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新北多元活動齊登場 中秋共賞沙雕光雕山海夜色

瑞芳基隆山步道山城燈火是攝影愛好者心中的經典景點。(新北觀旅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中秋是象徵團圓的節日,今年新北市府串聯沙雕、光雕、步道與人文景點,從「八里城市沙雕展」到新月橋「兔兔Q」特展,再到板橋林園「月光織戀」、微笑山線大縱走尋寶集章任務及猴硐的自然文化體驗,帶來豐富的節慶玩法,讓民眾無論白天健行或夜晚賞景,都能在新北感受節日氣氛,一同迎月、祈福、團聚。 新北市觀旅局指出,位於八里左岸公園的「2025八里城市沙雕展」正值展期,將加碼持續至11月2日,今年與經典動畫《數碼寶貝》合作,打造多座沙雕與光雕裝置,白天欣賞壯觀作品,夜晚在光影與月色映襯下別具趣味。遊客還能順遊左岸自行車道感受河濱悠閒風光,走訪十三行博物館認識在地史蹟,再到八里老街品嚐小吃,最後回到沙灘迎著海風賞月,規劃一日充實的行程。新莊新月橋期間限定「兔兔Q」特展,由新北市政府高灘處與藝術家 Alan Hong 合作打造,展期至10月31日止,療癒系裝置無論白天夜晚都好拍,適合親子或情侶散步留影。 中和烘爐地南山福德宮香火鼎盛,是白天健行祈福、夜晚遠眺台北夜景的熱門地點。(新北觀旅局提供) 觀旅局提到,喜愛登高健行的民眾,可透過「微笑山線大縱走尋寶集章任務APP」探索沿線多條步道,一邊健行一邊集章,為中秋假期增添健康又有趣的體驗。其中中和烘爐地南山福德宮香火鼎盛,是白天健行祈福、夜晚遠眺台北夜景的熱門地點。此外,瑞芳基隆山步道約40分鐘即可登頂,山城燈火與皎潔月光交織成畫,是攝影愛好者心中的經典景點;五股水碓觀景公園擁有層次分明的林間步道與觀景平台,適合三五好友談天賞月,從晨曦到夕陽、從月色到燈火,都能盡覽大台北盆地的城市風景,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也提醒,無論健行或賞景,務必注意安全並評估自身狀況,才能安心歡度團圓佳節。 觀旅局表示,連假期間若想避開人潮與長途奔波,猴硐則是放慢腳步、親近自然與文化的理想選擇。這裡擁有壯麗的溪谷景觀與豐富的礦業歷史,沿著基隆河上游可見遍佈河床的壺穴地形,當地居民稱為「石頭的酒窩」,由砂石渦流長時間鑽蝕而成,展現大自然鬼斧神工。遊客還能走進猴硐地質生態館(烘砂室),透過展覽認識壺穴成因與煤層樣貌,增添知性探索的樂趣。園區內的整煤廠、礦工浴室、礦工宿舍與願景館則完整呈現煤礦產業的運作系統與生活場景,是了解台灣礦業發展的重要據點。鄰近的猴硐貓村更因友善的貓咪聚落而享有國際知名度,曾獲CNN評選為全球六大賞貓景點之一,讓旅程兼具自然、文化與療癒氛圍。 「月光織戀」10月4日起登場,林本源園邸點亮浪漫光雕。(新北觀旅局提供) 此外,板橋林本源園邸自10月4日起展開「月光織戀」系列活動,結合霞海月老祈福與夜間光雕嘉年華,透過信仰、文化與科技融合,營造特色的節慶體驗。部分活動採取預約制,相關資訊可至林本源園邸官網查詢。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長楊宗珉表示,今年中秋新北市整合各局處與景點資源,從沙雕展、河岸裝置到山線健行、猴硐人文及林園光雕,規劃從早到晚、由河岸延伸至山城的多元行程,提供民眾多樣選擇。無論是歡聚同樂、浪漫散步或靜謐登高,都能在新北找到專屬的節慶體驗,誠摯邀請大家在佳節期間走進新北,留下美好回憶。更多新北旅遊資訊請上「新北市觀光旅遊網」或「新北旅客」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Read More

捷運土城樹林線加速動工 新北捷運局保留決標推進度

土城樹林線LG12車站模擬圖。(新北捷運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樹林第一條捷運土城樹林線,離全面動工僅一步之遙!新北市府接手土城樹林線後,為爭取時效,CQ880B(土城高架段)5個月內3度招標,今(1)日開標有2家合格廠商投標,符合《政府採購法》規定門檻,預計11月初完成評選,並同步採保留決標作業縮短時程,待行政院核定財務修正計畫後就能決標,由於現階段核定速度直接影響工程進度,期待中央「有感覺」,盡快讓土城樹林線「全面動工、血路暢通」。 新北捷運工程局長李政安表示,土城樹林線CQ880B土城高架段,連接CQ880A土城地下段與CQ890樹林段,位置十分重要,新北二度招標時已有廠商投標,雖然未達採購法規定而流標,但捷運局拚最短時間、立刻於次個工作日(9/22)重新公告招標,預算159.9億,10月1日開標也有2家廠商投標。本局展現決心,5個月內3度招標即迎來好消息,接續將進入評選作業,並同步採保留決標的方式來縮短時程,確保招標進度不中斷。 土城樹林線離全面動工僅差一步!李政安指出,由於行政院尚未核定土城樹林線財務修正計畫,以致無法決標,將等中央核定後決標,土城樹林線財務修正計畫已於去年11月第6次提報行政院審議,迄今11個月尚未核定,目前核定速度已直接影響工程進度,晚一天核定將導致土城高架段晚一天開工、土城樹林線整體進度落後,期望中央聽見地方重大建設的需求聲,能「有感」加速核定程序、通血路,讓樹林人「有感」的首條捷運「血路暢通」,工程如期完工。 李政安還提到,捷運土城樹林線CQ880B區段全長約3.82公里,包含3座高架車站(LG11、LG12、LG13)、4段高架橋與1座主變電站,東側銜接土城地下段,西側則延伸至板橋溪城路LG14車站與樹林高架段銜接。完工後將與板南線、中和新蘆線、桃園棕線等形成便捷轉乘網絡,預估可縮短樹林及新北西南側居民通勤至臺北市中心約20分鐘,並帶動沿線都市更新與區域發展。

Read More

新北環境知識代表隊集結 十一月前進全國賽

114新北市環境知識競賽「青少年組」前5名合影。(新北環保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環保局於9月27日(星期六)在新莊輔仁大學舉辦「114年新北市環境知識競賽」,競賽分為學童組、青少年組、青年組及社會組,吸引超過500名選手報名挑戰。比賽當日公布成績,由環保局許銘志主任秘書親自頒獎,各組前5名的環境知識菁英將組成新北代表隊,於11月15日進軍由環境部辦理的全國總決賽,為新北爭取最高榮譽。 新北市環保局主任秘書許銘志表示,環境知識競賽為環保局長期推動環境教育的重要活動,已經成為許多學生及民眾每年來挑戰的一大盛事,期待藉由環境知識競賽讓大眾能更瞭解環境議題。今年競賽題目涵蓋政府政策、環境時事與環境教育終身學習網中的知識競賽影片內容,環境教育不限於教室或講座,應融入日常生活,藉由知識競賽的推動,透過豐富多元的題目設計,鼓勵不同年齡層的市民主動關注身邊環境議題,讓人人都能在生活中落實環保行動,成為推動永續發展的力量。 許銘志主任秘書表示,藉由知識競賽的推動,鼓勵不同年齡層的市民主動關注身邊環境議題,讓人人都能在生活中落實環保行動。(新北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指出,本次競賽學童組由板橋國小林毓軒奪冠,青少年組則由林口康橋高中附設國中林貞豪拔得頭籌,青年組由徐匯高中李穎叡榮獲第1名,社會組則由覃依虹奪得第1;本屆競賽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家庭親子組全員出動,社會組覃依虹一家四口攜手參賽,由姐姐奪冠、媽媽榮獲第8名;社會組第2名項嘯弘一家三口齊心挑戰社會組,孩子從國小開始參加環境知識競賽,升上臺大之後跟父母相約參加社會組,贏得社會組15名、爸爸取得社會組第2名、媽媽社會組第5名,夫妻攜手前進全國賽;本屆競賽增加不少夫妻檔、親子組一同參賽,在生活中相互交流環境知識,並以行動實踐環境議題理念,環保局也鼓勵所有參賽者,能將賽中體驗及所學帶回學校、社區與家庭生活中,成為推動環境永續的倡議者與種子。 環保局提到,新北四組參賽前五名,共20名選手將組成新北代表隊,於11月15日前往參與全國賽,與來自全臺各縣市的環境知識高手一較高下,為新北爭取佳績。114年新北市環境知識競賽相關詳情如下:得獎名單(www.epd.ntpc.gov.tw/Article/Info?ID=12727)

Read More

新北「海洋小教室」登場 科技創意開啟環保新視野

「海洋環境教育DIY體驗課程」透過科技與創意開啟親子環保新視野,以寓教於樂方式開心學習。(新北環保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為了提升市民對海洋保護的意識並實踐環保理念,新北環保局於9月27、28日攜手「臺灣湛藍海洋聯盟」與「台灣山海天使環境保育協會」,在瑞芳區鼻頭國民小學舉辦「海洋環境教育DIY體驗課程」。邀請親子一同參與,以科技與創意開啟親子環保新視野。 新北市環保局表示,本次課程不僅包含豐富的海洋環境教育知識解說,更透過親身體驗來落實環保理念,兩天共吸引了超過百名親子熱情參與。希望藉由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大小朋友們理解海洋保育的重要,從日常生活中實踐環保行動。 環保局指出,「湛鬥機」課程中,由「臺灣湛藍海洋聯盟」展示能自動清除漁港漂浮海廢無人海洋垃圾收集船「湛鬥機」時,孩子們紛紛好奇這台機器的運作原理。講師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說科技如何成為守護海洋,顛覆了傳統淨灘只能靠人力的印象,讓參加者感受到科技與環保結合帶來無限可能。 另「珊瑚復育」課程中,「台灣山海天使環境保育協會」則分享在新北市進行珊瑚復育的歷程。講師提醒大家,「珊瑚是海洋的健康指標,不要等到看不見時才保育,一切就來不及了」,這句話讓在場的每一位聽眾都感受到保護海洋不只是環保人士的責任,而是大家共同的使命。 最後的DIY課程中,參與者學習利用簡單的編織技巧,將普通的繩子巧手編織成美觀又實用的可重複使用提袋。這個過程不僅激發了孩子們的創造力與美感,也讓他們動手操作,體驗環保生活的樂趣。透過親自製作提袋,參加學員們明白許多平凡物品都能重複利用並被賦予新的生命與價值。 環保局呼籲,環境教育應該從小扎根,透過生動活潑的課程和科技輔助,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與創意,進一步培養他們成為未來的環保守護者,未來將持續推動多元環境教育活動,結合在地特色與科技創新,讓孩子玩出環保力。

Read More

台南旅宿業6年狂飆近68% 節慶狂潮推升「住用率」衝破95%

無形文化資產加上節慶經濟行銷活動活動推展,台南觀光產業再創高峰。(台南市政府網站)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台南觀光產業再創高峰!市府今日公佈震撼數據,旅宿業營收從2018年67.7億元躍升至2024年113.5億元,6年間狂飆67.65%,房間使用數更成長54.87%,創下「旅宿考核全國特優六連霸」紀錄。市長黃偉哲在市政會議宣告:「觀光是無煙囪工業,我們用無形文化資產創造45.8億實質成長!」 這項傲視全台的成績奠基於兩大支柱:旅宿量能大爆發與認證體系全面化。統計顯示,台南6年新增11間旅館與395家民宿,更建構12大友善旅宿體系,包含全台最多的430家自行車友善旅宿、103家無障礙空間旅宿,以及獨步全國的「優質旅宿」與「性別友善旅宿」雙認證,後者打造62家不分性別與性取向的安心空間。 節慶經濟引爆住房熱潮,近期活動效益更直接反映在住房率上: .四季辦桌夏季場百桌宴秒殺完售 .將軍吼音樂節2日湧入10萬人潮 .卡比胖拉出沒活動37天吸客逾40萬人次。教師節連假期間,全市旅宿住用率飆破95%高峰,創下年度新高紀錄。 「這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奇蹟!」黃偉哲歸功產官學界共同努力,同時預告觀光熱潮將延燒至年底。市府已整合購物節、藝術節及農產行銷活動,觀旅局長林國華指出:「我們正串聯跨局處資源,打造旅遊資訊整合平臺,全力衝刺下半年住房率。」 這座古城正以「文化底蘊+認證旅宿+節慶經濟」的黃金方程式,朝國際級友善旅遊首都邁進。

Read More

南國漫讀節藍皮列車即日開賣 漫遊最美鐵道風景

南國漫讀節藍皮列車即日開賣,漫遊最美鐵道風景。(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2025南國漫讀節「藍皮解憂號」,10月1日中午12時起限量開賣,將於11月15日至12月13日連續五個週六啟程,帶領旅客從枋寮車站出發往返金崙,在山海相映的鐵道上展開一段結合文學、藝術與表演的忘憂旅程。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表示,今年南國漫讀節藍皮列車共規劃5班次,邀請不同領域的創作者與表演團隊接力登場,首班車11月15日由新竹「好玩的劇團」開場,並邀請排灣族藝術家峇岦嵐偲.旮札涅蘫分享《大聲種籽》;11月22日登場的是屏東「蘇家班掌中劇坊」搭配作家林剪雲,以《我的恆春 我的半島》暢談地方情懷;11月29日則有新竹直笛合奏團帶來悠揚樂聲,與繪本創作者儲玉玲分享《熱天的時陣》的台文書寫。 南國漫讀節藍皮列車即日開賣,漫遊最美鐵道風景。(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 12月6日由屏東「藝夥人表演製作團」結合客家創意,並由「599坐火車漫遊台灣」社團創辦人劉昭輝暢談火車旅行的樂趣;13日最後一班則邀來台東KEEP DANCE STUDIO的年輕舞者展現多元舞風,同場鄭孝榮則分享在三地門孕育可可夢土的《巧克力職人之路》。 文化處表示,藍皮列車是南國漫讀節的人氣活動之一,年年掀起搶票熱潮,今日起線上開賣,票價1280元。同時今年串聯鐵道文化觀光祭,加碼推出「鐵道走讀」,11月9日起至12月7日每週日,共5場次,預計10月9日啟售,售票690元,透過「藍皮專列」及「鐵道走讀」雙路徑,旅客不僅能探訪秘境小站,更能感受屏東多元人文面貌。購票資訊可上屏東縣文化處臉書及雄獅旅行社平台查詢。名額有限,售完為止。  

Read More

全球循環經濟盛會首度登台!2025亞太循環經濟論壇暨熱點10月松菸登場

共同主辦單位代表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司長莊老達(左起)、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主任秘書陳國軒、環境部資源循環署署長賴瑩瑩、循環台灣基金會執行長陳惠琳、熱點創始國荷蘭在台辦事處代表Mr.Bas+Pulles。(主辦單位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2025亞太循環經濟論壇暨熱點」(Asia Pacific Circular Economy Roundtable & Hotspot 2025)將於10月20日至23日在臺北松菸登場。四大主辦方環境部、農業部、經濟部及循環台灣基金會在今(10/1)日舉行行前記者會,宣布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循環經濟盛會首次踏上亞洲舞台。主辦單位表示,本次主辦權得來不易,由三大部會及循環台灣基金會共同努力爭取,結合52個公私部門合作推動,目標要讓臺灣成為亞洲循環經濟的重要樞紐。 本次論壇共規劃18場論壇、6大產業實地參訪與多場國際交流,聚焦「循環好主意、循環好治理、循環好生意」三大主軸,探討如何將創新構想轉化為商業模式,並落實至政策治理層面,完整展現臺灣循環經濟的實踐與願景。論壇亮點包括: 國際嘉賓齊聚:吸引逾400位國內外與會者,共計30國關切循環經濟領域學者、智庫、政府單位及商務工作者來台,其中國內外講者近100位,包含來自日本、亞太及歐美逾11國國際講者*,將於政策論壇與專題演講中帶來國際視野,也凸顯臺灣能在國際循環經濟合作扮演關鍵地位。 多元產業全景:6大產業參訪涵蓋農食、紡織、高科技與電子、營建、塑膠與包裝、文化社區再生;分場論壇則深入討論能源與關鍵物料、政策治理、金融機制、企業轉型、消費文化等面向。 政策藍圖發表:論壇現場將發布《臺灣循環經濟路徑圖》草案**,路徑圖以「淨零×循環」雙軸驅動,鎖定2050長期目標,透過跨部會治理與產業創新藍圖,從法規修正到綠色設計,涵蓋塑膠、紡織、高科技與能源,勾勒出全方位行動方案。期盼透過論壇現場的路徑圖發布,與國際專家進行交流,並藉此實踐務實的政策研擬外,更展現台灣成為「全球循環合作夥伴」的決心。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署長賴瑩瑩指出,臺灣多年來深耕循環經濟,這次論壇不僅是國際合作的新舞台,也象徵臺灣在亞太區的領導角色。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主任秘書陳國軒表示,循環經濟是淨零轉型的重要動能,目前臺灣工業再利用率已超過80%,將持續推進關鍵原物料及再生能源設備的循環利用。 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司長莊老達則指出,臺灣早已將循環農業納入淨零路徑,從牡蠣殼製成貓砂、鳳梨皮變飼料、植物葉片轉化為紡織纖維等案例,都展現跨域創新的高值化模式。「我們希望讓世界看見臺灣如何從一片葉子開始,讓農業成為沒有廢棄物的產業。」 主辦單位進一步指出,論壇亦將探討太陽能模組、風機葉片、電動車電池等退役設備的再利用挑戰,分享技術與政策經驗,推動綠色商機生態系的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臺灣自2016年參與荷蘭循環經濟論壇以來,雙方建立長期合作,荷蘭在台辦事處代表Mr.Bas Pulles也表示,今年荷蘭館也將參與展出最新企業解決方案,深化台荷循環夥伴關係。 本次論壇是臺灣與國際並肩推動永續轉型的重要時刻,透過政策、產業與創新的對話,將讓世界看見「循環臺灣,連結亞太」的新能量。活動採購票報名制,目前已進入最後倒數,名額有限,歡迎各界把握最後機會參加。

Read More

刮刮樂「刮刮金樂透」、「加倍旺」新品上市

「刮刮金樂透」、「加倍旺」新品上市。(台灣彩券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台灣彩券公司今(1)日推出2款刮刮樂新品「刮刮金樂透」與「加倍旺」,每張售價新臺幣200元,頭獎均為200萬元,要讓民眾迎接中秋佳節團聚時刻,嗨刮獎金歡樂加倍。「刮刮金樂透」是一款超人氣益智延長型遊戲,玩法以民眾熟悉的電腦型彩券「大樂透」對獎規則為設計,刮獎過程充滿樂透開獎時的緊張刺激;「加倍旺」票面上耀眼黃金箭頭帶動金幣飆升,結合「倍數區」的玩法,有機會獲得2、3、5倍、最高10倍獎金;2款新品總獎項超過357萬個,總獎金逾15.4億元。 「刮刮金樂透」每張售價200元,為廣受歡迎的益智延長型遊戲,玩法採用民眾熟悉的電腦型彩券「大樂透」對獎規則為設計,刮獎過程猶如置身「大樂透」開獎現場,立即刮立即揭曉對獎結果,刺激又有趣,每張票面上有一組01~49不重複的6個「金樂透號碼」及一個「特別號」,民眾可隨意選一張或挑選自己喜歡的號碼,只要刮開「您的號碼」區並對中3個(含)以上的「金樂透號碼」或2個(含)以上的「金樂透號碼」加「特別號」,即可依券面獎金表獲得對應獎金,若幸運對中「金樂透號碼」6碼即得頭獎200萬元,1,000元(含)以上的獎項超過28萬個,頭獎200萬元共有8個,總中獎率31.6%。 「加倍旺」每張售價200元,票面以向上飆升的黃金箭頭搭配耀眼閃亮金幣堆疊成塔,象徵即將刮出加倍獎金並帶來好運向上躍昇的意象,只要任一個「您的號碼」對中「幸運號碼」即得該號碼對應的獎金乘以「倍數區」倍數符號的金額,有機會刮中2倍、3倍、5倍、最高10倍的獎金,超過49萬個獎金加倍的機會,頭獎200萬元共有3個,總中獎率29%。

Read More

AI Automotive產業大聯盟成軍 產研攜手共組AI車電平台

台灣車輛移動研發聯盟(TARC)與電電公會完成簽署儀式,正式宣告「AI Automotive產業大聯盟」成立。TARC主委暨車輛中心董事長王正健(左)、電電公會祕書長林全能。(TARC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臺灣國際車輛論壇(TAIFE)今(1)日於臺北張榮發國際會議中心舉行「AI Automotive產業大聯盟」啟動儀式,由台灣車輛移動研發聯盟(TARC)與電電公會完成簽署儀式,正式宣告聯盟成立,標誌政府、法人及產業三方力量齊聚,共同推動臺灣自主創新與國際接軌的智慧車電生態系。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副司長周崇斌表示,人工智慧正深刻影響各行各業,其中智慧載具是最具前瞻性的應用場域。根據國際產業調查機構Precedence Research報告,全球車電產業AI市場正以年均複合成長率達30%快速擴張,預估2025年達到約50億美元,並於2035年突破500億美元,揭示AI將驅動車輛產業邁向「智慧化、自動化與服務化」的新紀元。臺灣憑藉半導體、伺服器與通訊產業基礎,積極投入汽車電子市場,據工研院預估,2029年車電產值將達台幣9,000多億元。為整合國力,本次經濟部促成TEEMA與TARC合作成立「AI Automotive產業大聯盟」,希望結合跨域整合與前瞻研究,聚焦智慧座艙、自動駕駛與車聯網,打造跨域合作生態,加速技術落地並推動國際輸出,帶動兆元級新興產業發展,讓臺灣成為全球智慧移動的關鍵角色與領航者。 電電公會秘書長林全能表示,電電公會作為串聯ICT與車電產業的核心樞紐,將持續扮演產業合作與跨域整合的重要角色,支持AI Automotive產業大聯盟的發展。他指出,大聯盟將以三大方向推動:第一,群聚能量,打造完整AI Automotive供應鏈,匯聚關鍵領袖企業與資源,形成具韌性且完整的智慧車電生態系;第二,開創車用AI新價值,立基於臺灣在全球AI半導體供應鏈的優勢,深化智慧自駕、智慧座艙及整車應用,開拓車用AI市場潛力;第三,鏈結國際,共創國際競爭新優勢,透過臺灣核心企業帶動,與全球產業鏈深度連結,共同打造兆元級的車用AI產業,提升臺灣在國際舞台的影響力。電電公會將持續凝聚產官學研力量,推動跨域合作與技術突破,打造完整自主生態鏈,助力臺灣智慧車電產業邁向國際。 經濟部促AI Automotive產業大聯盟成軍,集結車輛中心、工研院、金屬中心、中科院、資策會及產業夥伴,產研攜手共組AI車電平台,推動智慧載具產業接軌國際。(TARC提供) TARC主任委員暨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董事長王正健表示,AI正重塑汽車產業的價值鏈,過去強調車輛的硬體製造,如今AI成為驅動車輛智慧升級的靈魂,因此,「AI Automotive產業大聯盟」集結車輛中心、工研院、金屬中心、中科院、資策會及產業夥伴,透過三大行動推動產業發展:第一,聚合科研,整合跨法人的研發能量,讓臺灣AI車電技術升級,聚焦AI自駕、智慧座艙與車輛控制核心技術;第二,產研合作,透過自主乘用車、電動物流車及電動巴士,展現AI載具的創新能力;第三,國際接軌,結合政府資源,建構AI車輛虛擬驗證平台與運算軟硬體驗證體系,打造完整的驗證能量,提供產業最堅實的後盾。 TAIFE主席暨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所長張禎元表示,全球正積極發展AI,面對這股趨勢,臺灣必須持續強化產學研合作,才能在國際汽車產業的轉型浪潮中站穩腳步,並展現更大的影響力。本次論壇上午以「汽車產業地緣經濟的機會與挑戰」為主題,下午則分為兩場專題研討會,分別聚焦「AI Mobility」及「低碳移動」,邀請到日本先進技術與半導體開發機構ATSDO代表清水真、臺灣車輛系統整合聯盟顧問范炘等國內外重量級講師分享最新技術進展與應用案例,期望透過交流與經驗分享,協助產業鏈緊密連結國際市場與趨勢,促進智慧車電技術升級與應用落地。

Read More

輝達台灣總部計畫生變!北士科MOU正式失效 南港成替代方案

隨著輝達轉向南港備案,北士科總部計畫是否起死回生,後續發展備受矚目。(中央社資料照)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全球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在台設立總部計畫突陷僵局!原規劃進駐台北市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北士科)T17、T18基地的藍圖,因土地取得卡關,與新光人壽簽署的合作意向書(MOU)已於昨日(9月30日)到期失效,總部建置前景蒙上陰影。 據悉,輝達堅持鎖定北士科雙基地,未評估其他替代選址。然因產權移轉與開發方案遲遲未獲共識,商業協商已演變為政治難題。知情人士透露:「此案牽涉多方角力,恐需更高層級政治協調方能突破僵局。」 台北市長蔣萬安今日緊急滅火,提出兩大解方:一、由新壽完成建物後移轉地上權予輝達;二、直接進行地上權轉讓。市府強調將在「合法合規」原則下全力協助,惟MOU失效已為計畫投下變數。 面對北士科進度停滯,輝達啟動備案。消息指出,該公司正與潤泰集團洽商,擬承租南港「玉成大樓」部分空間設立研發中心,最快年底進駐。此舉顯示輝達可能另闢戰線,確保在台擴張步調不受延宕。 關鍵時程 2025年5月:輝達傳進駐北士科 2025年8月:執行長黃仁勳抵台洽談投資 2025/9/30:新壽MOU到期 2025/10/1:用地爭議正式浮上檯面 產業分析師警告,此案延宕恐衝擊台灣高科技樞紐形象,更考驗政府協調重大投資的效率。隨著輝達轉向南港備案,北士科總部計畫是否起死回生,後續發展備受矚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