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憲封街造勢承諾政策兌現台南更好未來

立委林俊憲18日在台南市府廣場前盛大造勢,宣傳參選大台南市長的決心和用心,並與在場支持者熱情互動。(記者翁順利攝) 記者翁順利/台南報導 民進黨大台南市長參選人林俊憲,18日在安平區南島路舉辦「台南最好,幸福實現」團結大會,現場湧入破萬名支持者,金曲歌王謝銘祐以〈路〉及〈憲給你〉兩首歌獻唱、藝術家顏振發老師則致贈畫作打氣,台南市長黃偉哲及多位黨籍立委、台南市黨籍市議員站台力挺,林俊憲承諾將全力兌現他所提出的各項政策政見,打造台南等更美好的未來。 林俊憲表示,台南不只是文化首都,更是台灣的科技新都。南科今年1到8月產值達到1.8兆元,創歷史新高,從2023年起已超越竹科。過去6年,台南營利事業總額從2.5兆成長到3兆,平均薪資達3萬9599元,超越台中、直追高雄。台南的下一階段發展,應該從「投資產業」邁向「投資市民」,讓成長成果回饋市民生活,真正打造幸福城市。 林俊憲說,未來的台南市政府,應該把更多資源投入在社會福利與民眾照顧上,台南的發展不能只看GDP,更要看幸福指數與健康程度。他提出「助你好孕」政策,包含三大措施:生育獎勵金翻倍(第一胎4萬元、第四胎10萬元)、孕婦免費接種RSV疫苗,以及孕婦看診計程車補助每趟250元、共30趟免核銷,希望透過對9千多位孕婦的支持,讓台南每年新生兒增加1千位。 針對高齡化社會,林俊憲提出五項老人福利,包括長輩健保免費、不排富;重陽敬老禮金翻倍至2千元;免費接種帶狀皰疹疫苗;敬老卡搭乘計程車每趟補助50元、每月上限500元;以及提升社區共餐據點與飲食品質,要讓長者們都能活得健康又有尊嚴,讓長壽變成幸福的象徵。 為了解決育兒困境,林俊憲將推動「幼有所托」政策,擴大設立定點臨托與夜間托育,規劃37區皆有公辦臨托據點,並於產業園區周邊30分鐘內設置夜間托育服務,協助輪班家庭照顧孩子。此外,他承諾兩歲前幼兒送托保母或準公托的家庭,每月補助2千元,兩歲以上進入幼兒園的家庭,每月再補助1千元,成為六都首創的幼兒園學費補助制度,讓年輕家庭在台南敢生、能養。 林俊憲18日在台南市府廣場舉辦參選台南市長造勢活動,與現場支持者熱情互動。(記者翁順利攝) 他表示,這些福利政策都需要財源支持,他將與各區立委及民代合作,爭取中央資源、增加統籌分配款,同時推動「大台南大發展」,以三大產業政策帶動城市成長。他規劃在柳營、六甲發展機器人與無人機產業聚落,整合大麻豆與南科,從晶圓製造推進至晶片設計與先進封裝,並在台86沿線打造航太產業廊帶,結合沙崙科學城與陽明交大太空中心火箭組裝基地,讓更多年輕人能留在台南、發展夢想。 「以政策兌現台南更好的未來」,林俊憲強調,他已經準備好承擔市政重任,提出的孕婦、老人、兒童政策最完整,也最重視經濟發展與交通建設,呼籲鄉親接到電話民調時,務必「唯一支持林俊憲」,讓他與團隊繼續為台南打拚,實現台南更幸福的未來。 台南市長黃偉哲則細數林俊憲立委任內替台南市爭取中央經費挹注,包含台南捷運、多個立體停車場、臨安橋改建等重大建設,他也肯定林俊憲對於台南市政藍圖的規劃,呼籲鄉親們全力支持懂市政的優秀人才。 台南市議長邱莉莉致詞時提及民進黨在台南市議會所面臨的困境,她痛批民進黨內個別立委違背黨的理念,2014放任同派系的議員跑票,讓買票當選的李全教選上台南市議長,而2018年的議長選舉,同派系的議員再次背叛黨團的決議,跑票支持脫黨參選的郭信良,讓民進黨再一次失去議長。 林俊憲18日在台南市府廣場舉辦參選台南市長造勢活動,承諾將兌現政策政見,造福各階層的民眾。(記者翁順利攝) 邱莉莉表示,這一年來,藍白陣營鋪天蓋地的對台南展開攻擊,這位個別立委卻迎合藍白陣營,跟著藍白造謠的風向,在立法院質詢作秀,用這種方式博取聲量,也換取藍白的支持,也背棄了支持者的信任和期待。邱強調「不能讓背骨的人領導台南」,呼籲大家支持堅定守護民主價值的林俊憲。 立法委員王義川指出,林俊憲對於台南市政建設,林可說是瞭若指掌,問政的表現堪稱國會第一名,立法委員賴惠員則肯定林俊憲對於丹娜絲風災的救災表現,在第一時間進溪北災區,親自協助鄉親搶救家園,捐出選舉帆布,同時也主動媒合山貓車、夾子車,協助清運垃圾、整理環境;在立法院林俊憲也不忘為災區發聲,積極推動《災後重建特別條例》,爭取 600 億元經費,讓台南能重建家園、恢復元氣。 支持者紛紛高喊「台南最好林俊憲」、「唯一支持林俊憲」、「幸福實現林俊憲」等口號在開場和散場時高聲力挺,林俊憲並走入人群,與大家握手、鞠躬致意。 立委賴惠員、王義川和郭國文、林宜瑾立委服務處代表到場力挺,而台南市議長邱莉莉、副議長林志展更率領多位黨籍議員,包括李宗翰、沈家鳳、王宣貿、蔡蘇秋金、陳秋宏、余柷青、蔡麗青、邱昭勝、黃麗招、朱正軒、黃肇輝、沈震東、周嘉韋、林依婷、李啟維、蔡筱薇、李宗霖、郭鴻儀,以及鄭佳欣議員代表、楊中成議員代表等人現身同台,展現出民進黨團結一致,守護台南的決心。

Read More

南科小農市集 芭樂鮮果品嘗、食農DIY

南科小農市集週六、日登場。(市府提供) 記者黃文記/新市報導 芭樂香氣滿滿飄進南科,「南科小農市集」於十八、十九日兩天在南科Park17商場登場,以「台南番石榴」為主題,現場不僅有鮮果試吃、特色農產展售、消費集點抽獎、食農DIY體驗,還有熱鬧的雜耍氣球與音樂表演,同步響應「南科考古館六週年館慶」,活動豐富又好玩。 現場還邀請來賓一起「搖滾芭樂」,體驗復古的「台南在地古早味醃芭樂」製作,不僅趣味十足,更能品嘗到香甜爽脆的芭樂風味,讓現場洋溢滿滿果香與笑聲。 市長黃偉哲表示,台南擁有豐富多樣的農漁畜產品,此時正值番石榴的最佳賞味期,果肉脆甜、香氣濃郁。透過小農市集,除了能嘗鮮當季果品與各式農特產品,也能看到在地農業的創新與多樣面貌,並藉由互動體驗,讓民眾更親近小農、認識食農教育的重要性。 農糧署南區分署表示,台南是番石榴重要產區之一,品質穩定、風味佳,期待透過市集活動讓更多消費者認識台南好芭樂,支持在地優質農產,為產地與餐桌搭起美味橋梁。 南科管理局表示,南科園區除了科技研發外,也致力推動在地文化與生活連結,小農市集也展現南科生活圈的多元與活力。 市府農業局長李芳林指出,這次市集除主打番石榴外,現場還有橄欖、漁產、鴨蛋、當季蔬果、芝麻系列與蜂蜜等豐富產品。兩天活動安排了食農DIY、音樂表演與集點抽獎等精彩內容,誠摯邀請大家利用假期前往南科Park17商場,共度充滿農趣與風味的週末時光。

Read More

國家海洋研究院看台江.踅五條港特展 呈現台江地區從潟湖到城市歷史轉變

國家海洋研究院舉辦「看台江.踅五條港」特展。(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國家海洋研究院十八日在信義街硓𥑮石黃宅舉辦「看台江.踅五條港」特展,以「海洋文史」為主題,呈現台江地區從潟湖到城市的歷史轉變,匯集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沉船研究與探測成果,帶領大家看見「沉沒的歷史、浮現的文化」。 國家海洋研究院院長陳璋玲表示,台江是一片曾閃爍著海光的土地。四百年前,它是一片廣闊的內海,見證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航海壯舉,也迎來清代五條港商貿繁華的歲月;如今,這片海已化為街巷與聚落,留下滄海桑田的印記。 國海院於二0二一至二0二三年間完成台江水域荷蘭東印度沉船歷史研究與磁力探測,二0二五年首次以展覽形式呈現三年來水下文化資產的科學調查成果,並辦理專題講座、導覽活動、微學分課程及展覽等教育推廣,深化大家對於台江的認識。 這次展覽聚焦台江與五條港的歷史脈絡。首先呈現台江的地形演變與族群遷徙,從曾文溪改道與內海陸化,到荷治時期的重要歷史事件,如理加事件、麻豆社事件與鄭成功攻台之役,揭示自然與社會互動下的歷史變化。 其次展示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沉船研究成果,根據《熱蘭遮城日誌》等史料與科學儀器探測結果,整理出十四艘沉沒船隻的可能位置,並結合地層岩心定年與沉積分析,推測十七世紀荷蘭沉船在現代地景中的潛在軌跡。 國海院安排專題講座、走讀導覽與微學分課程,從清代貿易網絡、荷蘭市鎮空間到安平港地景變遷,讓大家實地走入台江,感受「沉沒的歷史,浮現的文化」。

Read More

竹市再添國際認證搜救犬Brook通過IRO測驗展現城市救援實力

新竹市辦理國際IRO檢測,各單位領犬員級搜救犬進行各項測驗。(圖由新竹市消防局提供)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政府於十月十三日至十七日舉辦「災害搜救犬IRO國際評量檢測」,此次活動共有全台七個縣市消防單位及一個民間團體共十八隻犬隻參加測驗,經過為期五天的嚴格測驗與評核,整體通過率達百分之五十五點六,成績亮眼。 竹市消防局表示,該局搜救犬「Brook」與台北市消防局搜救犬「Curtis」在此次測驗中表現優異,成功從培訓犬晉升為具任務執行資格的正式搜救犬,成為全台新增的兩隻認證搜救犬,象徵竹市在搜救能量上的持續進步與國際接軌。 新竹市辦理國際IRO檢測,各單位領犬員級搜救犬進行各項測驗。(圖由新竹市消防局提供) 消防局指出,此次國際評量由國際搜救犬組織(IRO)授權舉辦,考驗內容涵蓋服從與敏捷、氣味辨識、瓦礫堆搜尋、指令反應及人犬合作默契等多項能力,通過者將具備國際搜救犬認證資格,可於國內外重大災害現場執行救援任務。 新竹市於一一三年即建置北台灣首座符合IRO標準的國際搜救犬訓練及測驗場地,今年再度承辦國際評量,除展示城市在災害應變上的軟硬體實力,也促進全台搜救犬隊伍之間的技術交流。 市府表示,竹市能再次承辦國際級搜救犬檢測,顯示市府在消防專業與國際合作的努力深受肯定,面對極端氣候與多樣化災害挑戰,將持續投入搜救犬專業訓練、國際交流與場地優化,強化人犬協作的專業能量,打造宜居永續的城市。

Read More

竹塹三態子守護祭三大徵選揭曉 青少年發揮卓越護水行動力

114年度《水澢澢》竹塹三態子守護祭頒獎典禮18日舉行,選出5名校園大使、3名校園主播及3名《Water頌》歌曲改編得獎者,共頒發獎金15萬3千元。(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一一四年度《水澢澢》竹塹三態子守護祭頒獎典禮十八日盛大舉行,活動透過三大徵選,選出五名校園大使、三名校園主播及三名《Water頌》歌曲改編得獎者,共頒發獎金十五萬三千元。代理市長邱臣遠出席嘉勉,肯定所有獲獎青少年的卓越創意與行動力,期許青少年持續發揮水漾新聲的活力,成為推動城市永續與開創宜居未來的關鍵力量。 環保局說明,此次三大徵選成果豐碩,充分展現青少年世代的執行力與創造力。「校園大使」選出王俐媛、古雨瀅、吳旻宸、林泱彤及張力等五名學生,透過自媒體創作,將護水理念推廣給更多市民,每人獲得獎金一萬五千元,展現青少年在公共議題上的影響力。 環保局表示,「校園主播」徵選則由兩組四名優秀青少年脫穎而出,分別是王俐媛、古雨瀅、劉芷瑜、盧絜伶,以專業的台風與口才,傳達守護水環境的重要性,每組各獲得獎金六千元。 114年度《水澢澢》竹塹三態子守護祭頒獎典禮18日舉行,選出5名校園大使、3名校園主播及3名《Water頌》歌曲改編得獎者,共頒發獎金15萬3千元。(記者曾芳蘭攝) 環保局指出,最受矚目的《Water頌》歌曲改編競賽,則由三名才華洋溢的參賽者獲獎,以創意歌詞與獨特編曲,重新詮釋守護水環境的動人樂章。梁羽姍獲得水漾新聲獎、獎金二萬五千元,黃屏翰獲得水漾創意獎、獎金二萬元,林泱彤獲水漾潛力獎、獎金一萬五千元。水漾新聲獎得主梁羽姍更於典禮現場帶來演出,用音樂的感染力,讓觀眾深刻感受到青少年守護水體的熱情與行動力。 環保局提到,頒獎典禮現場,三大徵選得獎者熱情分享心得。校園大使吳旻宸表示,守護水環境不只是口號,青少年能用短影音展現護水行動力;校園主播劉芷瑜則說,透過錄製 podcast,用聲音傳遞家鄉水脈故事與護水方法;《Water頌》歌曲改編得獎者梁羽姍更提到,把關懷水環境寫進歌詞,讓大家哼唱時,自然想到護水,用輕鬆方式實踐環保。

Read More

山頂國小一甲子作育英才 花隊複刻昔日榮華

山頂國小一甲子作育英才無數,蘇俊賓:花隊複刻昔日榮華,傳承山頂卓越堅毅精神。(教育局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十八日上午前往龜山區山頂國小,與各界貴賓一同歡慶創校六十週年校慶。蘇俊賓表示,山頂國小走過一甲子,是龜山地區重要的學府,培育許多優秀人才在桃園各界服務,貢獻良多;而昔日頗受好評的花隊表演也在退休教師及校友的努力下重現風華,代表山頂國小卓越堅毅的優良傳統將持續傳承延續。 蘇俊賓致詞時特別跟現場師生分享「山頂」地名的由來,他表示山頂國小因山頂村為名,因地處龜崙山與桃園交界之高處而得名,雖然並非真正位於山頂,但六十年來深耕教育,無論在國語文競賽、閩南語教學、歌謠推廣、跆拳道及兒童繪畫比賽等領域,皆屢創佳績,充分展現學生多元學習成果與教師專業的付出。蘇俊賓也讚譽山頂國小是「龜山之頂、龜山首屈一指的優質學校」,並表示「山頂不只是地名,更象徵卓越與頂尖,是龜山的驕傲!」 山頂國小一甲子作育英才無數,蘇俊賓:花隊複刻昔日榮華,傳承山頂卓越堅毅精神。(教育局提供) 活動由山頂國小鼓樂隊及校友、退休師長共同組成的復刻花隊熱鬧揭開序幕,蘇俊賓及貴賓們共同點燃聖火,象徵薪火相傳。配合本次主題,全校師生也一同復刻舊式國民健康操,展現朝氣蓬勃的校園活力。 教育局表示,山頂國小在市府支持與各界經費挹注下,持續改善校園環境與教學設備,包括電力系統、校舍安全、教學環境油漆、門窗整修、運動操場周邊設施及兒童遊戲場等多項工程。市府將持續努力,為桃園學子打造更優質的學習環境。 包括山頂國小校慶主任委員李宗豪議員、陳雅倫議員、教育局鄭卉玶專門委員、龜山區長張嘉平及多位地方貴賓均出席盛會,共同見證山頂國小創校60週年的歷史時刻,為學校增添光彩。

Read More

台灣媽祖廟聯誼出席人數創紀錄 泰安宮席開360桌賓主盡歡

台灣媽祖廟聯誼會於台南後壁召開,泰安宮總主委王子豪當地主。(記者翁聖權翻攝) 記者翁聖權/後壁報導 台灣媽祖聯誼會第五十二次會員大會十八日下午於台南後壁泰安宮召開,總共有來自全國二百一十二家宮廟參與,人數估計高達四千人左右,創下歷屆出席人數最多紀錄。泰安宮席開三百六十桌餐敘,與會者賓主盡歡。 後壁泰安宮總主委王子豪指出,能夠在台南後壁舉辦這次盛會,是台南人也是該廟的榮幸。媽祖是台灣信仰最廣泛的神明之一,尤其每年白沙屯媽祖遶境與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進香活動,已成為全球矚目的宗教文化盛事。媽祖信仰蓬勃發展,是來自全國各地宮廟與善男信女,信眾的共同努力結果。 泰安宮席開三百六十桌餐敘,與會者賓主盡歡。(記者翁聖權翻攝) 王子豪說,台南後壁泰安宮近年來除持續積極推動媽祖信仰活動之外,更結合社會各界慈善資源,加強落實關懷弱勢團體,實踐媽祖慈悲為懷的救世濟人精神。未來更將結合媽祖民間信仰的慈悲善心力量與政府資源,全力推動更多社會公益慈善服務工作,讓媽祖信仰文化成為社會正能量的最大後盾。

Read More

桃園區114年績優、資深鄰長暨調解委員表揚

桃園區一一四年績優、資深鄰長暨調解委員,表揚活動後合影。(桃園公所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區公所十八日舉辦一一四年績優、資深鄰長暨調解委員表揚活動,桃園市政府法務局局長賴彌鼎讚喻鄰長是地方的「土地公、土地婆」,還是市政府的「千里眼、順風耳」,調解委員則是「公道伯、公道婆」,桃園區長許敏松則強調,他們的功能及重要性,即使在網路及AI(人工智慧)如此發達的現代,仍無法被取代。 賴彌鼎並強調,桃園市長張善政非常重視鄰長及調解委員的權益,除既有的鄰長意外險、報紙費、聯誼活動、工作協助費外,也把十餘年沒有調整的鄰長聯誼活動費提高到每人四千一百元,並把鄰長意外險保費預算從每年五百元提高到一千二百元;桃園區調解委員也享有意外險、報紙費、觀摩研習、出席交通費等權益。 賴彌鼎比喻指出,鄰長就是地方上的「土地公、土地婆」,對地方大小事都瞭若指掌,為民服務做到家,還是市政府的「千里眼、順風耳」,反映市民的聲音給市政府,讓桃園市政府改進各種施政措施;而調解委員就是「公道伯、公道婆」,為市民居中調解,排難解紛,讓市民不必打官司就能解決問題,減輕司法機關的負擔。 許敏松區長則強調,鄰長對市民服務深入,調解委員促進社會和諧,而他們對市民的服務都是完全免費,因此,他們的功能及重要性,即使在網路及AI(人工智慧)如此發達的現代,仍無法被取代;更重要的是,他們總是默默地為市民服務,這種犧牲奉獻的精神,更值得大家的佩服及肯定。 桃園區公所指出,今天接受表揚的績優鄰長有一百一十一人、資深鄰長有九十四人,調解委員有三人;受表揚鄰長年齡在八十歲以上的有十五人,年紀最長的是八十九歲的林清全,其次是八十八歲的李陳素絹;鄰長服務年資在三十年以上的則有六人,其中六十九歲的黃駿驊年資達三十二年,是今年受表揚的鄰長中年資最久的。

Read More

農業部開箱農科院 以趣味宣導廉政理念寓教於樂

農業部政風單位於農科院開箱之際,以趣味宣導廉政理念,公私協力,共創清廉社會。(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為促進民眾了解我國農業科技研發成果,農科院十八日舉辦「開箱迎門、農科樂結盟」組織揭牌暨成果展示,配合此活動,農業部政風處與農業部林保署新竹分署政風室特設攤參與,透過寓教於樂方式,公私協力,維護清廉社會。 林保署新竹分署政風室主任柯宜君表示,攤位展示反詐騙與公益揭弊者保護法相關宣導海報,推廣反貪、防詐及公益揭弊等廉政理念;並設置「廉政胸章機」及「廉政填填看」等互動小遊戲,安排含有廉潔標語及廉政觀念之拼圖與磁鐵拼板,完成者即可獲得廉政宣導品,鼓勵親子共同參與廉政闖關,從遊戲中學習正確觀念。 柯宜君說,藉主動設攤,走入人群,讓民眾能深入了解防貪、反貪的重要性,同時強調詐騙防範與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知識,讓民眾隨時提高防詐、反貪意識,共創廉潔社會。

Read More

號召萬人返校 中原大學70週年校慶暨校友日熱鬧登場

中原大學七十週年校慶暨校友日「開幕典禮」於宗倬章紀念廳盛大登場。(中原大學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中原大學七十週年校慶暨校友日於十八日隆重登場,上午十時在歷屆校友、師生與各界貴賓的見證下舉行「校友日」開幕典禮。今年以「中原七十邁向永續」為主軸,活動橫跨學術與藝文,從國際級論壇與跨域講座,延伸到校友回娘家、校園音樂會與藝術中心展覽,全面展現中原大學科技與人文並重的辦學特色,為下一個十年開啟更具全球視野與在地影響力的新篇章。 開幕典禮在宗倬章紀念廳舉辦,校長李英明致詞指出,值此重要里程碑,中原以「中原七十邁向永續」為主題,表達對過去的感恩,以及對未來永續發展的責任與承諾。面對少子化與高教變局,中原將以「全人綠色AI量子大學」為目標,推動數位、量子與AI三大轉型,致力成為有信、有望、有愛,受人尊敬,令人感動的優質大學,成為能夠承擔全球及社會責任的永續發展的典範大學! 中原大學頒發一一四年「傑出校友獎」,九位校友榮獲肯定。(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董事長張光正則表示,中原自創校以來始終在上帝帶領下前行,七十年來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仍不斷精進,憑藉師生同仁的投入與校友長期無私支持,累積厚實的辦學成果。展望未來,學校將以全人教育為根本,推動創新跨域的永續經營,培育具備國際視野與專業能力的人才,讓中原不只立足台灣,更邁向國際! 桃園市長張善政到場祝福並致詞表示,在少子化衝擊下中原仍多年維持新生註冊率百分百,顯示辦學深獲社會肯定。中原以全人教育為核心,不僅重視學術,更強調品格,培育職場與社會中堅。期盼中原大學持續精進教研,為桃園與臺灣貢獻更多,「七十年不易,願未來一個又一個七十年持續屹立、發揮更大影響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