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研討會 剖析台灣半導體趨勢與挑戰

工研院舉辦「2025全球科技產業競局之趨勢與挑戰系列研討會」,聚焦半導體策略定位、電子零組件商機與量子科技供應鏈布局三大主題。(工研院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工研院日前舉辦「二0二五全球科技產業競局之趨勢與挑戰系列研討會」,吸引近五百位學研專家與業者參與。研討會聚焦半導體策略定位、電子零組件商機與量子科技供應鏈布局三大主題,剖析全球產業變局下臺灣的機會與挑戰。 工研院指出,面對關稅政策變化、地緣政治升溫與科技競爭加劇,臺灣須強化產業韌性,積極佈局前瞻科技,掌握下一波全球發展主導權。 工研院表示,生成式AI技術降低算力門檻,開源與輕量化模型讓智慧手機、PC等設備皆可搭載AI,帶動台灣IC設計產業需求上升,預估今台灣IC設計業產值將較前一年成長百分之十三點九。邊緣AI的普及不僅鞏固台灣晶片業者既有優勢,也將催生更多創新應用與服務,讓晶片與硬體的機會真正遍地開花。 為因應AI模型規模快速擴張與資料中心高速運算需求,共封裝光學技術成為產業焦點。該技術可將光引擎與晶片封裝整合,顯著降低傳輸損耗。全球先進封裝市場也以年均百分之十點八穩健成長,預估二0二九年全球先進封裝市場達六百七十一點九億美元。臺灣具備晶圓製程、封裝與矽光子整合優勢,未來有機會成為CPO全球技術落地的核心基地。 工研院表示,預估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將達七千零九億美元,年成長百分之十一點二;台灣方面,AI相關應用將推升IC製造與封測產能利用率,預估全年產值將達新台幣六兆三千三百一十三億元,年成長百分之十九點一。然而,政策風險亦不容忽視,台灣半導體業者須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帶來的衝擊,並及時調整應對策略。

Read More

雪隧北上車道2女下車爭吵 警:母女吵架、女兒聲請保護令

一對母女在國五雪隧北上車道一處避車彎處下車吵架,母開車離去,女兒獨自逆向行走於隧道內側的施工廊道上,國九大隊巡邏車載回處理,女兒欲聲請保護令,警方依家暴相關規定製作家暴通報資料,聲請保護令。(國九大隊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十六日下午三時五十分許,國道警察第九大隊勤務指揮中心獲報,在國五雪隧北上車道一處避車彎處有二女下車吵架,之後,母開車離去,女兒逆向往回行走,經巡邏車到場後將行人載返分隊處理,女兒表示欲聲請保護令,九大隊依家暴相關規定製作家暴通報資料,聲請保護令。 國九頭城分隊長蘇子嘉表示,十六日下午三時五十分許,接獲通報稱國五北向十九公里處避車彎處,有人看見有駕駛人將車輛停放該處,與乘客下車爭吵打架。 勤務指揮中心即派遣巡邏車前往查看,並於CCTV監看發現有疑似拉扯動作,爭吵事件發生約五分鐘左右,自小客車離開,留下一名女子,逆向行走於雪山隧道內側的施工廊道上,巡邏車到場後將行人載返分隊處理。 蘇子嘉說,當事人為二十九歲女子自述,當時她開車於上述地點時,與母親(乘客)因故爭吵,雙方都將對方的手機丟出車外,所以她才將車輛停於公務避車彎,於該處繼續爭吵時,母親出手打她後,又自行開車離開,她才會逆向往回行走,去找自己的手機。 當事人表示,欲聲請保護令,九大隊依家暴相關規定製作家暴通報資料,聲請保護令。

Read More

大型巴士漏油害騎士摔傷 警方將開罰

  郭姓男子駕駛大型巴士,昨日行經台中市大雅區中清路左轉雅潭路,車底疑機油滲漏,油漬害騎機車行經的葉男摔傷送醫。(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六十二歲郭姓男子駕駛大型巴士,十六日上午行經台中市大雅區中清路左轉雅潭路,車底疑機油滲漏,油漬害騎機車行經的葉男摔傷送醫,幸僅左腳擦挫傷,郭男將車停在路邊,警方獲報到場處理,將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二十條處汽車所有人最高三千六百元以下罰鍰。 這起事故發生在十六日上午七時五十三分許,郭男駕駛大型巴士行經中清路,左轉進入雅潭路往潭子方向行駛,路人發現該車底部有油漬滲漏,立即提醒郭男,郭男知悉後立即將車停靠路旁,並通知大雅警分局員警到場疏導處理。 不料,十九歲葉姓男子騎機車在中清路,停等在雅潭路口待轉區準備起步往潭子方向騎乘外車道,結果因地上油漬而摔車受傷,機車左側車身受損。警方到場,經檢測葉男未酒駕,經送清泉醫院後,幸僅左腳受傷無大礙。 警方通知環保局派員到場鋪設木屑,清除路面油漬避免再生事故,員警則從旁協助疏導現場交通;針對大型巴士漏油車害騎士摔倒部分,警方將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二十條處汽車所有人三千六百元以下罰鍰,並呼籲民眾駕駛車輛上路,務必事先檢查車輛狀況,以維護交通安全。

Read More

新住民「烘」出職場力

二十多位新住民學員初探「烘焙技術士丙級」國家證照內容,學習烘焙實務技巧。(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太平區戶政所開辦「新住民特色輔導專班-烘焙證照前導班」,帶領二十多位新住民學員初探「烘焙技術士丙級」國家證照內容,學習烘焙實務技巧。 民政局長吳世瑋說,課程讓烘焙技藝從「興趣」轉化為「實力」,學員結合原生文化的家鄉味,創造屬於自己的「新台灣味」,打開創業與就業的多元契機。 太平戶所主任王琇昤表示,課程以「烘焙技術士丙級」國家證照為核心,邀請中台科技大學講師簡清卉授課,從烘焙理論、考照制度解析,到實作技巧教學,內容完整豐富。實作課程中,帶領學員親手製作「葡萄乾燕麥紅糖小西餅」與「蛋黃酥」,過程中講師手把手指導揉麵、包餡、整型與烘焙等技巧,學員在香氣四溢的操作中,逐步掌握烘焙要領。 越南的阮小姐分享,平常喜歡在家做甜點,首次參與證照相關課程,沒想到學到這麼多實用技術,讓她開始認真思考,未來真的可以開一間屬於自己的甜點店。 印尼的黃先生說,原本對考照沒有信心,課程內容豐富,老師講解得很清楚,大家動手做、互相鼓勵。

Read More

浪前先評估「 Go Ocean」把安全帶上浪尖

記者陸瓊娟/高雄報導 國家海洋研究院將每小時更新的複雜風浪、潮汐、流速監測資料,轉譯成「Go Ocean」海洋遊憩風險資訊平台上的紅、黃、綠三色燈號。呼籲民眾親近大海前,「先評估,後下水」才是守護生命的不二法門。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呼籲所有熱愛海洋的國人與遊客,真正的安全,始於出門下水前對海象的審慎判斷。 國家海洋研究院指出,打開「Go Ocean」海洋遊憩風險資訊平台App,選擇海灘與活動,即可立即看見今日浪高與流速是否超出能力範圍。若螢幕亮起紅色驚嘆號,即使老手也建議審慎評估調整活動計畫;橘色「專」字或黃燈「中」字符號,分別代表須具備專家級或中級運動能力,惟仍有不確定挑戰,須誠實衡量體能與裝備;即便是綠燈,也別忘穿好救生衣、結伴下水,並留意天候變化。國海院強調,安全不是海浪的饋贈,而是每個人主動做出的選擇。而近一個月,從基隆八斗子的獨木舟翻覆,到貢寮東興宮沙灘的離岸流奪人,再到臺東「天空之鏡」突發巨浪、高雄旗津衝浪意外,臺灣海岸線一次又一次提醒,親近大海前,「先評估,後下水」才是守護生命的不二法門。 國海院的監測資料顯示,近期多起溺水事故發生時,「Go Ocean」皆已亮起高風險警示。這些痛心案例證明,若資訊能被及早查閱,行程與決策便可能改寫結果。國海院除持續升級浮標及岸基雷達,為擴大及深化海域遊憩安全資訊,將擴充熱門海灘的即時監測;並與教育體系合作,把「Go Ocean」納入沿海學校的戶外課程與放學前安全廣播。海巡署及地方海岸管理單位亦同步提升水域安全措施,使在地居民與國際旅客都能即時掌握海況。科技資訊揭露與教育宣導雙管齊下,才能讓「海洋自由」與「生命安全」共存。

Read More

小心詐騙保安全 海外求職停看聽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海外工作機會增加,不少民眾對於出國發展充滿憧憬,台中市政府勞工局十六日提醒,有意前往東南亞國家工作的民眾,不法份子常以「高薪」、「海外代購」、「親友團」、「包吃」、「包住」、「包機票」等高福利的海外職缺吸引求職者,進行詐騙行為。 勞工局指出,有求職者小亞詢問,具有電腦維修專長,接到自稱是公司人資專員小東的電話,透過人力銀行網站主動找他,問他有沒有想到菲律賓從事電腦維修的工作,小東形容那裡工作環境很好,都是台灣人,不用害怕,過去包吃、包住、包機票、高薪,公司是從事線上博弈的正當工作,不是詐騙;勞工局提醒小亞赴海外工作,要注意不要從事非法的工作,薪資福利是否優渥不合常情,小亞聽完後,決定婉拒小東的工作邀請。 勞工局長林淑媛說,民眾應徵海外就業機會前,務必事先查明海外公司是否合法、在當地登記情形、產業類別是否符合當地法令,審慎評估工作內容與屬性,注意契約內容,務必循合理合法、正常管道申請入境。對於載有不合理高薪或刊有「免經驗高薪、年收入百萬、不用進辦公室、快速致富」等誇大不實優渥條件資訊,更應慎防,避免受到高薪誘惑而上當受騙。 常見的海外求職詐騙手法,包括以虛構的高薪且不合常理的優渥工作條件,透過國內求職網站或社群媒體招募人才與受害者簽署勞動契約、或利用求職者對海外工作程序的陌生,誘導其支付費用及提供個人資訊。受害者赴海外工作後倘不願配合從事不法行為,即遭強索鉅額違約金、限制人身自由、毆打或轉賣至其他非法集團。  

Read More

高市首創到點式免費農民健檢

高市農業局與小港醫院合作首創到點式免費農民健檢。(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高雄市農業局首創到點式免費農民健檢,攜手小港醫院擴大推動「農民職業傷病健康檢查」,量身訂作農民職業傷病健康檢查,將於美濃、大寮、燕巢、阿蓮、內門等區開辦五場,預計有八百名農民受惠。 農業局表示,為了讓照護更貼近農民生活,農業局將深入社區,把健康關懷主動送給農民,今年度在美濃區農會未來超市舉辦首場健檢,將有二百位農民參與。 農業局姚志旺局長指出,今年特別首創到點式免費農民健檢,只要是設籍於高雄市美濃區、燕巢區、阿蓮區、內門區或大寮區農民,年滿四十歲且現有農保身分或農會會員者,即可於報名時間內至農會登記,歡迎民眾踴躍報名。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洪志興院長表示,美濃區是高雄市的農業重鎮,盛產水稻、白玉蘿蔔、番茄與水蓮等作物,這些農作需要長時間戶外勞動、彎腰負重與精細手部操作,對農民的體力、肌耐力與健康負擔極高,健康檢查項目特別針對農業常見的職業病與潛在風險設計,包括熟齡常見健康問題、熱危害、肌肉骨骼疾病篩檢、農業安全、口腔機能篩檢、握力評估與相關衛教。

Read More

雲林良品進軍國際食品展 20家優質廠商齊聚推廣在地美味

雲林良品行銷國際,六月廿五至廿八日參展二○二五台北國際食品展。(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二0二五台北國際食品展六月廿五至廿八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登場,雲林縣府精心籌組二十家在地優質廠商,以「探索雲林美味」為主題參展,雲林良品館匯集雲林優質農漁畜牧產品及加工品推介給來自全世界食品商,展現雲林農業實力與魅力。 雲林良品行銷國際,六月廿五至廿八日參展二○二五台北國際食品展。(記者陳正芬攝) 十六日縣長張麗善親自主持展前記者會,她說台北國際食品展為B2B專業展覽,是接觸國際買家的重要平台,雲林良品連年參展,屢獲國內外企業青睞,成功打開海外市場。後疫情時代,全球消費模式加速數位轉型,雲林良品也積極發展電子商務與多元行銷體系,擁有強大的市場應變能力。 張麗善表示,這幾年在東京、新加坡食品展及台北國際食品展都創下銷售佳績,並順利攻進日、韓、星、馬等國家實體超市及電商平台,提升農民的收入與農業效益。 農業處長魏勝德說,今年以「探索雲林美味」為主題,報名參展業者非常競爭,縣府嚴格篩選後還是用抽籤方式來產生,能參展的廠商都是重中之選,絕對優質,歡迎大家展期到南港展覽館二館四樓參觀。

Read More

無戶籍青年露宿街頭 台中市府跨局處介入協助重建生活

  二十一歲青年流落街頭、撿回收物為生,且從未就學且沒有身分證,宛如「幽靈人口」。(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一名二十一歲青年因為露宿街頭被通報安置,自述沒有戶籍證件,從小被爸爸要求待在租屋處不得外出,也沒有受過教育。市長盧秀燕十六日責成副秘書長張大春召集社會局、民政局、警察局、教育局與衛生局,組成跨局處協助小組,希望更快、更積極協助青年穩定生活,儘速幫他取得身分與戶籍,安排復學、就業、居住等相關事宜。 社會局說明,青年暫時安置於臨時收容處所,餐食與基本生活照顧無虞,白天生活輔導員帶領參加活動,加強人際互動和生活自理能力。青年自述過去生病都是吃爸爸買的成藥,沒有去過醫院,為了確認青年的身體狀況,市府專案協助帶他做健康檢查,確認是否需要補接種疫苗。 警方表示,青年的媽媽為外籍移工,兩人共同撫養孩子但沒有婚姻關係;社工現階段將聯繫爸爸,取得出生證明等相關文件,協助父子做親子鑑定,辦理認領登記。 待協助青年取得身分,再討論接下來的生活規劃及國民補習教育資源;青年期待可以工作自立,若有適合的工作機會媒合轉介,輔導他回歸社會。

Read More

台中區農改場辦理科研結合教育 讓食農教育更有趣成果發表會

台中區農改場辦理科研結合教育讓食農教育更有趣成果發表會。(台中農改場提供)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為推動食農教育政策,提升師生對食物與農業的認識與素養,台中區農業改良場十六日假彰化縣北斗國中舉辦「科研結合教育讓食農教育更有趣」成果發表會。展示以芫荽為核心作物,結合在地教育與該場所研發之創新教學模組,融入數位科技,提供操作簡易的教學工具,建構從認識到實踐的完整學習路徑,讓食農教育兼具趣味性與實用性,更貼合教學與生活應用情境,開創嶄新的教學風貌。 台中農改場指出,芫荽為北斗鎮重要特色作物,亦成為當地學校推動食農教育的教學教材。為協助在地農業深耕校園,該場特別設計「芫荽體驗型教學套組」,導入北斗地區三所學校,讓學生親身參與從播種、施肥、田間觀察、病蟲害管理到烹調實作的完整流程,透過實作強化農事技能培養實作能力並深化對食物來源的理解。 該場亦開發「芫荽智能LINE@互動學習系統」,學生透過個人化栽培日曆接收任務提醒,完成各階段操作與觀察並上傳紀錄,教師可即時掌握全班進度,強化教學回饋。課程結束後,系統自動生成個人化學習單,完整呈現學習歷程,實踐「從產地到餐桌」的數位化食農教育理念。 台中農改場說,發表會亦同步推出食農數位教材「飲食探索-智慧餐盤」。將全穀雜糧、豆魚蛋肉、蔬菜、水果、乳品、油脂與堅果種子六大類食物具象成圖片,結合RFID感應技術與視覺化設計,學生選姓別、年齡、體重等個人資訊後,放入食材模型,系統即時呈現各項食材熱量,並提供每日飲食建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