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平安護你行親子嘉年華4/19登場

「2025新北平安護你行親子嘉年華」將於4月19日在板橋市民廣場舉行,將展示鋪路時才會出動的大型施工機具車與親子互動體驗區,歡迎市民朋友攜家帶眷來同樂。(新北市工務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工務局主辦的「2025新北平安護你行親子嘉年華」,將於19日在新北市民廣場盛大舉辦,現場除了展示鋪路時才會出動的大型施工機具車,提供大小朋友們近距離合影,並安排富邦悍將人氣啦啦隊員李雅英等5名隊員,以及深受親子喜愛的YOYO家族表演,透過闖關遊戲、市集及教育展區,在歡樂氛圍中學習路平知識,寓教於樂。 「2025新北平安護你行親子嘉年華」將於4月19日在板橋市民廣場舉行,規劃多個親子互動體驗區與趣味闖關遊戲,從中學習路平知識。(新北市工務局提供) 新北市工務局長馮兆麟表示,新北市多年來積極推動「路平專案」,致力於提升道路品質,改善坑洞、破損等問題。本次嘉年華特別設置「道路建設體驗區」,讓市民近距離了解道路施工技術,包括最新鋪面材料的應用、智慧化施工以及無障礙設計等,提升大眾對道路品質及行車安全的認識。 「2025新北平安護你行親子嘉年華」活動流程。(新北市工務局提供) 養工處長鄭立輝指出,本次活動設計8大關卡進行,其中包含多個親子互動區域,趣味闖關遊戲讓大小朋友在遊戲中學習道路安全與工程知識,完成挑戰可獲得精美小禮。現場也邀請小朋友喜愛的小丑劇場、魔術與YOYO家族,還有富邦悍將啦啦隊員李雅英與其他啦啦隊友熱力開場,帶給親子家庭充實且富有教育意義的一天。 「2025新北平安護你行親子嘉年華」,將於4月19日在板橋市民廣場盛大登場。(新北市工務局提供) 養工處表示,誠摯邀請市民朋友踴躍參與,一同享受充滿樂趣與知識的親子時光。希望透過本次嘉年華,讓市民更加了解道路品質與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未來市府也將持續推動「路平專案」,精進施工技術,為市民打造更安全、便利的道路環境。

Read More

土城警3個月阻詐57件 成功守住逾4千萬

(土城警分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詐騙手法日益翻新,不少民眾稍有不慎便落入陷阱!為強化防詐機制,新北市土城警分局主動出擊,積極啟動「種子教官」計畫,深入轄內各大金融機構,攜手行員落實反詐教育,打造第一線「阻詐鐵防線」。 土城警分局指出,銀行行員憑藉敏銳觀察力與豐富實務經驗,成功識破詐騙話術,在最關鍵的匯款時刻即時攔阻,有效避免民眾財損。根據統計,自今年1月至3月止,土城警分局與各大金融機構合作共計成功攔阻57件詐騙案件,保住民眾財產高達新臺幣4,141萬3,997元,其中表現最為優異者為,國泰世華土城分行成功攔阻33件,阻詐金額高達2,263萬元,榮登本期防詐冠軍;中國信託土城分行則以11件,阻詐金額約1,019萬元緊追在後,其餘如國泰學府分行、星展土城、富邦土城、中信金城、玉山南土城、彰化土城、凱基土城及郵局系統等也皆有阻詐佳績,展現跨機構合作實力。 土城警分局表示,為感謝第一線行員積極投入防詐行動,土城警分局長陳建龍特別致贈象徵正義與守護的「土城警察熊」,肯定他們的卓越貢獻。希望藉由這份暖心鼓勵,讓更多銀行行員加入「防詐尖兵」行列,攜手保護民眾財產安全。 土城警分局不忘再次提醒:民眾遇到來路不明的投資邀約、電話或簡訊要求匯款時,務必牢記「不貪心、不匯款、不輕信」三原則;如有疑慮,請立即撥打 165 反詐騙專線,由專人提供協助。防詐工作不只是警察的責任,更需要全民共同參與。未來,土城警分局將持續加強宣導力道,深化警銀合作機制,打造更堅實防詐網絡,守護每一分來之不易的民脂民膏。

Read More

板橋埔墘4-7區區段徵收 4/17再召開公聽會

板橋埔墘4-7區徵案現況多為鐵皮工廠或停車場。(新北市地政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地政局訂於明(17)日下午2時30分,在新北市政府603大禮堂(板橋區中山路1段161號6樓)召開「板橋埔墘4-7區區段徵收開發案」第2次事業計畫公聽會,將就計畫內容、區段徵收作業方式、時程、相關注意事項,並將114年3月13日第1次事業計畫公聽會相關陳述意見回應處理情形進行說明,亦聽取土地所有權人及利害關係人意見,歡迎踴躍參與。 新北市地政局表示,「板橋埔墘4-7區」位於板橋和中和區交界,總面積約3.74公頃,現況多為鐵皮工廠或停車場使用,區內土地所有權人約150餘位,建築物約50餘間,多屬違章建築,本區因未開發而無法有效與周邊道路銜接,整體環境品質欠佳。本案開發後將提供1.88公頃住宅區、3座公園、2處綠地及完善道路系統規劃,可大幅改善周邊道路瓶頸,加上鄰近新北環河快速道路、台64線快速道路,聯外道路便捷,增加本區之易達性;另區內留設0.36公頃社會福利設施用地,規劃作為家庭暴力防治中心以及公共托育、公共托老及身心障礙者日間照顧服務場所等設施,協助政府推動社福政策。 地政局提醒,為使民眾完整瞭解自身權益,詳細資訊可於專案網站(www.puchien4-7.com.tw/)查詢,本次會議將全程同步現場直播,若當日未能到場者,可至專網內之直播專區線上參與;另外,為使土地繼承人了解自身權益並提早處理產權問題,公聽會當日板橋及中和地政事務所會就未辦繼承業務提供現場諮詢服務,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Read More

AI助攻科學實驗!首屆新北盃國中自然競賽登場

南山高中國中部榮獲本次競賽金牌。(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為提升國中生科學素養與探究精神,新北市教育局舉辦首屆「新北盃國民中學學生自然探究與實作競賽」,於昨(15)日在新北高中熱鬧登場!共有來自20所新北市國中共60名學生齊聚同臺競技,透過AI科技輔助,展現學生研究規劃、動手實作與數據分析的能力。競賽最終由私立南山高中國中部榮獲金牌;銀牌獎得主為中山國中及錦和高中國中部;銅牌得主則是私立康橋高中國中部、私立格致高中國中部及桃子國中小,相關獲獎名單已公告於新北高中網站。 新北市教育局指出,本次競賽攜手新北市高中物理、化學、生物及地球科學課程發展中心共同辦理,採3人1組團隊報名參加,實作賽題於競賽現場公告後,學生開始實驗設計操作與使用電腦進行數據處理分析,最終需製作簡報以口頭說明實驗成果,相當考驗學生臨機應變、研究規劃與動手實作、數據蒐集與探究論證、口頭簡報與團隊合作力。此外,為提升學生科技應用能力及理解AI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與限制。現場開放使用AI輔助工具,但須注意文獻引用規範,以確保科學研究嚴謹性。 新北市自然領域核心小組召集人明德高中副校長陳育仁表示,本次競賽發想與設計充分符應科學教育及PISA命題的新趨勢,團隊費時近6個月的討論規劃,期盼自然探究式學習向下扎根到國中,使學習更有連貫性;新北高中校長柯雅菱分享本次競賽辦理不僅象徵高中與國中攜手合作推動學生自然探究學習,相信也會帶動國中端課程教學更多的改變與可能性。 學生運用AI工具討論實驗流程與方法。(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錦和高中施聖棠同學分享,如何進行一個完整的科學實驗並記錄是自己在這次比賽重要的學習!最大的挑戰是將課堂中學習的知識,以科學實驗方式進行驗證。辭修高中葉禹姍同學分享,口頭報告對自己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考驗,如何將蒐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並要言之有物很不容易!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108課綱強調課程教學探究實作理念與實務,期望透過競賽活動激發國中生的科學興趣與熱情,讓自然探究與實作向下扎根,提升學生的實驗設計與團隊合作能力,同時也讓AI技術成為學習的強大輔助工具。教育局將持續積極推動自然探究式教學,引導學生從國中開始勇於挑戰並累積研究經驗,展現創新思維與科學探究能力,為未來科學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

Read More

東港警分局聘專業法律顧問做員警執法後盾

東港警分局特別聘請易法國際法律事務所洪秀峯律師(右)擔任該分局法律諮詢顧問,由分局長高志正親自頒發聘書。(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屏縣東港警分局為落實依法行政並保障執勤員警權益,特別聘請易法國際法律事務所洪秀峯律師擔任該分局法律諮詢顧問,由分局長高志正親自頒發聘書及紀念品,感謝洪律師提供第一線執法員警優質法律諮詢及協助,健全員警執法後盾,鼓勵員警勇於執法;洪律師特贈予東港警分局無給職法律顧問證書一面,受聘時間為一一四年四月十五日至一一五年四月十四日止,為期一年,提供分局員警優質法律諮詢服務。 東港警分局指出,警察執行各項警政工作及勤務時,如遇有複雜的法律問題,可能造成同仁勤務無法遂行,聘任專業法律顧問不但可以提供第一線執法員警優質法律諮詢及協助,間接解決民眾疑難雜症,更可提升員警法律專業素養,讓員警遇案時依法行政勇於執法;洪秀峯律師是警察體系出身,中央警察大學法律研究所畢業,法界實務經驗豐富,因曾獲警察教育滋養茁壯,力挺警察,為回饋警大教育之恩,希望能藉由自身所學法律專業,提供員警法律諮詢,並保障因工作涉訟員警的訴訟權益。 東港警分局長高志正表示,洪秀峯律師法界實務經驗豐富,因此該分局特別聘任其為法律諮詢顧問,相信可以讓員警在執法過程更加依法行政及伸張正義,同時保障民眾的生命及財產安全。

Read More

韻藏中餐廳、陸仕企業母親節聯名產品溫馨上市

韻藏中餐廳、陸仕企業母親節三款聯名新品溫馨上市。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來自前五星飯店的韻藏廚藝團隊,與台灣極負盛名的陸仕企業,十五日聯合發表《花膠土雞湯》、《犇牛豆腐煲》以及《藤椒牛肉麵》三款人氣新品冷凍調理包;聯合研發團隊指出,歷經一年研發與改良,年初已推出三款年菜組合,此次再推出三款新品,希望能將美食職人的匠心食藝,透過專業食品技術,傳遞給喜愛美食、對美食品味不將就不妥協的消費者,讓五星級美味菜品可快速料理即時上桌。 韻藏中餐廳總經理莊淑淨表示,韻藏希望美食不僅是在餐廳品嚐當下的一種享受、一份情懷,也能隨時隨地藉由一口口美好的味道,增添與家人團聚的溫馨、與朋友共享的歡愉,或是獨處品嚐時的療癒感。 她指出,此次與陸仕企業合作開發冷凍食品,將韻藏的美味凍結典藏,讓大家可以輕輕鬆鬆將料理還原呈現,隨時喚起心心念念的韻藏好味道。 陸仕企業總經理張偉光則表示,陸仕已深耕經營五十多年,這次與韻藏中餐廳聯名,每款菜品都是用心研發的成果,希望我們不只要做好吃的麵食料理,更照顧到每個人味蕾的感覺,每次所推出的產品都希望能陪伴大家在每個重要聚會時刻擁有美好時光。 發表會中推出三款全新料理包含《花膠土雞湯》、《犇牛豆腐煲》以及《藤椒牛肉麵》,同時也再次推出應景佳節獻禮《瑤柱海皇羹》、《漁香扣元蹄》、《成都獅子頭》共計六道美食佳餚,皆由韻藏行政主廚翁明道領銜研發,每款都是極致手工藝,風味多元,香麻帶勁的四川風味、細膩綿長的粵菜口味,並兼顧現代飲食偏好,讓料理保有極鮮風味的同時,還能簡單快速上桌。 此外,翁明道更親自帶來精彩料理還原秀,分別為《花膠土雞湯》、《犇牛豆腐煲》,主廚的好手藝也讓現場貴賓享用六品後,紛紛給與高度評價,表達料理相當適合家庭聚餐、親友款待,或即將到來的母親節慶祝,讓即時上桌的佳餚能為團聚時光增添溫暖幸福情感。 另為回饋消費者的熱情支持,韻藏與陸仕此次推出的三款聯名產品系列享「早鳥限時 七折優惠」,即日起凡於官方網站及指定通路購買聯名新品,即可享有折扣價格。未來韻藏也將持續和陸仕緊密合作,陸續推出更多主廚系列商品,共同傳遞「好菜無需繁複,美食凝聚人心」、「星級料理,在家即時享用」等理念精神給大眾。

Read More

首頒「護心獎」提升心肌梗塞照護品質

為表彰臨床端在心肌梗塞照護領域的卓越貢獻,台灣心肌梗塞學會頒發首屆「護心獎」。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為表彰臨床端在心肌梗塞照護領域的卓越貢獻,台灣心肌梗塞學會(TAMIS)於2025年首度設立「護心獎」,分為團隊獎與個人獎兩大類別,藉以肯定第一線護理師、個案管理師、導管室技術師及急診照護人員的努力與成就,並予以公開表揚。 雙和醫院江婉婷個案管理師榮獲首屆護心獎個人獎,由屏東基督教醫院副院長黃偉春醫師頒獎。 (記者王正平翻攝) 擔任評審的TAMIS榮譽理事長暨屏東基督教醫院副院長黃偉春醫師說,透過表揚臨床創新實踐與跨團隊整合模式,期望鼓勵更多醫療人員投入心肌梗塞照護品質的提升。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教學部醫事副主任暨台灣心肌梗塞學會護理委員會主委郭淑柳表示,希望透過『護心獎』鼓勵照護團隊持續精進、相互交流,也藉此肯定醫護人員在高壓環境下所展現的專業能力與堅持不懈的精神。 阮綜合醫院專師部副主任暨TAMIS護理委員會副主委胡佳潁指出,多數參賽團隊展現了數位訓練、跨團隊協作與照護流程優化等具體成果,令人印象深刻。 TAMIS理事長暨台北醫大附設醫院副院長黃群耀醫師表示,首屆護心獎團隊獎為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肌梗塞團隊,主題為打造「心寧無懼圈,建構全人照護地圖」,醫護團隊建構心肌梗塞綠色心通道緊急啟動系統,結合院內早期預警機制、復甦後緊急照護流程、目標體溫管理及跨科整合的照護體系,橫跨急診、病房至出院準備服務,實踐「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全社會」的照護理念。該團隊不僅提升住院期間的心臟復健啟動率,亦整合個案管理、臨床指引與資訊儀表板,讓心肌梗塞的追蹤與照護具備精準性與持續性。個案分享中也呈現重症心肌梗塞病患透過高效率團隊介入成功搶救並重返日常生活的實例,展現醫護團隊臨床應變與協作的實力。 屏東基督教醫院副院長黃偉春醫師指出,首屆護心獎個人獎得主為服務於雙和醫院的江婉婷個案管理師,她長年致力於急性冠心症、心臟衰竭與罕見心血管疾病的個案照護,除建立多支跨科照護團隊,更發展個管師專屬的心肌梗塞智能照護資訊平台,整合臨床數據與追蹤系統,有效提升照護效率與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她所也將SDM醫病共享決策導入照護流程,協助病人於病程不同階段做出最適選擇。江個管師曾參與多項國家研究計畫並主持教育推廣,累計舉辦超過50場研討與教學活動,內容涵蓋AI穿戴裝置應用、EMT臨床應變訓練、病人衛教與跨院輔導,實踐「病人為中心」的臨床實力與推廣熱忱,深受同儕與病人肯定。 TAMIS 秘書長及亞大醫院內科部長王宇澄醫師表示,入圍即是肯定,今年頒發護心獎入圍獎,獲頒入圍獎的團隊包括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心臟內外科專責病房、奇美醫院-「心動奇機」團隊、以及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心相印」團隊;獲頒個人入圍獎的包括三軍總醫院王佩茹副護理長以及臺北榮民總醫院 張耀譽個管師。 郭淑柳主委表示首屆「護心獎」的設立象徵著台灣心肌梗塞照護持續朝向智慧化、精準化與團隊協作邁進,TAMIS亦期待藉此拋磚引玉,吸引更多團隊與專業人員投入創新照護實踐,攜手守護國人心臟健康,共創安心生活的未來。

Read More

下背痛別怕 醫師提供預防及復健方法

抬臀運動。(屏東榮總提供) 記者蔣謙正/屏東報導 很多人都有腰酸背痛的經驗,下背痛的症狀包括:下背部的酸痛、僵硬及活動受限、下背部有明顯的壓痛點,或彎腰會引發疼痛或特定的疼痛,腰部及下背部至臀部、大腿的後側及外側有放射狀的酸麻脹痛感或像被電電到,嚴重者會有下肢肌力減退、肌肉萎縮等症狀。有些人經過短暫的休息就可恢復,但較嚴重的症狀有可能持續存在,影響日常生活。 屏東榮總龍泉分院復健科主任周美嘉醫師指出,造成下背痛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到的,就是退化所引起的,或是由長期不當的姿勢、習慣,或是不當的使用造成。經由保守的治療,例如,休息,服用止痛藥或是復健治療,都能得到相當的改善。但最重要的還是日常生活的保養,注意保持正確的姿勢,避免搬太重的物品,平常做一些伸展運動、鍛鍊背肌和腹肌的運動。 周美嘉主任說明,預防下背痛的運動:1.抬臀運動:平躺,雙膝彎曲,足底平貼,雙手平放兩側,緩慢地抬起臀部至適中位置停住數5-10秒才慢慢放下。 抬腿運動。(屏東榮總提供) 2.抬腿運動:平躺,一膝彎曲,足底平貼,雙手平放兩側,將一腿膝部伸直緩慢地儘量地抬高至頂點停住,數5-10秒才緩慢放下,重複5次,然後換另一腿。 背肌強化運動。(屏東榮總提供) 3.背肌強化運動:俯臥或雙手及雙膝著地,將一側上肢與對側下肢抬離床面20-30度,停5-10秒後緩慢放下,再換另一側。 曲膝靠胸運動。(屏東榮總提供) 4.曲膝靠胸運動:平躺,雙手環繞一膝至胸前,頂點停住,數5-10下才鬆開緩慢放下,重複5 次,然後換拉另一膝,一樣做5 次。 周美嘉主任表示,以上的運動最重要的就是要持之以恆,每天鍛鍊,才能達到效果。高齡長者若能持續以上運動,對於預防下背痛會有很大的幫助,但如有持續的疼痛,仍應找醫師檢查治療。

Read More

屏科大促成「臺灣白及」與「絞股藍」為林下新經濟

屏科大促成台灣「臺灣白及」與「絞股藍」成為林下經濟新增品項,增加林農收益兼顧生態保育。(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為促進落實林下經濟,於北、中、南、東區設立「林下經濟發展中心」進行試驗與推廣;屏科大森林系負責的「南區林下經濟發展中心」,透過該校保力和達仁試驗林場與在地社區與部落合作,以不施化肥與農藥、低光度管理方式,建立穩定的生產模式,在今年完成對「臺灣白及」與「絞股藍」的評估,並公告其為林下經濟新增品項。 屏科大促成台灣「絞股藍」成為林下經濟新增品項,增加林農收益兼顧生態保育。(記者鄭伯勝攝) 「臺灣白及」是多年生草本蘭科植物,其乾燥的假球莖可作為中藥材,現已建立組織培養繁殖栽培技術,為推廣栽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絞股藍」則是一種多年生藤本植物,國人常以其葉片泡茶,並因其外形及效用獲得「南方人參」美譽。 屏科大研究團隊早在2004年完成對臺灣白及與絞股藍的評估,確認這兩項作物具經濟潛力,並提交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審查。這兩項作物於今年二月一日被正式公告為林下經濟新增品項,未來將推廣至各地,帶動山村經濟發展,也讓臺灣的林業產業邁向更加多元與永續的未來。 臺灣擁有超過61%的森林覆蓋率,孕育了豐富的生態環境,但自1991年政府全面禁伐天然林後,林業生產受到影響,林農收入減少,人工林的經營與更新也面臨挑戰。為振興林業並促進森林永續發展,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自2017年起推動「林下經濟」,鼓勵林農利用森林環境發展適合的經濟作物,兼顧生態保育與經濟收益,實現永續經營的願景。

Read More

林業署「山林知事村」打造全臺登山諮詢網絡

林業保育署自即日起啟動「山林知事村」計畫,串聯民間戶外產業、森林育樂場域與數位平臺,共同建構一張涵蓋全臺的登山安全諮詢網絡。(林業署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山林開放後,山域事故與垃圾問題引發國人關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即日起啟動「山林知事村」計畫,串聯民間戶外產業、森林育樂場域與數位平臺,共同建構涵蓋全臺的登山諮詢網絡。透過公私協力、數位知識傳遞與多元場域串連,推廣登山安全與無痕山林觀念,引導國人以負責任態度親近山林,建立風險意識與友善環境保育觀念。 串聯全臺戶外用品店及森林育樂場域,打造21處山林知事村諮詢站點,提供登山安全以及熱門中級山熱門路線「加里山」、「八唐縱走」、「水漾森林」的精華登山計畫書。(林業署提供) 臺灣山林壯麗迷人,後疫情時代更強調心靈探索與身心療癒等,山林遂成為人們尋求平靜的重要場域。然而,山域活動快速興起,也因準備與素養不足帶來山域事故頻傳與環境過度承載的問題。林業保育署除積極改善轄區步道通訊品質,於熱門山徑設置防迷指標、更新魯地圖圖資,繪製高風險路線安全指南、推廣第三方留守平臺,提升登山安全保障外,進一步推出整合既有場域與軟體服務「山林知事村」,讓民眾能強化入山前的準備教育,並成為與民眾互動的知識傳播網絡。 林業保育署也特別與登山裝備品牌合作,結合轄下的森林育樂場域設置「山林知事站」。這些知事站不僅是民眾入山前選購裝備的第一站,更位於親山族群常造訪的低海拔自然場域,成為接觸登山新手的重要節點。透過這些多元節點,串聯「進山」、「敬山」、「淨山」三大主題,讓登山知識自然融入日常生活,深化山林文化根基。 「山林知事村」自即日起至10月31日止,於全臺設立21處實體站點,民眾可於登山前至站點諮詢裝備與行程建議,並免費索取知名插畫家沈恩民(小民)繪製的登山安全摺頁《準備篇》、《入山篇》,以及熱門中級山「加里山」、「八唐縱走」、「水漾森林」的精華登山計畫書。內容涵蓋入山前規劃準備與途中注意事項,並提供勾稽表讓民眾逐項確認,做好萬全準備再出發。 為進一步擴展影響力,也同步推出「山林知事村」LINE官方帳號,內容涵蓋「山林知事站」據點介紹、每雙數月15日依序推出「進山」、「敬山」、「淨山」三大主題有獎徵答互動遊戲(全數答對即可至實體站點兌換山岳小禮),以及16場由在地山林職人帶領的「山林講堂」與「自然踏查」報名資訊。同時整合數位版《山岳百科》與林業保育署「台灣山林悠遊網」,讓國人輕鬆掌握最新的登山與自然資訊。 林業保育署期盼透過此計畫,提升登山者自律文化與環境態度,強化風險管理意識,降低山域事故的發生率,共創臺灣的友善山林文化。

Read More