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世華防詐績效卓越 獲銀行公會頒發防詐雙項殊榮

國泰世華銀行防堵詐騙不遺餘力,憑藉卓越的防詐成效與創新科技應用表現獲頒「積極投入防詐之金融機構」與「臨櫃攔阻績優之金融業人員」雙項殊榮,由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左)頒發獎項,國泰世華銀行董事長郭明鑑(右)代表受獎。(國泰世華銀行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為強化公、私部門防詐機制,共同打擊詐欺不法情事,中華民國銀行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今(13)日舉辦「114年金融科技打詐高峰會」,邀集行政院、法務部、警政署及金融機構代表等齊聚一堂,分享防詐成果與科技應用經驗,並表揚金融機構與金融從業人員於防詐、阻詐的優異表現。國泰世華銀行憑藉卓越的防詐成效與創新科技應用表現,獲頒「積極投入防詐之金融機構」、「臨櫃攔阻績優之金融業人員」雙項殊榮,展現國泰世華銀行全方位守護民眾資產安全的行動力與實際成效。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國泰世華銀行於2024年臨櫃攔阻成功件數逾2,500件,金額逾新台幣20.5億元,臨櫃攔阻成效連續2年居金融同業之冠,成效有目共睹,獲得「積極投入防詐之金融機構」表揚。 國泰世華銀行董事長郭明鑑表示,面對無差別攻擊的詐騙,國泰世華自2023年率先成立跨部門反詐專責小組,推動「國泰盾」阻詐藍圖,涵蓋「科技、聯盟、關懷、知識」4大構面,並與金融同業、主管機關、警政單位建立堅實的反詐連線。 國泰世華左營分行副理盧虹如則獲頒「臨櫃關懷提問成效優異基層行員」殊榮,肯定她在第一線成功攔阻詐騙案件的貢獻。國泰世華銀行致力透過臨櫃關懷提問、落實金融機構偕警方即時通報機制,以及優化「了解你的客戶(Know Your Customer, KYC)」審查流程等方式,擴大攔阻詐騙效能,自2023年以來,國泰世華獲政府機關表揚阻詐有功之行員逾8,000人次,成為守護民眾財產安全的第一道防線。 在「金融機構科技防詐經驗分享」環節,國泰世華數據生態營運部協理高秋蓉以「以科技串聯金融防詐力量,以行動守護民眾資產安全」為題,深入剖析國泰世華如何運用AI與大數據,建構模型偵測客戶帳戶是否有異常,即時為客戶攔阻可疑交易,同時也發展受害者關懷模組,希望及早發現高潛在受騙的民眾,給予提醒與關懷。另為提升資訊共享、風險預警、資金攔截等反制行動效率,今年國泰世華更與台北、橋頭、士林地檢署簽署「聯盟盾專案」合作意向書,啟動「可疑金融帳戶」通報機制,攜手檢警從源頭打擊詐騙不法金流,提供客戶更安全的金融交易環境。 展望未來,國泰世華將持續深化科技應用與公私協力,推動「檢舉、報案、說出來」3行動,以觀念分享與科技輔助布建全台阻詐網絡,守護民眾財務安全,實踐金融業維護社會秩序的價值與使命。

Read More

楊柳颱風 屏東停電逾萬戶全數復電

楊柳颱風屏東停電逾萬戶全數復電。(台電屏東區處提供)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楊柳颱侵襲屏東累計造成16028戶停電,經台電動員188位工程人員、出動工程車64輛、全力進行電力修復,截至13日20時已有15835戶恢復供電,已全數復電。 台電屏東區處表示,這次颱風主要停電區域集中在高樹鄉、枋寮鄉及萬丹鄉等地區,目前剩餘193戶尚未復電,台電刻正全力搶修中。 台電屏東區處長仇忠銘處指出,造成停電災情的主要原因是樹木傾倒壓垮高壓線路及強陣風吹斷配電線路,仍請民眾耐心等候;另外泰武及德文部分山區因道路無法通行,將俟道路主管機關開通後立即投入搶修。 另外,屏東縣長周春米也致電關心轄區停復電情形,對台電屏東區處同仁積極搶修,快速恢復鄉親用電,表示感謝之意,並請仇處長轉達請同仁在冒著風雨搶修時,也要注意自身安全。 楊柳颱風屏東停電逾萬戶全數復電。(台電屏東區處提供) 台電屏東區處提醒民眾,隨著颱風增強,配電線路受害的災情會隨而增加,請民眾儘量減少外出,如遇電線掉落或外露請立即通知台電處理切勿自行撿拾或碰觸,避免釀成觸電的意外。 圖:楊柳颱風屏東停電逾萬戶全數復電。(台電屏東區處提供)

Read More

楊柳颱風遭遇災損三步驟 存證報備有保障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民眾遭遇颱風造成財產損失時,記得把握災損減免三步驟,「拍照存證」、「檢附文件」及「申請減免」,並於災害發生後30日內,報請轄區稅捐稽徵機關辦理相關事宜,該局並提供所得稅、營業稅、貨物稅及菸酒稅等稅目之減免規定,民眾可自行下載參考。 該局強調,對於民眾因災害造成的財產損失,將秉持從寬、從速原則,主動協助及輔導受災納稅義務人申報(請)各項稅捐減免事宜。該局並提醒納稅義務人除了可以臨櫃辦理與書面郵寄申請外,也可至財政部稅務入口網(https://www.etax.nat.gov.tw)線上申請稅捐減免,快速又省時。 民眾及營業人如對於災害損失稅捐減免之規定或申報(請)方式有不明瞭的地方,可就近向所在地稅捐稽徵機關諮詢或撥打免費服務專線0800-000321洽詢,將有專人為您解說。

Read More

綠商標報告出爐 統一企業連續蟬聯申請冠軍

近十年我國綠商標申請量(智慧局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為持續關注我國綠商標註冊申請案件趨勢,延續2024年之「我國近十年綠商標產業之比較分析」報告,今(2025)年再納入最新年度的統計數據並予研究,完成新年度「我國綠商標產業布局分析─2025最新報告」,剖析2015-2024年我國綠商標註冊申請案指定使用商品、服務之態樣及趨勢,提供業者作為綠色產業商標布局,因應國際氣候變遷及淨零排放策略之參考。報告顯示,統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美商蘋果公司及開曼群島商阿里巴巴集團堪稱我國綠商標大戶。 分析報告指出,近十年來我國綠商標占所有商標申請總量的比例約14.30%,整體觀察,由前期(2015-2017年)平均13.75%,中期(2018-2021年)平均15.57%,一直到後期(2022-2024年)平均13.03%,雖後期不論是綠商標數量或是所占百分比不斷起伏波動,似乎有下降趨勢,惟2024年降幅呈現趨緩。整體長期來看,申請量以「節約能源」、「污染控制」、「能源產品」類別為大宗,加總占綠商標申請量近八成,可見綠色產業以該三大領域為重心。 智慧局表示,按九大群組各大類前三大申請人之排行,可發現統一公司、蘋果公司及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多次於排行榜中重複出現。在「能源產品」、「節約能源」、「廢棄物管理」三大領域中,前二名均由統一公司、蘋果公司所囊括。尤其是統一公司,再度蟬聯冠軍寶座,堪稱我國綠商標申請之領頭羊。 依據我國綠商標前3名申請人排行榜,前三名依序為統一公司、蘋果公司及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本期(2015-2024)與前期(2014-2023)相較,前3名申請人名次順序均相同,其中榜首統一公司綠商標申請量更是一枝獨秀、成長了15.65%,為前三名中唯一申請量正成長的公司。

Read More

長榮海運上半年EPS17.70元 各國關稅陸續底定航運需求有望提升

(長榮海運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長榮海運13日董事會通過114年第二季財務報告,第二季單季合併營收864.84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98.45億(年減18.66%) ,稅後淨利(歸屬母公司) 109.5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85.01億(年減62.80%),營業毛利率21.61%,每股盈餘(EPS)5.06元;累計前二季合併營收1,964.5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4.87億元(年增0.76%),稅後淨利(歸屬母公司)383.1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85.25億元(年減18.20%),營業毛利率26.46%,每股盈餘(EPS)17.70元。 114年上半年因地緣政治,主要航商仍維持繞行非洲好望角之營運策略,加上歐洲樞紐港口壅塞,有效運能收縮,對歐線價格形成支撐;美線因美國關稅致使價量波動較大,且新台幣大幅升值,故本季營收整體而言較上一季有所下滑。展望未來,隨美國對各國關稅陸續底定及中美暫緩關稅90天,航運需求有望提升。長榮海運將審慎應對國際政經及供應鏈變化,視情勢及客戶需求持續優化航線及艙位配置,並強化風險控管,穩步推進中長期策略,與利害關係人協同創造兼顧營運績效及永續責任的長期價值。

Read More

應對颱風來襲 海保署啟動多重監控擱淺船舶

鈺洲啟航輪CCTV監控影片。(海保署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因應「楊柳」颱風,持續針對去年及今年初擱淺的6艘尚未完成移除的船舶,進行污染監控作業,並要求海事公司落實污染防治措施,航港局亦要求廠商做好防颱措施,相關廠商也落實防颱作為。監測期間如發現有污染情事,將依海洋污染防治法裁罰,確保海域水質安全與生態環境不受影響。 海保署表示,目前尚未完成移除的船舶分別位於臺南兩艘 (喀麥隆籍「多芬DOLPHIN」輪、蒙古籍「凱塔(KETA)」輪)、蘭嶼巴貝多籍「BLUE LAGOON」輪、野柳中國籍「鈺洲啟航」輪、臺中港外巴拿馬籍「液態寶石」輪、烏坵港外本國籍「鑫豐」輪,6艘船舶的殘油均已完成抽除,沒有因船舶破損或結構變化導致油污外洩造成生態環境破壞的風險。在船體移除過程中,海保署、航港局及擱淺船舶所在地之地方政府均會嚴格監督,確保工程進度及環境保護措施均有落實。 海保署亦表示在移除完成前,海保署會持續加強污染監控,採取衛星影像、無人機航拍、CCTV固定監測等多重手段,即時掌握船舶周邊海域狀況,並24小時視監測結果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此外,因應颱風,海保署已完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事業單位海污應變資材盤點,確保一旦發生突發污染事件,可立即投入處理。各地方政府及中央海委會海保署整備足以因應油污外洩的應變資材與設備,涵蓋攔油索、吸油棉、回收設備及人員動員機制。這些資源均已納入全國應變體系,確保在不同地區發生事故時,能迅速支援與調度。 海保署強調,在颱風期間將持續與交通部航港局、港務公司及地方政府密切合作,透過監測、預防及應變措施,確保擱淺船舶在完全移除前不會對海洋環境造成污染風險,並在必要時迅速動員,維護海洋生態及航行安全。

Read More

第三次航海人員測驗23日舉行即日起開放下載測驗通知書

考場設置座位表供考生查詢及試場工作人員進行考生服務。(航港局提供)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航港局表示,114年第三次航海人員測驗本(八)月23日舉行,即日起開放下載測驗通知書。 航港局訂於本(八)月23日至24日舉辦114年第三次航海人員測驗,分別於華夏科技大學(新北市)及正修科技大學(高雄市)兩試區舉行,自即日起於交通部航港局航港單一窗口服務平臺MTNet (網址為https://web02.mtnet.gov.tw/)航海人員測驗管理系統開放下載測驗通知書,參測人員請以A4空白紙張自行列印。 考場設置座位表供考生查詢及試場工作人員進行考生服務。(航港局提供) 為使參測過程順遂,航港局提醒參測人員下載測驗通知書後,務必先行檢視相關測驗資訊(如參測日期、考場位置、試場及座位號碼等)。如參測資格為暫准報名者,請盡速將畢業(學位)證書及學分證明相關文件掃描至「航海人員測驗信箱」(exam@motcmpb.gov.tw),以利提前完成驗證;最遲務須當日第一節應試前將相關文件正本至試務辦公室辦理資格驗證。 航港局提醒,測驗當天請勿攜帶具通訊、感應、拍攝、記錄功能之裝置或設備入場(如智慧手環、手錶、眼鏡及佛珠等),如遇有疑義,請配合監場人員確認及檢查,此外,本測驗僅可使用考選部公告之國家考試電子計算機之機型,請至考選部國家考試電子計算器措施網站查詢 https://wwwc.moex.gov.tw/main/content/SubMenu.aspx?menu_id=162 本次測驗報名人數729人(臺北考區316人,高雄考區413人),請考生寬估交通時間並多加利用大眾運輸工具,準備充足發揮實力,交通部航港局預祝所有參測考生金榜題名,揚帆啟航。

Read More

財政部啟動金融支持措施 助產業因應美國關稅新政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因應美國關稅政策及國際情勢變化,總統於114年8月1日公布「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全力讓「國家經濟穩定、產業發展穩定、國人生活安心」。對於美國自8月7日起對臺灣輸美商品加徵暫時性關稅稅率20%,財政部透過中國輸出入銀行辦理2項金融支持措施,於同日起全面受理申請。 財政部金融支持措施,包括「貿易融資利息減碼(收)」及「輸出保險費用減免」2項措施,其中「貿易融資利息減碼(收)」部分,適用對象係具備出口美國外銷實績或其關連產業廠商,其票、債信及營運情形正常,對美國出口實績或營業額衰退達一定條件,其貿易融資貸款年利率減碼1%,每家廠商利息減收上限新臺幣100萬元;並加碼協助中小企業,年利率減碼1.5%,每家廠商利息減收上限達新臺幣120萬元。 另「輸出保險費用減免」部分,適用對象係具備出口美國外銷實績或其關連產業之廠商,或受美國關稅影響之廠商,提供輸出保險費用減免,包括徵信費與保險費最低以1折計收,協助廠商運用輸出保險機制降低貿易風險,積極開發新客戶、新市場,減少對單一地區依賴,強化布局全球的競爭力。 財政部說明,金融支持措施係為協助廠商強化出口競爭力,減輕資金成本及降低貿易風險,確保臺灣廠商在全球市場之競爭優勢。相關金融支持措施業公布於財政部網頁專區(https://www.mof.gov.tw/support/),歡迎各界查詢,符合資格廠商可向提供貿易融資之往來金融機構洽詢與申請,中國輸出入銀行提供0800-819-688專線諮詢服務,並於該行網站提供相關資料及已簽約之承貸金融機構名單,供各界參考運用。

Read More

前七月中美貿易降逾一成兩岸增近12%及我方順差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海關統計顯示,2025年前七個月中國大陸進出口貿易進出口仍維持增長3.5%,惟對展開全球關稅貿易戰的美國呈現一成以上降幅,兩岸進出口貿易額則維持近12%成長率及我方貿易順差,。 中共海關統計報告稱,前七個月東盟為大陸第一大交易夥伴,中共與東盟貿易總值為4.29兆元人民幣,增長9.4%,佔大陸外貿總值的16.7%。歐盟為大陸第二大交易夥伴,雙方貿易總值為3.35兆元亦增長3.9%,佔大陸外貿總值的13%,美國排名大陸第三大交易夥伴,同時與美國貿易總值為2.42兆元,較去(2024)年同期大幅下滑11.1%,佔大陸外貿總值的9.4%。 統計指出,今年前七個月兩岸進出口貿易額為1.26兆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仍增11.7%,其中我對大陸出口佔9203.5億元年增11.8%,自大陸進口3398.6億元亦增11.4%,持續呈現我方貿易順差。 統計指出,同時期大陸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計進出口13.29兆元,增長5.5%。

Read More

楊柳來襲閩粵海事部門啟動應急防範採取停航停工措施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針對今年第11號颱風“楊柳”來襲,閩粵海事部門啟動應急防範採取停航停工措施。 消息指出,福建海事局啟動防颱風Ⅱ級應急回應,廣東海事局啟動防熱帶氣旋Ⅳ級應急回應,其中福建海事部門連續播發預警資訊,對臺灣海峽航行船舶實施“點對點”提醒,引導764艘船舶避風繞行;沿海船舶疏散轉移、撤離人員,會同通信、航標部門做好無線電、導航保障,引導船舶安全進入錨地避風。福建沿海共有11條客渡運航線、38艘客渡船停航,其中泉金“小三通”航線停航;81個海上施工專案停工,217艘海上施工船轉移至安全水域。 據稱,福建沿海兩艘大型專業救助船、四架救助直升機、50艘海巡船艇、95艘港作拖輪等應急力量已進入待命狀態,確保一旦發生海上險情能夠及時、有效、妥善處置。 粵東海域有風電平臺一艘,海上施工作業專案25個、船舶87艘,涉客船123艘。廣東海事局自颱風“楊柳”生成以來,實預警“叫應”機制,通過VTS、海岸電臺、VHF等手段向航運企業、碼頭、船舶發送預警資訊,累計發送預警資訊逾三萬條次。廣東海事局強化重點船舶管控,充分落實華南四省區防颱協調機制,對南下防颱船舶進行疏導安排,對北上船舶實施管控;重點掌握風電專案、海上施工作業情況,試航船、科考船等重點船舶動態,根據颱風動態及時調整重點船舶清單及風電施工平臺撤離計畫。在應急力量預置方面,廣東全省海域部署專業救助船八艘、專業救助直升機三架。汕頭、汕尾、潮州、揭陽、惠州海域現有海巡船、應急拖輪共72艘船艇全力做好應急值守工作。後續將根據颱風發展態勢,動態調整應急力量部署。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