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高碳洩漏事業申請分2類 盼8月底前說明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依碳費制度,高碳洩漏風險事業若提自主減量計畫並審查通過,碳費可二折。環境部二十二日說,因應美對等關稅,高碳洩漏事業除了行業別認定外,也開放受國際衝擊的事業申請;最快八月底前對外說明。 二0二五年台灣碳費制度上路,預計碳費徵收對象約二百五十二家企業(其中包括一百三十二家上市櫃公司),至二0三0年最多可減量三千七百萬公噸(約占二00五年排放量十四%)。 環境部長彭啓明二十二日表示,台灣碳費定價為每公噸新台幣三百元(一般費率),但企業若提自主減量計畫,根據計畫表現可享優惠費率,由每噸三百元降至一百元,若表現更優異,甚至可降至五十元。截至目前,有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的事業單位,約八成爭取繳交一百元的碳費。 另,根據碳費收費辦法,若屬於高碳洩漏風險事業、提自主減量計畫並審查通過,所需繳交的碳費可再乘上排放量調整係數值,現階段系數為零點二,亦即碳費可打二折。以上述一百元為例,相當於最終每噸碳僅需繳二十元。 環境部次長施文真表示,目前規畫八月上旬會召開今年度的碳費費率議會,預計將討論自主減量計畫收件情況及高碳洩漏風險事業認定的相關規範。 她說明,目前高碳洩漏事業認定擬分為二大方向,一是行業別認定,第二是依產業國際競爭力認定;細節部分仍待與經濟部磋商,盼最快八月底前能對外公布。  

Read More

高雄美術班成果展 匯集14校130件創意作品

  高雄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美術班教育成果展在高市圖展出,邀請市民闔家到場欣賞。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教育局二十二日在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8樓展覽區舉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美術班教育成果展」,展覽主題為「創意高雄.美力視界」,有十四所美術班學校一百三十件作品參展,展期即日起至七月二十七日,邀請市民闔家到場欣賞。 高雄市一一三學年度有十四所美術班學校,共成立四十六班,學生總數達一一一0位;從最早一九八一年開班的七賢國小,至今南有林園國中小、北至岡山區的嘉興國中、西有壽山國中、鼓山高中、東有旗山國中,幅員遼闊;課程內容含括書法水墨、素描版畫、水彩彩繪、立體媒材、多媒體創作等領域科目,非常多元。 開幕儀式時,教育局副局長黃盟惠表示,此次展覽主題為「創意高雄.美力視界」,讓大家重新審視高雄作為科技、工業、觀光等複合城市,所展現創意、美感與在地人文的多元活力。 本次展示類別為平面作品約一百三十件,依美術班教育課程內容自由選定題材,作品陳列於圖書館總館八樓展覽區,展示時間為即日起至七月二十七日上午十時至下午十時,盼藉美術班學子的創意巧思,引領一窺孩子們純真內心的美麗世界,一同欣賞與享受這充實的心靈藝術饗宴。

Read More

寶山基礎建設受壓 鄉長籲建聯合修復機制

  竹縣寶山鄉長邱振瑋向竹縣府提出兩大訴求,建立聯合修復道路與長效防護機制,以改善道路被大型車輛壓壞的問題。(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隨著多項大型開發案在竹縣寶山鄉全面展開,伴隨而來的基礎設施壓力已達臨界點,鄉內主要交通動脈因工程車輛密集重壓而嚴重損壞,民怨四起。寶山鄉長邱振瑋廿一日強調,此為全鄉的系統性問題,籲請新竹縣政府必須作為主管機關,出面主導召集所有開發企業,建立聯合修復與長效防護機制。 寶山鄉公所表示,上週五鄉長邱振瑋針對山湖村單一建案所引發的交通與環境亂象,親率團隊至現場會勘。會中除勒令該建設公司必須就道路損壞、交通維持、停車亂象與垃圾問題限期改善外,更針對民眾陳情的排水堵塞案,要求建商立下軍令狀,承諾於七月卅一日前改善完畢,展現公所鐵腕執法的決心。 目前鄉內寶山交流道週邊道路、三峰路、寶山路、雙園路、雙新路、新林路、寶新路及新湖路、山湖路、水仙路、新珊路等,都因大型開發及土石方車輛的重壓,出現大規模損壞。 邱振瑋強調,這些因大型開發而獲取利益的企業,理應承擔其開發行為所造成的外部成本。為此,公所正式向竹縣府提出兩大訴求,分別係全權主導,召開會議,新竹縣政府為縣、鄉道之主管機關,責無旁貸召開「寶山鄉道路維護與管理協調會議」。其次係建立機制,防範未然,會議不僅要解決當前已損壞道路的修復分攤問題,更重要的是必須建立一套長效的管理與防範機制。例如要求開發單位在施工前需繳納「道路維護保證金」、建立聯合養護基金、或是認養特定路段等,從源頭上預防和管理,而非事後補救。

Read More

以生命教學照亮學子人生 中山大學王致遠獲師鐸獎 

  王致遠被學生讚譽為「用生命教書的人」,今年榮獲教育部「師鐸獎」。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副教授王致遠因罹患非典型感染導致四肢截除,被學生讚譽為「用生命教書的人」,今年榮獲教育部「師鐸獎」;他是一位特別的教師,雖重度身障,卻從未受限,始終以不懈的教育熱忱投入教學與輔導,引導學生勇於嘗試、深度思考,以溫柔而堅定的身影,陪伴無數年輕人走過生命中的風雨。 王致遠擁有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商學博士學位,任教十五年來,致力於教學創新與學生輔導;他因罹患非典型感染導致四肢截除,成為台灣第一位接受雙手異體移植的教育者,這段歷程非但沒有阻礙他繼續教學,反而成為鼓舞學生的生命教材,他曾獲頒周大觀熱愛生命獎,並多次榮獲中山大學傑出教學與優良導師獎、獲評為教育部教學實踐績優計畫,充分展現其教學熱忱與生命韌性。 王致遠始終相信,教育的本質是陪伴與引導。他的第一屆導生小圓,大一結束時因學業不佳面臨二一,王致遠約談時,鼓勵小圓出國看看不一樣的世界,赴英國短暫遊學,回國後明顯轉變。他開始買理財書自學,在課堂上主動發言,王致遠看在眼裡,暗自欣慰,認為學生終於找到方向。然而不久後,小圓突然從課堂消失,王致遠接到通知才得知,小圓罹患大腸癌三期。儘管病情沉重,他仍努力回到校園堅持學習,並完成特別設計的課業,最終,小圓仍不敵病魔離世。 王致遠回憶,身為師者,他無力扭轉病情,但至少能在生命將盡的時光中,不讓學生孤單,一路為小圓和家屬打氣。陪伴,或許就是他所能給予的最重要的事。 另一位罹患腦癌的學生,在生病低潮時打電話向王致遠傾訴。王致遠花數小時傾聽、分享自身經歷,幫助她重燃求生希望。 王致遠堅持「學習不應只限於課堂,而是一場探索與思辨的旅程」,課程中運用多樣教學方法,如影片、個案、實作任務,激發學生思考與表達。他更積極參與教育部教學實踐計畫,追求課程品質提升與創新,並曾獲教育部績優計畫肯定。 獲獎時,王致遠謙遜地表示,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才是最重要的,「獎項,是一種管道,告訴其他教職同仁,其實我們還有很重要的責任要對學生負責,而且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他強調得獎並非終點,而是教育工作者在平凡崗位上持續耕耘的象徵。

Read More

竹縣華山基金會「到宅服務車募集計畫」 盼中秋節前能順利募集

  竹縣華山基金會「到宅服務車募集計畫」在池和宮舉辦說明會,盼中秋節前能順利募集。(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華山基金會廿五年來,無論酷暑寒冬,到宅服務車陪著天使站站長和義工,走訪大街小巷、深山偏鄉,如今,車輛老舊,風雨災害又頻傳,為了服務效率與安全,急需更新。 為此,華山基金會發起「到宅服務車募集計畫」,廿二日至新豐池和宮舉行說明會,盼能汰換新竹縣新埔站、寶山站與新豐站的老舊車輛,需求迫在眉睫。 池和宮主委陳昱成長期支持華山基金會服務,捐贈大量物資與善款,並同意設置發票箱、海報宣傳華山各項公益行動,並協助弱勢長者申請急難救助;在得知車輛需求後,主動提供宮廟空間、邀請委員及社區代表出席說明會,推動募集「到宅服務車」。 說明會由華山站長介紹募集計畫與到宅服務內容,並邀請長期受陪醫服務的長輩分享親身經歷及感動。新豐鄉長徐煒傑、立委徐欣瑩等皆到場支持,與九位華山服務的爺爺、奶奶在池和宮進行祈福點燈,不僅為所有孤老點燈祈安,也祈願在中秋節前夕,愛心到宅車順利募集,服務不斷。

Read More

工研院與日本三井RISE-A創新平台簽署合作協議 強化台灣半導體國際連結

工研院與日本三井不動產集團旗下RISE-A創新社群平台簽署合作協議,將聚焦於半導體新創企業的育成、技術輔導,加速臺日在半導體與創新產業的國際合作。(工研院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工研院與日本三井不動產集團旗下RISE-A創新社群平台簽署合作協議,與比利時半導體研究機構imec、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AIST)旗下的AIST Solutions並列為該平台創始國際夥伴,彰顯臺灣在全球半導體生態系中的關鍵地位。 工研院表示,此次合作將協助臺灣新創企業與科研團隊拓展日本市場,推動半導體技術於AI、材料、車用電子等多元領域的應用落地,雙方後續將聚焦半導體新創企業的育成與技術輔導,攜手打造涵蓋供應商、應用端與支援機構的跨域創新生態系,推動技術對接、B2B媒合與國際交流,深化雙邊產研合作,加速多元技術應用與產業落地。 三井不動產集團總裁社長植田俊表示,平台透過提供共創的「場域」與「機會」,促進創新誕生,能夠與擁有豐富技術實力與半導體生態系網絡的工研院合作,將成為推動RISE-A發展的重要助力。 工研院副院長胡竹生表示,此次透過RISE-A平台,將深化與全球新創與研究機構的合作,推動半導體技術與應用落地,工研院所建構的先進封裝與異質整合試製線,涵蓋材料驗證、製程整合與模組封裝等完整能力,未來也可望藉此平台與日本材料與設備業者展開合作。工研院將持續扮演產學研之間的樞紐,促進學研成果產業化,並成為臺灣接軌國際的重要橋梁。 RISE-A創新社群平台延續其在生命科學與太空產業的開發經驗,進軍作為數位社會關鍵基礎的半導體領域。平台以「場域」與「機會」為核心,預計今年十月在東京日本橋設立共創據點,提供企業與研究機構進行跨域協作的空間,促進創新技術的落地與應用。

Read More

台九線東澳路段落石車又坍方 22日起三天辦理刷坡施工

  台九線東澳路段二十一日發生落石砸車,接著再發生落石坍方,公路局公布自二十二日起二十四日辦理刷坡施工,現場採機動管制通行,請配合現場交管人員指揮通行。(公路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蘇花公路台九線一一七點二公里(東澳路段)二十一日上午發生落石砸車,造成一對夫妻檔受傷送醫;二十一日下午再發生落石坍方,經搶修後通車。為維護用路人通行安全,公路局東工分局公布自二十二日起二十四日辦理刷坡施工,現場採機動管制通行,請配合現場交管人員指揮通行。 東工分局發布新聞稿指出,為了維護用路人通行安全,辦理台台九線一一七點二公里刷坡施工,施工期間請用路人配合現場交管人員指揮通行,若有臨時路況或施工需求影響安全,要等到排除阻礙後再放行。 台九線一一七點二公里二十一日上午發生落石砸傷人,原本公路單位要等天氣好,運用空拍機飛上去看哪裡出問題?但是下午又再度發生落石及坍方,情況比上午還嚴重,尤其傍晚這次大量落石傾瀉而下,一度造成道路中斷,搶修後通車。 經東工分局初步發現落石位於型框植生保護及掛網保護的範圍外,距離道路三十公尺以上的岩盤,為維護用路人通行安全,二十二日起辦理刷坡施工。

Read More

新竹臺大分院小小醫師體驗營探索達文西機械手臂

  新竹臺大分院小小醫師體驗營結合醫院智慧醫療特色,首度推出重磅級「達文西機械手臂工作坊」,讓小醫師們彷彿置身手術現場。(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台大分院舉辦的「小小醫師體驗營」廿二日於竹北院區登場,共有四十名小小醫師參與,從智慧科技到臨床實務,課程內容多元豐富,為孩子們提供最好的職涯體驗。 院長余忠仁表示,自己在五歲時最喜歡站在窗台旁看著父親為病人醫治,幼小心靈中對父親身影的崇拜與景仰,成為他立志從醫的重要啟蒙。過去的醫療環境與今日大不相同,隨著科技不斷進步,智慧醫療的導入不僅提升診斷與治療的精準度,也更加凸顯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從醫師、護理師到每一位醫療工作者,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唯有緊密合作,才能共同守護病人的健康。 余忠仁勉勵小小醫師,希望今天的體驗能在每個人心裡種下對醫學的好奇與夢想。未來有一天,小小醫師們成為專業的大醫師,到新竹台大分院服務,提供最堅實的醫療服務。 新竹台大分院表示,本次活動結合醫院智慧醫療特色,首度推出重磅級「達文西機械手臂工作坊」,由達文西手術中心主任廖御佐醫師親自講解操作方式,並讓小小醫師親自逐一操作,體驗機械手臂的靈活與精準。同時也介紹腹腔鏡手術的原理與優點,說明如何透過微創技術,降低病人疼痛與術後恢復時間。透過實際操作與互動,小小醫師們彷彿置身真實手術現場,親身體驗醫療科技帶來的革新與精準,深刻感受智慧醫療的魅力。 除手術體驗外,也安排互動講座及「醫院巡禮」,實地走訪婦幼醫學中心、檢驗醫學部、影像醫學部、藥劑部與智慧醫療跨域展示區,深入了解各職類專業與醫療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Read More

舊情懷 巨大無敵鐵金剛在宜蘭人故事館

  宜蘭監獄與宜蘭人故事館共同策劃「與家的距離~盼歸創作聯展」,全部作品皆由收容人創作,除無敵鐵金剛外,更有海底世界的精緻微型燈籠、國寶大師傳授的春仔花、維妙維肖的稻草藝術及創意紙黏土等作品。(宜蘭人故事館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暑期到來!還在苦尋新的景點嗎?宜蘭人故事館近期引進超大型無敵鐵金剛燈籠展,絕對吸睛! 此次宜蘭監獄為展現年度技訓成果,與宜蘭人故事館共同策劃「與家的距離~盼歸創作聯展」,全部作品皆由收容人創作,除無敵鐵金剛外,更有海底世界的精緻微型燈籠、國寶大師傳授的春仔花、維妙維肖的稻草藝術及創意紙黏土作品,即日起展至明年八月份,是難能可貴的參觀機會,民眾遊客皆可免費入館參觀。 宜蘭監獄長年開辦各類技藝班,提供收容人一個學習的平台,另其出社會後有更廣的謀生發展,尤以作品「豐收」在二00九年台灣燈會的全國花燈競賽中,獲得特優獎,並被評為「燈王」,展現豐碩技藝成果。此外,本展特別規劃五六年級生的童年回憶,高度超過兩米半的「無敵鐵金剛」燈籠,對於許多已為人父母的你我,特別適合親子共賞、留影致敬青春。 市長陳美玲表示,宜蘭人故事館常年舉辦各項藝術展覽及親子活動,已成為宜蘭在地民眾及外縣市遊客參訪的藝文景點。此次與宜蘭監獄共同策展的「與家的距離~盼歸創作聯展」,更是彰顯出宜蘭人故事館除了藝術文化的推廣外,也肩負社會教育的意義,讓收容人的藝術創作能被市民大眾看見。

Read More

宜蘭國際綠色影展 8/2日開幕

  二0二五宜蘭國際綠色影展將於八月二日於羅東文化工場棚架廣場舉行開幕,現場將以四百吋大螢幕放映「沈睡的水下巨人」為影展揭開序幕。(宜蘭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二0二五宜蘭國際綠色影展將於八月二日晚間六時於羅東文化工場棚架廣場舉行開幕儀式,並以四百吋大螢幕放映「沈睡的水下巨人」為影展揭開序幕。影展活動期間自八月二日起至十月十八日,今年影展以「流動」為影展核心主題,聚焦海洋、流域等重要議題,透過影像放映與實地行動,共構一場關於環境永續的深度對話。 本屆影展開幕放映台灣首部以沉船生態為主題的深海紀錄片「沈睡的水下巨人」,由金鐘導演李景白歷時數年拍攝,潛入臺灣外海的神祕海域,捕捉沉船遺跡如何成為魚群與珊瑚的新棲地,是臺灣近年少見結合自然影像美學與深度海洋科學觀點的作品,畫面壯麗動人,內容發人深省,是本屆影展最值得現場觀賞的重要影片之一。 代理縣長林茂盛表示,宜蘭縣以環保立縣為施政主軸,宜蘭國際綠色影展以影像為媒介,引領社會關注生態與永續議題,期待民眾透過觀影、走進社區,一同參與這場從觀看走向行動的綠色旅程,為世代永續攜手努力,達到淨零綠生活永續發展目標。 今年宜蘭國際綠色影展共辦理五十五場次放映活動,其中二十場為校園巡迴場,僅提供該校師生入場。其餘三十五場皆免費入場,開幕及戶外特影場免登記入場,閉幕場及其他室內場建議可先線上預約,無法線上報名者,僅開放少量名額可以現場排隊入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