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康文的箱子

■高低 康文律師總是穿著那身深灰色的三件套西裝,即使在最炎熱的夏日也不例外。他的領帶永遠繫得一絲不苟,銀色的領帶夾在陽光下閃著微光。但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他手中那個黑色箱子。 那箱子比普通的公事包要大上一圈,四角包著黃銅,鎖扣擦得鋥亮。康文提著它的時候,總是微微抬起下巴,步履從容,彷彿裡面裝著足以撼動整個司法界的機密檔。 「康律師早!」 「早。」 他微微頷首,嘴角掛著恰到好處的微笑。法院門口的保全已經習慣了這位律師的做派,只是每次看到那個箱子,還是忍不住多瞄兩眼。 康文走進法院大廳,皮鞋在大理石地面上敲出清脆的聲響。他能感覺到周圍的目光,那些書記員、法警、甚至是其他律師,都在偷偷打量著他手中的箱子。他知道他們在想什麼——那裡面一定裝著某個大案要案的證據,或者是價值連城的合同。 他享受這種感覺。 電梯裡,新來的實習律師忍不住開口:「康律師,您這箱子看著真特別。」 「是嗎?」康文輕笑一聲,「跟了我很多年了。」 「裡面一定裝著很重要的東西吧?」 康文沒有回答,只是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電梯門開了,他邁步走出去。 其實康文自己也說不清為什麼要帶著這個箱子。十五年前,他在舊貨市場一眼相中了它。那時他還只是個法院的文員,每天整理案卷、複印檔。但提著這個箱子走在法院裡,他感覺自己像個真正的律師。後來他真的考取了律師資格,卻依然保持著這個習慣。箱子成了他的一部分,就像那頂呢絨禮帽一樣。每天早上,他都會仔細擦拭箱子,然後放進一份當天的報紙和一副老花鏡。 今天也不例外。 康文走進第三法庭,他的當事人已經等在那裡了。這是個簡單的民事糾紛案,但他依然挺直腰板,將箱子輕輕放在桌上。他能感覺到對方律師投來的目光,那目光裡帶著幾分忌憚。 庭審進行得很順利。康文習慣性地在陳述時輕輕拍著箱子,彷彿裡面裝著制勝的證據。對方律師的額頭上滲出了汗珠。 「本庭宣判……」 法官的話還沒說完,法庭的門突然被推開。幾個記者衝了進來,長槍短炮對準了康文。 「康律師,聽說您接手了王氏集團的案子?」 「能透露一下案件細節嗎?」 康文愣住了。王氏集團?那確實是最近轟動的大案,但他根本沒接手。這些記者顯然是認錯人了。 他提起箱子想要離開,卻被記者們團團圍住。推搡間,不知是誰撞到了他的手臂。那個陪伴了他十五年的箱子脫手而出,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 「不!」 康文伸手去抓,卻抓了個空。箱子重重地摔在地上,鎖扣彈開,裡面的東西散落一地。 時間彷彿在這一刻靜止了。 沒有機密檔,沒有驚天證據,只有一份疊得整整齊齊的報紙,和一副普通的黑框老花鏡。 記者們愣住了,法庭裡的人都愣住了。康文感覺自己的臉燒得厲害,耳邊嗡嗡作響。他蹲下身,顫抖著手去撿那些東西。 就在這時,他聽到了一聲輕笑。 是那個總是坐在旁聽席最後一排的老太太。她每天都會來聽各種庭審,康文一直以為她是某個當事人的家屬。 「康文啊,」老太太站起身,拄著拐杖慢慢走過來,「這麼多年了,你還是這麼愛面子。」 康文抬起頭,突然認出了這張臉。是徐阿姨,他以前在法院當文員時的老同事。 「徐、徐阿姨……」 「你呀,」徐阿姨搖搖頭,「當年就是,明明是個文員,非要打扮得跟大律師似的。現在真當了律師,怎麼還改不了這個毛病?」 法庭裡響起一陣善意的笑聲。康文看著地上的箱子和報紙,突然也笑了。他站起身,拍了拍西裝上的灰塵。 「徐阿姨說得對,」他轉向那些目瞪口呆的記者,「各位,抱歉讓你們失望了。我確實沒接手王氏集團的案子。這個箱子……」他頓了頓,「裡面裝的不是什麼了不得的東西,就是一個老男人的一點小虛榮。」 他彎腰撿起箱子和報紙,仔細地擦去灰塵。「不過,」他戴上那副老花鏡,朝眾人眨了眨眼,「這虛榮心讓我每天都能挺直腰板做人,倒也不算太壞,對吧?」 法庭裡響起掌聲。康文提起箱子,這次他沒有刻意挺直腰板,卻感覺比任何時候都要輕鬆。走出法庭時,他聽到小王在身後喊:「康律師,您的箱子真酷!」 他回頭笑了笑,這次的笑容裡,多了幾分真誠。

Read More

車禍喪生 桃醫追思乳癌暖醫周佳正

桃醫舉辦周佳正主任追思會,滿室鮮花與祝福傳遞無限懷念。(桃園醫院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衛福部桃園醫院7月21日上午起,於院內布置溫馨追思空間懷念外科部主任周佳正醫師,開放時間為每週一至週五早上7時至下午6時,將持續至8月11日中午12時止。首日即湧入大批同仁與病患悼念,場面溫馨又感傷,衛福部長官親臨表達深切哀悼與敬意。桃園市長張善政亦代表市府團隊表達慰問與致意。 現場以大量鮮花、照片與留言卡片妝點,柔和燈光營造出寧靜而溫暖的氛圍。牆面播放著周主任過往醫療工作的影像,一幕幕與病患互動、與團隊討論、參與培育後輩的片段,令人動容,不少前來的同仁與民眾頻頻拭淚。 「他是我們敬重的醫者、溫暖的領導者,總是默默守護大家,今天能來說一聲謝謝,是我們的榮幸與責任。」一位外科住院醫師語帶哽咽地說。護理部資深同仁也感慨表示:「每次值班只要知道是周主任開刀,就安心許多。他不只是醫術精湛,更是讓人可以全心信賴的長者。」 除院內醫護團隊外,也有多名曾受照顧的病人與家屬專程到場。一位曾罹患乳癌的女士帶著手寫卡片前來致意:「是他讓我從最絕望的谷底走出來,我真的感激他一輩子。」 衛福部官員代表在追思會中向院方與同仁表達慰問,並表示周主任長年奉獻乳癌手術與急重症照護領域,對提升台灣醫療品質貢獻良多,其逝世是醫界的重大損失,亦令部內深感哀慟。 一場靜靜而深刻的追思會,見證了一位良醫對病患與醫療現場的深遠影響。他的身影雖已遠去,但他帶來的溫暖與典範,將永存在人們心中。

Read More

夏日水上活動多 增眼睛感染風險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每到夏季,游泳、潛水,甚至海灘音樂祭等水上與戶外活動盛行,眼睛容易暴露在紫外線、灰塵等外在風險中,加上台灣夏季悶熱潮濕的特性,是細菌繁殖最頻繁的季節,眼睛感染的案例也隨之增加。 台南澄清眼科院長林昕穎醫師指出,夏天是細菌滋生旺季,此時眼睛的清潔與預防更加重要,眼睛接觸到水中細菌或不乾淨的水源,易導致角膜發炎、乾眼症與結膜炎等問題,尤其配戴隱形眼鏡下水,隱形眼鏡具吸附性,更易讓水中微生物及細菌依附在鏡片上」。 根據日本《光學》期刊報導,洗澡時配戴隱形眼鏡者,感染風險較未配戴者高出數百倍,顯示水中細菌與隱形眼鏡接觸帶來的潛在威脅不可忽視。 夏季常見眼睛疾病包括角膜炎與結膜炎等,當眼睛接觸到水中微生物、細菌與阿米巴原蟲等,感染源容易侵入角膜上皮,配戴隱形眼鏡的族群更需注意,因為這類感染並非僅限於公共泳池、溪邊及海邊等環境,平常家中的水源也存在微生物,即便在家中洗澡、洗臉,若有水花濺入眼睛,都有可能讓隱形眼鏡成為附著媒介。 林昕穎提醒,夏日進行相關會讓眼睛接觸到水的活動,應盡量避免配戴隱形眼鏡,可考慮改戴有度數的泳鏡。一旦發現眼睛紅腫、視線模糊或分泌物異常等症狀,應立即停戴隱形眼鏡並就醫。

Read More

近2成少年難拒菸 4招避成癮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暑假期間青少年易受同儕邀請吸菸或使用電子煙,而9成慣性吸菸者在18歲前就開始接觸菸品。國健署提醒,青少年對尼古丁更易成癮,應警覺菸草商透過媒體美化吸菸行為的陷阱,並善用4招拒菸技巧,遠離菸害、守護健康。 菸草商挹注大量經費行銷,意圖誘使青少年成為菸癮者。透過演員的演繹,吸菸行為常被賦予「帶來靈感」或「英雄崇拜」等美好想像,一旦青少年因此成癮,菸草商便能從中獲取可觀收益。 根據國健署112年針對4.2萬名國、高中生所進行的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報告顯示,有82.1%學生表示絕不吸菸,但仍有將近2成學生未能堅定拒絕菸品誘惑。多數研究指出,大眾媒體置入吸菸行為,以及看見同儕使用菸品,都會增加青少年嘗試菸品的興趣。 暑假是學生擺脫課業壓力的自由時光,同時也潛藏青少年接觸菸品及電子煙等新興菸品的風險。國健署提醒,菸品和電子煙含有尼古丁,尼古丁是成癮性物質,別小看或自信能與之抗衡,許多人嘗鮮,就此成癮。研究指出青少年對尼古丁較敏感,且比成年人更早對尼古丁形成依賴性,統計數據更顯示,在習慣性吸菸的人中,就有近9成是在18歲前就開始接觸菸品。 國健署提供4招拒菸方法,第1招是當個優質聚會主要策劃者,安排禁菸場所聚會;第2招為建立拒菸盟友網絡,事先與好友約定不吸菸,相互支持,遇到邀約吸菸的場合,能協助拒菸為對方解圍。 第3招則是預備婉拒的理由,如「我的呼吸道比較敏感,如果吸菸會喉嚨不舒服」、「家人對菸味敏感,我擔心菸味沾到身上,家人聞到會誘發氣喘」等;第4招為「直接堅定拒絕」。 國健署表示,陳述吸菸的傷害,表明拒菸立場,真正的朋友是能尊重對方的選擇。成功拒絕菸品的第一步在於堅定個人信念,即是體認到「接觸菸品百害而無一利」,不吸菸是完全正確並且理所當然的決定,無須感到不好意思。

Read More

長期搬鈔票錢幣 疝氣復發拳頭大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一般外科醫師孫賢斌表示,經達文西手臂以人工膜縫補破洞、精準修復,讓銀行退休員走路不再卡卡,重拾正常生活。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一名65歲男性,年輕時就在銀行擔任鈔票和錢幣搬運工作,竟搬到罹患疝氣,十幾年前曾接受傳統疝氣手術,最近幾年又復發,兩側腹股溝冒出疝氣囊,左側疝氣大到如拳頭大,經達文西手臂以人工膜縫補破洞,精準修復,讓這位銀行退休員,走路不再卡卡,重拾正常生活。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一般外科醫師孫賢斌表示,他對這位退休銀行員兩側腹股溝都發生疝氣感到訝異,左側腹股溝疝氣已掉出約15公分×6公分的囊袋,比陰囊大了好幾倍;右側腹股溝疝氣也有6公分×6公分之大,經診斷是嵌閉性疝氣,怎麼能忍受到這樣嚴重程度才來求醫。 該患者說,他年輕時在銀行服務,負責鈔票和錢幣搬運工作,每天好幾次要將一大綑一大綑的鈔票和沉重的錢幣從庫房搬運到運鈔車,或從運鈔車搬運到庫房,以及在庫房內進行上下架等工作,十幾年前發現左側腹股溝有疝氣,接受手術治療,最近幾年又復發,情況更嚴重,影響生活作息,走路都卡到不行,不敢走太遠路,怕疝氣被卡破。 孫賢斌表示,該患者腹股溝疝氣,很可能因長年搬重物,造成腹內壓力增加,壓力會使腹膜破裂,腹膜會經過這個裂洞凸到腹股溝外面,形成疝氣。由於該患者兩側都有疝氣,傳統手術要在兩側腹股各劃開約10公分傷口,很難達到精準縫補的動作,建議患者接受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 這項兩側腹股溝疝氣手術,只在該患者肚臍上方開3個各約1公分小傷口,以達文西手臂探入,靈活彎曲、視野清晰,進行左右兩側腹膜破洞修補手術。孫賢斌指出,達文西手臂精準剝離很薄的腹膜,置入並固定人工膜以封住破洞,再將腹膜精細的復位縫補,預後效果更加良好,不僅減少病人術後疼痛度,復發率更是近乎於零。該患者手術隔日便能下床走動,兩天後就順利出院。 以台灣而言,腹股溝疝氣的發生率約6%,男性是女性的10倍。孫賢斌強調,大部份疝氣的腹膜破洞都不會自行癒合,有可能破洞會愈破愈大,更危險的是,這樣的「嵌閉性疝氣」,越卡會越腫,嚴重時甚至會造成組織的壞死。罹患腹股溝疝氣的高危險群,包括經常搬運重物、長期咳嗽、便秘、懷孕,如果摸到自己的腹股溝有圓形凸起物,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應趕快就醫做詳細診查。

Read More

抗過敏藥佩你安成抗癌新武器

中正大學生醫系教授陳永恩(左)及研究團隊研究發現,抗過敏藥將成抗癌新武器。 (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中正大學生物醫學科學系聯同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嘉基泌尿外科組成的跨校研究團隊,歷時6年研究,近日於國際期刊《Molecular Medicine》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發現常見抗過敏藥物「佩你安」(Cyproheptadine)可提升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的辨識與攻擊力,展現其在抗癌治療上的潛力。 中正大學生醫系教授陳永恩及嘉義基督教醫院泌尿外科沈正煌教授過去的研究已發現,佩你安具有抗膀胱癌的效果,此次研究進一步發現,佩你安可透過調控癌細胞的「表觀遺傳機制」,啟動自然殺手細胞(NK cells)的免疫攻擊功能,進而有效抑制膀胱癌的腫瘤生長。 膀胱癌是泌尿系統中第2常見的癌症,且擅長逃避免疫系統的監控,使得治療更具挑戰性。研究團隊實驗發現,當癌細胞接受佩你安或另一種表觀遺傳抑制藥物「恩替諾達」(Entinostat)處理後,其細胞表面的「免疫辨識標記」表現顯著提升,使自然殺手細胞更容易識別並攻擊癌細胞。 研究團隊進一步的動物實驗顯示,經佩你安或恩替諾達處理的小鼠,其腫瘤生長明顯減緩,且腫瘤內自然殺手細胞的滲入程度顯著增加,證明這兩種藥物不僅能影響癌細胞本身,也能有效調節腫瘤微環境,增強整體免疫抗癌反應。 研究突破傳統化療抗癌治療的框架,提出一種透過「改寫癌細胞的基因開關」以喚醒人體自有免疫力的新策略。研究團隊表示,佩你安為老藥且具良好安全性,未來有望應用於膀胱癌或其他免疫逃脫型癌症的免疫治療,為臨床帶來全新希望。

Read More

高齡糖友一味控糖 可能頭暈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偉輔表示,控糖不是越低越好,高齡控糖更要拿捏得宜。(奇美醫院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糖尿病治療傳統觀念強調「糖化血色素(A1C)要壓到6.5%以下」,然而對年長病患者而言,一味壓低血糖反而容易導致頭暈、意識混亂甚至跌倒骨折等風險,奇美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偉輔表示,高齡患者在監控血糖數值之餘,也應全面評估,才能制定最適合的治療計畫。 2025年我國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比突破2成,伴隨高齡化成長的還有糖尿病等慢性病,目前我國65歲以上糖尿病盛行率已近3成。黃偉輔表示,高齡除了是糖尿病的重要風險因子,也伴隨肌少症、行動不便、視力退化等退化疾病。 黃偉輔指出,對於高齡糖尿病患而言,太嚴格的控糖反而增加低血糖、跌倒骨折風險,美國糖尿病學會及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最新建議也針對長者放寬血糖標準,換取更安全的生活品質。認知正常、行動自理長者糖化血色素可控於7-7.5%,如有失智或生活需要他人協助甚至可放寬至8%以上。 得益於近年血糖監測科技迅速發展,連續血糖監測器(CGM)搭配自動胰島素輸注(AID)裝置能進一步幫助穩定血糖、減少低血糖事件。透過這些科技,醫療團隊也能遠端追蹤血糖,同步減輕家屬與病人負擔。 奇美醫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團隊強調,未來隨著人口老化,糖尿病照護也步只停留在控糖,還需整合營養、運動、認知與心理支持等多層面照護,避免多重慢病與失能相互惡化。 針對高齡糖尿病長者,家屬應協助定期回診並留意是否出現記憶退化、體重快速下降、行走不穩等警訊。奇美醫團隊長期推動老年糖尿病整合照護門診,協助長者量身打造最適合治療計畫。

Read More

重症照護名醫 高國晉猝逝辦公室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長庚名醫高國晉20日被發現倒在辦公室,急救無效猝逝,享年59歲,院方21日發布聲明,醫界痛失英才。衛福部形容高國晉是COVID-19重症患者守護者,堅守防疫風範永存。 高國晉畢業於台北醫大醫學系,專長慢性咳嗽、氣喘與肺癌,是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現任理事長,經歷為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內科副教授、林口長庚醫院呼吸治療科主任及林口長庚醫院內科部副部長。 林口長庚醫院透過聲明表示,高國晉專精重症照護領域,在全國急重症及韌性醫療的推展,貢獻良多,醫界痛失英才,深感哀傷。 對高國晉的離世,衛福部長邱泰源及疾管署長莊人祥也表示哀悼,並代表全體防疫人員表達無限哀慟與不捨。 疾管署表示,高國晉從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均持續擔任新冠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積極投入防疫政策規劃與決策工作,為我國病例通報條件的訂定、邊境檢疫策略的制定,以及國內檢驗與醫療量能的盤點整備等疫情初期的應變工作,提供了關鍵建議與科學依據,對於初期成功防堵疫情,貢獻卓著,也為後續防疫工作,奠定穩固基礎。 疾管署表示,高國晉在本土疫情快速升溫期間,參與線上直播講座、研討會,講授內容後續彙整成冊為「COVID-19重症照護關鍵紀實」,成為國內重症照護領域的重要參考資料,對提升公共衛生及醫療人員專業能力影響深遠。

Read More

〈中華副刊〉春天,十個盲眼

■陳尚 鐵道在野火中懷孕時 我摸到陶土罐盛滿待降生的雨 大地是鹽的繈褓,正在破解 你把我們的骨骼撒進麥地 第十次日出前,樹皮都在蛻字 百靈銜著去年的灰燼築巢 盲眼的母親在河邊敲打鐵皮 她總說 河流是倒懸的產道 麥穗撞破不堪的殼 有人聽見來自大地心臟的海嘯 孩子收集著磷火 在凍土裡埋下滾燙臍條 春啊,第十一根手指生長時 我們的血正在返祖化作岩漿 所有倒下的影子開始抽芽 長成通往宮腔的鐵路

Read More

便當店徵工作人員、開頭班人員

1.工作人員:薪37000起、月休6天 2.開頭班人員:06:30-12:30、時薪220起 福利佳、洽安和路一段391號 電:255-0006蘇店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