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農綠照站清明應景課程 製作好滋味的飛天豬潤餅

大安農會綠色照顧開課,志工蔡美珠教長輩們學潤餅製作,個個用心作,最後再高興的品嚐自已作的潤餅。(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清明節除慎終追遠掃墓祭祖以外,吃「潤餅」也是這時節不可或缺、最具代表節日的食物。臺中市大安區農會綠色照顧站昨日特別安排相關課程,邀請退休國文老師陳淑卿(綠色照顧站今年度的新學員〕,為大家介紹二十四節氣、清明節的典故及潤餅的由來,接著採用產銷履歷驗證的飛天豬豬肉作為食材,體驗製作潤餅。讓每位學員都能度過這重要的節日。 農會家政指導員陳孟君表示,綠色照顧係由在地的講師、志工、青農及高齡長者們的參與活動課程。本週課程結合節慶,並利用課程配合供餐,由農會志工蔡美珠教學潤餅製作。此外,課程中介紹清明節吃潤餅的習俗,是來自古代清明節禁火與食用冷食的典故。潤餅是具有歷史的傳統小吃,也叫做春捲,每個地方的做法都不太一樣:有些地方的潤餅會拿去炸,變得酥脆可口;也有的用春捲皮鋪上一層糖粉、花生粉,再加上高麗菜、豆芽菜等各式各樣的菜,接著放入調味、拌炒過的在地食材-飛天豬豬肉,捲好後可直接食用,這就是我們熟悉的潤餅。學員們自己動手料理,透過手作訓練手眼協調,依自己的喜好把食材包在一起,最後大家坐下來品嚐自己用心製作的成果。 大安區農會綠色照顧站自一一一年度至今已服務約五千人次,最初學員三十人,目前已成增長一倍至六十人,綠色照顧三大核心範疇以透過農業組織互助、綠色元素互動及益康場域互享為基礎,發展綠飲食、綠療育及綠照顧等三大主軸,結合在地農業環境與文化,達到世代協力與傳承,促進農村長者在地健康老化的願景。 總幹事蔡建宗表示,大安因偏鄉農漁村高齡化,將居住在農村人口視為農村重要人力資源進行發展,推動農業部設置綠色照顧,辦理多元學習課程、健康供餐服務、提供關懷高齡者服務、改善綠照場域,透過專業講師及在地青農前來指導,並結合農會志工,以友善生態環境、自然元素互動打造綠療育、綠照顧,在綠飲食也運用家鄉特色,結合大安農會飛天豬品牌形象,設計在地食材搭配共食飲食活動,不僅增進在地農產品銷售,也提升高齡者身心健康。

Read More

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開辦三級品管研習班

記者張瑞惠/草屯報導 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於二十七日續兩天辦理「三級品管研習班」教育訓練,邀請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教授楊德新等專家學者擔任講師,講授「木構造及國產材應用」、「營造施工風險評估」、「邊坡作業災害預防」、「新材料新工法運用於治山防災工程設計新思維」、「工程採購履約管理之法律風險及預防」等等課程,使參加教育訓練相關工程人員在工程景觀、職安衛生、新材料工法、節能減碳、工程品質及採購履約等方面能有更精進之認識及作為。 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說明,三級品管研習班為本年度施工品管整備的重要工作,希望藉由此次的研習能讓相關承辦及設計、施工人員能將新思維、材料、工法運用於工程設計,並對加深將職安、淨零碳排、工程減碳、生態工法及推動國產材應用於公共工程。特別是國產木材的特性與優勢,隨著永續發展與碳中和目標的推動,木構造因其環保、耐震、吸碳等特性,逐漸成為生態與景觀工程的重要選擇。 南投分署表示,希望透過這場教育訓練,可提升該分署工程承辦人員、督辦人員、承攬該分署工程之顧問公司技師、監造人員及承包廠商工地負責人、品管人員及安衛管理人員等專業知識精進,在面對未來挑戰時,能夠運用更安全、高效且符合環保趨勢的工程技術,為國內工程品質與環境永續貢獻一份心力,共同打造更優質的工程環境與生態永續發展。

Read More

最後一哩路 宜蘭分署力拼埃及聖䴉清零

外來種埃及聖䴉在清除下愈來愈少。(宜蘭分署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埃及聖䴉又稱埃及聖朱鷺、巫婆鳥,原為古埃及智慧之神托特的象徵,卻因人為管理不當,自私人野生動物園逸出後,在台灣野外大量繁衍,數量一度高達數萬隻,對本土生態造成嚴重威脅。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自一0八年起推動獵槍移除計畫,整合各分署、原住民獵人及專業野生動物控制團隊共同努力,如今估計野外族群已減少至不足百隻。 然而,經過多年淘汰存活的埃及聖䴉更具高度警覺性,甚至能辨識移除人員的穿著,讓移除行動更加困難。為此,宜蘭分署持續精進策略,除了擴大巡查範圍及頻率,並在鳥類熱區如關渡、社子島設置誘引站(提供廚餘及魚雜)、布設假鳥與陷阱,並搭配自動相機監測,以掌握鳥群動態。埃及聖䴉為大型鳥類,身長六十五至八十九公分,展翅可達一一二至一二四公分,特徵為白色羽毛、黑色彎曲喙與黑色腳部。其食性與鷺鷥科鳥類相近,常見於紅樹林、農田、河口泥灘地與廢棄魚塭等地。 目前埃及聖䴉在台灣的分布已相當零星,宜蘭分署呼籲民眾若有目擊,可至「外來鳥種埃及聖䴉防治宣導」粉絲專頁,加入「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埃及聖䴉通報站」進行回報,即可獲得精美小禮物,共同守護台灣生態環境。

Read More

勞動部「2025原創服裝大賞」徵件活動開跑

勞動部「二0二五原創服裝大賞」徵件活動即日起開跑,圖為二0二四年原創服裝大賞走秀實況。(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提供)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為了推廣台灣原創設計,並將優質的服裝作品推薦給市場大眾,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位於新竹市的「衣啟飛翔創客基地」特別舉辦「二0二五原創服裝大賞」徵件活動,為新銳服裝設計師與品牌打造一個展現創意及拓展市場的舞台;本屆活動祭出總獎金七十萬元,並為獲獎者提供一系列品牌推廣與創業資源;即日起徵件至五月二十九日,詳情請上「衣啟飛翔創客基地」臉書查詢。 桃竹苗分署長賴家仁表示,本屆「原創服裝大賞」將持續挖掘具潛力的設計人才,提供品牌推廣、媒體曝光與創業資源,為年輕設計師鋪設通往時尚產業的康莊大道,歡迎懷抱夢想的服裝設計師踴躍參與! 勞動部「二0二五原創服裝大賞」徵件活動即日起開跑,圖為二0二四年原創服裝大賞走秀實況。(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提供) 「原創服裝大賞」徵件活動已辦理至第四屆,讓年輕品牌被市場看見,本次徵件主題為「環境永續」,有鑑於快時尚對環境帶來的衝擊,特別強調「慢時尚」的精神:鼓勵服裝創作者從設計端開始重視細節的考究、使用高品質的紡織材料,為服裝注入工藝價值,倡導長久擁有優質服飾、避免浪費;製造方面傾向手工及在地生產,減少碳足跡。 評選共分為二大組別:「風格服裝獎」評選特殊造型及舞台服裝作品及「商品魅力獎」評選具商業銷售潛力的服裝系列,兩個組別共取十名入圍,各獲得三萬元服裝打樣費補助,入圍者需完成服裝製作;第二階段評選由專業模特兒穿著入圍服裝作品走秀發表,並現場評選出兩個組別共四名首獎得獎者,分別獲得圓夢創業金十萬元。 桃竹苗分署「衣啟飛翔創客基地」是全國唯一以服裝為特色的創客基地,只要是對進入服裝產業有興趣,都可以成為基地會員,享有免費空間設備、技術課程、諮詢輔導、推廣媒合等分級服務。相關課程資訊及「二0二五原創服裝大賞」報名簡章請洽「衣啟飛翔創客基地」臉書粉絲專頁。

Read More

阿公阿嬤動起來三星「快樂學堂」熱鬧開課

三星鄉公所連九年為社區長輩開辦快樂學堂。(三星鄉公所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三星鄉公所二十七日在拱照社區發展協會舉行「阿公阿嬤快樂學堂」開幕典禮,鄉公所表示三星鄉己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占全鄉人口百 分之二十一點八,鄉公所九年前開辦快樂學堂,致力於讓長輩們「活到老、動到老」,擁抱健康與活力。 今年的課程由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承辦,於三星、貴林、雙義、拱照等七個社區同步推動,課程期間自三月至十一月,共計二百五十小時,預計服務二萬二千人次。課程內容豐富,包括健康舞蹈、體能運動、照護知識、紓壓活動與實用手作等,透過專業指導,幫助長者維持身心活力,減緩認知退化,提升生活品質與社交參與。三星鄉長李志鏞表示,「長壽大三星」是鄉公所的重要施政理念,讓銀髮長輩「長壽健康活」是核心目標。退休生活不該只侷限於電視機前,而應透過社區活動走出家門,學習新知、運動、與同儕互動,讓晚年生活更加充實多彩。 李志鏞進一步指出,看到長輩們在老師帶動下活絡筋骨、笑聲不斷,令人欣慰。三星鄉透過快樂學堂結合社區、學校與志工資源,打造安心快樂的在地老化環境,讓長者健康自在地享受樂活人生,邁向更美好的未來。

Read More

苦楝花盛開 感受春天浪漫的氣息

淡紫花的苦楝樹已悄悄綻放,粉紫色浪漫美景至四月底。(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春日百花盛開,繼黃花風鈴木、櫻花之後,淡紫花的苦楝樹也已悄悄綻放, 粉紫色浪漫美景至四月底! 位於嘉義縣六腳鄉的朴子溪南側堤防,種植了上百棵的「苦楝樹」,目前已陸續開花。長達約三公里,堪稱是全台最長的「苦楝樹綠色隧道」,最近花開處處,雪白的苦楝花在樹梢隨風搖曳,還散發出淡淡花香,白色盛開的花,宛如綴滿一樹的雪,十分美麗。 文獻記載,苦楝,別名苦苓、楝樹、楝子、紫花樹、川楝子等,原產地日本、中國、印度、琉球和台灣本島。春天開花,花具香味,是優良的庭園植栽,木材也是優良的家具及裝潢的材料。 苦楝樹屬於台灣原生種,是土生土長的喬木,生長快速且具抗風抗旱的特性,可以達到十五-二十公尺高,少數甚至可以達到三、四十公尺高,因樹形優美,開著淡雅紫白色小花,伴隨淡淡香氣,極具景觀性,是常見的行道樹與公園觀賞喬木,春天開花、夏天枝葉形成綠蔭、秋天結金黃果實,各季節呈現不同景觀風貌。 苦楝樹可當成草藥使用。據《本草綱目》中原文記載「楝葉可以練物,故謂之楝。其子如小鈴,熟則黃色。名金鈴,象形也。」。古人為使絲帛更白淨光滑柔軟,運用楝樹製成的鹼性藥劑,去除絲帛上的絲膠及雜質,故而有楝之稱。因樹皮、木材及果實味苦,故而有苦楝之稱。因楝樹的果實成熟時黃褐色,外形像似小鈴鐺,故而有金鈴子之別稱。

Read More

PORTER INTERNATIONAL 25週年企劃:「你的故事,我都在」

PORTER INTERNATIONAL 25週年企劃:「你的故事,我都在」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自2000年,PORTER INTERNATIONAL憑藉「實用主義」的品牌精神,以「功能齊全、設計簡潔、布料考究」為核心,創造兼具時尚與機能的商品。25年來PORTER猶如人生夥伴,陪伴消費者從校園到職場,從家庭到旅行,持續探索未知的世界。今年品牌迎來25週年重要里程碑,特別推出經典NEW HEAT系列森林綠色與週年限定RENEW系列包款,繼續承載使用者的情感記憶,見證每段人生的成長與蛻變。 NEW HEAT自2003年首度推出後,以卓越設計與實用性成為PORTER經典且長年熱銷系列,今年在品牌25週年之際再度以嶄新篇章,延續其獨特魅力,推出森林綠配色,為系列注入更多生命力。此次全新色調靈感源自自然的悟靜與力量,呼應當代對環保與永續生活的重視,展現出自然與城市交融的設計理念。NEW HEAT系列以硬挺耐用的面料與俐落設計著稱,並延續「執著、自信、品味」的核心精神,融合森林綠配色貫穿袋身、內裡與五金細節,搭配系列標誌性MAGLITE手電筒與真皮鑰匙圈,完美詮釋功能與美學的和諧平衡。 PI_RENEW_手提包_軍綠+托特包_(M)_深藍。 此次形象視覺以臺北市為背景,呈現旅行者穿梭城市與自然間的動態:從街頭漫步、公園騎行,到現代建築間的駐足,多元場景展現NEW HEAT系列在都會與日常實用中的多樣可能。 PORTER 設計總監表示:「25年來,PORTER始終以卓越設計伴隨消費者經歷每段旅程,見證無數重要時刻。今年,我們以森林綠為起點,象徵自然與城市的共生,並期待未來能注入更多創新與可能,讓每款設計都成為風格與功能的完美延伸。」 全新森林綠款式包含經典郵差包與後背包,專為現代城市旅者設計。不論日常通勤還是短途旅行,NEW HEAT系列以兼具實用與時尚的設計,成為都會生活中可靠的最佳夥伴。 作為25週年限定推出的全新RENEW系列,以品牌暢銷的GAP系列為基石,賦予經典嶄新的設計語彙。袋身採用雷雕設計,細膩刻畫出PORTER LOGO字樣的線條,這些交織的線條不僅展現精緻設計,更呼應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緊密相連的情感,訴說25年來共同經歷的歲月與珍貴記憶。 包款內裡則點綴專屬25週年織標,將紀念注入包款的每一處細節,不論是選擇輕便風衣與運動鞋的街頭風格,或是簡約素色T恤的多層次混搭,RENEW系列都能輕鬆融入各式穿搭,為你的生活注入活力與自信。 NEW HEAT森林綠與限定RENEW系列新品將於2025年4月1日搶先在PORTER INTERNATIONAL官網發售,並於2025年4月3日於全台PORTER INTERNATIONAL門市上市。PORTER在經典的傳承與創新的交織中,持續為設計注入嶄新生命力,今年除了推出這兩個系列新品外,為紀念25週年重要時刻,特別打造了專屬25週年限定購物袋,凡消費即可獲得。購物袋以環保理念為核心,採用仿牛皮紙的卡其色系,結合質樸與實用的設計風格。正面印有PORTER經典走路人LOGO及25週年專屬數字標誌,為可「持續時尚」注入實踐力。 經歷25個四季更迭,無論是繁忙的城市通勤,還是靜謐的休閒時光,「你的故事,我都在」PORTER將持續在今年推出更多匠心獨具的25週年限定商品,繼續陪伴每一位使用者,走過人生中的每段精彩旅程,攜手共創更多美好篇章!

Read More

免基因檢測新藥重新定義晚期乳癌治療 助病友延長存活期圓人生夢

廖國秀醫師也鼓勵晚期乳癌患者多與主治醫師溝通,推進醫病共同決策,有利患者制定個人化的治療方向。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張慈恩報導 當晚期乳癌患者遇上即將到來的人生大事,最害怕的便是因為病痛錯失參與的機會,抱憾而去,此時若能延長存活期,將為患者帶來無盡希望。然而對於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癌患者來說,因過去治療選擇較少,預後、存活期皆是他們無法樂觀看待的難題。所幸現有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提供新的治療選擇,經臨床試驗證實可大幅延長亞洲病患的整體存活期,為病患爭取更多時間,也能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頑固晚期乳癌不再只有化療  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點亮希望之光 三軍總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廖國秀醫師表示,目前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晚期與轉移型乳癌患者,一、二線標準治療為荷爾蒙療法合併CDK 4/6抑制劑或mTOR抑制劑,然而部份患者仍會於一年內發生臟器轉移或產生抗藥性。針對此類頑固型乳癌,過去常以化療作為最終的治療手段,除對晚期患者帶來較大副作用外,預後與生活品質也大多不佳。所幸,2023年9月衛福部批准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使用於無法切除的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癌後,為晚期乳癌患者帶來延長生命的新轉機。 新療法經研究證實更適合亞洲人 存活期有望延長近1.5倍 根據歐美族群的臨床樞紐試驗顯示,針對前述類型患者,若接力使用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治療,能使患者整體存活期達到15.3個月,對比傳統化療的10.5個月多出近五個月。2024年10月公布針對亞洲婦女(包含台灣)研究次族群數據更顯示,整體存活期可延長至21.1個月。「主要是因為抗體藥物複合體可做到精準毒殺(癌細胞)」,廖國秀醫師解釋,大部份乳癌患者皆具有Trop-2抗體接受器,因此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可精準鎖定攻擊目標,且連帶消滅周遭癌細胞,造成「旁觀者效應」,此模式不僅能有效提升患者存活期,也帶來副作用小的優勢,降低對患者日常生活的影響。 免基因檢測創造病患、醫師、醫療體系三贏局面 個人化治療助完成人生目標 廖國秀醫師強調,因Trop-2接收器於大多數乳癌患者皆有表現,使用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不必額外進行基因檢測,除降低患者額外支出,也減少檢驗相關病理科醫師與健保的負擔,創造三贏的局面。此外,廖國秀醫師也鼓勵晚期乳癌患者多與主治醫師溝通,推進醫病共同決策,有利患者制定個人化的治療方向。廖國秀醫師分享一名62歲患者的故事,該病友原先使用CDK 4/6抑制劑治療約一年且反應良好,但某次例行檢查時發現有癌細胞已轉移到肝臟,考量到患者殷切期盼能參與孫子半年後的結婚典禮,評估其身體狀況與預後便開始使用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目前治療持續4個多月,患者不僅病況改善,肝功能也逐漸恢復正常,預期能達到見證愛孫完成人生大事的目標。 醫籲新藥納健保呼應國家政策 鼓勵患者勇敢治療延續生命價值 廖國秀醫師提到,樂見台灣健保給付持續跟進國際指引的趨勢,也期盼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可盡早納入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健保給付範圍,在延續患者生命價值的同時,也能呼應賴清德總統2030年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降低1/3的政見。「晚期乳癌病友不要輕易放棄,治療仍有存活機會。」廖國秀醫師認為當前治療武器不斷精進,應破除過去癌症難治的迷思,呼籲乳癌患者勇敢接受治療,善用醫療資源,醫病攜手為生命奮戰。

Read More

吃口服A酸可以打雷射嗎?術前停用酸類多久才安全?

醫美診所李琦文醫師說明,口服A酸後六個月才能打雷射的說法雖已被推翻,但強效療程如汽化式雷射仍需謹慎評估。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周啟辰報導 雷射是近年來許多民眾會選擇作為改善膚況的保養療程,而施打雷射不論在術前還是術後都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其中,許多民眾在進行療程前都有一個常見疑惑:「正在服用口服A酸,還能施打雷射嗎?」醫美診所李琦文醫師說明,這個問題源自於過去的醫學觀點,以往認為口服A酸會影響皮膚的傷口癒合,而隨著近年來的醫學研究發展,該觀點已不再適用。李琦文醫師表示,只要正確評估肌膚狀況並做好適當調整,服用口服A酸與進行雷射並非完全互斥。 口服A酸不能做雷射?新研究推翻舊觀念 西元1980~2000年之間,有些零星的案例報告顯示,服用口服A酸的患者在接受磨皮或雷射治療後,出現了傷口癒合困難,甚至蟹足腫或肥厚性疤痕的情形。因此,醫師們推測,口服A酸被體內吸收後,可能會影響膠原蛋白酶的活性,以致促進蟹足腫與肥厚性疤痕的形成,於是產生了「口服A酸期間不宜施打雷射或進行磨皮手術,需停止六個月」一說,但當時礙於醫學倫理的考量,無法做大規模的實驗證實,因此樣本數極低。近年來隨著科技與醫學的進步,有諸多的新治療方案可以幫助患者,陸續出現使用新的儀器、手術的研究結果。目前已有多篇文獻共上千例臨床個案,基本上已有共識,非汽化式雷射、除毛雷射、淺層化學煥膚是可以放心進行的,可能需要推遲施行的是大範圍的磨皮以及全層汽化式雷射。過去認為停用口服A酸後六個月才能做其他治療的認知雖然已被推翻,但一些較強的治療,例如汽化式飛梭雷射,依然有賴醫師和病患之間的充分溝通,以及適當的術前術後照顧,來降低可能的併發症。 雷射前還能用酸類保養品嗎?醫:視皮膚耐受性而定 倘若許多研究已證實口服A酸對於進行雷射無須有過多的擔憂,許多民眾也不禁疑惑:那麼平時有使用酸類保養品再進行雷射,是否也會對皮膚有影響?李琦文醫師解釋,由於酸類保養品能促進角質更新,在一開始使用時會有皮膚敏感的狀況,若在此時接受雷射治療,可能會增加肌膚不適感,甚至提升反黑或紅腫的機率,因此最好在接受雷射療程前,最好先和醫師討論。如果皮膚已建立對酸類的耐受性,那麼不一定需要停用,但若使用的是較刺激的酸類,或皮膚仍未適應,則建議依然要停用酸類,以降低刺激性反應的風險。她提醒,有在使用酸類的民眾雖不必過分擔憂,但在施打雷射前一定要告知操作的醫師,在充分討論之後才可進行。 雷射療程護膚夯!經術前評估再施打很重要 雷射可以用來淡化黑色素、改善膚質及改善表層細紋、痘疤,因此廣受許多現代民眾的青睞。李琦文醫師提醒,無論是否服用口服A酸或使用酸類保養品,想進行任何雷射前,最重要的是與專業醫師詳細討論,綜合評估個人皮膚狀況、日常保養習慣以及治療時機後再決定是否進行療程。她也呼籲民眾,透過正確的術前準備與術後保養,不僅能降低潛在風險,也能讓皮膚獲得更理想的治療效果。

Read More

C肝未及時發現治療恐變肝癌!45-79歲可免費篩檢 如何看懂檢驗報告?

如果C肝篩檢為陽性,需進一步檢測C型肝炎核酸(HCV RNA)。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吳儀文報導 為超前世界衛生組織於今(2025)年提早消除C型肝炎,衛福部推行多項政策希望能幫助民眾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過,民眾對於C肝篩檢仍不太了解,高雄長庚院內科部胃腸肝膽科醫師盧勝男也分享,常有病人跑來醫院說「我C肝不是已經治療好了,怎麼去做篩檢衛生所說我還有C肝」。 因此,盧勝男醫師說明C肝相關檢測項目,帶大家了解如何看懂檢查報告,希望幫助民眾進一步認識C肝篩檢,並透過各項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C肝,以免從肝炎變成肝硬化、肝癌。 C肝檢驗項目其實分2種 曾感染過篩檢結果會呈陽性 事實上,C型肝炎的檢驗項目有C型肝炎抗體(anti-HCV)、C型肝炎核酸(HCV RNA)兩項。盧勝男醫師表示,國健署提供的C肝篩檢所做項目是C型肝炎抗體(anti-HCV),如果這個抗體檢驗為陽性代表曾經感染過C肝病毒,不過這之中又分為2種人,其中大概有一半的人是得過以後半年內就自己好了,對身體沒有什麼損害,不過另外一半的人可能會變成慢性感染,有機會發展成肝硬化、肝癌。 盧勝男醫師提到,為了區別anti-HCV檢驗陽性者是屬於好的這一半,還是壞的這一半,就必須要做C型肝炎核酸(HCV RNA)檢查,看看身上有沒有病毒,這個作法被稱為「接續檢驗(reflex test)」,當民眾去診所檢查發現anti-HCV為陽性,就會自動把剩下的血送去做HCV RNA,若是HCV RNA為陽性代表身上還有病毒需要進行治療。 C肝核酸檢測為陰性仍要注意 「這群人」應定期追蹤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曾經感染過C肝而且已經治好了的民眾再做篩檢會呈陽性的原因,因為曾經感染過anti-HCV就會呈現陽性,但若再接受HCV RNA檢驗後結果為陰性的話就不需太過緊張。 不過,盧勝男醫師提醒,如果HCV RNA檢驗為陰性,它代表了2件事,若他是屬於沒有經過治療但已經自己好了的人,那這些人不需要追蹤、不需要治療,但若是透過治療治好了的這群人,由於過去身上已帶病毒一段時間,即使治療好了肝臟還是會有一些過去的損害,因此這群人應定期追蹤,特別是有纖維化的人更要進行追蹤做肝癌篩檢。 目前,國健署已擴大提供45-79歲民眾(原住民提前至40歲)免費終身1次B、C肝篩檢,呼籲民眾可善用篩檢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若發現C型肝炎抗體(anti-HCV)檢查結果為陽性或不確定,應立即主動接受進一步診斷,若確診C肝健保也將全額給付C肝口服藥物,不需太過擔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