大學因為獨特的地理環境,同學們不管上、下課,經常碰在一起,自然感情比其他大學融洽,學長姐和學弟妹的關係也格外緊密,形成學長姐畢業後,自然而然拉拔學弟妹的優良傳統,幫助文大畢業生步入社會時更容易融入職場環境。 文化大學因為獨特的地理環境,同學們不管上、下課,經常碰在一起,自然感情比其他大學融洽,學長姐和學弟妹的關係也格外緊密。(文化大學提供) 2024-2025年EduRank.org 世界大學排名,文大校友影響力在全球183個國家14,131所大學中排名第178、亞洲第33、台灣第3。創校63年的文化大學,已培育近30萬名校友,在各行各業表現傑出,建立起堅實的職場資源與人脈網絡,成為吸引學生選填志願的一大優勢, 無論是企業經營、科技創新,還是文化藝術,都展現出優異的影響力,在國內外橫跨政經、科技、傳播、文化等領域,為學弟妹提供堅實的後盾與學習資源。 文化大學積極推動校友企業合作,鼓勵學弟妹前往校友企業實習,強化實務經驗,藉由學長姐的指導與資源,順利銜接職場需求。這樣的合作模式,不僅幫助學生在畢業前累積寶貴業界經驗,更讓企業得以吸納優秀人才,形成雙贏與良性循環。 文化大學近年在多項企業評價調查中表現亮眼,今年遠見雜誌「企業最愛大學」調查,名列全國第28名、北部私校第7名、全國私校第9名;天下Cheers「企業最愛大學」調查中,排名全國第23名,前進6名為進步最多的學校,並位居全國私校第8名;104人力銀行《大學品牌力》評比中,位居全國第21名、私校第7名,展現卓越品牌價值。 面對現今社會的快速變遷與多元產業需求,文化大學積極推動跨領域學習,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資源。《Cheers快樂工作人》最新公布「全台最國際化大學排名」,文化高居第6,穩居私立大學第2,展現卓越的國際交流實力。 文化大學已與全球426所姐妹校建立合作關係,提供交換生與雙聯學位等多元機會,讓學生在求學階段就能拓展國際視野,並與超過七百家企業簽訂產學合作,涵蓋科技、傳播、設計、商業管理等多元產業,協助學生在學期間即能參與業界實習,累積寶貴的實務經驗。 文大擁有優異的學術資源與國際交流機會,培養出一代代具影響力的校友,持續在各領域發光發熱,無論是全球知名企業的高階主管、創新創業的領導者,或是影響社會文化發展的重要推手,校友們的影響力已成為學校最寶貴的資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