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長庚完成150例 翁排尿難 攝護腺消融蒸改善

林口長庚宣布完成150例水蒸氣微創攝護腺消融手術(由左至右,示意圖),手術治療風險與副作用較傳統手術低。(林口長庚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林口長庚醫院泌尿科醫師馮思中指出,一位83歲男性因攝護腺肥大,造成反覆性排尿困難,經長庚醫院進水蒸氣微創攝護腺消融手術,病人於術後3週就能拔除尿管順利排尿,長庚已完成了150例類案手術,為男性們開啟治療新契機。 馮思中表示,攝護腺肥大是男性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據健保署與泌尿科醫學會統計,台灣50歲以上男性中約有五成罹患攝護腺肥大,70歲以上則高達七至八成,若長期未治療,除了會造成排尿困難、尿滯留、反覆泌尿道感染,還可能導致膀胱功能退化、膀胱結石,甚至腎臟損害等嚴重後果。 馮思中指出,男性如出現排尿不順等早期症狀,就應及早治療,避免拖延導致膀胱功能受損,錯失黃金治療時機。攝護腺治療方式在傳統手術上,有攝護腺刮除術、雷射手術等,但這類的手術有一定的機率造成性功能障礙、逆行性射精、尿失禁等副作用。 馮思中表示,新開發出的攝護腺水蒸氣微創消融手術微創技術,是以細針將水蒸氣注入攝護腺,使攝護腺組織肥大,最終被人體自然吸收。手術治療風險與作用都相對降低,且不破壞尿道結構,也無永久植入物,能真正縮小攝護腺體積。手術過程快速安全性高,病人可以當天門診手術,當天就可以回家。 林口長庚表示,一位83歲男性,攝護腺肥大體積超過190cc,造成反覆性排尿困難,使用尿管排尿超過一個月仍無改善。由於病人年紀大且健康狀況不佳,無法接受傳統的刮除或雷射手術,後患者轉介到長庚,於7月初接受攝護腺水蒸氣微創消融手術,病人於術後3週就能拔除尿管順利排尿。 馮思中指出,林口長庚醫院於去年引進攝護腺水蒸氣微創消融治療技術,為攝護腺肥大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目前已成功幫助逾150位病患擺脫攝護腺肥大困擾,許多接受治療的患者在短短數週內,即明顯感受到排尿順暢、夜尿減少,生活品質顯著提升。

Read More

男師聲帶受損 喉部打玻尿酸重聲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一名55歲男老師因講太多話,出現聲帶受損且說話會有氣音,持續半年之久,就醫透過「局部麻醉下喉部注射治療」,在喉部施打玻尿酸後,已恢復正常講話聲音。 成大醫院耳鼻喉部醫師洪上祐指出,長期聲音沙啞、說話氣音過重,或吞嚥困難,可能與聲帶功能障礙或喉部結構異常有關。 洪上祐說明,發出聲音仰賴兩項關鍵條件,一是聲帶能準確地向中線靠攏完成閉合,二是聲帶組織需具備一定的彈性與厚度。 當聲帶因神經受損(如聲帶麻痺)、萎縮、或聲帶溝等疾病,導致閉合不全時,就會出現說話漏風、音量變小、講話容易疲倦等情況,嚴重者甚至造成吞嚥困難或嗆咳,影響日常生活與社交自信。 他說,「局部麻醉下聲帶注射」療法,是將填充物質注入聲帶內,補足空隙、增加厚度,使其恢復閉合功能,改善聲音與吞嚥狀況,治療過程僅需10至15分鐘,且大多可於門診完成,無需住院或全身麻醉。 洪上祐表示,透過局部麻醉下喉部注射治療,可明顯改善發聲與吞嚥功能,對許多不適合傳統手術患者而言,是一項安全又便利的療法。 此外,對於聲帶囊腫、息肉等良性病灶,亦可採用「局部麻醉下注射類固醇」治療,達到局部消炎及縮小病灶體積,無需開刀手術、無需全身麻醉,注射療程恢復期約3天,遠低於傳統手術後至少需禁聲一週,對於語音使用頻繁的職業族群(如教師、演講者、歌手等),是高度實用的治療方法。 針對吞嚥困難患者,若主要因素為環咽肌功能不全,也可透過「局部麻醉下注射肉毒桿菌素」,放鬆過度緊繃的肌肉,改善吞嚥症狀。 洪上祐說,局部麻醉下的喉部注射,為無法接受全身麻醉或不適合傳統顯微喉部手術的患者,提供安全且具實用性的新選擇,讓更多聲音與吞嚥功能障礙的患者,看見希望。

Read More

免繳含糖飲料15%貨物稅 無糖飲加人工甜味劑 公衛師籲監測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公共衛生師公會6日指出,立法院通過包裝無糖飲品免貨物稅,但目前市面上無糖飲料多有添加人工甜味劑者,雖可降低熱量,但長期飲用對健康風險仍具爭議,強調政府有責任推動代糖風險溝通與長期監測。 立法院修正通過貨物稅條例部分條文,因含糖飲料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還可能引發糖尿病等一連串健康問題,於是新增飲料品無添加糖者免徵的貨物稅,以增加國民購買意願,進而達到增進國民健康目的。 公衛師公會指出,含糖飲料貨物稅為15%,如若缺乏價格透明與監督機制,這項政策將難以發揮預期效果,甚至可能讓減稅利益遭品牌或通路吸收,民眾難以受益,建議應從大型飲料製造商與原料供應端展開,建立飲料糖含量的標準,訂定逐年減糖目標,並鼓勵業者主動調整配方,如此不僅能推動整體糖攝取量下降,也可帶動產業健康轉型。 公衛師公會指出,減糖政策應兼顧誘因設計與公平性。政府應建立價格監測系統,追蹤減稅是否真實反映於市場售價,防止企業將政策紅利內部化,讓原本利於健康的政策失去效力。只有確保減稅效果能夠真正傳導至消費端,民眾才會對政策產生實際感受與正向回應。 公衛師公會表示,目前市面上的無糖飲料多以人工甜味劑替代糖分,如阿斯巴甜與蔗糖素。雖然這些成分可降低攝取熱量,但其長期健康風險仍具爭議,尤其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將阿斯巴甜列為「可能致癌物」,建議應審慎評估暴露風險。要求政府有責任建立代糖使用的規範與標示義務,推動風險溝通與長期監測,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與選擇權。 公衛師公會強調,健康不該是特權,而是全民的基本權利,應以此次無糖免稅政策為契機,建立具系統性的全國減糖策略。政策不應只停留在鼓勵層次,更需透過制度改革、科學依據與跨部會合作,從產品配方、通路販售到消費選擇全面介入。

Read More

疫苗懷疑論 美終止22項mRNA疫苗研發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當地時間5日宣布,將終止22項mRNA疫苗的研發計畫,並對這項曾被歸功終結COVID-19疫情、拯救數百萬人性命的技術,提出安全性疑慮。 外電報導,美國衛生部長小羅勃.甘迺迪宣布終止22項聯邦合約。此舉被視為他將疫苗懷疑論納入美國政府政策核心的最新一步。 小羅勃.甘迺迪指出,衛生部的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發展管理局將「終止22項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開發投資,因為數據顯示這些疫苗未能有效預防諸如COVID與流感的上呼吸道感染」。 「我們將把經費挪到更安全且更廣泛的疫苗技術平台,即使病毒突變,這些平台依舊有效。」 mRNA疫苗過去被認為是新冠疫情爆發期間,防止病毒傳播大功臣,原本聯邦政府提供贊助經費,委託「輝瑞」與「莫德納」等大藥廠主導22項流感、新冠與H5N1流感疫苗研發,如今全數取消。 這項變動影響莫德納的mRNA禽流感疫苗及許多其他計畫,包括「拒絕或取消」製藥巨擘輝瑞大藥廠與賽諾菲集團的「多個授予前招標案」。 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表示,受影響計畫的總價值達「近5億美元(約新台幣151億元)」。此舉並未納入若干進入最後階段的計畫,「以維護納稅人之前的投資」。

Read More

〈陳建宏醫師講骨專欄〉小腿「長」出螺絲 局部麻醉手術順利移除

案例小腿「長」出螺絲(左),經局部麻醉手術順利移除(右)。(陳建宏骨科診所提供) 74歲的莊老先生最近騎機車「犁田」,到陳建宏骨科診所求診,經檢查腿部外傷時,赫然發現其左小腿一隻鋼釘露出,像是一顆長出的螺絲(圖左)。進一步詢問,得知10年前莊老先生也是因為車禍,小腿骨折釘上鋼板及螺絲,經過一段時日,螺絲鋼釘鬆動,逐漸外露突出,暴露在皮膚外。X光顯示,其所說無誤,經患者同意,順利在「疼痛控制」下移除(圖右)。莊老先生很開心地表示,多年留在皮膚外的螺絲,終於可以擺脫。 莊老先生留在體外的螺絲,並不影響到走路,但會造成日常生活不便,如穿長褲比較會磨到、穿短褲會被朋友或外人投以異樣眼光,常被問:「小腿怎麼有半隻螺絲掛在外面」,更幸運的是,莊老先生患有糖尿病,10年來,小腿上的螺絲傷口,未被感染,避免被截肢。 「開放式復位併內固定手術」是骨折治療中,一種很常見且有效的骨科手術選擇。無論是使用螺絲、鋼板還是髓內釘,這些金屬植入物都能幫助骨折穩定並促進癒合。當骨折癒合完成後,部分患者會出現「異物感」,所謂的異物感,是指患者在手術後因植入物的存在,長期感受到的不適、壓迫、刺痛或明顯感覺到有異物存在。可能隨著天氣變化或活動而加劇,特別是在金屬接近皮膚表面的部位,如鎖骨、膝蓋內側或是踝部兩側。 有些患者雖然骨折已癒合良好,但「異物感」仍會影響他們的工作、運動或心理狀態,進而要求移除固定器材。 而是否要移除固定物,需由醫師根據每個病人個別情況判斷。一般來說,只要骨折癒合確實、沒有感染或其他併發症,就可以考慮移除固定物。尤其是年輕患者或身體質量較低的人,對金屬器材的感受更為明顯。 盡管是小型手術,移除固定物仍存在一定風險,例如感染、神經損傷、疤痕增生等,仍有必要透過與醫師充分討論,選擇最合適患者本身的處置方式,有助於患者重拾舒適與自由的生活狀態。 (作者∕台南市陳建宏骨科診所院長陳建宏)

Read More

校園廁所升級 3年將改造467間

開元國小廁所改造,以生物圖案為設計靈感。(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政府持續推動校園廁所整建計畫,近日再成功爭取到三億三千五百餘萬元補助款,預計三年內將陸續完成計一百三十校的四百六十七間廁所改造。教育局表示,自一0八年起,南市已累計爭取超過七億元的補助經費,為學生打造更加友善、舒適的如廁環境。 市長黃偉哲表示,乾淨、舒適的如廁環境對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透過改善廁所的衛生條件,學生不再因為異味而避開廁所,進而影響學習與健康。市府將持續推動這項計畫,致力為每所學校打造符合在地特色、衛生且優質的廁所,為孩子們提供更加安全、舒適的學習空間。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校園廁所改造後頗受好評,如前一期完成的開元國小和日新國小的廁所改建,融合台灣獨特的自然生態與創意設計,開元國小的廁所主題以獨特的生物圖案為設計靈感;而日新國小則運用了工業簡約風格,搭配多元的色彩設計,為學生創造一個既實用又美觀的如廁空間。這些改建不僅提升學生的如廁體驗,也讓校園增添新的活力。 教育局補充,廁所的改造不僅是設施的升級,更是讓學校能夠將整修過程和設計理念與全校師生分享,讓大家共同參與,並根據使用者的需求進行改善。學校也積極宣導正確使用與清潔方法,延長設施的使用年限,並在廁所設計中實踐禮儀、性別友善、環境保護及美學教育。

Read More

私幼傳不當管教 教保員終身不得任教 重罰60萬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安平區某私立幼兒園傳出有教保員對班上幼生集體不當管教,動不動就對孩童呼巴掌,經社工通報,台南市教育局啟動調查,認為該名教保員的行為屬情節重大之連續性不當管教,因此認定為終身不得擔任教保服務人員,同時登錄於全國不適任教育人員系統,並加處六十萬元罰鍰;幼兒園部分,因未善盡管理及輔導之責,已依法重罰負責人六萬元並祭出停招處分。 據了解,這名在安平區某私幼工作的王姓教保員,對班上幼生不當管教,只要小朋友不聽從指示,巴掌就往小朋友的頭或臉打下去,班上十二名小朋友幾乎都被打過。今年四月間,因為有小朋友被打到流鼻血,不當管教情事曝光,家長憤而提告,教育局也依程序啟動調查。 教育局表示,行為人是資深教保服務人員,卻對班上多名幼兒有情節不一的不當管教行為,經依程序外聘學者專家組成調查小組調查後,綜合考量不當管教情節、次數、頻率及對幼兒傷害等情事後,認定為終身不得擔任教保服務人員並對行為人處以六十萬元最高之罰鍰。 針對幼兒園管理責任部分,調查發現,該教保員行為具長期性及慣性,顯見機構負責人及園長對園務有未善盡管理及督導之責,本案確屬情節重大事件,因此也依南市裁罰基準併處負責人最高六萬元罰鍰,並公布負責人姓名及教保服務機構名稱,對該園也會祭出停招處分。 教育局強調,已第一時間主動向警政單位告發,依法協助司法偵辦,並持續與受害幼兒家長保持聯繫、提供必要協助,絕不容幼兒園內有任何不當對待幼兒的傷害事件發生,否則絕對會給予最嚴厲的懲罰。

Read More

倡生命教育 浪浪語錄圖卡徵選 12件作品特優

生命教育中心學校及生命教育議題輔導團發表「浪浪語錄創意圖卡徵選比賽」成果。(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教育局積極推動生命教育,近年更將議題擴展至動物保護與關懷,今年舉辦的第四屆「浪浪語錄創意圖卡徵選比賽」,就以「領養代替購買」與「善待動物不棄養」為主題進行徵件,共收到六百四十件作品,學生們透過圖卡傳遞對流浪動物的關注。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南市自二0二三年起系統性推動生命教育計畫,整合幼教、社教、輔導體系及民間資源,建立跨領域合作網絡。同時鼓勵教師透過社群共備、教學觀摩與專業成長強化教學能量,提升學生學習深度。 其中關懷動物即是重要環節,近年市府持續向教育部國教署申請補助,推動學校辦理「關懷動物生命教育計畫」,包括認養校園犬貓、成立動保社團及規劃相關教案,目前已有三十所學校參與,透過實作活動,讓學生從日常中深化對生命的認識,打造友善動物的校園環境。 教育局邀請生命教育中心學校及生命教育議題輔導團共同發表「浪浪語錄創意圖卡徵選比賽」成果。今年的比賽一共選出十二幅特優作品,其中獲國中組特優的民德國中顏瑋成說,雖無法認養流浪動物,但可以從關心社會上流浪動物的議題開始。 獲國小中年級組特優的蓮潭國中小林禹寰表示,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善待,飼養毛小孩不僅僅只靠初次相遇時的情感衝動,更重要的是一起面對未來挑戰的堅持與勇氣。獲國小高年級組特優的東光國小王淯溱呼籲「領養代替購買」,不僅拯救了一條生命,也讓自己的生命更加豐富有愛。

Read More

公益英語夏令營 旅美青年當志工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為拓展國小學生英文學習環境,議員蔡筱薇和德高國小合作,舉辦海外青年公益英語暑期夏令營活動,安排來自美國高中生組隊「小鷹學子服務社團」,展開為期三天的英語志工服務,社團精心準備有趣豐富的科學活動跟小學生們進行語言、教育與文化交流,開拓學童的國際視野。 蔡筱薇表示,很開心這些高中小志工願意花費暑假時間,返台回饋社會,擔任小老師,教導國小學童外語,不僅可以增加小朋友的外語能力,也可訓練小志工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一舉兩得,深具意義,希望日後不僅可以持續舉辦,更可擴大辦理。 「小鷹學子服務社團」成員們都是來自台南的孩子,此次活動,以雙語融入科學實作,讓小學生可以嘗試以中、英語方式表達,啟發小學生對語文學習動機,落實本土與國際兼容的教育理念。 小鷹學子服務社團每年定期回台,從日常中體驗台灣美食、熱愛台灣生活,培養自幼認同台灣文化,未來將持續規劃志工服務,以具體行動愛護台灣這個土地。

Read More

手作毛根盆栽 助企業員工放輕鬆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公共關係暨廣告系大三畢業製作團隊,攜手產學合作業主「若有齊事藝創園地」及知名企業「永裕塑膠工業」,共同舉辦結合ESG理念的舒壓手作課程,透過手作毛根盆栽幫助企業員工紓解工作壓力、放鬆心情,達到促進身心平衡與提升幸福感目標。 此次課程主題為「薰衣草毛根盆栽」製作,永裕企業數十位員工在學生助教與講師指導下,運用毛根與回收瓶器等環保素材,創作出造型細緻、生動可愛的「香氣盆栽」。紫色系毛根巧妙捲製為薰衣草造型,搭配綠色葉片與獨特盆器裝飾,作品洋溢著童趣與療癒氛圍。 活動由崑大公廣系大三學生全程規劃與執行,團隊成員參與課程設計、教學流程安排、手作材料準備、現場引導與教學輔助,並進行活動影像記錄與後製剪輯,及設計教學文宣,充分展現在課程中所學的整合行銷、創意設計與多媒體應用能力。 團隊組長羅欣彤表示,這次與企業合作是難得的實作經驗,從與業主溝通課程內容、規劃教學步驟,到現場引導與影像記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高度協調與創意發揮。透過實際參與,學會如何在真實場域中發揮專業?也體會產學合作的價值與挑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