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夏日音浪 「恆春熱」國際音樂祭8/1熱力開唱

屏東縣府傳播處長鄞鳳蘭(右三)預告「恆春熱」國際音樂祭,八月熱力開唱。(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屏東縣府全新打造的音樂品牌「SSR恆春熱」國際音樂祭,將於八月一至三日在墾丁大灣遊憩區盛大登場;縣府十八日公布三十二組台日韓泰超強藝人卡司陣容,勢將引爆夏日音樂浪潮! 屏東縣府傳播暨國際事務處長鄞鳳蘭表示,這場音樂盛事延續「台灣祭」累積百萬人潮的成功經驗,再次以音樂打造地方觀光亮點,「SSR」英文全名為South Sound Rock,結合「恆春ROCK」意象與電玩中最稀有等級「SSR」的概念,象徵這是一場最頂級、最稀有、最值得收藏的音樂饗宴,也完美呼應恆春建城一百五十週年的重要時刻。 鄞鳳蘭說,這場國際級的演出陣容中,韓國男團DKB剛完成2024世界巡演,場場爆滿;YOUNG POSSE首發單曲即突破三千萬點閱,氣勢驚人;泰國R&B王子MEYOU更是入選亞洲百大最受歡迎藝人,全球累積點閱超過四十億次。 另外,日本新銳樂團TOKYO HONEY TRAP與馬來西亞創作人政學Zed.X也將首次登上台灣舞台;台灣卡司方面則集結玖壹壹、呂士軒、怕胖團、GENBLUE幻藍小熊、鹿洐人、擊沈女孩、公館青少年等新世代音樂代表,展現台灣樂壇的多元與實力;而每日壓軸演出由周湯豪、玖壹壹及怕胖團輪番上陣,帶領現場氣氛直衝最高潮。 鄞鳳蘭強調,「恆春熱」國際音樂祭匯聚台灣與國際音樂能量,從流行到嘻哈、搖滾到電音,用音樂點燃墾丁的夜晚,氣氛超嗨超火熱;同時還有啤酒趣味競賽及超過五十攤文創及美食攤位,更多詳細資訊可上活動官網查詢。

Read More

災後重建齊出力 645位志工挺身援助台南

志工團隊深入台南災區協助清理家園。(台南市志願服務推廣中心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丹娜絲颱風重創台南,災後復原工作亟需大量人力投入。市府與國軍動員協力救災,社會局十八日媒合十一位志工前往七股區頂山社區清理家園,但面對廣大災區,仍需更多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幫助災民渡過難關,早日回歸日常生活。 副市長趙卿惠表示,此次颱風災情嚴重,溪北多處民宅損毀,居民生活受到重大影響,市府團隊全力投入災後重建,不少受災戶屋主的年事已高,子女不在身邊,無力自行清理,所幸有志工投入協助,讓老人家得以安心面對災後重建。 這次救援行動,屏東的李宗翰是鄉公所公務人員,秉持「同島一命」的使命感,從莫拉克風災起就投身救災行列,自行購買小貨車、電鋸、吹葉機等機具,面對這次受創嚴重的台南沿海地區,他說「我不可能缺席!」。 來自台中的陳彥睿、雲林的劉哲睿,偕同多位台南在地志工投入救災。陳彥睿說,他十七歲那年遭逢九二一大地震,各種慘況映入眼簾,興起一股悲憫之心,投身救災行列,這次風災,前兩天在嘉義,之後轉往台南沿海,整體救援工作仍持續中。 社會局指出,目前已招募六百四十五名災後復原志工,誠摯感謝這群默默付出的志工夥伴,因為有大家的投入,讓台南變得更加溫暖有力,也成為風雨過後最溫暖的風景。

Read More

各界捐贈送暖 安慶國小棒球隊新交通車啟用

獲各界支持,安慶國小棒球隊有了全新的交通車。(安慶國小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為讓安慶國小棒球隊成員安全前往各地參賽,安慶國小家長會發起購置交通車的募資行動,在三個月內獲得各界熱烈響應,順利購入全新交通車。校方十八日上午舉行捐贈儀式,感謝這份來自社會各界的支持。 台南市長黃偉哲今日出席安慶國小棒球隊交通車捐贈儀式,他表示,源於社會大眾對棒球的熱愛與支持,而促成本次交通車的募資成功,未來也讓學童們能安心、安全的出賽,進而打造一支有愛、超棒的球隊。 安慶國小校長羅智韋表示,本次的募資活動由安慶國小家長會發起,號召各界齊心投入,在民眾的熱情參與下,總共募得一百九十四萬餘萬元,值得一提的是,席揚建設董事長郭建良個人就慷慨捐贈一百三十萬元,是推動募資成功的關鍵。所募得的所有經費,除購買交通車外,其餘款項將全數用於棒球隊訓練經費。 羅智韋表示,少棒隊是安慶的驕傲,新交通車的到來對孩子們意義非凡,不僅能提供選手們更安全的交通工具,也能讓他們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專注於訓練與比賽,進一步實現他們的棒球夢。席揚建設董事長郭建良也表示,支持基層體育是企業責任的一環,希望透過實際行動為孩子們加油。 安慶國小表示,要特別感謝永成企業社鄭樫峯會長與家長會副會長王清源、蔡連博、陳昶文常委、退休校長黃俊傑、李南翰顧問、傅有銅顧問等熱心人士,以及全球教育機構、三葉冷氣、建隆便當、順成起重工程行、溪頂寮箔仔寮代天宮吳墴堬主委等單位支持,集眾人的力量促成這樁美事。

Read More

銀髮家園供不應求 市議員張博洋籲加速設置

市議員張博洋呼籲社會局應加速推動銀髮家園的設置,確保長者能享有更完善的居住環境。(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張博洋十八日呼籲社會局應加速推動銀髮家園的設置,確保長者能享有更完善的居住環境,讓高雄市的長者都能享有安全、舒適且有尊嚴的居住環境。 張博洋日前到鳳山銀髮家園了解運作情況。他說,鳳山銀髮家園位於建國新城,由國宅改建為社會住宅,目前共有十二戶,其中八戶正在招租,申請至本週截止。以經濟弱勢戶優先入住,每月租金僅需八千六百元(含管理、維護及公共費用)。 張博洋實地考察,鳳山銀髮家園的居住設備與服務:每戶皆為三房二廳二衛,配備鞋櫃、衣櫃、廚櫃等家具,並提供冷氣、熱水器、瓦斯爐、排油煙機等家電。大門出入口採通用設計,無門檻設計讓長輩出入更方便。 張博洋指出,基本管理包括生活、福利訊息提供、關懷服務、協助送修傢俱或家電等物品。支持性服務:依老人需求協助申請,如居家服務、廿四小時緊急救援通報服務。 張博洋認為,銀髮家園為長者提供了一個宜居及在地養老的住所,讓長者感受到被關懷與保護的安全感,創造出既安心又有尊嚴的生活環境。 張博洋說,目前高雄市已設置左營銀髮家園、前金銀髮家園及鳳山銀髮家園三處,共計卅四戶。然而登記候補需求已達一百八十二戶,顯示銀髮家園供不應求。面對高齡人口快速增長的挑戰,社會局應加速推動銀髮家園的設置。

Read More

英國深化民主機制 擬下修投票年齡至16歲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綜合報導 英國政府為了深化民主機制,擴大民主參與,施凱爾政府最近宣布,在下次全國大選前,投票年齡將從18歲下調至16歲。英國在1969年,把投票年齡從21歲降至18歲。

Read More

加重兒虐刑責三讀虐童最重處死 藍委批民進黨漠視民意、正義

立法院表決三讀通過虐殺七歲以下幼童、最重處以死刑。立委柯志恩表示,修法是為了彌補法律對無辜幼童保護不足,加重刑責是回應社會對正義的期待,絕非盲目討好民意。(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近期高雄市發生嚴重虐童案件,引發社會震驚與憤怒,立法院順應民意於十八日三讀通過《刑法》修正案,針對虐待致死七歲以下幼童者,最重可處以死刑或無期徒刑。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與陳菁徽對此表示肯定,並嚴厲批評民進黨在修法過程中不僅反對、杯葛,甚至以暴力阻擋修法,漠視兒童權益。 柯志恩表示,此次修法源於「剴剴案」等多起駭人聽聞的虐童事件,社會普遍難以容忍對幼童的長期虐待與傷害。柯說「只要稍有人性,都無法接受這樣的殘忍行徑,這不只是法律問題,更是社會正義的底線。」另批評民進黨稱在野黨是「民粹修法」,卻無視幼童無自保能力的現實。修法是彌補制度不足,絕非盲從民意。 針對法案審議過程,柯志恩提及去年通過的刑法第286條修法,針對七歲以下幼童虐待行為加重刑責二分之一,但仍無法平息民怨,此次再推動新增第272-1條,明訂對幼童施虐致死者最重可判死刑或無期徒刑,是更具體的法律回應。 立委陳菁徽說,虐童致死加重刑責修法,最重死刑,立院三讀通過。很遺憾,民進黨投下反對票,不然就是不敢投票。很噁心,口口聲聲說守護兒少,結果卻投下反對票。(記者吳文欽攝) 立委陳菁徽則直接批評民進黨「口口聲聲說守護兒少,實則投下反對票」,痛斥民進黨以黨意凌駕民意,阻擋保護兒童的修法。直言指出「當初高喊要為剴剴案發聲的民進黨,如今卻成為最大絆腳石。」 陳菁徽強調,當天修法現場甚至傳出民進黨立委捏掐黃國昌,用暴力阻止守護兒童的在野黨立委,痛批評民進黨「實在諷刺至極」。她直言,對民進黨而言,「政治與權力優先,連兒童的基本權利都可擺在最後」。

Read More

最新亞太視力健康調查出爐!民眾憂「看不見」衝擊日常 對眼疾卻缺乏認知

「就有部分患者未按時回診,或選擇非專業的治療,最終導致永久失去視力。」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黃嫊雰、林宗憲報導 「2025年亞太視力健康調查」結果出爐!調查發現,儘管多數民眾對視力問題的威脅有所警覺,但對眼科疾病的認識和預防措施的落實仍有不足。新北市立土城醫院賴旗俊院長指出,若民眾缺乏病識感,容易延誤治療時機。特別是黃斑部病變可能造成永久的視力喪失,而目前有眼內注射藥物可用於治療,也已納入健保給付,呼籲民眾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以阻止視力持續惡化。 調查:民眾擔心視力受損影響生活 預防措施卻不足 賴旗俊院長說明,本次亞太視力健康調查針對民眾對眼科疾病的認知,以及視力受影響後的行動進行調查,範圍涵蓋台灣、南韓、香港、泰國等亞洲8個國家,共4,354位40歲以上的民眾參與,其中台灣有600人接受調查,占總樣本數的13%。針對調查結果,賴旗俊院長歸納出「兩好三壞」的現象。其中「兩好」包括民眾對視力健康問題警覺性高,推測與現代人長時間使用手機、平板等3C產品,容易察覺到視力變化有關。其次,民眾也認知到視力受損將影響生活、工作,顯示民眾普遍對眼睛健康的重視程度高。 「三壞」方面則包括:對眼科疾病認知不足、預防行動消極,以及照護者負擔沉重。賴旗俊院長解釋,以黃斑部病變為例,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nAMD)、糖尿病黃斑部水腫(DME)、視網膜靜脈阻塞(或稱眼睛中風,RVO)這三類濕性黃斑部病變相當常見。這些「視力刺客」可能嚴重損害患者視力,甚至造成失明,但多數受訪民眾對此仍缺乏認知。 儘管不少民眾表達對視力健康的擔憂,但賴院長表示,民眾在預防措施上卻顯得不夠積極,多數人並未定期進行眼科檢查。調查同時發現,當疾病發生、需要治療或檢查時,患者往往面臨沉重的負擔,不僅可能影響工作,照護患者的壓力也對家庭造成衝擊。「這三方面是我們未來要努力的重點目標,希望能提升民眾對眼科疾病的認知與重視。」 黃斑部病變延誤治療恐喪失視力 每日1動作做自我檢查 「黃斑部是眼睛最重要的組織,像是閱讀文字或開車時看紅綠燈等需要精確視覺的活動,都仰賴健康的黃斑部,所以黃斑部受損,人生就會變黑白。」賴旗俊院長指出,尤其黃斑部為眼部神經組織,一旦受損目前仍無法再生,而且眼睛也不能進行移植手術,因此視力的傷害往往永久不可恢復。若民眾未能及早發現黃斑部病變,錯失治療黃金時機而導致視力喪失,就會連帶失去日常生活與工作所需的各項能力。 為及早發現黃斑部病變,賴旗俊院長建議民眾可每日進行自我檢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逐一觀察兩眼視力是否有差別、周遭的直線是否出現扭曲、顏色有無異常變化,或有無揮之不去的黑斑。若出現這些症狀,應立即尋求視網膜科專科醫師的協助。如果已確診為黃斑部病變,患者務必遵循醫師建議定期回診追蹤。「就有部分患者未按時回診,或選擇非專業的治療,最終導致永久失去視力。」 賴院長提醒,55歲以上的族群,以及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應特別注意黃斑部病變的發生。即使是一般視力健康的民眾,院長也建議40歲後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眼睛檢查,若眼睛出現不適或任何視力異常,就要提高警惕、及時求醫。 黃斑部病變要積極治療 搶救視力阻惡化 賴旗俊院長指出,濕性黃斑部病變患者若積極治療,還是有機會控制病情、挽救視力。目前治療方式以「眼內玻璃體藥物注射」為主,無論是單機轉或雙機轉的眼內注射藥物,健保皆有給付,患者經過專業醫師的檢查和評估後,符合給付條件即可使用。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所有疾病的關鍵,眼科疾病也是一樣。」賴旗俊院長強調,民眾千萬不要諱疾忌醫,甚至尋求非專業的治療,以防視力持續惡化,唯有及早接受治療才有望控制病程發展。患者確診黃斑部病變後,初期治療頻率可能較高,需每月回診一次;待病情穩定後,患者可依據個人狀況再與醫師討論治療策略。

Read More

腎臟長水泡莫慌!口服藥搭配血壓控制 有助延緩腎功能惡化

臨床上多囊腎的治療以積極控制血壓為主,建議優先使用ACEI或ARB類的藥物,延緩腎功能惡化。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陳佳慧報導 多囊腎全名為「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ADPKD)」,是造成國人罹患尿毒症的元兇之一,目前台灣逾七萬名洗腎病人中,約有一成爲多囊腎,比例並不算少。患者因腎臟長滿大小不一的水泡,而被稱爲「泡泡腎」,發病初期幾乎沒有症狀,不易被發現,不過隨著年齡增長,水泡逐漸增生,就會導致腎功能下降。統計顯示,逾半數多囊腎患者會在60歲前進入透析,目前已有口服藥物可經醫師評估後使用,協助延緩洗腎年齡。 無症狀的多囊腎 控制血壓是首要任務!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嘉義長庚紀念醫院腎臟科林素如主任解釋,多囊腎是家族遺傳疾病,主要與PKD1和PKD2基因缺陷有關,患者多在中壯年發病。病患在幼年時期腎臟的功能與外觀並無異常,之後水泡會隨著年齡增長持續增生,病患會因腎臟腫大而引起腰、腹、背部不適,也常伴有血尿、蛋白尿、腎結石、泌尿道感染、高血壓及囊腫出血或感染等併發症,而正常的腎臟組織因受到破壞使得腎功能逐漸下降,最後會因腎衰竭而需要接受透析治療(洗腎)。此外,部分病人會同時合併有肝臟囊腫、腦內血管瘤、心臟瓣膜或主動脈結構異常等。臨床上多囊腎的治療以積極控制血壓為主,建議優先使用ACEI或ARB類的藥物,延緩腎功能惡化。 口服藥有助延緩洗腎 多喝水減輕腎臟負擔! 儘管無法根治,但健保已開放有條件給付多囊腎口服治療藥物,有研究指出該藥物可協助延緩腎功能惡化,臨床使用時仍需由醫師依個人狀況綜合評估。林素如主任進一步說明,此類口服藥物是目前針對多囊腎最具有實證性的藥物,研究證實它在延緩腎功能惡化方面有正向幫助。不過,少部份病患使用後會影響其肝功能,因此需定期監測其肝功能。此外,日常生活中腎臟的一般性保養也不可被忽略。 由於多囊腎口服治療藥物,會減少腎臟重新吸收水分的作用,因此患者需攝取足夠水分。林素如主任補充,水量的建議攝取量會依據個人狀況調整,一般而言,冬季每日建議攝取至少2500cc,夏季則需喝足3000cc以上的水份。飲食上,則應減少鹽分、避免加工食品與高湯類,以減輕腎臟負擔。也不建議在無醫師指示下使用非處方藥或保健食品,若有相關需求,應與醫師充分討論後再做決定。 中壯年發病機率高 洗腎家族史務必篩檢多囊腎! 自109年起健保放寬給付條件以來,林素如主任已有幾位病人使用多囊腎口服治療藥物四、五年,腎功能狀況都得以維持穩定。其中一位患者在使用用藥物後,腎功能下降幅度相較預估減緩,顯示在個案中具一定穩定性。不過,林主任也強調,除了藥物本身,病人的配合度也很重要,包括是否按時服藥、補充足夠水分、避免使用對腎臟有害的藥物等等,都會影響治療效果。 林素如主任提到,多囊腎患者普遍有家族史,親族多半有多囊腎病史或是因腎功能異常而洗腎。目前國內醫學中心已具備相當完整的基因檢測技術,可以進行相關分析與家族追蹤,提醒有洗腎家族史的民眾,務必至醫院篩檢評估,一旦發現有多囊腎,才能及早得到妥善治療、避免年紀輕輕就面臨洗腎危機。

Read More

桃市圖「夏日閱讀季」推出徵文活動 邀父子寫下心內話

桃園市立圖書館誠摯邀請市民參與年度最具溫度的閱讀活動「2025夏日閱讀季」。(圖/市圖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今年夏天,桃園市立圖書館誠摯邀請市民參與年度最具溫度的閱讀活動「2025夏日閱讀季」,結合父親節推出的「好書交換」與「親子徵文」雙活動,讓閱讀不僅是知識的延伸,更是情感的橋梁。 市圖表示,今年以「真情」為主軸,鼓勵市民透過分享書籍,傳遞對父親的感謝與思念。活動自6月23日起進行第一階段「溫馨收書期」,民眾可至全市各分館指定收書點捐書。第二階段將於7月22日「大暑」節氣展開「喵書郎卡牌任務挑戰」,完成任務即可獲得限量盲包卡牌1包,8月9日則於全市分館同步舉辦實體書籍交換,邀請大家用一本書向父親說聲謝謝。 書不只是知識的載體,更是心意的承載體。(圖/市圖提供) 市圖提到,除了交換書籍,今年特別推出「爸爸/孩子,我想對你說……」親子徵文活動,開放父子雙向書寫心聲。參與者皆可獲得活動點數30點,優選者可獲得電影票2張與紀念品,佳作則贈送電影票2張。優秀作品將於8月初於總館5F「療心角落」及圖書館社群平台展示,讓更多人感受文字中深刻的親情。 市圖館長施照輝表示,「書不只是知識的載體,更是心意的承載體。」他強調,今年以「溫馨陪伴」、「真情互動」為設計核心,透過書籍與文字讓親子之間的情感得以流動與交流,讓圖書館不僅是借書的地方,更是情感凝聚的文化心臟。更多活動詳情可至市圖官網查詢。

Read More

關聖帝君1866年聖誕 蘇俊賓赴楊梅奉天宮參香祝壽

奉天宮恭祝關聖帝君聖誕千秋。(圖/民政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今(18)日上午前往楊梅區奉天宮出席「關聖帝君1866年聖壽千秋祝壽慶典法會」,與地方信眾一同參香祝壽。蘇俊賓表示,奉天宮不僅是楊梅地區重要的信仰與文化中心,更長年投入公益慈善、推廣關公忠勇仁義精神,造福地方。 蘇俊賓提到,去年參加楊梅區公所舉辦寒冬送暖時,奉天宮就與其他善心單位共同捐贈禮金及物資給轄區內弱勢家庭,對地方貢獻良多。另外,奉天宮也正興建「關聖帝君文化走廊」,預計年底完工,畫作內容採自中華關聖文化世界弘揚協會的忠義千秋關帝聖像典藏版郵票套票,之後將成為楊梅地區結合信仰、文化與教育的亮點設施。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了解關聖帝君畫作故事。(圖/民政局提供) 民政局表示,奉天宮原名「勸善堂」,創立於清光緒26年(1900年),由原新屋區埔頂村遷至現址後,與富岡「勸化堂」合併更名為「奉天宮」,主祀關聖帝君,又稱關公、協天大帝、文武雙聖,是台灣民間信仰中具代表性的神祇之一。廟宇建築採中國北方式宮殿設計,極具歷史與藝術價值,長年為楊梅、新屋地區的重要信仰據點。 民政局提到,除了宗教功能,奉天宮亦積極回饋地方、熱心公益,114年度響應楊梅區公所春節送暖活動,募集資金購置保暖衣物捐贈弱勢家庭;113年度捐贈清寒獎助學金,嘉惠楊梅與新屋區學生;每年重陽節亦主動慰問百歲人瑞,致贈壽麵與禮金,持續以實際行動溫暖社會。 奉天宮關聖帝君文化走廊年底完工。(圖/民政局提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