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後顏面缺陷 自體脂肪修補

  醫師陳俊嘉說,針對重大外傷、癌症術後、燒燙傷或放射線治療後造成的組織缺陷,自體脂肪移植提供不錯的治療選擇。 (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一名罹患口腔癌的中年男子因手術與放射治療,造成右側臉部嚴重凹陷與疤痕,不僅影響外觀,咀嚼功能也受損。經「自體脂肪移植」方式,將腹部脂肪經純化處理再分層注入臉部,成功改善凹陷與疤痕緊縮,恢復自然外型,重拾笑容與自信。 奇美醫院醫學美容中心暨整形外科主任陳俊嘉指出,自體脂肪移植是透過抽取病人自身脂肪,經離心處理去除多餘油脂與血水,保留較純化的脂肪後,再以特製的注射器械回填至需要重建部位的一項技術,優點包括相容性高:使用自身組織,幾乎無排斥或過敏風險;自然柔和:特別適合臉部細緻部位重建,效果自然不僵硬;具有修復潛力:脂肪中含有脂肪幹細胞(ADSCs),可促進組織修復與改善疤痕;多點分層注射技術:提升脂肪存活率,減少結塊或硬化問題。 他說,面對重大外傷、癌症術後、燒燙傷或放射線治療後造成的組織缺陷,許多病人不僅承受身體上的創傷,更須面對因外觀變形帶來的心理壓力與社交困境;特別是臉部的疤痕或凹陷,不僅影響外貌,也對病人的自信心與人際關係造成巨大衝擊。透過自體脂肪移植,病人不僅改善臉部外型缺陷,更提升心理健康,逐步回歸正常的社會生活。從疤痕修復到外傷重建,自體脂肪移植可全方位應用。 陳俊嘉說,自體脂肪移植的脂肪存活率約5~7成,對於希望外觀變化小且能獲得自然修飾效果的病人是不錯的選擇。由於脂肪在移植後會受個人體質、醫師技術及術後照護等影響,病人在選擇療程前應充分了解其適應症、優勢及可能風險,確保自身權益與安全。

Read More

誤食姑婆芋根莖 婦舌麻中毒

本報綜合報導 苗栗縣63歲婦人食用友人送的野菜後,出現喉嚨灼痛、口舌麻木及惡心想吐等症狀,送醫急診。醫師發現婦人誤將姑婆芋根莖當一般芋頭食用,導致姑婆芋中毒症狀。 苗栗大千綜合醫院急診醫學部醫師廖宏強表示,姑婆芋全株含草酸鈣及生物鹼,不會因烹煮而降低毒性;誤食後會刺激口腔和消化道,出現的症狀包含嘴唇、舌頭及喉嚨刺痛腫脹、惡心、嘔吐、腹痛。 廖宏強提醒,姑婆芋毒性可能導致呼吸道阻塞,嚴重甚至影響呼吸危及生命。誤食要立即漱口並飲用大量水分,切忌催吐,盡速就醫。 大千醫院指出,姑婆芋與食用芋頭同屬天南星科,外觀相似、容易混淆,可透過葉面水滴、葉脈、地下根等特徵進行區分。姑婆芋葉面水分不易形成,芋頭葉面水分則會形成水珠;姑婆芋葉脈明顯且葉子是廣卵形、基部成心狀箭形,芋頭葉脈較不明顯且葉形是盾形。此外,姑婆芋的地下根偏黃,芋頭則有紫色斑點。 醫師強調,避免食用來路不明的野菜、植物;若不小心誤食有毒植物而出現不適症狀,務必帶著剩餘植物盡速就醫,才能正確診斷與治療。

Read More

ILIB靜脈雷射 中風男找回肌力

醫師林映藍表示,靜脈雷射能改善腦部血液循環,促進神經組織的修復。(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65歲陳姓男子5年前中風安排緊急開顱手術,術後持續受左側肢體無力與慢性頭痛困擾;經接受ILIB靜脈雷射治療,頭痛緩解,左側肌力有感提升。 長安醫院神經科林映藍醫師表示,靜脈雷射能改善腦部血液循環,促進神經修復與功能恢復,提升中風後的生活品質。藉由光纖針632.8奈米的低能量雷射直接照射血液中的血球與細胞,增加紅血球的帶氧量,提升全身血液循環,幫助更多的氧氣和營養供應到受損的部位,促進神經組織的修復。 林映藍說,許多中風患者雖然積極復健,仍會面臨肌力不足、慢性疼痛,甚至認知功能下降等問題。雷射紅光可活化細胞,提高能量代謝效率,減少氧化壓力與自由基傷害。靜脈雷射透過活化粒線體功能,讓神經細胞獲得更多能量,加速修復過程;如果能夠搭配復健運動,療效將更加顯著。 林映藍提醒,中風患者最重要在急性發作時盡速就醫,才有較好的預後;突發的臉歪、嘴斜、單側無力、口齒不清都可能是中風的表現,須立即送醫爭取黃金治療時間。

Read More

製藥公會籲鼓勵多用國產學名藥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擬對輸美藥品加徵關稅。台灣製藥工業同業公會9日指出,藥品屬於國防工業,應以穩定國內藥品供應鏈為首要之務;藥品外銷是國家整體問題,建議政府藉此機會鼓勵多使用國產學名藥。 製藥公會指出,藥品是國防工業,「攘外必須安內」,穩定國內藥品供應鏈是首要之務。我國藥品的原料很多來自國外,若他國因關稅問題造成原物料短缺時,萬不得已必須更換原物料來源時,要求食藥署應有彈性因應機制。 製藥公會表示,健保藥價是政府單一給付價,且市售價不能高於健保價,無法反映通膨帶來的成本上漲。雖然健保每年有藥價調整機制,但若整體的通膨導致成本變高,呼籲健保署反映藥價成本,讓廠商穩定生產,才不會發生大量缺藥的情況。 製藥公會強調,藥品是人命關天的事情,藥品外銷也是國家整體問題,在掌控品質和價格之下,建議政府鼓勵多使用國產學名藥。國內製藥業希望和政府一起建立穩定的機制,達成藥品國造國用的穩定供應鏈,維護國人健康。

Read More

賞櫻疲勞症 營養師授飲食攻略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賞櫻活動蔚為風潮。部分民眾在賞櫻後身體出現不適狀況,包括長時間在戶外,如果進食高油高鹽食物,可能導致腸胃不適;忘了確保充足水分,同時又攝取鈉含量較高食物,容易引發水腫。此外,春季花粉濃度高,易誘發過敏症狀;而長時間戶外活動也可能導致疲勞,影響身體代謝與能量補充。 營養師徐子雅表示,對於「賞櫻後的疲勞症」,建議櫻花野餐盒6攻略,精選6大類健康食材。 1.選擇低負擔、高纖維食物,如燕麥、全麥麵包或糙米,不僅能幫助消化,還有助於維持腸胃健康;搭配優格或發酵食品,不僅能維持腸道菌相平衡,也能減少脹氣。注意醃漬食品的鈉含量較高,建議多補充水分幫助身體促進代謝,避免水腫發生。 2.減少水腫與促進循環的低鈉高鉀飲食,可搭配綠色沙拉,選擇地瓜葉、空心菜、菠菜、白莧菜等,也可搭配香蕉或奇異果。 3.保護肌膚健康的抗氧化食物,如番茄、莓果和堅果富含抗氧化成分,如茄紅素、花青素和維生素E,有助維持肌膚健康。莓果優格杯搭配堅果既能補充營養,也能讓肌膚維持水潤彈性。 4.飲食中的Omega-3脂肪酸以及有益菌群,抗發炎效果可以緩解花粉過敏。主要來源有深海魚(鮭魚、鯖魚)、堅果、亞麻籽、優格與發酵食品,能夠減少體內的促發炎物質,降低因花粉刺激引起的發炎反應。 此外,類黃酮(槲皮素)具有天然抗組織胺作用,能夠改善過敏症狀;洋蔥、蘋果與莓果富含槲皮素,可準備洋蔥與鷹嘴豆泥全麥卷餅,搭配堅果與藍莓優格作為點心,不僅能提供豐富的益生菌,也能維持腸道健康、穩定免疫系統。 5.補充富含鉀與維生素B群的食材,如雞肉、堅果、全穀類、地瓜、香蕉、糙米和燕麥,幫助肌肉放鬆並提升能量代謝,緩解因長時間步行的疲憊。 6.推薦無糖茶飲,如綠茶或薄荷茶,有助於促進消化與血液循環;且綠茶含有多酚,可降低組織胺濃度、減輕過敏反應。檸檬水則能補充維生素C,幫助提升免疫力;還可選擇無糖氣泡水來取代含糖飲料,保持清爽口感。此外,可適量選擇櫻花香檳或清啤酒低糖低卡的酒品,讓賞櫻更具儀式感,又不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Read More

防M痘疫情 6類人可皮下注射疫苗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國際M痘疫情延燒,英國甚至出現不明感染源個案。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9日表示,已放寬梅毒、淋病、HIV感染等6類人接種M痘疫苗可改「皮下注射」,希望更方便接種,也比較不痛。 國內111年6月23日將M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自112年2月出現本土疫情以來,迄今累計確診456例病例。疾管署提供高風險族群公費接種M痘疫苗,出國有需求者也可自費接種。 羅一鈞表示,M痘疫苗皮內注射劑量僅0.1毫升,是皮下注射0.5毫升劑量的1/5。過去因疫苗庫存有限,為了最大化利用,接種原則以皮內注射為主;但這種方式需要醫護人員接受技術訓練,不是每間診所都能提供,接種民眾的感受比較痛。 為提升疫苗接種便利性,疾管署已通知醫療院所可以放寬通報梅毒、淋病、急性A、 B、C型病毒性肝炎或HIV感染者等6類對象,可以改採皮下注射。 羅一鈞說,國內目前雖尚無檢驗到新型變種M痘病毒(第一型Ia或Ib)個案,但WHO於7日才公布英國首起本土Ib型M痘隱性傳播個案,為20多歲男性,正居家隔離中,儘管評估社區及國際傳播風險低,但不排除可能出現同感染源相關的小型群聚。

Read More

莫名腳無力 竟是中風前兆

  男子接受頸動脈支架置放術,降低中風風險。(部桃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65歲王姓男子近半年來常感到記憶力衰退,偶爾伴隨頭暈,起初以為是年紀使然;沒想到在一次例行散步中突然出現左側肢體無力,送醫檢查發現右側頸動脈狹窄達70%。醫師評估屬於高風險族群,接受頸動脈支架置放術,降低中風風險。 頸動脈狹窄是引發缺血性中風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別是動脈硬化造成血流受阻,增加血栓形成的機率。 衛福部桃園醫院護理師林玉霞指出,術後照護更是患者康復的關鍵。,患者完成支架置放術後,需於加護病房接受24小時嚴密觀察,密切監控生命徵象及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血腫等情況。 待病況穩定轉至普通病房後,後續治療亦不容忽視。林玉霞表示,患者需依照醫囑服用抗血小板藥物,預防血栓形成並降低再次中風的機率。她提醒,術後患者的配合度至關重要,正確服藥、定期回診,才能真正發揮治療成效。 林玉霞也強調「預防勝於治療」的重要性,呼籲民眾從日常生活做起,養成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戒菸限酒的習慣;並控制血壓與血糖,預防動脈硬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