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踏舞團(太陽之舞)屏縣王船文化館沉浸式展演

知名的太古踏舞團「太陽之舞」,將於四月十九日在屏縣東港鎮的王船文化館演出。(記者鄭伯勝翻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曾獲邀進入歐洲國際舞蹈節的台灣第一團「太古踏舞團」,將於四月十九日首次在屏東王船文化館演出,重現經典舞作「太陽之舞」,讓觀眾透過沉浸式的表演,更貼近歷史的足跡及人文的氣息。 太古踏舞團成立於一九八七年,由國內知名編舞家林秀偉擔任藝術總監,為早期雲門舞集的重要舞者;舞作以獨特東方哲學為內涵,將新世紀的精神和原始儀式的力與美融入舞作,觸及心靈,令人震撼和感動。代表作品包括「生之曼陀羅」、「夢想國度」、「奧義書」等,享譽國際,並獲各大藝術節邀演,每場演出皆深受觀眾讚譽,掌聲經久不息。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表示,此次演出「太陽之舞」,為縣府推動非典型空間表演藝術徵選計畫,由林秀偉和二代團長吳采璘率領十位舞者,以奔放原始之力與美,呈現出太陽的文明、文化記憶和生命儀式。六十分鐘的舞作一氣呵成,從日出-歌頌童年、日正當中-戰舞激昂、日暮-紅土揚塵、日落-四面神夢及祭典-祈求平安,攜手共舞。 文化處指出,活動將於十九日下午三時正式開演,下午二時三十特別安排一場演前導聆,免費入場,歡迎民眾前來感受舞蹈帶給心靈的撫慰與感動,活動詳情請上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官網或臉書查詢。

Read More

社區共學防詐 林口分局建立全民防詐網絡

(林口警分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為提升社區民眾防詐意識,強化全民反詐能力,社區大學昨(14)日於林口高中舉辦「詐欺犯罪防範」共讀講座,特別邀請新北市警察局林口分局分局長蔣叔君與偵查隊隊長黃文揚擔任主講,透過案例分享與實務經驗,深入淺出解析詐欺犯罪手法與防範對策,講座現場互動熱烈,廣獲參與者好評。 林口警分局指出,本次講座內容豐富,從詐欺犯罪的定義與類型談起,延伸至目前常見的假投資、愛情詐騙與假網拍詐騙等,並結合實際案件進行分析,讓民眾更容易理解詐騙模式及其陷阱。兩位講師以專業卻不失幽默的方式進行講解,使防詐知識更加生動易懂,真正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林口警分局提到,在問答與經驗交流時間,許多民眾主動分享自身或親友曾遭遇詐騙的經歷,藉由實際偵辦詐騙案件的警察人員即時回應與建議,不僅釐清誤解,直接點破詐騙話術中的漏洞,更加深了參與民眾對詐騙行為的警覺性與應對能力。 林口警分局表示,面對日益多元的詐騙手法,警方除了積極偵辦外,也持續深入社區推動防詐教育,期望與各界攜手建立全民防詐的網絡,共同守護社會安全。未來也將結合更多社區單位舉辦類似的宣導活動,持續落實識詐推廣,增強全民抗詐免疫力!

Read More

板橋凌晨車禍 小貨車違規右轉撞傷騎士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04/15092858/16BBBF6E16C4A36227C24406464289BF53B36E53.mp4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板橋區民生路與萬板路口今(15)日凌晨發生一起車禍事故,一輛小貨車與普通重型機車於路口發生碰撞,導致機車騎士受傷送醫,詳細肇事原因仍有待警方釐清。 (海山警分局提供) 經海山分局文聖所及交通分隊派員到場,係黃姓男子駕駛小貨車,自台64線快速道路下橋後,違規右轉萬板路,與由民生路往文化路方向行駛,騎乘普重機的蔡姓男子發生碰撞。 海山警分局指出,經警方現場實施酒測,雙方皆無飲酒情形;另機車騎士因傷勢較爲嚴重,故由救護人員緊急送往亞東醫院救治中。 海山警分局表示,現場已依規定完成拍照、測繪,將調閱路口監視器畫面,以釐清肇事責任。針對黃男違規駕駛行為,依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8條1項2款「不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摯單舉發。

Read More

娃娃機店顧客心梗 板橋警與店員聯手CPR搶命成功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04/15092522/92EC19D4CB77FB366343532962E79369A4013B2D.mp4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一段某娃娃機店於4月11日深夜23時許,驚傳一起突發急症事件。一名男性顧客突然倒地昏迷,情況危急,店員與現場顧客見狀立即報案。板橋警方與救護人員迅速到場,經緊急施以心肺復甦術(CPR),成功搶回一命。 (板橋警分局提供) 板橋警分局指出,據了解,當時店內42歲的吳姓男店員目擊顧客突然倒地,第一時間撥打119並報警。30歲的莊姓女店員則立即展開CPR搶救行動,展現臨危不亂的急救能力。板橋派出所員警郭啟倫、朱閎陽到場後發現患者已無呼吸心跳,莊姓店員正持續進行CPR。員警立即接手急救,持續為患者進行壓胸與生命徵象確認,並成功爭取寶貴的黃金搶救時間,直到救護人員抵達現場接續處理。 板橋警分局提到,患者隨後由救護車緊急送醫,經診斷為62歲莊姓男子,確診急性心肌梗塞。所幸到院後恢復生命徵象,目前仍在醫院接受進一步觀察與治療,板橋警亦已通知家屬前往了解狀況。 板橋警分局呼籲,若在公共場所發現有人身體突發異狀,應立即撥打119及110通報,並在具備安全情況下施予急救。此次急症事件突顯店家與警察面對緊急醫療狀況時,展現良好應變能力,成功挽救一條寶貴生命。

Read More

中遠海控今年第一季延續獲利高成長首季淨利增逾七成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遠海控今(2025)年第一季延續去(2024)年度獲利高成長,首季淨利比去年同期增幅超過七成。 中遠海控公告2025年第一季息稅前利潤人民幣165.71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 66.09%,淨利潤人民幣132.23億元與去年年同期相比增長72.1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人民幣116.8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73.04%。 據稱,2025年第一季,全球貨櫃貨量較去年同期仍然保持增長,貨櫃運價綜合指數均值也提升。在此背景下,中遠海控把握市場機遇佈局航線運能持續提升服務品質,並以數位智慧和綠色低碳轉型,進一步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中遠海控去(2024)年度全年業績指出,當年度營業收入達2338.59億元人民幣,比前(2023)年度增幅超過三成(+33.29%),淨利額達491億元比前年度呈現倍增(+105.78%)。 中遠海控是間接控股股東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核心產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集中貨櫃航運及碼頭營運管理兩大板塊,2024年受全球市場需求回暖以及紅海危機影響,航運市場整體運費上漲,當年度貨櫃、碼頭業務貨量和收入均呈增長。 2024年中遠海控接收12艘、合計23萬TEU新船運能,部署歐美主幹航線及拉美新興市場。截至去年底,中遠海控自營船隊運能已超過330萬TEU。伴隨運能規模穩步增長,中遠海控通過推進協同合作,持續增密航線網路佈局,在全球航靠145個國家和地區的629個港口,共經營429條航線,並且通過在新興市場開闢並升級新航線,在中南美、非洲、東南亞地區實現了貨量快速增長。 該集團在2024年2月27日海洋聯盟在上海簽署相關文件,中遠海控與海洋聯盟成員延長合作至2032年,並攜手海洋聯盟成員推出了DAY8、DAY9產品,向市場釋放穩健經營訊息。中遠海控貨櫃航運業務收入佔2259.71億元,增長34.4%,毛利率提升14.02個百分點,達29.23%。

Read More

海大攜手越南芽莊大學共推數位課程 邁向跨國數位學習新時代

海大與芽莊大學簽署數位課程合作備忘錄(左至右為芽莊大學教務長Assoc. Prof. To Van Phuong、海大教務長呂明偉教授、芽莊大學國際長Assoc. Prof. Nguyen The Han)。(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積極推動數位學習的國際合作,繼去年與泰國2所大學簽約後,持續拓展跨國教育交流,於4月10日至14日,由教務長呂明偉特聘教授率隊前往越南芽莊大學(Nha Trang University, NTU),展開深度交流與合作,並正式簽署數位課程合作備忘錄(MOA),為兩校數位教育合作開啟全新篇章。 本次合作聚焦於海洋生技領域,海大與芽莊大學(NTU)將共同開發一門磨課師(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線上課程,未來該課程將融入兩校的實體課程中,讓學生跨越國界修課,並獲得學分認證。這項合作不僅提升數位學習的國際應用,也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資源與跨國交流機會,拓展全球視野。 呂明偉教教務長表示:「海大在海洋領域擁有深厚的學術基礎,而芽莊大學則在海洋生技應用方面有豐富的經驗。透過這次合作,不僅促進兩校專業知識的互補,也能培養具備全球視野與實務能力的海洋科技人才,為亞洲地區在海洋科技與生技領域的發展注入新動能。此外,數位學習的發展正在重塑全球高等教育的格局,未來海大將持續深化國際數位學習合作,推動高等教育的開放化,打造更多符合產業與社會需求的數位學習模式,為學習者提供更靈活且高品質的教育體驗。」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近年來積極革新教育制度,營造教學創新環境,並鼓勵教師分階段開發數位教材。截至目前,海大已開辦15門MOOCs課程,並連續3年榮獲「全國開放教育優良課程」卓越獎,展現其在數位學習領域的卓越成果。此外,海大也加入「國際導向開放線上教育者聯盟」(IOOOI),與臺北醫學大學、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大學及慈濟大學共同執行教育部「大學聯盟深化數位學習推展與創新應用計畫」,積極拓展數位學習國際合作的廣度與深度。 此次與越南芽莊大學的合作,不僅深化雙方學術交流,更為師生提供前所未有的跨國學習機會,提升課程的多元性與國際競爭力。未來,海洋大學將持續推動國際數位課程合作,促進全球教育資源共享,共創更具前瞻性的數位學習新時代。

Read More

美關稅政策反覆船公司取消近200航次貨主進退兩難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美國新關稅政策反反覆覆引發海運市場動盪,市場消息指出,船公司方面近期已取消近200個航次,全球關稅動盪更讓貨主進退兩難。 航運諮詢機構德魯里數據顯示,隨著航運公司繼續取消航班,美國新關稅的影響已開始顯現,今年三月和四月取消的航次數量增至198個,遠高於去(2024)年同期報導的135個航次。 此一船班取消增長在亞洲-美國西岸、北美和跨大西洋航線上尤為明顯,一般而言,農曆春節期間,航運公司通常會在二月份取消航次,但今年三月和四月仍持繼續取消。德魯里將此趨勢歸因於美國進口商在關稅不確定的情況下對從亞洲發貨猶豫不決,導致船運量減少和更多航次取消。 德魯里指出,在一二月包括一些‘提前裝貨’在內的強勁貨運量之後,航運公司可能預計貨運量會下降,進口增長放緩,並出現‘空白’航運。取消航次增加背後的另一個因素可能是航運公司的策略。雖然航運公司和託運人目前正在談判從五月一日開始的新服務合同,但在運能吃緊的市場上,航運公司以取消航次證明提高合約費率的合理性。 數據指出,在東西向主要貿易航線--跨太平洋、跨大西洋和亞洲-北歐及地中海--第15周(四月七日至四月13日)至第19週(五月五日至五月11日)期間,共有77個航次取消,取消率為8%。德魯里估計,在未來五週內,東西向取消最多的是跨太平洋東行航線(53%),其次是跨大西洋西行航線(25%)和亞洲-北歐及地中海航線(23%)。 美國全國零售聯合會(NRF)呼籲美國總統川普重新考慮對美國貿易政策的態度,關稅只會增加美國家庭的成本。NRF說,關稅是美國進口商支付的稅,將轉嫁給最終消費者。

Read More

每一年度贈與稅免稅額按贈與人計算 而非受贈人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贈與人在1年內,贈與他人之財產總額未超過免稅額(自111年度起,免稅額為244萬元)時,可免辦理贈與稅申報。但贈與財產總額超過免稅額時,即應於贈與行為發生後30天內辦理贈與稅申報。 該局說明,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22條及第24條規定,贈與稅納稅義務人每年得自贈與總額中減除免稅額,贈與人在同一年內贈與他人財產總額超過免稅額時,應於超過免稅額之贈與行為發生之次日起30日內,辦理贈與稅申報。而該贈與稅免稅額係以每位「贈與人」為計算基礎,而非「受贈人」;又所稱「每年」或「1年內」係按曆年制計算,以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止計算。 該局舉例說明,甲君113年3月1日贈與兒子現金240萬元,同年10月1日又贈與女兒現金240萬元,累計贈與總額已達480萬元,超過贈與稅免稅額,甲君應於113年10月1日次日起30日內,辦理贈與稅申報,惟甲君誤以為贈與稅免稅額是以受贈人分別計算,各次贈與皆在免稅額度內,故未辦理贈與稅申報。經該局查獲,乃核定甲君113年度贈與總額480萬元,減除免稅額244萬元後,課稅贈與淨額236萬元,發單補徵稅額23.6萬元,並裁處罰鍰23.6萬元。 該局特別提醒,贈與人在同一年內贈與他人的財產總額若超過贈與稅免稅額,應於超過免稅額之贈與行為發生之次日起30日內,向國稅局辦理贈與稅申報,如有未依規定辦理贈與稅申報情事,請儘速依稅捐稽徵法第48條之1規定自動補報,以免受罰。

Read More

經濟部持續強化油水電等基礎建設 優化國內投資環境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為落實「台灣+1」的經濟戰略,也就是總統指示「立足台灣、布局全球、加強美國、產品行銷全世界」的四大目標,經濟部召開「經濟部未來6年重要公共建設計畫盤點會議,將從「優化國內投資環境」、「提升國家競爭力」、「強化設備功能?性」及「運用新興科技(如AI等)」四大面向,全面檢討擴大投資公共建設計畫,並加速計畫經費執行,督促所屬單位114年度重大公共建設計畫經費達成率朝向95%的目標努力。 經濟部每年平均約投入2000億元重大公共工程經費(約占行政院所屬36%),高達全國第一,加計國營事業運轉維護階段的採購,經濟部2024年投入的經費高達GDP的1%以上,可有效帶動經濟成長。經濟部所屬各項公共建設計畫,均為國家重要基礎建設,在所屬單位的努力下,有多項即將在近年完成,將大幅提升國家競爭力,以近期即將完工的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為例,該接收站進度超前,於4月2日進行LNG靠港測試,儲槽順利進液中,正式營運後每年可增加300萬噸供應量,穩定國內能源供應。 另台電公司近年擴建「大潭電廠燃氣機組」,新建8號機於113年7月31日商轉,9號機113年12月23日接受調度,各提供112.36萬瓩,7號機預計於114年6月接受調度,「興達電廠燃氣機組」新1號將提供130萬瓩,預計於114年4月底接受調度。近期水利署及自來水公司也大力改善供水環境,推動諸如海水淡化、水工湖及跨區管網改善等,近期完成鳥嘴潭人工湖興建,每日可提升25萬噸供水,減緩地層下陷、增加供水韌性,避免枯旱影響產業發展。 鑑於經濟部各項建設均為國家進步的關鍵,為強化油水電供應?性提升競爭力,經盤點後,經濟部114年執行的重大公共建設經費預計可提高為2500 億元,而未來更有協和電廠、大林電廠、通霄電廠、第四.五.七號天然氣接收站、海水淡化廠及供水管網改善等計畫待推動,期能提供產業界更穩定的油水電供應,優化台灣投資環境,作為台灣產品行銷世界的後盾。

Read More

福州港首個廿萬噸級貨櫃碼頭完工作業能量提升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福州港首個廿萬噸級貨櫃碼頭完工,該港年作業能量與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 消息指出,福州港江陰港區壁頭作業區6號、7號泊位擴能工程(一期)順利通過竣工驗收,象徵著福州港首個廿萬噸級貨櫃碼頭正式建成,福州港江陰港區也成為福建全省規模最大單體連片經營貨櫃碼頭區。 該工程於2021年月獲閩省發改委核准批復,總投資約19.6億元人民幣,將原有兩個五萬噸級貨櫃泊位升級為廿萬噸級,可同時靠泊一艘廿萬噸級和一艘一萬噸級貨櫃船舶,年設計通過能力從八十萬TEU提升至96萬標箱,增幅達20%。 據稱,該項目填補福州港廿萬噸級貨櫃泊位空白,與已投產的江陰港區一至五號泊位及八至九號泊位形成總長度接近三公里,設計年通過能力超過三百萬TEU的“超級貨櫃碼頭群”,為江陰港區加密航線以及超大型貨櫃船舶的常態化靠泊提供保障,進一步提升港口的營運效率和服務能力。廿萬噸級貨櫃碼頭的投用,將顯著增強江陰港區的國際航線吸引力和集疏運能力,為臨港產業和對外貿易發展提供更高效的服務。未來江陰港區將繼續推進自動化、智慧化建設,助力福州打造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為福建省乃至東南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江陰港區貨櫃泊位連片開發還將實現碼頭前沿設備的遠控操作、水準運輸設備的無人化操作以及堆場設備的遠控操作。通過引進先進的智慧化技術,江陰港區將加速推進智慧港口、綠色港口的轉型升級。 截至目前,福州港江陰港區共入選13條“絲路海運”航線,通達46個國家和地區的135座港口。2024年,“絲路海運”航線共開行324艘次,完成貨櫃輸送量19.5萬TEU。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