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趵突泉邊卷簾人

■陳富強 到濟南,不看趵突泉,總是說不過去。讀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對趵突泉有描述:「泉源上奮水湧若輪,突出雪濤數尺。聲如隱雷。」我去濟南,時間倉促,只夠沿大明湖轉一圈,然後是看趵突泉,匆匆一瞥,主要是想驗證一下酈道元對這眼名泉的描寫。 那天濟南的氣溫不高,但稍顯悶熱。進入園內,直奔趵突泉而去。走到大約一半的路程,忽見邊上一道院門,中式風格,兩側飛簷,簷下一塊匾額,上書「李清照紀念堂」。我稍顯意外。李清照濟南人,生於章丘區,她的故鄉,建有清照園,一直有意去瞻仰,不料無心插柳,在趵突泉邊,見到這處紀念堂,豈肯錯過。隨即進院,把觀趵突泉一事拋之腦後。 「詞壓江南,文蓋塞北」,說的就是宋朝女詞人李清照。 西周以降,詩詞創作成大器者,男性居多。女詩人鳳毛麟角,能與男詩人比肩的,唯李清照。這麼說吧,李清照既可與蘇軾、陸遊、辛棄疾並列,也可以和陶淵明、李白、杜甫、韓愈等前代風格大師比肩。說李清照是「千古第一才女」,恐怕也不會引起太大爭議。 追溯李清照的家史,方知其父李格非是蘇軾學生,藏書甚富,善屬文,工於詞章。其母是狀元王拱宸的孫女,文學修養自然也不在話下。李清照自幼耳濡目染,家學薰陶,加之聰慧穎悟,才華過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似乎也在意料之中。李清照年方18,與時年21歲的太學生趙明誠在汴京成婚,堪稱一樁賞心樂事。對於這次婚姻,李清照在《金石錄後序》中有記載:「餘建中辛巳,始歸趙氏。」 「靖康之變」,北宋朝廷崩潰。南宋始。趙明誠因母親死於江寧,南下奔喪。李清照也開始著手整理遴選收藏準備南下。兩年後,趙明誠因湖州赴任途中染疾,身亡。自此,李清照南渡。足跡至浙江臺州、衢州、金華、紹興、杭州等地。可憾的是,在杭州,李清照於孤獨無依之中,再嫁張汝舟。這次婚姻,是李清照生活中的敗筆,後來雖然離異,但可以想知,這段婚姻,給李清照的南渡生涯蒙上一層難以拂去的陰影。好在李清照的意志並未從此消沉,這段時間,她不僅創作了大量格調明亮的詩詞作品,還完成了《金石錄後序》的寫作。 在金華期間,李清照曾作《武陵春》詞,感歎輾轉漂泊、無家可歸的悲慘身世,表達對國破家亡和嫠婦生活的愁苦。又作《題八詠樓》詩,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難守,其「江山留與後人愁」之句,堪稱千古絕唱。如今的八詠樓,屹立於金華市東南隅,是一座南方典型的坐北朝南建築,面臨婺江,正廳辟為李清照紀念堂。八詠樓是李清照南渡後留下的鮮明印記。在杭州,則是西湖邊的柳浪聞鶯公園內,建有一座清照亭,夕陽之下,光耀亭上,柳絲飄拂,仿佛一代才女李清照的飄逸長髮,在夕陽下迎風而舞。 一個古代弱女子,於顛沛流離中,對失陷的北方有深切懷戀,對故鄉有濃重的思念哀愁之情,詩詞之間,寫得淋漓盡致。「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這種意境,帶給讀者的孤獨感、離愁感,大概不會再有。只是李清照可能未必知道,她寫下的這些婉約作品,對後世的影響會如此之大、之遠。 相比八詠樓和清照亭,趵突泉邊的這座紀念館,就要宏闊許多。正廳朝南,歇山飛簷,前為抱廈,側設耳房,抱柱懸掛郭沫若題寫的檻聯:「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裡,文采有後主遺風。」堂內迎門,為李清照塑像,手持書卷,眉字深鎖,若有所思。塑像應為漢白玉雕刻,李清照身材稍顯瘦削,但身姿挺拔,背依詞壁,亭亭玉立於正廳中間,幽暗的房內光線裡,也能照出婉約詞宗不朽的風采。   東側曲廊間,建有「疊翠軒」。軒內東壁辟景窗,山水景色,攝人窗內。窗側壁間,嵌分代書法家啟功等名人題刻。西廊南端接「溪亭」,取李清照《如夢令》詞中「常記溪亭日暮」之意。院中清泉流瀑,秀石玲瓏,並依據李清照詞意配置各種名貴花木。四季不同,可以想像,春天的小院,有玉蘭映雪,迎春灑金。夏天則可賞海棠滴綠,芭蕉泄翠。而秋天,無疑有菊花傲霜,金桂溢香;冬天,院內的青松挺拔之下,也有修竹瀟灑。四季間,一派生機盎然。 紀念堂西院為易安舊居。由飛廳、走廊、方亭、石橋等組成。走進高懸的「易安舊居」匾額大門,但見院中假山堆疊,亭閣聳立,瀑布直掛,小橋流水,奇石玲瓏,松竹相映,雅致得很。步至正廳,卻見高屋飛簷,古樸典雅,門上匾額「有竹堂」,想必是李清照的父親居汴京時的府邸名字,取竹子「出土有節、淩雲虛心」之意。兩邊楹聯懸掛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的對聯「金石錄有幾頁閑情好夢,漱玉詞集多年國恨離愁」。正廳展櫥內擺放多種文物,均為珍品,既有清代版本《金石錄》,也有歷代各種銅鏡等。在亭的正中,懸掛著李清照的大寫意畫,畫像兩邊為集李清照的詩句所撰寫的對聯「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 年少時,背誦古詩詞,只要一讀李清照,就心生歡喜。讀遍天下婉約,還沒有讀到過比這首更讓我欲罷不能、餘音繞梁的: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在北宋顛覆之前的詞頗多飲酒惜花之作,也可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她悠閒風雅的生活情調。而這首詞在寫作上以寥寥數語的對話,曲折地表達出主人公惜花的心情,寫得傳神非凡。通常,詞中卷簾人,有學者多指侍女,且幾乎定論。但在我看來,李清照自幼聰慧過人,生性敏感,根據《李清照簡明年表》推算,李清照在寫作此詞時恰好16歲。這個年齡的女子,活潑好動,羞澀迷人,偶爾調皮,說她自問自答,自喻卷簾人,也不是沒有可能。 步出紀念堂,循著隱隱的泉湧聲,向趵突泉而去。趵突泉所在的水池,清澈見底,可清晰看到泉水從地下噴湧而出,在水面形成一個雖不規則,但十分明顯的圓形水波截面。從這眼泉水,到柳絮泉邊的易安舊居不遠,步行大約也就幾分鐘。如果當年李清照在此居住,那麼,她就有充裕的時間,在此駐足,觀泉,看天下。只是李清照與趵突泉毗鄰而居,卻似乎從來沒有寫過關於趵突泉的詩詞,也許正應了風景在遠處的說法,並從一個側面映照了李清照濃烈的家國情懷,她飽嘗顛沛流離之苦而不忘關注國家,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婉約裡見剛毅,忽略家門前的風花雪月,也就有了軌跡可尋。 原本去看趵突泉,匆匆路過,卻被這處小院留下步履,主角瞬間轉向李清照。逾九百年,我一路風塵,從遙遠的江南,來到這座流水遍地的北方城廓,看見李清照依舊在濟南的泉邊微笑。或許有一天,地下的泉源乾涸,趵突泉不再噴湧,後人只能從酈道元的《水經注》裡,讀到趵突泉曾經雪濤數尺,聲如隱雷。但沒有人會懷疑,李清照的詩詞作品,會在人來人往中,世代相傳,川流不息。

Read More

〈彩繪人生〉老文青吳東興 熱愛新聞及寫作

熱愛寫作的吳東興期盼能藉由出版實體書拋磚引玉,帶動一股「讀書」風潮。(記者曾厚銘攝) 投入新聞採訪工作30餘年的中華日報彰化縣資深記者吳東興,業餘閒暇酷愛讀書寫作,已出版11本書,被譽為彰化「老文青」。吳東興說,新聞是他熱愛的工作,寫作則是他的興趣,兩者並不相悖,反而有互相調和的作用。希望大家都能在繁忙緊張的生活中「文一點」,增加一些些清新的潤滑劑。 吳東興家中從事米店生意,中興大學畢業後返鄉,曾任職報社記者、私企總經理、出版社、雜誌社發行人及兼課老師,人生閱歷豐富。他喜愛新聞採訪工作,也曾獲得金鼎獎(新聞類∕公共服務獎)殊榮,而平時喜愛閱讀寫作的他,也愛將見聞發表在文學創作上和大家分享,年輕時就已出版了8部書,近年他又陸續完成二本詩集和一本散文集,讓知音愛不釋手。 文學街出版社發行人馬水金表示,吳東興年輕時酷愛讀書寫作,也出了8本散文、小說集,在告別文青年代後,投入媒體工作,因工作繁忙而遠離了文學創作,30多年後,對文學不忘情的他,常利用空閒創作,近年出版的首本詩集「非詩之詩以及詩非詩手記」,及自傳式散文「人生蒙太奇(吳東興自選集)」、和詩集「未完之詩以及未完手記」都頗受好評。 吳東興說,在紙本書市場日益不振的情況下,文學書銷量更大受影響,他期盼能藉由出版實體書拋磚引玉,致力提倡「文藝生活」,更企望能帶動一股「讀書」風潮,讓生活有新意、有美意、有真意。 (記者曾厚銘)

Read More

〈彩繪人生〉博士生吳杰 賣銅板價水煎包

成大都市計畫研所博士生吳杰,返回成大商圈賣銅板價一口水煎包,以治大國從烹小鮮開始,自我期許。(記者陳俊文攝) 成大都市計畫系研究所博士生吳杰,當過6年半里長,競選過市議員,淡出政壇後,以67歲之齡再度創業,在成大學區賣起5個40元的銅板價水煎包,太太謝碧蕙表示,若還有從政殘念,希望老公從做小生意中學會低頭、彎腰,更謙卑的面對人群。 吳杰畢業於台南一中、成功大學,碩士班在康寧大學資產管理與都市計畫研究所取得學位,後來在成大都市計畫研究所念了6年,但沒有畢業,所以只是「博士生」,但求學時代有很多的時間在成大學區,後來還曾擔任過台南一中副家長會長,所以也選擇在成大、一中商圈開小吃店。 一生追求完美的吳杰指出,前幾年里長、市議員競選雙失利,對政治熱情只剩「灰燼」,近幾年在家韜光養晦,原本想回去貿易進出口的老本行,但見景氣不佳而作罷,後來投入房仲業,平常都窩在家泡茶、看電視,生活有點悶。 吳杰今年想出來做點事,找到一家開業60年獲SQF認證的食品廠製作的一口生煎包,品嘗後覺得很值得介紹給消費大眾,於是便在勝利路找到這家小店面,打出「博士生賣銅版價水煎包」的slogan,轉換跑道。 吳杰指出,做生意他不陌生,過去曾開過拼圖店、冰舖,但做這種路邊店小吃生意倒是第一次。他以「誠信實」理念創店,煎水煎包使用義美豬油、統一H2O純水,且經過秤重控制用量,一鍋水煎包,豬油30公克、純水400公克,下鍋計時煎10分鐘,至內外熟透、外皮酥脆才才起鍋,並以蒸籠覆布保溫。 常前來幫忙的吳太太表示,若還有從政的殘念,老天要他從小生意之中學習低頭、謙卑,並積極走入人群,和群眾相處。吳杰則以老子道德經的「治大國若烹小鮮」做為他做小生意和未來若還有機會從政的法則。 (記者陳俊文)

Read More

友善醫療 花蓮門諾獲贈電動內診台

門諾醫院獲贈全新電動內診台,預期10年間可嘉惠5萬人次就診婦女。(門諾醫院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門諾醫院婦產科平均每月門診量超過3000人次,現有內診台因老舊不敷使用,幸獲財團法人台北市林思宏X五醫師慈善基金會及營養師輕食負責人江欣樺,捐贈一床全新電動內診台,預期10年間可嘉惠5萬人次就診婦女,提供更友善的醫療服務。 門諾醫院獲贈一床升降電動婦產科內診台,日前舉行捐贈儀式,醫務部主任王志弘、產科主任蔡啟智及婦產科醫師陳萱代表受贈,感謝該基金會與江欣樺捐助,替換門諾已使用長達23年診療台,提供具升降式、柔軟椅墊功能的全新內診台。 林思宏說,曾在東部念書並支援過門諾醫院診療,深感花東醫療資源不足,並看見門諾的需要,與江欣樺共盡微薄力量,期盼透過捐助全自動內診台,提高患者更友善的看診品質。 緩緩側坐上內診台的高姓產婦分享,新內診台檢查過程相當舒適,由於寶寶愈來愈大,挺著肚子不方便直接躺下,現在只要以低姿往診療台側坐,就能經醫師操控自動升降於最佳看診位置,讓診療過程更有安全感。 花蓮縣有超過6成產婦選在門諾醫院接生,每個月婦產科門診量超過3000人次。接生逾1萬6千名嬰兒的產科主任蔡啟智說,透過新診療台可直接改善目前婦產科診間設備老舊現況,協助更便利檢查,同時提供高齡患者友善看診服務,不須踩著椅凳上診療台,加上有軟墊更加舒適。

Read More

歸仁辦桌文化宴 近千人聚餐

歸仁「總舖師辦桌文化」活動熱鬧登場。(歸仁區公所提供) 記者黃文記∕歸仁報導 歸仁辦桌文化盛宴二十七日晚上在歸仁仁壽宮廣場舉行,席開近百桌,在地知名總舖師蘇嘉進、陳振旺端出拿手料理,展現歸仁總舖師的古早味辦桌絕活;更結合歸仁區當地農特產品入菜,實現產地到餐桌的綠色觀念。 歸仁區長朱雅宏表示,辦桌是歸仁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區公所在一0六年首次辦理辦桌文化活動,其間因疫情停辦三年,今年恢復辦理,供民眾預約訂桌,很快就額滿。 為振興疫後地方經濟復甦,這次活動還募集歸仁古早味辦桌文化故事及總舖師達人輝煌的歷史紀錄,重現廟口辦桌文化,希望透過活動來提升民眾飲食觀念。 兩位掌廚的總舖師蘇嘉進、陳振旺共端出十道菜澎湃上桌,除了選用歸仁在地農特產如筍干、綠竹筍、秈米等入菜的五喜大拼盤、皇品魚翅羹及土魠海鮮粥之外,還有港式龍虎斑魚、雞仔豬肚鱉、鹽焗大草蝦、陶板蒜味鮑魚、潮式佛跳牆、御膳銀耳桃膠蓮子羹等,都融入在地特色,重現懷念口感及滿滿的真材實料,保留傳統美味與在地文化。 區長朱雅宏還透過辦桌文化活動來宣導登革熱防疫作為,他強調,大家在品嘗豐盛美食之餘,也不要忘記回家後要加強登革熱防疫作為,大家要作好「巡、倒、清、刷」的登革熱孳清工作,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Read More

崇學國小連9年獲科教補助

東區復興國小「都市科學新農園」親子觀星。(教育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市府教育局鼓勵各校申請教育部國教署專案補助中小學科學教育計畫,近五年已有二十四校次獲核定。一一二學年度有三校通過,分別為崇學國小實施不插電運算思維課程對學習成效之探討、永福國小科學探究與跨領域實作、東區復興國小都市科學新農園。 崇學國小已連續九年獲該專案計畫補助。校長洪榮進表示,崇學國小一0五及一0八年獲全國優良專案,成果發表五篇期刊、十篇研討會論文,且研發十二套課程手冊。 指導教師張琬翔說明,此次研究專案是基於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理念,發展不插電運算思維課程,包含問題拆解、模式辨識、抽象化、演算法等教材與拼圖分合、神機妙算、分門別類、機器指令活動設計,進行實驗教學。對於問題拆解和模式辨識,學生都能有效解題,學習態度及回應良好。 永福國小團隊以「科學探究與跨領域實作之素養課程重塑|以國小資優課程為例」主題申請補助。該題目為多年期計畫,以一年研發一套主題為目標,讓更多科學資優學生可透過科學探究與跨領域實作素養課程,培養科學探索興趣,進行深入研究。 課程設計上,提供更多面向的知識,推薦相關知識QRcode或書籍,讓學生依自己的興趣在相同主題下,進行個別領域探索。校長楊淑晏表示,參加的學生為了解開心中的謎團,犧牲玩樂時間,將蒐集的資料寫成筆記,跟老師分享上述學習成果,都是該計畫為學生帶來的學習型態改變。 東區復興國小校長陳茂盛指出,復興國小深耕科學教育,原本就有天文科學教育基礎。科學專題營、每月親子觀星活動等營隊課程,讓學子吸收天文知識,學會觀測器材原理和操作。模擬火星著陸的星球著陸器、火星探測車創客課程,更加入美國NASA的STEM課程。孩子們實際感受科學的奧秘,完成體驗操作式學習任務,成就感十足,未來將推廣到更多班級。

Read More

大內社區成果展 居民秀美食

大內區公所二十八日舉辦阮社區成果展,三個社區端出古早味料理,現場洋溢辦桌的熱鬧氣氛。(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大內報導 大內區環湖、二溪及頭社社區參與社會局「阮社區」福利社區化服務旗艦攜手方案,二十八日舉辦成果展,由各社區端出「農村古早味」的菜餚,辦桌的大紅桌上擺滿十道料理,令人垂涎三尺。 大內區長李義隆指出,這項計畫是由環湖社區帶領頭社及二溪社區共同執行,主要有「空靈環鐘不老胡」、「農村古早味」、「大家一起show(西拉雅傳統技藝十字繡)」及「相約打太鼓」等四項子計畫。包括空靈鼓、太鼓、律音鐘及非洲鼓及二胡課程,還有古早味料理及食譜製作,另有十字繡的社區產業。 昨天成果展在頭社公廨舉行,現場準備精彩的上菜秀,各社區端出農村古早味的菜餚,介紹材料及作法,並以辦桌的大紅桌擺盤,十道料理象徵十全十美,吸引全場目光。 李義隆表示,阮社區豐富課程鼓勵長者走出家門,提升志工專業度,盼帶動各區域交流成長。

Read More

南應大校慶 撼動鏜音展活力

南應大歡慶五十九歲生日,舞蹈系七技二年級學生擊鼓演出《撼動鏜音》,強而有力節奏展現青春活力。(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全校師生廿八日齊聚一堂歡慶五十九歲生日,除新生校歌優勝隊伍演出、社團動態成果展、漫畫系嘉年華Cosplay及系級對抗運動會等外,舞蹈系學生並擊鼓演出《撼動鏜音》,強而有力節奏展現青春活力,整個校園洋溢一片喜氣。 南應大校以「文創南應‧風采飛揚」為主題,推出系列活動達六十餘項,包括刺繡成果展、健康總動員聯合博覽會、原住民族文化週|南應大族服日、LEAP跨越–韓國海外見學展南應大「藝起嗨踩街遊行」,讓許多校友回娘家有溫馨喜悅的感覺。 還有邀請漫畫大師敖幼祥舉辦講座及藝術展,同時南應大五十九週年校慶獻畫,校長楊正宏除為畫作畫龍點睛,並頒贈聘書聘任敖幼祥為漫畫系榮譽教授。 董事長黃基正除感謝產官學各界對學校的肯定與愛護,並感謝畢業校友直在社會默默貢獻自己的專業為校爭光,同時鼓勵同學開心的享受大學生活,並認真的在自己的專業上努力,把握學校的跨領域資源認真學習,增加自己未來的就業競爭力。

Read More

嘉藥輔導 札哈木樂原新品發表

嘉藥在南紡舉辦輔導Tabe札哈木樂原新產品發表會。(校方提供) 記者黃文記∕台南報導 嘉南藥理大學受市府原民會委託輔導十五家原住民業者進行文創與食品開發,二十八日舉辦「Tabe札哈木樂原新產品發表會」,以走秀的方式展現這一年來努力的成果,並於現場市集攤位販售其原創商品,與現場民眾同樂。 發表會在南紡購物中心A2館一樓南紡廣場登場,嘉藥輔導的八家文創業者以「感質設計」加入產品設計中,作品融合原民文化感受與設計美學,NAY工藝坊以「織紋」為主題創作的軟陶手創飾品組、伊屯好物的「過山香勇士馬賽皂」、雄哥文創工作室的「Leu之排灣風情|貓頭鷹」手機掛飾、原味台南文創坊以「美的『原』素」系列製作軟陶與琉璃珠飾品。客舍青青「沐兒酒瓶杯組」為主題的茶具杯具陶製品、Qatjatjipi原材實驗工作室的「草木染線球」、花草釀的「想家|月桃香塔」、巴魯祖孥原住民服飾的「印花禮服」等。 食品業者包括山家風味烤肉的「酸甜山之戀」、卡碩美食坊的「馬告柳橙果醬」、Puliman食創坊的「鳥不踏香辣醬(刺蔥)」、紅色香椒坊的「堅果麻辣醬」、AKIRA原品生活的「酒釀激辣刺蔥肉乾(雞心辣椒)、馬告檸檬肉乾」、ibu高山愛玉「火紅奶酪」、瑪卡亞咖啡「檸檬馬告冰角萬壽菊冰咖啡、芳香萬壽菊奶茶」。

Read More

安南朝聖宮 建廟奇聞傳鄉里

朝聖宮宮主吳威誠夫婦(中、中左)和主任委員施瑞銘(右四)率諸執事為神明服務。(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廟不在大,有神則靈。安南區海環街上的小廟「朝聖宮」主祀三奶夫人,是台南市較少以三奶夫人為主神的廟宇,十年前,曾擔任台南市攝影學會兩屆理事長的宮主吳威誠向銀行貸款建廟,當時經費嚴重不足,就在三奶夫人庇護下,生意好轉,一邊賺錢一邊把廟建成,每年農曆九月十九日是三奶夫人聖誕,來自全台各地的交陪大廟都將前來祝壽。 下週四農曆九月十九日(國曆十一月二日)是三奶夫人聖誕和朝聖宮宮慶。(記者陳俊文攝) 吳威誠是果菜批發市場的肉攤老闆,雖然是豬肉商,卻熱愛攝影,曾擔任台南市攝影學會二十八屆和二十九屆理事長,多次得獎,也做了三十年的義消,為人熱心公益。 吳威誠在五十歲之前對神明事一竅不通,有一年海尾香,媽祖經過肉攤,做生意中的太太突然整個人不對勁,還發出奇怪聲音,經詢問才知被神明附駕,再查還是較少聽過的三奶夫人。 建廟過程更是奇妙。他曾在市議員李慶信服務處工作,當時有人介紹李議員買海環街後來建朝聖宮的這塊地,結果因緣際會改由他買下一百二十坪魚塭地,加上建廟工程費四百萬元,他除向朋友借錢,還去銀行貸款,最後就靠自己一邊在菜市場豬肉攤做生意賺錢,一邊籌款建廟,終於在民國一百年建成,入火安座。 被「黃袍加身」擔任主委的施姓宗親會前理事長施瑞銘表示,吳威誠是他國中同學,廟建成時,他跑來銀樓店找他說神明選中他當主委,就這樣擔任朝聖宮主任委員十二年至今。 每年三奶夫人聖誕前,廟方都會先前往分靈的祖廟宜蘭爐源寺謁祖,順便到宜蘭大里慶雲宮、蘇澳南天宮、中和福德正神、新營太子宮、鹿耳門天后宮、代天宮和海尾朝皇宮等交陪友廟進香,各友廟也將在下週四正壽日前來祝壽。 吳威誠指出,三奶夫人指的是義結金蘭的「臨水夫人」陳靖姑、二奶夫人林九娘、三奶夫人李三娘,世稱臨水三夫人、三奶夫人,此信仰來自福建,自古即是是婦女和兒童的守護神,三奶派又是小法界很有名的閭山派,常見於台灣宮廟的法事之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