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消防局第三大隊三民分隊 水域救援訓練

夏天即將來臨,為提升水域救援專業能力,花蓮縣消防局第三大隊三民分隊於卓溪鄉太平村旁豐坪溪流域防溺巡邏及實行「激流救援訓練」,透過實地演練強化第一線救災人員的技術與團隊協作能力。(花蓮縣消防局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縣消防局十二日表示,夏天即將來臨,為提升水域救援專業能力,確保在天然災害中迅速應變與有效救援,花蓮縣消防局第三大隊三民分隊於卓溪鄉太平村旁豐坪溪流域防溺巡邏及實行「激流救援訓練」,透過實地演練強化第一線救災人員的技術與團隊協作能力。 花蓮縣消防局表示,此次訓練由三民分隊模擬豪雨或山洪暴發時民眾受困的緊急情境,課程內容包含:入水及游泳技巧如攻擊式與防衛式、水中自救、拋繩袋、拋繩槍應用、橡皮艇操作及實際搜救演練等。訓練過程中,隊員全程配戴完整個人防護裝備,於湍急水流中反覆操作,展現專業態度與堅強體能。 花蓮縣消防局指出,此次演練透過豐坪溪流域地形、水勢變化,為訓練提供了絕佳的實戰環境,消防單位唯有透過不斷訓練與演練,才能確保於第一時間完成水域搶救任務,守護民眾生命安全。 花蓮縣消防局表示,夏天的腳步近了,戲水民眾漸增,為避免憾事發生,呼籲民眾熟記救溺五步「叫叫伸拋划」學好防溺十招,才能愜意戲水平安回家。汛期期間,切勿貿然進入溪流或水庫等危險水域活動,並應配合相關單位發布之警戒資訊,降低災害風險,共同守護社區安全。  

Read More

竹縣消防局舉辦慶祝母親節活動 感謝所有母親的辛勞與奉獻

竹縣消防局舉辦慶祝母親節活動, 感謝所有母親的辛勞與奉獻。(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母親節感恩時刻,新竹縣政府消防局向所有母親,尤其係消防隊伍中的母親們,表達最崇高的敬意和感謝,肯定她們對家庭與社會的無私奉獻。 竹縣消防局表示,消防工作是一項極其重要且充滿挑戰的職業,尤其在消防局中,身兼母職和消防職責的女性同仁們,她們在日常工作和家庭生活之間,始終保持著完美的平衡,承擔著雙重責任。她們的無私奉獻,既保護了家庭的溫暖,也為社會的安全貢獻了力量。 竹縣消防局也特別感謝新竹縣婦宣總隊總隊長甘秀美女士帶領各鄉鎮市十六位婦宣分隊長,協助消防局推動防火宣導工作,積極深入社區,傳遞消防安全知識,為提升全民防災意識貢獻寶貴的力量。甘總隊長與各分隊長的辛勞付出,讓更多家庭能夠提升防災觀念,共同打造更安全的生活環境。 縣長楊文科與消防局長陳中振親自向在場的母親們致上最真摯的祝福,特別向那些身兼母親與消防員的女性,以及辛勤付出的婦宣幹部們,表達深深的敬意。她們用行動守護家庭、社會與消防安全,展現出堅韌不拔的精神與無私奉獻的愛心,這份精神值得每一個人學習與感佩。

Read More

《巢兼代》第十七期出版 聚焦「遊戲浪潮無邊界,互動體驗探智慧」

《巢兼代》內容分享印地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大廳,讓人更認識博物館文化。(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生活美學館的《巢兼代》季刊第十七期出版,本期主題為「遊戲浪潮無邊界,互動體驗探智慧」,關注博物館從傳統收藏展示,逐步轉型為強調互動與教育的文化場域。 館長葉于正表示,博物館不再只是知識的存放所,更係促進社會認同與知識生成的非正式學習空間。透過遊戲設計、互動展演與創新媒材的導入,讓文化典藏能以更親切的方式,深入大眾生活與學習。 葉于正說,當遊戲走進博物館,原本靜態的展示與知識將轉化為更有趣、開放的形式,啟發人們探索文化與歷史的渴望。我們期待未來博物館深化遊戲體驗設計,實現『無處不是博物館』的文化願景,讓學習無邊界、知識不設限。 《巢兼代》第十七期以輕鬆有趣的遊戲設計視角,引導讀者重新認識博物館的互動潛力與教育功能,並延伸討論文化場域如何跨越界線、融入生活、激發共學,電子書版本已同步上線,歡迎有興趣的讀者至新竹生活美學館官網線上電子書瀏覽。  

Read More

竹縣光明國小桌球隊勇奪全國亞軍

竹縣光明國小桌球隊勇奪全國亞軍,為竹縣體壇賽事再添佳話。(竹縣府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竹縣光明國小桌球隊於「一一四年自由盃國小組團體桌球錦標賽」U十男子組賽事中表現亮眼,勇奪全國亞軍殊榮。 竹縣府表示,光明國小小將們一路過關斬將、氣勢如虹,預賽階段全勝晉級,在冠亞軍決賽中與臺北市龍安國小激戰五點,最終以二比三些微差距落敗,屈居亞軍,但其拚戰精神與出色表現,贏得滿堂喝采。 縣長楊文科表示,對於光明國小小選手們的傑出表現深感驕傲,感謝學校師長與教練團隊的辛勞付出與細心指導,更為每一位在賽場上努力不懈、全力以赴的孩子們喝采。 教育局長楊郡慈也提到,近期縣府積極投入運動設施建設與選手培育資源,從訓練環境改善、教練聘任、到選手保健支持,都是為了做新竹縣選手的最佳後盾,縣府將持續全力支持體育發展,培育更多優秀人才。 光明國小校長李孟印也為小選手加油!期待光明小將們在緊接而來的全國少年排名賽,持續發揮實力,展現訓練成果,再添佳績!

Read More

滿足就學需求 竹縣113年度新設校計畫投入8億8149萬元

  滿足就學需求,竹縣一一三年度新設校計畫投入八億八千一百四十九萬元,讓學子就近入學。(竹縣府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為應對竹北市及高鐵地區人口迅速增長所帶來的學區壓力,新竹縣政府積極推動校園新建計畫並規劃高中五大方案,解決學生就近入學的需求,一一三年度新設校計畫的經費總計達八億八千一百四十九萬元。 縣長楊文科表示,隨著大量外來人口移入,學校學童數大幅增加,現有學校幾近飽和。為了實現教育機會均等,他任內新增了嘉豐國小、勝利國中、文興國小及文興國中等學校,以及自籌經費擴建二重國中校舍空間,並提升鄰近學校的空間品質。 教育局表示,縣立湖口高中遷校工程因未獲中央補助案延宕多年,一0九年重啟計畫,將湖口高中高中部遷至湖口王爺壟地區文中學校預定地,現正進行湖口高中高中部遷校校舍興建工程,預計今年完工並於一一四學年度起高中部與國中部各自獨立設校。 為因應竹北地區人口的快速成長所帶來的高就學需求,快速解決竹北東區每年所面臨學生超額轉介問題,縣府積極興建國小及國中。其中,文興國中校舍興建投入了十二億餘元的經費,全區校舍工程預計明年上半年。文興國中已在去年八月招收第一屆七班新生;文興國小一一四學年度預計招收第一屆四班新生。未來也將與規劃中的文興完全中學無縫接軌,提供完整的幼兒園至十二年級學習歷程,照顧二到十八歲的學子,建構「文興智慧學習園區」。 同時,竹東鎮外五里鄰近科學園區,吸引大量人口遷入,就學需求大增。縣府自籌三點九億元擴建二重國中校舍空間,新增卅間教室,增加九個班級。

Read More

〈中華副刊〉踏莎行/知己清晰在側

詩‧攝影╲葉莎 天地正在示現回音 在一片火紅之間 殘留一些灰黑的水影 所有的灰黑盡是深藏的教誨 秧苗若能遺忘束縛與拘泥 安心於雨的狂暴,雷的襲擊 雙棲於喧囂和靜謐的人 終將明白於鐮刀逼迫的生活之中 必須甘心 甘心交出頭顱手足和心靈 黃昏時刻,獨自繞行水田 天空有鳥正向竹林飛去 牠們遺留的鳴聲 有些落寞有些歡愉 水田的此生正是我的此生 它隱忍的性格也正是我的性格 「我不會是那個以痛苦的名義,宣揚反對快樂」 齊奧朗又在我耳邊說話 因為感覺知己清晰在側 始終存活,所以 日暮天黑也別具特色

Read More

不宜長期且大量使用 治耳中風 曾有日服10顆類固醇為期1週案例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類固醇因抗發炎效果顯著,被譽為「美國仙丹」,廣泛應用於過敏、免疫及發炎相關疾病。然而,長期或不當使用恐帶來水牛肩或月亮臉等副作用,呼籲用藥民眾應遵循醫囑按時服藥,由醫師評估是否逐步調整藥量。 類固醇在臨床上使用已有60多年的歷史,在許多疾病的治療中扮演重要角色。藥師蘇柏名指出,類固醇的劑型多樣,包括吸入劑、口服藥、針劑、眼藥水及藥膏等。吸入劑可用於氣喘與鼻過敏;口服藥主要用於消炎止痛;針劑適用於急性過敏與自體免疫疾病;眼藥水可治療過敏性結膜炎;藥膏則常見於濕疹、異位性皮膚炎及口腔潰瘍等症狀使用。 食藥署表示,類固醇的副作用包括水牛肩、月亮臉、高血壓、高血糖、骨質疏鬆等,通常類固醇使用超過3個月以上且1天服用多顆以上,是「長期且大量」使用類固醇,才可能增加副作用的風險。 蘇柏名指出,在臨床上曾有治療耳中風的患者,醫師1天開立10顆類固醇連續吃1星期的案例。雖然劑量大,但服用時間短;另外,治療兒童氣喘的吸入劑,因類固醇含量少,長期使用並不會導致副作用發生,只要用完藥嗽口,就可以避免口腔皮膚變薄而導致的感染風險。使用類固醇皮膚藥膏時,只要薄塗,皮膚吸收後看不到藥膏即可,不必塗得厚厚的一層。 蘇柏名指出,要安全安心地使用類固醇,應遵守: 1.控制體重,因使用類固醇可能增加食慾,應減少澱粉及精緻糖的攝取,並提升運動量,避免發胖。2.預防骨質疏鬆,多攝取鈣質,減少骨質流失。3.減少水腫,可降低鹽分攝取。 4.服藥時間,若是1天服用1次類固醇,建議在早晨服用,以符合人體類固醇分泌規律。5.避免腸胃不適,建議在飯後服用,以避免空腹服用刺激腸胃。 6.注意血壓及血糖變化,服用類固醇後血壓或血糖如發生異常,尤其是高壓血或糖尿病患者,建議諮詢醫師評估是否調整用藥。7.不可自行停藥,長期服用類固醇者,切勿自行停藥,以免引發「戒斷症候群」,嚴重時可能出現全身無力、低血壓、甚至昏迷等狀況,因此應遵循醫囑按時服藥,由醫師評估是否逐步調整藥量。 食藥署提醒民眾,類固醇若能正確使用,是治療疾病的好幫手。配合醫囑、注意日常作息,就能安心控制病情並減少副作用發生的風險,且醫師會依照病情的變化,慢慢減少類固醇的用量,民眾不用過度擔心。

Read More

月經前後易誘發 荷爾蒙變動 每4名熟女有1偏頭痛

記者傅希堯∕綜合報導 奇美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呂冠嫻指出,女性偏頭痛的盛行率是男性的3倍,尤期30至49歲的女性因荷爾蒙變動影響,平均每4人就有1人飽受其苦,如果頭痛1週逾1次,建議使用預防性藥物。 呂冠嫻指出,台灣頭痛學會統計,偏頭痛的盛行率為9.1%,換言之,國內約有200萬人深受偏頭痛所苦,其中以女性為大宗,女性的盛行率高達14.4%,是男性的3倍,其中育齡婦女,也就是30至49歲的女性性更是平均每4人就有1人飽受其苦,多半與女性荷爾蒙變動、經期週期密切相關。 台灣頭痛學會指出,多數偏頭痛是單側搏動性,少部分會出現雙側頭痛,呂冠嫻表示,偏頭痛與壓力大、失眠、抽菸、飲食有關,女性患者較男性多的原因是大腦神經敏感度會受到女性荷爾蒙的波動影響,在月經前後誘發偏頭痛的發作。偏頭痛治療可分為急性止痛治療及預防性治療。偏頭痛發生時,多數人會先服用止痛藥緩解疼痛,但止痛藥只能做為急性治療,無法減少頭痛發作的頻率。 呂冠嫻提醒,當每個月發作頻率超過4天,或頭痛1週超過1次,急性治療藥物療效不佳,就建議使用預防性藥物減少頭痛發作。除了傳統口服預防性藥物,近年更有許多新型預防性治療問世,如肉毒桿菌素及口服新藥等,幫助患者減少頭痛發作,改善生活品質。預防性治療應持續3至6個月,病情嚴重或共病複雜的偏頭痛病人甚至需持續12個月或更久;若頭痛頻率顯著下降,不再影響生活,只剩低頻率的發作 ,如1週不到1次,就可以逐步減藥或停藥。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成大USR計畫 永續曾文溪流域農業

成大土木工程學系教授王雲哲在課堂中,帶領學生深入了解曾文溪流域的分布與特性。(成大提供) 成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王雲哲教授主持的「曾文溪的美麗與哀愁:從水文與人文歷史、特色產業、到人工智慧數位永續系統的建置與驗證」,榮獲教育部第四期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特色永續型計畫。 王雲哲指出,這項計畫是前期「以微生物科技導入台南市大溪北地區的智慧新農業」、「以微生物科技導入大台南的智慧新農業」、「台南400年:從倒風內海到東原山林溪北傳統特色產業的升級之路:復振與新生」的延續與深化,除了繼續推動實踐場域的共融友善環境、發展友善農業與著力地方特色生態觀光、建構更完善的生態產業鏈外,更聚焦人工智慧數位孿生技術,以強化坡地堪測與工程防災。 王雲哲表示,前幾期計畫主要由生命科學系蔣鎮宇教授主持,以微生物科技導入並推動友善農業為重點,已在合作場域裡有很好的成效。本計畫將奠基在這些基礎下,繼續與高雄大學、聯合大學、屏東科技大學、清華大學、台南大學等夥伴大學及在地聯盟攜手共學共創,培育產業人才。 王雲哲指出,農業的永續發展有個很關鍵的核心,就是要了解並維持坡地的健康度。他參與計畫已長達6、7年,過去受科技技術的限制,工程研究多聚焦於坡地及水資源探討,而隨著資訊科技大幅進步,本期計畫將導入人工智慧數位孿生技術,建立工程防災平台,進行坡地監測、防範與預警更甚是災後的復原機制,並適時邀請更多專家參與,提升整體研究深度與應用價值。 計畫將以川文山作為首個示範基地,安裝溫濕度、雨量、地表位移與振動等多組感測器,即時收集環境數據,並透過人工智慧數位孿生電腦模型計算與分析,評估崩塌風險與覆蓋量,進一步發展預警系統,以強化坡地防災能力,確保農業發展的穩定與安全。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食農教育 白商師生摘菇採果樂

白河商工學生到柳營太康有機農業專區,體驗採摘桑椹。(柳營農會提供) 柳營果毅里特產是草菇,太康有機農業專區有大片桑椹果園,柳營農會為白河商工師生安排一場食農教育,採摘草菇、找尋「紫色寶石」桑椹,體驗採果的樂趣,學生們並試作草菇包、桑椹奶酪,來一場由產地到餐桌的農業體驗,感受在地農產的魅力。 30年前為草菇種植的全盛時期,柳營是洋菇和草菇的重要產地,如今菇農、菇寮都大幅減少,尤其草菇產業已逐漸沒落,不過,柳營仍有在地菇農用心保留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 柳營農會食農教育專職人員謝翠玲,帶著白河商工師生拜訪種菇超過35年的「草菇阿嬤」陳秀娥,她帶領師生深入了解草菇生長環境,以及採收方式,在悶熱的環境中體驗採摘草菇的辛苦,並前往果毅社區,師生們一起學習製作美味的草菇包。 柳營農會安排白河商工師生採草菇,並動手做草菇包。(柳營農會提供) 太康有機農業專區種植有大片桑椹,而且種類多,陳稼莊的型農代表陳煥為親自導覽,並帶著尋找成熟果實來採收,品嘗桑椹的酸甜好滋味,師生們才了解,原來桑椹果形有橢圓形、長橢圓型或長條型,桑椹果實顏色有紫紅色的、白色、黃色的,讓大家眼界大開,而且桑椹不僅可打果汁做果醬,還能製果醋、有機吸凍飲,還可做成不同的甜點,農會安排許珠雯老師帶領製作特色甜點桑椹奶酪,選用來自柳營八翁酪農區的桂芳牧場的優質鮮奶與現採桑椹,巧手製作成一道香濃滑順的甜品,是對在地農產的最佳致敬。 柳營農會總幹事蔡嘉浤說,透過此次食農教育活動,讓學生們親近土地、享受動手體驗的樂趣,同時認識柳營地區農特產的豐富,希望能給白河商工師生滿滿的收穫與感動。 (記者陳佳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