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生醫X筑波醫電 打造智慧醫療

台大生醫分院與筑波醫電簽訂合作備忘錄。(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台大生醫園區分院與筑波醫電公司7日舉行合作備忘錄簽約典禮,由生醫分院院長余忠仁、筑波醫電董事長許深福代表簽訂,提升雙方未來的臨床產學及科專研究,攜手打造智慧醫院、AI、數位醫療平台,期望在智慧醫療領域有更多專業人士注入,提升競爭力。  余忠仁表示,生醫分院願景係以「成為國家級醫學暨轉譯研究中心,建構大新竹智慧健康城市」為原則,秉承協助生醫產業發展之使命,提升新竹地區急重症醫療服務能量、建構台灣醫療照護和生醫發展的櫥窗。此外,與產學研共同打造具國際級特色醫療聚落,導引醫療服務與周邊支持性產業,藉以促進生醫產業發展,提升台灣經濟與國人健康福祉。  許深福表示,筑波醫電致力於提供完善無線通訊自動化測試方案、跨足物聯網應用、太赫茲技術、AI人工智慧研究,已與國內知名醫院與產業機構接軌合作,將筑波3C到三醫(醫才、醫技、醫材)的理念落實到智慧醫療應用。雙方合作,將能創造產醫綜效雙贏的里程碑。  此次雙方締約合作,結合台大醫院臨床專業和筑波醫電的研發能量,進行太赫茲及AI醫療技術輔助系統開發等交流與合作,打造醫院智慧化的高醫療服務品質。

Read More

新北蘆洲區新增一例登革熱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7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個案為新北市蘆洲區保和里70多歲女性,近期無出國,亦無新北市三峽區活動史,感染源待釐清。  疾管署表示,新增個案在9月24、25日出現發燒症狀,就醫後症狀改善,但9月28-30日陸續出現腹痛、低血壓及發燒,30日就醫因症狀加劇,10月1日收治住院,出現出疹、肌肉痛、頭痛、噁心及休克症狀,10月5日登革熱NS1快篩陽性,由醫院採檢通報,檢驗結果呈現IgM、IgG抗體陽性確診;個案治療後無不適症狀,已出院在家休養。  疾管署表示,個案近期無出國,三峽區活動史,除了9月13日、20日曾至桃園市蘆竹區外社里老家菜園外,平時多待在新北市蘆洲區住家未出門,初判與三峽區五寮里本土群聚無相關性。

Read More

大陸漁船越界 重罰200萬後驅離

 記者鄭伯勝/澎湖報導  大陸籍無名漁船今年八月二十四日越界我海域作業,經海巡署澎湖海巡隊予以人船查扣留置調查四十四日後,依違反「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相關規定罰鍰新台幣二百萬元,並於前天上午由澎湖縣政府農漁局切割沒入的起網機二臺、網板四具及滾輪二具後,昨中午十二時由澎湖海巡隊巡防艇予以驅離出境;澎湖海巡隊今年以來則已裁罰五艘陸船,裁罰金額達新臺幣八百七十三萬元。  澎湖海巡隊表示,大陸漁船越界侵害本國漁民生計,該隊為維護我方海域珍貴的海洋資源,將嚴正執法,對於越界不配合之陸船,絕對採取嚴懲重罰,期能遏止陸船越界,並向大陸漁民告誡,切莫再犯,一旦越界再遭查獲,該隊將採取最嚴厲、積極的執法手段從重裁處,絕不寬貸。  澎湖海巡隊強調,澎湖四面環海,海洋資源有賴全民共同維護,漁民如在海上作業發生狀況或發現大陸漁船時,可撥打海巡署一一八免費報案電話,或透過無線電向海巡艇通報,海巡人員將立即前往查處,以保障漁民生命財產之安全。

Read More

管中閔告損害名譽 2記者無罪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台大校長管中閔不滿媒體前年撰寫「管中閔去年赴中未申請,立委籲查處」等新聞,認為名譽受損,對兩名撰文記者自訴加重誹謗。一審台北地院認為未逾合理評論,判決兩人無罪,台灣高等法院審理後認同原判,七日駁回上訴,全案確定。  自由時報於前年三月間以「管中閔去年赴中未申請,立委籲查處」為題,報導管中閔身兼台大行政職,前往中國大陸須向移民署申請許可,卻沒有申請紀錄,明顯違法等。  該報後來又以「管牽線~富邦金與廈大合作/學者憂損我利益籲公開透明」為題,指管任職台大財金系教授期間,涉及長期赴中國大陸多校兼課,與富邦金控關係良好並牽線,衍生利益糾葛問題。  管中閔獲知後,認為相關報導內容均不實,已損害其名譽,對兩名撰稿的記者提出加重誹謗罪的自訴。兩名記者均否認涉犯加重誹謗,表示報導均有所本,並非憑空杜撰。

Read More

戶外吹風 他顏面神經麻痺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40歲陳先生日前在一個風大的日子作戶外活動,隔天一覺醒來,對鏡子一照發現左臉面歪斜,且左眼皮無法閉合、喝水還會從左嘴角漏出。求助中醫,經藥方搭配針灸治療近2個月,復原出現笑容。  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許芳綺表示,引起顏面神經麻痺的原因有數種,較常見的是「貝爾氏麻痺」,顏面神經麻痺的成因目前尚無定論,有一說是因為病毒感染引起,常因人們熬夜、工作繁忙、勞動過度而造成正氣虛,又吹到冷風、感冒而突然發生。由於顏面神經掌管面部的表情肌肉、淚腺與唾腺之分泌與舌前2/3的味覺,常見症狀有半邊抬頭紋消失、眼皮無法閉合、嘴角歪斜、半邊臉不能笑、喝水會漏、吃飯食物卡在一邊,甚至會有味覺較鈍、消失、半邊臉麻木等症狀發生。西醫認為顏面神經麻痺的治療黃金時間是症狀出現後的7天內,治療的方法是口服類固醇、維他命B群來保護神經、降低局部發炎與腫脹,若有合併帶狀皰疹,則需服用抗病毒藥。  許芳綺指出,顏面神經麻痺在中醫隸屬於「口喎、口眼喎斜、面癱」範疇,多因患者本身正氣不足、氣血虧虛,風寒、風熱等外邪趁機侵襲面部經絡,以致氣血運行不暢、肌肉鬆弛無力而造成的。  陳先生除了口眼歪斜的症狀外,兼有流清涕、頭痛、頸項緊繃、苔薄白、脈浮等症狀,為「風邪外襲」之面癱,因此以葛根湯加減來解表,加以針灸幫助神經功能的恢復。  此外,也可搭自我保健方式來縮短病程,包括輕柔按摩面部;皺眉、作鬼臉、吹氣球,活動臉部肌肉;避免進食堅硬食物;保護眼睛,白天戴太陽眼鏡,晚上睡覺先點眼藥,並戴上眼罩。

Read More

撞斷牙齒 依傷勢有3種治療方式

牙醫師李宗霖說,治療斷牙依傷勢輕重,可作複合樹脂填補、陶瓷貼片修復及牙套等三種。(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日常生活中,常常因意外事件撞斷門牙,很難看。成大醫院口腔醫學部牙體復形科醫師李宗霖說,依據牙齒的「傷勢」輕重治療斷牙方式,可包括複合樹脂填補(俗稱補牙)、陶瓷貼片修復及牙套治療,可讓患者恢復門面美觀。 九歲男孩撞斷大半牙齒,治療前模樣。(記者葉進耀翻攝)九歲男孩撞斷大半牙齒,採複合樹脂填補治療恢復原貌模樣。(記者葉進耀翻攝) 李宗霖表示,牙齒結構缺損較小時,最常使用「複合樹脂填補」來進行修復。牙齒是高度礦物化組織,牙醫師將牙齒做適當修形後,透過酸蝕溶去牙齒表面淺層的礦化物,讓表面微粗糙,再將未照光聚合的複合樹脂填補上,並將外形雕塑回正確形態,再經照光固化後就可恢復牙齒的形態了。優點為美觀且臨床治療時間較短,通常一次約診即可完成治療;有些外傷後牙髓活性尚不明朗的階段,也會先以複合樹脂復形,除了可繼續追蹤牙髓活性變化外,也能立即解決病人的美觀及社交需求。其缺點是,時間久了樹脂易因磨耗而失去原本美麗的形態,或是邊緣縫隙也可能出現染色問題等。  李宗霖指出,當牙齒缺損範圍較大時,治療方式以「陶瓷貼片」修復為佳,醫師較易掌控整體牙齒的形態,且美觀耐久。至於傷勢較重、牙齒結構大量缺損,如整顆幾乎快斷平,此時就需要做「牙套治療」。

Read More

肝膿瘍不癒 竟是肝內管癌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65歲許先生有糖尿病、BC肝帶原及肝內管結石病史,因有6公分大的肝膿瘍,2個月接受靜脈注射、口服抗生素及引流管引流治療,拔除引流管後出現發燒、寒顫情形。經核磁共振與超音波掃描後發現,許先生除了原本右下葉的肝膿瘍之外,左葉也發現2.4公分的腫瘤,切片化驗後確診為肝內管癌,接受手術切除。  大千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林裕鈞表示,許先生有肝內管結石病史,加上積極治療後仍無法痊癒的肝膿瘍,研判有肝內管癌與腸胃道癌症轉移的可能性。肝內管癌的危險因子包括食用未煮熟的淡水魚感染中華肝吸蟲、肝內管結石、長期暴露於環境毒素中(如聚氯乙烯、戴奧辛)、BC型肝炎帶原、肝硬化、糖尿病、肥胖、抽菸酗酒、慢性膽管炎等。  民眾有治療4週以上無法痊癒的肝膿瘍,建議抽血檢驗腫瘤指數、接受大腸鏡檢查、安排進階的影像掃描,並視情況進行肝切片病理化驗,研判有無潛藏其他病因。  目前肝內管癌主要的治療方式以手術切除為主,但術後復發率高。林裕鈞建議,危險族群應定期追蹤檢查,如有肝內管結石,可與醫師討論接受膽管鏡取石或預防性的部分肝葉切除,以防肝內管癌的發生。

Read More

接種踴躍 新北急調度疫苗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公費流感疫苗5日起施打,新北市各衛生所、里辦公室都湧現人潮;面對施打疫苗民眾暴增,衛生局長陳潤秋表示,已請中央加速撥放疫苗,衛生局也作橫向調度,預計下週施打情形會順暢許多。  陳潤秋表示,今年流感疫苗剛開始施打就出現人數爆量,甚至許多地方已無疫苗可打。她說,過去每天施打數約3~4萬人,而今年首日就達7萬多人,爆增1倍,第2天更暴增到12.6萬劑,但疾管署仍依既定時程配發疫苗。  陳潤秋指出,今年可能因武肺疫情關係,民眾擔心到秋天疫情會再發生,加上秋天是流感季節,導致民眾都急著要打疫苗。  陳潤秋說,目前應屬短期現象,新北市目前已收到中央配發的26萬劑疫苗,預計13日中央會再撥放,但市府仍要求中央提早撥給疫苗,並對部分都會型行政區出現疫苗短缺,進行橫向調度以解決短期情形。

Read More

杏輝疑慮產品 不限批號全面回收

杏輝7日召開記者會,總經理白友烺表示,有疑慮產品不限批號、規格全面回收。(記者陳柏翰攝)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期杏輝藥品出包情形頻傳,為此,杏輝7日召開記者會致歉,總經理白友烺表示,有疑慮產品不限批號、規格全面回收。  杏輝7日召開記者會向大眾道歉,總經理白友烺表示,針對清查後有疑慮的產品,杏輝即日起不限批號、不限規格,主動全面回收,避免增加困擾以示負責。  另,當天杏輝又傳出有鹿茸賀爾蒙膠囊及咳定平錠、安嗽錠3款藥停止生產出貨,同步啟動自主回收,白友烺說,3項停止生產的藥都是處方藥,民眾有疑慮都可以到所有醫療院所處理;一般指示用藥已幾乎100%回收。  白友烺表示,回收事件讓杏輝痛定思痛徹底檢討改善,除了通盤清查全廠產品,並以更嚴謹態度執行定期產品品質監控,同時進行組織改造。  食藥署指出,目前杏輝下架藥品累計達23款,這些藥品目前均停產、暫停出貨,將逐一確認杏輝提出的改善報告無誤,並且突襲稽查通過後,才可能恢復生產及供貨,若稽查仍未通過,最嚴重恐廢除GMP資格,即杏輝不得再生產任何藥品。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衛福部食藥署指出,因應國際間「N-亞硝基二甲胺(NDMA)」事件,要求國內所有含「二甲雙胍」成分降血糖藥須逐批檢驗致癌疑慮不純物NDMA。正和製藥「正和驅糖樂持續錠500毫克」經評估後認為不符成本,將自主回收,預計將下架172批、約4300萬顆藥。

Read More

鍾小平告北農總經理作假帳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議員鍾小平指控台北農產公司去年疑虛報五十一點五公噸高麗菜價格,涉嫌作假帳,七日與多名農民前往台北地檢署,按鈴控告北農總經理翁震炘瀆職,要求檢察官追查不法。  鍾小平於上個月邀北農董事長黃向羣、翁震炘舉行記者會。鍾小平表示,日前接獲北農員工的陳情,指北農去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拍賣高麗菜,疑虛報價格,當天菜價為五元至十元,北農以十七元均價,採購約五十一點五公噸的高麗菜。  鍾小平質疑該批菜是以預約交易的形式,不但未入帳、菜的流向也不明,認為北農是拍賣平台,自己拍賣、自己又買,球員兼裁判種下惡例,他要求北農提供匯款單、當天進出貨車錄影帶等資料。  當時北農回答,當天高麗菜進貨量比平常多一百公噸,為穩定物價,依「農產品市場交易法」的「預約交易」進場採購,並找來友善企業認購。但也坦言,原預計企業認購數量為五十一點五公噸,但實際認購數量僅二十七公噸,以致交易作業出現疏失。  鍾小平當天追問高麗菜的貨源為何?流向何方?翁震炘在記者會卻說不清。因此,鍾小平昨日帶領三十名名來自雲嘉地區的農民北上,到地檢署對翁震炘提出瀆職告訴,並請求傳訊業務部經理、第一、第二批發市場主任作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