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六女童乾癬難眠 中醫調理見效

  豐原醫院中醫師蘇紋華表示,乾癬並非傳染病,而是免疫系統失調導致的皮膚疾病。(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別再以為只是皮膚乾燥!中醫揭露「乾癬」真相,這是一種常見且反覆發作的慢性皮膚疾病。根據統計全台約有超過10萬名乾癬患者,其主要症狀為皮膚紅斑、脫屑與搔癢,嚴重影響外觀與生活品質。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指出,一名12歲的小學六年級女童,頭皮、手肘、膝蓋與小腿出現大片紅斑,伴隨銀白色脫屑,奇癢難耐,甚至癢到無法入眠,前往豐原醫院求診,4個月的中醫調理,皮膚逐漸恢復光滑,重拾自信笑容。 豐原醫院中醫師蘇紋華表示,天氣變化大,許多人出現皮膚乾癢、脫屑、紅疹等症狀,常誤以為只是單純乾燥,塗抹乳液即可改善,忽略可能是乾癬,中醫稱之為「白疕」,屬「癬症」的一種,與體質、情緒密切相關,乾癬並非傳染病,而是免疫系統失調導致的皮膚疾病。 當免疫細胞異常活躍,導致皮膚細胞過度增生與代謝異常,在表皮堆積,形成如魚鱗狀的脫屑,俗稱「銀屑」,乾癬常見好發部位為頭皮、肘部、膝蓋、背部等。 蘇紋華說,乾癬的發生與血熱內蘊、風邪外襲,以及情緒鬱結密切相關,許多患者有明顯壓力史或情緒起伏,易於冬季復發。中醫講求「體質辨證」再治,常見體質分為4型,「血熱型」紅斑劇癢、口乾舌紅;「血燥型」皮屑厚多、皮膚乾裂、舌紅少津,屬陰血不足;「血瘀型」疹塊色暗、反覆不癒;「氣血兩虛型」病程長、容易疲倦、病情遷延不癒。對不同體質,治療上採取「內調外治」3大策略,「內服方劑」依個人體質開立清熱涼血、養血潤燥或活血化瘀的中藥;「外用療法」衛教指導使用成分單純的清潔保養品;「日常調養」避免發物、辛辣與海鮮,維持規律作息與穩定情緒。 蘇紋華提醒,乾癬雖為慢性病,只要找出體質根源、配合生活調整,大多可有效控制。「減壓抗焦慮是關鍵,壓力過大容易誘發復發。」飲食應清淡,避免油炸與來路不明的偏方,以免加劇症狀。

Read More

三伏貼 氣喘惡化風險降60%

  中醫全聯會表示,易過敏及陰虛體質民眾可到中醫院使用三伏貼,為體內注入更多的能量,以改善體質。(記者傅希堯攝)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中醫全聯會指出,7月20日就是三伏天的初伏,提醒體質陰虛及易過敏的民眾,別忘了到中醫療院所貼三伏貼,這是中醫依據「冬病夏治」理念,利用陽氣最旺的夏季,以藥餅協助將能量儲存體內,再於冬季釋放並發揮療效。 恩主公醫院中醫部主任張晉賢指出,研究證實三伏貼透過調節發炎因子改善氣喘患者呼吸功能,平均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上升13%、氣喘惡化風險下降60%,可以有效改善氣喘、鼻過敏、過敏反應、感冒及睡眠狀況。 北市聯醫昆明中醫院副院長邱榮鵬指出,三伏貼主要適用於氣喘、過敏性鼻炎、慢性咳嗽及體虛易感冒者,尤其適合兒童、虛寒體質及銀髮族群。將逐痰、溫陽、通絡的中藥材研末後,調製成膏狀敷貼於特定穴位,可調節體內免疫功能,降低嗜酸性白血球數量。 中醫全聯會指出,三伏貼的藥材具有刺激性,應由中醫師問診後為民眾貼於特定穴位。(記者傅希堯攝) 馬偕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張絜閔表示,由於三伏貼藥效具有刺激性,有些人可能會感到輕微的刺痛或發熱,這屬是藥效發揮的正常反應,若感到強烈不適,應立即停止使用,孕婦、嬰幼兒、過敏體質者以及皮膚有損傷的人應避免使用,建議仍需中醫師評估。 中醫全聯會理事長詹永兆指出,臨床上一位80歲的奶奶近10年每年都會到診所貼三伏貼,多年來的易感冒及氣喘的毛病,情況也都有好轉,這位奶奶連看病的次數都減少了,奶奶感覺用了三伏貼後,身體比70歲時還要健康。依健保資料台灣因過敏接受西醫診治人口約占總人口15%,這些民眾都可求診中醫使用三伏貼。

Read More

熟男複視重影 中醫眼針改善

  醫師徐靖翔運用特製細軟針具,從眼眶周圍的睛明穴、球後穴等穴位直接入針,沿著眼球外肌肉層,藉此改善眼部血液循環、活化神經與肌肉,並提升淚液分泌。(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一名40歲的林姓男子,近日突然出現「複視」症狀,看東西會出現重影,單眼在同一時間看到兩個重疊影像導致他無法專注工作,日常生活更是大受影響;經高醫中醫部診斷,採取眼針治療,經兩個療程後重影現象顯著改善,其他治療案例搭配西醫共同治療達到良好療效,成果也刊登於「中醫藥研究論叢」期刊,為眼疾患者帶來全新的治療契機。 高醫中醫部主任蔡政勳部表示,中醫眼針療法屬於針灸治療的一種,主要針對眼部及全身疾病進行微針刺激。醫師運用特製細軟針具,從眼眶周圍的睛明穴、球後穴等穴位直接入針,沿著眼球外肌肉層,深度可達3-5公分,藉此改善眼部血液循環、活化神經與肌肉,並提升淚液分泌。眼針治療使用的針具經過特殊設計,針體極細且針頭經過鈍化處理,大幅降低對眼部組織的刺激與損傷,提升安全性。 高醫中醫部推動眼針療法新趨勢,以中醫眼針搭配西醫共同治療達到良好療效。 (記者王正平攝) 主治醫師徐靖翔表示,多項研究已指出,眼針對視功能的改善具臨床實證,在系統性回顧與大數據分析研究中,眼針可促進眼底微血管流量與視網膜氧含量,有助於延緩退化與促進視神經再生。像是「乾眼症」可刺激眼周穴位,促進淚腺與瞼板腺功能恢復,改善體質與淚液分泌,有效緩解症狀;「視神經疾病與青光眼」可活化視神經細胞,促進視神經代謝與修復,減緩退化速度,並協助穩定眼壓。「眼底疾病」能促進眼底微循環,增加血液流量,加速病變組織的修復與吸收,並活化視網膜細胞,延緩退化。 徐靖翔也提醒,由於眼針屬深層針刺,針刺部位靠近眼球與重要血管神經結構,需要不斷練習才能掌握精巧熟練的手法,確保進針安全與療效,因此在操作時必須由受過專業訓練的中醫師進行,並配合眼科檢查如OCT、視野測試等作為輔助評估。在治療前,若有懷孕、蟹足腫體質、服用抗凝血藥或凝血疾病者,應主動告知醫師。治療後,建議48小時內先冰敷,48小時後改熱敷,有助於緩解不適與瘀青。 中醫眼針療法不僅能治療眼部疾病,對於乾眼症、青光眼、視神經退化等疾病,眼針療法已成為患者的新選擇,也能調節全身機能,透過調理肝腎、滋養氣血,從根本改善健康。臨床經驗顯示,結合西醫檢查與治療,能更全面地守護眼睛健康,提升治療效果。

Read More

埔里水里長者篩檢 AI判讀髖部骨鬆 502人僅21人正常

記者劉晴文∕南投報導 南投縣政府衛生局運用X光影像輔助AI判讀系統,自去年12月起在埔里與水里兩鄉鎮辦理長者骨質密度篩檢。統計至今年5月,計完成502人髖部骨鬆篩檢,篩檢結果僅21人屬正常範圍,其餘為疑似低骨量與骨質疏鬆。衛生所針對疑似低骨量及疑似骨質疏鬆民眾立即進行衛教,疑似骨質疏鬆民眾並轉介醫療院所治療。 南投縣衛生局指出,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65歲以上民眾約每7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骨質疏鬆被稱為「沉默的殺手」,若未及早發現與治療,極易造成骨折,導致臥床、失能,甚至增加死亡風險。然而,骨質疏鬆初期幾乎無明顯症狀,許多民眾直到跌倒骨折才驚覺骨密度已大幅下降。 為了守護長者健康,衛生局運用X光影像輔助AI判讀系統,自去年12月起在埔里鎮衛生所、水里鄉衛生所辦理長者骨質密度篩檢。受檢對象為50歲以上且經醫師評估為骨質疏鬆風險民眾,統計至今年5月,已完成502位髖部骨鬆篩檢,平均年齡64.3歲,篩檢結果僅21名屬正常範圍,僅占4%,另有340名疑似低骨量,占68%,141名疑似骨質疏鬆,占28%。 衛生局表示,接受篩檢者中,一名婦人長年熱愛登山,48歲那年因疾患進行了全子宮的摘除術,術後仍持續從事戶外活動。去年底她抱著嘗試心態接受檢查,卻意外發現自己屬於骨質疏鬆高風險群,經積極配合醫療團隊建議,透過均衡飲食、規律負重運動及衛生所開立鈣片補充,3個月後複檢顯示骨質密度已明顯改善。還有一名70多歲阿嬤長期腰痠,總以為是年紀大了的正常現象,接受AI骨質密度篩檢,結果顯示疑似嚴重骨質疏鬆,經衛生所衛教及說明,並轉診醫院骨科持續接受評估並開始注射藥物及補充鈣片,後續回診步伐已變穩。 衛生局呼籲指出,65歲以上長者、停經婦女、曾經跌倒、家族史或平常少運動者,都是骨鬆高風險族群。健保已於今年3月1日擴大抗骨質疏鬆症藥品給付範圍;骨質疏鬆是可以預防的,可透過均衡飲食、戶外活動、定期運動、戒菸戒酒等方式。提醒民眾留心,別讓骨鬆悄悄奪走行動自由,及早保骨,才是守護健康的關鍵。

Read More

涉洩密收賄 調查官林家齊收押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南市調查處新營站調查官林家齊涉嫌洩露個人資料,而且疑與案件當事人有不當金錢往來,檢方搜索傳喚到案後,認為他犯嫌重大,且有串供、滅證之虞,十七日凌晨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台南地院訊後,晚間裁定羈押禁見。 台南地檢署前不久偵辦貪汙等案件,赫然發現有台南市調查官林家齊涉入其中,經蒐證部署俟時機成熟,檢察官十六日指揮調查局中機站人員,前往林男辦公室及住所等處搜索後,當晚移送檢方複訊。據了解,林家齊是調查班五十期,早年分發台北市調查處,多年前調來台南市調查處,現負責新營站的據點,平日形象陽光健康,是一名運動健將,高中時是籃球校隊。這次傳出林男涉案遭搜索,令不少調查官感到訝異。 南檢搜索林家齊住處及辦公室之前,事先怕消息走漏,由主任檢察官親自帶隊指揮搜索市調處新營站;檢調同步以證人約談台南市調處府城站一名調查官,該調查官是林的學弟私交甚篤,且在地方關係良好,與不少「江湖聞人」往來,檢調認為他對林家齊涉案應該知情。

Read More

曳引車撞殘女警 賠6百萬緩刑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李姓男子開貨運曳引車將騎乘警用機車的陳姓女警撞成重傷,左腳有多根腳趾截趾,及左腳部分永久性缺損,無法治癒。李被依過失重傷罪判刑一年十個月。經上訴二審,李男和貨運公司合計賠償六百十一萬元,雙方和解,法官給予李男緩刑自新。 二0二三年七月八日近八時,李姓男子開貨運曳引車由東往西行經安平商港內五號碼頭「萬青水泥」旁無號誌交岔路口時,未減速慢行及禮讓右方車先行,即直行通過路口;當時陳姓女警騎乘警用機車同樣由北往南行經路口,未減速慢行並作隨時停車準備,貿然直行通過路口,遭李駕駛的貨車撞上。身上包括雙腳和臉部受傷,李當時留在現場,主動向到場員警承認是肇事者。 法院審理,李過失重傷害事證明確,陳女也有過失,她因傷勢嚴重,長期住院治療、復健,仍無法站立洗浴,更無法擔任外勤工作,及照顧年邁父母,影響甚巨。

Read More

母與女伴虐兒 二審仍各判九月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蔡姓女子不滿五歲兒子頑皮不服管教,竟與同居林姓女友聯手虐待親生兒,毆打、持電蚊拍電擊生殖器,以膠帶封嘴、手銬銬住手腳,把男童關在陽台過夜,還讓他在高椅上半蹲摔落成傷。男童後來經社會局安置就醫,蔡、林二人依共同故意對兒童犯傷害罪,各判刑九月,她們上訴二審,請求輕判被駁回。 蔡女和林女於二0二四年四月起至同年七月間,先後在台南市南區住處,及北區林女經營的手搖飲料店內,對蔡女的親生兒施虐,以管教為由,把男童打的全身多處瘀青、鈍挫傷,蔡女二人還持手機攝錄虐待男童影像,並與友人談論施待男童經過。警方將蔡、林二人移送法辦;男童送醫並經社會局安置後,發現臉上與左眼眼眶有瘀青新舊傷,雙手指有鈍傷,臉頰額頭及左下眼瞼、腹、背部等多處瘀青,經醫院確認男童是遭受虐待成傷。 心理師評估,男童注意力不足、類亞斯伯格症;另因早期疑似被疏忽教養,有如廁困擾及被餓過,導致在人際部分有退縮、警戒及不能合作;表達經驗少,無法清楚聚焦陳述事件脈絡。

Read More

水博館台語導覽師資培訓

  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舉辦台語文闖關導覽師資培訓。(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山上報導 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近期首度舉辦「台語文闖關導覽師資培訓」,以結合博物館教育與本土語言推廣為目標,強化教師以台語進行導覽解說與教學活動的能力,期望透過課程設計將母語教學融入文化場域,進一步提升語言傳承的實踐力與教學多元性。 這次培訓課程規劃三項以水道歷史為基礎的闖關活動,包含「喝牌拚輸贏」、「送水勇筋路」及「擲準練手骨」等,分別對應語言應用、館區建築認識及邏輯策略思考,學員需以小隊為單位進行分組競賽,過程中穿插台語指令與核心句型,並依據表現進行積分評比。遊戲設計取材自園區「二抽三送」的水資源濾淨流程,讓學員在模擬水道運作的過程中,理解博物館各建物的功能與歷史脈絡。 課程同時介紹沉浸式教學策略,鼓勵教師依學生語言程度調整教學比例,包含全台語、半台語或台語輔助華語等方式,提升學童在情境中自然接觸與使用母語的機會。培訓對象以即將進入校園推動本土語言課程的教學人員為主,內容涵蓋語言意識培力、教案設計技巧及現場實作演練等主題。

Read More

守護「法眼」 台美眼鏡贈警太陽眼鏡

  台美眼鏡董事長李思漢(右三)十七日捐贈帽夾式太陽眼鏡予南市警交大,盼能保障警方眼部健康。(讀者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警方值勤動輒四處奔波,長時間在太陽下奔走,也容易造成靈魂之窗的退化甚至傷害。因體諒員警辛勞,南市在的企業台美眼鏡特別捐贈一八0副帽夾式太陽眼鏡予南市警交大,盼能在炎夏保護警方「法眼」,以行動支持台南市警政工作。 台美眼鏡為南市在的企業,專司生產太陽眼鏡、運動眼鏡、雪鏡、工業安全眼鏡等,在眼鏡光儀、運動休閒製品製造代理的領域中累積優良的信譽與口碑。 台美眼鏡董事長李思漢十七日出席捐贈儀式,也親切教導員警如何使用,李思漢表示,維護交通安全是警察的重點工作,無論是交通疏導、防制事故,或是處理各類交通意外。南部地區日頭赤炎炎,除了看不見的熱傷害,強光也是眼睛健康的高風險因素。適當的防護措施能夠守護警察人員健康,而警方的建康也是所有民眾的保障。 南市警交大隊長洪國哲代表交大全體員警感謝地方企業德相挺,現今正值夏季,高溫酷暑下台美的保護來的也正是時候,相信對員警也是及時且實用的幫助。

Read More

八旬嬤心臟不適求助 暖警送回

  實習生葉庭豪關心陪伴虛弱的林姓阿嬤。 (讀者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永康分局大灣所員警十七日上午至轄區崑山街巷內處理交通事故協助疏導交通時,一名阿嬤突然拉著警員趙益萱手臂求助,稱心臟不適、手腳無力等,經通報一一九救護人員到場,確認阿嬤無礙,員警即以巡邏車將其送回家。 八十多歲林姓阿嬤從住處步行外出買菜,返家途中突然發現心臟不適,手腳失去力氣,正不知該如何是好,適巧大灣所警員趙益萱、盧昆鴻及其帶的實習生葉庭豪正要疏導人車繞行。林嬤宛如看見救星,立即向女警求助。趙員聽聞林嬤陳述症狀不敢大意,立即通報一一九救護人員到場,所幸經初步檢視,林嬤並無大礙。 林嬤坐在路邊休息後體力稍稍恢復,婉拒送醫並表示家中有處方藥可服用,得知阿嬤住在一公里外,員警立即以巡邏車將林嬤載回永華路住處。林嬤家屬見到其搭警車返家,才知稍早驚險,感謝警方的及時幫助。 據了解,葉庭豪出身嘉義、為一一三年特考班實習生,今年暑假離鄉背井到台南實習,今年實習卻意外遇上丹娜絲風災,勤務跟著暴增,家鄉首當其衝也讓他十分擔心家中長輩,這份同理心也讓他面對民眾求助更加關懷備至。雖然對偵辦刑案更有興趣,但也希望在警察工作中能成為民眾的依靠,在民眾需要中承擔人民褓姆的責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