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劃法》修法改變中央、地方分工 牛煦庭曝朝野衝突背景

桃園市第一選區立委牛煦庭。(圖/陳儒賢攝)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吳詠平 桃園市六席國民黨籍立委的罷免案,全部通過二階段,將於7月26日再次接受民意考驗,進行罷免投票。桃園市第一選區立委牛煦庭從5月起就開始在選區各里辦演講會,直接訴諸選民,也當成正式選舉作戰。日前《桃園電子報》專訪牛煦庭,他說明在演講會裡如何說服民眾、如何闢謠,也端出自己在立法院的政績,如今年國定假日「還假於民」,可說是他一手推動而成的。 除了《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外,過去一年多還有《消防法》的修訂,牛煦庭表示,《消防法》修訂新增了所謂「美福」條款,這是他在蘆竹最重要的政見,當初在參選立委時發生美福倉儲大火,大家發現這是一個漏洞,倉儲的防火是管制的真空地帶,事後的善後等,也沒有很順利,所以他一方面協助自救會打官司討公道,另方面答應蘆竹鄉親進立法院後一定要修《消防法》補上倉儲這個漏洞。在倉儲納管上,桃園市長張善政上任後也關心此事,責成副市長蘇俊賓,制定了桃園市倉儲防火自治條例,桃園市先一步做了,蘇俊賓也把這概念帶到行政院會。換言之,有時候立法,地方好的經驗和做法是可以參酌的,桃園市先期的自治條例也為《消防法》的修訂帶來很大的正當性,讓修訂過程相當平和,他在委員會據理力爭,與消防署交換溝通意見,如何訂落日條款,如何訂細則,在第二會期就順利通過。當然,火災防治是越嚴謹越好,桃園市是工商大城,總該要針對這地方做些努力。 立委牛煦庭擔任桃園市議員期間,協助美福大火自救會打官司討公道。(圖/翻攝自自救會FB) 關於《財政收支劃分法》的修訂,行政院在提釋憲,還沒公布實施,牛煦庭表示,這法案修訂影響社會很大,因為基本上是改變中央與地方的分工模式,從這法案本質去看,當然幫桃園增加了建設經費,讓桃園市政府有更多的彈性,但其中關鍵是改變了中央與地方的分工邏輯。過去大部分資源集中在中央手上,再分配給地方,不夠再來找中央要,再按狀況來處理。問題是,比如桃園停車場不夠,要向中央爭取經費建設,但中央沒有這科目,有錢也撥不下來,於是出現中央有的計畫,卻不是地方那麼及時迫切所需的;地方想要的建設,中央又沒這計畫,會對不起來,所以會讓很多該做的或早可以做的建設停滯,停車場是最典型的例子,再來是公園、活動中心,這3個是地方需求最大的地方,恰恰都是中央沒有補助,所以是不是大家換一下邏輯,中央手上不要抓那麼多資源,分一些給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就可,讓中央政府花更多時間思考國政方向,擬定政策領導全國。但現在是除了政策領導外,還要負責地方建設,這些建設的發想又不一定切合地方需求,這不是一個最有效率的模式。 財劃法修法將改變中央與地方的分工邏輯,國民黨很希望守住財劃法。(圖/翻攝自牛煦庭FB) 牛煦庭表示,這次財劃法的修訂是把大部份資源放在地方,中央少了這部分的錢,未來就不會有那麼多中央補助的地方建設,這對中央衝擊會很大嗎?也不見得,反而需要中央補助各縣市間跨域的建設,如橫跨新北市和桃園市的新建道路、下水道或工程,擺不平的由中央出,打通縣市之間的藩籬,這才是對的,所以地方多了可自主的錢、中央少一些補助、地方多負些責任,這是可以接受的。 立委牛煦庭認為《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有許多該修正檢討的地方。(圖/翻攝自牛煦庭FB) 牛煦庭表示,財劃法這樣修,有人說這會影響到立委的成績。現在民眾普遍認為立委該為地方爭取建設,其實這是不對的。立委的本質是問政,可是大家都有期待。不過在財劃法通過後都沒有了,因為錢都在地方,議員的角色會比較吃重,立委會更專心在監督、問政和法案的工作上。這次財劃法修正有多重的意義,大家都知道每一年幫桃園增加259億的預算,有助於地方建設,事權的調正讓中央可以多處理跨域問題,讓立委多處理國政,長期來講對中華民國是有幫助的,所以國民黨也很希望守住財劃法,因為柯建銘已經放話了,如果大罷免成功,他一定把這案廢掉。 牛煦庭表示,去年第一會期國民黨就想修財劃法,列為最優先的法案,因為席次過半,大家認為有機會過,但行政院說給他們半年時間擬出一個版本,所以大家就放到第二會期等行政的版本出來,結果到第二會期後段時行政院都沒提出版本,最後通牒都下了,既然都沒有,那就通過國民黨的版本。如果當初行政院有提出版本,大家都可以討論,是否是漸進式的改革、溫和一點,其實都可以,但不可以不提版本,只是一昧反對,那就不能怪國民黨強渡關山,於是大家就看到院內兩黨發生衝突,這後面都是有故事的。 另外在《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修訂上,牛煦庭也是很關注,他表示,今年是《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立法30周年,公寓大廈管理其實有很多問題,如電動車充電樁的設置、住戶大會開會的問題、管委會的採購不透明、新大樓的點交等,現階段該是大幅檢討的時候,現在跟公會、學者專家討論中,希望擬出一個好的方向。 牛煦庭表示,這修法有點像《消防法》的模式,桃園已經通過公寓大廈輔導管理自治條例,市府都發局的想法是先從社區公共安全基金著手,因為消防法規會越來越嚴格,而且是溯及既往,舊大樓一些公共設施,如不符規定,是要逐步改善的,如果管委會沒有預留資金是會造成糾紛的,這是全國的問題,所以現在在收集資料,他到地方跑社區的區權會時,都會跟大家報告要修《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不管是住戶的感受或管委會遇到的困難,都希望大家多提供,現在在做功課的階段,希望能提出一個像樣的內容。 牛煦庭舉例曾遇到的陳情,就是住戶占用公共空間,經常有人檢舉,但幾乎都沒有住戶被罰,很少人知道為什麼。牛煦庭說明,其實只要一雙拖鞋放在樓梯間都算是占用,而一張罰單最少是4萬起跳,本來大家認為大量物品堆積妨礙逃生,這樣罰4萬都不會有意見,但一雙拖鞋罰4萬,主管機關根本開下去,導致這項規定變成沒有功能,所以該要修法,把上下空間拉出來,對於輕微的違規罰少一些,讓住戶警惕改善,對嚴重的才重罰,這個條例在30年前立法時有許多沒思考到的地方,現在到了檢討的時候了。

Read More

最甜應援!桃園球場開「水蜜桃趴」波士頓龍蝦、鱈場蟹等你抽

活動2日果農皆新鮮直送水蜜桃至球場。(圖/農業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陳儒賢 桃園市農業局首度與樂天桃猿跨界合作,將拉拉山水蜜桃結合棒球賽事,7月5、6日推出「水蜜桃趴」主題日,打造兼具趣味與產業推廣的創意活動。連二日推出好禮三重抽活動,有機會邊看球賽邊吃免費吃水蜜桃,或將鱈場蟹、波士頓大龍蝦帶回家;現場購買水蜜桃,前20名可與樂天女孩合影,買3盒即可獲得水蜜桃趴限量女孩應援巾1條。 農業局長陳冠義表示,水蜜桃趴以「桃園好農」主軸「好吃、好玩、好康、好精彩」為活動精神,進場即贈主題日限量聯名扇,另也規劃好禮三重抽活動。首先,入場就能參加「桃園好農抽抽樂」,限量贈送各式水蜜桃系列產品,包含Q版水蜜桃紋身貼紙、水蜜桃乖乖、氣泡酒、造型抱枕等;還有「開球好運抽」,活動中將抽出2區域座席幸運球迷,每人可免費兌換1顆新鮮水蜜桃,品嘗來自復興區拉拉山的鮮甜滋味。此外,「局間抽大獎」賽事局間加碼抽出桃園特色農產大禮包,超狂獎項包含鱈場蟹、波士頓龍蝦、烏骨仙草雞等。 農業局首度與樂天桃猿跨界合作,將拉拉山水蜜桃結合棒球賽事,7月5、6日推出「水蜜桃趴」主題日。(圖/農業局提供) 陳冠義補充,水蜜桃趴的最大宗旨之一,就是要大力行銷復興區拉拉山水蜜桃,活動2日果農皆新鮮直送水蜜桃至球場,現場購買1盒即送超沁涼水蜜桃氣泡酒,買3盒贈限量樂天女孩應援巾,早鳥購買前20名,還可與樂天女孩甜蜜合影。 此外,農業局也號召桃園14家農會行銷車隊聯合出動,讓球迷朋友不只看球,更能一次網羅來自桃園地產的新鮮美味,詳請請上「桃園好農」、「Rakuten Monkeys」、「Rakuten Girls」臉書粉絲專業查詢。

Read More

學甲高粱節十九日登場 地方農產好康優惠

學甲高粱節十九日登場,現場多項好康優惠,歡迎參與。(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學甲報導 學甲契作高粱受到硬質玉米延後採收,今年種植面積為七百三十六公頃,較去年少了三百多公頃,不過產量仍維持每分地二百五十到三百公斤。學甲區農會十九日舉辦學甲高粱節,現場發送一穀作契高粱泡芙一百二十顆,紅蔥相關產品享優惠。 學甲區農會理事長謝錦蘭指出,農會與金酒公司簽訂契作釀酒用的國產高粱已邁入第四年,高粱節則是第三年辦理產業活動,每年三月中旬到四月上旬是種植高粱的最佳時間,但今年遇上硬質玉米延後採收,導致高粱種植面積減少,與去年的一千零五十公頃相較,少了三百一十四公頃。 今年參與學甲高粱契作還有雲林、嘉義等地,是目前全台契作面積最大的主體,學甲農會總幹事李曉軍表示,七月開始陸續進入高粱採收階段,金酒今年高粱契作價為每公斤二十五元,目前產量每分地二百五十到三百公斤,較去年好。 學甲農會十九日的高粱節,行銷地方農特產品包括一穀作契高粱酒、黑豆清蔭油、醬油膏、醬油露、香蔥醬、紅蔥油、青仁黑豆、虱目魚等,現場有文創手作高粱織板DIY體驗,另定時發送一百二十顆一穀作契高粱泡芙,消費單筆滿五百元送一穀作契高粱泡芙一顆,紅蔥相關產品也享有九折優惠。

Read More

永續、數位、AI三力整合 龍華科大數商系影音作品獲獎

龍華科大數商系獲ESG校園徵影雙優質獎,展現AI結合影片敘事跨域創新能力。(圖/龍華科大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2025年第二屆「我年輕、我環保—企業永續ESG校園徵影」全國競賽成績揭曉,龍華科技大學數位行銷暨跨境商務系表現卓越,從全國405組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兩組學生團隊獲得優質獎肯定,充分展現該系在AI整合應用、影音創作與永續議題實作上的優質教學實力與創意成果。 龍華科大表示,該校數位商務系學生林佑彤、徐子睎、黃庭筠及吳佩宸共同創作的作品《高溫下,海洋的溫度》,透過鏡頭訴說氣候變遷對海洋生態的影響;另一部由學生張存億製作的《碳然無懼,電亮未來》,主題聚焦於再生能源與碳中和,雙雙獲得優質獎肯定。該兩部作品皆由數商系老師楊文澤與系主任許麗萍共同指導,展現AI技術結合影片敘事的跨域創新,深獲評審好評。 龍華科大數商系偕12家產業協會,成立行銷暨跨境商務產學人才培育聯盟,共同培育專業人才。(圖/龍華科大提供) 龍華科大提到,除了ESG校園徵影賽,數商系學子亦在2025全國大專暨高中職AI永續短影音創意挑戰賽中,勇奪前三名與最佳AI應用獎,再度印證該系在生成式AI應用、短影音內容策略與ESG數位溝通三大領域的實戰能力。 許麗萍表示,該系致力培養具備AI操作能力、內容策展視野與ESG概念覺察的跨域行銷人才,協助學生成為能為企業與社會創造雙重價值的行銷新世代。教學亮點聚焦於打造永續×數位×AI三力整合實戰力。 龍華科大表示,在AI×行銷整合課程方面,數商系導入最新生成式AI工具應用,整合短影音製作流程,打造兼具技術與創意的數位行銷教學模式。在實戰導向教學設計上,結合ESG議題、品牌行銷專案與競賽實作,讓學子從內容發想到影像製作與網路發表,全面培養全媒體行銷能力。而在產學合作深耕策略方面,數商系與智慧商務、品牌影音、跨境電商等企業合作,設計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案型課程,讓學生能提早接軌AI時代企業需求。 龍華科大提到,數位行銷暨跨境商務系並與台灣微軟、富邦人壽、大潤發流通事業、三商家購、東騰股份有限公司、碩隆精密工業、鉅門工業、通產工業、樂淘淘創意、臺灣維固股份有限公司、雲育鏈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社團法人台灣電子商務暨創業聯誼協會等12家產業及協會,共同成立數位行銷暨跨境商務產學及人才培育聯盟,期望藉由聯盟合作,組成優質團隊,創造更多產學鏈結機會,培育行銷暨跨境商務專業人才,提升學子職場競爭力。 許麗萍強調,展望未來,面對AI驅動的行銷變革與ESG永續浪潮,龍華科大數位行銷暨跨境商務系將持續深化課程內容,強化跨域整合應用,並透過訂單式就業學程、產業學院、勞動部就業學程計畫以及跨領域學分學程等計畫,提供學子接軌未來的專業與技能,以培育具備全球視野、數位素養與社會責任感的永續行銷關鍵人才。

Read More

桃園經國國中創客、資優教育成果卓越 參加競賽屢獲佳績

114學年度中小學資通大賽人形機器人競賽-創客中心機器人團隊得獎。(圖/教育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桃園市立經國國中在創客教育與資優培育上的卓越成果,再度於全國舞台上獲得肯定。於2025年6月28日至29日舉行之「台北市中小學資通訊應用競賽」與「桃園市科學創意機器人大賽」中,該校創客中心與創造力資優班學生同步出征,分赴雙地參賽,接連勇奪冠軍、亞軍與全國晉級資格,展現出色的創意設計與科技實作能力,贏得在地與教育界廣泛矚目。 教育局表示,於台北市舉辦的「114學年度中小學資通大賽人形機器人競賽」,為全國級重點科技競技活動。經國國中代表隊在任務組中脫穎而出,由707班魏語希與708班張介瑋組成的隊伍,憑藉精湛的機構設計與程式控制技術,勇奪任務組冠軍。更令人驚喜的是,在結合任務與格鬥對戰的團體組賽事中,同一隊伍再次展現整合能力與臨場智慧,榮獲全場亞軍。 114學年度桃園市科學創意機器人大賽-創造力資優班機器人團隊得獎。(圖/教育局提供) 此外,在極具觀賞性的格鬥組項目中,701班陳洺亦、707班鄧予皓及703班陳柏睿三人所組隊伍獲頒特別獎,展現機器人操作的靈活與創新技術運用。經國國中全體參賽選手更一致晉級前八強,堪稱本屆北區機器人競賽的「最大黑馬」。 創客中心機器人戰隊。(圖/教育局提供) 與此同時,在桃園市主辦的「2025科學創意機器人大賽」中,經國國中另一路隊伍同樣表現搶眼。於網球雙打機器人組賽事中,701傅冠堯、707王京哲與708范希如聯手奪下第二名,成功晉級全國賽;702梁柏滕、707劉奕琳與張人友所組隊伍亦以第三名佳績取得晉級資格。 在高難度的任務競賽組方面,701李采潔與807李民綱、林芮暄組隊奪得第二名;而706呂昱賢、張人翰與707陳家樂則摘下第四名,整體表現穩定且創意十足。 經國國中校長陳新文指出,未來學校將持續推動跨領域創客教育,並強化與大學、企業資源的跨域連結,為學生打造多元、更國際化的教育學習平台。 經國國中創客中心補充,「這是多元跨領域創客課程長期深耕的結果,學生們不僅具備科技知能,更能在競賽壓力下展現團隊合作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外,創造力資優班教師團隊也指出,此次得獎隊伍皆來自平時投入深度專題研究與動手實作的學生群,證明「資優教育」與「創客課程」並行的教學模式,確實能在真實場域中開花結果。 兩日內橫掃北台兩地競賽、囊括冠亞與全國晉級資格,經國國中不僅展現桃園市在基礎科技教育推動上的實力,也彰顯創客與資優教育的可行模式。隨著學生即將晉級全國賽場,更多挑戰與榮耀也正迎面而來。 教育局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學校發展多元跨領域創客與資優整合體系之精神,推動台灣教育向「創造力導向」、「未來素養整合」的方向穩健邁進。

Read More

「萬巒節」向軍方及立委施壓 萬巒鄉公所澄清駁誤解

屏縣萬巒鄉公所規劃「萬巒節」活動,被誤解為向軍方及立委施壓,受邀參與的立委蘇清泉也被說成向軍方施壓,蘇清泉特別接受媒體訪問澄清。(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屏縣萬巒鄉公所規劃「萬巒節」地方文化節活動,透過立委蘇清泉準備邀請軍方進行裝備展示,結果被外界說成向軍方及立委施壓,鄉公所特別發出聲明稿澄清;而蘇清泉也被攻擊成施壓軍方,甚至有「小閱兵」的惡意說法出現,蘇清泉也特別接受媒體訪問澄清整個來龍去脈。 萬巒鄉公所表示,「萬巒節」活動,原本鄉公所是要配合中央推動之全民國防與韌性台灣政策精神。規劃友善、生活化的活動場域,讓鄉親、特別是親子族群,有機會近距離認識國軍、體驗裝備,進而支持並尊重國防工作。 而立委蘇清泉在萬巒鄉長林國順的邀請下參與,蘇清泉認為陸軍333旅位於萬巒鄉,加上報載軍校招生陷入困境,因此才透過辦公室與軍方協調,商請國軍武器裝備在現場做靜態陳展,並獲國防部高層認可,而一切也只是構想階段,雙方還尚未進入實質討論,卻遭軍方有心人流出,並套上「施壓」、「小閱兵」等惡意語詞,將原本美意完全抹煞,且被有心政客無限上綱,實令人氣結。 鄉公所表示,此一構想尚在前期討論階段,尚未定案,更無針對任何單位提出強制性要求或行政命令。媒體所提強迫軍方配合、壓迫立委協助等指控,皆屬過度臆測與不實推論,與公所行政作業及溝通程序並不相符。 蘇清泉也強調,他與鄉公所的起心動念是一致的,而辦公室助理也僅提出書面請求,還未經過與軍方協調,是否派出相關武器裝備,卻被人惡意冠上「施壓」二字,不僅與事實不符,也完全抹煞地方鄉親支持國軍的美意。

Read More

勞動部青領計畫助青年提前卡位職場搶經驗 最高領36萬補助

為協助青年探索職涯方向並提升就業力,勞動部與教育部推出「青年就業領航計畫」。(圖/桃竹苗分署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陳儒賢 為協助青年探索職涯方向並提升就業力,勞動部與教育部推出「青年就業領航計畫」,提供「先就業、後升學」的彈性機制,讓高中職應屆畢業生可透過實務歷練釐清職涯方向,進而規劃升學與未來發展;高中時期曾擔任全國技能競賽數位建築建模選手的謝家榮,因為熱衷實作,畢業後透過計畫先到企業卡位學經驗,兩年下來他不僅存到學費,更累積人脈與實務經驗,更透過特殊選才管道錄取國立大學就讀。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說明,青領計畫由合作廠商提供工作崗位,再由雇主指派專人指導青年於工作場所內進行實務訓練,參加計畫且成功就業的青年除工作薪資外,每個月另可申領1萬元就業津貼,最長3年可領到36萬元的補助,以作為青年未來就學、就業或創業之用;計畫結束後,青年可利用特殊選才管道,將職場經驗轉化為升學優勢,申請進入理想學校。而提供工作崗位訓練職缺的廠商,每訓練一名青年,每月可獲得補助訓練指導費5000元,最多兩年。 青領計畫由合作廠商提供工作崗位,再由雇主指派專人指導青年於工作場所內進行實務訓練。(圖/桃竹苗分署提供) 桃竹苗分署提到,畢業於成大南工建築科的謝家榮,高中時就對數位建設建模很感興趣,還曾擔任全國技能競賽選手,並在南區分區賽中獲得數位建設BIM職類銀牌的佳績。對實作充滿熱忱的他,高三在師長的介紹下,認識「青年就業領航計畫」,決定先投入職場歷練暫緩升學。透過就業媒合計畫職缺,進入位於竹北的頂尖國際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擔任BIM工程師;兩年下來,他憑藉對數位建模技術的興趣和積極學習的態度,從負責建模繪圖逐步擴大到工程案審核、客戶溝通、資料整合等業務,入職1年半因工作表現優良,被上司提拔升任經理一職,年僅20歲的他,開始獨當一面負責工程案件的進度控管、對外溝通、業主協調與團隊管理工作,也是團隊中最年輕的專案管理者之一。 謝家榮表示,兩年職場經驗讓他更加確定未來要投身數位建模產業,工作期間不僅接觸到業界專業人士,也累積了實務經驗,培養了溝通協調與專案規劃能力,他也意識到在專業領域仍有進步空間,因此透過特殊選才錄取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土木系,將於今(114)年9月入學,他也感謝青領計畫的支持,讓他能更穩健朝職涯與人生目標邁進。 桃竹苗分署長賴家仁表示,隨著職場競爭加劇,越來越多青年選擇在求學之前先進入職場卡位,這不僅有助於累積實際工作經驗,還能幫助青年更加清楚認識自己的職業興趣和方向,透過「青年就業領航計畫」先就業再就學的模式,青年能夠在實務訓練中學習技能,提升自身競爭力,還能實現經濟自主,並在工作中建立及拓展人脈,為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賴家仁說明,為協助青年順利就業,分署將於7月16日在桃竹苗分署活動中心舉辦青領計畫專案就業媒合活動,現場預計邀請饗賓餐旅、漢來美食、王座、爭鮮、IKEA、欣興電子、景碩科技等26家優質企業設攤,提供多元工作機會,協助青年就業。活動詳情及報名資訊可至青年就業領航計畫網站,或撥打03-485-5368分機1914-1917進行詢問。如欲獲取更多相關資訊,請至台灣就業通網站查詢。

Read More

探尋島嶼脈動 「澎湖秋之奇岩」導覽研習啟程

「澎湖四季旅遊-秋奇岩季導覽訓練」活動,將於26、27日兩天舉行。(澎管處提供) 記者蔣謙正/澎湖報導 交通部觀光署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推動永續觀光發展,並培訓更多在地觀光解說人才,特別規劃「澎湖四季旅遊-秋奇岩季導覽訓練」活動,將於26、27日兩天舉行,深度結合澎湖經典地質生態、海洋環境與在地人文產業,為學員帶來一場豐富的知識與實地體驗之旅。 澎湖群島由火山熔岩組成,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海洋與氣候環境,造就了千變萬化的地質與地形景觀。本課程旨在透過深入淺出的解說,結合地質、人文、產業及體驗活動,傳遞永續觀光理念,讓學員能帶領遊客深度體驗澎湖的生態、景觀、人文及海洋文化之美。 課程亮點理論與實務並重,深度體驗澎湖之美。本次課程設計豐富多元,包含室內教育講習與戶外實地導覽體驗:戶外體驗導覽將深入奎壁山地質公園,包含奎壁山環山步道、番仔石、赤嶼導覽,並探訪西衛熔岩池地質。此外,更將走訪社區人文導覽,實地感受澎湖地景與人文的交織。 室內課程邀請專家學者分享海洋生態、人文與永續發展議題,並深度探討玄武岩地質與在地發展,讓學員從多面向認識澎湖自然與人文的深度結合。 專業師資陣容,共築解說深度。本次訓練特別邀請澎湖資深生態導覽人員洪國雄老師、澎湖海洋地質公園協會廖明輝理事長,以及台灣大學地質系宋聖榮教授共同授課,將以其豐富的學識與在地經驗,帶領學員深入淺出地認識澎湖地質生態與人文故事。 澎管處誠摯邀請對澎湖地質生態與解說導覽有熱情的民眾及觀光旅遊從業人員踴躍報名參加,一同為澎湖永續觀光發展努力!

Read More

屏菸夏日限定市集  週末熱鬧登場

屏菸「金黃色山形牆」疊印明信片(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迎接暑假開跑的第一個週末,屏菸1936文化基地7月5日、6日連續兩天下午1點至6點,推出免費入場的夏季限定活動「奇幻夏日X變裝派對」,主打風格市集、馬戲演出、手作體驗,還有限量聯名款潮T,邀請大小朋友一起開啟五感玩樂新體驗。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表示,屏菸金葉俱樂部夏日市集活動集結超過50個特色品牌攤位,營造風格濃厚的市集氛圍。並邀請Eye Catching Circus的魔幻演出《小丑八怪》,以安徒生童話為靈感,結合馬戲特技與戲劇肢體,帶來一場超現實、超好拍的藝文饗宴。 另外,還要讓大小朋友化身「叢林冒險家」,親手體驗昆蟲標本製作、近距離觀察爬蟲動物,認識自然的神秘面貌。完成打卡與按讚任務,更可免費兌換金葉限定飲料提袋、變裝面具與貼紙,讓參與者玩得盡興也帶走美好紀念。 此外,只要憑常設展門票(屏東縣民憑身份證),即可於售票處以100元加購屏菸與「臺灣印事」合作開發的集章式海報與「金黃色山形牆」疊印明信片,滿足集章控的收藏喜好。 文化處指出,屏菸與臺南在地潮牌「香蘭男子電棒燙」合作潮流T-SHIRT,結合經典山形牆、臺式美學與香蘭招牌「技術本位」精神,搭配屏菸懷舊標語。7月5日起於屏菸文創賣店「好屏製造所」販售,全尺寸限量250件,每件700元,售完為止,絕對是「蘭粉」必搶潮物。

Read More

大樹光電案罔顧生態破壞? 柯志恩:勿以土地為能源籌碼

  立委柯志恩表示,高雄大樹光電案突顯政府只顧光電達標,漠視光電開發對環境生態的破壞,且對光電案場毫無監督作為。(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大樹光電案嚴重影響當地自然環境地貌,光電板充斥大樹地區。三日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表示,高雄大樹光電案突顯政府只顧光電達標,漠視光電開發對環境生態的破壞,且對光電案場毫無監督作為。同時也質疑監督機制究竟是沒有落實,還是根本欠缺周延機制。 柯志恩說,大樹光電案將翠綠山林削成光禿一片,令人觸目驚心,台灣還有多少已經或可能被光電板淹沒的珍貴土地?據經濟部的光電旗艦計畫,地面型光電目標發電量二○三五年要達卅五GW,每千瓩約需一公頃土地,卅五GW需六千七百公頃土地用於設置光電,估約一百卅一個大樹案的面積,土地從何而來、是否有納入國土規劃仍是問題。 對此能源署官員解釋卅五GW是包括屋頂設置光電,並非都是地面。惟柯志恩質疑依經濟部的光電計畫,有多少屋頂面積可設光電裝置?到底還需要多少土地面積,必須詳實公布,否則再生能源占比如何達二成?柯志恩強調,支持再生能源但不能以犧牲土地做為代價,如今台灣不只是良田魚塭、海岸景觀、美麗的鹽田夕照變「光電海」,連坡度卅%以上比例的山坡地也被光電板覆蓋。 柯志恩指出,目前開發案的一期許可仍有效,一期的水保也違規遭裁罰七次,居民擔心土石流和飲用水安全隱憂仍在,中央和地方只要求廠商限期改善,然而限期內能否改善完成尚未可知,未改善完成前如汛期間發生土石流災害,哪一官員可承諾負責﹖ 環保團體長期關注光電案場爭議問題,訴求應有明確監督查核處罰退場機制,今討論出幾項協調結論,包括能源署將增加勘查次數、內政部國土署提供給她已通過區委會之光電開發計畫案名清單、經濟部必須盤點近年光電業者違法態樣,並研擬如何針對違規業者強化監督查核機制等。 柯志恩強調會持續追蹤並要求相關單位落實查核、嚴格把關,以免珍貴國土被光電侵蝕殆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