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繪果季」比賽熱烈徵件中!

  「臺灣繪果季」比賽熱烈徵件中!(農糧署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為推動食農教育,深化國人對國產水果產業的認識與認同,農業部農糧署輔導財團法人台北市瑠公農業產銷基金會舉辦「臺灣繪果季」國產水果趣味繪畫比賽,邀請全國國民小學學生以「國產水果」為主題,透過觀察水果外型、走訪果園或探索產業故事,並結合手繪創作,展現暑期自由研究成果。本次活動採線上報名(網址https://ppt.cc/fEzkSx),徵件期間自即日起至114年9月12日止,優等作品可獲得獎金新臺幣2千元,快來踴躍報名! 農糧署表示,臺灣有著卓越的地理環境與氣候條件,從熱帶、亞熱帶到溫帶水果皆能生產,加上農民們的辛勤耕耘、研究單位的技術突破、農民團體的推廣傳播,以及政府部門的建設策略,使得我國一年四季都能品嚐到不同風味的國產水果,包括鳳梨、香蕉、芒果及番石榴等,超過30種的品項在市面流通,廣受國內外消費者喜愛,總栽培面積13萬7千公頃,年產量230萬公噸,年產値約新臺幣946億元。該署輔導優質水果集團模式栽培,導入有機、產銷履歷驗證等溯源管理制度,生產優質又安全的國產水果,同時開發多元加工應用產品,提供國人質優多樣好滋味,並鼓勵「吃在地、食當季」,齊心支持國產農產品,協力產業穩健向前行! 農糧署說明,「臺灣繪果季」比賽名稱類似臺語發音的畫果子,鼓勵學童從日常生活裡「最喜愛的國產水果」為出發點,主動觀察水果外型、認識生長過程、探詢產業故事或果園景色等,並以繪畫展現出國產水果產業的四季風貌與鄉土情感。該署進一步說明,本次活動依就讀學年分為三組比賽,每組將各擇優等4名及佳作10名頒發獎金及獎狀,另活動期間正值暑假,可做為趣味性自由研究新主題,促進親子互動、加強家庭情感紐帶,同時提升國人對在地農業的認識與重視,建立地產地消、綠色消費的觀念,用行動支持國產農產發展!  

Read More

共創具有韌性和包容力的永續未來 富邦金控發布2024年永續報告書

富邦金控發布2024年永續報告書_,發揮金融正向力量,共創具有韌性和包容力的永續未來。(富邦金控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富邦金控身為台灣領導級金融企業,致力扮演支持產業和社會永續轉型的催化劑角色,訂定2030年綠色金融達新台幣2.9兆元的目標,2024年已超過新台幣2.5兆元,今(15日)宣布發布2024年永續報告書,持續展現ESG四大策略(低碳、數位、激勵、影響)影響力,發揮金融正向力量,支持台灣社會強化韌性,共創具有包容力的永續未來。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指出,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在2025年1月舉行的達沃斯(Davos)年會,以「智慧時代的合作」(Collaboration for the Intelligent Age)為主題,提醒各界必須重視韌性、包容和永續的價值。富邦金控連續16年穩居金控每股獲利王,並作為WEF首家台灣金融業會員,深知金融業是引領台灣淨零轉型之路的關鍵推手,將善用資金流、資訊流、影響力,引領資本市場克服永續逆風。 在「低碳策略」面,富邦金控及子公司全力支持產業轉型,2025年進一步提出積極「脫碳」規劃,目標於2030年底前全面退出燃料煤相關產業,2040年底前全面退出非典型油氣開採產業。 富邦金控扮演金融業永續催化劑角色,_2024年綠色金融成果已超過新台幣2.5兆元。(富邦金控提供) 針對「數位策略」面,金控擁抱AI趨勢,去年舉辦首屆生成式AI黑客松吸引61組團隊提案,驗證23項場景可行性;台北富邦銀行推出「Fubon+」行動銀行,整合信用卡、保險、投資、證券等多項金融服務,內建的智能系統並可提供理財即時建議,讓客戶能一手掌握資產狀況。 富邦金控努力打造幸福職場,在「激勵策略」面提升育兒與家庭照護福利,除持續提供每胎新生兒10萬元補助外,2024年6歲以下育兒補助提升至2.4萬元。此外,自2025年起擴大員工持股信託福利,依職級調增提撥金額,預估每年將投入超過新台幣8億元公提金,增幅逾6成。更結合員工的金融核心職能,打造永續共學平台,創辦「富邦永續聚樂部」,規劃系列課程,累計訓練近1,600小時。 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富邦金控「影響策略」去年投入移工普惠金融行動,並深化防詐行動與教育。台北富邦銀行與「社團法人台灣四十分之一移工教育文化協會」(One-Forty)合作發布「移工金融理財認知大調查」,印製東南亞4國(印尼、菲律賓、越南、泰國)語言版8,000份「防詐精選指引」,配置於全臺分行供移工客戶取用。 富邦透過子公司間客戶群體、溝通管道彼此互補,打造高覆蓋率與滲透度的反詐網路。台北富邦銀行攜手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及國內銀行聯合成立「鷹眼識詐聯盟」,截至2024年底共36家銀行加入,覆蓋超過4,600家營運據點。富邦人壽與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教育部USR計畫等對象合作,建立長者、學生族群防詐觀念。富邦產險推出多語版「金融防詐小教室」數位繪本,並以「爺奶說故事帶領人」培訓課程,宣導數位詐騙手法的實際案例,受惠對象包含長者、兒童、外籍人士及新住民。富邦證券則響應證交所活動,拍攝創意反詐舞蹈影片,增進年輕世代的反詐意識。 富邦金控多項永續成果受國際評比肯定,2024年持續入選DJSI世界指數與新興市場指數,並連續第8年入選MSCI永續指數、獲CDP氣候變遷及供應商議合評比A級最高榮譽、連續兩年入選《TIME》全球500大永續企業,2025年排名全球金融業第4名。 富邦今年持續挑選報告書亮點製作動畫,連續3年透過影音形式與消費者溝通,希望用120秒短暫時間促進了解富邦永續作為,邀請更多民眾客戶加入正向影響力行列,一起讓台灣更加美好。

Read More

國泰世華銀行「聚勢亞灣」論壇 攜世界級系統平台夥伴共探資產管理創新藍圖

國泰世華銀行舉辦「聚勢亞灣 引領資產管理新動能」在地即國際 國泰世華金融專區論壇,邀集國際私募權威Macquarie、Apollo,國際知名科技系統貝萊德Aladdin Wealth與Avaloq專家齊聚一堂。(國泰世華銀行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在政府積極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下,高雄資產管理專區成為金融業創新業務試辦的重點推動區域。國泰世華銀行日前獲主管機關核准,為首波參與專區業務的民營銀行之一,並領先市場開設專區分行。為深化政策願景的行動力,並促進高資產領域的國際對話,國泰世華銀行14日舉辦「聚勢亞灣 引領資產管理新動能」在地即國際 國泰世華金融專區論壇,邀集國際私募權威Macquarie、Apollo,以及世界級科技系統平台貝萊德Aladdin Wealth與Avaloq的專家代表,探討台灣高資產市場如何結合全球私募新局與數位管理工具,構築符合專區政策、同時接軌國際的資產管理一站式服務的創新藍圖,展現國泰世華協助台灣邁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實踐力與前瞻視野。 國泰世華私人銀行執行長暨高資產業務負責人傅伯昇表示,本次論壇不僅展現國泰世華積極呼應專區政策,更體現國泰世華在資產規模、策略佈局、國際接軌,以及在地創新服務的全面升級。金融專區業務的發展,必須奠基於完善的基礎設施與專業能量,透過整合多元資源與工具,方能精準描繪高資產客群所需的客製化服務藍圖,穩健支撐業務營運發展。傅伯昇指出,國泰世華致力於為客戶創造長期價值,延續其在香港、新加坡等海外市場的深厚經驗,導入國際知名科技系統貝萊德Aladdin Wealth與Avaloq,全面提升管理服務效能,結合科技與金融創新,優化客戶投資組合,精準掌握全球市場脈動。 本次論壇圍繞「專區引領:國際視野與在地實踐」、「私募新局:資產民主化與亞洲機會並進」、「科技賦能:世界級系統助攻資產管理」3大主軸,並於論壇現場設置沉浸式展演專區,全面鋪陳國泰世華資產管理專區業務的升級藍圖。 專區引領:國際視野與在地實踐 國泰世華私人銀行執行長暨高資產業務負責人傅伯昇以「開啟資產管理新動能—從國際平台先行到專區引領」為題揭開序幕,分享台灣將如何借鏡香港、新加坡等成熟市場的私銀經驗,導入OBU外國債券代理買賣、證券交易輔助人、基金代理收付、保單保費融資、Lombard Lending、家族辦公室等21項試辦業務,打造貼近在地、接軌全球的資產管理一站式服務。 私募新局:資產民主化與亞洲機會並進 論壇邀請國際私募巨擘 Macquarie、Apollo,分享全球私募市場新趨勢,聚焦亞洲市場的迅速崛起與股權投資機會,探討資產民主化如何改變高資產族群的配置邏輯,並呼應「另類資產常態化」的全球浪潮。 科技賦能 : 世界級系統助攻資產管理 國泰世華從國際級私人銀行管理架構到彈性資產管理工具的應用,展現系統整合實力,並以創新實踐推動金融服務進化。論壇特別邀請貝萊德Aladdin Wealth與Avaloq等國際領先科技平台代表,分享如何透過AI、大數據與投資智慧引擎,協助國泰世華私人銀行打造從開戶到交易的全流程(End-to-End)管理,優化前中後台整合效率與資料一致性,並以大數據量化管理為根基提供科學性地投資組合管理,大幅提升直通式處理(STP)與風控能力,實現兼具穩健與創新的數位資產管理模式,更完善支援One Stop Shopping的金融服務。 沉浸式展演區 專區願景體現 論壇現場設置「在地即國際金融服務」、「家族資產管理新視界」、「系統賦能展演」與「私銀映像館」等4大主題展演區,透過多媒體互動展示國泰在高雄金融專區中的創新應用與政策落地成果,提供與會者沉浸式體驗資產管理的未來樣貌。 論壇吸引近百位來自金融與資產管理領域的高階主管與專家與會,透過主題演講、對談與展演區交流,集結跨產業觀點、促進跨領域交流。國泰世華銀行秉持國泰資產管理「夠穩健,才能靈活前進」的核心理念,整合集團資源與國際經驗,積極推動台灣邁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願景,擘劃發展資產管理的創新藍圖。  

Read More

恩師變病人 奇美醫打通血管救命

  奇美醫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曾宣靈,為童年恩師呂姓男子(左)進行急性心肌梗塞手術康復,串起一段跨越30年的溫暖重逢。(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49歲呂姓男子反覆胸悶喘不過氣,因急性心肌梗塞經醫師檢查發現3條冠狀動脈中2條完全阻塞,僅存左前降支嚴重鈣化狹窄,緊急打通阻塞血管並採用軌道旋磨術結合血管內超音波與震波碎石精準導航,成功打通左前降支使血流恢復暢通。術後恢復良好,也順利康復。 這場手術不僅救回一條命,更串起一段跨越30年的溫暖重逢。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曾宣靈,在手術過程中赫然認出,病人呂男竟是國小棒球綽號「阿魯米」的學長,當年曾陪伴他在球場練習、打球的恩師,如今卻躺在病床上,成為他親手搶救的對象。 曾宣靈感性地表示,謝謝阿魯米學長當年在球場照顧他,現在終於換他守住其的心。 根據衛福部公布的113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結果,心臟疾病已連續17年穩居第2位,其中以冠狀動脈疾病占多數。曾宣靈指出,血管鈣化就像「血管生鏽」,當鈣質沉積在血管壁上,會讓血管變硬、變窄,不但增加心肌梗塞、心絞痛、中風的風險,還可能讓心導管手術難度升高,治療風險提高。 對於嚴重鈣化的心血管病灶,傳統氣球與旋轉磨鑽術常常效果有限,甚至可能導致血管破裂或氣球無法順利擴張。因此,奇美醫院率雲嘉南高屏之先,於114年5月引進軌道旋磨術(OA),專門對付像石頭一樣硬的血管鈣化。此次手術更邀請來自紐西蘭、擅長複雜冠狀動脈病灶的Scott Harding教授蒞院指導,不僅是技術層面的交流,更象徵奇美醫院已具備與國際心導管技術同步接軌的能力。 曾宣靈表示,血管鈣化早期沒有症狀,直到血管狹窄嚴重影響血流時,才會產生胸悶、喘不過氣甚至昏倒送醫,往往已是危及生命的時刻。由於血管鈣化的成因複雜,建議若有心血管疾病或家族史、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吸菸、肥胖等高風險族群,更應及早預防、定期檢查。

Read More

〈中華副刊〉演習

■忍星 *狀況一 我們深刻反省: 是警報聲掐斷車水馬龍 還是狐疑安靜 沖刷噪音力度 比蟬躁還 機動 總在熾熱煎熬耐性時分 我們有序地躲在課桌椅下 遮耳閉目 一聲春雷 劈開 久違的 沉默甦醒 *狀況二 某動物翻身,地底下 躁動不安卻聯絡人間 一起上下左右 叛逆 本來沒張嘴的 突然 咧開一道暗黑喉嚨 吞沒所有光明 和來不及拯救的 淒厲尖叫 *狀況三 爬上爬下 迅捷穿牆 破窗而入 滅火器太小支了 噴不出肺腑之氣 火的吻 早已吻熟 任何青春的胴體 還需要我手握 千鈞水柱 把灰燼提早 破處 留一灘苦難 給卜笅反覆 練習接收 來自心海的消息嗎?

Read More

補鋅錠短缺 優先留給門診病人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食藥署西藥供應資訊平台近期公布,鋅康錠78毫克(葡萄酸鋅)出現短缺,食藥署已要求業者增加生產與供應,由於這款藥物是作為鋅不足的補充,庫存藥品優先保留於門診病人使用。 食藥署日前於西藥醫療器材供應資訊平台公告,皇佳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鋅康錠78毫克(葡萄酸鋅)ZINCO TABLETS 78MG(ZINC GLUCONATE)“ROYAL”(衛署藥製字第040825號)」,錠劑藥物短缺相關資訊,供臨床端參考。 食藥署指出,這款藥品許可證核准適應症為鋅不足之補充,廠商今年初主動通報,由於原料藥出問題,正在申請許可證新增原料藥來源,食藥署收到文件後將儘速審查。藥品目前控貨中,無法預計恢復正常供應時程,廠商手邊已無庫存,但醫療院所尚有未用罄藥品,應優先保留給門診病人使用。 食藥署經臨床端評估,在短缺期間,建議由專業醫療人員評估,依病人臨床需求選擇其他合適替代治療,並建議各醫療院所視院內庫存量,將短缺品項優先保留於門診病人使用。除「鋅康錠78毫克」以外,對鋅不足之補充尚有硫酸鋅注射劑等可以使用,建議使用替代品項。 鋅是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鋅不足會導致疲勞、掉髮、免疫力下降、腸道功能變差、傷口難以癒合、口腔潰瘍、味覺異常等症狀,國民健康署建議的每日攝取量,男性需要15毫克,女性則需要12毫克,而上限是35毫克,洋菜、牡蠣、胚芽米中都富含鋅元素,但因鋅跟鐵的量會在人體中互相平衡,所以如果鋅補過多,反而會造成缺鐵、甚至是過量將會中毒。

Read More

〈中華副刊〉之外/跳箱

文/林佳樺 畫/簡名袖 六月,烈日從體育館兩側窗戶照進,巧拼地墊灼灼發亮,距地墊不遠處的跳箱皮革表面顏色深了些,是前一個班級留下的汗漬。是的,這是我們小四生必須勤練才能跨越的檻。 體育課教跳箱,這運動對我極其困難,全身要像蓄勢的貓,助跑初始步伐要輕,才利於最後一躍,接著越跑越快,估量距跳箱僅剩一步,用盡全力踏跳,雙手如爪,發力按壓箱背,背脊彎成新月,身體騰空的瞬間、四肢收攏如ㄈ字,最後輕輕落地、再挺身而立。 為了準備端午後的跳箱期末測驗,除了體育課,班上下課時也常到體育館苦練。六月酷暑,運動更添悶窒,汗水在背上凝結,幾乎成了鹽殼。學校沒錢裝冷氣,堆滿運動器材的體育室半絲風也吹不進來。練習完,我們會收整巧拼地墊,體育老師則是分送蘆筍汁作為鼓勵。 幾次課後私下練習時,體育老師會來指點。老舊體育館內,體操選手重訓、拉筋,有羽球拍擊、籃球重砸之聲,與汗酸交織,在館內發酵成一片渾濁喧囂,得湊近老師身旁,才聽得清楚口述的跳箱訣竅。觀察與實做是兩碼子事,跳箱是精算時間與律動的技藝,我雙眼錄下老師的細微動作,腦中反覆推演,形諸肢體時卻全然走樣。大家羨慕可以讓英挺的老師個別輔導,我不解何謂帥氣——家中男性唯爸爸與幼弟——只覺得老師對體育不好的我極有耐心,比起爸媽動輒吼罵令人感到寬慰。 快近期末測驗,我下課練習愈勤。有天我雙手按壓箱面、雙腿卻以灌鉛,無法跨越。忽然一隻大手撐起我的腹肚、另一手托住我的臀側,將我托舉過箱。我心頭掠過異樣,,隨即自責多心,班上多少人想找老師個別指導。接下來練習如常,也許方才是我的拙劣姿勢讓老師不忍直視吧。 期末測驗前、某日下課,那雙手掌又再度不經意扶我上箱,一手撐住我的肚子、另一手順勢掃過大腿內側。對方表情平靜。一定是我太敏感了。事後不免思忖,那天跳箱是否記下了那雙手從指導前的尋常溫度到越界時攀升的溫熱? 當晚飯桌我提到下課勤練跳箱,正要提起那雙手掌,爸媽同時開口:「體育不及格很丟臉?,國語數學不行,連體育也不行哦?」我慌忙把飯和話語囫圇吞下。那個年代老師永遠是對的。那些沒說出口的字句在胃裡結成硬塊。往後青春歲月,我的胃經常發炎悶痛,不禁懷疑是否當年吞下的字塊作祟? 跳箱在我眼中變得更巨大了,每個放學後的黃昏裡它彷彿有了生命,兀自增生——先化成高高的公佈欄,幾而長成風雲長廊的巍峨梁柱。我站在助跑點測算角度,發現要跨越的不只是疊架層層的跳箱,還有老師的權威、爸媽的面子、同學的眼光。不知道老師如何跨過身體的界線? 後來我拜託同學相伴練習。同一時間有位學姐課後找體育老師補考。體育館走回教室途中有一排長形風雲走廊,廊壁貼滿榮譽榜,學姐的名字常在其中。我與她是點頭之交,因為家住得近,會排同一個回家路隊。 風雲長廊盡頭是一池睡蓮,繞池右轉就是教室。有天體育課結束,驚覺睡蓮寫生作業遺落在體育室。我往體育館方向疾奔。 天氣好熱,手心背脊全是汗,長廊怎麼較來時漫長許多。衝至館門,老師正指導學姐跳箱。本想一拿到作業便走,不意瞥見學姐坐於箱上,老師一手托起她的臀,另一手搭在她肩胛骨上。我的腳步聲讓兩人同時轉頭,學姐大大的眼睛望過來。我轉身疾奔。 我是家中次女,上有姊下有弟,家族重男輕女的慣習,使我對周遭目光是善或惡極為敏感,深恐言行不當惹人反感,我養成了「吞話」的習慣。此事,也靜伏心底。 不知是否出於我的敏感,自此放學路隊中,本來排在鄰位的學姐走到隊伍末端。 我升上五年級後,學姐畢業了。有段時日我極害怕別人對投來的熱切目光,彷彿當年學姐望過來的炙熱大眼。 好長一段時間,反覆夢到我置身那間體育館,籃球羽球不斷擲來,有時夢到自己背上長出龜殼,襲來的球體長出了老師的手指,在殼外咚咚撞擊。 三年前母親節前,旅居海外的小學同窗得知我遭遇的此事,發來訊息,她也曾歷經此境,從體內長出了殼,抵擋外在吵雜震耳的聲響。 走到了中年,身體界線遭到侵越的事又歷經幾次,長出殼的我們已有能力發聲,捍衛身體時的爆發力,與事後努力平復心緒所需的柔韌,恰似跳箱的蓄力一躍與輕輕落地、再挺身而立。如今我明白當年的跳箱不是物理高度,而是外界聯手築起的牆,那些在夢裡追打不休的球體,成了我後來破殼而出的助跑動力,抵達關卡的那一瞬間需傾盡全力——跳! 然後落地。

Read More

ADC藥物納健保 晚期乳癌患燃生機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年僅30多歲的Wendy(化名)確診轉移性荷爾蒙陽性乳癌,接受標準荷爾蒙治療效果仍有限。隨著乳癌治療方式日趨多元,經確認Wendy屬於HER2弱陽性乳癌,醫師評估後,安排她接受抗體藥物複合體(ADC),目前病情已穩定控制,並已能正常上下班並照顧家庭,逐步找回了生活的節奏。 隨著乳癌治療日益走向多元與精準化,健保自今年2月起給付抗體藥物複合體(ADC),為晚期乳癌病友開啟更多治療選項。 林口長庚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郭玟伶說,現在是與癌共存的時代,即使是第4期乳癌5年存活率也有約4成,治療的目標不再只是延命,而是讓生活可以繼續,生活品質可以維持。 台北榮總癌症防治科主任趙大中表示,現今癌症治療趨勢更重視個人化調整,強調找出最適合病人的藥物與劑量,在控制病情的同時,也盡量保有生活品質。 「晚期乳癌病友也有選擇權」趙大中說,從新一代ADC藥物的問世,到HER2弱陽性亞型的新分類,以及台灣健保藥物的逐步給付,乳癌治療正朝向以病人為中心的方向邁進。 新一代ADC結合標靶與化療,能精準鎖定帶有特定接受體的癌細胞且釋放藥物,並透過「旁觀者效應」: 一併毒殺鄰近癌細胞,不僅擴大治療範圍,也降低全身副作用的產生,是乳癌病友治療新選擇。 常見副作用為疲倦與血球下降等,而惡心、嘔吐的副作用,可以使用很好的止吐藥物來有效減少發生的機會,另外也要注意少見的間質性肺炎此種副作用,建議病友接受治療時需依照醫囑用藥,如有不適請立即詢問醫療團隊。 郭玟伶指出,「與癌共存」已成為癌症治療新觀念之一,現今的治療不僅關乎藥物選擇,更包含生活習慣的調整,許多病人往往過度關注「該吃什麼」,但僅靠營養均衡是不夠的,最大的風險之一是活動量不足,例如久坐、心肺功能不足、肌肉量流失等,都可能讓治療副作用變得更明顯,甚至影響身心適應。

Read More

小便會痛 攝護腺癌2期SBRT治癒

  患者鄭先生到南市醫向醫師趙梓淵(右2)道謝。(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68歲鄭先生小便會痛,健康檢查發現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指數高達18,進一步轉到台南市立醫院切片檢查,確診攝護腺癌2期,經以最新型「立體定位放射治療」6個月後,PSA指數幾乎趨於零,恢復健康,也未出現明顯泌尿或腸胃道副作用,現已穩定門診追蹤。 台南市立醫院暨高雄秀傳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趙梓淵表示,傳統攝護腺癌放射治療需長時間且每日往返醫院,對病人生活品質造成影響。而「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簡稱SBRT)只需短短2.5週,就能達到治癒效果。根據2025年歐洲放射腫瘤醫學會發表的HYPO-RT-PC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SBRT與傳統放療在10年整體存活率上分別為81%與79%,泌尿與腸胃道副作用也幾乎相當,顯示短程SBRT療法與傳統長程治療具同等的根治潛力。 趙梓淵說,案例鄭先生去年底確診後,得知傳統放射線治療需連續7-8週近40次的療程,一度感到沮喪與抗拒。然而,在醫療團隊評估下,安排短期抗荷爾蒙治療並結合SBRT放療策略,僅需2.5週7次療程即可完成;治療3個月後,鄭先生的PSA指數已降至0.03;6個月後更降至小於0.01,顯示SBRT療法具備快速、有效、低副作用的顯著優勢。他說,為進一步提升SBRT的治療精準度與安全性,秀傳醫療體系引進美國次世代放射線加速器「銳視刀」,可在治療前快速掃描病灶位置,最快6秒完成高品質影像導引,即時定位與修正照射角度,有如一發搭載台積電高階晶片的精準飛彈,腫瘤能被精準鎖定,擊中即毀,有效降低對周圍正常組織的傷害,減少副作用風險。 他說,SBRT搭配銳視刀的影像導引系統,實現奈米級精準治療,適用於許多常見癌症,如頭頸癌、肺癌、乳癌、術前大腸癌、肝癌、攝護腺癌等。讓放射治療邁向高精準、高效率的新里程碑,使更多病人能在鄰近的醫療機構中,就能接受與國際同步的癌症治療。

Read More

〈中華副刊〉白文鳥與綠繡眼

文‧攝影/陳煌 總是感覺那麼神奇,一隻溫馴可愛的白文鳥被一支細細的小棍子神奇地吸引著。 而我,被那可愛白文鳥和細棍子神奇吸引著。 彼時,在距離可愛白文鳥和細棍子的不遠處,老家門口一轉個彎,不及三十公尺,那條老五甲一路的短短三百公尺每到年節最熱鬧的路上一角,有攤商正搭起一個大大蜂蜜的籠子,籠子由竹竿架起,四周圍起細密的鳥網,無數的麻雀在籠內驚嚇地逃竄,但他們無可奈何,因為連彼時的人都會付費後接受攤商的空氣槍,用來打擊那些無處可逃的籠內麻雀。 與可憐的麻雀相比,遠一些,可能不及數十公尺,可愛白文鳥卻在一支細細的小棍子的神奇指揮之下,由一只小小細木組裝的小鳥籠裡,探頭探腦地輕輕一躍,就鑽出鳥籠,側臉望望那一支在半空中揮動的細細小棍子,依照指示直直又跳又躍地聽話經過一段被設定好的平躺的小小窄窄木梯子,來到盡頭的一個放滿小紙筒籤卦的籤桶前,神奇地咬起一支小紙筒的籤卦。 這時,半空中的細細小棍子又輕輕敲一下鳥籠,那溫馴可愛的白文鳥又像被催了魂般,又跳著回到鳥籠中。 沒一絲反抗,也沒一絲逃跑的意圖,跟不遠處那鳥籠裡驚慌失措,百般想油槍下死裡逃生的麻雀,完全不一樣。 那好神奇,甚至神奇到不可思議的那支細細小棍子啊,竟能指揮一隻白文鳥。 彼時,我小小心靈想的是,如果有那支神奇,不可思議的細細小棍子是否能指揮那一大群被圍困等死的可憐麻雀?讓牠們不至於那般四下逃竄卻無濟於事? 小時候,我就喜歡站在路邊看著算命先生的鳥卦,更好奇那隻白文鳥如具靈性一般能聽命地從鳥籠中,跳著出來啣咬籤卦後交給算命先生,卻不飛走,然後再認命乖乖回到鳥籠裡。算命先生憑此籤卦而鐵口直斷。 那樣的一隻白文鳥行為,對我小小的心靈來說,那簡直如一種神蹟。 我曾見過搭在公園操場上馬戲團的熊和獅子等等動物,在鞭子的指揮與逼迫下做出非熊非獅子能做的行為,那時的懵懂,只覺得熊和獅子等大型野生動物離我很遠,所以對牠們在馬戲團中的特異行為只會感到理所當然的有趣好奇。但是白文鳥離我卻很近,就如同自家院子屋頂那些高來高去的麻雀一樣,抬首可見。 更何況我小時候父親,就養過好幾牆壁的一籠籠堆高的十姊妹,這種如白文鳥身形大小的小巧寵物鳥,但我卻從未見過被馴服被用來聽命於人的小型野鳥,如麻雀、十姊妹等等。 因此,當我親眼見識過能啣咬籤卦,且不懼人又不逃命離去的白文鳥時,我簡直佩服算命先生到不得了。 因為,要支使一隻白文鳥不離不棄且能啣咬籤卦,那比一隻熊和獅子更難聽令指揮行動。 在我當時幼小心靈中,前者更不容易,也更令我納悶不解。 長大後,我才知道原來會啣籤卜卦的白文鳥都是被利用了,被利用鳥類飢餓而急於索食,在叼了籤紙後再給予食物的誘惑做回饋,如此反覆的訓練,就可能訓練出啣咬籤卦的卦籤鳥了。 如今,河濱公園的一位老者也使用類似的訓練方法。 在固定的晨間將鳥籠布置在幾株桑樹下,打開鳥籠大門,以免費的食物和水日日誘惑綠繡眼前來索食。 時間一長,我好奇地見到原本野性十足又心性膽怯的綠繡眼,居然也會在定時定點出現在桑樹下的鳥籠中,就如同卦籤鳥一樣地聽話,只要老者在清晨一打開鳥籠,牠們就紛紛前來索食,在籠裡解決飢餓問題後,牠們便怡然地在鳥籠內外知足地上下嬉戲,即便老者近身伸手去關必鳥籠的門,牠們也會安身樂命於鳥籠中。 等接近中午時分,老者想回家吃飯了,才又將鳥籠大門打開,讓綠繡眼回歸樹林。 接下來,就如同昨日,每天一早河濱公園裡,老者與鳥籠都會出現,綠繡眼也是。 一切都在重複。 綠繡眼們毫不畏懼地會為了所食,而主動出現,主動進入鳥籠中去取的食物和水,即便關上鳥籠的門後,牠們也似乎不慌張地覺得舒適自在。 牠們和白文鳥一樣,似乎都已習慣另一種生活,只要給予長期與足夠的改變。 所以,人們一向最引以為傲的是:人定勝天。 因此馴養野生動物當然更不是問題了,比如白文鳥,比如綠繡眼。 想想,利用食物等為誘餌來馴養訓練野生鳥類,當然是小事一樁。 只不過,牠們應該按照人們誘惑馴養的要求而生活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