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探索 〉賴總統邀在野對話 綿裡藏針?

對賴政府而言,立院席次是當前重中之重,也攸關民進黨國安政策的擬定與落實。(中央社) ■馬群傑 〈 全球探索 〉 國際局勢瞬息萬變,川普關稅籠罩全球,區域衝突持續延燒,賴清德總統就職一週年的五二0演說,未見再升高兩岸對立,對內並邀約在野黨領袖對話。但這是緩和兩岸與朝野對抗的善意?還是衝突治理中,仍藏有柔性但尖銳的綿裡針?    分化藍白 為大罷免鋪路   賴清德執政逾一週年,兩岸關係冰封,今年三月提出「十七項因應策略」,強調「中國是境外敵對勢力」,進一步升高兩岸對立、緊縮兩岸交流。兩岸關係走向惡意螺旋,內部則是朝野對抗,大罷免來勢洶洶。 但賴清德在五二0就職週年演說,未再出現升高兩岸對立的談話;對內還要促成朝野對話,並指示國安團隊著手規劃,向在野黨主席進行「重要國安情勢簡報」。時間就訂在六月十八日。但有幾個值得關注的現象: 其一,賴清德主動邀約與在野黨領袖對話。國民黨要求必須是實質對談,並應先舉行幕僚會前會;民眾黨主張,除機密部分外應「公開直播」。藍綠白會前公開交鋒,凸顯彼此間的不信任。 其二,朝野領袖十八日若能順利見面,賴可以營造開放協商形象、營造自己是可以對話角色。若是朝野對話不成、破局,在野黨扛起不合作之名,亦將削弱在野黨正當性。 其三,在野陣營目前步伐並不一致。藍營內對賴政府也有激進強硬派。賴丟出朝野對話,在戰略上,在野聯盟內部有主戰、主談派,會不會帶來分化現象? 其四,對賴政府而言,立院席次是當前重中之重,也攸關民進黨國安政策的擬定與落實。此時端出朝野對話策略,時機點是為七、八月大罷免先進行戰略部署,希望綠營未來在立院取得優勢。    館長大陸直播 連日霸榜   這一週來,兩岸關係的熱門議題,是台灣網紅「館長」陳之漢赴上海、杭州直播。結果,直播流量在YT連日霸榜,大陸網路的熱搜排行也名列前茅。直播帶來的效應與衝擊,也開始受到關注。 首先,賴政府一年來的兩岸政策主軸就是減少交流、互動,不只是官方不往來,還要求陸配補繳除籍證明,清查軍公教人員具結無大陸身分證件,強調學校、社團、宗教兩岸交流要有統戰警覺,乃至於大陸負面資訊的傳播等,對兩交流採取強硬態度。 但「館長」陳之漢的直播,在民間交流出現很大的突破。不少人透過直播,了解大陸並非想像中的負面,但並不符合賴政府目前限縮兩岸交流的主弦律,「館長」的直播亦遭綠營強力批判。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受訪時表示「館長是一般民眾,依規定赴陸不需要政府許可」、「希望館長能夠秉持對等尊嚴,遵守兩岸條例的規範,同時重視社會觀感,共同維護國家整體利益。」    兩岸交流突破 媒體正義   其實,兩岸交流互動本有助於台海和平穩定。「館長」赴大陸直播,北京開闢了一條路,增加了促進兩岸了解的方式,也展現出大陸自信的一面;對台灣而言,基本上,大陸愈開放愈好,台灣向來也標榜自由民主媒體傳播環境。 「館長」大陸直播,是媒體平台的民主主義崛起。如果迴響是正面的,相當程度代表了媒體正義;但若被上綱到國安層級,被執政者認定突破了底線?陸委會、數發部未來會不會進行管制?而誰又是可信的網紅?後續發展值得關注。 兩岸交流的另一個熱點,是馬英九於十四日至廿七日率團訪問中國大陸,出席在福建廈門舉辦的海峽論壇活動,並已與大陸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會面。其後赴甘肅敦煌出席「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活動、「二0二五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等。 另外,大陸新華社也報導,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洪奇昌,也已於六月十日至十二日率台灣生技產業界人士赴北京參訪交流。洪奇昌是民進黨創黨大老,在陳水扁執政任內出任海基會董事長。    馬、洪訪陸 陸委會雙標   馬英九於十四日率團訪問中國大陸,出席在福建廈門舉辦的海峽論壇活動。(中央社,資料照) 針對馬英九率團訪問大陸,行前,陸委會就呼籲「從事兩岸交流應秉持對等尊嚴,勿淪為中共對台統戰樣板。」至於綠營背景的洪奇昌率團訪陸,陸委會的回應是「任何兩岸民間團體健康有序的交流,政府都正向看待。」 顯然,陸委會看待馬、洪率團訪問大陸,還是有差異的。馬、洪目前皆無公職身分,賴政府表現出「民間人士」訪陸交流是允許的,藍營的馬英九可以去,洪奇昌在政治光譜上代表綠營,也可以進行兩岸交流。 其次,賴政府對兩岸交流設定更多要求透明化作法,想了解並主導交流的所有資訊。洪奇昌率團訪陸,可視為一種嘗試,也在向大陸凸顯台灣還有支持賴政府的一群人,馬英九不能代表台灣全部民意。 再從國際局勢變看兩岸關係與台灣處境。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向全球開啟關稅戰,但極力避免介入他國軍事衝突。「疑美論」在台灣幾乎不再被討論,亦即台海若爆發軍事衝突時,推論川普也不會犧牲美國人的性命而直接出兵。 川普政府不強調意識型態,川普主義是實用主義。台灣問題是美中談判的核心,但台灣卻上不了談判桌。川普重返白宮以來,賴政府積極配合美國,主動表達加碼軍購、提升國防預算、擴大高科技赴美投資等。 賴政府對美國主動付出;對中政策在語意上比較和緩,但立場沒有絲毫退讓、北京對其依舊沒有信任;對內則是在大罷免暗潮中提出朝野對話。其實,這些都只是在向美國表態台灣不是「麻煩製造者」。 賴政府因應時局,對衝突治理戰略進行滾動調整,採取了棉裡針式的柔性尖銳。面對大陸軍事威懾,又要對美國付出更多,台灣已陷於雙面夾殺,整體戰略迴旋空間受到明顯壓縮,經濟、科技資源也都在流失,處境愈形艱難。 (台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教授馬群傑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台海若爆發軍事衝突時,推論川普也不會犧牲美國人的性命而直接出兵。(路透,資料照)

Read More

全國貓咪盃競賽 南市1銀2銅

南市團隊在全國貓咪盃競賽摘一銀二銅。(教育局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學子在「全國貓咪盃競賽」表現亮眼,海佃國小獲銀牌,和順國小奪雙銅,其中和順國小也是全國唯一同時進入兩個組別前三名的學校。 教育局表示,本屆貓咪盃競賽,全國二十二個縣市派出代表出賽,今年參賽隊伍共一百七十隊、三百四十名程式設計高手同台競技,南市代表隊在師生齊心努力下脫穎而出,不僅在技術層面展現實力,更在創意與團隊合作上獲得評審高度肯定。 其中海佃國小獲得國小遊戲組銀獎,充分展現新穎創意及科技實力。和順國小則在「國小遊戲組」與「國小動畫組」榮獲銅牌,是全國唯一在兩個組別同時進入前三名的學校,顯示其在跨領域整合與實作能力上的卓越表現。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看到台南的孩子在全國舞台上展現自信與創意,內心非常感動,特別是和順國小的師生團隊能同時在兩個組別獲獎,這不僅是學校的榮耀,更是南市教育前瞻規劃與落實教學成果的具體證明。

Read More

興濟宮頒大專清寒優秀獎學金

台疆祖廟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舉行113學年第一學期清寒學子獎助學金頒獎典禮,今年共有三十三人獲獎。(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為獎勵清寒子弟奮發向學,臺疆祖廟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聯合府城觀興文化藝術基金會於十五日在亭宮前舉行清寒優秀學子獎學金頒獎典禮,因高中職學生已免學雜費,所以今年報名人數稀少而取消,只頒發公私立大專院校共三十三位清寒優秀學子,每人一萬元獎助學金。 頒獎典禮由新改組的府城觀興文化藝術基金會會長、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副董事長吳福明與另一副董吳瑩彬主持,基金會執行長陳進明、理事廖光得、鄭明智等人均到場為獲獎的清寒子弟加油打氣。 吳福明表示,亭宮連續十五年推動獎助學金制度,以實際行動支持台南地區清寒學生求學之路,鼓勵學生在家庭經濟困難的情況下,仍能以堅毅的態度面對挑戰,希望將來也能站在台上變成「頒獎人」。 出身教育界的理事廖光得分享美國史丹佛大學的招生理念:成功的老闆,往往出身貧寒。他鼓勵學生們不必懼怕眼前的困難「即使雙腳顫抖仍能勇敢地繼續往前走」,清寒並不可恥,而是勇敢翻轉自己命運的原動力。 頒獎典禮也邀請數位獲獎學生分享他們的心聲。來自嘉義大學特殊教育系的佘同學強調這份獎學金不但減輕家庭負擔,也成為他努力學習的重要動力。 多次獲獎、目前就讀中山大學醫學科技研究所碩二的林同學感謝亭宮提供獎助金,讓他在學習之餘,仍有餘裕拓展視野,期許自己不愧對亭宮信眾的栽培,將來有能力時也要回饋社會。這項清寒獎助學金發放迄今,有大專生前後共申請四次,一路從大學至碩士班,皆為神明眷戀之功。

Read More

安平公所委外清理月牙灣棚架

日前大雨過後,安平區漁光島月牙灣沙灘滿是棚架,幸公所緊急委託廠商清理,才避免遊客無法至沙灘遊憩情形。(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日前南市出現間歇性大雨,造成不少棚架被沖上漁光島月牙灣沙灘,安平區公所連日來也委託廠商,將棚架集中清理,以免造成遊客不便。 漁光島月牙灣,是民眾假日常至的休憩景點之一,不僅有民眾衝浪,也有至月牙灣沙灘遊憩,還有民眾利用黃昏時刻,前往觀賞夕陽。 但日前南市出現性大雨,不少棚架被沖上月牙灣沙灘,加上浪大,月牙灣沙灘一度出現滿滿的棚架,現場人員基於安全考量,還一度廣播,請民眾不要接近月牙灣沙灘,以免發生危險。 由於十四及十五日為假日,前往漁光島月牙灣遊客不少,公所考量遊客安全,連日來也緊急委託廠商,將棚架集中清理,十五日下午,月牙灣沙灘棚架,也予以集中,避免造成遊客不便。 有遊客表示,由於十五日天氣已放晴,雖然浪比平常還高,但仍有不少遊客前,幸好公所立即將棚架集中清理,遊客才不會因為沙灘堆滿棚架白跑一趟,也能快樂地遊玩。

Read More

山上國小樂團水道博物館快閃

山上國小薩克斯風樂團週日在水道博物館快閃演出。(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山上報導 山上國小薩克斯風樂團十五日下午到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快閃演出,演奏《黃昏的故鄉》、《可愛的玫瑰花》以及《起風了》等多首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曲目,在園區綠蔭搖曳、微風輕拂的環境中,為現場民眾帶來一場清新動人的音樂饗宴。 校長蘇耿義指出,該校在市府原住民委員會協助下,自三年前開始推動薩克斯風課程,現有四至六年級學生共九位樂團成員,利用每週三下午的社團時間練習,如今已開始見到成果;為了回饋地方及增加學員現場演奏經驗,特別與水道博物館合作舉辦快閃活動。 演出過程中,小朋友們展現出高度專注與純熟的技巧,演奏出一首首富含情感的旋律,吸引現場遊客駐足聆聽,獲得熱烈掌聲與讚賞。 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表示,園區歷經五年綠化努力,原本炙熱的廣場如今已成林蔭涼道。在這片由師生與志工一棵棵種下的小樹組成的綠意中,音樂演奏的加入為午後增添浪漫氛圍。遊客們或坐或立,在微風中靜靜聆賞孩子們的演奏,度過一段難忘的午後時光。

Read More

南區啟動雨後環境孳清

  熱帶性低氣壓大雨過後,為免孳生病媒蚊,南區公所利用十四及十五日,啟動南區卅七里環境孳清工作。(公所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熱帶性低氣壓豪雨過後,為免孳生病媒蚊,南區公所利用十四及十五日,啟動環境孳清工作,區長蕭琇華偕同南區各里里長、環保志工及居民同步進行環境孳清。 市長黃偉哲指出,雨後一週為登革熱防治關鍵期,請民眾把握防疫時效儘速清除積水容器,避免病媒孳生。登革熱防治工作與民眾日常生活環境息息相關,呼籲民眾動起來,清潔環境杜絕登革熱,攜手建立起防線,才能遠離登革熱疫情的威脅。 蕭琇華表示,大雨過後,積水處易成為病媒蚊孳生源,公所動員卅七里里長及環保志工同步進行孳清工作,協助加強清除社區中的積水容器,落實家戶環境孳清。

Read More

馬:兩岸民間往來不容打壓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前總統馬英九週日在出席海峽論壇前,與大陸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會面。馬英九在致詞時表示,中國五千年歷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台灣民眾渴望兩岸朝向「和」與「合」的方向,衷心期盼兩岸在「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合作,用交流取代對抗。 馬英九在會面時指出,去年四月他第二次訪問中國大陸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會面,習近平對兩岸和平發展的努力,以及對兩岸青年未來關切,都讓他印象深刻且感動,請王滬寧代他轉達對習近平的問候。 馬英九認為,當前兩岸情勢確實存在不確定性與挑戰,但越是這樣的時刻,越需要保持理性與冷靜的態度,越需要以交流促進了解。他始終抱持堅定的信心,深信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關鍵在民心向背。中國五千年歷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台灣民眾渴望兩岸朝向「和」與「合」的方向。 馬英九隨後在海峽論壇致詞時指出,當前兩岸關係的發展,雖然還有不少艱難挑戰,但他始終相信,兩岸人民之間的情感與交流是無法中斷的。任何政治力量,都無法打壓或阻止兩岸民間的真誠往來,更無法阻斷兩岸中國人同根同源的自然情感。 馬英九深信,兩岸唯有透過不間斷的交流與認識,才能減少誤解,避免誤判,建立信任與共識,共同尋找合作與發展的機會。只有堅持兩岸和平發展,在「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基礎上,深化合作,共謀未來,兩岸才能創造出和平雙贏的局面,這也是我們未來要繼續努力的方向。 馬英九認為,兩岸的青年交流是兩岸關係發展關鍵,過去兩年,他曾三次帶著台灣的大學生訪問大陸,讓他們更加了解大陸的現況發展,同時也看到越來越多年輕人對到大陸學習、實習、就業充滿興趣,也看到許多年輕人成功創業的案例。 馬英九說,他這幾年遇到不少到福建創業的台灣青年,有建立文創品牌,有發展農產品,還有從事電商產業、科技與新媒體產業,都是希望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Read More

館長歸來 「台灣不是不好 是民進黨不好」

網紅「館長」陳之漢強調,他從來沒有貶低台灣、沒有說台灣不好,到訪上海是有自省機會。(中央社)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首度造訪大陸的網紅「館長」陳之漢六天五夜行程於十五日返台,他自評此行「非常成功」,強調仇恨來自於不了解,而見面三分情,「人民如果越來越好,永遠打不起來」。同時回應「捧陸貶台」的批評,強調自己是台灣人,從未批評台灣,並指「今天台灣不是不好,是民進黨不好。」 經過六天的訪問,館長表示,大陸的消費水準、人民的生活,超乎他的想像,過往認為大陸「水深火熱」,完全就是民進黨的謊言。大陸的確進步的很快,這是台灣當局必須要好好的思考,到底帶給人民的未來是什麼,是不斷的內耗?還是準備要面臨戰爭?還是為人民的未來努力地改變、進步? 有人質疑認為館長此行「吹捧大陸、貶低台灣」,館長抨擊,他從未貶低台灣,而是被斷章取義,「我是台灣人,我怎麼會貶低台灣?我以前認為台灣NO.1。今天台灣不是不好,是民進黨不好。民進黨執政九年的時間,這十年中國大陸進步了多少,我們又進步了多少?」 館長強調,如果可以交流就一定要交流,「我來了,越來越多人會來,大家越來越接觸,仇恨就降低了。」他認為仇恨來自於不了解,而見面三分情,實際接觸,自然而然會有嶄新的想法。 面對民進黨政府將此行與大陸官方合作掛鉤,館長反擊,他這趟「真的沒有拿半毛錢,都花自己的錢」,而是到大陸「賺錢」,不過這趟因全程直播也沒有時間談生意,「未來當然希望有機會,賺錢嘛,做生意誰不要。」所以還要回去看效益表現。

Read More

府回應藍訴求 國安簡報不限討論國安

台北市長蔣萬安(前)十五日接受媒體聯訪表示,「我們都會堅定的和五位委員站在一起」。(中央社)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總統府規劃十八日邀請在野黨領袖進行國安簡報,國民黨秘書長黃健庭十五日表示,已與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通話進行會前會溝通,關於總統賴清德全程參與國安簡報、討論議題不限國安等訴求,獲得正面回覆,黨主席朱立倫也表達正面立場。 黃健庭說,雙方溝通時,國民黨有清楚的提出訴求,也獲得府方正面回覆;府方表示,注意到朱立倫的公開講話,原則上賴總統會全程參加。簡報結束後,會有綜合討論時段,大家關心的議題,都可以在這時提出來討論。 黃健庭表示,經溝通後,若彼此所提訴求都能得到答覆,就可讓十八日會面順利進行,朱立倫也一直正面看待此事。 蔣萬安十五日出席台北市公私立各級學校畢業生市長獎頒獎典禮,被問到在野黨立委批評賴清德是「人前手牽手,背後下毒手」。蔣萬安回應,關於朝野要召開國是會議,他認為是正向發展,也正面看待,但必須提醒,行動勝於空談,人民大於朝野,如果賴總統真心要團結台灣的社會,應即刻做兩件事。 蔣萬安說,第一,應該要求行政院長卓榮泰即刻將已經核定的地方補助款,還給地方政府,來照顧這些弱勢孩子、老人家應有的權益,同時也即刻停止行政院正在修改的對地方一般補助款的辦法,這是一個修惡的版本。 其次,應該即刻對罷免懸崖勒馬,全世界所有的民主國家,沒有一個像民進黨這樣發動無差別式全面的大罷免,「為罷免而罷免,這是傷害台灣的民主」。 針對大罷免將邁入第三階段投票,國民黨台北市立委有五席可能成案。台北市長蔣萬安強調,台北市國民黨籍立委會依據選區特性,透過各種不同方式讓民眾知道一定要出來投下不同意罷免票,「我一定投入,與國民黨五位立委站在一起並肩作戰」。

Read More

藍批賴擺爛國政 心中只有大罷免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國民黨十五日在臉書表示,台灣面臨美國關稅談判、錯誤能源政策和地方建設預算被砍等一大堆爛攤子,總統賴清德卻把精力全放在大罷免上,口口聲聲說要「團結人民」、「推動改革」,結果人民只看到他忙著搞報復、鬥爭在野。 國民黨表示,根據媒體報導,民進黨立委沈伯洋、民間罷免團體發起人曹興誠,十二日親自晉見總統賴清德,向賴清德「更新罷免戰況」。賴清德並非第一次參與罷免相關會議,先前民進黨議員洪健益早已爆料,賴三天兩頭與罷免領銜人密會,民進黨還想急著切割,「賴清德身為一名總統,精力全放罷免上,請問人民票選你當總統,是叫你來主持選戰,還是主持國政? 國民黨批評,賴清德國政不管,只顧選舉,爛攤子一堆都沒處理,包括「關稅談判無能:對美談判束手無策,毫無進展,台灣企業只能自求多福」、「預算大砍地方建設:地方補助大砍百分之二十七點三,各縣市財政吃緊,中央不聞不問,人民直接受害」、「能源政策大錯特錯:缺電問題未解、電價卻連續上漲,民生、產業雙重打擊」、「五天假收回:剝奪勞工權益,說改就改,把全民當作提款機」。 國民黨痛斥,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更不避諱地說,這場罷免戰,要「當大選來打」,還劃分罷免區與非罷免區,全黨總動員。 國民黨質疑,國政擺爛,罷免動員;總統卸責,主席領軍。這樣的賴清德,還有資格當「全民總統」嗎?賴清德總統口口聲聲說要「團結人民」、「推動改革」,結果人民只看到他忙著搞報復、鬥爭在野。身為總統,你的責任是照顧全體國民,不是親自坐鎮政黨、操控罷免選戰。 國民黨強調,罷免賴清德勢在必行,國民黨挺人民,反對政治清算,未來會持續監督賴政府,不會讓民進黨操弄國家資源、玩弄政治權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