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聯人壽《亞洲保險新聞獎》一舉摘雙冠!

在台深耕邁入30週年的安聯人壽表示,我們以「全面發展數位化」創新思維優化服務體驗,大幅提升客戶滿意度、營運效率與韌性。圖為安聯人壽營運長陳俊宏。(安聯人壽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壽險唯一!安聯人壽領先業界推動「數位優先」營運策略,積極投入金融科技FinTech並持續推動具有前瞻性、指標性的數位工具,首度參加《亞洲保險新聞獎》(Insurance Asia News - Country Awards for Excellence 2025),一舉奪下「最佳數位保險公司獎」(Best Digital Insurer Taiwan)與「數位轉型卓越獎」(Excellence i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Taiwan),成為壽險業中唯一獲雙項大獎殊榮之企業,不僅展現數位轉型與客戶體驗上的卓越成果,更樹立台灣數位保險新標竿。 安聯人壽憑藉著產品、通路及顧客服務三大核心策略,獲得國際信用評等機構穆迪(Moody's)確認台灣安聯人壽A1保險財務實力評級(IFSR),評等及展望為「穩定」,此為穆迪連續四年授予安聯人壽信用評級,肯定其台灣保險市場的穩健經營與長期影響力,也進一步奠下數位轉型的良好基礎。在台深耕邁入30週年的安聯人壽表示,我們以「全面發展數位化」創新思維優化服務體驗,大幅提升客戶滿意度、營運效率與韌性,尤以最具代表性的數位化銷售工具「Allianz Discover 安聯i 探索」,成功將銷售模式轉變為需求導向,並於2024年導入生物辨識行動投保試辦業務,進一步強化安全驗證,滿足客戶對可靠性的期待。 為創造有溫度的數位保險體驗,安聯人壽打造全方位數位生態,旗艦級數位業務管理利器「安聯i效率APP」助力業務夥伴事半功倍;「安聯e服務APP」讓客戶可享有跨裝置、即時且精準的投資以及保單管理數位體驗;全新打造的網路專區「安聯e網通」,亦提供跨裝置一覽財務動態之功能;智能客服「Allie 艾莉」上線以來,全年無休地即時協助,既分流客服需求,也確保客戶隨時享有即時支援;同時,安聯人壽在數位轉型時不忘推動友善高齡金融服務,領先業界推出的全新客服顧問「友善共享瀏覽」服務,體貼高齡長者落實公平待客,打造無障礙金融友善環境。安聯人壽滿足不同世代客戶的保障與理財需求,致力於展現數位創新的強勁韌性,鞏固其外資壽險龍頭地位。 《亞洲保險新聞獎》以嚴謹的評選標準著稱,評審委員綜合參賽資料,並依據機構的信評市場影響力、創新表現及洞察力進行全方位的評估。該獎項旨在表彰亞太地區最優秀的保險公司,肯定其在業界的開創性、創新力與專業性。安聯人壽更是在競爭激烈、眾多高水準參賽者角逐下,首度參賽便成功脫穎而出,一舉奪得「最佳數位保險公司獎」與「數位轉型卓越獎」雙項大獎殊榮。這份榮耀不僅彰顯安聯人壽的團隊實力與創新力,奠定了台灣市場中最值得信賴的保險夥伴地位,未來安聯人壽將持續以多樣、創新及守護的精神,成為客戶身邊最值得信任的保險夥伴!

Read More

人生三階段紅運傳家 凱基人壽分紅保單穩中求盈

「凱基人壽紅運傳家美元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商品,滿足人生三階段風險保障與退休規劃需求。(凱基人壽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人生的保障需求,會隨著經濟能力與家庭責任不斷轉變。從初入職場的打好保障基礎、家庭責任期的穩健累積,到退休前後的資產守護與傳承,規劃往往需要跨越數十年。凱基人壽秉持「We Share We Link」分享的精神,推出「凱基人壽紅運傳家美元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分紅保單商品,除兼具風險轉嫁與資產配置功能,還有機會透過紅利機制參與公司經營分紅保單的成果,在25歲到退休後人生三階段發揮作用、穩中求盈。 25-35歲的人事業剛起步、財務彈性有限,但正是打底基礎保障的關鍵期。分紅保單除了提供必要的壽險保障,還有機會透過保單紅利增值資產,為未來買房、結婚與養育子女奠定基礎。35-50歲族群步入事業穩定期,收入與家庭責任同步提升,既要保障家人生活品質,也要為退休儲備資金,此時可選擇具備多元繳費年期與美元資產配置優勢的分紅保單,透過紅利機制強化資產累積,同時分散市場波動風險。 50歲以上的族群,接近資產高峰期與退休前夕,重點轉向資產保全與未來退休規劃。以50歲事業有成,處於人生資產累積高峰期的陳先生為例,選擇投保「凱基人壽紅運傳家美元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繳費6年,保額357,648美元,首續期採轉帳方式繳費可享1%保費折減,以及高保費費率折減2.5%,每年實繳保費40,000美元,在「最可能紅利金額_中分紅」之假設下,每年的保險單紅利以繳清保險方式增加保險金額,到第6保單年度末壽險保障(含基本、累計增加保險金額對應之壽險保障、身故/完全失能紅利)可達679,710美元,假設陳先生保險年齡80歲(第31保單年度末),壽險保障(含基本、累計增加保險金額對應之壽險保障、身故/完全失能紅利)可達797,695美元,約為累積實繳保費之3.3倍,建構厚實之壽險保障。 作為臺灣首家推出分紅保單的凱基人壽,在此領域深耕逾20年,今年以創新的產品設計及穩健的財務體質重返分紅保單市場,並持續以優異的風險控管,堅持以「We Share We Link」的精神,承諾與保戶用心分享、連結夢想,致力維持長期穩定的紅利政策。凱基人壽安然度過多次動盪的關鍵時刻,包括:2008年金融海嘯,是臺灣唯一未受衝擊的大型壽險公司;2009年11月後發行的臺幣分紅保單,中分紅(可能紅利)分紅實現率持續在100%;2012年歐債危機,未持有任何一檔歐洲債信不良資產。凱基人壽不追風口,也不畏波動,而是用制度與紀律走長路,是能長期陪伴保戶走過人生各個重要時刻,值得信賴的壽險公司。

Read More

台灣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分析預測

商研院今(4日)發布台灣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分析預測。(商研院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2025年7月商研院(CDRI)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指標系統呈現,同行指標綜合指數(CCCIS)於今(2025)年上半年持續下行,經標準化的景氣循環綜合指數來到7月的-0.3137個標準差,並預測到明(2026)年1月會持續下降到-0.7340個標準差。雖下降速度遠比上期的預測有所減緩,但細查各子指標的走勢,不均衡復甦更呈現兩極化的分歧現象,綜合指數因子指標正負加總而顯示下行壓力似有減輕,其實擴散指數(Diffusion Index)並未收斂,商業服務業整體景氣走向仍具衰退風險不確定性。 本期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變動分析的特徵重點與政策蘊含如下: 一、 景氣循環動向特徵: 1. 整體經濟呈現「外熱內溫」 a. 在經濟成長率6.75%內,淨輸出的經濟成長貢獻度(3.16個百分點) 幾乎等於民間消費、政府消費、民間投資、政府投資、公營事業投資、存貨變動的總合(3.24個百分點),只些微差0.08個百分點。若不計公部門的投資與消費,淨輸出的貢獻度則比民間消費、民間投資、存貨變動的總和還超出0.31個百分點。 b. 傾向內銷導向的服務業產值成長貢獻度(1.69個百分點)遠低於外銷導向的工業產值(4.81個百分點),兩者相差3.12個百分點。 2. 不均衡復甦更形分歧,顯現景氣循環變動的高度不確定性: a. 同行指標5個子指標中,有3個下行,2個上行。下行的景氣循環趨勢值變動合計-4.9251個標準差,上行的合計+3.3565個標準差。批發零售、住宅服務及水電瓦斯燃料指標上行;住宿餐飲、不動產及住宅服務、服務業受僱員工指標下行。顯示部門業態別的復甦更不均衡,走向分歧。 b. 領先指標7個子指標有4個上行,3個下行,上行景氣循環趨勢值變動合計+6.2199個標準差,下行的合計-2.5638個標準差,綜合指數續見上行。下行的有金融保險業產值、商業服務業股價指數(金融部門)與運輸倉儲服務業產值(運輸物流部門);上行的有民間固定投資(設備與建設部門)、服務貿易收支淨額(貿易部門)、失業給付初次認定受理倒置與商業服務業受僱員工淨進入人數(就業部門)。一樣顯示部門業態別的不均衡復甦更加分歧。金融面景氣變動趨於下行,跟投資部門走勢上行,形成資金供需兩面反向的走勢,影響未來發展變數殊值注意。 3. 當前景氣循環的變動參雜著內部結構性改變與外部衝擊因素 a. 商業服務業景氣循環走勢於去(2024)年5月開始背離領先指標,止升轉降。源自住宿餐飲業缺工潮的景氣下行,進而擴及到起因於央行為抑制房價飆漲與過度集中於房地產的信用風險而陸續在過去4年間實施的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引發購屋者預期心理改變,導致了不動產及住宅服務業下行,加上服務業就業人數下行。 疫情衝擊與消費者行為改變導致低接觸經濟與零工經濟配合數位與行動科技的發達,產生了就業型態改變,明顯出現了結構性因素的勞動力短缺。同期間,物價上漲也消弱了有效需求。成本上漲與需求減弱,嚴重打擊了內需市場。央行信用管制抑制了房地產的熱絡,則屬政策性外部因素。景氣循環同行指標因此下行,卻也因此背離了領先指標。 b. 關稅戰與淨輸出增長隱含部門別與時間差矛盾。川普對世界發動全面卻差別待遇的關稅戰,對我國出口貿易產生直接與間接衝擊,加上「仍然繼續談判」,以及美國以外相關國家的貿易政策改變,對我國不同產業部門更將產生大小不一與時間落差的極大不確定性風險。 二.、當前景氣循環變動趨勢的政策蘊含: 1. 面對結構性與外部因素衝擊而形成的不均衡復甦與不確定性風險,顯然無法靜待系統自身的調適,也不能以簡單的總體財政擴張與貨幣寬鬆政策加以因應。必須政府與企業充分的溝通與合作,採行對總體資源配置合理又有效,兼顧產業升級轉型的改革。而且,這些改革還需有配合國際貿易市場變動做短期調適與長期部署的新策略行動。簡言之,充滿挑戰與機會。 2. 若無法迅速有效的就上述諸趨勢所顯示的蘊含,進行必要對應的改革與行動,可能隨貿易戰而來的貨幣戰,將讓我國經濟面臨雪上加霜的衝擊。 3. 我國擁有的科技實力與財富資源,總和而言,已屬相對強又高的國家。唯制度與政策因素,長期以來對財富分配不均與資源動員不力的問題,一直是隱憂之所在。亟待政府與企業合作,以新思維與執行力,提出可發揮潛力優勢,化危機為轉機的快速又有效的解決方案。

Read More

長宏吉他樂坊《樂自心中來》音樂會六日下午在鹽水永成戲院登場

長宏吉他樂坊《樂自心中來》音樂會,六日下午將在鹽水永成戲院登場。(文化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新營文化中心本月六日下午二時卅分,將邀請「長宏吉他樂坊」前往鹽水永成戲院舉辦《樂自心中來》音樂會,演出曲風從古典優雅、拉丁熱情,到輕鬆愉快的休閒曲風,本場音樂會免費入場,鼓勵民眾體驗吉他音樂的魅力。 文化局指出,長宏吉他樂坊成立於2008年,由一群熱愛古典與佛拉門哥吉他音樂的愛好者創立,不斷推廣吉地音樂藝術;樂坊成員包括施幸發、杭玉霞、邱錦源,三人都有精湛的吉他演奏技巧,並曾經歷台北古典吉他合奏團、龍門吉他合奏團、紅塔吉他三重奏等演出經驗,由舞台歷練累積音樂底蘊。 文化局說,長宏吉他樂坊將經典的拉丁、西班牙樂曲以及世界名曲改編,融入具有佛拉門哥及拉丁元素,讓作品散發熱情和生命力。 本次演出曲目涵蓋古典、拉丁、休閒及本土系列,從〈雙小提琴協奏曲 RV522〉、〈飲酒歌〉到〈小探戈舞曲〉、〈阮若打開心內門窗〉等,呈現音樂跨越國界的感染力。 文化局表示,永成戲院保存完整建築與文物,並致力推展藝文展演,是溪北重要文化地標,透過長宏吉他樂坊的音樂藝文活動,邀請喜愛音樂的民眾,走進永成戲院聆聽美妙的吉他音樂,感受文化與音樂交織的深刻記憶。

Read More

廈門口岸開啟2025年母港郵輪秋冬新航季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廈門口岸開啟2025年母港郵輪秋冬新航季,本次航季運營時間從八月30日延伸至十一月,預計有18航次母港郵輪在此營運,六航次訪問港郵輪抵廈運營,這也將是廈門國際郵輪中心新航站樓投入使用以來的第一個完整航季。 廈門口岸當局稱,近日開航的“藍夢之歌”號郵輪將從學、品、食、樂、觀、賞、禮七重領域,為旅客們帶來一系列閩文化沉浸體驗活動。本次航季“藍夢之歌”號郵輪預計在廈門口岸母港營運十一航次,“愛達·地中海號”郵輪預計在廈門口岸母港營運七航次,還將有“威斯特丹號”“領航星號”訪問港郵輪開啟在廈營運新篇章。 為保障郵輪旅客高效順暢通關,廈門高崎邊檢站提前分析研判客流資訊,優化勤務增派警力,加強現場引導做好查驗通道人員分流,通關現場34條人工通道和20條快捷通道全時段開啟,確保旅客能夠快速、便捷地完成通關手續。該站還啟用海港資料融合比對系統、“中國邊檢登輪碼”核驗終端,碼頭登離輪人員刷臉“秒核驗”等便利化舉措,確保郵輪在靠泊後十分鐘內即可下客通關,保障郵輪旅客通關效率。 高崎邊檢站為做好旅客通關保障工作,緊盯‘智慧邊檢’建設,通過部署智慧蹤跡管理系統,實現旅客‘訂票-過閘-邊檢-登船’全鏈條數位追蹤和智慧研判,船舶放行效率倍增。同時對母港郵輪旅客採用‘入境簡化查驗模式’,執勤民警只需要掃描船票條碼,即可完成人員資訊比對查驗,旅客通關效能得到進一步提升。

Read More

美終止最低免稅限額政策發佈新指引固定稅率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自上(八)月29日起,美國正式終止針對所有國家的“最低免稅限額”(DeMinimis)政策價值800美元以下小額進口包裹不再享受關稅豁免待遇,同時由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發佈新指引。 依據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發佈新指引固定稅率如下: -關稅低於16%的國家(如英國與歐盟),每件收取80美元; -關稅介於16%至25%的國家(如印尼與越南),每件160美元; -關稅率高於25%的國家(如中國、巴西、印度與加拿大)每件200美元。 -價值低於100美元的文件、禮品等個人包裹或可豁免。 消息指出,川普政府為減輕政策衝擊設立了六個月的過渡期,至明(2026)年二月28日,郵政服務必須在2026年二月28日前,全面改為依貨物申報價值徵收“從價關稅”(Ad Valorem Duties)。由於貨物承運人還需要提供包裹數量、原產國、商品價值等資訊,並通過特定系統提交工作表並支付關稅,許多國家的國際郵政網路體系難以因應美國新增的申報和關稅要求。所以目前全球已經有超過25個國家暫停對美寄送包裹,這些國家主要集中在歐洲和亞洲,包括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比利時、瑞典、瑞士、丹麥、波黑、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保加利亞、俄羅斯、捷克、英國、澳大利亞,以及印度、日本、泰國、新加坡等。且越來越多的郵政公司也宣佈將暫停向美國寄送包裹,比如DHL發佈了暫停申明,指責自川普上個月簽署行政命令以來仍未解決的關鍵問題,這些問題包括“未來將如何以及由誰徵收關稅,需要哪些額外資料,以及將如何向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傳輸資料”。 中國大陸方面,自五月起,大陸已提前感受到一輪“小額豁免”取消的衝擊,當月亞洲飛往北美的航空貨運量減少了10.7%,大陸對美低價電商包裹的空運出貨量在五月大跌43%。主要原因就是當時美國放出風聲要取消免稅政策,導致跨境電商供貨量驟減、空運需求隨之下滑。 值得注意的,目前全球對於跨境電商免稅進口的收緊政策。據不完全統計,包括歐盟、墨西哥、越南、英國、日本都已經在調整跨境稅收政策,全球範圍內,終結小額免稅政策已成為跨境貿易的監管趨勢。

Read More

陽明海運冷鏈運輸專業直運服務參與亞洲國際果蔬展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冷鏈運輸專業提供客戶新鮮直運服務,陽明海運以提供客戶新鮮直運之加值服務為目標,參與本(九)月三至五日在香港舉辦之亞洲國際果蔬展(Asia Fruit Logistica)中,展示冷鏈運輸整合能力以及創新技術。(附圖陽明海運參加2025年亞洲國際果蔬展由陽明海運提供) 陽明海運期待在本次亞洲最具影響力的新鮮果蔬國際貿易展會中,與合作夥伴及潛在客戶共同掌握商機,在瞬息萬變的經營環境中創造雙贏。該公司全球航線網絡覆蓋綿密,連結全球主要鮮果出口國,包括智利櫻桃、泰國榴槤、美國柑橘、日本蘋果等,串聯各大產地與消費市場,更積極掌握蔬果季節性需求與其波動特性,靈活調整航線,或規劃專屬冷鏈航班,透過快速直航服務確保旺季期間運能充足,並提升運輸時效與品質穩定性,為客戶提供高效且可信賴之冷鏈運輸服務體驗。 該公司指出,在強化冷鏈運輸服務品質方面,陽明海運善用數位科技,依據各類農產品特性提供相應客製化溫度與通風設定,並透過物聯網(IoT)技術,實現櫃內溫濕度與運輸狀態即時監控,同時建置異常預警與應變機制,以確保運輸全程貨物品質新鮮穩定。 此外,陽明海運同時配備氣調 CA(Controlled Atmosphere)技術之冷凍貨櫃,將藍莓、酪梨、櫻桃等高附加價值水果品項之保存期限有效延長至30至45天,進而協助客戶拓展產品出口至更遠距離市場。陽明海運亦積極導入節能型冷凍櫃並推動環保船隊更新,除維持蔬果新鮮度與保留營養價值的同時,更透過環保低碳策略為客戶創造附加價值。 未來陽明海運將秉持永續經營理念,因應全球供應鏈夥伴之各式需求,強化冷鏈專業運輸技術並優化航線服務,以進一步提升整體競爭力,為客戶提供結合低碳永續運輸與智慧物流之創新服務,成為全球商戶首選且具關鍵影響力的運輸集團邁進。

Read More

碳費如期上路 今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明年5月繳費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針對全國工業總會發表2025年白皮書,建議緩徵碳費一事,環境部回應表示,我國碳費制度以減量為目的,透過優惠費率及高碳洩漏風險係數折扣,補助獎勵低碳投資,協助產業轉型升級。因應關稅帶來衝擊,環境部已將此因素納入高碳洩漏風險考量,目前正與經濟部研議中。環境部強調,歐洲與亞洲領導國家均重申淨零轉型的目標都未因國際政經挑戰而調整減碳目標;全球供應鏈對減碳的要求持續升高,綠色轉型腳步並未放緩。我國碳費如期上路,會兼顧關稅衝擊,助產業轉型升級。 碳費制度於今(114)年正式上路,碳費徵收對象今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明(115)年5月繳費。徵收對象今年提出自主減量計畫並經環境部審核通過者,明年繳費時即可適用每公噸50元或100元的優惠費率。依碳費收費辦法規定,徵收對象如屬高碳洩漏風險事業,只要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經審查通過,其收費排放量有0.2的係數折扣。因此如屬高碳洩漏風險工廠,並有經審核通過的自主減量計畫,該工廠80%排放量免收碳費。 環境部說明,明年要繳碳費的工廠必須在今年6月30日前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申請,8月31日前將完整計畫送環境部審核。總計已收到430廠自主減量計畫,佔收費對象九成以上,其中更有67廠(約16%)申請較嚴格指定減量目標。顯見碳費制度已驅動產業減碳力道。 環境部表示,碳費收費對象為年排放量2.5萬公噸以上之製造業及電力業,如以企業家數計算,約252家;其中僅有7家是中小企業。我國中小型製造業約有十幾萬家,換言之,絕大多數中小型製造業並非碳費收費對象,不應以碳費緩徵做為中小企業因應關稅衝擊的說法。至於2百多家大型企業所屬工廠,環境部已規劃在高碳洩漏風險適用上納入考量,除了原先規劃參考國際上依貿易密集度、排放密集度計算出門檻,達門檻者即認定為高碳洩漏風險行業外,環境部正與經濟部協商將事業營業毛利狀況、碳費成本占比、受關稅影響程度及國際商品傾銷風險,透過逐年申請機制,讓真正面臨挑戰的事業有過渡期,收費排放量打2折因應。 環境部也補充碳費對於國營事業影響極為有限,因為台電公司及中油公司均已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申請,只要減量達指定目標,未來可適用每噸100元優惠費率。同時,在碳費制度下發電廠只需繳交廠內自用及線損排碳的碳費,而石化業如符合高碳洩漏風險認定門檻,則可適用0.2的排放量調整係數(打2折),環境部以113年的排放量推估台電公司、中油公司需繳納的碳費分別約為6.5億元及1.3億元。 有關工總白皮書提出同步實施台版CBAM 訴求一節:環境部表示,國際間目前只有歐盟有明確CBAM法規,英國仍屬草案徵詢意見中。我國碳邊境調整機制(臺版CBAM)推動規劃將參考歐盟作法,先從過渡期申報產品碳排放量開始,目前已與水泥公會及業界討論對於產品項目有共識,鋼鐵業已與公會及業界討論,但對於適用產品及申報等尚需進一步討論中。環境部表示,預計於明(115)年上半年完備相關法規後,正式啟動試申報,於116年申報115年納管產品碳排放量。 環境部最後強調,碳費並非財政工具,而是推動企業綠色成長與減碳轉型的關鍵減量政策。面對當前國際關稅的挑戰,環境部將透過擴大高碳洩漏風險事業適用對象,對於因國際經貿政策承受較大衝擊之事業,只要提出自主減量計畫並通過審查,即可申請碳費收費排放量的折扣,以減輕企業負擔。同時,環境部也會與經濟部密切合作,透過補助與獎勵,協助產業加速低碳轉型與升級,確保臺灣能在全球淨零轉型與綠色科技競賽中持續站穩腳步,穩健前行。

Read More

經部:台積電南京廠改逐案申請許可不影響產業競爭力 並將持續關注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針對美方終止台積電南京廠的「經驗證終端用戶」(VEU)資格,改為逐案申請許可,經濟部評估不影響整體產業競爭力,並將持續關注。 經濟部說明如下:美國政府取消對台積電南京廠的「經驗證終端用戶」(VEU) 資格,代表未來該廠進口美國設備,需單獨申請許可。此舉意味著南京廠取得美國產業安全局(BIS)的許可,將從「綠色通道」模式(亦即授權允許取得美國管制貨品,無需逐批申請),回歸到須「逐案審批」的模式,此一發展將會對該廠未來營運的可預期性造成影響。 台積電發布聲明表示已收到美方的通知,美國政府對台積電南京廠的VEU授權將於2025年12月31日起終止。台積電也表示,在與美國政府溝通時,亦將致力確保其南京廠的運營不間斷。據悉,BIS上週也宣布取消兩家韓國公司VEU,包括三星及海力士,評估此舉應非針對台積電或特定廠商。由於台美半導體供應鏈關係極為密切,且美方持續加強半導體管制措施,國內業者應持續強化出口管制之法遵作為,以保障權益。 據了解,三星 DRAM 約 2 成產能在中國,海力士約 4 成,而台積電目前於中國僅有南京廠涉及美國 BIS 管制項目(16 奈米),評估占台積電整體產能僅約3%、未來可能持續降低,且占整體台灣半導體生產比例更低,評估不影響台灣整體產業競爭力。經濟部將持續與美方及我國業者保持密切聯繫,掌握其狀況與提供協助。

Read More

大陸暑運民航旅客量1.47億人次年增長3.6%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暑運民航運輸結束,據中共民航局統計,2025年暑運(七月一日至八月31日)中國大陸民航累計運輸旅客1.47億人次,日平均237萬人次,比去(2024)年同期增長3.6%。 暑運期間航班119.9萬班(往返計兩班),日平均1.93萬班增長3.6%;平均客座率84.8%增加2.2個百分點;航班正常率84%提升6.7個百分點,其中八月15日旅客運輸量達256.53萬人次超過歷史最高水準。 國內航空運輸方面,旅客運輸穩步增長七月一日至八月31日,國內航線累計運輸旅客1.31億人次,日平均211萬人次增長2.6%;保障國內客運航班90.6萬班,日平均1.46萬班增長1.7%。 從骨幹航線網路來看,大陸國內民航客流集中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四大城市群之間的骨幹通道。其中連接北京—上海、北京—成都、上海—深圳、上海—廣州、北京—深圳等國際航空樞紐間的國內航空快線,約占國內航線旅客總量的約7.2%。昆明、烏魯木齊、廈門等區域樞紐機場旅客輸送量增幅均超過3%。 從基礎航線網路來看,暑期旅遊市場火熱,旅遊目的地支線機場旅客規模提升迅速。雲南普洱思茅、湖北十堰武當山、河南安陽紅旗渠、青海海北祁連等支線機場旅客輸送量同比增幅超過100%。新疆哈密伊州、新疆石河子花園、山西忻州五臺山、廣東梅州梅縣等機場旅客輸送量同比增幅超過50%。 國際航空運輸方面,市場快速拓展。目前國際客運航線通航國家已增至80個,一至八月客運航班量增幅超過20%。暑運期間客運航班量進一步增加,七月一日至8月31日保障中外航空公司國際客運航班12.3萬班,日平均近2000班;八月上旬達到高峰,每日執行國際客運航班量2100班左右,高峰周航班量約為2019年的93%。 從熱點國家來看,出入境熱門國家集中在東亞和東南亞傳統旅遊客源國和目的國市場,越南、韓國等國家日平均航班量增加20班以上,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柬埔寨、馬來西亞等國家日均航班量增加10班以上。南亞、中西亞、歐洲等部分新興市場和遠端國家航班也有較大增幅,至馬爾地夫、瑞士、斯里蘭卡等國家航班量同比增長超過50%,至西班牙、亞塞拜然、汶萊、希臘等國家航班量同比增長超過30%。 從旅客結構來看,隨著中國大陸入境免簽、離境退稅、支付和出行等方面政策措施優化,以及國際口岸機場的出入境和中轉便利化水準不斷提升,暑運期間外籍旅客入境數量明顯增長,其中阿聯酋、沙烏地阿拉伯、巴林等免簽國家來華旅客量同比增長超過50%,俄羅斯、韓國、科威特、匈牙利、波蘭、巴林等免簽國家來華旅客量增長超過30%。此外,越南、緬甸、孟加拉、尼泊爾、哈薩克和烏茲別克斯坦等周邊國家來華旅客量也有較大幅度增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