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百分之二點二九,外食費漲幅仍高。圖為民眾在台北寧夏夜市小吃攤用餐。(中央社)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主計總處八日公布三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百分之二點二九,其中民眾關注的外食費漲幅仍高,達百分之三點二六,而扣除蔬果、能源後的核心CPI則為百分之一點六三。
對於外界憂心美國對等關稅來襲,恐進一步推升通膨,主計總處說明,對等關稅對物價影響,有上升也有下拉力道,通膨不必然升溫,一一四年台灣物價尚無攀升風險。
主計總處統計,CPI的七大類當中,仍以食物類變動較大,年增率為百分之四點九,主因是水果受先前颱風豪雨遞延影響,價格上漲百分之三十點七八,加上蔬菜、食用油、肉類、外食費及水產品價格上漲,推升整體食物類漲幅。三月重要民生物資CPI年增率則由負轉正,年增百分之零點六二。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各國實施對等關稅,其中對台灣課徵稅率為百分之三十二,超乎市場預期。外界憂心對等關稅上路後,大幅增加企業成本,不只衝擊經濟,也可能推升通膨。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說明,對等關稅可能導致進口消費品價格上漲,推升物價,但也存在下拉力道,因為對等關稅抑制全球及美國經濟活動,全球需求走弱,原物料價格料將隨之下跌,綜合看來,短期台灣物價沒明顯攀升風險。
曹志弘補充,油價在CPI中有一定權重,對各產業投入成本影響很大,而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後,觀察最新國際油價,每桶已經跌破七十美元;台灣原物料高度仰賴進口,未來原物料價格下滑,有助於減輕物價上漲壓力,即使物價波動變大,政府也會提出措施因應,降低衝擊。
至於關稅風暴是否將使停滯性通膨風險升溫,曹志弘認為,台灣並無停滯性通膨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